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长治 >> 壶关县 >> 龙泉镇 >> 龙丽庄村

龙丽庄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龙丽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丽庄村简介

  龙丽庄村是一个典型的在老县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农村。与龙泉镇南关村、小东河村、秦庄村、龙潭河村比邻而居。全村有155户,606口人,党员34名,现有土地不足150亩,人均耕地不足2分。
  现村里有一所民办学校,三个部门,两所工厂,20多家专业户,多名技工,解决了龙丽庄村村民的劳务问题。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427100 046000 -- 查看 龙丽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丽庄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龙丽庄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小山南村

  (一)基本情况   1、自然和资源壶关县龙泉镇小山南位于山西省东南,平均海拔1100米。平均气温12℃,最热月均温15—28℃,最冷月均温12—8℃,年平均日照数8小时,雨热同期,春早频率较高,全村土地总面积0.9平方公里,东西宽0.5公里,南北长1.8公里,其中村庄占地面积150亩,耕地面积645亩,林地面积140亩。耕地土壤以黄土为主,种植业以玉米为主,畜牧业以羊、猪、鸡为主,林业以松柏、核桃为主,地下无水无矿。   2、经济和产业全村经济总产值44万元,第一产业总产值为31万元,其中种植业为3万元、林业为1万元、养殖业为12万;第二产业总产值为7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2万元。   全村的产业结构仍以农业为主,特别是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养殖业以养鸡为主。   3、社会与生活全村163户,总人口740人,全部为汉族。村民中中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5%,有劳动力242人,占总人口的45%,其中劳务人员40%。村民总收入149.5万元。收入来源为劳务输出收入50万元、种植业收入15万元、养殖业收入12万元、商业4万元、交通运输业5万元、林业6000元。生产、医疗、教育支出占总收入的70%。生产投资以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地膜等农资和基础设施投资为主。   4、住房情况全村居民住房总面积17300平方米,人均30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62户、9300平方米,砖木结构80户、2160平方米,土坯窑洞21户、5840平方米。村庄道路主街道硬化4100米。村中有小学一所,占地450平方米,教师3名。村委会在村小学内设有办公室2间,会议室2间。目前尚无完善的垃圾处理设施,人畜饮水不达标。总之,村容村貌、基础设施亟需改善,公共事业也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沟西坡村

  沟西坡村是壶关县龙泉镇的一个小村,位于壶关县的东北角,距县城1.5公里。周边邻近村庄较多,北面是拔水河村,南面是南河村、小东河村,西面与县城、南关接壤,东面是修善村、董家坡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沟西坡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庄,主导产业主要种植玉米、谷类等,耕地面积达90余亩,周边种植树木30余亩,沟西坡村人口有680余人,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到80%左右,党员干部26人,沟西坡村设有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成员分别为支书刘建忠,主任牛姣平,会计牛贵平,委员平全有,是一支政治觉悟高,纪律观念强,思想进步快的干部队伍。   

河南村

  河南村位于壶关县龙泉镇西南部,全村500余口人,21名党员,全村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属于贫困村。河南村主要靠种植玉米,养殖业也是河南村村民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途径。2010年成立养羊场,至今收入比较稳定。   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9岁左右,都具有高中文化水平。是一支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   

秦庄村

  秦庄村简介   龙泉镇秦庄村位于壶关县城城东,毗邻县城,全村共有750户,3200口人,党员89名,其中女党员7名,支村两委干部10名,其中妇女干部2名,耕地2400亩。   近年来,秦庄村党支部,村委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民生改善为重点,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力实施了四项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园林化村庄建设工程。今春以来,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总投资60万元,实施园林化村庄建设工程。栽植各种树木7800株,灌木10800株,景点绿化8处,配套了健身器材;整治视障街巷340米,安装路沿石1800米,同时粉刷墙壁30800m2,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农村文化生活品位。   二是村办幼儿园工程。总投资58万元,新建村办幼儿园。占地面积1028m2,建有二层教学楼、餐厅、宿舍、活动场所,房建工程全部采用框架,全现浇结构,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条件,发展了农村幼儿学前教育事业。   三是药王山公园建设一期工程。为纪念药王孙思邈,恢复古文化遗产,秦庄村于2009年6月8日开工修建药王山公园,公园总占地面积为3658m2,建筑面积808m2,总投资188万元,建设了集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活动场所。   四是移民小区建设工程。为解决好长安高速公路拆迁47户的安置问题,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了移民小区,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又一靓丽风景。   

小北庄村

  小北庄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毗邻长壶公路,在长治和壶关的交界,被别人称为壶关的西大门。西于长治市郊区接壤,东面环山,北面是集店乡,南与骞堡相连。全村共有居民106户,常住人口404人,党员15名,在外劳务人员55人。现耕地面积600余亩,于小型村落。小北庄没有什么村镇企业,人均收入偏低,大部分青年人外出经商或打工,村大部分村民仍以第一产业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  

董家坡村

  董家坡村坐落在龙泉镇东北部,距离县城2公里,交通便利,董家坡村有5个村民组.全村共有280户,1045人,其中党员39人.土地总面积740亩,人均收入1200元.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  

弿堡村

  弿堡村位于壶关县龙泉西北方,与长治市和长治县接壤,素有壶关县“金三角”之称,全村农户267户,1100口人左右,414.8亩,全村经济经青壮年外出打工为主,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是个典型的贫困村。  

西堡村

  西堡村位于壶关县城东15公里处,是一个交通相对便利的村庄,全村大约680余口人,农户170户,农田480亩,大部分是旱地。   农作物以玉米和小杂粮为主,农民通过种地和外出打工为主。   

寨上村

  寨上村位于龙泉镇东南约九公里处,西接谷驼,东临西堡、石岩头,北面紧挨禾登,南面靠山。全村共计99户,382口人。村总面积2300亩,其中耕地450亩。全村有两个自然村——东寨上和西寨上。其中,东寨上处于县二级公路旁,交通便利,全村有近80户在此居住。西寨上则不同,它距离公路较远,处于山脚下,交通不便。   

南园村

  南园村地处壶关县西北部,距县城中心1公里,位于北街村西北,盘驼底西南,坛上村的西南,占地面积约469530平方米。全村127户,476口人,有耕地274亩,森林约200亩,党员24人,支村两委五人。  

老东河村

  老东河村现有人口696人,耕地562亩,林果地40亩。全村党员21名,高中文化20人,小学和初中文化150人,大多是文育和教育。劳动力300人,其余多半是未成年人和妇女。   从人口和土地状况分析看,人均耕地仅有0.8亩,风调雨顺时玉米亩产最高1000斤,按每市价0.65元/计算,亩均最高不过650元,如按林果地收入算帐,年收入2000元,年亩均不过50元。我们村人多地少,狼多肉少已成定局,八分地上种庄稼,再出力也只能顾个嘴,如全疗退耕还林就连嘴也顾不了。从老东河村所处的地势看,居住低洼,村中有河,但河中无水,土地干旱,却雨大成灾。虽距县城不远,却与城市无缘。可以说,我们村是下无资源,上无财源,种地地不多,抓钱没项目,多少年来只能是盲人骑瞎马——走到那算那。从老东河村的人口素质构成看,696人中党员仅有21人,而且大多是40岁以上的老党员,党员占人口总数不足0.3%,全村没有一名团员,也没有主团组织;初高中毕业生虽也占有一定比例,但具有初、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只有3人,而且专业不对口,村里用不上,有也就没有。在300个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俩肩膀扛着一张嘴,靠种地和外出找工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   

四家池村

  龙泉镇四家池村位于县城南八里川,土地平坦,交通方便,全村1020余户,3500多农业人口,耕地3600余亩,党员70人,十一个村民小组,现有两委干部9人。十多年来连续受到省、市、县、镇的表彰和好评。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从一个大乱村、老大难村发展到今天的欣欣向荣,努力向上的局面都是在上级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员、干部、广大村民的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丰果,社会治安相对稳定,村风村貌大转变,村民经济收入从93年的1500元增至现在的2500元,这都是一个执政党基层组织带领一方百姓向小康发展的缩影,是落实“-”的具体体现。  

大山南村

  龙泉镇大山南村地处西城路西,苏壶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全村1710口人,党员38名,耕地144.9亩,目前支、村两委干部共6人。   前几年大山南村是有名的落后村、穷村,集体经济薄弱,现仅有一个红砖厂和两个预制厂。年上交集体利润仅仅2万余元,2005年第七届村委换届后选出了新的村委班子,新班子上任后有决心、有信心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今年全省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又确定大山南村为重点示范村之一。我们支、村两委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机遇,经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后于2007年10月底修建成一所集体支部活动、村民议事、农民文化、医疗卫生、便民超市、老年活动中心、村民健身场所、幼儿园为一体的新农村建设综合活动场所。   该工程占地5亩,总投资150万元,建筑面积1396平方米。其中综合楼两层26间,建筑面积664平方米,幼儿园352平方米,舞台380平方米。该工程由壶关县宏达工程公司曙光工程队承建。   另外,我们还投资25万元硬化了村中主街道一条,全长2000余米,大大改善了大山南村脏、乱、差的落后面貌,2006年4月至6月村委一班子又给大山南村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积极配合县委“双创”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西川底村

  西川底村地处县城南边约五公里处,全村将近800户,2500余口人,耕地2500余亩,全村党员72人。   西川底村地势复杂,耕地较少,全村以农业为主,主要作物是玉米,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劳务输出。   

东街村

  我们村是一个地处县城居住比较分散的村子,全村共有四个居民小区,即:城中、场则上、气象站、公路段。同时也是一个人多地少,劳力多的村子。全村现有210户,785口人,共有男女劳力405个,而耕地只有162亩,人均0.2亩。2006年在2005年人均收入3850元的基础上提高到了4100元,人均增加250元。  

小东河村

  小东河村坐落在壶关县的东南部,全村共217户,776口人,其中农户504人,非农户72人,外来户76人,党员16人,预备党员1人。小东河村土地总面积267亩,总耕地面积171.5亩,人均年收入4000元左右。   小东河村主导产业为农业,目前小东河村有预制厂1家,婚庆公司1家,塑钢制窗厂1家,2010年底小东河村人均年收入为3900元左右。   

程村村

  程村村基本情况   程村村位于县城西北约1.5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川,全村409户,1527口人,劳力678个,耕地1173.5亩,其中平川地500亩,山坡地673.5亩,人均0.7亩。程村村党员38名(其中预备4名,贫困党员6名),支村两委干部共5名,其中支部4人,村委2人。   程村村是龙泉镇较大的一个贫困村,集体没有企业,个体企业八个,可以有百余人的劳动岗位,还有一部分村民在程村村北山以开采砂岩,钳土为业,剩余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赚钱。人均收入约1500余元。全村约有30余户特困户,几乎无收入可谈,仅靠口粮田维生。由于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村民也不富裕,2002、2003年我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多方筹资,修通了程村村通向主路的水泥路1.5公里,解决了程村村行路难的大问题,但也造成了集体负债41万元的巨大压力,给我们发展程村村经济造成较大阻力。   

下川村

  龙泉镇下川村位于镇东南部,东南邻禾登,谷驼,寨上三村。自然条件比较差,全村共有2个村民小组,83户,284口人,五保户1户,低保户7户,总耕地面积110亩,下川村经济主导产业为旱作农业,以种植玉米、谷子、大豆为主。  

石岩头村

  石岩头村位于龙泉镇东南部,距县城约10公里,西与禾登村接壤,东接店上镇,北临五龙山乡,南与西堡村为邻。全村共有86户,298人,其中党员16人,村域总面积0.6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50余亩,其中有40亩苹果林地,其余耕地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为主。  

禾登村

  禾登村位于壶关县城东南约十公里,通黄野池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居民360余户,总人口达1250余人,耕地2000余亩,党员46名。   村民收入以农业为主,村里无集体企业,个体企业有小型砖厂一座,小型个体养殖户两户,引进石料厂一座,经济单一,人均收入微薄。   

宋堡村

  宋堡村位于壶关县城南4公里处,全村人口2000余人,530余户,耕地1750亩,全村党员67人。土地肥沃,水电充足,交通便利(四赵线穿村而过,距长安高速仅1。5公里)。1995年,-总书记视察宋堡村并题词:“千重要,万重要,把经济搞上去最重要”。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全村呈现出社会稳定、民风淳朴、平安和谐的良好局面。2010年荣获“市级文明村”、“市级平安村”和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全体村名齐心协力共完成了三项民生工程。   1、自来水入户工程,铺设管道2万余米,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全村的吃水用水问题。   2、街巷硬化工程。进村路、村中主要街道拓宽和小街小巷硬化全长8800余米,共计硬化面积4万余平米,安装路沿石3800余米,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整村形象大为改观。   3、园林化村庄建设。切实改善宋堡村人居环境,实现“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目标,达到村庄建设绿化、亮化、白化、美化的标准,铺开了三大建设工程:一是村庄绿化工程。该工程包括村中新建绿地4500平方米,街道及小巷栽种各类花卉树木43800余株,安装路灯街灯47盏,安装灯杆标语68条,粉刷墙壁15000余平米,美化了村中环境;二是农民休闲娱乐广场工程。该广场占地面积3800平米,由健身娱乐广场、门球场、长廊凉亭、雕塑、绿地等组成,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是宋堡村重点打造的亮点工程;三是跃进门建设工程。跃进门草白玉材质,它的建成,将成为宋堡村村界的一个靓丽的标志性建筑。   

下内村

  龙泉镇下内村在壶关县城东南6公里处,三面环山,一面临川。全村340余户,1300余口人,其中男女劳力518名,三个村民小组,一座中心小学,有党员50名,其中女党员5名。现有耕地1300余亩,其中退耕还林150亩,果园200余亩。   现有村办企业山野绿色食品开发中心一座,其中:玉米糁、小米、黄大豆、黑大豆、绿豆五种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年产小杂粮100余吨。养殖奶牛50余头,猪2000余头,鸡10000余只。全村农作物以玉米为主,占农作物产量的90%以上。   

龙丽庄村

  龙丽庄村是一个典型的在老县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农村。与龙泉镇南关村、小东河村、秦庄村、龙潭河村比邻而居。全村有155户,606口人,党员34名,现有土地不足150亩,人均耕地不足2分。   现村里有一所民办学校,三个部门,两所工厂,20多家专业户,多名技工,解决了龙丽庄村村民的劳务问题。   

清流村

  全村478户,1798口人,总耕地1100亩,其中粮田面积1000亩,经济作物100亩,党员61名,2005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与县城紧邻,地理环境复杂,两山夹一沟,地无三尺平,出村下坡,进村爬坡,地下无资源,集体经济薄弱,外债累累,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型村庄。  

南关村

  南关村位于壶关县城南,有着县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诸多有利条件,是一个“城中村”。全村305户,1078人,5个居民小组,共有党员64名。2010年村集体资产达到6000万元,收入超过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其中集中集体分配给村民各种补贴、福利人均达到3600元。   近几年,南关村村支两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在抓好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抓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创建省级文明和谐村工作中,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次获得市级基层党组织先进村、省市县三级文明村、县级红旗党支部、小康建设先进村、新农村建设红旗村等荣誉称号。全村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赢,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可喜局面。   


龙丽庄村特产大全




龙丽庄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