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山村位于渔洋河畔,地处潘家湾土家族乡东大门,东接聂家河镇、南邻王家畈乡、西与潘家湾村接壤、北与梁山村相连,2001年由熊渡、将军山、雷打坑三个小村合并重组。全村版图面积16.01平方公里,共8个村民小组,572户1734人,总耕地面积2595亩,其中茶园1570亩、柑桔320亩。
村际区位独特,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红军七师师长叶光吉故居坐落将军山下,昔日激战炮声荡存山间,烈士忠骨长眠青山。“虎钮淳于”深藏土乡,文化底蕴丰厚;村内公路四通八达,陆渔一级路横贯村腹;村民生活条件、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得到进步,各项工作得到上级肯定。
近几年来,将军山村党总支一班人带领全体党员,围绕创建宜都市“五好”基层党组织活动,以“一区六户”为载体,结合村实际,将其目标锁定在茶叶名村、畜牧大村、生态旅游村、党建红旗村,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工作,村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党员的先进性明显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明显进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务实求真,着力打造和谐生态文明村庄。
信息来源:宜都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20581200 | 443000 | 0717 | 查看 将军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潘家湾社区 |
潘家湾社区成立于2004年9月,位于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政府所在地潘家湾集镇,版图面积38.01公顷,社区所辖乡直单位21家,4个居民小组,居民470户,675人。社区直辖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26人。社区经济主要以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为主,有大小公司、个体户204家。集镇民族特色显著,环境优美,秩序井然,面貌焕然一新。 信息来源:宜都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
南冲村 |
南冲村位于宜都市西部,隶属于潘家湾土家族乡,距市政府所在地陆城60公里,坐落在乡政府西北部,东与五眼泉交界,南与吕家坳村交界,西与长阳石滚淌交界,北与杉木坑村交界,聂毛公路穿村而过。全村版土面积19.35平方公里。 人口现状:现有七个村民小组,577户,1751人,1040个劳动力.其中农村低保户67户125人. 村级组织:全村党员65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其中男性52人,女性12人。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村民代表29人。 产业发展:主要以茶叶、牲猪山羊养殖为主导产业,2008年引进百合种植,2009年成立宜都市第一家百合专业合作社,现有种植面积500余亩。 信息来源:宜都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
吕家坳村 |
吕家坳村位于宜都市西北,隶属于潘家湾土家族乡,距乡政府7公里,毗邻潘家湾、沈家冲、栗树垴、南冲、梁山五个村,与长阳土家族县接壤,是奥陶纪石林和梁山宗教朝拜旅游必经过道地段,东西大门紧连陆渔公路。全村公路总里程98公里,其中已硬化20公里,95%的路晴雨通车,户户通公路,交通联网已成为城乡一体化互动条件。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1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92亩,林地面积14775亩,主导产业以茶叶为主,茶叶面积3950亩。全村人口1800人,575户,辖6个村民小组。吕家坳村人口相对分散,山林覆盖面积地形呈南北阶梯分布,海拔最低400米,最高847米,人口主要分布400至790米。 【历史人文】吕家坳村历史深远,传说是从江西戒押的吕姓人来本地定居后而得名。 最初这个吕姓人叫吕井榜,是被-而来的,定居以后,吕井榜为了惦记前事之扰乱,不忘后生之立足,改名吕绑,落入鄂西南后,自力更生,自食其力,推衍繁生,几十年几百年之后,这里便有了多户吕姓人家。大清同治八年-月,其第十八代后人吕新章死后,竖起四柱三排墓碑,碑文略记:“礼鼎有铭铭者,记载其人之丰功伟烈,播於奕冀而永存焉,不尚浮华,竭力兽亩,不同劳人草草竟乐桑者之,自食其力,不求于人……”从那以后,吕姓祖传本分做人,正大发展,吕家坳之名而亮丽一方。 吕家坳人文故事多,多盛典故数十处如庙包、大仙宫、建于1873年,8月13日张大仙生日那天举行开光庆典,居住吕家坳王尧章先生,是当时皇帝赐封的文武秀才,为纪念神医张大仙功德,给庙宇书写了“大德布天下,仙方济万民”的对联。 吕家坳村是由吕家坳,禹家坪、罗家山合并成德大村,合作化时期分别叫做同心、新生、崇山大队、地大物产丰富,在山岭的怀中,松涛飒飒、天籁醉人、在极品的石林里,似飞走兽,如刀削斧凿、镶嵌在林间千姿百态,造就了神奇的自然美。 如今,吕家坳人保持着土家习俗,吃砣砣肉,喝灌灌茶,呼叶子烟,农闲时侯男的打猎赶仗,玩牌唱山歌,女的挑花做鞋,数沿边鞋垫,传承土家儿女的古风民情。 【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料】吕家坳属亚热带气候,半高山地带,森林覆盖面广,全年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物产经济】吕家坳村共有耕地面积3092亩,林地面积14775亩,主导产业以茶叶为主,茶叶面积4200亩,人平2.3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8848元。 【村容村貌】吕家坳村过去环境非常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 【主要荣誉】 2007年被宜都市人民政府授予平安村; 2008年被潘家湾土家族乡授予先进单位; 2009年被潘家湾土家族乡授予村级综合考评第三名; 信息来源:宜都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
望洲坪村 |
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望洲坪村北接五眼泉,东接聂河,西接梁山,南接将军山,国土面积16.9平方公里,耕地1440亩,林地8500亩。人口现状: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302户978人,外出务工36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43户71人,五保户9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41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60岁以上老党员23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3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25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5人。产业发展:现有茶叶240亩,百合150亩。 信息来源:宜都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
梁山村 |
潘家湾土家族乡梁山村地处宜都市西南42公里,属潘家湾土家族乡最远山村。村西南邻南冲村,北接望洲坪村,南接潘家湾村,西接将军山村。版图面积18.09平方公里,耕地2037亩,林地23424亩,平均海拔970米。梁山村交通便利,地势属高山地区,土地肥沃,是远近闻名的道佛两教旅游胜地。 人口现状: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434户1345人,外出务工530人,空巢老人87人,留守儿童21人,建卡贫困户110户242人,其中农村低保户62户92人,五保户7人。 村级组织:村党总支班子成员3人,党员63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4人,60岁以上老党员31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12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29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4人。 产业发展:现有高山蔬菜578亩,核桃230亩,2013年村集体经济实现8.5万元。 信息来源:宜都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
沈家冲村 |
沈家冲村位于潘家湾土家族乡西部,东与潘家湾村交界,南与王家乡隔河相望,西与栗树垴接壤,北与吕家坳相邻,距潘家湾乡区域位置而言,沈家冲地势比较平坦,资源丰富,全村版图面积9.07平方公里。 人口现状:辖区5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1358人,经济总收入1533万元,人均纯收入5322元,耕地面积1478亩,山林5565亩,茶叶种植面积2100亩,退耕还林566亩,2012年粮食产量794吨,油料作物产量90吨,茶叶总产量210吨,养殖大户1户,年出栏牲猪1000以上,村全年牲猪出栏5665头,山羊2015只,畜牧业总收入达1050万元,优化种植2000亩,年产值达315万元。全村组级干道41.96公里,硬化公路10公里,碎石复修公路25公里,建安全屯水池3座,170个地窖水池。电力设施:2012年新增台区1个。今年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沈家冲村土坯房改造11户,现已完成7户,另有4户正在建设中,帮扶资金约8.8万元。在市检察院的帮扶下,在四组新修水池架设管道,解决了四组所有农户饮水问题,投资达10万元。市检察院为沈家冲村争取城乡一体化项目,项目资金180万元。奥陶纪石林就座落在沈家冲村二组,陆渔路从风景区大门前经过,在潘家湾发展成旅游业有着重要地位。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55人,60岁以上老党员32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23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25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连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5人。 信息来源:宜都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
栗树垴村 |
栗树垴村位于潘家湾土家族乡西北部,村委会座落在村六组,东临吕家坳、沈家冲村,南与王家畈乡隔河相望,西北与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交界,与鄂西咽喉重镇渔阳关相邻,有宜都西大门之称,鸦来复线、陆渔一级公路贯穿全村,国土面积15.43平方公里,常用耕地2293亩,林地13417.5亩,平均海拔4500米。 人口现状: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634户1889人,外出务工586人,空巢老人32人,留守儿童13人,建卡贫困户45户142人,其中农村低保户66户109人,五保户9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6人,党员73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32人,30岁以下年轻党员4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6人,村民代表25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9人。 产业发展:现有茶叶3980亩,核桃390亩,2013年茶叶总产值实现598万元 信息来源:宜都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
杉木坑村 |
杉木坑村位于潘家湾土家族乡西北部,邻接长阳大堰魔石乡镇,版图面积16.56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448户,1388人,881个劳力,耕地面积2433亩。 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275万元,人平纯收入8321元,全村共有茶叶面积1350亩,户平3亩,人平0.97亩。硬化公路总里程11.5公路。输出剩余劳力450余人外出务工就业,有保障收入2.5万元以上达400人左右,为增强农民收入开壁了广阔天地。 信息来源:宜都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
将军山村 |
将军山村位于渔洋河畔,地处潘家湾土家族乡东大门,东接聂家河镇、南邻王家畈乡、西与潘家湾村接壤、北与梁山村相连,2001年由熊渡、将军山、雷打坑三个小村合并重组。全村版图面积16.01平方公里,共8个村民小组,572户1734人,总耕地面积2595亩,其中茶园1570亩、柑桔320亩。 村际区位独特,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红军七师师长叶光吉故居坐落将军山下,昔日激战炮声荡存山间,烈士忠骨长眠青山。“虎钮淳于”深藏土乡,文化底蕴丰厚;村内公路四通八达,陆渔一级路横贯村腹;村民生活条件、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得到进步,各项工作得到上级肯定。 近几年来,将军山村党总支一班人带领全体党员,围绕创建宜都市“五好”基层党组织活动,以“一区六户”为载体,结合村实际,将其目标锁定在茶叶名村、畜牧大村、生态旅游村、党建红旗村,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工作,村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党员的先进性明显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明显进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务实求真,着力打造和谐生态文明村庄。 信息来源:宜都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
潘家湾村 |
潘家湾土家族乡潘家湾村西南石洋河,北接沈家冲村 ,国土面积 15.84平方公里,耕地2245亩,林地3500亩,平均海拔350米。325省道从我村经过,交通便利,属喀斯特地貌,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872户2597人,外出务工750人,空巢老人6人,留守儿童25人,建卡贫困户90户12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84户127人,五保户19人。 村级组织:村党总支班子成员 3人,党员 106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 人,60岁以上老党员56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 17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 3人,村民代表33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8人。 产业发展:现有茶叶3470亩,油料作物900亩,2012年茶叶产值实现500万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