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长治 >> 沁源县 >> 王陶乡

王陶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王陶乡谷歌卫星地图)


王陶乡简介

  沁源县辖乡。1958设王陶乡公社。1984年改王陶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65公里。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0.9万。辖王陶、下壁、任家庄、沙坪、百草、松罗、葫芦沟、豆壁、牛郎沟、马凤沟、城艾庄、下城艾、上城艾、益泽沟、义和、阳凤、王头、黄段、北道庄、大峪村2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产品有焦炭、铁。农业主产莜麦、马铃薯。.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134平方公里 140431208 046000 0355 查看 王陶乡谷歌卫星地图

王陶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阳儿凤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阳儿凤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壁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下壁村谷歌卫星地图
任家庄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任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沙坪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沙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百草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百草村谷歌卫星地图
松罗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松罗村谷歌卫星地图
葫芦沟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葫芦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豆壁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豆壁村谷歌卫星地图
牛郎沟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牛郎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城艾庄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城艾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城艾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上城艾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城艾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下城艾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陶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王陶村谷歌卫星地图
义和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义和村谷歌卫星地图
岭上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岭上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头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王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段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黄段村谷歌卫星地图
北道庄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北道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峪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大峪村谷歌卫星地图
花坡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花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池口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池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鹤溪泉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鹤溪泉村谷歌卫星地图
八眼泉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八眼泉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堡庄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王堡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金泉庄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金泉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土岭上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土岭上村谷歌卫星地图
益泽沟村 ·沁源县旅游·沁源县特产·沁源县十大特产·沁源县十景·长治品 0

----

查看 益泽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陶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沁河镇

  沁河镇位于县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城乡结合部、农业大镇、党建强镇、平安重镇。全镇有29个行政村,总户数6362户,人口21991人。耕地面积27651亩。2005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10924万吨,农村经济总收入2766万元,人均收3131元。.  

郭道镇

  沁源县辖镇。1958年设郭道镇公社,1984年建镇。距县府30公里。面积172平方公里,人口1.7万。汾屯公路过境。辖郭道、前兴稍、后兴稍、朱鹤沟、新集、西阳城、东阳城、永和、秦家庄、东村、西村、棉上、段家庄、苏家庄、高家山、伏贵、龙门口、兴盛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炼铁、炼焦为主。农业主产玉米、谷子。.  

灵空山镇

  灵空山镇位于县城西部, 国土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中, 耕地11000余亩, 固定人口9355人, 流动人口 3000余人。辖19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 10个镇级机关单位, 一所中学, 15所小学。境内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超过63%,森林面积11万亩。境内灵空山风景区誉满华夏, 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 灵空归来不看松”之誉。全镇现有10座煤矿,其中基建矿井3个, 改扩建矿井3个, 生产矿井4个。康伟公司驻地于该镇,是全省全市民营经济“明星企业”, 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点。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重要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 不断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执政能力,逐步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 全镇上下与时俱进, 争先发展,奋力实施“兴工强镇、强农稳镇、新村亮镇、旅游活镇”四大战略, 开创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经济建设突飞猛进, 特别是工业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凸显新亮点, 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元, 实现高速增长, 政治文明长足进步, 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和综合治理等工作走在全县的前列, 文化、教育、 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 蓬勃发展, 呈现出 “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明天的灵空山镇会更力口美好,更加璀璨。.  

王和镇

  沁源县王和镇位于长治市西北部,汾屯公路和沁介公路穿梭而过,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介于平遥、介休、沁源交汇处,辖有23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1.4万余人。全镇国土总面积161平方公里,耕地18863亩,林地5.2万亩,煤炭、铝矾土和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龙凤十八景、北魏石窟、大栅、古堡等人文和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建有煤炭企业12个、建材企业2个、铝矾土加工企业2个,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的集农、林、牧、矿、贸、加为一体的工农联合型的边关镇。    2005年,该镇以县科学发展大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实际,按照“突出以煤炭生产和铝矾土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特色镇建设突出以严肃党纪和民主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明建设,突出以农村载镇化和通道‘五化’为基本要求的‘窗口’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当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2.2亿元,增加值0.8亿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0.95亿元,财政税收10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56元。“十一五”期末,80%的村修通水泥(油)路,90%的村安装了程控电话,80%的村饮用上自来水,50%以上的村接通县城有线电视信号,80%的农民看上了44套电视节目,99.9%的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在全镇狠抓“高全强”党建和反腐倡廉的基础上,以各种“协会”为载体,着力抓好安全和稳定工作,全镇呈现出和谐、安宁、健康、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    “十一五”期间,我镇将站在新的起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大绿色发展战略”理念,在实施新一轮百强调产,实现二次创业的建设中,2006年将坚持一个统领,实现两个创优,突出三个重点,瞄准四个目标,着力五大创新,推行十大举措,办好十件实事,创建一个上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的“1234510101”工程。强化党建,举起龙头,狠抓安全,维护稳定,着力调产,增加收入,科学规划,改变村貌,提高素质,促进文明。全镇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团结的精神,为重振王和雄风,再铸王和辉煌而奋力拼搏。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王和的宏伟大业中,王和将以一个富裕、生态、平安、和谐的形象崛起在太岳山上,成为我市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李元镇

  李元镇地处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3公里,全镇有13个行政村,境内有沁新公司、留神峪公司,总人口16000人,其中农业人口8100人,20个党支部,财政税收2.3亿元,人均收4075元,属全县四大工业园区之一。.  

中峪乡

  中峪位于沁源县西南部,总面积120.43平方公里。东临沁河镇,南连安泽县。全镇有:蔚村,北峪,中峪,南峪,东王勇,西王勇,白家滩,渣滩,龙头,上庄,等十一个行政村.境内属土石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全乡平均海拔高度为1200米左右,最低处为全县最低海拔939米,主要河流有中峪河。    中峪乡原为纯农业区,有耕地1.2万亩,本区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8.6摄氏度,一月最低平均气温零下6.5摄氏度,七月最高平均为22.4摄氏度,年降水量为613.5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下旬,无霜期为150至180天,主要农作物以杂粮为主,有玉米,谷子,豆类,莜麦等,全乡森林面积有9.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3%。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中峪乡的地下黑金已被发掘,即将成为这里的主导产业。再加上06年以宋国庆为-的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的组成更给中峪带来了前所位有的曙光,生机和活力同在,热情和希望并存,新领导班子提出了“传承兴工强脉,打造新型中峪”的战略目标,致力于“改造传统农区,打造新型工区,塑造特色强区的主调”,唱响了“领跑科技发展征程,建设新兴特色强区”的主调,在全乡积极部署了“打好区域特色牌,兴好人本特色牌,出好经济特色牌”的三大品牌建设战略,稳步推行了新农村建设规划,万寿菊调产富民项目落实,霍州煤电项目创优环境,政府机关办公条件改造.党的建设实施“五好支部”等五大工程,使中峪乡的氛围更加浓郁,政通人和的风采更加过人,中峪人民将在宋-的带领下走的更加精彩。.  

法中乡

  沁源县辖乡。1958年设法中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16公里。面积184平方公里,人口0.9万。汾屯公路横穿境内。辖法中、马西、董家、支角、上湾、南沟、冯村、友仁、周家沟、柳湾、麻坪、桑凹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谷子。.  

交口乡

  沁源县辖乡。1958年设交口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17公里。面积137平方公里,人口0.7万。通公路。辖交口、仁义、正中、候壁、长征、自强、石壑、中义、张壁、北洪林、南洪林、官军、龙泉、尚义、信义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产品有焦炭、砖。农业主产玉米、谷子。.  

聪子峪乡

  沁源县辖乡。1958年设聪子峪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43公里。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0.6万。辖聪子峪、水峪、才子坪、小聪峪、三义、土岭底、新店上、王家沟、小岭底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产品有焦炭、铁。农业主产玉米、谷子。.  

韩洪乡

  沁源县辖乡。1958年设韩洪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39公里。面积145平方公里,人口6万。通公路。辖韩洪、奠基、上舍、泽山、定安、程壁、王壁、定湖、下务头、上务头、杭村、下窑、富村、石台、寨上、准石河、王家沟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产品有铁、水泥。农业主产玉米、谷子。.  

官滩乡

  沁源县辖乡。1958年设官滩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70公里。面积154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官滩、紫红、吉庆、陈家峪、活凤、崖头、争胜、贾庄、琵琶园、永盛、琴峪、红源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  

景风乡

  景凤乡位于沁源县城东北部,辖6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810户,3200口人,区域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天然林1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素有沁源“生态园” 美称。   景凤乡是沁源林牧大乡之一,景凤之长是生态、是畜牧、是环境、是精神。景凤境内林木茂盛,牧草丰厚,水源充足,空气清新,是绿色小杂粮和品位较高的肉、禽培植生产基地,林业和畜牧业是该乡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   今年以来,新一届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富裕、生态、平安、和谐景凤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以安全稳定为前提,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优环境为抓手,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全乡呈现出政通人和,百业升腾,千帆竞发,争先发展的可喜局面。    乡党委、政府将按照“抓安全、保稳定、打基础、调结构、促增收”的总体发展思路,诚邀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利用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野生资源开发、畜牧龙头企业建设、天然矿泉水加工、木材制品加工、避暑山庄建设等产业,我乡将为所有商贾创造一切宽松环境,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愿望,为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贡献我们各自的力量。.  

赤石桥乡

  沁源县辖乡。1958年设赤石桥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51公里。面积132平方公里,人口0.6万。辖赤石桥、倪庄、实会湾、师庄、胡汉坪、青杨湾、武家沟、善朴、世旺沟、刘家沟、段家坡底、闫家沟、桃坡底、姚壁村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谷子。.  

王陶乡

  沁源县辖乡。1958设王陶乡公社。1984年改王陶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65公里。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0.9万。辖王陶、下壁、任家庄、沙坪、百草、松罗、葫芦沟、豆壁、牛郎沟、马凤沟、城艾庄、下城艾、上城艾、益泽沟、义和、阳凤、王头、黄段、北道庄、大峪村2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产品有焦炭、铁。农业主产莜麦、马铃薯。.  


王陶乡特产大全




王陶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