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晋城 >> 泽州县 >> 犁川镇

犁川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犁川镇谷歌卫星地图)


犁川镇简介

  "泽州县辖镇。1962年设犁川公社,1985年建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府22公里。面积42.5平方公里,人口1.5万。207国道过境。辖上犁川、中庄、下犁川、上庄、西沟、成庄、坡东、坡西、铁南上、铁南东、下铁南、杏树村、东岭口、新房洼、水城、马寨、天水岭、司街、横道头、十字河2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煤炭、冶炼、运输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谷子、豆类。
   ".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5万人 42.5平方公里 140525104 048000 0356 查看 犁川镇谷歌卫星地图

犁川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东岭口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东岭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庄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上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庄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中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犁川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上犁川村谷歌卫星地图
铁南东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铁南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铁南上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铁南上村谷歌卫星地图
坡西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坡西村谷歌卫星地图
坡东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坡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成庄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成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沟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西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房洼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新房洼村谷歌卫星地图
崔河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崔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杏树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杏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铁南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下铁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横道头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横道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司街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司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天水岭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天水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马寨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马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水城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水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八良掌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八良掌村谷歌卫星地图
杜家河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杜家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河村 ·泽州旅游·泽州特产·泽州十大特产·泽州十景·晋城品牌网·晋 0

----

查看 南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犁川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南村镇

  泽州县辖镇。1962年设南村公社,1985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6公里。面积88.6平方公里,人口3.1万。太洛公路过境。辖杨洼、牛匠、裴圪塔、翟河底、陈庄、郎 庄、北东、北西、窑南、西峪、南村、北庄、孔匠、张庄、马匠、放马坪、青杨掌、东阳村、下庄、原家、峪口、余口、尚峪、环秀、六六井、河门口、东常村、西常村、苏庄、段匠、浪井、司匠、夥窑河、冶底、伏头、闫庄、冯沟、张村3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煤炭、铸造、冶炼、运输、建筑、商贸业为主,1990、1995年曾两次被民政部授予“中国乡镇之星”称号。.  

下村镇

  泽州县下村镇位于市区西北部,西傍沁水、北邻高平,是该县一“煤铁大镇”、“经济重镇”。全县最高山武圣山就坐落在该镇,著名的长河水就发源于此山。全镇国土面积104平方公里,33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有9900户、3.7万口人。该镇煤、铁、石膏、瓷土等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厂矿林立,镇办、村办私营企业百余个,国营、县营企业有成庄煤矿和王坡煤矿、岳南煤矿等。下村镇水资源丰富,有5个水库、两个塘坝,水面积800余亩,为全县之首。下村镇是省委、省政府表彰的“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新一届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翻开了下村镇新的一页。   下村镇地形呈两山夹一沟之势,地势西高东低,是典型的丘陵区。境内山岭纵横,连绵不断。随高山分布形成众多山谷河流,泽州县三条中心河流之一的长河就发源于此。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下村镇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充分发挥煤铁资源优势,三个文明一齐抓,全镇发生很大变化。镇里的重点企业有投资2920万元建成的泽西179高炉,投资9000万元建成亚鑫318立方米高炉,全国农村最大的沼气站---晋宏日产3000方沼气站,年产30万吨以上矿井---西陈庄煤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1700万元对东大路和下樊路进行了铺修;投资1200万元完成“村村通”工程;投资1000万元架设了光缆线路,建成省内一流的演播大厅,电视覆盖率百分之百;投资2500万元建成全省一流的镇办中学和15所标准化小学;投资600多万元发展旅游业,圣公寺、白泉寺、报佛寺、长河水库等旅游景区初具规模。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16.2亿元,经济总收入13.2亿元,镇财政收入72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06元。“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五年,头年是关键,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在这样一个起点上,下村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顺势而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全力推进下村经济.  

大东沟镇

  泽州县辖镇。1962年设大东沟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18公里。面积96.3平方公里,人口3.1万。晋韩公路过境。辖辛壁、东沟、峪南、南坪、七干、马村、贺坡、庚能、西洼、岭头、岭南、刘河、贾泉、关庄、段都、坪头、西王庄、沟西、常坡、司家山、常庄、稽庄、北村、黑泉沟、东王庄、双河底、中街、西刘河、郭河、范庄3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冶炼、商贸、运输、建筑、建材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谷子。1993年被省政府授予“亿元镇”称号。.  

周村镇

  泽州县辖镇。1962年设周村公社,1986年建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33公里。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2.5万。晋阳一级公路过境。辖周村、五行、上掌、下掌、河村、岸村、南堰、李堰、苗庄、川河、石淙头、下河、南坡、杨山、坪上、甲村、中山、坂上、常庄、下町、苇町、西庄、岭西2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煤炭、铸造、商贸、运输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谷子,兼产棉花。.  

犁川镇

  "泽州县辖镇。1962年设犁川公社,1985年建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府22公里。面积42.5平方公里,人口1.5万。207国道过境。辖上犁川、中庄、下犁川、上庄、西沟、成庄、坡东、坡西、铁南上、铁南东、下铁南、杏树村、东岭口、新房洼、水城、马寨、天水岭、司街、横道头、十字河2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煤炭、冶炼、运输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谷子、豆类。    ".  

晋庙铺镇

  泽州县辖镇。1962年设晋庙铺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府23公里。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太洛复线公路过境。辖晋庙铺、石槽、晋庙河、伏堂街、王汉掌、张虎街、大山河、大池头、范谷坨、拦车、黑石岭、草底铺、小口、窑掌、山尖、后山尖、艾河掌、油坊、大口、化布施、盐厂、石盆河、韩家庄、天井关、南李家庄、关坡、南王庄、北罗西、沙石堡2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运输、建材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古迹有孔子回车辙及天井关、碗子城、孟良寨古战场遗址。1993年被省政府授予“亿元镇”称号。.  

金村镇

  泽州县辖镇。1962年设金村公社,1989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8公里。面积44.8平方公里,人口2.5万。207国道过境。辖金村、霍秀、龙化、湛家、侯匠、孟匠、枣园、小刘家川、大岭头、武庄、岳匠、背阴、崔庄、黄头、底城、赵庄、东下庄、东北村、东南村、岭西、柳泉、山头、俘山街、东窳、神南2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煤炭、冶炼、铸造、运输、建材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1994年被省政府授于“亿元镇”称号。名胜古迹有元代建府城玉皇庙。.  

高都镇

  巴公镇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脉南端的泽州盆地。北控幽燕,南瞰中原。春秋时期,因晋襄公西伐巴蜀,迁巴子于此而得“巴公”名,有着2000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全镇辖44个行政村,62万口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濒临晋焦、长晋高速公路,太焦铁路、207国道穿腹而过,扼晋豫交通之要冲。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历史悠久,交通便捷,煤铁资源丰富,素有“太行第一镇”之称。    改革开放为巴公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年来,镇党委政府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坚持大改革促大开放,大开放促大发展的理念,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资源开发为依托,科技创新为动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重点的科学发展之路。有力推动了小康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紧扣经济中心,夯实文明基础    从当地实际出发,巴公镇是山西特产“巴公大葱”的故乡。他们以做大做强大葱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规划建设了四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其中省级示范园区一个,市级三个,面积2.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0%。园区实行企业化管理、科学化种植,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观光农业循环体系,同时培育出山西省十大农副产业加工龙头企业之一的“另一面”食品有限公司,农业生产初步走上了产业化道路。    巴公镇是远近闻名的煤铁之乡,他们立足煤铁优势,加大调产力度,延伸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乡镇企业从地下到地上,从小到大,从粗到精,从散到聚,朝着科技型、环保型、规模化方向发展。巴公镇成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规划建设的巴公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吸纳了巴公化肥厂、巴公电厂、福盛钢铁公司、天脊集团等20多家“国字”号和民营、混合所有制骨干企业。生产的生铁铸件、钢材水泥、化工产品行销国际、国内大市场。全镇形成了资源开发、冶炼铸造、炼钢轧材、建筑建材、轻工化工等多元化工业格局。2004年,除工业园区外,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24.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28元,财政收入达到5021.94万元。.  

巴公镇

   巴公镇因春秋时期因晋文公西伐巴蜀迁巴子于此而得名。位于泽州县,南接城区,北连高平。太焦铁路、207国道、晋长二级路纵贯南北。辖44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总人口6.2万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素有“太行第一镇”之称。先后荣获"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全国文明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   经济   该镇持大改革促大开放,走出了一条“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服务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四化互动的科学发展之路。规划建设的省级巴公化工工业园区,吸纳了晋城煤化工公司、天泽集团、兰花集团、福盛钢铁公司等20家“国字”号和民营、混合所有制骨干企业,形成了资源开发、冶炼铸造、炼钢轧材、建筑建材、轻工化工等多元化工业格局。农业方面,巴公镇抓典型培树,抓品牌建设,抓龙头企业,建设了4个现代农业示范区,打响了传统产业"大葱"品牌。以巴公一村大葱深加工和"另一面"食品公司为龙头,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巴公镇区修建了农贸城、商业街、商贸中心、家美乐超市以及农民培训中心等。   巴公镇是泽州县人口最多,自然条件、经济基础较好的一个乡镇。改革开放以来,巴公镇经济、社会发展迅猛。2006年,全镇生产总值43.2亿元,财政收入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96元。   -   发展规划   巴公镇是泽州县新农村建设"一镇一乡百村"示范的龙头镇,制定了"抓园区经济建设,促进新产业发展;抓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抓房地产开发,带动新村镇建设;抓民间资本激活,创新投入机制;抓文明创建,树立社会新风"的五大战略重点。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在镇区的8个村中开展"五统一"工作,即"统一规划、统一供暖、统一供气、统一排污、统一建设"。      

大阳镇

  泽州县辖镇。1965年设大阳公社,1983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32公里。面积52.6平方公里,人口2.6万。大板铁路和巴马公路、东大公路、陈大公路过境。辖一分街、二分街、三分街、四分街、西大阳东街、西大阳西街、王家庄、金汤寨、陡坡、向东、大南沟、小南沟、岭东、河底、李家庄、赵庄、都家山、刘家庄、马头山、香峪、靳沟、翟沟、宋家掌、南社、东山、西山、庙南沟2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煤炭、铸造、冶炼、建筑建材、商贸、运输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谷子、大豆、蔬菜。.  

山河镇

   山河镇(shān hé zhèn)泽州县辖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市区31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5°18′,东经112°45′。东与晋庙铺镇相邻,西与阳城县交界,南接河南省济源市、沁阳市,北靠犁川镇、南岭乡。南北长约17.1公里,东西宽约12.8公里,总面积约218.05平方公里。207国道、晋济高速公路穿越境内,纵贯南北。   发展历史   2001年元月,原追山乡、土河乡、衙道乡合并组建山河镇,辖61个行政村,129个自然村。镇政府驻马街村。2002年12月,撤消4个行政村,并入2个行政村。现辖57个行政村,129个自然村。全镇现有7308户,2.5万人,耕地3.37万亩。(全镇共有党支部69个,其中:农村党支部57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12个;共有党员1234名)境内山高沟深,最高海拔1128米,最低海拔330米。年平均气温10.5℃,年平均降雨量约为550—1000毫米。无霜期约170天。   到2007年底,全镇农业增加值完成3407万元,粮食总产量1298万公斤,民营企业增加值完成6082万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23.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44元,计划生育率75.8%,人口增长率控制在1.11‰。大小运输车辆1200余部。   该镇山大坡广,煤铁矿产资源贫乏。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有小麦、谷子、玉米、高粱和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籽、中药材等。林果产品有核桃、花椒、黄金梨、优质苹果、杏子等。林业生产在全县领先,1995年被命名国家级太行山封山育林示范区。全镇森林面积约13.2万亩,宜林面积0.3万亩,已造林17万亩,四旁植树50万余株,森林覆盖率30.5%。   境内最大的民营企业——晋城市康达水泥有限公司(原晋城市康达水泥厂),地处晋城市泽州县山河镇蓄粮掌村,距市区29公里,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法人代表郭小龙。现有职工122人,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6名,专业技术人员18名。2000年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历年来被省、市、县评为优秀民营企业。2004年新上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该项目是县里确定的八大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市重点工程项目),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5亿元,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投资1.5亿,现已完工。整个生产线都有DCS控制,生产过程采用荧光分析仪检测,设备一流、装备精良、生产工艺先进。可年产优质水泥熟料60万吨,年销售熟料40万吨,水泥25万吨。年创工业总产值1.2亿元,创利税2500万元,安排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余名,为农民增收2500余万元。二期工程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实行节能减排利用纯低温余热发电,年发电7000万度,节煤25000吨,全部完工后,可年生产优质水泥熟料120万吨,年销售熟料80万吨,水泥50万吨。年创工业总产值3亿元,创利税6000万元,安排就业岗位1250余名,为农民增收6000余万元。是一座具有现代化管理的花园式民营企业。目前,一期工程实现了顺利投产。2007年,共生产水泥4.1万吨,创造增加值230万元,上交利税145万元,其中国税139万元,地税6万元。   到2007年底,全镇调整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追山中学),初级中学2所,中心小学11所,小学14所。教职员工332名,在校学生3960名,中小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合格率达100%;镇办卫生院3个,拥有X光机、B超、心电图等新型医疗设备,设病床33张,有专业医生55名;48个初级卫生所,从事医务人员48名。2003年以来,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实现了57个行政村通水泥(油)路。开通程控电话2140余部,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率55%。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1635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6398人。85%以上的村庄吃上了自来水,100%的村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   旅游资源   该镇空气清新,绿树成荫,著名的山里泉自然风光旅游区,近邻207国道18公里,距市区50公里,是人们旅游、度假、休闲的理想胜地。以山里泉风景区为依托,加大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力度,对境内的道宝河石门瀑布、罗河龙洞、龙门大板凳、沁河山水风光、月湖泉大月寺、西土河晋沁抗日根据地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进行了科学布局,合理开发建设,制定生态旅游业长远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山河旅游品牌。利用独特的自然环境,开发生态游、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利用革命老区的优势,积极筹建以晋沁抗日根据地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大箕镇

  大箕镇位于晋城市区以南15公里处,全镇有44个行政村,23000口人,总面积 131.8平方公里。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狠抓先进性教育、调产增收、基础设施建设、和谐社会四项工作,完成了村村通、河道改造、中学综合实验楼、连片供水、卫生院住院部、鑫明猪场、瑞岗农林示范园区、大箕南坪农贸市场、新曙光早期教育中心等重点工程。2005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00元,财税征收574万元,人口自增率控制在3‰以下,0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2006年全镇总体工作思路是: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争先发展为主题,以抓好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实施“3321”发展战略,突出“961”工作重点,推动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柳树口镇

  泽州县辖乡。1961年设柳树口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36公里。面积236.8平方公里,人口1万。晋焦公路过境。辖张路口、北坡、井洼、东石翁、南石翁、北石翁、张涧河、西角、柳树口、东树沟、黄围、东南庄、邢家、井湾、南稍、新庄、下川、大井头、玛琅山1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核桃。乡办酒厂生产的“靠山牌”高级人参葡萄酒获国家金奖。.  

北义城镇

  泽州县辖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晋城市市区27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5○38/,东经112○57/。东与陵川县相连,西和巴公镇为邻,南接高都镇,北同高平市交界。东西长9.5公里,南北宽7.5公里。总面积为73.6平方公里。    1939年“十二月事变“前,属晋城县第五区,1942年属陵高县,解放后属晋城县第九区。1953年划为南义城,东张村2个乡,1956——1958年为北义城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高都红色人民公社。1962年从高都公社分出,设北义城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北义城乡。2001年同鲁村乡合并为北义城镇。    现辖33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北义城村。全镇有7218户、28209口人,耕地面积48627亩。该镇除东部黄六坡、黍米山、东张后等少数村属半山区外,大部分村属丘陵区。东北高,西南低,海拔最高1005米,最低750米。年平均气温10.7℃,年降雨量500——600毫米,无霜期160天。    该镇土质肥沃,是泽州县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镇之一。人均年产粮在1400斤以上,位居泽州县17个乡镇之首。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大豆、和高粱。经济作物有蔬菜、油料、薯类、大葱、药材、棉花等。近二年来,镇党委、政府结合本镇实际,精心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以“继续建设商品粮、大田蔬菜、畜禽养殖、优质林果、优质薯类五大农业基地;认真抓好小康园林化镇、工业企业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五大工程;全面加强基层组织、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三大建设;努力实现现代化农业强镇目标的“5531”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镇粮食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总产2000万公斤;营林面积达到2500亩;苹果园1000余亩,红地球葡萄、软皮核桃近500亩;优质蔬菜达到2500余亩;优质薯类达到2500余亩。2004年底,全镇存栏生猪1.7万头,出栏3.07万头,蛋鸡10.2万只,畜牧业的发展正在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    乡镇企业有煤矿7个,恒山朝阳饲料公司是市、县著名的饲料加工企业之一。.  

川底乡

  川底乡位于山西晋城泽州县。底乡位于泽州县西部,地处长河岸畔,距市区23公里。东与城区和南村镇相邻   140525200200 210 川底村委会   140525200201 210 焦河村委会   140525200202 210 和村村委会   140525200203 220 天户村委会   140525200204 220 下六村委会   140525200205 220 东烟村委会   140525200206 220 窑头村委会   140525200207 220 董山村委会   140525200208 220 孟山村委会   140525200209 220 半坡村委会   140525200210 220 沟南村委会   140525200211 220 寺河村委会   140525200212 220 郭庄村委会   140525200213 220 上小河村委会   140525200214 220 庚山村委会   140525200215 220 张庄村委会   140525200216 220 崔沟村委会   140525200217 220 张沟村委会   140525200218 220 张四沟村委会   140525200219 220 吕管沟村委会   140525200220 220 南村村委会   140525200221 220 上六村委会   140525200222 220 马坪头村委会   140525200223 220 原庄村委会   140525200224 220 沙沟村委会   140525200225 220 王虎山村委会   140525200226 220 车郭庄村委会   

李寨乡

  泽州县辖乡。1961年设李寨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26公里。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1.4万。通公路。辖李寨、望头、南岭上、道庄、底道街、上马台、谷坨沟、乾棠、吉村、西李寨、秋泉、冯沟、阎庄、罗泉、西岭、陟椒、大井、坚水、前河、西尧、高去、卫山、杜河、李河、土岭2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豆类。.  

南岭乡

  泽州县辖乡。1962年设南岭公社,1984年置乡。距市府33公里。面积62.5平方公里,人口1.2万。通公路。辖各刁、小东沟、安庄、南岭、闫庄、红卫、后河、李沟、北岭、段峪、石盘、圪塔坡、元沟、裴窳、曹河、段河、小东岭、武城、东风、红花底、陈河、李河、白背、磨滩、瓦窑掌、黄砂底、宋泉、漏道底、安岭2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谷子、玉米、黄豆。.  


犁川镇特产大全




犁川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