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北省 >>襄阳市 >> 南漳县 >> 东巩镇 >> 王家畈社区

王家畈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王家畈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王家畈社区简介

  王家畈社区是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东巩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206241080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4。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王家畈社区与双坪社区、大道村、铁家垭村、祝家湾村、昌集村、雨淋台村、盘龙村、苍坪村、口泉村、桂竹园村、店子河村、上泉坪村、陆坪村、杜家坪村、碑垭村、石佛寺村、水坑村、莲花池村、石峡坪村、信家沟村、太坪村、王家畈村、双坪村相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20624108001 441000 0710 查看 王家畈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王家畈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王家畈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王家畈社区

  王家畈社区是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东巩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206241080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4。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王家畈社区与双坪社区、大道村、铁家垭村、祝家湾村、昌集村、雨淋台村、盘龙村、苍坪村、口泉村、桂竹园村、店子河村、上泉坪村、陆坪村、杜家坪村、碑垭村、石佛寺村、水坑村、莲花池村、石峡坪村、信家沟村、太坪村、王家畈村、双坪村相邻。  

双坪社区

  双坪社区位于东巩镇西南方,距镇区20公里,与荆门市接壤,属村社合一村,总面积36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8300亩,耕地面积2527亩,辖4个村民小组,共656户,2520人,其中农业人口2013人,党员66名,村两委干部4人。据统计全村贫困户125户405人,其中智障20人,残疾16人。2013年双坪社区农民人纯收入8914元。    双坪社区与王家畈社区、大道村、铁家垭村、祝家湾村、昌集村、雨淋台村、盘龙村、苍坪村、口泉村、桂竹园村、店子河村、上泉坪村、陆坪村、杜家坪村、碑垭村、石佛寺村、水坑村、莲花池村、石峡坪村、信家沟村、太坪村、王家畈村、双坪村相邻。

大道村

  大道村是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东巩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241082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4。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大道村与王家畈社区、双坪社区、铁家垭村、祝家湾村、昌集村、雨淋台村、盘龙村、苍坪村、口泉村、桂竹园村、店子河村、上泉坪村、陆坪村、杜家坪村、碑垭村、石佛寺村、水坑村、莲花池村、石峡坪村、信家沟村、太坪村、王家畈村、双坪村相邻。  

铁家垭村

  铁家垭村是由税改前二个村合并的村,版土面积17.3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3.85万亩,耕地面积1477亩,水田1270亩,全村设有三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403户,总人口1438人,党员52名,村民代表25名,2013年人平收入9300元。其中人平收入2660元以下的贫困户62户,208人,弱智特困户13户42人。村集体无企业,没有经济收入。   

祝家湾村

  祝家湾村位于东巩镇西南方向,距镇区中心20公里的山区村,毗邻宜昌市远安县对河两岸。全村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4391亩,耕地面积1412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村干部4人,285户,840人,其中贫困户60户190人,党员36人,祝家湾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630元。  

昌集村

  一、基本情况   昌集村地处东巩镇西南角,与宜昌远安交界,镇中心相隔25公里,版土面积有16平方公里,148户528人,劳力356人,辖区两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716亩,其中:水田634亩,旱田82亩。全村有低保户19户,五保户3户,收入在2736元以下,困难户36户,人口106人,其中:残疾人32人,聋哑人8人。   二、产业发展情况   一是食用菌产业,香菇分为袋料食用菌和反季节香菇。全村近80多户种植袋料香菇,共计60万袋香菇,其中反季节香菇20万袋。   二是新增旅游业,去年国家林业部在此地授牌"中国野生鸳鸯之乡",授牌后游客大幅增加,小有名气,带动了昌集村的经济和人气,拉动了地方农副产品增效,同时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   三是传统粮食种植和畜禽养殖业,以水稻、玉米、畜禽养殖为主、打工经济为辅。   

雨淋台村

  雨淋台村是在二00一年三村并一的村,是东巩镇西南最边远的山区。东与本镇王家畈村、盘龙村交界,西与远安茅坪的白云村一河之隔,南与我镇口泉村、苍坪村交界,北与昌集村、祝家湾村交界。村办公室距东巩12公里,边缘的组与东巩集镇距离40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340户,1172人,耕地面积1492亩,其中:水田1080亩,旱田410亩。山林面积4万余亩,全村版土面积30平方公里。全村村干部4人,党员共39人,村民代表25人,农村低保户45人,残疾人21人,还有近15%的贫困户。   

盘龙村

  盘龙村位于251、250双复线省道边缘,交通较为便利;现有三个村民小组,376户,1282人,外出务工劳力580人。耕地面积1663亩,其中:水田1452亩。盘龙村全年经济总额为1500万元,人均纯收入9500元;村主导产业为农业和养殖业为主,以官米、茶叶、香菇、生猪、养羊、养兔为盘龙村主导经济产业。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共有4人,其中:书记、主任各一人,其余2名委员兼小组组长。    盘龙村与王家畈社区、双坪社区、大道村、铁家垭村、祝家湾村、昌集村、雨淋台村、苍坪村、口泉村、桂竹园村、店子河村、上泉坪村、陆坪村、杜家坪村、碑垭村、石佛寺村、水坑村、莲花池村、石峡坪村、信家沟村、太坪村、王家畈村、双坪村相邻。  

苍坪村

  一、苍坪村基本情况   苍坪村位于东巩镇东南方,距镇区中心10公里,毗邻荆门市与宜昌市隔水相望,全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9000亩,耕地面积2218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村干部4人,全村498户,1718人,其中贫困户57户179人,苍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970元。   二、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苍坪村每年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对群众进行养殖和种植技术培训,促进农民对养殖和食用菌生产、官米种植的快速发展。官米生产、良种猪养殖和食用菌生产已成为苍坪村人民的支柱产业,为人民增收带来了一定的收益,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农民收入水平还很低,发展缓慢。   三、发展规划项目   计划在三年内累计投入资金900万元,启动苍坪村的各项硬化建设和软件配套建设。   (一)首先启动集镇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工程建设,此项需投入资金75万元。   计划2015年在苍坪村铜孔集街道安装路灯30盏,实现街道亮化,改造铜孔集街道污水排放设施,兴建垃圾处理场,实现街道的净化:建设铜孔集街道绿化带500米。   (二)稳步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   预计投入200万元建设一栋集粉料、装袋、加工为一体的食用菌出口加工车间,以合作社形式经营管理,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促进该产业长远发展。   (三)依托中国有机谷项目,做大、做强苍耳坪官米产业。此项投资260万元。   大力发展苍坪官米产业,一是搞好官米基地的水渠硬化工程,渠道总长10公里,配套农田作业道25条、2.5公里,小型水渠5公里。为官米产业化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实现全村村级道路网格化,此项共需投入资金280万元。   硬化蔡家垭至铜孔集2.2公里,苍耳坪至柴家湾4公里,拓宽胡家沟至赵家沟2.4公里的通组公路。   (五)利用-饮水工程,扩展安全饮水范围,需投资10万元。   充分利用-饮水工程,发挥安全供水能力,抓好安全饮水的的管网延伸,由现在的100户扩大到260户,延伸管网3公里,提高安全饮水的服务能力,为村民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四、申请市农发办领导给予帮扶的事项   上述五项规划项目共需投入资金825万元,资金来源渠道采取向上争取、民间筹资、股份合作、银行贷款等多种方法解决。上述规划落实所需三年时间,投入的资金需要上级领导给予大力扶持。现急需完成的主要项目是:苍坪官米产业基地的水渠硬化、农田作业道兴修、农田供排水渠改造工程。急需启动资金八万元。   

口泉村

  口泉村位于东巩镇东南方向,距镇区中心20公里,毗邻宜昌市、荆门市交界。全村总面积17.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0391亩,耕地面积1032亩,全村辖3个村民组,村干部3人,249户,839人,其中贫困户56户166人,党员38人,口泉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514元。    口泉村与王家畈社区、双坪社区、大道村、铁家垭村、祝家湾村、昌集村、雨淋台村、盘龙村、苍坪村、桂竹园村、店子河村、上泉坪村、陆坪村、杜家坪村、碑垭村、石佛寺村、水坑村、莲花池村、石峡坪村、信家沟村、太坪村、王家畈村、双坪村相邻。  

桂竹园村

  东巩镇桂竹园村位于东巩镇的东南方,辖区内有3个村民小组,全村302户,共1002人,党员46人,全村总面积27.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25亩,其中水田1197亩,旱地328亩,林地34944亩。全村贫困户57户,171人。    桂竹园村与王家畈社区、双坪社区、大道村、铁家垭村、祝家湾村、昌集村、雨淋台村、盘龙村、苍坪村、口泉村、店子河村、上泉坪村、陆坪村、杜家坪村、碑垭村、石佛寺村、水坑村、莲花池村、石峡坪村、信家沟村、太坪村、王家畈村、双坪村相邻。  

店子河村

  一、基本情况   店子河村地处东巩镇西南角,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364户1380人,劳力1012个,总耕地面积1638亩,其中:水田1238亩,旱田400亩,2013年人均所得收入9991元。村干部5人,全村党员43人,村民代表25人,农村低保户63人,分散供养5保户1户1人,残疾人30人,贫困户52户152人。   二、产业发展情况   店子河村经济主导产业:一是袋料食用菌种植,依靠丰富林木资源,店子河村共发展袋料种植160多户,种植规模达130多万袋,袋料种植收入达800万元。二是传统养殖业项目,店子河村以大户带动,店子河村“150”牲猪养殖模式4户,“80”、“100”牲猪养殖模式6户,规模养羊大户6户,养羊户收入在两万元以上。三是传统种植业,二、三、四组水田面积大,以种植水稻为主。   三、规划发展项目   1、借有机谷农业发展项目,一是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扩大优质水稻种植面积800亩。二是大力发展袋料食用菌产业,发展万袋以上种植户达到30户,全村食用菌达180万袋。   2、民生建设   一是村内公路争取全硬化,计划三年内硬化村道13公里,上泉坪——代家垭9公里;代家垭——店子河4公里。改善沙巴河与村道连接的泥巴路4公里,二是三、四两组水利灌溉沟渠,计划用水泥硬化完善恢复灌溉功能;三是但家沟水库的加固维修,增强蓄水保水功能,以保证下游基本农田的灌溉用水。   五、需上级支持帮扶的项目   近几年,村两委积极争取外援自建,对村里的部分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善,硬化村级公路5.5公里,农民自发修毁灌溉沟渠3公里,完成了电力的简易改造,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形势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要实现村级上述规划任务,资金缺口相当大,其中:   1、村级道路硬化资金缺口问题。   2、村一组组级公路出口路段,恰逢茅坪河流经此处,老百姓行经此路段只得从水中穿行,非常不便,急待修建一座桥给百姓出行提供方便。   3、四组阮家湾至干沟子一带农户用电电压不稳,需增添电力设施。   

上泉坪村

  上泉坪村是由税改前三个村合并的全镇人口第二、耕地面积第一的大村,辖区行政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39307亩,耕地面积3468亩,水田2558亩。全村设有四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642户,总人口2215人,党员62名,村民代表28名,上年人平收入9662元,其中人平收入2736元以下的贫困户76户,227人,弱智特困户29户,78人。村集体无企业,没有经济收入。    上泉坪村与王家畈社区、双坪社区、大道村、铁家垭村、祝家湾村、昌集村、雨淋台村、盘龙村、苍坪村、口泉村、桂竹园村、店子河村、陆坪村、杜家坪村、碑垭村、石佛寺村、水坑村、莲花池村、石峡坪村、信家沟村、太坪村、王家畈村、双坪村相邻。

陆坪村

  陆坪村位于东巩镇东北部,距东巩镇政府15公里,居茅坪河中上游,250省道穿境而过。陆坪村在2002年由原来的邓家院村,泉沟村合并而成,村辖五个村民小组,359户,1367人,劳力964人。版图面积17.62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53万亩,其中有林面积2.24万亩,退耕还林面积125亩,公益林面积6407亩;耕地面积1835亩,其中水田1207亩,旱田565亩。人均耕地0.7亩。   陆坪村是一个旅游新村,境内有国家4A级南漳三特古山寨旅游景区。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各地诸侯战事平发,民不聊生,为抵御外地侵略者,当地百姓集资建寨。后因关公路经此寨,并在此寨踞住,百天征战,晚上夜读春秋,研究军事,春秋寨因此而得名。陆坪村位于茅坪河中上游,长约8000米,在此地段有六个小地名,曰:大张儿坪、小张儿坪、秦家坪、付家坪、上坪、下坪,合计六个坪,既陆坪,因此而得名。   陆坪村六山一水三分田,土壤结构显弱酸性,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主要农作物品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村特产有黑木耳、食用菌、山羊等。   水利设施有两座中小型水库。水库容量33万方,灌溉面积200多亩。两座抽水泵站,其中一座为人畜饮水泵站。管网2000多米。年用水量8000吨,受益农户212户。  

杜家坪村

  杜家坪村位于东巩镇东北角,与荆门市接壤。杜家坪村资源馈乏,发展欠佳,是“市级贫困村”。但杜家坪村交通便利,水利资源中等,茅坪河、250省道穿境而过;山场面积大、农田优势得天独厚;较有名气的“潮水河”、“五泉山”等自然景观令人惊叹,民间文化底蕴深厚。   杜家坪村版图面积17.6平方公里,共5个村小组,357户,1332人,农村劳动力946人;耕地面积1876亩,其中,水田775旱田1111亩;山林面积27000亩;2013年末人均所得收入9149元。村干部四人,全村党员42人,村民代表25人,农村低保户48人,五保户2户4人,残疾人19人,村集体收入年3万元。   

碑垭村

  碑垭村位于东巩镇东北角,距离镇行政中心大约30公里,地处南漳、宜城、荆门三县市交界地带,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是名副其实的边缘高塞山区村庄。全村版图面积1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94亩,其中水田273亩、旱地1321亩。森林面积24471亩,碑垭村现辖5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5人,总户数279户,总人口1088人,贫困户47户、141人、党员43人,碑垭村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8500元。   

石佛寺村

  石佛寺村位于东巩镇东北方,距镇区50公里,与荆门接壤,总面积4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950亩,耕地面积2300亩,辖3个村民小组,共299户,1135人,党员51名,村两委干部4人。据统计全村贫困户130户410亩,其中智障15人,残疾24人,2013年石佛寺农民人均纯收入9114元。 石佛寺村与王家畈社区、双坪社区、大道村、铁家垭村、祝家湾村、昌集村、雨淋台村、盘龙村、苍坪村、口泉村、桂竹园村、店子河村、上泉坪村、陆坪村、杜家坪村、碑垭村、水坑村、莲花池村、石峡坪村、信家沟村、太坪村、王家畈村、双坪村相邻。  

水坑村

  水坑村位于南漳县东巩镇东北角,与石佛寺、莲花池、信家沟、太坪接壤。交通闭塞,水资源相对差,山场面积大。   全村版图面积17.6平方公里,共5个村民小组,340户,1302人,农村劳动力860人;耕地面积1878亩,其中水田683亩;山林面积18600亩,其中集体山林800亩;2013年末人均所得收入8860元。村干部5人,全村党员44人,村民代表30人,农村低保户76人,五保户5户5人,残疾人40人,村集体收入年2万元。   

莲花池村

  莲花池村位于东巩镇北方向,距镇区46公里,于肖堰、武安、东巩三镇交界,毗邻宜城市、荆门市。全村总面积19.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1751亩,耕地面积2281亩,全村辖5个村民组,340户,人口1290人。贫困人口330人。特困户30户,智残34人。   全村属于山区地势,水源点少,缺水面大,土层薄,土地生产率低,增收困难大,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产业结构主要是以传统农业和种养殖业为主。种植单一,耕作粗放,科技投入少,单产水平低,村集体经济薄弱。   

石峡坪村

  石峡坪村位于南漳县城南部,属东巩镇的北大门,与肖堰镇接壤。交通便利,水利资源中等,茅坪河、肖双公路穿境而过;山场面积大、农田优势得天独厚;座落石峡坪村驰名南漳的“石羊子”、“-岩”等自然景观令人惊叹,“秦王寨”、“济公(鸡公)寨”、“大凸寨”等山寨文化传说悠雅,民间文化底蕴深厚。   全村版图面积15.4平方公里,共六个村小组,310户,1256人,农村劳动力913人;耕地面积1464亩,其中,水田874旱田590亩;山林面积17187亩,其中集体山林1073.8亩;2013年末人均所得收入8900元。村干部四人,全村党员69人,村民代表29人,农村低保户55人,五保户1户2人,残疾人29人,村集体收入年2万元。   

信家沟村

  信家沟村是东巩镇所辖偏远小村,全村有两个村民小组,178户,718人,劳力490人,耕地面积920亩,其中水田143亩,人均1.2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8500元。村两委班子一共4人,其中女干部1人,有正式党员40人,其中女党员7人,35岁以下年轻党员10人。村民代表21人,农村低保57人,分散五保7人,残疾人9人,村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 信家沟村与王家畈社区、双坪社区、大道村、铁家垭村、祝家湾村、昌集村、雨淋台村、盘龙村、苍坪村、口泉村、桂竹园村、店子河村、上泉坪村、陆坪村、杜家坪村、碑垭村、石佛寺村、水坑村、莲花池村、石峡坪村、太坪村、王家畈村、双坪村相邻。  

太坪村

  太坪村位于东巩镇西北方,距镇区22.5公里,交通便利,026县道穿境而过。版土面积19.5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1740亩,耕地面积1960亩,辖7个村民小组,共425户,1592人,党员51名,村两委干部6人。全村贫困户81户282人,其中智障8人,残疾28人。2014年太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339元,属全镇贫困村。   近年来,太坪村每年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并对群众进行养殖和种植培训,促进农民对养猪和食用菌生产的快速发展,牲猪养殖和食用菌生产已成太坪群众的支柱产业,为农民增收带来了一定的收益,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农民收入水平还较低,发展缓慢。   

王家畈村

  东巩镇王家畈村地处镇政府所在地,位于集镇中心,信息灵通,交通便利,市场经济活跃,东与镇内店子河村、上泉坪村相连,南与镇内盘龙村、雨淋台村相通、西与镇内大道村相接,北与肖埝镇村接壤,怀抱东巩镇中心集镇,典型地集镇带村庄布局。有251、250两条省道交叉并穿境而过,建有15条长25公里的通组公路管网;茅坪河旁村而过,东巩河穿境而过,水利设施有水库2座,87口堰塘,水资源丰富,农业持续增产增收,2014年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11882元,是全镇人平收入“冒尖”村之一。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善、村镇规划建设布局较合理,村、组交通便利,市容、市貌、环卫处置达标、服务功能较齐全,享有“南漳西南山经济特区”之美誉。   一、基本情况   王家畈村版图面积25.5平方公里,共5个村民小组,911户,3190人,农村劳动力1975人,耕地面积2099亩。其中:水田1730亩,旱田369亩,山林面积39000亩,2014年人均收入11882元。村干部5人,专职组长1人。全村党员75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村民代表33人,农村低保户58人,五保户7户7人,其中分散供养3户3人,残疾人58人,村集体收入20万元。   二、主要产业   1、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项目,村集体门面14间,收入达7.5万元,茶场、堰塘及其它承包收入2.5万元。   2、农民当家产业项目。一是村民外出务工人员达10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1%,占农村劳动力的51%,务工收入达1100万元,人平1.1万元。二是传统养殖产业项目,全村户户养猪,2014年底出栏肥猪1577头,收入220万元。在养殖业上,推广大户带动,王家畈村“150”牲猪养殖模式3户,年产5000头出栏大户1户,规模养羊大户4户,养鸡大户1户。三是种植袋料香菇收入项目,全村种植袋料香菇2万袋以上的有18户,1万袋以上的有30户,5千袋以下的有50户,全村共种袋料香菇150万袋,收入达2155万元。   三、典型大户   1、规模养羊。四组村民张平,投资95万元建现代化羊圈10间720平方米,仓库3间45平方米,流转20亩土地用于种植牧草,计划养羊1000只,羊现存栏200只。   2、“150”模式养猪。二组村民张正艳、三组村民唐国勤建了“150”养猪模式,今年受牲猪市场上扬影响,出栏理想。   3、袋料种植。一组曾庆富自发展香菇以来,每年种植袋料2万多袋,销售菌种辅料,袋料机械,个人收入十分可观,年收入可达5.5万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发展袋料150万袋。   4、综合加工。一组村民杜昌贤,今年48岁,购进先进米面加工设备,以米面加工和收购出售,形成了“加工+销售+农机服务+养猪”等家庭经济收入模式,年收入达8万元。   四、规划发展   1、村庄点建设。自2014年以来,王家畈村以二组湾牛沟为中心,兴建居民房70栋,现已入住36户,入住率达51%以上。   2、观光农业。2014年在王家畈村五组开始计划兴办种植和养殖农场,开发生态农业,形成旅游观光农业。四组苗木基地建设规模达150亩。   3、民生建设。一是扩建道路6.5公里,今年硬化道路4.8公里,使农户及农场农副产品销售和物资购进有很好的保障。   4、村貌建设。利用县在王家畈村开展土地平整工程建设,硬化村组道路,加固河流护堤,扩挖埝塘,修建泵站,开挖沟渠,集灌溉、养殖、休闲为一体,使村貌有一个大的改观。   

双坪村

  双坪村位于东巩镇西南方,距镇区20公里,与荆门市接壤,属村社合一村,总面积36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8300亩,耕地面积2527亩,辖4个村民小组,共656户,2520人,其中农业人口2013人,党员66名,村两委干部4人。据统计全村贫困户125户405人,其中智障20人,残疾16人。2013年双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914元。    双坪村与王家畈社区、双坪社区、大道村、铁家垭村、祝家湾村、昌集村、雨淋台村、盘龙村、苍坪村、口泉村、桂竹园村、店子河村、上泉坪村、陆坪村、杜家坪村、碑垭村、石佛寺村、水坑村、莲花池村、石峡坪村、信家沟村、太坪村、王家畈村相邻。  


王家畈社区特产大全




王家畈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