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风景区位于武当山脉东南麓、谷城县南河镇境内,处于襄阳古隆中—武当山—神农架旅游热线中心地带。景区由“小三峡”景区、五龙山景区、香炉石景区、温泉娱乐区、白水峪景区等五大景区组成,总面积242平方公里,与大薤山国家森林公园毗邻相连。南河之水发源于神农架,流淌在深山幽谷之中,清澈见底,纯净无暇,相传为汉丞相萧何夫人脂粉之水,故又名“粉水”。“粉水澄清”为谷城八景之首。南河蜿蜒于峡谷30多公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南河大坝建成之后,形成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观,乘船溯江而上但见两岸悬崖峭壁,层峦叠嶂,河面碧波荡漾,湖光山色,酷似长江三峡,清乾隆五十七年便有“小三峡”(马沸峡、神女峡、五龙峡)之称。
神奇的山水造就了天然的景观,优美的传说赋予了独特的神韵。香炉石、晶棺山、跑马道、滴水岩、卧牛山、一线天、三叠泉、帽儿山等等,一步一个风景,一处一个故事,等待您慢慢品味、细细欣赏。这里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群遍布各地,现已开发有黄龙洞、娘娘洞、八仙洞、云霄洞、青龙洞、黑龙洞、莲花洞等大小溶洞七个,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有的象金龟、金蛙、金蛇,有的似神仙、鬼怪、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见证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里还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古山寨、古道观。在“南河谷”您可以看到古老的水车、磨坊和沿袭1800多年蔡伦时代传统造纸工艺,仿佛时光可以倒流;在农家博物馆,您可以亲自尝试纺纱、织布、推磨、碾米、坐花轿、娶新娘、听南河套曲、品尖山云峰,过两天怡然自得的农家生活。
五龙山是新近发现的又一天然景点,这里人迹罕至,鸟兽不惊,密林幽径,雾游峰隐,险崖密谷,景色奇秀,“天生丽质难自弃”,“养在深闺人未识”,保持着原始的生态环境。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五龙山顶,晴日可揽武当胜景,雨日可赏五龙云海,是游客寻幽探奇的绝好去处。
当然,南河温泉也是不能不去的地方,常年39°C的泉水中含有硫、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保健防癌功效明显。一定让您放松身心,洗去疲惫,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欢迎您到南河来!无论您是从襄渝铁路、“汉十”高速公路、207国道来到谷城,或是乘飞机到襄樊、老河口,您都可以乘坐旅游专线车到南河风景区,开始一段新奇、美妙的自然之旅!.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242平方公里 | 420625106 | 441000 | 0710 | 查看 南河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白水峪村 | - | - |
---- |
查看 白水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干峰村 | - | - |
---- |
查看 干峰村谷歌卫星地图 |
熊家湾村 | - | - |
---- |
查看 熊家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坪村 | - | - |
---- |
查看 东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莲花村 | - | - |
---- |
查看 莲花村谷歌卫星地图 |
龙滩村 | - | - |
---- |
查看 龙滩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万兴村 | - | - |
---- |
查看 万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谷峪村 | - | - |
---- |
查看 大谷峪村谷歌卫星地图 |
温坪村 | - | - |
---- |
查看 温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苏区村 | - | - |
---- |
查看 苏区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三岔村 | - | - |
---- |
查看 三岔村谷歌卫星地图 |
阳峪村 | - | - |
---- |
查看 阳峪村谷歌卫星地图 |
汉峰村 | - | - |
---- |
查看 汉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兴隆村 | - | - |
---- |
查看 兴隆村谷歌卫星地图 |
观音沟村 | - | - |
---- |
查看 观音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
罗坪村 | - | - |
---- |
查看 罗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笋峪村 | - | - |
---- |
查看 笋峪村谷歌卫星地图 |
九里坪村 | - | - |
---- |
查看 九里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岛岩沟村 | - | - |
---- |
查看 岛岩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城关镇 |
城关镇总面积14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28.47公顷,其中水田2608.47公顷,旱地820公顷。辖太平坊、肖家营、韩家卡、谢家营、石龙沟、朱家洲、黄坎、洪胜、茶庵、格垒嘴、老君山、柜门关、柏果树、吴家营、安家岗、曾家营、赵家坎、邱家楼、聂家滩、龚家河、三岔路、蒋家冲、莫家河、彭家山、白龙岗、胡家井、洞山寺、锅底湖等28个村,三里桥、大古桥、皮家洼、龙湾、泰山庙、过山口、城内街、顺城街、老街、筑阳街、西关街等11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人口15.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240人,男性80008人。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3.5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各3.7亿元、12.3亿元、2.1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2.8%、14%、11%。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384.35万元、亩平325.44元;经济作物22543.65万元、亩平2180.60元;林业229.88万元;渔业919.69万元。农产品总产量分别为:粮食3501吨(其中小麦750吨、水稻2140吨、其它611吨)、油料750吨、瓜果4932吨、肉类7577.83吨、水产品1280吨、禽蛋4290吨。 2003年,全镇完成税收1470万元,财政收入、支出2351万元、23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47元。总面积14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28.47公顷,其中水田2608.47公顷,旱地820公顷。辖太平坊、肖家营、韩家卡、谢家营、石龙沟、朱家洲、黄坎、洪胜、茶庵、格垒嘴、老君山、柜门关、柏果树、吴家营、安家岗、曾家营、赵家坎、邱家楼、聂家滩、龚家河、三岔路、蒋家冲、莫家河、彭家山、白龙岗、胡家井、洞山寺、锅底湖等28个村,三里桥、大古桥、皮家洼、龙湾、泰山庙、过山口、城内街、顺城街、老街、筑阳街、西关街等11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人口15.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240人,男性80008人。. |
石花镇 |
谷城县石花镇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处于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和车城十堰之间。 这里是商家必争之地!扼川、陕、鄂、豫、渝四省一市的交通连接点,交通便利,商贸发达,镇区内因北河、溪河两条河流在此交叉,地似酷似武汉三镇,享有“小汉口”之美誉。现为鄂西北物资贸易集散地。 这里是“朝圣”的起点。西距道教圣地武当山旅游区45公里,古人“朝圣”以石花为始点,“神路”因此得名。 这里是兴业投资的宝地。汉十高速公路直穿东西,襄渝铁路贯穿南北,离襄樊飞机场90公里。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现已建成骆蓄工业园、石纺工业园、杨溪新型工业园和大峪桥农副产品加工园等4个园区,形成汽车、纺织、装璜、建材等四大工业体系。年工业产值达18亿元。 这里是农业产业化的希望。镇绿化工程公司和绿康蔬菜公司以现代农业模式,带动农民发展新兴农业。全镇已发展苗木花卉、蔬菜、花椒等五大类绿色农业产业,点亮了农民奔小康的新希望。 这里有豪迈热情的人民,正以开放的胸怀,诚信的操行,周到的服务,期待与您合作。 石花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据《石花镇志》记载,石花镇最初形成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原称石花街,因地处石溪河汇入北河处,又称“石溪”。谷城县志解释曰:“溪,即石花巷潭河也,在城西五十里。《左传》有:鲁文公十六年,楚王越自石溪伐庸,盖即为此处”。石花镇得名多种传说,相传有如花陨石坠地,故名石花;又传“溪河桥石花观”,即溪河石桥观宝,宝石开花;另传古时这里的人们用石溪河里的彩石、卵石铺嵌在街上,犹如石花满街,石花由此得名。 民国初,石花为谷城县第四区,一九四九年解放,石花为谷城县第二区,并建立区辖石花镇,一九五0改为县辖镇。2001年4月,原大峪桥镇撤销并入现石花镇。 石花镇现辖37个村(铁庙沟村、红马庙村、界牌垭村、平川村、黄营村、裴桥村、巩湾村、杨溪湾村、将军山村、陈家楼村、翠花铺村、小坦山村、杨家湖村、龙家沟村、苍峪村、铜山村、柏家堰村、殷畈村、凉水井村、彭家岭村、岩湾村、五家洲村、席垭村、施湾村、彭湾村、水星台村、高冲村、鲍湾村、下新店村、周湾村、蔡营村、大峪村、邵楼村、陡坡村、土桥村、同北村、彪庙村),8个社区居委会(东门社区、西河社区、石溪社区、苍苔社区、后畈社区、民营社区、大峪桥社区、老君台社区)。全镇总版土面积275平方公里,总人口10.42万人,其中镇区人口4.2万人,镇区面积5.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 石花镇是湖北省重点镇、经济十强镇,按照-精神的指导,坚持以发展为先,实施了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的战略,使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国内生产总值每年按15%的速度增长,1996年列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省管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全国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楚天明星乡镇,首届全省乡镇党委十面红旗。 工业经济一枝独秀。镇属工业企业32家,固定资产总额5.3亿元,形成了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电子、建筑建材、彩印装璜、食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其中骆驼公司铅酸蓄电池、金洋公司合金铅、石纺公司高档绦细布、恒立公司集装箱铸件、千王实木家具、石花大曲酒等28个产品获得省优、部优称号。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一家,过2亿元的3家,过千万元的5家,500万元的5家,其中7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现基本形成全国最大的无污染再生铅生产基地、中南地区最大的精密铸造基地、湖北省最大的蓄电池生产基地以及高档服装面料生产基地。 农村经济特色鲜明。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立足农业生产基础,加大了对苗木花卉、野生花椒、规模蔬菜和畜禽养殖的调整发展依据特色农业致富奔小康。目前,全镇农业现已形成五大板块:以石红路沿线村组为主的苗木花卉面积达3000亩;以镇郊社区为主的蔬菜种植达20000亩;以柏果山区村为主的绿色畜禽饲养面积达10000亩,年出售牛、羊、鸡、猪等达6000万元;以石五路沿线、汉十路为主的水产、速生丰产林面积达50000亩;以倒座、新店等区域为主的野生花椒面积达8000亩,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商贸经济日趋活跃。加大了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了城镇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商贸经济日趋活跃,镇区内商贸年交易额超过2亿元,东门服装一条街吸引400余家客商到此经营,新建二街家具大市场汇聚了沿海地区流行家私,汉十路建筑建材和汽车配件市场生意火爆,餐饮业、住宿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市场不断成熟。 |
盛康镇 |
盛康镇总面积3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84.7公顷,其中水田2333.5公顷,旱地951.2公顷。辖大王庙、当铺、三官庙、刘畈、艾畈、绿洼、凤凰、甘坪沟、陈家湾、蒋岭、莲花石、贾庙、付湾、柳铺、周湾、张蓬、双堰、庙子头、黄岗、王家井、后营、土岭、姜梁、小沟、筒车、凉水等26个村,竹园、前后街2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63755人,其中农业人口59318人,男性32386人。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7900万元,农业、工业各13600万元、14300万元,分别上年增长6.8%、7.9%;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3600万元,亩平289元;经济作物6459万元,亩平436元;渔业510万元;林业510万元。农产品总产量分别为:粮食总量17312吨(其中小麦3883吨、水稻9974吨、其它3455吨),油料1106吨,瓜果420吨,肉类6049吨,水产品690吨,禽蛋1480吨。 2003年,全镇完成税收626万元,其中国税、地方税、农业税各106万元、161万元、350.1万元,财政收入、支出分别为1028万元、10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35元。 2003年,全镇农贸市场1个、总面积13340平方米,个体工商经营户315户,比上年增加50户,实现经营额515万元,税金40万元。. |
庙滩镇 |
庙滩镇总面积23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91公顷,其中水田2126公顷,旱地1365公顷。辖熊家营、兰家圹、蒋家套、汪家洲、喻家湾、回流湾、万寿桥、兴隆殿、柳树沟、邓家湾、古乐寺、高桥河、彭家庄、万家营、高台铺、禹家岗、鸭子湖、财神庙、申家冲、黄畈、王家咀、皂角树、张庄、檀树湾、小河、古林寺、水沟、郭峪、石库等29个村,聚秀街、灵水街、宣武街、夕照街等4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人口51640人,其中农业人口4908人,男性25676人。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8791.5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各15091.5万元、7632万元、6068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5%、10.1%、12%。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1983.2万元、亩平306元;经济作物6113.2万元、亩平1681元;林业1862.4万元,牧业4662.3万元,渔业470.4万元。农产品总产量分别为:粮食19235吨(小麦3600吨、水稻13170吨、其它2465吨)、油料1102吨、瓜果550吨、肉类4307.2吨、水产品826吨、禽蛋2516吨,土特产品94吨。 2003年,全镇完成税收588.3万元,其中工业税、农业税、商业税各18万元、346.3万元、14万元,财政收入、支出各1148万元、114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65元。 2003年,全镇农贸市场1个,总面积20010平方米,个体工商经营户234户,比上年增加30户,实现经营总额690万元,税金30万元。. |
五山镇 |
五山镇总面积2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41.8公顷,其中水田1234.5公顷,旱地207.3公顷。辖文畈、七坪、昝铺、老湾、金店、田河、黄垭、堰河、西湾、秦畈、邓坪、何湾、黄峪铺、熊岗、九里岗、四棵树、东湾、夏家寨、黄龙沟、小星店等20个村,谢湾、文畈2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人口34808人,其中农业人口31890人,男性18197人。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1736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各12116万元、4180万元、544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5%、15.8%、12.6%。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1384万元、亩平366元;经济作物552万元、亩平528元;林业171.1万元;渔业37.8万元。农产品总产量分别为:粮食12307吨(其中小麦3184吨、水稻8190吨、其它933吨),油料1573吨,瓜果132吨,肉类3228吨,水产品81吨,禽蛋12450吨,茶叶1580吨。 2003年,全镇完成税收350万元,其中工业税、农业税、商业税各91万元、194万元、65万元,财政收入780万元、支出7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516元。 2003年,全镇农贸市场2个,总面积1.6万平方米,个体工商经营户272户,比上年增加23户,实现经营总额5510万元,税金97万元。. |
茨河镇 |
茨河镇总面积1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7.4公顷,其中水田1064公顷,旱地303.4公顷。辖白龙庙、下磨石、陶湾、后庄、前庄、承恩寺、石嘴子、庙岗、石井冲、金牛寺、胡家泉、断层沟、马家沟、青鞍山、杨村等15个村,茨河街道社区。年末总人口20873人,其中农业人口18995人,男性11075人。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400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各6400万元、1010万元、990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0.7%、12.7%、68.3%。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1136.8万元、亩平606元;经济作物2535.9万元、亩平1270元;林业298.9万元;渔业275.7万元。农产品总产量分别为:粮食10968.4吨(其中小麦2869吨、水稻6625吨、其它1474.4吨)、油料660吨,瓜果650吨,肉类1632吨,水产品464吨,禽蛋738吨,土特产品143吨。 2003年,全镇完成税收247.4万元,其中工业税、农业税、商业税各35万元、169.9万元、42.5万元,财政收入、支出分别为219.16万元、219.1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21元。 2003年,全镇农贸市场1个、总面积300平方米,个体工商经营户214户、比上年减少21户,实现经营总额300万元,税金29.4万元。. |
南河镇 |
南河风景区位于武当山脉东南麓、谷城县南河镇境内,处于襄阳古隆中—武当山—神农架旅游热线中心地带。景区由“小三峡”景区、五龙山景区、香炉石景区、温泉娱乐区、白水峪景区等五大景区组成,总面积242平方公里,与大薤山国家森林公园毗邻相连。南河之水发源于神农架,流淌在深山幽谷之中,清澈见底,纯净无暇,相传为汉丞相萧何夫人脂粉之水,故又名“粉水”。“粉水澄清”为谷城八景之首。南河蜿蜒于峡谷30多公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南河大坝建成之后,形成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观,乘船溯江而上但见两岸悬崖峭壁,层峦叠嶂,河面碧波荡漾,湖光山色,酷似长江三峡,清乾隆五十七年便有“小三峡”(马沸峡、神女峡、五龙峡)之称。 神奇的山水造就了天然的景观,优美的传说赋予了独特的神韵。香炉石、晶棺山、跑马道、滴水岩、卧牛山、一线天、三叠泉、帽儿山等等,一步一个风景,一处一个故事,等待您慢慢品味、细细欣赏。这里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群遍布各地,现已开发有黄龙洞、娘娘洞、八仙洞、云霄洞、青龙洞、黑龙洞、莲花洞等大小溶洞七个,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有的象金龟、金蛙、金蛇,有的似神仙、鬼怪、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见证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里还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古山寨、古道观。在“南河谷”您可以看到古老的水车、磨坊和沿袭1800多年蔡伦时代传统造纸工艺,仿佛时光可以倒流;在农家博物馆,您可以亲自尝试纺纱、织布、推磨、碾米、坐花轿、娶新娘、听南河套曲、品尖山云峰,过两天怡然自得的农家生活。 五龙山是新近发现的又一天然景点,这里人迹罕至,鸟兽不惊,密林幽径,雾游峰隐,险崖密谷,景色奇秀,“天生丽质难自弃”,“养在深闺人未识”,保持着原始的生态环境。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五龙山顶,晴日可揽武当胜景,雨日可赏五龙云海,是游客寻幽探奇的绝好去处。 当然,南河温泉也是不能不去的地方,常年39°C的泉水中含有硫、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保健防癌功效明显。一定让您放松身心,洗去疲惫,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欢迎您到南河来!无论您是从襄渝铁路、“汉十”高速公路、207国道来到谷城,或是乘飞机到襄樊、老河口,您都可以乘坐旅游专线车到南河风景区,开始一段新奇、美妙的自然之旅!. |
紫金镇 |
紫金镇总面积37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2.64公顷,其中水田416公顷,旱地646.64公顷。辖垭子口、中股岭、花园、将军坪、吊楼、孙家沟、青湾、沈垭、干溪沟、观音堂、北峪沟、涨潮铺、铜锣观、茶园沟、倒沟、夫妇峪、柳树坪、浙峪、官坊、桃花沟、锡峰河、水田坪、油坊坪、蒋家坡、玛瑙观、孔溪沟、洪峪等27个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年未总人口26025人,其中农业人口23999人,男性14146人。 2003,全镇工农业生产总产值19100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各8531万元、5331万元、5238万元。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794万元、亩平498元;经济作物585万元、亩平367元;林业1151万元;渔业7万元。农产品总量分别为:粮食6501吨(其中小麦1050吨、水稻1913吨、其它3538吨),油料287吨,肉类2127.96吨,水产品8吨,禽蛋557吨,土特产品775.7吨(其中:香菌104.5吨,黑木耳94.7吨,茶叶543吨,水果203吨) 2003年,全镇完成税收183.342万元,其中工业税、农业税、商业税各4.3万元、131.24万元、12.6万元,财政收入、支出分别为:551.2593万元、551.25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30元。 2003年,全镇农贸市场2个,总面积200平方米,个体工商经营户190户,比上年增加4户,实现经营总额400万元,税金14万元。. |
冷集镇 |
冷集镇总面积26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11.7公顷,其中水田2698.3公顷,旱地2413.4公顷。辖塔湾、马台、朝阳湖、龙畈、胡湾、冷岗、上集、小陌山、王家湾、冷家沟、甘家庄、李洲、汉江、隋洲、尖角、黄家坪、梁家畈、刘家营、团湖店、彭家河、马家沟、子胥、常营、马庄、沈湾、闫湾、王康、陈山、磨盘山29个村,1个街道社区居委会。年末总人口54754人,其中农业人口50927人,男性27935人。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9149.18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各20169万元、6800万元、218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5%、3.6%、3%。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2955.68万元,亩平404.89元;经济作物10449.9万元,亩平1255.3元;林业2936.81万元;渔业2101.29万元。农产品总产量分别为:粮食26529吨(其中小麦7364吨、水稻12200吨、其它6965吨),油料4581吨,瓜果4052吨,肉类4227吨,水产品802吨,禽蛋2470吨。 2003年,全镇完成税收780万元,其中工业税、农业税、商业税各103万元、517万元、160万元,财政收入、支出529万元、5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5元。 2003年,全镇农贸市场3个、总面积800平方米,个体工商经营户480户、比上年增加30户,实现经营总额2180万元,税金40万元。. |
赵湾乡 |
赵湾乡总面积23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4.2公顷,其中水田45.3公顷,旱地 618.8公顷。辖桃庄、鲁家油坊、左庙、窑岭、韩家山、青龙山、渔坪、长岭、方家坪、金盆岭等10个村。年末总人口14858人,其中农业人口13968人,男性8504人。 2003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6677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各4812.07万元、1300万元、564.93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0.2%、8.3%、4%。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527.65万元,亩平278元;经济作物1497.66万元、亩平1200元;林业1170.9万元;渔业5.5万元。农产品总产量分别为:粮食3902吨(其中小麦347吨、水稻156吨,其它3399吨),油料234.9吨,瓜果171吨,肉类1840吨,水产品8吨,禽蛋435吨,土特产品234吨。 2003年,全乡完成税收89.71万元,其中工业税、农业税、商业税各2万元、64.21万元、23.5万元,财政收入、支出89.71万元、2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499元。 2003年,全乡个体工商经营户55户,比上年增加6户,实现经营总额80万元,税金3万元。. |
薤山林场 |
薤山林场位于湖北襄阳市谷城县。下辖: 420625500200 123 高庙村委会 420625500201 220 天子沟村委会 420625500202 220 万家湾村委会 420625500203 220 石门村委会 420625500204 220 红军村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