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北省 >>襄阳市 >> 保康县 >> 马桥镇 >> 老鸦池村

老鸦池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老鸦池村谷歌卫星地图)


老鸦池村简介

  
  老鸦池村位于马桥镇东南部,距马桥镇25公里,版图面积2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4亩,山林面积29860亩,平均海拔1100米,是全镇的边远村之一。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784人,有村支两委干部4人,党员23人。2014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847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419元。老鸦池村先后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单位”。近年来,老鸦池村积极适应发展形势,主动调整发展方式,以“调队伍、调策略、调结构”为主题,扎实开展“五强创示范”活动,深化以“讲规矩、守纪律、有作为,争做好干部”为主题的“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从一个班子涣散、经济落后、村容较差的后进村变成了班子坚强有力、村民富裕、村容整洁的先进村,成为马桥镇后进转先进的典型。
  一是调整干部队伍,提升服务能力。老鸦池村地处马桥深山,群众思想观念保守,镇党委及时把老鸦池村威信高、德性好,且有18年工作经验的副职干部调整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注重把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不断优化班子队伍,激发班子活力,着力提高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了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在“五星”党员评比中,村“两委”成员全部获得“五颗星”。
  二是调整发展策略,开展结对共建。在“强村带弱村,共建小康村”活动中,马桥镇经济强村中坪村与老鸦池村结成帮扶对子,老鸦池村在中坪村的带动下,积极吸收强村发展经验,重新确立发展规划,从强阵地、兴产业、富百姓入手,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竞进提质。投资26万元对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改扩建,将卫生室、综合服务社整合到一起,极大地方便了党员群众。在抓党建的同时,今年村“两委”带领群众发展袋栽30万袋,发展核桃200亩,核桃林套种药材,人均可增收1000多元。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壮大集体经济。顺应经济发展形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大力发展核桃、药材种植等主导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利用村集体土地,建成250亩核桃基地,每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在村集体辐射带动下,全村发展核桃种植面积2300亩,年人均增收350余元。依托水能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一座水力发电站,村集体以资源入股形式参与分红,每年村集体获利3万元,为集体经济增长注入长久动力。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20626107 441000 0710 查看 老鸦池村谷歌卫星地图

老鸦池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老鸦池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马桥街村

  马桥街村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206261072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马桥街村与张湾村、周湾村、河南坪村、中坪村、鸡公岭村、黄龙贯村、鳌头山村、笔架村、横溪村、两河口村、桃坪河村、安家湾村、白竹头村、高桥河村、峰山村、黄湾村、罗家山村、林川村、堰垭村、董家沟村、尧治河村、白果村、金斗村、古泉沟村、大山沟村、九里川村、唐二河村、老鸦池村、分路碑村相邻。  

张湾村

  张湾村位于马桥镇南大门,白红省道主干线,东连罗家山村,西邻马桥街村,南与两河口村接壤,北与周湾村毗邻,距政府中心0.5公里,属乡镇的城乡结合部,城区中的郊区,版图面积12.6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301户,1060人,劳动力712人,农村低保59户,89人,耕地面积562亩,山林面积948.5亩。党员23人,设有党支部一个,村委会一个,成员4人(其中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计兼治调、计生各1人),因村无企业,无资源,集体经济无收入来源,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劳务收入,2014年人均收入9380元。  

周湾村

  周湾村位于马桥镇东部,距集镇1.5公里,版图面积5.28平方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329户1228人,耕地面积1037亩,山林面积8893亩。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46人。   2012年周湾村投资72万元,按照“二十个一”的建设标准翻新扩建了便民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635.77平方米,配套了便民服务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播放站点、农家书屋、卫生室、综合服务社、文体设施。建立健全了村群团组织。   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0万元,村集体经济累计达604.3万元,人均纯收入13450元,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和务工收入。  

河南坪村

  河南坪村位于保康县马桥镇纷清河南岸,属于集镇规划区,白红省穿境而过。村辖6个村民小组,350户,1260人,劳力850人。拥有耕地面积818亩,其中水田385亩,旱田433亩;山林面积9796.3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7349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577万元,集体经济收入22万元。村支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村有党员44人,其中男党员38名,女党员6名。   

中坪村

  中坪村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206261072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中坪村与马桥街村、张湾村、周湾村、河南坪村、鸡公岭村、黄龙贯村、鳌头山村、笔架村、横溪村、两河口村、桃坪河村、安家湾村、白竹头村、高桥河村、峰山村、黄湾村、罗家山村、林川村、堰垭村、董家沟村、尧治河村、白果村、金斗村、古泉沟村、大山沟村、九里川村、唐二河村、老鸦池村、分路碑村相邻。  

鸡公岭村

  鸡公岭村位于马桥镇西北部,距集镇8公里,版图面积8.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40亩,山林面积7800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71户、628人,共有4名村“两委”班子成员,27名党员。2014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42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突破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75元。鸡公岭村先后被评为“红旗单位”、“示范基层党组织”。鸡公岭村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和自身优势,按照基层党建建设要求,全面开展以“用能人、办产业、强阵地、建新村”为主题的“五强创示范”活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巨大变化。   一是用能人——实施富人治村,激发发展活力。村支书王延礼以前是民企老板,从事矿石开采个体经营,2011年村“两委”换届时,高票当选为村主任,2012年8月担任村支书以来,王延礼始终把村“两委”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化学习提素质,发扬民主活氛围,带头发展促致富,实现了村级经济精进提质。   二是办产业——发挥区位优势,壮大集体经济。筹措资金30余万元,建设大型配矿场一个,以出租场地和设备的形式,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5万元。与此同时,积极发展核桃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采取以点带面、整体推动的方式,鼓励农户发展产业。目前,全村发展“100”养殖模式农户2户,核桃种植面积达600余亩。   三是强阵地——加强阵地建设,提高服务水平。2012年,鸡公岭村投资150万元,按照“五务合一”建设标准,新建70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在其一楼设置便民服务大厅,配套了120平米卫生室、25平米农家书屋、40平米党员活动室、40平米综合服务社、35平米远程教育站点等功能室,方便了村民就近学习、就近购物、就近就医,极大地提高了鸡公岭村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四是建新村——推进新村建设,改善村庄环境。自2011年以来,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与关怀下,村两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先后投入1200万元,集中新建小区25户,110人乔迁新居;硬化村级道路8000米,村民出行更加便利;加固河堤800米,保护农田60亩;新建人畜安全饮水设施3个,使60户240人吃上了安全水、放心水;新修防洪灌溉渠70000米,灌溉了农田80亩;新建垃圾集中处理点15个,购置垃圾箱150个,村内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黄龙贯村

  黄龙贯村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2610720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黄龙贯村与马桥街村、张湾村、周湾村、河南坪村、中坪村、鸡公岭村、鳌头山村、笔架村、横溪村、两河口村、桃坪河村、安家湾村、白竹头村、高桥河村、峰山村、黄湾村、罗家山村、林川村、堰垭村、董家沟村、尧治河村、白果村、金斗村、古泉沟村、大山沟村、九里川村、唐二河村、老鸦池村、分路碑村相邻。  

鳌头山村

  一、村基本情况   鳌头山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版图面积为12.14平方公里,237户,898人。现有党员24人,村民代表20人,耕地面积1096亩(其中水田242亩),林地12547亩。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415万元,人均纯收入17210元。   二、村现在发展现状:   (一)班子队伍建设:现鳌头山村共有村支两委干部5人(其中选聘大学生村官1人),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高中以上文化水平4人。有党员24人,群众代表20人,自2011年至今共发展党员5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   (二)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15年,村先后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全村硬化公路15.5公里,新修入户公路2.5公里。建600立方米以上蓄水池3个,翻修规范化渠道5000米,安全饮水铺设管道28千米,建蓄水塔4个,机井一个,工程惠及全村,安装入村主干线路灯60盏,绿化主干道路肩1.5公里,小区绿化面积2500平米,建有村级泵站和磅管站各一个,预算投入700万元的一组龙潭湾至周湾工业园沿河大道的跨河大桥将于2015年10月正式通车使用。   (三)集体经济发展:村独资投入200万元成立了以磷矿石加工购销、白酒、生产加工销售,核桃,金银花、苍术种植,旅游开发,水电开发,劳务作业于一体的湖北鳌头山农业开发公司。现有磷矿石资源深加工和配矿生产线一条,年可实现利润300万元;为传承发扬历史文化,2012年村投资100万元新建白酒生产厂房一座,年可生产白酒3万斤;现年可实现纯利润10万元。   (四)新农村建设:截止2014年初,鳌头山村共投入80余万元在原二组搬迁小区的基础上建居民小区四个,已具雏形的3个(其中二级站门前及上家湾居民小区配套设施(污水管网、街道硬化、绿化)已基本到位,村投入20余万元的龙潭湾居民小区环境整治规范化建设正在施工建设中包括旧房重建及改造和栏舍改造补助及干沟两侧堤墙建设);高山搬迁40余户。   (五)民生保障:自2009年开始全村新型合作医疗全由村代缴;农村养老保险保底保险村代缴,并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对已年满60周岁不能投保的村民村年发400元的生活补助金;农户水稻保险及养殖户母猪保险一律由村代缴。对每年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中的十星级文明户给予500元的奖励,考上三本以上的大学生都享受1000元--3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补助。   (六)产业发展:截止2015年,村集体发展核桃450亩,药材100亩,引导农户发展金银花300亩,养猪在60头以上的专业户2户,养羊在100只以上的2户。   

笔架村

  笔架村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261072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笔架村与马桥街村、张湾村、周湾村、河南坪村、中坪村、鸡公岭村、黄龙贯村、鳌头山村、横溪村、两河口村、桃坪河村、安家湾村、白竹头村、高桥河村、峰山村、黄湾村、罗家山村、林川村、堰垭村、董家沟村、尧治河村、白果村、金斗村、古泉沟村、大山沟村、九里川村、唐二河村、老鸦池村、分路碑村相邻。  

横溪村

  横溪村位于马桥镇的东南部,西南与神农架接壤,距集镇11公里,版图面积18.5平方公里。全村辖七个村民小组,385户,1470人,耕地面积2590亩,山林面积19000亩。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41人,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000万元,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18415元。先后获得“县级文明村”、“县级生态村”和“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横溪村在认真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五强创示范”为抓手,大力实施能人治村工程,争取项目建设,优化服务质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巩固,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内经济社会发展指数逐年攀升。   

两河口村

  两河口村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2610721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两河口村与马桥街村、张湾村、周湾村、河南坪村、中坪村、鸡公岭村、黄龙贯村、鳌头山村、笔架村、横溪村、桃坪河村、安家湾村、白竹头村、高桥河村、峰山村、黄湾村、罗家山村、林川村、堰垭村、董家沟村、尧治河村、白果村、金斗村、古泉沟村、大山沟村、九里川村、唐二河村、老鸦池村、分路碑村相邻。  

桃坪河村

  桃坪河村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2610721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桃坪河村与马桥街村、张湾村、周湾村、河南坪村、中坪村、鸡公岭村、黄龙贯村、鳌头山村、笔架村、横溪村、两河口村、安家湾村、白竹头村、高桥河村、峰山村、黄湾村、罗家山村、林川村、堰垭村、董家沟村、尧治河村、白果村、金斗村、古泉沟村、大山沟村、九里川村、唐二河村、老鸦池村、分路碑村相邻。  

安家湾村

  安家湾村位于马桥镇的南部。东接两河口村,南同横溪村接壤,西连白竹头村,北与河南坪、笔架村毗邻,平均海拔850米。辖有4个村民小组,156户542人,版图面积12平方公里。   安家湾村设村党支部一个,村支两委干部3人。    安家湾村与马桥街村、张湾村、周湾村、河南坪村、中坪村、鸡公岭村、黄龙贯村、鳌头山村、笔架村、横溪村、两河口村、桃坪河村、白竹头村、高桥河村、峰山村、黄湾村、罗家山村、林川村、堰垭村、董家沟村、尧治河村、白果村、金斗村、古泉沟村、大山沟村、九里川村、唐二河村、老鸦池村、分路碑村相邻。  

白竹头村

  白竹头村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2610721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白竹头村与马桥街村、张湾村、周湾村、河南坪村、中坪村、鸡公岭村、黄龙贯村、鳌头山村、笔架村、横溪村、两河口村、桃坪河村、安家湾村、高桥河村、峰山村、黄湾村、罗家山村、林川村、堰垭村、董家沟村、尧治河村、白果村、金斗村、古泉沟村、大山沟村、九里川村、唐二河村、老鸦池村、分路碑村相邻。  

高桥河村

  高桥河村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2610721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高桥河村与马桥街村、张湾村、周湾村、河南坪村、中坪村、鸡公岭村、黄龙贯村、鳌头山村、笔架村、横溪村、两河口村、桃坪河村、安家湾村、白竹头村、峰山村、黄湾村、罗家山村、林川村、堰垭村、董家沟村、尧治河村、白果村、金斗村、古泉沟村、大山沟村、九里川村、唐二河村、老鸦池村、分路碑村相邻。  

峰山村

  峰山村位于马桥镇北部,距马桥集镇12.5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260户,1017人,版图面积1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84亩,其中水田116亩,山林面积20353亩。村支两委干部4人,党员32人,设村支部一个。目前,人均纯收入16900元。   

黄湾村

  黄湾村位于马桥镇北方,版图面积12.6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96万亩,耕地面积1810亩,全村九个村民小组,274户959人。   黄湾村村支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26人,预备党员1人,培养后备干部2人。经济收入以养殖业和种植为主。   

罗家山村

  罗家山村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2610721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罗家山村与马桥街村、张湾村、周湾村、河南坪村、中坪村、鸡公岭村、黄龙贯村、鳌头山村、笔架村、横溪村、两河口村、桃坪河村、安家湾村、白竹头村、高桥河村、峰山村、黄湾村、林川村、堰垭村、董家沟村、尧治河村、白果村、金斗村、古泉沟村、大山沟村、九里川村、唐二河村、老鸦池村、分路碑村相邻。  

林川村

  林川村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2610721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林川村与马桥街村、张湾村、周湾村、河南坪村、中坪村、鸡公岭村、黄龙贯村、鳌头山村、笔架村、横溪村、两河口村、桃坪河村、安家湾村、白竹头村、高桥河村、峰山村、黄湾村、罗家山村、堰垭村、董家沟村、尧治河村、白果村、金斗村、古泉沟村、大山沟村、九里川村、唐二河村、老鸦池村、分路碑村相邻。  

堰垭村

  堰垭村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26107219,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堰垭村与马桥街村、张湾村、周湾村、河南坪村、中坪村、鸡公岭村、黄龙贯村、鳌头山村、笔架村、横溪村、两河口村、桃坪河村、安家湾村、白竹头村、高桥河村、峰山村、黄湾村、罗家山村、林川村、董家沟村、尧治河村、白果村、金斗村、古泉沟村、大山沟村、九里川村、唐二河村、老鸦池村、分路碑村相邻。  

董家沟村

  董家沟村位于马桥镇东南部,距集镇30公里,版图面积9.99平方公里。全村辖三个村民小组,105户,310人,耕地面积667亩,山林面积13000亩。村两委班子成员3人,党员19人,设党支部1个。有入党积极分子1人,发展对象1人。   村主导产业是核桃产业、药材种植,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2015年实现集体经济纯收入1400万元,人均纯收入13800元,主要收入来源为企业经营收入。  

尧治河村

尧治河村   尧治河村地处房县、神农架和保康三县(区)交界处。全村两个居民小区、163多户、687多人。版图面积3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0亩。平均海拔1600多米,“山大梁子多,出门就爬坡”、“四月雪、八月霜”是这里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到1988年,全村仍然是“吃的供应粮,穿的烂衣裳,点的煤油灯,住的破草房”,人均粮食不足300斤,人平收入不足300元,既不通路,也不通电。从1988年起,村党委一班人带领全村群众向恶劣的生存环境挑战,凭着愚公移山的毅力,发扬“自力更生、团结奋斗、和谐创业、科学发展”的尧治河精神,劈山修路、炸石开矿、筑坝办电、改田建园、兴工办厂。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快速发展,终于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创造了贫困、边远、高寒山村的发展奇迹。1998年跃居保康县“首富村”,跻身湖北省500强村。现已发展成为集磷矿开采、精细磷化工研发、水电、旅游、酒业、餐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集团,拥有村级企业22家。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实现税费4.2亿元,实现利润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万元,村级固定资产22亿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00%的农户住上了别墅,基本实现了整体脱贫目标。村党委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农村党的建设十面红旗、湖北省五好村党支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尧治河被评为中国十大幸福村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绿色矿山、国家4A景区、湖北省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矿山公园、湖北省旅游名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孙开林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优秀人才、第三届全国十大优秀村官,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优秀0员、十佳村党支部书记,并当选湖北省九届人大代表、湖北省八次、十次-表、十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和0-代表。应邀参加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建党89周年全国基层党建座谈会,受到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有关事迹在《求是》、《中华儿女》、《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党报、党刊、党台上刊播。   在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的今天,尧治河人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吹起了“二次创业”的号角,响亮地提出“实施磷化工业、旅游开发、资本运作”三大战略,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幸福发展”的口号。力争“十三五”末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万元,100%的农户拥有私家轿车,100%的农民转化为员工,达到生产非常发展、生活非常宽裕、乡风非常文明、村容非常整洁、管理非常民主,把尧治河建成“中国山区幸福村”。   

白果村

  白果村位于马桥镇西北部,距集镇25公里,版图面积3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89亩,山林面积46000亩。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233户,943人,其中低保93户89人,分散五保供养9人,贫困户186户,659人。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38人,设党支部1个。其中预备党员2人,有入党积极分子2人,发展对象2人。   大力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进了基层党组织“六个全覆盖”,按照“二十个一”的建设标准新建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投资130万元,建筑面积达700平方米,配套了便民服务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站点、农家书屋、卫生室、综合服务社、文体活动等设施。建立健全了村群团组织。通过党员“双育”计划,培养后备干部2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实用人才10名。   以“创先争优”为载体,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现了村党组织晋位升级,广泛开展了“支部创五好、党员争五星”活动,实行党员干部设岗定责、公开承诺、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干部值班、为民服务代理活动。建立健全了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了干部队伍建设,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双联双促”激活了发展潜力。   2015年村主导产业是马铃薯基地、中药材种植,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2014年实现集体经济纯收入12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370万元,人均纯收16300元,主要收入来源为在矿山劳务、运输、畜禽养殖、中药材种植。   

金斗村

  金斗村是原金斗乡皇城脚下的村,位于马桥镇西部,距集镇20公里,版图面积12.6平方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283户,897人;耕地面积1087亩,水田面积111亩,旱地面积为976亩,山林面积36540亩。村设党支部1个,共有20名党员(含1名预备党员),4名村干部。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265万元,集体经济年纯收入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73元。2010年以来,金斗村先后被马桥镇评为先进单位。近年来,村两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新路子,开展以“提实力、强服务、促发展、惠民生”为主题的“五强创示范”活动,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实力。我们以“创先争优”为载体,广泛开展了“支部创五好、党员争五星”活动,实行党员干部设岗定责、公开承诺、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干部值班、为民服务代理活动,健全了村各项规章制度。召开了党员干部动员会,做到了目标明确、任务落实、分工清楚、责任明确;落实队伍建设“四强化”(即班子强合力、干部强作风、党员强素质、群团组织强活力)、健全规范党务、村务、财务、事务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开展“党员争五星、支部创五好”、“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和深入开展“两联促发展、五强创示范”活动,以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为目标,立足岗位做贡献、创先争优兴业绩。   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强服务。2014年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配套了便民服务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站点、农家书屋、卫生室、综合服务社、文体设施,建立健全了村群团组织。结合“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金斗村认真开展了三学活动(学党章讲规矩、学党纪守纪律、学先进有作为);通过学习和自我反思,把为民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促发展。发挥金斗村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2014年年均增收10万元。2014年村主导产业是核桃种植、中药材种植、生猪养殖。农业主导产业也已形成。1、逐步改造水、旱田,小田变大田,使低产田改高产田,完善管网设施,可使粮食增产量3%。2、利用低丘岗改造面积,建核桃基地300亩,按市价计算,净增收30万元以上。3、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和集约化程度,在三组岩湾处新培埴蛋鸡养殖上规模1500只以上的1户,150养殖专业户2户,30—60养殖专业户3户,养羊专业户5户。   四是改变乡村面貌惠民生。前几年的金斗街道几乎是筛子大的水泥块铺起来的,车子走在上面不是问题,可行人走在上面一不留心就会摔跟头,金斗村有三条通组主干道,三条路要么走不通,要么是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老百姓个个唉声叹气;经过村两委多次申请、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现在的金斗街道变成了两化式(硬化、亮化),通组的篱笆小路也都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百分之六十的农户盖起了小洋楼,在村最集中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可以容纳20户农户的居民小区,使交通边缘的农户拥有了好的居住环境,村民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古泉沟村

  古泉沟村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2610722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古泉沟村与马桥街村、张湾村、周湾村、河南坪村、中坪村、鸡公岭村、黄龙贯村、鳌头山村、笔架村、横溪村、两河口村、桃坪河村、安家湾村、白竹头村、高桥河村、峰山村、黄湾村、罗家山村、林川村、堰垭村、董家沟村、尧治河村、白果村、金斗村、大山沟村、九里川村、唐二河村、老鸦池村、分路碑村相邻。  

大山沟村

  大山沟村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2610722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大山沟村与马桥街村、张湾村、周湾村、河南坪村、中坪村、鸡公岭村、黄龙贯村、鳌头山村、笔架村、横溪村、两河口村、桃坪河村、安家湾村、白竹头村、高桥河村、峰山村、黄湾村、罗家山村、林川村、堰垭村、董家沟村、尧治河村、白果村、金斗村、古泉沟村、九里川村、唐二河村、老鸦池村、分路碑村相邻。  

九里川村

  九里川村地处保康县西南边陲海拔1200米的山区,是马桥镇的北大门,东临古泉,南接峰山,西连林川,北靠房县,全村版图面积47.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2亩,辖7个村民小组,416户,1569人。村党委班子4人,下设3个支部,党员87名。近年来,村党支部围绕“打造坚强堡垒、发展支柱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实现富民强村”目标,抓班子、带队伍、强管理、重实效,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经济发展较快,上年实现工农业总收入1.04亿元,集体经济总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200元。   

唐二河村

  唐二河村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2610722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2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唐二河村与马桥街村、张湾村、周湾村、河南坪村、中坪村、鸡公岭村、黄龙贯村、鳌头山村、笔架村、横溪村、两河口村、桃坪河村、安家湾村、白竹头村、高桥河村、峰山村、黄湾村、罗家山村、林川村、堰垭村、董家沟村、尧治河村、白果村、金斗村、古泉沟村、大山沟村、九里川村、老鸦池村、分路碑村相邻。  

老鸦池村

     老鸦池村位于马桥镇东南部,距马桥镇25公里,版图面积2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4亩,山林面积29860亩,平均海拔1100米,是全镇的边远村之一。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784人,有村支两委干部4人,党员23人。2014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847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419元。老鸦池村先后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单位”。近年来,老鸦池村积极适应发展形势,主动调整发展方式,以“调队伍、调策略、调结构”为主题,扎实开展“五强创示范”活动,深化以“讲规矩、守纪律、有作为,争做好干部”为主题的“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从一个班子涣散、经济落后、村容较差的后进村变成了班子坚强有力、村民富裕、村容整洁的先进村,成为马桥镇后进转先进的典型。   一是调整干部队伍,提升服务能力。老鸦池村地处马桥深山,群众思想观念保守,镇党委及时把老鸦池村威信高、德性好,且有18年工作经验的副职干部调整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注重把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不断优化班子队伍,激发班子活力,着力提高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了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在“五星”党员评比中,村“两委”成员全部获得“五颗星”。   二是调整发展策略,开展结对共建。在“强村带弱村,共建小康村”活动中,马桥镇经济强村中坪村与老鸦池村结成帮扶对子,老鸦池村在中坪村的带动下,积极吸收强村发展经验,重新确立发展规划,从强阵地、兴产业、富百姓入手,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竞进提质。投资26万元对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改扩建,将卫生室、综合服务社整合到一起,极大地方便了党员群众。在抓党建的同时,今年村“两委”带领群众发展袋栽30万袋,发展核桃200亩,核桃林套种药材,人均可增收1000多元。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壮大集体经济。顺应经济发展形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大力发展核桃、药材种植等主导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利用村集体土地,建成250亩核桃基地,每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在村集体辐射带动下,全村发展核桃种植面积2300亩,年人均增收350余元。依托水能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一座水力发电站,村集体以资源入股形式参与分红,每年村集体获利3万元,为集体经济增长注入长久动力。   

分路碑村

  分路碑村位于马桥镇东部,距集镇35公里,版图面积1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8亩,山林面积20000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116户、440人,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23名。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14.8万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776元,分路碑村先后被评为先进单位、基础设施先进单位。近年来,分路碑村以“引能人治村,引强村共建,引资金惠民”的“三引”模式为重点,以“五强创示范”为目标,深化以“讲规矩、守纪律、有作为,争做好干部”为主题的“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按照组织规范、阵地规范、活动规范、制度规范的要求,全力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一是引能人治村,治出新天地。按照“建强班子、激活队伍”的要求,邀请外出创业能人石振兵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充分利用分路碑村沙石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沙石开采产业,新建沙石厂1个,精心打造核桃250亩、种植药材300亩,带动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5年来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由4万元上涨到13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由4050元上涨到15776元,一举摘掉经济空壳村的帽子,成为后进转先进的典型。   二是引强村共建,建出新势头。在强村带弱村活动中,九里川村结对帮扶分路碑村,投资60万元新建了300平米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配套了配套了120平米卫生室、80平米农家书屋、80平米党员活动室、30平米综合服务社、80平米远程教育站点等功能室;投资20万元资金帮助分路碑村建设村福利院,对分路碑村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独老人实行集中供养,并为每位院民划拨0.1亩菜园,号召院民自食其力,在劳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同时,九里川村积极帮助分路碑村建立福利院院民管理制度,强化安全和卫生管理,着力营造温馨和谐的“爱心家园”。   三是引资金惠民,焕发新气象。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村形成了“联户联人”的-帮带机制。牢固树立以发展凝聚民心,以政策带动民力,以实绩惠及民众的理念,新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3处、新修硬化村级公路7800米、改造农村危房30户建设标准化村级卫生室,积极新建居民小区2个,21户108人住进了干净整洁的别墅,改善了村庄环境,村民的生活条件焕然一新。   


老鸦池村特产大全




老鸦池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