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北省 >>襄阳市 >> 枣阳市 >> 新市镇 >> 山头李村

山头李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山头李村谷歌卫星地图)


山头李村简介

  山头李村位于鄂豫两省交汇处,西临姚岗、北临河南,东临王大桥村、南接西李湾村,版图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所辖6个村民小组,6个村民小组,户数156户,人口745人,耕地面积1714亩,其中水田385亩。村两委干部4人,党员30人,其中女党员5人。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优质桃、桅子种植,年产值280万元,占农业收入的65%,为山头李村龙头产业;养猪场5家,存栏母猪100头,年销售肉猪1000头以上,产值200万元以上。山头李村以种植优质桃、养殖业为支柱,使山头李村经济发展逐年迈向新台阶。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20683104 441000 0710 查看 山头李村谷歌卫星地图

山头李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山头李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新市社区

  新市镇街道社区居委会成立于1997年5月,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现有3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18栋,住户1200户,常住人口3700人,流动人口500人,辖区单位15个,其中机关事业单位5个,学校1个,医院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共4个,个体商业网点700个。  

钱岗社区

  钱岗社区是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新市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206831040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83。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钱岗社区与新市社区、新一村、前井村、李楼村、鸿雁河村、大堰村、骆楼村、东李湾村、谢棚村、赵庄村、张巷村、肖庄村、洛河北村、黄湾村、彭庄村、火青村、邢川村、周楼村、前湾村、郑家湾村、付家湾村、孟子坪村、汤河村、新集村、骆庄村、钱岗一村、钱岗二村、王老庄村、钱垱村、熊岗村、王大桥村、西李湾村、高庄村、山头李村、邓棚村、姚棚村、白露村、杨庄村、任岗村、泉沟村相邻。  

新一村

  新一村位于新市集镇中心,新一村版图面积2.0平方公里,全村所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00人,350户,劳力700人,村两委干部5人。耕地面积1095亩,其中水田325亩,现有堰塘5口。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以优质桃种植为主,面积400多少亩,养牛场3个,猪场2个。   

前井村

  前井村位于新市集镇东南大约1.5公里处,东邻红雁河村,西邻李楼村,南与骆楼村,北接新一村。   版图面积5.3平方公里,全村所辖5个村民小组,现有泵站两座,堰塘23口,总人口1684人,417户,劳力720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64人,其中女党员7人,宗地面积3608亩,耕地面积2462亩,其中水田1146亩,园地面积500亩,林地面积300亩,大小堰塘48口。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现有大型养猪场5个,年出栏牲猪500头,养牛厂一个.   

李楼村

  李楼村位于新市镇的南大门,紧邻黄河水库,“335”省道穿村而过。全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873亩,其中桃子面积2145亩,占到耕地面积的75%;全村总人口1584人,359户人家中,种植桃子的农户323户,占总户数的90%(没有种植桃子的农户也从事中介服务、农资经销等与桃子有关的活动);从事桃子经销的经纪人59人。   2012年,全村桃子总产达820万斤,总产值突破800万元,仅桃子一项人均收入5000元。李楼成为枣阳最大的桃子销售中心,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李楼市场销售桃子623车,3000多万斤。桃产业真正成为李楼村群众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   李楼村1000亩优质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顺利通过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并得到很高的评价。农业部桃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姜全、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国怀教授、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研究员何华平等一批国内顶级桃子专家都来李楼考察指导过。李楼村还作为参观现场接待过全省优质桃鉴评会的代表,被市特产局定为优质桃生产示范基地。   

鸿雁河村

  鸿雁河村位于新市集镇东大约3公里处,版图面积2.5平方公里,现辖5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点,一个林场,一座一级提水站。全村总人口948人,230户,劳力443人,村两委干部4人,党员40人,耕地面积1667亩,其中水田834亩,旱地831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以优质桃种植为主,年产量280吨,产值300万元,村引进外商三个钾长石厂,年产值在300万元以上。   

大堰村

  大堰村地处新市镇东3公里处,版图面积1.6平方公里,全村所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96人,309户,劳力450人,村两委干部4人,党员43人。耕地面积1560亩。   大堰村特色亮点主要是:优质桃种植,年产值320万,占农业收入的65%,为大堰村龙头产业。   

骆楼村

  骆楼村位于新市集镇南大约5公里处,沙河水库北岸上游,版图面积2.5平方公里,现辖4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点,一个林场,一座三级提水站。   总人口1280人,306户,劳力520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41人,其中女党员7人,宗地面积5810亩,耕地面积1640亩,其中水田802亩,园地面积1860亩,林地面积600亩,大小堰塘48口。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发展经济林木种植大红桃产业及果树苗木两大点。1、年桃产量200万公斤,产值1000万元;2、果树苗木年出圃130万株,产值约130万元。   

东李湾村

  东李湾村位于新市镇东,东李湾村版图面积1.8平方公里,全村所辖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0人,179户,劳力320人,村两委干部4人。耕地面积1400亩,其中水田790亩,旱地面积610亩,现有堰塘50口。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以优质桃种植为主,年产量350吨,产值120余万元。养猪场1个,养牛场2个。   

谢棚村

  谢棚村位于新市集镇东北8公里处,东接黄家台林场及周楼村;西接火青村;南接孟子坪村;北接火青村,版图面积20平方公里,是一个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村庄。村现辖7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庄,含村管小型水库一座(上沟水库),镇管水库3座,镇自来水厂在谢棚村驻地,全村7个村民小组都吃上自来水,全村堰塘53口,耕地面积1430亩,其中水田1063亩,旱地367亩,总人口1475人,324户,劳力560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45人,其中女党员4人,下设5个党小组。   

赵庄村

  赵庄村位于新市集镇北一河之隔处,赵庄村版图面积2.3平方公里,全村所辖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00人,300户,劳力500人,村两委干部5人。耕地面积2000亩,其中水田1000亩,现有泵站2个,堰塘11口。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以优质桃种植为主,年产量320吨,产值110余万元。   

张巷村

  张巷村位于新市集镇西2公里处,东接新一村、前井村、赵庄村,南邻大黄河水库、李楼村,西邻王老庄村,北邻肖庄村。   版图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所辖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庄。总人口1360人,303户,劳力550人,村两委干部4人,党员38人,耕地面积2279亩,其中水田870亩,大小堰塘16口。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以优质桃种植为主,年产量300吨,产值1000余万元   

肖庄村

  肖庄村位于新市西北1.5公里处,共有5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庄,271户、1208人,版图面积5594亩,耕地面积2923亩,其中水田992亩,旱地1561亩。党员52人,女党员3人。肖庄村主要产业以小麦、水稻、水果为主。  

洛河北村

  洛河北村地处新市集镇北4公里处,西临西李湾文沟,北临河南万庄村,南临罗庄村,东临彭庄村,版图面积20平方公里,全村所辖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73人,290户,劳力320人,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62人,下设党小组10个,耕地面积6182亩,其中水田2024亩,旱地4158亩。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优质桃种植,年产值280万元,占农业收入的65%,为洛河北村龙头产业;养猪场8家,存栏母猪120头,年销售肉猪1800头以上,产值300万元以上。洛河北村以种植优质桃、养殖业为支柱,使洛河北村经济发展逐年迈向新台阶。   

黄湾村

  黄湾村位于新市镇北4公里处,下辖4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庄,205户、910人。党员33人,其中女党员4人。版图面积5000亩,耕地面积2046亩,其中水田1100亩,旱地946亩,水果300亩。黄湾村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村大型养殖厂4个。  

彭庄村

  彭庄村位于新市镇北2公里处,现有6个村民小组,245户、1182人。党员49人,其中女党员2人。版图面积6500亩,全村耕地面积2240亩,其中水田720亩,旱地1520亩。全村主要农业为种植业和水果业,村内有2个养殖厂。  

火青村

  游完火青村,脑海中只留下两种色调:血色的红,无际的绿。   的确,这是一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土地。它原有一个朴实的名字——杨庄村。1901年5月,无产阶级革命家、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就在这里呱呱坠地,从石鼓檄文、苏区履迹到万里长征、悲壮西征,再到主政天津、出任-、“-”-集团案件公诉人,黄火青恢宏激越的传奇人生,令家乡人备感荣光。黄老去世3年后,火青村于2002年易名“火青村”。   村子地处桐柏山余脉的新市镇,只有212户千余人,制高点为石鼓山。爬上山腰,一巨石横卧于山腹,名曰石鼓石,记者以小石叩之,发声或清脆悦耳,或深沉雄浑,犹如"咚咚"的鼓点,由近及远,回荡于山谷,如春风似战鼓!   值得一看的,还有“革命标语”。黄氏家族满门忠烈。1937年黄火青的胞弟黄民醒奔赴延安前夕,在石鼓山上用树枝在青苔上写下了荡气回肠的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工农兵联合起来抗敌救亡”、“认清敌人”、“以身献国”、“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黄民醒病故后,其母张同勤特请石匠将这些标语刻到了山石上,历经70多年的日晒雨淋,这些标语仍清晰可辩,现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火青革命故址、火青故居、火青革命陵园、火青革命事迹陈列馆、中原突围的出山口……火青村的红色景点一数一大串。   沧桑变幻,风雨人生。今日的火青村,已是一座鸟语花香、富饶多姿的全国文明村。只见石鼓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下四车道的335省道贯穿全村,吕冲水库波光粼粼,香樟、桂花、杏花以及大片的桃林、油菜花赏心悦目,颐生园、侯记鹅火锅、大自然山庄等农家乐尽显农家风味,如有兴趣还可到全省最大的村级图书馆瞧瞧。   火青村周边,还有众多美景环抱:国家级森林公园白竹园寺近在咫尺,那里的佛教古刹竹园禅寺已有650多年历史,另外还有苍翠欲滴的千亩竹林,有塔林、贞节井、观音山、玉皇顶等众多景点;距今200多年的前湾明清古建筑群,风格古朴,保存完整;集雄、险、奇、秀于一体的观音洞更令人惊叹。   “火青村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距汉十高速仅30分钟车程,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枣阳市旅游局局长张承明信心满怀。   (记者李剑军通讯员卢世成李晓军)  

邢川村

  邢川村位于新市镇北4公里处,辖4个村民小组,195户、1260人。党员40人,其中女党员4人。版图面积7800亩,耕地面积1480亩,其中水田812亩、旱地668亩。邢川村以养殖业为主要农产业,主要养殖牛、羊、鱼。  

周楼村

  周楼村位于新市镇东北6公里处,现有13个村民小组,362户、1462人。党员56人,其中女党员8人。耕地面积2534亩,其中水田1370亩、旱地1164亩、栀子面积1300亩。全村主要产业为桃产业、药材及养殖业。   

前湾村

  前湾村地处新市集镇东南13公里处,与随洲三合店毗接壤,版图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所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20人,3100户,劳力420人,村两委干部4人,党员34人,其中女党员6人,耕地面积2130亩,其中水田1410亩,旱地720亩。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前湾村以种植、养殖业为支柱,使前湾村经济发展逐年迈向新台阶。充分利用山场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建设钾长石,年产值达300万元以上。   

郑家湾村

  郑家湾村地处郑家湾集镇中心,新修新三路穿而过,版图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所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80人,360户,劳力480人,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43人,其中女党员7人,耕地面积1910亩。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优质桃种植,年产值200万元,占农业收入的65%,为郑家湾村龙头产业;大力发展养殖业,主要以养猪、养鸡为主,年产值达400万元以上。   

付家湾村

  付家湾村地处郑家湾街东北方向,东与前湾村、吕家湾村交界,西与孟子坪交界,南与郑家湾村交界,北与孟子坪拓沟交界,版图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所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20人,286户,劳力400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44人,其中女党员7人,耕地面积1889亩,生产用地1687亩,退耕还林面积202亩。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优质桃种植,年产值200万元,占农业收入的65%,为付家湾村龙头产业;良种山羊养殖,产值100万元以上。付家湾村以种植优质桃、养殖业为支柱,使付家湾村经济发展逐年迈向新台阶。   

孟子坪村

  孟子坪村地处新市集镇东10公里处,版图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所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41人,280户,劳力450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32人,其中女党员4人,耕地面积1742亩,其中水田1100亩。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优质桃种植,年产值280万元,占农业收入的65%,为孟子坪村龙头产业;养猪场5家,存栏母猪120头,年销售肉猪1200头以上,产值300万元以上。孟子坪村以种植优质桃、养殖业为支柱,使孟子坪村经济发展逐年迈向新台阶。   

汤河村

  汤河村地处新市集镇东8公里处,位于沙河水库上游,新三路中段,东接郑家湾村,西至骆庄村,南接新集村,北至付家湾村,版图面积6平方公里,全村所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01人,328户,劳力460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37人,其中女党员4人,耕地面积2153亩,其中水田1200亩。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优质桃种植,年产值280万元,占农业收入的65%,为汤河村龙头产业;养猪场2家,存栏母猪80头,年销售肉猪800头以上,产值100万元以上。汤河村以种植优质桃、养殖业为支柱,使汤河村经济发展逐年迈向新台阶。   

新集村

  新集村地处新市集镇东15公里处,版图面积7平方公里,全村所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25人,290户,劳力420人,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37人,其中女党员7人,耕地面积2316亩,其中水田1100亩。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优质桃种植,年产值280万元,占农业收入的65%,为新集村龙头产业;养猪场5家,存栏母猪120头,年销售肉猪1200头以上,产值300万元以上。新集村以种植优质桃、养殖业为支柱,使新集村经济发展逐年迈向新台阶。   

骆庄村

  骆庄村地处新市集镇西6公里处,版图面积3平方公里,全村所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06人,225户,劳力320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31人,其中女党员5人,耕地面积1657亩,其中水田810亩,旱地847亩。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优质桃种植,年产值200万元,占农业收入的65%,为骆庄村龙头产业;养猪场5家,存栏母猪120头,年销售肉猪1200头以上,产值240万元以上。骆庄村以种植优质桃、养殖业为支柱,使骆庄村经济发展逐年迈向新台阶。   

钱岗一村

  钱岗一村地处新市钱岗集镇中心,版图面积2平方公里,东临黄河水库,南接熊岗村,西接邓棚村,北临钱岗二村。全村所辖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95人,890户,劳力1200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84人,耕地面积5280亩,其中水田1900亩,旱地3380亩。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优质桃种植,年产值880万元,占农业收入的75%,为钱岗一村龙头产业;养猪场8家,存栏母猪200头,年销售肉猪2200头以上,产值400万元以上。钱岗一村以种植优质桃、养殖业为支柱,使钱岗一村经济发展逐年迈向新台阶。   

钱岗二村

  钱岗二村地处新市镇钱岗集镇中心,版图面积0.6平方公里,东临黄河水库,南接熊岗村,西接钱岗一村,北临王老庄村。全村所辖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25人,207户,劳力430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50人,其中女党员8人,耕地面1470亩,其中水田308亩。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优质桃种植,年产值800万元,占农业收入的75%,为钱岗二村龙头产业;养猪场4家,存栏母猪200头,年销售肉猪2200头以上,产值400万元以上。钱岗二村以种值优质桃、养殖业为支柱,使钱岗二村经济发展逐年迈向新台阶。   

王老庄村

  王老庄村地处新市集镇西3公里处,位于黄河水库上游,版图面积2.3平方公里,全村所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73人,290户,劳力320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50人,其中女党员6人,耕地面积3105亩,其中水田810亩,旱地2295亩。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优质桃种植,年产值280万元,占农业收入的65%,为王老庄村龙头产业;养猪场8家,存栏母猪120头,年销售肉猪1800头以上,产值300万元以上。王老庄村以种植优质桃、养殖业为支柱,使王老庄村经济发展逐年迈向新台阶。   

钱垱村

  钱垱村耕地面积1923亩,其中水田460亩。现有5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庄,全村共有人口823人。188户。现有0正式党员36名,其中女党员6人,村干部4名其中女干部1人。2014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560万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   

熊岗村

  新市镇熊岗村位于钱岗南路1公里处,全村耕地面积5983亩。现有6个村民小组,342户,1420人,党员34名,村干部5名。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94元。  

王大桥村

  王大桥村位于鄂豫两省交汇处,版图面积3平方公里,全村所辖6个村民小组,6个村民小组,户数156户,人口745人,耕地面积1714亩,其中水田385亩。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30人,其中女党员5人。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全村大力发展优质桃种植,种植面积500亩以上,年产值300万元;养猪场5家,存栏母猪100头,年销售肉猪1000头以上,产值200万元以上。王大桥村以种植优质桃、养殖业为支柱,使王大桥村经济发展逐年迈向新台阶。   

西李湾村

  西李湾村位于鄂豫交界处,东邻新市镇,南邻王老庄村,西邻泉沟村,北邻王大桥村,占地面积约5.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500亩,旱地1438亩,人口840人。全村共有党员46人,共有6个村民小组。   

高庄村

  高庄村位于新市镇西北部,湖北、河南两省交界处,全村版图面积5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153户、859人,其中劳力340人。耕地面积1423亩,其中水田465亩,堰塘23口。   高庄村农业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花生、棉花、油菜等农作物。养殖业是高庄村特色经济,全村有养牛厂4处,养猪厂6处,养牛大户10户。   

山头李村

  山头李村位于鄂豫两省交汇处,西临姚岗、北临河南,东临王大桥村、南接西李湾村,版图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所辖6个村民小组,6个村民小组,户数156户,人口745人,耕地面积1714亩,其中水田385亩。村两委干部4人,党员30人,其中女党员5人。   农业产业种植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农作物。   村特色经济亮点主要是:优质桃、桅子种植,年产值280万元,占农业收入的65%,为山头李村龙头产业;养猪场5家,存栏母猪100头,年销售肉猪1000头以上,产值200万元以上。山头李村以种植优质桃、养殖业为支柱,使山头李村经济发展逐年迈向新台阶。   

邓棚村

  新市镇邓棚村位于钱岗西2公里处,耕地面积3917亩。现有7个村民小组,368户,1450人,党员53名。2014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76元。   近年来,邓棚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标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托区位优势,走产业兴村的路子,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邓棚村依托新农村建设机遇,积极争取优质桃改造项目资金120万元,改善了末端渠系农业用水条件,投入资金15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完成新农村门前硬化200平方米,新修绿化带800米,新建下水道500米,安装路灯40盏,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姚棚村

  新市镇姚棚村耕地面积2813亩,其中水田1067亩,旱地1806亩,。现有6个村民小组,363户,1674人,党员38名,村干部6名。2014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60元。   

白露村

  新市镇白露村位于钱岗西6公里处,是一个自然村,四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2487亩,人口1004人,村干部5人,党员43名。   改革开放以来,白露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硬化公路3.5公里,家家户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住房面积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倍多。村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改善。   

杨庄村

  新市镇杨庄村位于钱岗西3公里处,杨庄村1235人,杨庄村有287户,其中水田868亩,旱地2437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现有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38人,人平均年收入8600元。   

任岗村

  枣阳市新市镇任岗村位于镇西南8公里处,耕地面积3511亩,其中水田1500亩。现有6个村民小组,住户334户,常住人口1285人,党员49名,村干部6名。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8500元。  

泉沟村

  新市镇泉沟村东邻钱档村,南邻姚棚村,西邻太平镇崔当村,北邻山头李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284户,1371人,全村版图面积约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58亩】   泉沟村的主导产业是水果生产,花生和粮食生产,每年水果总产量达600吨,产值200多万元。改入达150万元以上,小麦产量达500吨,水稻产量达280吨,花生产量100吨,粮食产值达220万元以上。   


山头李村特产大全




山头李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