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力乡地处县城东北部,与岷县闾井镇、申都乡接壤,辖区内90%以上为山地,是典型的高寒阴湿山区。全乡总面积15.4万亩,耕地19578亩,山地3444亩,草原9830亩。平均海拔2550米,年平均气温5.1℃,平均降雨量600毫米,无霜期115天。全乡有10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1908户,8875人,其中回族201户,902人。2000年人均占有粮193公斤,人均纯收入732元。全乡大家畜存栏5474头(匹),羊存栏5040只,是全县重点畜牧乡之一。
目前全乡有许多资源优势颇具发展潜力:一是交通便利的避暑胜地八力草原,在每年的夏季吸引各地成千上万的游人来观光旅游;二是境内有丰富的锰矿资源,已开采多年;三是盛产油料和蚕豆,各类耐寒的经济作物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四是草场广阔,可大力发展畜牧业,己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的畜牧养殖大户,带动了全乡经济的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621223108 | 746000 | 0939 | 查看 八力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八马牧场村 | ·宕昌县旅游·宕昌县特产·宕昌县十大特产·宕昌县十景·陇南旅 | 0 |
---- |
查看 八马牧场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上八力村 | ·宕昌县旅游·宕昌县特产·宕昌县十大特产·宕昌县十景·陇南旅 | 0 |
---- |
查看 上八力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中拉村 | ·宕昌县旅游·宕昌县特产·宕昌县十大特产·宕昌县十景·陇南旅 | 0 |
---- |
查看 中拉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下拉村 | ·宕昌县旅游·宕昌县特产·宕昌县十大特产·宕昌县十景·陇南旅 | 0 |
---- |
查看 下拉村谷歌卫星地图 |
扎固村 | ·宕昌县旅游·宕昌县特产·宕昌县十大特产·宕昌县十景·陇南旅 | 0 |
---- |
查看 扎固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上拉村 | ·宕昌县旅游·宕昌县特产·宕昌县十大特产·宕昌县十景·陇南旅 | 0 |
---- |
查看 上拉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下八力村 | ·宕昌县旅游·宕昌县特产·宕昌县十大特产·宕昌县十景·陇南旅 | 0 |
---- |
查看 下八力村谷歌卫星地图 |
吉儿拉村 | ·宕昌县旅游·宕昌县特产·宕昌县十大特产·宕昌县十景·陇南旅 | 0 |
---- |
查看 吉儿拉村谷歌卫星地图 |
石门村 | ·宕昌县旅游·宕昌县特产·宕昌县十大特产·宕昌县十景·陇南旅 | 0 |
---- |
查看 石门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上堡子村 | ·宕昌县旅游·宕昌县特产·宕昌县十大特产·宕昌县十景·陇南旅 | 0 |
---- |
查看 上堡子村谷歌卫星地图 |
山庄村 | ·宕昌县旅游·宕昌县特产·宕昌县十大特产·宕昌县十景·陇南旅 | 0 |
---- |
查看 山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城关镇 |
城关镇位于县境中部,甘川公路沿岷江由西北纵贯县城5公里。距有“小九寨沟”之称的官鹅沟自然风景区和大河坝风景区7公里;距哈达铺长征纪念馆36公里。全镇总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51亩,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0.8℃,无霜期170天。全镇辖4个社区居委会,16个行政村,7003户22894人。是全县商贸文化中心。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582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38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元。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精诚团结、廉洁从政,以“当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己任,充分利用城区优势,按照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科教兴镇的工作思路,开拓进取,以干克难,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走出了一条农工商贸并举,富镇富民结合,综合开发,良性循环的新路子。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实现了四通。即村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视、通电话。社会各项事业都有新的变化,新的发展,新的突破。全镇上下展现出一派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气象,已成为全县经济腾飞的龙头。开放的城关竭诚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携手创造城关美好的明天,实现客商发财我发展的双赢效果。. |
哈达铺镇 |
哈达铺镇位于宕昌县西北部,国道212线纵贯全镇,距县城37公里,地域开阔,交通便利,人口稠密,集市繁荣。全镇总面积1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6万亩。全镇辖29个行政村,5880户27747人,农作物以洋芋、小麦、蚕豆为主,盛产黄芪、红芪、大黄、当归、柴胡等60多种中药材,尤以“岷归”享誉国内外,支柱产业主要有中药材加工、畜牧养殖、淀粉加工、旅游业等。 红军长征途中,曾两次到哈达铺,在这里制定了挥师北上的伟大战略决策,被誉为长征“加油站”。2001年6月被0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分别命名、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有数万人前来参观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近几年来,镇党委、镇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出了“弘扬长征精神,振兴地方经济”的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扎实苦干,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为群众创办实事,开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成绩。2001年先后被地委、行署评为“三五普法先进集体”、“地级文明乡镇”,被县委、县政府连续3年评为“六好先进乡镇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党管武装先进单位”。 哈达铺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药材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洋芋淀粉加工和中药材加工规模空前,红军长征旅游产业开发全面展开,勤劳、朴实的哈达铺人民真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开发,一展雄才,谱写革命新篇章,描绘革命圣地新画卷。. |
理川镇 |
理川镇位于宕昌县北部,距县城40公里,距国道212线14公里,柏油乡级公路,街道水泥硬化,乡村道路畅通,环境优美,110电网、移动通讯、数字电话、有线电视覆盖全镇,是理川片五乡镇的经济商贸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753亩。全镇辖21个行政村,4079户19987人。盛产洋芋、当归、蚕豆等。年产洋芋18000吨,蚕豆1000吨,是“岷归”的主产区之一,境内家种药材28种,有野生药材三百多种,有“千年药乡”之美称。现已形成洋芋淀粉、粉条加工服务一条龙体系,加工、建材、饮食等服务齐全。理川特产“浆水梨”,是有名的绿色保健果品,有止咳消痰之功效。 近年来,理川镇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壮大洋芋、药材、畜牧三大支柱产业,种植百合、黄芩、甘草、柴胡等名贵中药材和引进山东小尾寒羊。2004年全镇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500亩,纯收入156万元,小尾寒羊存栏达到1628只,畜牧纯收入17.4万元,洋芋种植面积达到9000亩,纯收入162万元。退耕还林、还草2556.8亩,栽植杏树317523株,3年以后杏花满山遍野,杏脯及杏仁加工将成为理川经济增长增添新力。年劳务输出3000人,纯收入900万元,尤其是“万亩灌渠”的建设,使万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正在迅速发展,今后的理川会更美好。热情好客的理川人民将以饱满的热情,优惠的条件,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理川投资开发,为理川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奋斗。. |
南阳镇 |
南阳镇地处宕昌县东南部,距县城42公里,全镇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436亩,林地37600亩,草山6700亩,荒山荒坡1200亩。全镇辖13个行政村,120个合作社,2928户14050人,其中农业人口13764人,海拔在1700—2200米之间,年降雨量600—800毫米,年平均气温8.1℃,无霜期150天。境内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为主,经济作物以红芪、黄芪、党参、大黄、柴胡为主,尤其党参、大黄、红芪久负盛名,经济林果有核桃、苹果、花椒、梨、香椿,蔬菜作物中,羊角辣椒已形成规模,镇内沿河谷四村连片种植羊角辣椒1000多亩,年产量200万公斤,产值达120万元。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17万元,粮食总产量5002吨,一般财政预算收入达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5元。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南阳镇加快了小康镇建设的进度。镇党委、镇政府在充分认识镇情的基础上,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发展以中药材、畜牧、林果、蔬菜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培育非公有制经济,力争在十年内达到小康水平,取得经济和社会协调、全面发展。南阳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大计。. |
官亭镇 |
官亭镇位于县城东南部40公里处,地处岷江中下游峡谷地带,辖12个行政村,38个合作社,1478户,6989人,总耕地面积6800亩,其中水浇地360亩。海拔1480米,年平均气温13℃,降水量457毫米,无霜期250天,日照时数2100小时,属半干旱气候区,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农业结构以粮食种植为主,经济收入以花椒、药材为主。2000年全镇粮食总产量169.8万公斤,人均占有粮246公斤,工农业总产值51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0元。2001年,县委、县政府对官亭镇邓桥沟进行山水田林路加科技综合扶贫开发,年内实现整体脱贫。. |
沙湾镇 |
沙湾镇位于宕昌县南部,距宕昌县城60公里,国道212线纵贯全镇,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0亩(其中水浇地7800亩),草原面积45600亩。全镇辖23个行政村,126个村民小组,5457户25603人,212国道沿白龙江而行,交通便利,水能蕴藏量大,光照充足,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水稻、高粱为主;林果以花椒、柿子、葡萄、石榴、油橄榄、桃、梨、无花果为主;药材以党参、大黄、红芪、柴胡、当归为主,大黄远销到东南亚国家;蔬菜以洋葱等返季节蔬菜为主;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石膏、硅酸盐、铅锌等。沙湾镇历史悠久,从明朝起开始经商,经济比较活跃,带动了当地和周边乡镇的发展。境内还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筑群,上堠梓潼文昌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充分认识镇情的基础上,按照“内抓扶贫开发,外抓劳务移民”的指导思想,以改善基础设施为主,实施了中小学教学楼、医院办公大楼以及乡村公路、梯田、田间道路、农贸市场、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全镇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上,部分村向小康迈进。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村镇,今后,镇党委、政府将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以蔬菜、林果、药材、劳务、养殖业为主,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到2010年左右实现村村通公路,中小学开通远程教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环保、立体和产、供、销、加工一体化的路子;以建材、加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以人为本的公民道德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
阿坞镇 |
阿坞乡位于宕昌县北端,距县城45公里,北距岷县县城95公里,既是宕昌的北大门,又是陇南的北大门。全乡辖12个行政村,63个合作社,2418户,11311人,有劳动力5700人。全乡总面积116640亩,其中耕地面积21805亩,人均2.4亩。平均海拔240C米,无霜期160天,四季分明,宜药适粮。 国道212线纵贯全乡,目前,全乡已村村通路、通电、通电视、通水、通移动电话及三个村通程控电话的“六通”目标。阿坞乡是“岷归”的主产区,年种植当归、黄芪、大黄等 5000亩左右。近两年退耕还林3万亩,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是全县重点开发乡镇之一。2000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690万元,人均纯收入690元,人均占有粮650斤。. |
南河镇 |
南河乡位于宕昌县西北部,距县城17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全乡总面积338721亩,其中:林地209571亩,牧草地91080亩,现有花儿坡牧场一个,有牛300多头。全乡共有12个行政村,40个合作社。全乡总人口1635户,7416人。人均占有粮307公斤,全乡社会经济总收入716.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8元。 境内有岷江林业总场所属的黄家路和池沟两个林场,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林副产品。境内原始森林和人工林构成了几十个旅游景点,是一个美丽的天然森林公园。有丰富的药材资源,盛产大黄、当归、黄芪、红芪等药材。水资源丰富,已建成南河电站,装机容量2000千瓦。任藏电站也正在建设,建成后装机容量2000千瓦。南河电站项目已通过论证,现正在寻找投资商。. |
八力镇 |
八力乡地处县城东北部,与岷县闾井镇、申都乡接壤,辖区内90%以上为山地,是典型的高寒阴湿山区。全乡总面积15.4万亩,耕地19578亩,山地3444亩,草原9830亩。平均海拔2550米,年平均气温5.1℃,平均降雨量600毫米,无霜期115天。全乡有10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1908户,8875人,其中回族201户,902人。2000年人均占有粮193公斤,人均纯收入732元。全乡大家畜存栏5474头(匹),羊存栏5040只,是全县重点畜牧乡之一。 目前全乡有许多资源优势颇具发展潜力:一是交通便利的避暑胜地八力草原,在每年的夏季吸引各地成千上万的游人来观光旅游;二是境内有丰富的锰矿资源,已开采多年;三是盛产油料和蚕豆,各类耐寒的经济作物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四是草场广阔,可大力发展畜牧业,己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的畜牧养殖大户,带动了全乡经济的发展。. |
临江铺镇 |
临江铺乡位于县城东南部15公里处,国道212线横贯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2258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8℃,无霜期178天。全乡森林面积48600亩,耕地面积9318亩,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洋芋、蚕豆等;经济作物有红芪、大黄、当归、油料、花椒、苹果、梨、核桃、西瓜、野生蕨菜等;黄家湾锑矿储量丰富,有待开发利用。全乡辖8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2000年全乡农业人口1350户,6350人。2000年底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00万元,农民人均占有粮达到32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660元。 临江铺乡人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仁人志士投资办厂,开发兴业,共谋发展大计。. |
两河口镇 |
两河口乡位于宕昌县南部,总面积1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091亩。河谷海拔1300米,高山海拔1700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无霜期250天,日照时间21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约475mm,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为主,经济作物以烟叶、党参、大黄、红芪为主,全乡辖22个行政村,3260户,14916人,有7个村34个合作社已通电,占总户数97%,有3个行政村通公路。特产资源主要以花椒、烟叶、大黄、党参、红芪为主。. |
木耳乡 |
木耳乡位于宕昌县北部,总面积6284平方公里,海拔高2100—3200米,无霜期170天。全乡共10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1693户、7756人。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0元,人均占有粮310公斤,主要农作物有洋芋、小麦、青裸、大豆等,主产药材有当归、黄芪、柴胡、甘草等。有较丰富的草场资源,适宜发展畜牧业,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急待开发利用,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开发。. |
庞家乡 |
庞家乡位于宕昌县西北部,西北与岷县的寺沟乡、茶埠乡毗邻,属高寒黄土丘陵山区,平均海拔2500米,年降雨量300毫米左右,无霜期120天左右,全乡共10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1804户,8217人,耕地面积24520亩,草原面积1.2万亩,主要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青稞、洋麦、蚕豆、胡麻、油菜籽等,主要经济作物有当归、红芪、黄芪、柴胡、大黄、党参、甘草等。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开发,全乡实现村村通电、通路、通电视、五个村通电话。当归、黄芪、洋芋等产业已形成规模,以养羊、养牛为主的畜牧业得到很大大展,小牧场初具规模。洋芋、药材等农产品加工形成气候, 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办厂,共谋发展大计。. |
何家堡乡 |
何家堡乡位于宕昌县城西部,距县城7公里,甘川公路纵贯乡境9公里,全乡总面积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90亩。全乡辖11个行政村,1332户6151人,其中8个村通汽车11个村通电,6个村通电话,3个村通有线电视。境内土地肥沃,粮食主产小麦、玉米、洋芋,经济作物有党归、大黄、红芪、油料、核桃、野生蕨菜等。近几年,该乡大量引进科技种田技术,使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234.9万公斤。同时,努力培植支柱产业,共建成高效节能冬暖棚164座,年产蔬菜81.6万公斤,是我县规模最大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基地。2000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99.94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78元,基本实现了整乡脱贫。 何家堡乡人民热忱欢迎各位有识之士前来开发办厂,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大计。. |
贾河乡 |
贾河乡位于宕昌县城北部,距县城8公里,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102亩。全乡辖14个行政村,2479户12136人,地势北高南底,最高点海拔2583米,最低点海拔1942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7℃,年均降雨量604毫米,无霜期52天。主产小麦、玉米、蚕豆、洋芋、燕麦、荞麦等粮食作物和当归、红芪、油料等经济作物。全乡各村均已通电,通公路的村5个,自来水受益村5个,有乡卫生院一所,乡办小学8所。. |
将台乡 |
将台乡位于宕昌县城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为830亩,耕地13202亩。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海拔2840米,最低点海拔2241米,巴山沟纵贯全境,因雨季流失红土,把河水染成红色,故称巴山沟河为“红河”。该乡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7℃,年均降雨534.1毫米,无霜期131天。主产小麦、青稞、玉米、蚕豆、洋芋、荞麦等粮食作物和当归、红芪、野生蕨菜等经济作物。全乡辖8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145人,劳动力4533人。全乡通电,自来水受益村6个,通公路的村8个,有乡卫生院1所,乡办小学8所,乡人民政府驻下巴山村。名胜景点有三国姜维点将台遗址。. |
车拉乡 |
车拉乡地处宕昌县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全乡总面积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641亩,草原14万亩。全乡辖15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2605户,12232人。农作物以小麦、蚕豆、洋芋为主,经济作物以当归、柴胡、黄芪等药材和油料为主,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铅、锌等矿种储量大、品位高,经济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根据全乡现状,以“-”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抢抓发展机遇,外抓劳务移民,内抓扶贫开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较快发展。具体的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即产业结构调整,开发三项产业即种草养畜、药材油料和矿产业,落实四项保证即强化科技兴农意识、提倡雷厉风行作风、建立精干高效队伍、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实现三增三减即土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减轻农民负担、减少植被破坏、减少人口压力。2003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6万元,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2万元,粮食总产量达2159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2元。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车拉的经济尚不发达,但我们坚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车拉将以丰富的物产、优惠互利的政策给广大投资者创造最为宽松的环境,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热忱欢迎各方有识之士前来这块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沃土投资开发。. |
新城子藏族乡 |
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位于县城东南部5公里处,全乡总面积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60亩。全乡辖9个行政村36个合作社,总人口6342人,其中藏族2111人,回族267人,村村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目标。境内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不仅有国家一、二类野生保护动物,还有“陇上九寨沟”—大河坝自然风景区,矿产资源储量也很可观,经济开发前景广阔。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乡党委、乡政府组织带领全乡各族人民,以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目标,抢抓各种机遇,多方争取投入,累计投入资金581.5万元,新修河堤6条2273米,护地470亩;新修灌溉水渠2960米。蓄水池2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12亩;完成人饮工程5处;新建扩建乡村公路3条18公里;架设农电线路56公里;改建贫困户危房560间6600平方米;新建小学3所990平方米;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1.4万亩。与此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药材、畜牧、蔬菜、旅游、矿产五大优势支柱产业。通过艰苦努力,使全乡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2003年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85万元,大口径财政收入87.64万元,粮食总产量达212.6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元。 尽管目前新城子的经济还不发达,但这只是现状,并不是未来。我们坚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新城子这块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沃土,定会迎来无比美好的明天。开放的新城子将以物产丰富之优势、环境宽松之地利、改革开放之天时、优惠互利之政策,竭诚欢迎省内外有识之士来考察观光、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大计。. |
好梯乡 |
好梯乡位于宕昌县东部边缘,距县城60公里,东南部与礼县接壤,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600-2700米。气候寒冷阴湿,年均气温4摄氏度,年均降雨量600毫米,无霜期130天。全乡总面积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425亩,森林面积6300亩。 主产小麦、青稞、蚕豆、洋芋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当归、党参、大黄、红芪等。 全乡辖8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278人,劳动力3036人。有3个行政村通电,通公路的村5个,有乡卫生院一所,乡办小学11所。. |
韩院乡 |
韩院乡位于宕昌县东部,全乡辖14个行政村,90个合作社,2265户11218人。总面积12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00亩,人均耕地1.7亩,其中川地700亩,草场29497亩,林地58000亩,年降雨量600—800mm,无霜期190天,年日照时间2093小时,年均气温8.1℃,海拔1760米,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玉米、洋芋、蚕豆等,主产药材有红芪、党参、大黄、黄芪、甘草、柴胡等。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铅、锌、冰洲石等矿藏。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有牛头寺、笔架山、火焰崖、五指山、九眼泉、江林峡瀑布、盘龙水、小儿山嘴子,被称为韩院“八景”。2000年全乡人均纯收入727元,人均占有粮650斤。主要开发项目有:韩院铜矿、九眼神泉矿泉水厂。 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办厂、开发,旅游观光。. |
竹院乡 |
竹院乡位于宕昌县东南部,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1600--3000米。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均气温8℃,年降雨量700毫米以上,无霜期161天。全乡辖八村47社1084户,总人口5542人,总面积1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400亩,多为山地。农作物一年熟,主产小麦、青稞、玉米、蚕豆等;经济作物有大黄、党参、当归、菖蒲、获芩、核桃、花椒、杜仲、天麻、苹果、梨等。其中大黄质优个大,与礼县铨水大黄齐名,畅销国内外;矿产资源己探明的主要有金、锑、铅锌、煤等;森林资源更为丰富,多为针叶林和灌木林,面积164600亩,属宕昌县林区乡之一。竹院还有天然矿泉水,森林茂密、景色迷人的关头峡、一线天等自然景点多处,与南阳的牛头寺、江陵峡、盘龙水等景点浑然一体。 竹院乡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乡人民的辛勤耕耘和党的扶贫开发的富民政策,使竹院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目前,全乡已达到村村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竹院人民欢迎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来共同开发竹院的矿产业、种植业和旅游业。. |
兴化乡 |
兴化乡位于宕昌县东部,距县城53公里,东接礼县,北邻岷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1900-3300米。气侯南北差异较大,南部温和湿润,北部高寒阴湿,年均气温5摄氏度,年降雨量500-600毫米左右,全乡总面积2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664亩,森林面积56500亩,草场面积188300亩。该乡主产洋麦、青稞、蚕豆、洋芋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当归、油料等。全乡辖8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10312人。 有乡卫生院一所,乡办小学13所。2000年全乡农业总产值676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5元。. |
甘江头乡 |
甘江头乡地处宕昌东南部,距县城18公里,全乡辖9个行政村,36个村民小组,1545户,6856人,总占地面积18.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080亩,年平均气温10.8摄氏度,无霜期190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全乡利用资源优势,使贫穷落后面貌发坐了巨大的变化。以花椒、苹果、核桃为主的林果业和以大黄、党参、红芪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全乡的支柱产业。已建成高效日光节能温室86座,蔬菜种类多,品质好,西瓜、樱桃、西红柿远近闻名,产品销往武都、舟曲、岷县等地,温室育苗也有广阔前景。全县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九台春酒厂”位于谢家坝村。. |
新寨乡 |
新寨乡位于宕昌县城以南85公里处,全乡共24个行政村,65个合作社,3072户13684人。耕地面积18700亩,人均耕地1.4亩,年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360毫米,无霜期280天。农作物以小麦、水稻、蚕豆、高粱为主,经济作物以党参、大黄、柴胡为主,经济林果有油橄揽、花椒、石榴、柿子、无花果等。辖区内有闻名县内外的间歇泉和储量丰富的硅酸盐矿山1处,极具开发价值。 新寨乡人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前来投资开发,共谋大计。. |
狮子乡 |
狮子乡共7个村,45个村民小组,1374户,6117人,有耕地11080亩,人均占有地1.8亩,主要农作物为蚕豆、小麦、玉米、洋芋等,粮食总产量332万斤,人均占有粮540斤。经济作物有药材、油料,当地种植的党参、大黄、当归等驰名县内外,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20元。 由于本乡地处高寒阴湿山区,大部分群众居住在林缘地带,发展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全乡有大家畜3315头,户均3头,有“畜牧之乡”的美称。另外,本乡有间歇泉、狮子石、鳌北原始森林、石鸽子等自然景观。 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办厂,共谋发展大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