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马鞍山 >> 博望区 >> 博望镇 >> 西城村

西城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西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城村简介

  博望镇西城村位于博望镇中西部,314省道横贯境内,形成以314省道沿线的工业经济带。现村委会设在镇西开发小区内,距博望镇街道1公里。全村面积约10.6平方公里,辖刘村、东陇庵、黄司、塘合、路北、路南、老庄、大小脉落、唐家庄、孙家庄、林场12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共1825户、7524人(其中非农户口240人),流动人口2188人,耕地面积4566亩,人均纯收入一万余元。村党总支部下设镇西、跃进两个党支部,共117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5名。
   全村以工业为主,工业较发达,有私营企业近百家落户镇西工业小区内,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年产值近亿元,镇西工业小区为我村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吸收我村富余劳动力,使村民离土不离乡就业,村民收入不断增加。
   村两委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重点。2004年将投资4.8亿元的中国博望刃模具大市场引入我村,该市场已于今年5月23日全面盛大开业,二期工程和与该工程配套的一个集贸市场正在加紧进行中,该市场的建设,不仅为我镇一个新的亮点,也是全县的一个新亮点。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村级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村级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事业的长足发展。近年来,我村加大村级基础设施的投入:全村于2007年全面完成农网线路整改,使村民用上了安全经济的放心电;投资50多万元改善的村内组与组的路面硬化(水泥路工程)的出行条件,村内交通十分便利,村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集体出资建造大小垃圾集中池30多个,使各个自然村垃圾能及时得到处理,村内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村庄环境进一步美化;我村属丘陵地形,宜旱宜涝,为了旱涝保收,村级设抗旱站四座,抗旱渠道条条通达村组田头。
   0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号召,村两委结合我村实际,在靠近市场边专门划出一块20亩地作为新农村建设用地,既安排了开发拆迁安置户,又安排了我村住房困难户,使我村新农村村容貌焕然一新。计划生育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村两委根据镇党委政府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政策,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建立计生信息员制度,以服务育龄妇女为突破口,重点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使计生政策深入民心,村民自觉响应国家基本国策。
   2009年5月16日村级规模调整后,我村由东陇、路孙、跃进三村合并,强强联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减轻农民负担。现村级规模调整后,村两委班子队伍更趋合理,战斗力有所加强。村两委把小区开发、发展经济、改善村民人居环境作为头等大事,把村民的需要作为工作的重心来落实。自2012年9月博望区成立以来,我村成为全区的核心起步区,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全村社会各项事业都有得到长足发展,人民收入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状况良好,电话普及率达96%以上,是全镇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521108 243000 -- 查看 西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城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西城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新博社区

  博望镇新博社区居民委员会原名为“博望镇新博居民委员会”,成立于1995年6月,2009年5月更名为“博望镇新博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博望镇西约3.5公里,即原新博镇街道,东至原镇西村(现为西城村),西与新陇村相连,南与新陇村相邻,北与原跃进村(现为西城村)相接,辖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人口1236人,总户数为850户,1个党支部,党员23名(正式党员20名,预备党员3名)。    新博社区居委会是原新博镇的重要交通要道,属政治、经济、文化、贸易活动的中心,辖区内有初级中学和中心学校各一所,中心卫生院一所,街道集贸市场一座。    社区两委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内务团结,凝聚力、战斗力强,经过统筹规划、精心安排,社区经济发展快速,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市场繁荣兴旺,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2009年,社区居委会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上级制定的“三年翻一番、全面达小康”这一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三项进程,突出“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四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扩大有效投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提高经济质效,改善居民生活,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地发展。   

博望社区

  博望社区是安徽省马鞍山博望区博望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05211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0521。邮政编码为243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5 ,车牌号码为皖E。与新博社区、永合村、滨湖村、新联村、新陇村、西城村、红阳村、新城村、山宁村、东城村、三杨村、长裕村相邻。  

永合村

  一 、基本情况    永合村位于博望镇西南部,全村幅员面积三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65.5亩,水田面积4348.5亩,林地面积12亩,旱地216亩,水面河360亩,辖下有8个自然村,共有1193户,总人口5495人。    二 、组织建设    总支部下设2个支部——永和支部和合义支部,有8个党小组。总支部有党员65名,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人、高中文化程度5人、初中文化程度26人、小学文化程度30人,其中30岁以下3人、30岁—50岁党员13人、50岁以上党员49人;本年度发展预备党员2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后备干部3人,特困党员9人。党总支部一班人文化和年龄结构合理、团结一致能带领群众走向共同致富之路。    三 、基础设施    永合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资金投入极为匮乏,“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全村共修建道路6公里,根本上解决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环境,但是对带动我村经济发展还为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目前我村共修建机站7座,渠道2公里,涵闸4个,水塘105口,渡口1个。永合村各项民生工程基本完善,村民自来水使用率占总数96.5%,用电率达100%,固定电话安装达97%,电视普及率达95%,有村完小1所,幼儿园正待完善。    四 、社会事业状况    永合村义务教育情况,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率100%高中毕业率6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5%,新农保参保率 %村级卫生所4个,能正常为病患诊疗。目前永合村有-92名,五保户58人,低保户28人,特困户35人、残疾22人,小型菜市场1个,超市3座。    五、 民营经济    全村辖区私营企业5个,个体户 个,    六 、村级经济    我村经济收入在整个博望镇是属于末类村,经济非常薄弱,全村全年经济基本上是依靠上级的拨款和原合义农场村集体的几亩农田对外发包收入度日,2008年我村可支配性收入不足14万元,在整个高速发展中的博望镇来说还是非常落后的。    七 、农村经济    全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劳务收入。全村水稻种植面积共4348.5亩,种植大户 户,养殖大户 户,外出务工人员 人,村民人均纯收入约3200元。      

滨湖村

滨湖村  滨湖村位于博望镇西南部,石臼湖北岸,新堤路穿村而过,全村有农户2463户,人口10118人,总面积为1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8663亩,有原来的朝阳村、埂东村、沙埂村合并而来,现有10个自然村组成。   滨湖村现有一个党总支部,三个分支部,全村共有党员人数120人。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滨湖村党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只要对党忠诚,能吃苦耐劳带领村民致富的年青人,村总支就纳为组织考察对象,以新的血液充实党组织。   滨湖村是自始以来合并村最大之村,农业人口较多,地理位置独特。近几年,村民不断更新观念,转化产业结构,以石臼湖的天然资源为依托,以种植转养殖,积极发展大规模的螃蟹养殖和鱼业养殖,村民的经济收入逐年提升。每年到中秋季节,石臼湖鲜鱼螃蟹上市量在万斤左右,正应证湖边上流传的俗语“石臼湖日出斗金”。每当这时,村民们都说党的政策好。   

新联村

  博望镇新联村位于博望镇西部,由丁李、马尹、联心三村规模调整合并而成。距镇区10公里。全村总面积17.8平方公里,辖15个自然村,29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9370人,低保户156户,涉及254人。耕地面积8963亩,其中旱地530亩,可供养殖水面面积3153亩。新联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党员总数131名,其中预备党员4名,女性党员14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共有13名,大学文化程度4名,高中文化程度6名,班子成员文化素质较高。2012年度,村集体收入达7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全村现有小学教学点3个,幼儿园3个,村级卫生室2所,电话、手机入户率达90%。全村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水稻种植面积达7672亩。314省道穿村而过,有着良好的道路交通优势。    村两委全体成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积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编制并实施村庄布点规划,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千方百计推进村容村貌及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村里投资、村民自发集资,除丁家甸外,基本实现水泥路组组通。建成垃圾池100多个,路灯300多盏,建成农家书屋1个,共有图书2000多册。目前正积极筹建农民健身篮球场3个。   

新陇村

  博望镇新陇村位于博望镇的西部,东与西城村、永合村相连,南与滨湖村,西与新联村,北与城西村接壤。全村农业人口4568人,耕地面积4387亩,9个自然村,27个村民组,农业户1048户,一个党(总)支部,两个党支部,全村约3.3平方公里,村部设在新博西大街48号。   目前全村正式0党员70名,预备党员4名。全村现有私营企业两家:当涂机床厂、金晟合金工具厂。个集工商户发展较快,现有集镇个集工商户33户,农业产业化转变加快,养殖大户(万只家禽)鹅鸭2户,百头生猪大户1户,农业方面加快了电力服务与农业的农村局面建设基本实现。目前全村有当家塘10亩以上的4口,水库1座,村级公路6条,总长8000多米,实现了村村通布局,组组通贯通。全村工农业发展加快,以发展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正在形成。2009年全村水产养殖水面达近千亩,经济收入690000元,全村人均收入净增110元。新农村建设加快,环境改造得以重视。全村治安稳定,村民素质在逐步提高,各方面日趋完善,我村在博望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引导全村村民发家致富。   

西城村

  博望镇西城村位于博望镇中西部,314省道横贯境内,形成以314省道沿线的工业经济带。现村委会设在镇西开发小区内,距博望镇街道1公里。全村面积约10.6平方公里,辖刘村、东陇庵、黄司、塘合、路北、路南、老庄、大小脉落、唐家庄、孙家庄、林场12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共1825户、7524人(其中非农户口240人),流动人口2188人,耕地面积4566亩,人均纯收入一万余元。村党总支部下设镇西、跃进两个党支部,共117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5名。    全村以工业为主,工业较发达,有私营企业近百家落户镇西工业小区内,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年产值近亿元,镇西工业小区为我村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吸收我村富余劳动力,使村民离土不离乡就业,村民收入不断增加。    村两委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重点。2004年将投资4.8亿元的中国博望刃模具大市场引入我村,该市场已于今年5月23日全面盛大开业,二期工程和与该工程配套的一个集贸市场正在加紧进行中,该市场的建设,不仅为我镇一个新的亮点,也是全县的一个新亮点。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村级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村级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事业的长足发展。近年来,我村加大村级基础设施的投入:全村于2007年全面完成农网线路整改,使村民用上了安全经济的放心电;投资50多万元改善的村内组与组的路面硬化(水泥路工程)的出行条件,村内交通十分便利,村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集体出资建造大小垃圾集中池30多个,使各个自然村垃圾能及时得到处理,村内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村庄环境进一步美化;我村属丘陵地形,宜旱宜涝,为了旱涝保收,村级设抗旱站四座,抗旱渠道条条通达村组田头。    0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号召,村两委结合我村实际,在靠近市场边专门划出一块20亩地作为新农村建设用地,既安排了开发拆迁安置户,又安排了我村住房困难户,使我村新农村村容貌焕然一新。计划生育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村两委根据镇党委政府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政策,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建立计生信息员制度,以服务育龄妇女为突破口,重点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使计生政策深入民心,村民自觉响应国家基本国策。    2009年5月16日村级规模调整后,我村由东陇、路孙、跃进三村合并,强强联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减轻农民负担。现村级规模调整后,村两委班子队伍更趋合理,战斗力有所加强。村两委把小区开发、发展经济、改善村民人居环境作为头等大事,把村民的需要作为工作的重心来落实。自2012年9月博望区成立以来,我村成为全区的核心起步区,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全村社会各项事业都有得到长足发展,人民收入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状况良好,电话普及率达96%以上,是全镇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红阳村

  红阳村位于博望镇北端,横山脚下,314省道沿村而过,全村区域总面积8平方公里,村东与本镇山宁村接壤、南与镇新城村接壤、西与本县新市镇横山村接壤、北与江苏江宁交界,紧依横山,距博望镇区2公里,交通状况良好、便捷。    村于2009年5月份由原横阳村与红星村调整合并而成。并村后,设有党总支一个,党总支下辖两个支部(横阳党支部、红星党支部),截止2009年6月有正式党员107名,预备党员2名。党员队伍日趋年青化、知识化,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需要。       村共有14个自然村,58个村民组,农业人口6650人。农业耕地面积3200亩,退耕还林面积850亩,茶园面积450亩,山林地面积500亩,荒坡地面积2200亩。近年来,根据中央、省、市、县相关农村发展文件决策精神,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结合实际,扎实苦干,通过全村人民努力,村级各项社会事业均得到良好的发展,村级区域经济结构丰富。目前,驻村工业企业36家,设村级工业小区一个,茶叶生产基地一个,2008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000万元,农民收入稳中有升,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7450元,人民群众生活安居乐业、锐意进取。村地形属丘陵地带,山地资源充沛,投资基础良好,投资条件成熟。  

新城村

  新城村位于博望镇集镇中心,314省道横贯村境,交通便利,是通往苏、浙、沪的主要交通要道。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有25公里,全村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21个自然村,分布54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达8350人,其中耕地面积3850亩,水面680亩,山林90亩。全村共有三个支部,正式党员125名,其中女党员18名。2012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达6亿多元,上交国家税收二千多万元,人均收入12520元;全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连年被省、市、县、镇评为《综合实力十强村》、《市级首届文明村》、《农民建房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示范单位》、《五好村党支部》、《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处于全镇先进行列。    一、经济总体实力显著增强。新城村党总支、筹备组一班人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依照镇党委、政府提出的“立足刃具、发展刃具、突破刃具”的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招商引资、“引凤还巢”和全民创业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现代工业,推动工业经济大发展。截止目前,全村共有工业园区4个,集体企业2家,联营企业1家,民营企业60多家,已形成刃模具、机床和筑路工程机械配件生产三大支柱产业,其中年销售产值超3000万元的有3家,2000万元的有4家。有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有2家,如今村办、联营、私营企业相依相存,相互竞争,共同发展,使新城村的村级经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编制并实施村庄布点规划。一是投资近3000多万元进行了瑞馨小区、红旗新村、建设新村、石家新村建设。其中一宅一院的有120户,高层建筑20套,车库26个,建筑风格幽静而优雅。而且各项附属设施也相继到位。小区主干道宽度不低于5米,门前屋后配有路灯、绿化,加上规划合理,设施到位,到了夜晚,那别具一格的小区别墅建设有了灯光的衬托,显得格外的耀眼,格外的好看。其次,新农村建设,村里始终以五年规划为契机,千方百计加大村容村貌及基础设施建设。村里投资200多万元,村民自发集资30多万元,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工程,共建成了20多个公厕,清理池塘50多个,建成垃圾池30多个,投资40多万元资金,建造了农民文化活动中心,拥有图书3000多册,VCD、DVD光盘300多盘,健身广场器材应有尽有,尤其是村卫生的建设,为村民就医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通过新农村的建设,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威望进一步提高,距离贴得更近。    三、多项事业全面进步,多项工作都处于领先地位。一是抓好教育工作。按照“两基”的标准,每年投资10多万元进行村小学建设,确保每一户不能因为贫穷而辍学。二是计生工作常抓不懈,将责任层层落实,分工到位。几年来,未发生一例计划外生育和手术欠账和错漏报现象,计生工作一直处于全镇领先地位。三是征兵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过大力宣传,仔细排查,每年都向部队输送高质量的兵员3名,各种群众间的矛盾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积极发展公益事业。村民农业生产性水费、电费、排涝费、抗旱费全部由村支付。仅此一项村里每年投资近30万元,农村合作医疗全部由村支付,新型农保参保率达60%。五是鼓励村民发展三产。村里投资近10万元进行湖下一千多亩养蟹的附属设施和道路建设,为村民养蟹保持“三通”和提供技术。六是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运用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按照“三级联创、双培双带”以及对照党章,切实将多条战线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上来。确保每年都有新党员产生,为党员的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    新城村领导班子成员正积极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排除工作中的一切干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牢记-的教导,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举措,千方百计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把美丽富饶的新城村建设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山宁村

  山宁村是在原友林村、华富村、山泉村三村基础上合并而成的,地处博望镇北部6公里处,全村2028户,总人口8068人,全村共辖23个自然村,总耕地6066亩,山地面积5200亩,人均纯收入7040元。山宁党总支部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16名,男党员107人。    山宁村合并后在村党总支部领导下,充分发挥三个支部的作用,狠抓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生产发展,按照“农业稳村、劳动富村”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广良种,良种种植面积达到了99%以上,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二是大力推行土地流转、使广大村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为村民增收拓宽了路子。三是利用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友林支部引进南京长城公司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华富支部引进上海巨威公司发展特种养殖业。四是全面实施党务村务公开。凡涉及到群众利益的都要公开、听取群众的意见和监督,把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还给群众,使群众明白,干部清白,群众放心,干部省心,通过村务公开,进一步提高了村级事务的民主化管理水平。   

东城村

  东城村位于博望镇最东部,与江苏明觉接壤,314省道贯穿我村,辖区22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697户,现有人口7128人,22个村民组,全村占地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公颂。   我村党总支共有3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党员113名,其中女党员11名,预备党员3名,今年又发展了6名新党员,从而为党注入了新鲜血液。我村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以“-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村“五个好”党支部为奋斗目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通过不断的学习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村干部的素质,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利用学习我们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大力加强党员作风建设,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实行民主决策,按期召开民主生活会,搞好班子团结,实行民主理财,村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同时也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并注重发展和培养后备干部。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实行了村支部班子团结有力民主气氛浓厚,为带领导村民发展村经济、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组织保证。    经济发展    我村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加大“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力度,壮大村级经济,解决了我村部分剩余劳动力。 社会事业    为扎实有效做好饮用水安全工作,保障我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加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管理。我村村委会认真向村民宣传《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传染病防治法》,从而进一步加大对供水水源的监管和保护力度,让村民吃上放心水。    组织结构    两委成员员    我村村委会2013年在任领导班子成员为:    王志平 党支部书记    杨宝林 主任    迟开勇 委员    迟道芳 妇女主任、 委员    诸英缙 文书 、委员    张苏华 民兵营长 、委员    陈德源 会计 、委 员    芮晓飞 计生专干    李祖芳 计生专干    丁晨晨 大学生村官  

三杨村

  三杨村位于博望镇东南部,现辖16个自然村,共有1706户7016人,党员94名,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890亩,可养水面1206亩。近年来,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立足村情,努力推进,创办工业集中区3个、村办集体企业3家,扶持民营企业114家;新建农民新村3处,实施老村整治16个,建设农贸市场1处,开发商业街1条,修建公路32.6km,卫生公厕76个,垃圾池94个,清淤塘口128个,栽种各种树木3万多株,安装路灯41套,建设农民活动广场6个,安放室外健身器材8套,基本实现了水泥路、有线电视、电话、自来水“户户通”,全面完成了村级农网改造。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过程中,在全村群众的积极努力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推进全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2011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2001-2004年获得市政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多年获县委、县政府“综合十强村”称号。2007年,被农业部等单位评为第四届“中国十佳小康村”,2007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2008年获得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称号;被国家环保部授予首届“国家级生态村”称号;2009年获得马鞍山市新农村建设“一等奖” ;2010年被当涂县政府评为“首届文明村” ;被当涂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2011年被马鞍山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被博望新区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长裕村

  长裕村位于博望区博望镇,东、南临石臼湖,西与万亩粮仓博望新圩相连,北接三杨村,总占地面积约11.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060人,分布在13个自然村,28个村民组。我村距314省道仅2公里,向东北经明觉往南京禄口机场也仅25公里行程,向南石臼湖水运四通八达,一条长博路自南向北纵贯我村,各自然村已实现了“组组通”,村民出行十分方便。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便捷的交通,为我村工业、农业(特色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创业人士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村中工业和农业发展齐头并进,村里工业园内近百家大、小企业生产经营势头良好,种植业和养殖业发达,近5636亩的耕地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依仗石臼湖的良好条件,渔业养殖面积也近万亩,连续三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目前全村的公共设施基本俱全,兴建卫生公厕10个,垃圾箱17个,室内菜市场2个,有专业的卫生管理队伍,12名成员长期管理。新圩区有1120亩名、优、特水产形成特色,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按要求进行。农业抗排能力强,有花水沟1个,当家塘16个,抗旱站3个。有两座小学方便学生就近上学,有卫生室一个,全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西城村特产大全




西城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