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雨山区佳山乡兴和村位于马鞍山市东城区,全村辖8个村民组,共计1825人,土地区域2.3平方公里。2008年度,辖区内企业总产值达9480万元,其中私营企业生产总值达7100万元,个体经营产值达23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7682元。
313省道贯穿兴和村,省道两旁村民经营的饭店、小商品等产业铺面100多家,充分体现了村民生活富裕、社会生活治安良好的新农村面貌。马鞍山市新成立的东城新区全部座落在兴和村区域内,有安徽工业大学东校区、马鞍山市工贸学院、安徽省工贸学院、马鞍山市技师学院、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中加双语学校。六所院校人口总数为5.6万余人。
兴和村总党支现有党员60人,下设3个党支部,村现有“两委”干部6名,班子成员文化程度全在初中以上,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有3名。
兴和村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快速进步,交通四通发达,人杰地灵,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是居住、投资经商的风水宝地。兴和村欢迎四海嘉宾光临。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504200 | 243000 | -- | 查看 兴和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学苑社区 |
学苑社区:社区于2015年7月成立,位于华山路以东、市林场以西、313省道以南、印山路以北,为伟星蓝山雅筑、恒泰达观天下、秀山文苑、新雨家园四个小区提供服务。全社区总户数6967户,目前已入住3330户,总人口8325人。 |
贵都社区 |
贵都社区于2007年6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社区位于市政广场东南面,东至石岗路,西至湖东南路,南至东湖路,北至花园路。由贵都花园、贵都西苑、碧溪丽景、碧溪花园、东湖碧水湾、碧溪翠庭,六个小区组成。辖区共有119幢居民楼,总户数3442户,人口约9865人。小区内道路平整,环境优美,其中有五个小区都实行了物业化管理,只有贵都西苑没有物业管理,且贵都西苑和碧溪花园是安置小区。辖区内有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银行、保险公司以及一些服务性行业。贵都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将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在共建单位的帮助下,努力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社区。 社区服务内容有面向计划生育、民政低保、下岗再就业、综合治理、文教卫生等方面的服务。面向广大育龄妇女开展生殖保健服务;面向社区离退休人员开展社会化保障服务;面向社区单位开展岗位培训服务;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卫生保健服务、小区清扫保洁服务;对社区未成年思想教育工作、维稳、安全、司法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服务。 |
春晖社区 |
春晖社区于2012年7月成立,管辖范围南起印山东路,北至花园路,西依江东大道,东抵慈湖河路。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建筑主体148栋,是一个规范化物业管理小区。社区总户数4031余户,可入住居民1万余人,目前已入住2098户,居民5815人。辖区共有商铺171个,农贸市场1个,银行网点2家,标准化学校、幼儿园各1所,小区服务设施齐全,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32名,社区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4名,全部具有大专文化,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社区工作师持证1人,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高,能够为居民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
格林社区 |
雨山区佳山乡格林社区居民委员会于2012年7月9日组建成立,社区位于格林花园29栋101室。社区范围为:江东大道以东,印山东路以南、慈湖河路以西、九华东路以北、军民路以西、东湖路以北合围区域。辖区由格林春天、东方翡翠、春江雅苑、万嘉南苑一村、万嘉南苑二村、颐园世家6个小区组成,辖区面积0.9平方公里。辖区目前已建成5109户,入住3225户,入住人口10098人。其中东方翡翠、春江雅苑、万嘉南苑一村、万嘉南苑二村4个小区是安置房小区,颐园世家在建中,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分布广,情况复杂的新型小区。 社区工作人员18人,其中书记1名(乡兼职)、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3名、居干11名。党员3人。 社区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创建的工作目标,在社区领导的带领下,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各自分工努力开展好各项工作,治安、民政、计生、文体、环境、劳动保障等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绩。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是我们社区建设的一贯工作宗旨。发扬“团结、开拓、高效、争先”的精神,提高社区服务新理念,全力打造充满活力和谐平安幸福的新型社区。 |
金福社区 |
金福社区:于2013年8月成立,由鑫福家园和鑫福家园廉租房、雨韵阁三个小区组成,管辖范围为慈湖河路以东、东城路以西、雨泽路(鑫福一期与鑫福二期之间道路)以南、九华路以北。社区占地面积55.2万平方米,建筑主体82栋。社区总户数3690户,可入住1万余人,目前已入住2900户,居民8709人。 |
阳湖社区 |
阳湖社区于2009年4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社区位于市网络电视大学东南面,东起慈湖河路、西至江东大道,南至九华路,北邻东湖路。由阳湖花园和江南御花园两个新建小区组成。市内交通便利,乘座30、109路公交车均可到达。辖区共有居民楼70栋,总户数3521户,目前已入住约1500户,入住人口约4500人,劳动力人口约2500人,流动人口约270人。 社区内现代化建设功能完善,家家户户通电、自来水、天然气,有线电视、电话、宽带一应俱全。辖区内有便民诊所、超市、幼儿园、集贸市场等多家服务性行业,为小区居民带来了便利的生活。 阳湖社区目前有工作人员9名,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精诚团结开展各项工作。自社区成立以来切切实实为民办实事,使阳湖小区(征迁安置房)旧貌换新颜。 阳湖社区党支部有党员12名,党支部-:吕传喜,书记:潘迅。 |
平山村 |
平山村位于佳山乡西北部,北至花园路、南至九华路、东至江东大道、西至湖西南路的村庄和农田,均已被列入城市规划。平山村现有农业人口2590人,土地面积2600亩,其中耕地1500亩、宅基地1100亩。 2009年在全村干群紧紧围绕市政府“两个率先”的战略方针,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上下一心,积极工作,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 文明热情的平山村欢迎您! |
马塘村 |
马塘村位于佳山乡东南部,东与向山镇石马村为邻,南靠采石河,与银塘镇超山村隔河相望,西至佳山乡前庄村,北至佳山乡三联村,是佳山乡地理位置较偏且村级经济较落后村之一,现有耕地面积1824.25亩,人口1834人,有647户,辖12个村民小组,山林面积85亩,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744元。近年来,村党支部在佳山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全面推进实施固本强基工作,农村党员素质得到较大提高,特别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2008年的计划生育工作中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加强。2007年8月份开始了马钢和尚桥矿工程的征迁工作。 本村农业户数435,农业人口1603人,耕地面积116.71公顷,其中水田100.51公顷,旱地16.2公顷。 |
前庄村 |
前庄村为原前庄村与原梅山村合并的村,紧邻市经济开发区,马芜高速公路、采石河路和江东大道贯穿境内,交通十分便利。村下辖25个村民组,人口3256人,耕地面积4020亩,全村劳动力1876人;“两委”班子和村级配套组织齐全,“两委”班子由7人组成;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党员93人,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村党总支被上级党委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近年来,村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积极为投资者提供服务,目前已有企业40家;社会治安形式良好,全村保持高度稳定,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生服务、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得到较好的落实。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村重点工作逐步转入到征迁当中,目前已完成宁安城际铁路、东环高速化、和尚桥二三期征迁工作,采石河路、南部出入口、江东大道四期、超山廉住房、雨山经济开发区等一批重点征迁项目得到有力的推进。 |
三联村 |
三联村地处佳山乡东部,紧邻马鞍山市大学城区,2006年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村现有10个村民组、658户、1848人(其男劳力678人、女劳力648人),辖区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80亩,山林700亩,水面450亩。村党总支下设6个支部,有党员101名,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3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毛收入1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00元,主导产业为粮油生产、经果林种植、三产服务业等,外出务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美丽的三联欢迎您! |
印山村 |
佳山乡印山村地处我市南郊城乡结合部,属于丘陵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慈湖河路、九华路、印山路从印山村境内穿越,东至东环路与三联村;南至阳湖塘边沿与梅山村、东湖村相连;西至江东大道与平山村为邻;北至原老采向路;境内座落有佳山乡政府、市第十六中学、佳山中心小学以及春晖家园、阳湖花园、东方翡翠等楼盘。 印山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15名,下设5个支部。全村总人口1728人,分为5个村民组,其中王上、朱窑村民组因阳湖安置房建设已被征迁,现有耕地面积800多亩,人均年收入约9000元。多年来村委会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加强村庄规划及人居环境的治理,村内道路进行整体硬化,坚持为老百姓办实事,使村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现在我村政通人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各项指标均处于前列。多次被评为“五个好”基层党支部,文明示范村,平安村,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
超山村 |
超山村:位于佳山乡最南端,东与银塘镇接壤,西以银黄路为边线,南到佳山乡岱山村,北至市东环路。“一山四水五分田”,超山村属典型的鱼米之乡。全村辖6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共777户,人口约3086人,耕地总面积约为3670亩。 |
东湖村 |
我村位于马鞍山市效区南端,南与银塘镇宝庆村一河之隔,东连前庄村、印山村,西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北与平山村接壤。全村原有十八个村民小组,1110户,3021人。2003年至今,东湖村陆续被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采石河综合治理,南北路网建设,随着市经济开发区飞速发展,已有11个村民小组全部被征迁,现有7个村民小组,因征迁项目多,施工场所多,流动人口多,交通四通八达,治安形势较为复杂。 2007年6月份,经佳山乡乡党委批准,成立东湖村党总支委员会,现共有党员91名,下设三个党支部,第-支部负责跃进片,第二党支部负责东风、胡甸等片,第三党支部负责村部等片,任用年轻、责任心强的3名支委成员为支部书记。 2010年上半年我村在“两委”领导干部的带领下,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以“征迁 拆迁 拆违、廉政建设、创先争优、新农村建设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为重点,开展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 |
南村村 |
南村村 南村地处马鞍山市的南端,东与永丰河相临,西与宁芜铁路为界,南与采石河相隔。全村总面积4.15平方公里,总人口2658人,总耕地面积近3000亩,90年代初期我村是一个农业大村,随着我市近几年来的发展,尤其是我村地处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心区域。目前我村已被征迁和拆掉了16个村民小组,由过去的18个村民小组,只剩下2个村民小组,已转户的村民达1900多人,因此我村由原来的农业大村转变成了几乎没有农业的村;由原来的马鞍山市远郊转变成了城市的近郊;由过去的农业户口已大部分转为了城市户口。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优势,发展本村经济,促进村民的增产增收,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村级党组织面临的又一个新的课题。近几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本着加快发展、保持全村的稳定、促进全村的社会和谐,村党支部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
陶庄村 |
佳山乡陶庄村地处马鞍山市南部,与马钢厂区相毗邻,宁芜铁路、雨山西路延伸段贯穿全村。全村88名党员,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6个村民小组,465户,总人口1148人,60岁以上老人137人,6-18岁青少年119人。村两委班子健全,村监会3人。我村目前有现退军人54人,现役军人11人,其中1人是现役军官,-43人。 村级民(私)营企业52家,其中工业企业27家,星级企业1家,其它企业22家,2011年——2012年,我村成功创办了我市唯一农民创业园,招商引资总额为人民币1.5亿元。全村实现产值3.2亿元,入库税金达到98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9900元。 |
安民村 |
安民村地处城乡结合部,红旗南路穿村而过,南与九华路,北与雨山路相接,目前正处于我市城市发展东扩南进的重要咽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我村现辖有四个自然村206户,总人口543人,田地376亩,村属大小企业30余家,企业年收入达3.7亿元,年人均收入为9663元。村“两委”班子共有5名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主要部门有:水电办、计生办、文明办、统计办、财务,信访等,设片长1名、村民代表32名,村监会3名。村委会各项日常事务都建章立制,重大事件都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会议审议通过。村财务收支状况每季度进行张榜公布。村“两委”年终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全村治安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在村“两委”的正确领导下,相信我村会更加繁荣昌盛。 |
汤阳村 |
汤阳村地处红旗南路南端,东临师范专科学院;南靠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临雨山区工业园;北与马钢花园小区毗连,交通便捷,投资环境优越。全村有16(征迁转户11个)个自然村,总人口3750人,面积2500多亩。党员128名,下设6个党支部。2004年,我村创办了汤阳村工贸园,占地100亩,现已建成标准厂房4栋、平房2栋,建筑面积达17000平方米,引进企业14家,200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约7100元。 多年来,村“两委”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不断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村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现在我村政通人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各项指标均处全乡前列,多次被上级评为“五个好”基层党总支、文明示范村、平安村、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兴和村 |
马鞍山市雨山区佳山乡兴和村位于马鞍山市东城区,全村辖8个村民组,共计1825人,土地区域2.3平方公里。2008年度,辖区内企业总产值达9480万元,其中私营企业生产总值达7100万元,个体经营产值达23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7682元。 313省道贯穿兴和村,省道两旁村民经营的饭店、小商品等产业铺面100多家,充分体现了村民生活富裕、社会生活治安良好的新农村面貌。马鞍山市新成立的东城新区全部座落在兴和村区域内,有安徽工业大学东校区、马鞍山市工贸学院、安徽省工贸学院、马鞍山市技师学院、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中加双语学校。六所院校人口总数为5.6万余人。 兴和村总党支现有党员60人,下设3个党支部,村现有“两委”干部6名,班子成员文化程度全在初中以上,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有3名。 兴和村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快速进步,交通四通发达,人杰地灵,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是居住、投资经商的风水宝地。兴和村欢迎四海嘉宾光临。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