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马鞍山 >> 当涂县 >> 黄池镇 >> 南埂村

南埂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南埂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埂村简介

  南埂村处于黄池镇最北部,南靠渔河村,西接西河村,北至石桥镇谢公村。辖区内有18个村民小组,村民户数555户,总人口1948人,全村耕地面积2169.00余亩,可养水面200余亩,以常规农业生产为主。全村党员人数33人,女党员2人。多年来,村党支部根据镇党委“三级联创”工作要求,结合新时期党支部的新要求、新特点、新任务,不断强化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提高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在新时期的模范作用,全村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今年,新建村级卫生室一所,积极支持返乡能人创业办企业,吸收本村劳动力就业100余人。在村集体经济极度薄弱的情况下,争取各方支持,筹集资金资金铺设村级道路,实行村级道路硬化,切实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坚持以发展村级经济、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为中心,科学规划,积极引导群众奔小康的思路和加大奔小康的步伐。近年来,积极推广家禽畜牧生态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以现实的经济效益为样板,鼓励带动村民实行生态养殖的开展,提高家禽畜牧养殖效益,以此提升农民收入,带动农民致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控制非正常性开支,消除村民对村干部的片面认识,实行清正廉洁。经过村两委班子共同努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良好,通过切实为民办实事,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新形象。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为百姓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521101 243000 -- 查看 南埂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埂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南埂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黄池社区

  黄池居委会位于黄池镇最南端,隔水阳江与芜湖县相望。辖区总面积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3000人,暂住人口近2000人,共有街道10条,公园2座,在建高水准居民小区3个。辖区内环境优美,文体设施齐全,商铺林立,市场繁荣,系黄池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黄池居委会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居委会”的思想。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六好”居委会的要求为目标,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以严格的制度约束每一个成员的行为,实现有章有理。在工作中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听取群众心声,收集民意。全心全意为街道居民做好事、做实事。围绕实现“全省创三强,全国争百强” “让发展更科学,让社会更和谐,让群众更富裕”以及“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居委会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和镇政府的指导下,以及有关部门和居民的关心和支持下,以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昂扬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克难攻坚,扎实苦干,为构建和谐文明社区,为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和谐黄池,和谐黄池、秀美黄池而努力工作。   

亭头社区

  黄池镇亭头居委会位于青黄公路沿线,南面连接本镇福山村,北面连接本镇双沟村,西面紧靠本镇柘林村,东面与本县石桥镇济南村接壤,辖区人口1376人,且人口分布较广,街道分老街、新街,教育路以及公路两侧,总长2.5公里。    黄池镇亭头居委会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学习党的-报告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让发展更科学,让社会更和谐,让群众更富裕”的奋斗目标。居委会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和镇政府的指导下,以及有关部门和居民的关心和支持下,以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昂扬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克难攻坚,扎实苦干,为构建和谐文明社区,为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活力黄池,和谐黄池、秀美黄池而努力工作。   

中闸村

  黄池镇中闸村位于黄池镇西北部,交通便捷,总面积5.2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32032.37亩,总户数为788户,人口2613人,辖32个村民组,党员78人,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业为主。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发展村级经济、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为中心,科学规划,积极引导群众奔小康的思路和加大奔小康的步伐。集中时间和精力,把切实解决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放在村两委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采取扎实措施,认真进行落实,真正做到群众满意、党员干部满意。并紧密结合村情,根据解决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统筹考虑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近期工作的重点和长期努力的方向,完善工作措施和工作机制,分步实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使村级工作始终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不断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将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制度化,健全工作成效的长效机制。社会各项事业都得了快速发展,村党组织不断开拓进取,党员整体素质高,责任强,充分发挥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优质农业品种,确实保障农民增产增收,积极发展科技示范户,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致富。  

尚兴村

     黄池镇尚兴村位于当涂县境东南部大公圩西南端,境内沟渠纵横,水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全村总户数544户,总人口2089人,村民组19个,党员41人。耕地面积1739.9亩,水面面积432亩,村经济是以苗木种植、蔬菜种植、水产养殖为主。    黄池镇尚兴村依托独特的绿色蔬菜和水产养殖发展潜力和优势,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要求,把发展目标定位为以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和生态水产养殖基地。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朝着“区域化、规模化”种植模式稳步发展,实行“基地+农户+科技+企业”的模式,进行产业运作。同时,依托黄池食品(集团)公司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和农业订单,农业订单达2000余亩,帮助农民致富。   

福光村

  福光社区位于黄池镇东北部,与乌溪镇、石桥镇接壤,福光水泥路与青黄公路相连,交通较为便捷。全村总面积6.0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000余亩,耕地面积3462亩,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50元。    社区辖19个村民组,827户,总人口2849人,劳动力1732人(其中务农622人,外出务工984人,经商人员126人),下设2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90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党员中女性6名,占总数的7%,文化程度分别为:本科2名,大专2名,中专5名,高中7名,初中43名,小学及以下31名;年龄结构:35岁以下9名,36-45岁15名,46-54岁15名,55-59岁13名,60岁以上38名。    2010年,我社区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计划,先后实施了薛滩老村道及四碾新区道路硬化建设:总投资34.329万元。分别为薛滩老村道路硬化建设25.925万元,总长为1000余米,宽为2.5米左右,厚为0.16米的水泥道路;四碾新区二期道路毛渣铺设长为120余米,宽为5米、地下水总长180余米及两边绿化建设8.404万元。认真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工作,为方便村民祭奠故人投资25.6875万元,新建并硬化建设了福光公墓路和南社公墓路。同时投资10余万元,新建了南社东站供电台区。    2011年村计划:①投资27.48万元建设U型渠长240米,基地绿化900米;四碾新区二期道路硬化:长200米,宽4米,厚0.16米;石桥组级道路硬化:长300米,宽2.5米,厚0.16米;四碾新区绿化工程:长60米,宽6米;三期地下水工程:长150米。②投资25.68万元,对二碾组级道路硬化建设。   

长福村

  长福村位于黄池镇东南部,境内沟渠纵横,水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长福村与石桥镇接壤,东接福光村,南连尚兴村,西靠青山河工业园,青黄路贯穿境内。长福村是由原长福村,沛南村合并而成,辖23个村民组,总户数759户,总人口2721人,总面积5.19平方公里。    近年来,长福村注重创新,突出“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建基础设施、共办社会事业、共促农民就业、共树文明新风”六大重点,通过生产支持、项目对接、用工协作、土地开发等形式,实施村企联建,构建了新农村建设工作载体。目前全村已与黄池食品集团公司、连丰种业等10家企业结对,发展农业订单达2000亩,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余元。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带领群众的致富奔小康的同时,始终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大力加强水面治安巡逻,全面落实普法帮教等各项综治工作措施,有力地维护了辖区内的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综治工作多次受到表彰和好评。   

戚桥村

  青山河高新园区戚桥村位于当涂县南部,由原戚桥村和席潭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约5.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1100余亩,水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全村有耕地面积2730亩,林地面积6亩,全村辖25个村民组,752户,总人口2540人,村部通往各村民组的都是沙石路,青黄公路沿村而过,交通较为便利。    近年来,戚桥村注重创新,突出“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建基础设施、共办社会事业、共促农民就业、共树文明新风”六大重点,通过生产支持、项目对接、用工协作、土地开发等形式,实施村企联建,构建了新农村建设工作载体。戚桥村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余亩,蔬菜种植多的农户种植蔬菜多达10亩多地。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生产出优质的绿色蔬菜。全村已与黄池食品集团公司、连丰种业等10家企业结对,发展农业订单达1000亩,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杨桥村

  杨桥村位于黄池镇西南部,东与黄池居委会相交接,南隔水阳江与芜湖县隔河相望,西邻三里村,北邻戚桥村,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辖27个村民组,总户数652户,总人口2273人,总面积3.4平方公里,农田2180亩,水面600多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余元。    近年来,杨桥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依托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突出特色建基地,引导加工增效益,创优环境促发展,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该村按照“典型带路、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结合实际,立足村情,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培育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迅速带动了本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该村积极实施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阳光工程”为主要内容的 “人人技能工程”。探索劳务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创建劳务输出组织和基地,成立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积极为外出务工者提供各种便捷服务。    支持全民创业,形成多元化就业格局。该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全民创业。在全村倡导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浓厚氛围。号召全村群众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富民为第一目标,以百姓创业为第一动力的思想,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一提高了农业生产地组织化程度。   

殷村村

  黄池镇殷村村位于黄池镇东部,黄池镇政府服务中心大楼座落于殷村,黄乌公路横穿全村,交通便捷,村南与芜湖县隔河相望,村西与本镇杨桥村相连,村北与劳动、尚兴、戚桥等村相连,村东与劳动村相连,全村共有土地2000余亩,可养水面500余亩,本村共有二十个村民组,总户数为625户,人口约2048人。    村党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有党员77人。工作人员现有人员6人,分别为书记、-、主任、文书、民兵营长、妇女主任,其中,男性5人,女性1人;具有大学学历的1人,大专学历的1人,高中学历的2人,初中学历2人。近年来,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先后荣获姑孰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我村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以蔬菜种植和水面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全村大力发展农业订单,与10多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签订农业订单达1000余亩,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建立了创卉苗圃基地100余,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带动农户达50余,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2008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100元。   

柘林村

  黄池镇柘林村位于当涂县黄池镇中部,东与当黄公路相连,南邻福山村,西靠中闸村,北接以以村,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050人,辖1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953亩,可养水面面积450亩。    今年,新建村级合作医疗卫生室一所,供电台区一个,服装加工企业一家,村内企业吸收本村劳动力就业100余人。在村集体经济极度薄弱的情况下,争取各方支持,筹集资金铺设沙石机耕路1000余米,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公开出租村小学闲置校舍,引进一家服装加工企业,扩大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强村民和集体的收入。近年来,积极推广水面生态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以现实的经济效益为样板,鼓励带动村生态养殖的开展,提高水面养殖效益,以此提升水面发包收益,增强集体收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控制非正常性开支,消除村民对村干部的片面认识,实行清正廉洁。经过村两委班子共同努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良好,通过切实为民办实事,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新形象。   

渔河村

  黄池镇渔河村位于黄池镇中北部面积3.86平方公里6.15,总人口2112人,辖23个村民组,耕地面积3375亩,可养水面127亩,本村经济以种植、养殖为主。    近年来,渔河村注重创新,突出“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建基础设施、共办社会事业、共促农民就业、共树文明新风”六大重点,通过生产支持、项目对接、用工协作、土地开发等形式,实施村企联建,构建了新农村建设工作载体。依托独特的绿色蔬菜和水稻高产示范基地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要求,把发展目标定位为以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和水稻高产示范基地。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朝着“区域化、规模化”种植模式稳步发展,实行“基地+农户+科技+企业”的模式,进行产业运作。目前全村已与黄池食品集团公司、徽农粮油专业合作社等6家企业结对,发展农业订单达2000亩,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带领群众的致富奔小康的同时,始终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大力加强水面治安巡逻,全面落实普法帮教等各项综治工作措施,有力地维护了辖区内的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综治工作多次受到表彰和好评。   

三星村

  黄池镇三星村位于黄池镇西北部,东南与渔河村接壤,北面与西河村相连,西边至姑溪河,全村面积5.3平方公里,总户数为1038户,人口3348人,其中党员91人,下设35个村民小组,村内可耕种面积368公顷,全村以种植业为主。    近年来,三星村注重创新,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要求加大新农村建设,扎实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独特的绿色蔬菜和水稻高产示范基地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把发展目标定位为以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和水稻高产示范基地。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朝着“区域化、规模化”种植模式稳步发展,实行“基地+农户+科技+企业”的模式,进行产业运作。目前全村已与黄池食品集团公司、徽农粮油专业合作社等6家企业结对,发展农业订单达1000亩,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00余元。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带领群众的致富奔小康的同时,始终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大力加强治安巡逻,全面落实普法帮教等各项综治工作措施,有力地维护了辖区内的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综治工作多次受到表彰和好评。  

南埂村

  南埂村处于黄池镇最北部,南靠渔河村,西接西河村,北至石桥镇谢公村。辖区内有18个村民小组,村民户数555户,总人口1948人,全村耕地面积2169.00余亩,可养水面200余亩,以常规农业生产为主。全村党员人数33人,女党员2人。多年来,村党支部根据镇党委“三级联创”工作要求,结合新时期党支部的新要求、新特点、新任务,不断强化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提高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在新时期的模范作用,全村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今年,新建村级卫生室一所,积极支持返乡能人创业办企业,吸收本村劳动力就业100余人。在村集体经济极度薄弱的情况下,争取各方支持,筹集资金资金铺设村级道路,实行村级道路硬化,切实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坚持以发展村级经济、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为中心,科学规划,积极引导群众奔小康的思路和加大奔小康的步伐。近年来,积极推广家禽畜牧生态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以现实的经济效益为样板,鼓励带动村民实行生态养殖的开展,提高家禽畜牧养殖效益,以此提升农民收入,带动农民致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控制非正常性开支,消除村民对村干部的片面认识,实行清正廉洁。经过村两委班子共同努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良好,通过切实为民办实事,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新形象。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为百姓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双沟村

  黄池镇双沟村位于黄池镇西北部,交通便捷。全村总耕地面积3289.16亩,总户数914户,总人口约3320人,辖28个村民组,共有党员81名,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业为主。    今年,新建村级供电台区一个,机械加工企业一家,村内企业吸收本村劳动力就业100余人。在村集体经济极度薄弱的情况下,争取各方支持,筹集资金资金100多万元铺设村级水泥路2.5公里,切实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坚持以发展村级经济、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为中心,科学规划,积极引导群众奔小康的思路和加大奔小康的步伐。近年来,积极推广水面生态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以现实的经济效益为样板,鼓励带动村生态养殖的开展,提高水面养殖效益,以此提升水面发包收益,增强集体收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控制非正常性开支,消除村民对村干部的片面认识,实行清正廉洁。经过村两委班子共同努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良好,通过切实为民办实事,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新形象。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为百姓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劳动村

  劳动村位于黄池镇东部,东与乌溪镇相连,黄乌公路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约6.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1300余亩,耕地面积3370亩。全村辖27个村民组,918户,总人口2976人,劳动力1816人,全村主导产业为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是安徽省“一村一品”蔬菜示范村。受到本地种植养殖经济发展的强力辐射,劳动村共有私营企业6个,农产品加工企业4个,粮油厂1个,蔬菜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对本村的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供了坚定的支撑。村部通往各村民组的都是水泥道路,总长达5.5公里,黄乌公路穿村而过,交通较为便利。村内现有一所幼儿园、两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有村级卫生室五所,文体活动室一个,连锁超市三个。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劳动村拥有的1300余亩集体水面均对养殖户发包,此地悠久的养殖鱼、河蟹、青虾等水产品的历史,在大力宣传促进农民专业化、规模化养殖的今天,劳动村水产养殖户已经形成水产品养殖-销售于一体的模式,养殖技术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近年来劳动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农业生产收入以及农民收入也逐渐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响应镇以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基础为主题的号召,本村积极开展精神文化建设,设立人口文化学校,建立文体活动室以及农家书屋,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此外,正在全力推进的民生工程整村推进工作,也将会给劳动村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劳动村目前共有党的基层组织4个。其中党总支1个,党支部3个,共有党员82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的3.66%,女党员10名,占党员总数的12.20%,35岁及以下的党员12名,占党员总数的14.63%,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5名,占党员总数6.10%,外出流动党员3名,目前共有申请入党人(不包括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7人,入党积极分子(不包括发展对象)3人,发展对象1人。  

三里村

  三里村位于黄池镇西南部,西隔青山河,南隔水阳江与芜湖县相望,北接三合村,东临杨桥、戚桥村。三里村是原三里村、焦潭村合并而成,辖24个村民组,总户数624户,总人口2268人,辖区总面积3.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714亩,可养水面600亩。    近年来, 三里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依托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突出特色建基地,引导加工增效益,创优环境促发展,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该村按照“典型带路、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结合实际,立足村情,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培育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迅速带动了本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50余元。    2010年,村两委始终把群众的所想所盼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积极开展民生工程。一方面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年”活动,努力为村民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人居环境。一方面优化村级医疗功能,2010年投资10多万元建造村卫生室,切实解决了群众就医难问题。一方面努力争取上级小农水项目,新建了关马垾小农田水利工程,解决了低洼田易旱易涝问题。此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获得2010年度“红旗单位”荣誉称号。   


南埂村特产大全




南埂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