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庄村位于位于两省(江苏、安徽)三县交界处的乌溪镇,东面紧靠水阳江(现开为芜申运河),全村地理面积7.2平方公里。与本镇王潭村、永保村、一心村毗邻,全村辖金村、梅庄、抱庄、方潭、戎村、张埂、鲁庄、红杨、前唐、后汤、大丁、小丁等15个自然村,共766户民居,人口2682人。
本村水源充沛,可养水面1117亩。土质良好,有效耕地面积2500亩。排灌方便,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2011年村民将1100亩转换开挖为蟹苗养殖池,成为蟹苗培育基地的重点村。
工农业生产发展并重,全村劳动力1628人,就业人数占95%,村内引资落户工业企业四家(求是仪表厂、金桥制衣、志春制衣、新鹏制衣),三个养殖生产合作社(辉煌水产养殖生产合作社、伟俊牲猪养殖生产合作社和金庄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碧桃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村内劳动力就地就业,剩余劳动力从事养殖生产,2011年人均收入10500元,村集体收入46万元。
基础设施完善,月牙路、金一路、环圩路贯穿全境,乌溪镇第二小学座落该村境内,另办有1所幼儿园,自来水通达千家万户,村卫生室、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即将投入使用,电气化村建设正在进行之中。
村“两委”班子健全,凝聚力、战斗力较强,旧村环境整治、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开展扎实。党总支成立于2008年5月,下辖第一、第二2个党支部,共56名党员。在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在农电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施农网改造两个台区,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用电不足的矛盾。在县财政项目的实施中,新建水泥路面1500米,目前全村各组的水泥路面已基本全面贯通。新农保、新农合工作在全镇名列榜首。
近几年来所获主要荣誉:2007获全县通村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获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获全市巾帼示范村、科普示范村、生态村。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国家农业开发项目的支持下,新建农水桥六座,农村电网达标改造四个新台区,新建水泥路面5500米,村内落户“乌溪二小”一座,幼儿园一座,并建有村级卫生室一所及村文体活动中心一座。在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村始终以打造“精品村、样板村”为理念,以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指导,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首要工作,大力发展养殖生产,增加村民收入。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521102 | 243000 | -- | 查看 金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乌溪社区 |
乌溪居委会地处两省(安徽、江苏)、四县(当涂、芜湖、宣城、高淳)交汇处,南邻水阳江,东邻一心村,西接胜平村,是乌溪镇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辖区内有4个居民组, 630户,人口2333人。 乌溪居委会组织机构和服务机构基本完善。居委会现有工作人员3人,其中主任1人,文书1人,妇女主任1人。设1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正式党员42名,预备党员2名。调解会、妇代会、创安小组、帮教小组、法制宣传组等组织机构健全,并开展了法律、科技(普)进居委会工作。 乌溪居委会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学习党的-报告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让发展更科学,让社会更和谐,让群众更富裕”的奋斗目标,在乌溪镇党委的领导下和乌溪镇政府的指导下,以及有关部门和居委会居民的关心和支持下,以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昂扬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克难攻坚,扎实苦干,为构建和谐文明居委会,为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工作。 |
胜平村 |
胜平村位于乌溪镇西面,由原胜平、麻碾两村2005年1月合并而成,与本镇南广村及本县黄池镇福光村、劳动村毗邻,东侧紧傍乌溪大港。全村辖10个村民组,耕地面积230.2公顷,水面养殖面积 1095亩,总人口3997人。村党总支成立于2005年10月,下辖第一、第二2个党支部,共76名党员。 乌溪镇港西工业集中区座落本村境内,美华服饰、瑞东仪表、力友起重、豪格时装、虹润彩印等企业落户于此,众多村民在上述企业就业。农业主导产业为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兼有蔬菜种植、蟹苗培育、苗木培育、生猪养殖等产业。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目前基础设施较完善,乌黄公路、育才路、麻碾路等贯穿全境,自来水、有线电视通达千家万户。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有一块标准篮球场和两个乒乓球台,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实施科技进乡村工程着力提高群众科学素质。村卫生室即将投入使用,为方便群众看病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广大干部群众共建和谐新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个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全村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阔步向前迈进。 |
南广村 |
南广村是由原南广、张村、顾村3村于2005年1月合并而成,是乌溪镇规模最大的村。位于乌溪镇西北,与本镇胜平村及本县塘南镇新卫村、石桥镇万济村、黄池镇福光村、劳动村毗邻。全村辖18个村民组,耕地面积406.4公顷,水面养殖面积 1725亩,总人口5555人。村“两委”班子健全,配套组织齐全。村党总支成立于2005年10月,下辖第一、第二、第三3个党支部,共146名党员。村内民营企业3家,分别是荣达制衣厂、浩宇仪表有限公司和鑫源粮油公司。农业主导产业为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兼有蟹苗培育、苗木培育等产业。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目前基础设施较完善,育才路、顾村路、张村路、南广路贯穿全境,自来水、有线电视通达千家万户。乌溪初中、乌溪第三小学座落本村,另有一所民办幼儿园,原顾村被称作“水阳江畔状元村”。2008年建成的村卫生室为方便群众看病发挥着积极作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有一块标准篮球场和两个乒乓球台,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实施科技进乡村工程着力提高群众科学素质。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广大干部群众共建和谐新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个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全村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阔步向前迈进。 |
七房村 |
七房村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的东南端,地处两省(安徽、江苏)、四县(当涂、芜湖、宣城、高淳)交汇处,辖10个自然村,总面积230公顷,其中耕地2300亩,水面900亩,农户630户,人口2378人,2010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0500元。围乌公路横穿境内,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全村以蟹苗培育为主导产业,以水产养殖、生态循环农业、粮油加工等其它产业为辅,多轮驱动。现已建成了蟹苗培育、生态农业、水产养殖等多个标准产业化基地。先后被农业部、科技部、省、市、县授予:“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村”、“科技部富民强县行动计划先进单位”、“省级专业示范村”、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示范村、省级生态村、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市文明卫生村”、“ 市生态村”、“ 市科普示范村”、“ 市五个好村党支部”、“ 市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村”、“ 市巾帼示范村”、“ 县综合实力十强村”、“ 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被誉为“中华蟹苗第一村”。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全村基础设施完善,水泥道路贯穿全村,率先实现组组通。自来水、有线电视通达千家万户。目前,建成小学1所、卫生室1座、村民文化活动中心1处,极大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同时,积极实施科技进村工程,着力提高村民科学素质。 村内民营企业八家,分别是衣之美服装有限公司、七房制衣有限公司、海兴服装有限公司、鹏程服装有限公司、天马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海林粮油公司、四房粮油公司和七房饲料厂;经济合作组织两家,分别是乌溪镇七房蟹苗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乌溪镇七房振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村党总支下辖岗南、岗北、创业(流动)、蟹苗合作社4个党支部,66名党员。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广大干部群众共建和谐新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践行科学发展观,“三个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全村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阔步向前迈进。 |
一心村 |
一心村2005年1月经村级规模调整,由原一心村和涵口村合并而成。位于乌溪镇东,紧邻集镇,北与本镇金庄村、七房村毗邻,西与本镇胜平村隔乌溪大港相望。围乌路、当高大桥引道、月牙路、金一路贯穿全境。全村辖8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29.5公顷水面养殖面积 1035亩,总人口3095人。 农业主导产业为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兼有蟹苗培育等产业。 村设立党总支,66名党员,下辖复兴、大桥、宏宇3个党支部。 村级各项工作扎实开展,连续数年在全镇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处于全镇先进行列。 近年来获得主要荣誉:2006-2009年全县“五个好”村党组织;2008年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先进民兵营、村级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2009年先进集体。 |
金庄村 |
金庄村位于位于两省(江苏、安徽)三县交界处的乌溪镇,东面紧靠水阳江(现开为芜申运河),全村地理面积7.2平方公里。与本镇王潭村、永保村、一心村毗邻,全村辖金村、梅庄、抱庄、方潭、戎村、张埂、鲁庄、红杨、前唐、后汤、大丁、小丁等15个自然村,共766户民居,人口2682人。 本村水源充沛,可养水面1117亩。土质良好,有效耕地面积2500亩。排灌方便,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2011年村民将1100亩转换开挖为蟹苗养殖池,成为蟹苗培育基地的重点村。 工农业生产发展并重,全村劳动力1628人,就业人数占95%,村内引资落户工业企业四家(求是仪表厂、金桥制衣、志春制衣、新鹏制衣),三个养殖生产合作社(辉煌水产养殖生产合作社、伟俊牲猪养殖生产合作社和金庄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碧桃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村内劳动力就地就业,剩余劳动力从事养殖生产,2011年人均收入10500元,村集体收入46万元。 基础设施完善,月牙路、金一路、环圩路贯穿全境,乌溪镇第二小学座落该村境内,另办有1所幼儿园,自来水通达千家万户,村卫生室、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即将投入使用,电气化村建设正在进行之中。 村“两委”班子健全,凝聚力、战斗力较强,旧村环境整治、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开展扎实。党总支成立于2008年5月,下辖第一、第二2个党支部,共56名党员。在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在农电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施农网改造两个台区,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用电不足的矛盾。在县财政项目的实施中,新建水泥路面1500米,目前全村各组的水泥路面已基本全面贯通。新农保、新农合工作在全镇名列榜首。 近几年来所获主要荣誉:2007获全县通村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获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获全市巾帼示范村、科普示范村、生态村。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国家农业开发项目的支持下,新建农水桥六座,农村电网达标改造四个新台区,新建水泥路面5500米,村内落户“乌溪二小”一座,幼儿园一座,并建有村级卫生室一所及村文体活动中心一座。在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村始终以打造“精品村、样板村”为理念,以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指导,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首要工作,大力发展养殖生产,增加村民收入。 |
永保村 |
永保村位于乌溪镇东北,东与王潭村、南与金庄村、西与七房村毗邻,北与本县塘南镇桃园村接壤,月牙路穿村而过。全村辖禅定、徐垛、陈垛、吴任、后唐、周家、方旱等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77.1公顷,水面养殖面积 1050亩,总人口2495人。农业主导产业以粮油种植、水产养殖和蟹苗培育等为主。村党总支成立于2007年5月,下辖第一、第二2个党支部,共58名党员。 永保村龙舟队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具有较高竞技水平,上世纪八十年代曾获全省龙舟比赛第一名、全国龙舟比赛第三、第四名的好成绩,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近几年参加各种比赛取得辉煌战果。2005年受邀参加首届中国诗歌节龙舟表演赛。2007年,获马鞍山市第九届运动会龙舟比赛1000米直道竞速第一名,同年代表马鞍山市参加省第五届农运会龙舟竞赛所有项目的角逐,在混合组200米、400米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2008年、2009年连续获得全县龙舟锦标赛冠军。此外,近年来多次受邀到合肥、南京、无锡等地参加当地举办的龙舟比赛,并取得较好名次。 |
王潭村 |
王潭村位于乌溪镇东北角,东与南圩隔河相望,南接本镇金庄村,西与本镇永保村、北与本县塘南镇边湖村毗邻。 全村辖王潭、王庄、苏庄、李湾等4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37.4公顷,水面养殖面积 1400亩,农户602户,总人口2230人。 农业主导产业以粮油种植、水产养殖为主,兼有蟹苗培育,双孢菇栽培是本村的特色产业。村内民营企业1家,系2006年招商引资引进南京高淳客商吴良虎创办的鸿昌制衣厂,吸纳本地100多名农村劳动力进厂务工。 村党支部划分为3个党小组,共有43名党员。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