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马鞍山 >> 当涂县 >> 塘南镇 >> 边湖村

边湖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边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边湖村简介

边湖村  边湖村隶属当涂县塘南镇,地处塘南镇东南端,东面紧临丹阳湖,与南圩隔湖相望,南面与江苏省高淳县、当涂县乌溪镇接壤,西面是兴永村,北面与普新村相临,距塘南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镇道路为水泥公路,交通方便,距县城41公里。
  边湖村辖5个自然村,分别是晋涵自然村、陈潭自然村、谷村自然村、老庄自然村、汤村自然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772户,总人口2976人。边湖村有一个党支部,五个党小组,党员人数61名,其中女党员3名。全村耕地面积5141.3亩,其中南圩耕地2007.9亩,可放养水面1015亩。村委会驻老庄自然村。
  近年来,边湖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全村群众锐意进取,扎实苦干,依靠水面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凭借紧临南圩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水面生态经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达9786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521104 243000 -- 查看 边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边湖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边湖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藏皇阁社区

  藏皇阁社区坐落在塘南镇集镇,东、南、西、北与塘南村接壤,社区共有724户,总人口1120人。居委会班子成员数5人。   藏皇阁社区秉承为居民谋福的宗旨,从事日常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工作:集镇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围绕镇政府中心工作而开展工作。   居委会班子成员平时注重学习,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升为民优质服务水平。   

曹坝村

  曹坝村隶属于当涂县塘南镇,地处塘南镇东端,东面与普新村毗邻,南面与吴村港村接壤,西面与凤凰村相邻,北面与大陇乡南拓村、团东村相连。距塘南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县城45公里。县级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交通条件较好。村委会驻地位于曹家坝自然村(原曹坝小学旁)。    曹坝村辖8个自然村和一个丹阳湖居民点,分别是曹家坝自然村、茨菇吴自然村、潭沿自然村、魏村自然村、仇家自然村、夏庄自然村、周桥自然村、更楼自然村及丹阳湖居民点,共有17个村民小组,农户602户,全村总人口2275人。曹坝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6人,其中,女性党员7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村民代表数51人,2010年9月25日,顺利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   曹坝村现有耕地面积2985.34亩,其中,南圩面积650亩。可放养水面1800亩。全村主导产业为水产养殖业,盛产鱼、虾、蟹等水产品等。2013年度村集体收入200万元,主要来源于水面及南圩发包收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8310元。   

凤凰村

  凤凰村位于塘南镇镇政府东部约一公里处,管辖王东、王西、小周、陶村、张滩五个自然村。   全村共有住户398户,总人口1537人,现有耕地面积2089亩,可养殖水面841亩。当涂至兴永公路横贯东西,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村民世代以种植粮、油、棉为主,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产业结构调整后,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掀起了一股水产养殖之风,以螃蟹养殖为主,套养鱼、虾、鳖等为辅的立体养殖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在我村已具有蟹苗培养,成品蟹养殖,商品蟹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螃蟹养殖需要的投入资金较大,风险也较大,但经济效益高,它已经作为我村今后水产品养殖的重点发展对象。我村为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较为可行的发展规划,并且成立了马鞍山市荣振蟹苗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制定生产技术标准。近几年,水产养殖产业已成为我村的支柱产业及增收的亮点。我村两委共有5人组成,支委由王庆金(书记);杨德发;周小善三位同志组成,村委由王明宝;魏承红两位同志组成,村集体年收入约50万元左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保持与众不同的优势是我们不变的追求和原则。展望   未来,我们将立足于“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立足科技,服务三农”工作宗旨,发扬“开拓、创新   、拼搏、攀登”的精神,齐心协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塘南村

  塘南村隶属于当涂县塘南镇,是塘南镇政府所在地,东面与凤凰村毗邻,南面与邰桥村接壤,西面与大高村相邻,北面与大陇乡霍村相连。本村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距县城34公里。   塘南村辖5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共667户,全村总人口2589人,党员数61名,预备党员3名。   塘南村现有耕地面积3485亩,其中,内圩面积3090亩,南圩面积395亩。可放养水面1343亩。全村主导产业为水产养殖业,盛产优质稻米、油料作物和鱼、虾、蟹等水产品等。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约2100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百万元,主要来源于水面发包,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塘南村是全县18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也是全市新农村建设“一镇十村”试点村之一。   

大高村

  大高村隶属当涂县塘南镇,地处塘南镇北郊,东面与塘南村毗邻,南面与大姜村接壤,西面与石桥镇永新村相邻,北面与大陇乡霍村相连,本村区位、交通条件较好,距塘南镇政府所在地0.3公里,距县城34公里。   大高村辖9个自然村,分别是八家自然村、大高自然村、钱许自然村、四年自然村、头年自然村、小高自然村、小蒋自然村、小周自然村、新街自然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486户,总人口1860人。   大高村现有耕地面积2545.2亩,其中,内圩面积2399.2亩,南圩面积146亩。可放养水面1198亩。主导产业为水产养殖业,盛产优质稻米、油料作物和鱼、虾、蟹等水产品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972元。   

大姜村

  大姜村隶属当涂县塘南镇,地处塘南镇西侧,东面与塘南村毗邻,南面与邰桥村、石桥镇万寿村接壤,西面与石桥镇永新村相邻,北面与大高村相连。距塘南镇政府所在村0.5公里,距县城34公里。   大姜村辖18个自然村,分别是大姜自然村、大王自然村、陡王自然村、二年赵自然村、孔村自然村、楼王自然村、卢村自然村、双池自然村、陶庄自然村、魏家湾自然村、小王自然村、小袁自然村、新村自然村、兴隆街自然村、雁周自然村、周坝自然村、周村自然村、朱家自然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农户851户,总人口3123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4971.512亩。可放养水面2000亩。   大姜村主导产业为水产养殖业,盛产优质稻米、油料作物和鱼、虾、蟹等水产品等,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7010元。大姜村是安徽省省级生态村,村内绿树成荫,镇级敬老院座落在鸟语花香的大姜村。   

邰桥村

  邰桥村隶属当涂县塘南镇,地处塘南镇西南部。东面与白马村毗邻,南面与新卫村、乌溪镇南广村相连,西面与石桥镇的普济村、万济村交界,北面与大姜村、石桥镇普济村接壤。村委会驻地设在新庄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北侧。距塘南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距县城35公里。   邰桥村辖23个自然村,分别是邰桥自然村、清涼自然村、袁村自然村、徐家自然村、郝家自然村、低坝自然村、周家自然村、上头吴自然村、宋霍自然村、杨屋基自然村、板埂圩自然村、姜家自然村、小张村自然村、马叉自然村、汪家自然村、新村庄自然村、垅子上自然村、宋坟滩自然村、后杨村自然村、霍鱼港自然村、肖家自然村、陶家自然村,共有21个村民组759户,总人口2826人,耕地面积4212亩,可放养水面530亩。   邰桥村近年来依托紧临围乌公路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村级企业,邰桥村境内的塘兴油厂是我镇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全镇规模企业之一。现代农业近年来发展趋势良好,蔬菜种植、生猪养殖、土鸡养殖如百花齐放。以培育优质水产苗种而闻名周边地区的兴达水产苗种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年产优质鳜鱼苗100万尾,青虾苗种50万尾,产品供不应求,示范带动效益明显。   

白马村

  白马村隶属于当涂县塘南镇,地处塘南镇南端,东面与吴村港村、兴永村毗邻,南面与桃元村新卫接壤,西面与邰桥村相邻,北面与凤凰村相连。白马村距塘南镇政府所在村6公里,距县城39公里。村委会驻地赵家自然村。   白马村辖8个自然村,分别是红杨树自然村、三年吴自然村、东边庄自然村、杨村徐自然村、畚箕脑自然村、赵家自然村、前杨自然村、周王自然村,辖16个村民小组(红胜、和平、三年吴、仙合、东边庄、徐东、徐西、畚箕脑、赵家、前杨、中心、杨名、跃进、庄木桥、周家、王家),全村共有656户,总人口2456人。村党支部党员数51名(含预备党员1名),其中女党员7名,2013年被列为考察对象的1名,吸收预备党员1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名。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721.851亩,其中,内圩面积3431.551亩,南圩面积293.3亩。可放养水面1395.7亩(其中含邰桥村玉林沟17亩)。   白马村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塘南水产品大市场和马鞍山市海滨水产品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马鞍山市海滨水产品冷冻有限公司、当涂县周王农业开发公司、当涂县白马服装厂、马鞍山市金马五金制品厂、白马建材厂、当涂县广源花卉种植场、马鞍山顺源服装厂等多家企业落户我村辖区内。我村盛产优质稻米、油料作物和鱼、虾、蟹等水产品。2013年水面发包收入达127万元,南圩收入12.65万元,其他收入21万元左右。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0元。2009年4月实施的组组通水泥路使用状况良好。2010年底2011年初全村亮化工程在我村在外发展的村民浙江荣升集团董事长、浙江、安徽商会会长徐军权的资助下,实现了村村通路灯。2012年1月整合村闲置土地,发展服装企业,有望在年内投产。2013年年初编制了周王美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现正在实施江南水乡建设和整治拆迁建设,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美好乡村规划方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民生工程等工作力度。  

新卫村

  新卫村隶属当涂县塘南镇,地处塘南镇西南端,东面与桃元村毗邻,南面与乌溪镇七房村接壤,西面紧靠围乌公路,北面与白马村相连。新卫村距塘南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县城36公里。村委会驻方坝组围乌路旁。    新卫村辖8个自然村,分别是新卫自然村、刘村自然村、刘前自然村、许垛自然村、灰坝自然村、方坝自然村、代村自然村、中卫自然村。总户数397户,总人口1488人。耕地面积2250亩,其中南圩耕地224亩,可放养水面1240亩,是一个传统种植业、生态养殖业为主的村,盛产大米、油菜籽、棉花、螃蟹、青虾等优质特色产品。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0800元左右。       自今年3月被确定“美好乡村”示范点以来,我村紧抓契机,与时俱进,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突出建设“精品化”、环境整治“生态化”、卫生保洁“长效化”,整个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美好乡村”雏形初显。  

桃元村

  桃元村隶属于当涂县塘南镇,地处塘南镇东南端,东面紧临兴永村、南面与乌溪七房村毗邻、西临新卫村、北与兴永、白马村接壤,桃元村距塘南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县城40公里。村委会驻李村自然村。   桃元村辖9个自然村,分别是老卫自然村、姜庄自然村、祠堂自然村、李村自然村、新庄自然村、窑上自然村、孙张自然村、任村自然村、汤刘自然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32户,人口2175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数38人,其中女党员6名。全村耕地面积2958.22亩(其中南圩面积545亩),可养水面1470亩。   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0万元,主要来源于水面发包收入。劳动力人数1203人,出外务工人员53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主要来自于水面收益及外出劳务收入。   

兴永村

  兴永村隶属当涂县塘南镇,地处塘南镇东南端,东面与边湖村毗邻,南面与乌溪镇接壤,西面与桃元村相邻,北面与吴村、白马相连,本村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村村通水泥公路,距塘南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县城39公里,村委会驻庄村湾自然村。   兴永村辖7个自然村,分别是庄村湾自然村、谷村自然村、官潭自然村、邹垛自然村、前村自然村、后村自然村、张村自然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为830户,总人口3179人。现有耕地面积4438.5亩,其中,内圩面积3544.5亩,南圩面积894亩。可放养水面2250亩。   全村主导产业为水产养殖业,盛产鱼、虾、蟹等水产品。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于水面发包,自2008年以来,连续5年村水面发包收入年均超过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多元,2008年兴永村被列为塘南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吴村港村

     吴村港村隶属当涂县塘南镇,地处塘南镇中心地段,东面是普新村,南面是兴永村,西面是白马村,北面是曹坝村。距塘南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塘兴公路、邰桥至普新公路贯穿其中,交通极为便利,距县城38公里。   吴村港村辖6个自然村,农户519户,共2068人,耕地2341亩,可养水面1200多亩。吴村港村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水产生态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形势看好,现已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劳务输出是吴村港村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渠道。   2010年,吴村港村再次被县委政府、县政府评为全县综合实力“十强村”,2007—2009年荣获“五个好”基层党支部。近年来,吴村港村大力做好水面这篇文章,自2003年以来,连续七年村水面经济发包收入年均超过100万元,2010年集体经济收入高达1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元。   

普新村

  普新村隶属当涂县塘南镇,地处塘南镇东端,东面紧靠丹阳湖,南面与边湖村毗邻,西面与兴永、吴村港村接壤,北面与大陇乡汪村村相邻。距塘南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镇道路为水泥公路,交通方便,距县城40公里。   普新村辖5个自然村,分别是蜻蜓自然村、新王自然村、新于自然村、寺门自然村、杨垛自然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758户,总人口2964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5359亩,其中南圩面积1900亩。全村可放养水面3000亩。村委会驻地新于自然村。   近年来,普新村立足村情民情,从思想下决心,从认识上立信心,把握立足点,找准切入点,发展生态养殖,尤其是稻田生态养殖。村党支部经过深入仔细的调查和分析论证,坚持走生态养殖与特色养殖齐头并进的路子,以发展的眼光、市场经济的思维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赋予传统产业以新的生命力。近年来,村级水面发包收入每年都在100万元以上,土鸡养殖及獭兔养殖也为特色养殖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700多元。   

边湖村

边湖村  边湖村隶属当涂县塘南镇,地处塘南镇东南端,东面紧临丹阳湖,与南圩隔湖相望,南面与江苏省高淳县、当涂县乌溪镇接壤,西面是兴永村,北面与普新村相临,距塘南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镇道路为水泥公路,交通方便,距县城41公里。   边湖村辖5个自然村,分别是晋涵自然村、陈潭自然村、谷村自然村、老庄自然村、汤村自然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772户,总人口2976人。边湖村有一个党支部,五个党小组,党员人数61名,其中女党员3名。全村耕地面积5141.3亩,其中南圩耕地2007.9亩,可放养水面1015亩。村委会驻老庄自然村。   近年来,边湖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全村群众锐意进取,扎实苦干,依靠水面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凭借紧临南圩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水面生态经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达9786元。   


边湖村特产大全




边湖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