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溪社区地处含山县铜闸镇老街东南面,东临和县沈巷,共3945人,1920余户。境内合芜高速公路穿行而过,淮南线铁路运输发达,环境优美,素有“铜溪古镇”的美誉。村两委成员4人,2008年人均收入4525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38000余元,辖内有铜闸镇初级中学,多家社会事业单位。
我社区所处的铜闸镇位于含山县东南部,距县城约30公里,是我县通往沈巷、芜湖及江南各地的必经之路。铜闸镇历史悠久,史料记载,该镇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因建于一条小溪边,故早年得名“铜溪”,原过街门楼上嵌有“铜溪古镇”四个大字,后因建造铜城堰闸于此,更名为铜城闸,现简称铜闸。
古镇铜城闸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全长不足一公里,石板路面,中间向南仅一条小巷,名黄家巷。鼎盛时期,镇上有3000多人口,各业俱全,交通便捷,特别是水上交通四通八达,牛屯河后河横穿街道中段,由北流入和县白渡桥经金河口入江,向南汇入运漕后河经裕溪口出江。旧时铜闸镇是和含两县农村的商贸中心,农作物、水产品的集散地,市场十分繁荣。
铜溪社区以打造“和谐社区”为宗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努力为居民提供满意的服务。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423102 | 238000 | 0555 | 查看 铜溪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铜溪社区 |
铜溪社区地处含山县铜闸镇老街东南面,东临和县沈巷,共3945人,1920余户。境内合芜高速公路穿行而过,淮南线铁路运输发达,环境优美,素有“铜溪古镇”的美誉。村两委成员4人,2008年人均收入4525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38000余元,辖内有铜闸镇初级中学,多家社会事业单位。 我社区所处的铜闸镇位于含山县东南部,距县城约30公里,是我县通往沈巷、芜湖及江南各地的必经之路。铜闸镇历史悠久,史料记载,该镇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因建于一条小溪边,故早年得名“铜溪”,原过街门楼上嵌有“铜溪古镇”四个大字,后因建造铜城堰闸于此,更名为铜城闸,现简称铜闸。 古镇铜城闸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全长不足一公里,石板路面,中间向南仅一条小巷,名黄家巷。鼎盛时期,镇上有3000多人口,各业俱全,交通便捷,特别是水上交通四通八达,牛屯河后河横穿街道中段,由北流入和县白渡桥经金河口入江,向南汇入运漕后河经裕溪口出江。旧时铜闸镇是和含两县农村的商贸中心,农作物、水产品的集散地,市场十分繁荣。 铜溪社区以打造“和谐社区”为宗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努力为居民提供满意的服务。 |
长岗村 |
长岗村:地处铜闸镇西部,地形以丘陵为主,辖内有42个自然村,共6500余人,1820余户,村总面积为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5400余亩,山林面积820余亩。境内有长岗中学和长岗小学。历史文化遗产凌家滩遗址位于长岗村境内。 |
太湖村 |
太湖行政村是铜闸镇八大行政村之一,地处含山县铜闸镇西北部,距含山县城28公里,位于太湖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脚下,周边紧邻合肥、南京、芜湖、马鞍山等城市,形成1小时经济辐射圈,毗邻合芜高速、淮南铁路,省道合裕路横穿村境,与沪、苏、杭等大中城市形成4小时交通辐射圈,附近的裕溪河通达长江,水陆交通便捷。而即将建成的北沿江高速、合马高速,将使太湖村处在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节点上。 历史文化遗址太湖寺位于太湖村境内。太湖寺,也叫太湖禅寺,位于含山县南部的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是安徽省重点寺庙之一,因太湖山地名而得名。1985年1月,太湖禅寺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寺庙。经过历代修缮,太湖寺已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一个寺庙建筑群。从山门到顶峰的天台呈一轴线,沿轴线分布天王殿、大雄宝殿、二圣殿、龙王殿和天台。太湖山北面,有一接引庵,筑于山腰上,环境十分恬静。太湖山佛寺集中,布局合理,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它们组成了一个各具特色的庙宇群。其建筑风格类似九华山,故又称为“江北小九华”。 太湖村地形以山区丘陵为主,辖内有26个自然村(),现有人口4078人,农户1052户,总占地面积16237亩,其中山林面积7328亩。全村农业生产以水稻、棉花、油菜、小麦、芋头等为主,养殖业以鸡、鸭、鹅、猪为主。 村境内现有民生瓷厂、鹿鸣堂酒店和太湖林场等多家企业,促进和带动了村域的经济发展。最近两年太湖村不断加强畜牧业发展,鼓励农民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惠,如养殖猪、鸭和羊等家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2012年人均纯收入7460元。 太湖村党总支现共有党员97人,分设4个二级党支部。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博士1人,本科1人,大专1人。2010年,我村荣获全县文明创建先进村,村党总支荣获镇先进党支部。2011年,村党总支荣获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目前,太湖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机遇。一是安徽省经济社会进入黄金发展期,为太湖村加快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宏观环境。二是中部崛起战略,有利于皖东加快现代农业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承接产业转移一系列惠农政策,将有力促进太湖村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村级党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经济发展基础夯实,集体经济状况好转,农民收入增加;村庄规划合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开展,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大提高,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
塔岗村 |
塔岗行政村由原山马和塔岗两个行政村于2006年4月合并而成,地处含山县铜闸镇中心位置,西面与太湖山相连,东面与西河行政村接壤,南面与运漕镇接壤,北面与陶厂镇官塘行政村接壤。塔岗村部总占地面积816.47㎡,总建筑面积304.4㎡,设计为主房、附房、庭院、围墙、水泥路面、厕所等六部分。村部办公室、活动室、会议室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水电皆通,有远程教育电视设备,安装了农村信息机;办公室。会议室桌椅齐全,大会议室一次可容纳100多人进行正常活动;其他各项辅助设施亦全部到位。 地形以山区丘陵为主,辖内有21个自然村,分别为塔岗片(老庄、粉坊、下塔岗、姚上、前庄、铜庄、贾庄、吴庄、大格、许庄、槽坊、祠堂、谢村);山马片(山马、小马、小韦、高庄、上王、王前、韦咀、代梗)。共3361人,880余户,耕地面积亩2830余亩,山林面积2120余亩。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村两委成员8人,其中一名下派书记,一名选聘大学生村官。2008年人均收入3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8000元。 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在镇负责人大积极引进下,先后有铜由大酒店、皖能发电厂和朗顿机械公司等数家大型企业落户于我村境内的铜闸镇工业园区,为广大村民提高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我村大力推进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根据当地特色和实际情况,鼓励农民加大棉花种植,并于棉业企业订立生产收购合同,以确保来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增加来农民的年收入,从而改善了广大村民大生活质量;另外为响应国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两委干部大共同努力下,先后完成了山马、小马和王前三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改造,村容得到了修缮,村内道路畅通,农民出行更加方便,得到了农民群众的高度赞许。 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宗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和坚强领导下,全村人民正在向富裕型小康生活迈进坚实的步伐。 |
西河村 |
西河行政村地处含山县铜闸镇北部,地形以丘陵为主,辖内有15个自然村,共3100人,1120户,耕地面积亩4700余亩,山林面积210余亩。村两委成员5人,2008年人均收入31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000元,村部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卫生所建筑面积160平方米,有西河小学。 目前,通过几年来建设,我村2条主道路及全部村内环路全部进行硬化,对道路两旁栽植树木。生活污水,垃圾全部进行集中处理,计划建造公共厕所7座,并鼓励农民应用沼气池,从而进一步促进来新农村建设;现有8个自然村的有线电视得到普及,全村调频广播是基本上全部收听,固定电话及通信全民普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齐全,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我村不断加强畜牧业发展,鼓励农民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惠,如养殖猪、鸭和鹅等家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做好村级计划生育工作,为广大育龄妇女做好各项服务,同时认真处理好村民反映的任何问题。 在广大村民的配合支持和村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度我村荣获镇先进党支部称号、计划生育一等奖和信访工作第二名。 |
鸭西村 |
一、地理位置:该村位于铜闸镇东南部13公里处,东接庆广行政村,南临运漕镇,西接长岗行政村,北接塔岗行政村。 二、村内自然村:该村有34个自然村,分别是翁村、龙张、河口、黄咀、陶村、奚村、朱巷、席李、张许坛、大洼、毕村、兴庄、王老、新站、王村、李村和 郭村自然村。 三、人口、面积:该村现有总农户1050余户,农业人口4260人,其中男2193人,女2067人,总面积为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3089亩,山林面积637亩。 四、学校:该村有六年制小学1所。鸭西小学位于翁村自然村境内,在校学生205人,教师7人。 五、经济发展:该村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料、瓜菜等,养殖业以养牛、养羊为主,2008年全年人均收入为1689元。 六、境内企业:运丰棉业、广源棉业、万通棉业、陈山自来水厂、黄咀沙场、天胜棉业和大地棉业。 七、村设机构:村党支部、村委会、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党员电教、民事调解六个办公室,负责全村党务、行政工作,为全体村民做好服务工作;在两委干部中有县选派干部一名。 八、工作成就:2008年度大马行政村获得镇计划生育工作三等奖和综治工作一等奖。 九、村委工作宗旨:从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稳扎稳打,维护村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
大马村 |
一、地理位置:该村位于铜闸镇西16公里处,东接塔岗行政村,南临鸭西行政村,西接长岗行政村,北接太湖行政村。 二、村内自然村:该村有13个自然村,分别是刘桥、陈山、高咀、何后、王东、王西、小西、小田、大小张、笪村、马庄、汪徐和韦岗自然村。 三、人口、面积:该村现有总农户752户,农业人口3181人,其中男1673人,女1508人,总面积为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2547亩,山林面积45余亩。 四、学校:该村有六年制小学1所。大马小学位于杨庄自然村境内,在校学生210人,教师8人。 五、经济发展:该村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料、瓜菜等,养殖业以养牛、养羊为主,2008年全年人均收入为1600元。 六、村设机构:村党支部、村委会、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党员电教、民事调解六个办公室,负责全村党务、行政工作,为全体村民做好服务工作。 七、工作成就:2008年度大马行政村获得镇计划生育工作二等奖和综治工作二等奖。 八、村委工作宗旨:努力引进项目建设,改善村气象,提高村民收入,求真务实。 |
庆广村 |
庆广行政村地处含山县铜闸镇东部,地形以山丘平原为主,辖内有29个自然村,共5200人,1290余户,耕地面积亩5600余亩,山林面积80余亩。村两委成员7人,村部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卫生建筑面积120平方米。2008年人均收入3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8000元。 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在镇负责人的积极引进下,先后有忠联木业、茂盛板材和佳诚纺织厂等数家大型企业落户于我村境内,为广大村民提高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我村大力推进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根据当地特色和实际情况,鼓励农民加大棉花种植,并于棉业企业订立生产收购合同,以确保来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增加来农民的年收入,从而改善了广大村民大生活质量;另外为响应国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着手将我村赵墩自然村作为第一个新农村建设点,相信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使村容得到了修缮,村内道路畅通,农民出行更加方便,最终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肯定和接受。 2008年度我村荣获镇先进党支部称号、征兵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和财务管理先进奖。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