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马鞍山 >> 含山县 >> 清溪镇 >> 白衣村

白衣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白衣村谷歌卫星地图)


白衣村简介

  白衣村位于含山县清溪镇南面、座落在美丽的苍山脚下,东临苍山部队驻地,西接林头镇,山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全村辖22个村民组,总面积约为16.87平方公里,总人口2818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6370元。下设一个党总支,二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6名,其中女性9名,少数民族2人。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村两委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加固、除险了多座水库、当家塘和抗旱水渠,确保了旱涝保丰收;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修建了贯穿全村的宽4米的水泥道路长4公里,各村民组全部修铺了砂石路,村村都实现了班车通行,并已形成网络,有效的方便了群众出行;由于属于丘陵地带,依托丰富的山场资源,该村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发展林业经济,现有山场面积1.3万余亩,形成了具有特色地桃花山生态林场,出产野生药材杜仲、海金沙、桔梗、天麻、和丹参等特色产品。加大农作物种植力度,现有耕地3444亩,主要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油菜、花生、芝麻、棉花、打瓜籽等经济作物,建立了绿色无公害山芋生产和育苗基地,安徽园林建设责任有限公司培育的多种名贵苗木远销省内外,并形成一个有效整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为了确保全村各项事业更好更快持续发展,全村还利用有利时机,着重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及群众性科技文化教育,形成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为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村建有两所小学,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强化了村级两所卫生室建设,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铺开,农家书屋正在筹建中。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村内建有抗日纪念碑、革命烈士墓两处、宗祠三座和马山口古道要道旧址等。该村连续多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行政村”等荣誉称号。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白衣村两委干部将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以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工作标准,向着“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家园”目标阔步迈进,努力开创白衣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522105 238000 0555 查看 白衣村谷歌卫星地图

白衣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白衣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巨兴社区

  巨兴社区位于含山县清溪镇北部、清巨路终端,环半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辖12个自然村和一个街道,总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52亩,山场面积775亩,水面面积311亩,总户数1366户,人口3655人,其中农业人口2700人,非农人口955人,设有一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党员人数72人。    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两委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拓展种植、养殖业,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以绿茶、红打瓜子为代表的特色产业种植基地,有力地促使了农民增产增收。    有效设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按照“道路干净、河渠畅通、村居整齐、院落清洁、圈厕卫生”的新要求,社区所有村都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12个自然村全面完成了新农村建设,其中曹庄村市级示范村建设验收合格,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市十佳乡村”荣誉称号,巨兴红瓜籽被列入全省100个特色产业之一,西洪玉石籽石榴也被科技部列入科技成果转让项目得到国家财政支持。    为了确保全村各项事业更好更快持续发展,全村还利用有利时机,着重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及群众性科技文化教育,形成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为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投资220万元,新建了占地19亩,可容纳100名院民的敬老院,并取消了五保户入院门槛,鼓励五保户集中供养;大力推行安全饮用水工程,全村程控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的覆盖达到了98%以上;建设了两座规模化农产品综合市场,设立了全程代理为民服务大厅,加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参保率达95%以上,真正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看病难等问题。2007年该社区荣获“全省妇联巾帼示范村”和“全市先进党总支”,2008年又喜获省、市两级“民主管理村”等荣誉称号。  

清溪社区

  清溪社区座落在含山县清溪镇中心,位于县城和巢湖市中心地带,巢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清溪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和商贸中心。社区辖9个自然村、5个村民组、2个三峡移民点,总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农业耕地2300亩,常住人口7300多人,暂住人口4500多人,农业人口2200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6498元。    社区内拥有各类单位、企业54家,住宅小区53处,设有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和14个党小组,共有100名党员,党总支委员5人。根据上级打造综合性集镇要求,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了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党群团体,设立了信访接待室、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城镇管理办公室和警务室等办事机构,建立了青少年志愿协会、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群众社团,有效地方便了群众办事,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社区两委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重新购置了新社区办公楼,改善了日常办公条件,为居民办事、聚集提供了场所;依托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地理位置,社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形成规模集团化生产,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加速文明创建工作进程,做好卫生保洁工作,集镇品位得到明显提升;加快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强化医疗设施建设,优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真正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看病难等问题。    为了确保社区各项事业更好更快持续发展,全村还利用有利时机,着重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及群众性科技文化教育,形成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基本无封建迷信、恶-件发生,为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先后被授予“全市和谐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社区”、“安全文明社区”,连续多年被评为 “先进党支部”和“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清溪社区两委干部将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以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工作标准,向着“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家园”目标阔步迈进,努力开创清溪社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白马村

  白马村位于含山县清溪镇东北面,毗邻含山县城,两条村级水泥路贯穿境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全村辖11个自然村,总面积约为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12亩,人口2558人, 2010年人均纯收入6300元。    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两委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新建了一座占地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村部,为日常办公和村民聚集提供了场所;全面实施、完成了水泥路“村村通”工程,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兴修水利,加固除险了村内小二型水库和32.5渠道,确保灌溉设备安全和水系畅通,保障了大灾之年无大碍,大力推行安全饮用水工程;设立了一所完小和学前班,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强化村部医疗建设,优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参保率达94%以上,真正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看病难等问题。    为了确保全村各项事业更好更快持续发展,全村还利用有利时机,着重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及群众性科技文化教育,形成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基本无封建迷信、恶-件发生,为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连续多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行政村”等荣誉称号。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白马村两委干部将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以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工作标准,向着“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家园”目标阔步迈进,努力开创白马更好更快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马桥村

  马桥村位于含山县清溪镇街道北侧、清巨路旁,距巢宁路仅3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全村辖21个自然村,1214户,4300人,耕地总面积4100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98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6310元。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村两委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生产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采取招商引资、转移劳动力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种植和养殖业,取得显著成果。该村现有私营企业10多家,主要从事铸造、石料、食用植物油,羊毛杉等生产、加工、销售,年创营业收入1800多万元,为国家和地方交纳税收100多万元,并成功带动当地200多人就业。积极拓展养殖业,全村现有养殖大户几十家,主要从事养蜂、养猪、养鸡、养鸽等,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该村还成立了含山县蜂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形成抱团式养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有效设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按照“道路干净、河渠畅通、村居整齐、院落清洁、圈厕卫生”的新要求,全村所有自然村都做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大方、应村的县级示范村建设已全部结束,并验收合格,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目前市级示范村大贾村新农村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开展中。   该村着力提高未成年人义务教育水平,不断加强马桥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参保率96.5%,真正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看病难等问题。连续多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行政村”等荣誉称号。  

太平村

  太平村位于含山县清溪镇以北,和仙踪镇交界,属于丘陵山区。全村辖21个自然村,共688户,总人口2247人,辖区总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966亩,其中退耕还林1202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6135元。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两委干部团结一致、创新破难,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该村优越的地理位置,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拓展种植、养殖业,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多处精品苗木培育产业种植基地,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今年,新建了一座占地4亩的现代化村部,为日常办公和村民聚集提供场所,又投资30多万元,建造了村部医疗室,优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参保率95.5%,真正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看病难等问题。充分利用农闲时节,新挖了2口当家塘,增加蓄水量8万多方,确保了旱涝保丰收。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共修成水泥道路5.5公里,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为全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该村还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首创了农村留守妇女互助小组,深受社会广泛好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高度赞扬我村妇女的首创精神,新华社、《安徽日报》、《安徽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也都对此进行了多次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现在全村已形成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各项事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连续多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行政村”等荣誉称号。  

巧脉村

  巧脉村位于含山县清溪镇东北面,毗邻含山县城,距城内仅又九公里路程,环半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全村辖13个自然村,总面积为1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00亩,山场面积3000亩,总人口3560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6300元。全村设有一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党员人数78人,其中女党员为8人。    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村两委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新建了占地3亩的标准化村部,为日常办公和村民聚集提供场所;加固、整修了数座病险水库,深挖了当家塘和抗旱水渠,确保了旱涝保丰收;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修建了贯穿全村的宽4米的水泥道路长5公里,有效的方便了群众出行;积极推动植树造林,绿化率达77%以上。全村依托丰富的物质资源,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并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获得了市场认可和好评。    为了确保全村各项事业更好更快持续发展,全村还利用有利时机,着重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及群众性科技文化教育,形成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基本无封建迷信、恶-件发生,为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该村着力提高未成年人义务教育水平,设立了两所完小和学前班,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不断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参保率大95%以上,并设立了村级卫生室,真正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看病难等问题。连续多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行政村”等荣誉称号。  

姚垅村

  姚垅村位于含山县清溪镇西北部、和平水库中上游,与巢湖市接壤,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素有巢湖市后花园的美称。全村辖19个自然村,总面积约为1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00多亩,山场面积3000多亩,人口2700多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6250元。    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两委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挥该村优越的地理位置,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拓展种植、养殖业,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以绿茶、红打瓜子为代表的特色产业种植基地,有力地促使了农民增产增收。另外,该村还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合肥粮食集团的枫香谷生态园精品苗木花卉种植;引进了占地50多亩,年养殖10万只鸡的大型养鸡场;引进了占地20多亩的巢湖市标牌厂,以及大型养牛场和养猪场,全村农业、工业生产形成一个有效整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为了确保全村各项事业更好更快持续发展,全村还利用有利时机,着重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及群众性科技文化教育,形成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为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面实施、完成了水泥路“村村通”工程,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兴修水利,确保灌溉设备安全和水系畅通,大力推行安全饮用水工程,全村80%以上住户安装上了自来水;设立了二所小学和学前班,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强化村部医疗建设,优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参保率达94%以上,真正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看病难等问题,该村连续多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行政村”等荣誉称号。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姚垅村两委干部将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以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工作标准,向着“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家园”目标阔步迈进,努力开创姚垅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董城村

  董城村位于含山县清溪镇南部,属于典型的圩区村,全村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主要生产水稻、小麦、棉花、兼种油菜等农作物。该村辖7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总面积约为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3平方公里,人口1950人, 2010年人均纯收入6230元。    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两委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水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圩区经济的强弱,全村统筹规划,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兴修水利,加固除险村内水库和渠道,目前已完成圩堤达标工程的五分之四,今年还将继续全面推进,完成圩内1000多米排洪沟的清理和两座机站的维护。全面实施、完成了水泥路“村村通”工程,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强化村部医疗建设,优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参保率达94%以上,真正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看病难等问题。    为了确保全村各项事业更好更快持续发展,全村还利用有利时机,着重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及群众性科技文化教育,形成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为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该村还积极配合做好镇工业集中区董城山岗辅园区建设工作,成功新增工业用地1200余亩,为园区发展预留了建设空间。该村2008年荣获“全镇计划生育工作第一名”、“合作医疗参合率第二名”和“综治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董城村两委干部将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以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工作标准,向着“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家园”目标阔步迈进,努力开创董城更好更快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半湖村

  半湖村位于含山县清溪镇西南面,距巢宁路2公里,与巢湖市经济开放区接壤,合巢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现在的半湖村由原先的半湖、景林、三星合并而成,辖22个自然村,人口 3381人,耕地面积约为38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6240元,设有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共有101名党员。    半湖村属于圩区村,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适合农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针对独特的资源优势,该村立足自身实际,于2008年成立了清溪镇半湖村河蟹养殖经济合作社,养殖户22家,养殖面积达1000亩,形成规模化养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肉鸽饲养也是该村特色产业之一,在党员谷和梅带领下,我村已发展成年产肉鸽近万只,年收入达20余万元。2005年半湖村荣获“全县综制文明村”,2006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信访工作三无村”,2007和2008两年又连续被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村”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两委干部团结一致、奋力赶超,新建了一座占地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部,为日常办公和村民聚集提供了场所;全面完成水泥路“村村通”工程,累计修建水泥路面4.5公里;投资50万元大兴水利,确保灌溉设备安全和水系畅通,保障了大灾之年无大碍,大力推行安全饮用水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强化村部医疗建设,优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参保率达97%,真正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看病难等问题。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半湖村两委干部将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以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工作标准,向着“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家园”目标阔步迈进,努力开创半湖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白衣村

  白衣村位于含山县清溪镇南面、座落在美丽的苍山脚下,东临苍山部队驻地,西接林头镇,山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全村辖22个村民组,总面积约为16.87平方公里,总人口2818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6370元。下设一个党总支,二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6名,其中女性9名,少数民族2人。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村两委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加固、除险了多座水库、当家塘和抗旱水渠,确保了旱涝保丰收;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修建了贯穿全村的宽4米的水泥道路长4公里,各村民组全部修铺了砂石路,村村都实现了班车通行,并已形成网络,有效的方便了群众出行;由于属于丘陵地带,依托丰富的山场资源,该村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发展林业经济,现有山场面积1.3万余亩,形成了具有特色地桃花山生态林场,出产野生药材杜仲、海金沙、桔梗、天麻、和丹参等特色产品。加大农作物种植力度,现有耕地3444亩,主要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油菜、花生、芝麻、棉花、打瓜籽等经济作物,建立了绿色无公害山芋生产和育苗基地,安徽园林建设责任有限公司培育的多种名贵苗木远销省内外,并形成一个有效整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为了确保全村各项事业更好更快持续发展,全村还利用有利时机,着重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及群众性科技文化教育,形成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为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村建有两所小学,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强化了村级两所卫生室建设,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铺开,农家书屋正在筹建中。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村内建有抗日纪念碑、革命烈士墓两处、宗祠三座和马山口古道要道旧址等。该村连续多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行政村”等荣誉称号。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白衣村两委干部将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以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工作标准,向着“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家园”目标阔步迈进,努力开创白衣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周伏村

  一、基本情况   周伏村位于安徽含山县清溪镇,座落在美丽的苍山脚下,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现在的周伏村由原周岗和伏会合并而成,地域面积5.4平方公里,全村辖16个村民组,913户,总人口3247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9320元,设有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共有93名党员,其中女性14名,大专文化以上3名。2006年我村荣获县、镇两级计划生育工作第二名、“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2007、2008两年又荣获“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和“水利工作先进村”称号,2011年荣获“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二、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两委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全面实施、完成了水泥路“村村通”工程,其中一级水泥路4公里,各村民组全部修铺了砂石路,村村都实现了班车通行,并已形成网络,有效的方便了群众出行;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多变,依托丰富的山场资源,该村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发展林业经济,现有山场面积2000余亩,形成了生产野生药材杜仲、海金沙、桔梗、天麻、丹参等生产基地,林场规模不断壮大,培育了多种名贵苗木和花卉;加大传统农作物种植力度,主要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油菜、花生、芝麻、棉花、打瓜籽等经济作物,建立了投资50万元的县益和油脂专业合作社,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以服务成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利益为宗旨,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盈利返还,带动了全村经济发展。成立的清溪镇蔬菜及秧苗协会,开展无公害生产技术交流,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秧苗的组织培训,培育的绿色、有机食品远销省内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三、社会事业   为了确保全村各项事业更好更快持续发展,全村还利用有利时机,着重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及群众性科技文化教育,形成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为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村建有一所小学,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强化了村级两所卫生室建设,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铺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全省“四大名寺”之一的佛慧寺,就座落在我村,常年香客络绎不绝,香火不断,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圣地。周伏村两委干部将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以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工作标准,向着“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家园”目标阔步迈进,努力开创周伏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新兴村

  新兴村位于含山县清溪镇东北边,属于丘林山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全村辖13个自然村,总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为2448亩,其中林地1728亩,总人口3594人。设有一个党总支,二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2名。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两委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全面实施、完成了水泥路“村村通”工程,其中水泥路5.65公里,砂石子路4.9公里,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兴修水利,加固除险了多座水库和渠道,确保灌溉设备安全和水系畅通,保障了大灾之年无大碍,大力推行安全饮用水工程,自来水用户达1200户,惠及人口3000多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现有一所小学和学前班,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强化村部医疗室建设,新建村级卫生室100多平方米,优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真正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看病难等问题。    为了确保全村各项事业更好更快持续发展,全村还利用有利时机,着重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及群众性科技文化教育,形成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基本无封建迷信、恶-件发生,为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连续多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行政村”等荣誉称号。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兴村两委干部将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以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工作标准,向着“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家园”目标阔步迈进,努力开创新兴更好更快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兴隆村

  兴隆村位于含山县清溪镇西面,与市经济开发区接壤,巢宁路穿境穿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素有含山西大门的美称。全村辖15个村民组,总面积77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00公顷,山场面积200公顷,水面70公顷,居住面积100公顷,总人口3128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6410元。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两委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挥该村优越的地理位置,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原汤卞山工业集中区被划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经研究决定在我村独龙山下建设占地3.5平方公里的新工业集中区,现水泥路面和配套设施已经全部完成,并有多家企业入园;今年年初,投资2.8亿元的巢湖大市场又成功落户我村,目前已有20家企业入驻,基本上形成了农、工、商、贸一体的雏形格局,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有效设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按照“道路干净、河渠畅通、村居整齐、院落清洁、圈厕卫生”的新要求,全村所有村都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其中白秀山村、高金王村县级示范村建设验收合格,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白秀山更荣获全县“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荣誉称号。    为了确保全村各项事业更好更快持续发展,全村还利用有利时机,着重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及群众性科技文化教育,形成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为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面实施、完成了水泥路“村村通”工程,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兴修水利,确保灌溉设备安全和水系畅通,大力推行安全饮用水工程;设立了一所小学和学前班,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强化村部医疗建设,优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参保率达96%以上,真正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看病难等问题。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兴隆村两委干部将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以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工作标准,向着“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家园”目标阔步迈进,努力开创兴隆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白衣村特产大全




白衣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