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马鞍山 >> 含山县 >> 昭关镇 >> 潭泉村

潭泉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潭泉村谷歌卫星地图)


潭泉村简介

  昭关镇潭泉村行政村地处昭关镇政府东侧,辖13个自然村,3047亩耕地,3000多人口。潭泉村党总支部有党员104人,其中女性19人,辖四个党小组。滁河联圩内700亩耕地,池塘水面80多亩。地处导流沼沿线及昭关水库下游,水田2500亩,旱地500多亩,属易旱易涝山圩兼半的行政村。
  一、区域概况
   潭泉村交通便捷,内有善尉路穿村而过,现村所有村村通路已铺设,村民去集镇十分方便。农田可引用昭关水库东干渠灌溉面积达1500多亩。农业以种植水稻、油菜、棉花为主导产业,因经济收入不高,导致长期外出务工有800多人。
  二、人文环境
   村内有昭关温泉和西汉古遗址,昭关温泉位于渣庄自然村内,该温泉可成为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游乐场所,具有一定发展潜力。西汉古遗址座落在王山自然村西南50米,考古人员多次进行现场勘察,潭泉村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三、发展思路
   认真学习党的-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勇于进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合理配置支部委员,优化班子结构,选拔吸收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积极分子入党,努力培养女性加入党组织。更新观念,加强基层后备干部队伍的日常培养和管理,着力提-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树立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添砖加瓦。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522107 238000 0555 查看 潭泉村谷歌卫星地图

潭泉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潭泉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谢集社区

  含山县昭关镇谢集社区座落在昭关镇街道,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有谢高路,南有山洼路,西有谢仙路,北有三八路,与和县、全椒相邻,地理位置优势,交通十分便捷,商机无限,社区面积约6.3平方公里,现有两条主要街道和三条叉街,周围有邮政、金融、学校、医院、供电以及农贸市场、商业购物场所,商家约100多户,现建一条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昭关花园商贸街,街道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雅,建筑布局合理,辖区内有18个自然村,居住人口约3200人(其中农业人口2400人,城镇居民800人),居住户数约1200户,现有耕地面积1600亩,社区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党员83名,其中女性7人。  

潭泉村

  昭关镇潭泉村行政村地处昭关镇政府东侧,辖13个自然村,3047亩耕地,3000多人口。潭泉村党总支部有党员104人,其中女性19人,辖四个党小组。滁河联圩内700亩耕地,池塘水面80多亩。地处导流沼沿线及昭关水库下游,水田2500亩,旱地500多亩,属易旱易涝山圩兼半的行政村。   一、区域概况    潭泉村交通便捷,内有善尉路穿村而过,现村所有村村通路已铺设,村民去集镇十分方便。农田可引用昭关水库东干渠灌溉面积达1500多亩。农业以种植水稻、油菜、棉花为主导产业,因经济收入不高,导致长期外出务工有800多人。   二、人文环境    村内有昭关温泉和西汉古遗址,昭关温泉位于渣庄自然村内,该温泉可成为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游乐场所,具有一定发展潜力。西汉古遗址座落在王山自然村西南50米,考古人员多次进行现场勘察,潭泉村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三、发展思路    认真学习党的-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勇于进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合理配置支部委员,优化班子结构,选拔吸收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积极分子入党,努力培养女性加入党组织。更新观念,加强基层后备干部队伍的日常培养和管理,着力提-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树立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添砖加瓦。  

后圩村

  昭关镇后圩村位于含山县最北端,东与和县善厚镇接壤,西与仙踪镇大凌、再安两个行政村毗邻,北与全椒县二郎口镇隔滁河相望,地域宽广,耕地面积4749亩,水面345亩。有23个村民组,3189人,774户。其中党员83人,女党员9人。    该村村内交通四通八达,东、西两条三八路上接谢集,下连23个村民组,东三八路3.5米宽的水泥路面现已完工,西三八路5.5米宽的水泥路正在修建之中,丰收渠路将两条主干路紧紧相连。    主干道两边各有灌溉用水渠,上连导流河,下通滁河,东三八渠上有200千瓦的新河站,下有600千瓦的柴湾排灌两用站,西三八渠有正在扩建的300千瓦三八排灌站,并且沟渠相通,使得万亩大圩旱涝无忧,农业生产旱涝保收。    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三八站有葛贵宝投资200多万元新建的滁河顺运码头和王家来投资建设的砂场,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    该村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打产品,盛产鱼蟹及莲藕,是昭关镇乃至含山县重要的“鱼米之乡”。   

大宣村

  大宣村隶属于昭关镇,属于圩区。位于昭关镇西北方向,距离昭关镇2.4公里,是大宣村委会所在地。土地面积4200亩,适宜种植粮、油、棉等农作物。全村辖5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70户,人口2190人。    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83.46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300余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主。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300亩,人均耕地1.4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小麦等作物,无矿石资源和林地。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水、通电视、通路、通电话五通。全村有110户通自来水,有290户还在饮用井水,还有部分农户存在饮水困难。户户通电,有9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8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30户。该村到昭关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石子路面。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70户;建有活动闸1座。耕地灌溉面积为2300亩,有效灌溉率100%。    到2008年底,村民住房以砖瓦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96户居住于砖瓦结构住房,还有68户居住于其他结构住房。全村外出劳务收入50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10人,在省内务工270人,到省外务工320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996人,参合率91%。在校学生208人。该村设党支部1个,党员总数59人,其中男党员54人,女党员5人,村民代表31人。该村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教育落后,医疗卫生条件不足,抗旱困难。    今后的发展重点主要是:1、发展优质无公害水稻、小麦的种植;2、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   

东兴村

  东兴行政村地处含山县昭关镇东部,与和县善厚镇接壤,县级公路善尉路横贯东西,镇级公路鲍袁路纵穿南北,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一、基本概况    东兴行政村属丘陵地带,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共有15个自然村,人口1942人,户数436户,耕地面积2554亩,山场面积30000多亩,党员数78人,其中女党员6人。    二、社会公益事业    村级道路,村村通砂石路,村村通广播,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60%,新农村建设第一批示范点两个,中心村建设两个(西吴中心村、陶村中心村)。    三、自然资源和招商引资    村级自然资源丰富,有白云石、石英石等矿业资源,既有温泉还有冷泉。通过招商引资现有安徽昭关石英矿业有限公司、温泉热带鱼养殖中心,温泉大规模利用开发只在起步阶段,冷泉至今还未利用。山场面积大,其中公益林1500多亩,退耕还林5000多亩,利用山场面积现已建成规模化养殖厂(鑫盛养猪厂)年出栏1000多头生猪,水面养殖趋于优势,大山洼水库水面面积200多亩,地处两山之间是精品养殖的良好之年,有待于利用开发,山间的耕地是育种业发展的空间,有待于利用。道流河沿线的水面、坡地,已形成家禽养殖一条线。    四、农业生产    农产品主要是种植水稻、棉花、油菜,经济作物的特点是种植日本黑豆,随着近几年市场的疲软,该作物渐少,现形成的作物是萝卜制种,棉花的发展,现有谢集轧花厂(西吴)等。  

昭关村

  昭关村位于举世闻名的伍子胥一夜急白须发的古昭关脚下,距含山县城7公里,塔古路穿境而过。    该村拥有3162人,15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552亩,属人多地少的山区行政村。该村有山场面积11000余亩,70%属有林面积,50%属公益林。村内有一座小二型水库、50口当家水塘,水面积约400亩,常年青山绿水,景色宜人。    塔古路与昭袁路自西向东贯穿全村,交通便捷。在昭关口座落一所小学有200多名学生,还有含山县昭关鹰皇油脂有限公司和巢湖市安吉尔制衣有限公司也座落在此,解决了该村近百名剩余劳动力就业,每年为该村农民增加1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农业是该村的支柱产业,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大豆等。该村常年有600多人外出务工,年收入近千万元,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褒北村

  褒北行政村地处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华阳洞北洞脚下,东与和县毗邻,南与环峰镇接壤,西与昭关行政村相通,耕地面积5450亩,山场面积12000亩,32个村民组,3622户,人口5200人,其中党员129人。    该村呈带状依偎在绿树葱葱的昭关山脉下,华昭路、昭袁路穿村而过,村村通水泥路或油路,交通十分便利,区域内有下毛水库、芦塘水库、沈山老水库、昭关水库共四大水库为该5000多亩土地提供灌溉。农业生产以水稻、棉花、油料为大宗农产品,丰富的农产品引来了正在筹建的振海粮油贸易公司,丰富的水资源和滩涂使该村的水产品和家禽养殖达到蓬勃发展。    万亩的山场资源是该村的又一亮点,凡景秀丽的华阳洞北洞是其中的一员,烂柴洼的千亩野生粟树林正向游人展示她的风姿,环境优美的龙山林场引来了马鞍山客户投资千万元创办了特种养殖场,其它的地方也正在蓄势待发等待开发。   

同发村

  同发行政村地处昭关水库下游,呈西北走向,村辖18个自然村,34个村民组,3820人,892户拥有耕地面积4200亩,山场面积3800亩,其中党员92人。    该村种植业以水稻、棉花、油菜三大农作物为主,农田集中昭关水库西干渠两侧。自2006年以来,村共挖当家塘12口,这样农田可灌溉面积达4000余亩。小聂圩圩堤加固工程于2008年底完成,小聂(排灌)站电房及器械目前正在实施更新。可灌可排这两大民心工程,确保了该村广大农户旱涝保收。    该村山场资源丰富,有公益林2589亩,并村后村对林业投资达8万余元,于2008年8月份完成了低产林改造项目,经过三个冬春奋战,有林面积扩大到2000亩,其中外松1500亩、杨树500亩,山山披绿翠,成了村里的绿色银行。    自2006年以来,该村完成了谢集至昭关水库、大聂至山郝、村部至方村三条主干道水泥路的修建工程,路段总长达7.2公里,同时修建了各自然村与主干道之间的砂石路,完全实现了各自然村村村通公路。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引下,于去年10月份已完成了大聂、方村两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工程,目前第三批示范村创建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为了加快群众致富步伐,村党总支部每年专题落实党员“双培双带”实施工程,成效显著。另外,行政村还为广大养殖户牵线搭桥,成立了含山县“三朵花”白鹅养殖协会、昭关土鸡养殖合作社。村两委倾心服务“三农”,为壮大农村经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潭泉村特产大全




潭泉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