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塘村位于和县功桥镇西北部,县道035贯穿其中,属于丘陵地带,辖区内共有17个自然村,现有人口5049人。全村交通便捷,供电、通讯设备完善,大部分村自来水已通。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强,部分村内道路、厕所、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级基层党组织较为完善,现有村干部7名,党总支下面共有2个支部,共115党员。
考塘村有一著名景点半枝梅。
“半枝梅”,又名宋时梅,位于和县功桥镇考塘村丰山杜自然村中央,此梅由北宋人杜默所植,迄今千年。
据《直隶和洲志》《历阳共录》记载,杜默字师雄,生于公元1019年,卒于公元1081年,历阳(今和县)人,进士出身,少年时求学于石介(字永叔),游于齐鲁,常与欧阳修、石曼卿交往。石曼卿之诗,欧阳修之文,杜师雄之歌,并称三豪。杜师雄晚年落魄,益纵酒文章,隐居后著有《诗豪集》一卷,植梅于丰山脚下。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慈利刘长城和学使来筠闻丰西有宋时梅,于是前往观之,刘长城以“三豪”梅之名建梅豪亭。现存梅一株,名曰“玉蝶”,株高6.8米,枝平展直径5.6米,枝干铁色,每年深春开花,花小呈红色,因往往半边开花,故百姓称之为“半枝梅”。又据传,明末清初戴重之子画家戴本孝到这里赏梅。一次他乘兴挥毫,可怎么画也不满意,直到红日西沉,夜幕低垂,突然一钩新月从厚云层中钻出,撒下一轮清辉,百枝摇曳,戴本孝匆忙展纸运笔,刚刚画了半枝月亮又钻进云层,他只得半枝梅稿,因深得时人欣赏,从此闻名遐迩。
1982年、1992年县两次拨款重修围墙,重建梅豪亭,梅亭均在,已被县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纳入和县旅游整体规划开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424104 | 238000 | 0555 | 查看 考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南义社区 |
功桥镇南义社区位于功桥镇中部偏北,辖区内有南义街道及杨山头、冯赵子、九联、张吴、司王、钱庄、盈家、仇常李、南义、大钱、马元张、司杨、小洪保、呼庄、大任、小任、业海庄、孙玉成、汤再一、罗李、小钱、陈保子等22个自然村。 总人口5113人,其中流出人口1788人,辖区内交通便捷,供电、供水、通讯设备完善。辖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其中有中心小学1所(南义中心小学)、中学1所(南义中学)、卫生院1个(南义中心卫生院)。 功桥镇南义社区地处山区,辖区内主要经济作物是水稻,棉花,小麦等;南义茶叶也是南义社区的一张“绿色名片”,位于丰山杜的半枝梅则为南义社区的一张“红色名片”,茶叶精神和梅花精神也成为南义人性格中的部分。 南义社区村级基层党组织完善,现有村干部8名。党总支下属2个支部,共有132人。南义社区在孙光辉书记的带领下,近几年发展迅速,村内各项事宜有条不紊的开展,马巢高速途径南义社区,也给南义社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南义社区欢迎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发展! |
功桥社区 |
功桥是由牛屯河支叉河新河上的一座桥——功剩桥而得名。功桥镇古为翔鸾乡所在地,下辖二十三都、二十四都、二十五都。功桥社区以功桥镇为依托,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为6.5-94.2米,地形为丘陵和低凹地相交错,依山傍水,地势平坦属圩区,沟渠交错,水系发达。功桥社区位于功桥镇功桥街道,总面积约为9平方公里,辖11个自然村和1个功桥街道,人口6242人,其中农业人口4384人,总户数1900户,耕地面积3825亩。 社区设一个党总支,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45名,社区在职“两委”干部7人,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38岁,计生专干2人,大学生村官1人。 社区年收入约6万元(全部是转移支付款) ,没有其他任何收入来源,年支出约15万元。 社区内有一个1500亩的特种水产养殖场,有一户300亩的岳庄园蔬菜生产基地。 功桥社区是功桥镇的中心地带,社区交通便捷,供电、通讯设备完善,县级公路和功路、姥功路贯穿境内,所有自然村都通水泥路。辖区街道设有功桥镇中心小学、功桥镇卫生院、功桥镇人民政府、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多家单位,经济繁荣,环境优美。 |
长建村 |
长建村地处和县西南,位于功桥镇西北部,西与含山县一河之隔,北与南义社区相邻,由长建、西陈、园艺三个村合并而成。辖18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共有976户,4015人,耕地面积3993亩。全村交通便捷,供电、通讯设备完善,县级公路和功路、姥长路贯穿境内,所有自然村都通砂石路。全村设有3所小学,2个卫生医疗室,建有100多亩“县老年生态林”,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全村现有村干部5人,党总支下设党支部3个,15个党小组,党员82名。建立健全党总支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2009年被巢湖市委授予“民主管理示范村”。 |
杨圩村 |
杨圩村位于功桥镇东部,紧邻姥桥镇,辖区内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现有村小、卫生院等,供电、通讯设备完善。 村级党组织完善,现有村干部5人,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共名120党员。 |
新塘村 |
新塘村位于功桥镇西南部,接邻沈巷镇。辖区内交通便捷,供电、供水、通讯设备完善,现有村小1个,卫生院1个,辖区内街道设施完善。 村级党组织完善,现有村干部5名,党总支下属2个支部,共142名党员。 |
毛巷村 |
毛巷村是传统易胡生姜的产地,位于和县西南,距离和县县城24千米,村域面积31.5平方公里,下辖24个自然村,可用耕地650.4公顷,拥有人口5367口,其中成年劳动力2468人,劳动力较充足,其中易胡自然村生产生姜时间较久远,技术较成熟 。全村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经济作物有油菜、生姜等。 |
鲁堡村 |
安徽省巢湖市和县功桥镇鲁堡村位于功桥镇镇区东南方向,东临沈巷镇。面积约13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该村人口约4600人。鲁堡村盛产油桃、板栗,村庄整体生态环境佳、农业产品富足。 |
考塘村 |
考塘村位于和县功桥镇西北部,县道035贯穿其中,属于丘陵地带,辖区内共有17个自然村,现有人口5049人。全村交通便捷,供电、通讯设备完善,大部分村自来水已通。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强,部分村内道路、厕所、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级基层党组织较为完善,现有村干部7名,党总支下面共有2个支部,共115党员。 考塘村有一著名景点半枝梅。 “半枝梅”,又名宋时梅,位于和县功桥镇考塘村丰山杜自然村中央,此梅由北宋人杜默所植,迄今千年。 据《直隶和洲志》《历阳共录》记载,杜默字师雄,生于公元1019年,卒于公元1081年,历阳(今和县)人,进士出身,少年时求学于石介(字永叔),游于齐鲁,常与欧阳修、石曼卿交往。石曼卿之诗,欧阳修之文,杜师雄之歌,并称三豪。杜师雄晚年落魄,益纵酒文章,隐居后著有《诗豪集》一卷,植梅于丰山脚下。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慈利刘长城和学使来筠闻丰西有宋时梅,于是前往观之,刘长城以“三豪”梅之名建梅豪亭。现存梅一株,名曰“玉蝶”,株高6.8米,枝平展直径5.6米,枝干铁色,每年深春开花,花小呈红色,因往往半边开花,故百姓称之为“半枝梅”。又据传,明末清初戴重之子画家戴本孝到这里赏梅。一次他乘兴挥毫,可怎么画也不满意,直到红日西沉,夜幕低垂,突然一钩新月从厚云层中钻出,撒下一轮清辉,百枝摇曳,戴本孝匆忙展纸运笔,刚刚画了半枝月亮又钻进云层,他只得半枝梅稿,因深得时人欣赏,从此闻名遐迩。 1982年、1992年县两次拨款重修围墙,重建梅豪亭,梅亭均在,已被县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纳入和县旅游整体规划开发。 |
丰山村 |
丰山村位于功桥镇东北部,属于丘陵地区,辖11个自然村,共3121人,耕地面积2781亩,全村交通便捷,供电、通讯设备完善,全村1所小学、1个卫生医疗室。 村级基层党组织不断完善,现有村干部5人,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共有党员62名。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
东堡村 |
东堡村位于和县功桥镇东北部,与南义社区相邻,由东堡、张郝、东黄三个村合并而成,辖20个自然村,共有1170户,4818人,属于丘陵地带,耕地面积5393亩,全村交通便捷,供电、通讯设备完善, 村级基层党组织较为完善,现有村干部5名,党总支下面共有3个支部,共127名党员。 |
大汤圩村 |
大汤圩村位于功桥镇南部,交通便捷,属于圩区。大汤圩村位于镇东南部,居民总户数约为1216户,总人口为5013人,下辖22个自然村,全村共有面积124.3公顷。农民人均年纯收约8000元,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农业和外出务工。大汤圩为生态村,辖区范围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大汤圩民风淳朴,近年来从未发生过刑事案件。随着党中央及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大汤圩紧跟县、镇的建设步伐,大汤圩村道路等基础设施正在逐渐完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