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马鞍山 >> 和县 >> 西埠镇 >> 新民村

新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新民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民村简介

  新民村位于和县西埠镇北郊,交通便利,环境优越,共有人口4891人,1404户。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74名。村级山场资源丰富,共有山场总面积2600亩,其中:杂树灌木面积约400亩;1—10年国外松面积100亩(100棵/亩);20年以下国外松面积1000亩(60-70棵/亩);20年以下国外松面积1000亩(45棵/亩);茶场面积约100亩。近年来,在村党总支一班人的带领下,村级各项事业均有了长足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得以进一步加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424105 238000 0555 查看 新民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新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腰埠社区

  腰埠社区成立于2006年4月,辖腰埠、娘娘庙、盛家口三个街道,北邻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有得胜河依托,环境优雅。省道S105线和县道腰南路贯穿境内,交通便捷。全社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人口3500人,党员62名,建有中学和中心小学各2所,幼儿园3所,超市4家,医院3所和全县唯一一家专科医院:腰埠精神病医院。社区坐落在腰埠街道。   腰埠社区经济发展强劲,市场贸易发达,人文会萃,居民乐业。目前境内有4家国营企业和40余家私营企业,其中影响面大的20余家麻油企业和规模性生产的2家玻璃企业都建于盛家口街道,享有西埠镇第一工业园之美誉。   娘娘古庙,更是由来已久,传说纷纭,常年香客不断,游人络绎不绝,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社区一班人正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带领社区群众,以饱满拼搏精神做好自己的事,以热情周到服务笑迎八方来客。   

西埠社区

  西埠居委会成立于2000年5月16日,总人口8370人,2615户,其中社区居民有5170人。支部现有党员63名,设4个党小组。   社区居委会现位于西埠镇丰乐北街西侧,设有计生服务室、居民代表室、环卫等多项便民服务场所及设施,提供家政、老人、儿童、残疾人、计生、居民教育等多项服务。    社居管辖范围东至洪魏开发区,南至巢宁南路,西至西桥,北至西香路(小王村)。总面积2.9平方公里,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23家、单位宿舍区6处,有五条大街:老街、丰乐街、南街、振兴街、新街。四个巷:迎春巷、高家巷、秦家巷、宗家巷。   近年来,社区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指导和支部书记张必松同志的领导下,一班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全方位开展各项服务,真心为民,大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竭尽全力为促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盛家口村

  盛家口村,由原来的张桥与智果两村合并后取名盛家口。我村位于西埠镇西部,是和县西大门,与含山接壤,北靠巢宁路,南至得胜河,东邻熊官塘,五公里智张路贯穿全村。    全村共有21个自然村,1291户,人口4680人,耕地面积7179亩。经济以农为主,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盛家口村是全国农副产品深加工——麻油生产基地。盛家口麻油,畅销全国各地,香飘千家万户。   近年来,村党总支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加强村级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着力提高村两委成员的工作能力、领导水平和党员队伍的总体素质。进一步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村民自治进程进一步回忆,克服一切困难和不利因素,认真开展工作,近年来该村的各项工作都位于全镇前列。   

聂兴圩村

  聂兴圩村是在2004年8月由原杨桥、大范、聂陶三个村合并而成,村委会位于西埠镇西南部,辖23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1117户,全村现有耕地7036亩,4400多人,党员117名。该村特色农产品主要包括:黄金瓜、无公害水稻、鱼虾等水产品,是西埠镇黄金瓜主产地之一。   近年来,聂兴圩村党总支立足实际,因村施策、探索创新,以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提出了以“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农村繁荣”为主题的新农村建设思路,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狠抓党员教育管理,扎实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先后多次获得县、镇表彰的“优秀基层党组织”和“五个好”村党组织称号。   

双庙村

  双庙村位于西埠镇西南方向,巢宁路以南,土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辖49个村民组,住户1339户,人口4657人,劳动力2107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口1130人,耕地面积7943亩,地形属于典型的半岗半圩区。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村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16个党小组,148名党员。近年来,村党总支狠抓支部的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整体建设水平,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了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作用,成效显著、成绩突出。  

枣林村

  枣林村位于西埠镇西南,与含山县交界,耕地面积3299亩,人口2320人,村委会辖十一个自然村、二十二个村民组,全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农产品有粮食、油料和棉花,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有800人左右,全都是青壮年。村交通较为方便,各自然村全部通了砂石路,主干路有4.2公里,全部是水泥路。水系较多,取水比较方便,山区村有当家塘和国家小(二)型水库一座。近年来,随我县蔬菜产业西移,目前蔬菜发展面积有上升趋势。  

腰埠村

  腰埠村位于巢宁路以南,距西埠镇以西约15公里,共有21个自然村,45个村民组,总人口3400多人,村干部5人,党员98人,下设三个党支部。集体耕地面积4800多亩,主要以水稻、油菜、棉花、公棚西瓜、黄金瓜等种植为主导产业,畜牧养殖为辅助产业。近年来,该村党总支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主题,以加强村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 为活动载体,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了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村2008年被市命名为市级“民主管理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等多项工作多次受市、县、镇大力表彰。  

范桥村

  范桥村地处得胜河畔,为西埠镇万亩大圩汪藕圩的中心所在地,辖32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4280人。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辖有党员135名。近几年来,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村级党组织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为工作落脚点,大力加强村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致富能力、领导服务水平和党员队伍的总体素质,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村民自治进程,各项工作都处于全镇前列。  

鸡笼山村

  鸡笼山村委会由原来的青春、孤山两村合并后取名鸡笼山。该村位于西埠镇西北部,东临新民村、南靠巢宁路、西与含山县接壤、北与善厚镇毗邻。   经济以林业、矿山和农业为主。村内龙门口、青春两大水库供应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之用。全村共有18个自然村,1106户,人口3450人,劳力1897人,耕地面积4571亩。   鸡笼山村党组织为党总支建设,下设2个支部,有7个党小组,其中有2个专业经济党小组,共72名党员,其中流动党员8人,预备党员2人。积极分子5名。   近年来,村党总支在上级党委的指导和党总支书记王仁义同志的领导下,一班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在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村“两委”一班人真心为民,以大力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活力和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竭尽全力为促进鸡笼山村两个文明建设而努力。   

娘娘庙村

  娘娘庙村由原来的娘娘庙、陈垅、普桥三村合并而成,取名娘娘庙村。本村位于西埠镇西南部,属于半山半圩区,村内拥有枣林圩和君家圩两大圩区。腰南路贯穿全村,东邻历阳镇,仅有丰山新河一河相隔,南接功桥镇,西与西埠镇枣林村接壤,北靠郇桥河。娘娘庙村现有45个自然村,51个村民组。全村总达人口6935人,总户数为1799,劳动力3185人,拥有山地面积7248亩,水域4460亩,荒滩820亩,耕地面积9127亩,村庄5400亩,本村总面积为18.02平方公里。   一、组织建设   娘娘庙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80人,下设三个支部,第-支部56人,第二党支部62人,第三党支部62人。预备党员4名,后备干部1名。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求班子成员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干部做表率,为群众办实事。同时要求班子成员增强防腐拒变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踏实做事、干净做人。   2、抓好党员队伍管理。对总支的重要决策广泛发动全体党员同志参与。严格执行《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关于在无职党员中设岗定责暂行办法》等多项制度。坚持推行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   3、加强发展党员工作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着重从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把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的重点放在致富能手上。   二、经济发展   娘娘庙村的种植业: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大豆,经济作物有棉花、西瓜、甜瓜,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养殖业:有家畜猪、牛、羊,家禽鸡、鹅、鸭等;林业:大汤山场和夏洼山场,种有蓄防林,法梧、杜英、桂花、石楠等苗木近300亩。渔业:枣林圩鱼塘1000亩规模养殖淡水鱼。   三、文化事业   拥有小学三所,娘娘庙中心小学,陈垅小学,德银小学。农家书屋一座,藏书400余册。   四、公共事业   1、道路交通   拥有村村通路两条,娘陈路3200米,普余路1400米;腰南路在本村境内达4000米。   2、农田水利   先后兴建排灌站11个:小董站,夏万站,李家圩站,君家圩站,焐方陈站,北荡站,包桥站,小胡站,大坝站,夏湖站,姚湖站。   抗旱站4个::大胡站,小胡站,夏万站,小董站。   3、医疗保险   拥有村级卫生室一所,面积300平方米。 积极引导群众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目前参加合作医疗人员达6000多人,参合率达95%以上。   

西埠村

  西埠村位于西埠镇中部,s105国道横穿我村东西,正在建设的滁马高速横穿我村南北,并在我村郑良佐自然村建设服务区,东邻历阳镇,南接双庙村,西与新民村相接,北邻香泉镇。经济以农业、养殖业为主,生产水稻、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由原西埠、沙桥、洪魏、梅桥、张闸五个村合并。全村共有59个自然村,2104户,总人口7585人,劳动力3413人,耕地面积11844.38亩。其中,流动人口3150人,外出劳力1460人。村党总支下设5个支部,15个党小组,9名村干部,党员254人。村民代表68人,党员代表28人,流动党员7人。   目前正在施工项目,滁马高速建设,林海苗木基地扩建,西埠街道小区建设。   近年来村党总支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狠抓党建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先进村创建精神,以“建设一个团结坚强、群众拥戴的好班子;培养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战斗的好队伍;选准一条强本固基、富民强村的好路子;形成一个经营开放、灵活高效的好机制;健全一套管理严格的好制度”为目标。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创建 “五好村党组织”目标为基准,以增强村级两委会班子的工作的战斗力、民心的凝聚力为核心,以民富村强为着力点,因地制宜,依托地理位置的优势,寻求村级集体经济的新增长点,全力推进先进村创建进程,切实改善村容村貌,加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全力营造人富、村强、民安的现代化新农村。经过全村党员干部努力和广大村民的积极支持,村级的发展思路更加广阔,为民办实事的作风更加扎实,全村党员干部带头学理论、学技术、创事业的氛围更加浓厚,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新民村

  新民村位于和县西埠镇北郊,交通便利,环境优越,共有人口4891人,1404户。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74名。村级山场资源丰富,共有山场总面积2600亩,其中:杂树灌木面积约400亩;1—10年国外松面积100亩(100棵/亩);20年以下国外松面积1000亩(60-70棵/亩);20年以下国外松面积1000亩(45棵/亩);茶场面积约100亩。近年来,在村党总支一班人的带领下,村级各项事业均有了长足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得以进一步加强。   

熊官塘村

  熊官塘村位于和县西部,北面与鸡笼山接壤,东北与新民相连,东面与双庙、南面与腰埠相邻,西面与盛家口相接。省道S105线和县道腰南路串境而过。村内12公里长的村村通水泥路纵横交错,交通便捷。    熊官塘村于2004年8月由原来的张铁、联光、筑城三村合并后取名熊官塘村。全村共有20个自然村,981户,人口3731人,劳力1961人,耕地面积4967.4亩。    村内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西瓜、甜瓜,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张铁苗圃场种有桂花、雪松、樟树、白玉兰、杜英、石楠等苗木近00亩。熊官塘水库水面350亩,除供应群众生产灌溉之用,还从事水产养殖。    村内企业迅速发展。有干校加油站、干校复混肥厂、四方水泥、祥龙沥青、伊迈碳业、思康药业、楚江粮油加工厂、联光纸箱厂、锦徽烟花爆竹批发有限公司、宏力工贸、在水一方农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    村内有小学校1所;卫生室1所,医务人员3人;农家书屋一座,藏书400余册。    熊官塘村党组织为党总支建制,下设3个支部,有9个党小组,其中有1个专业经济党小组,共143名党员,其中流动党员13人,预备党员3人,积极分子5名,后备干部1名。   近年来,村党总支在上级党委的指导和党总支书记的领导下,一班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在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村“两委”一班人真心为民,以大力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活力和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竭尽全力为新农村建设而努力。   


新民村特产大全




新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