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淮北市 >> 杜集区 >> 矿山集街道 >> 杜集社区

杜集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杜集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杜集社区简介

  杜集社区概况
   杜集社区隶属于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办事处,由原杜集村与马庄村于2007年合并而成,位于淮北市东部城区,西与淮北市矿业博览城一河之隔,东与东湖公园比邻;交通便捷,周边多厂矿,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公里;下辖杜集、梁庄、马庄、付洼四个自然庄,9个居民小组,人口4360人,耕地面积2700亩,水面1200亩;杜集新村,于1998年搬迁到此,搬迁人口1907人,计513户,常住人口2251人左右,全村南北长610米,东西340米,六米路三条半,长1920米,四米路计22条,长7500米;下设一个党总支,两个党支部,五个党小组,党员68人。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种植油菜、大豆为主,特色经济有水产、蓄禽养殖和蔬菜、莲藕种植。
   杜集社区在矿山集街道办事处的积极领导、共建单位的大力扶持、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方针,充分发挥党总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0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光荣称号,优秀0员、“双培双带”先锋人员、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先进人员等多名,有效带动了杜集社区党员干部以及群众积极成长。自去年4月份以来,杜集社区紧紧追随我市文明创建工作的步伐,从社区硬件设施到居民人文素养,制定了具体的提升计划并逐步完成,建设修整村级道路10余里,清理修建所有的下水管道,粉刷主干道两侧墙壁,统一白色,并制作画廊,沿壁勾勒出优美的人文、风景画等,宣传文明创建风气,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卫生素质,不断提升社区群众的文明水平,同时,杜集社区还积极组织居民组成腰鼓队、锣鼓队,组织居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充分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引导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
   几年来,杜集社区在矿山集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民、利民、帮民,尽心打造服务平台,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社区现有扶贫帮困队、为民服务队、治安巡逻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尊老小分队、爱幼小分队等志愿者200余人次,成立党员承诺制,只要是老百姓的事我们就当做是大事要事,积极想办法,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杜集社区实实在在的工作,提升了社区服务品味,提高了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在居民心中的地位,赢得了社区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得到了各级组织和领导的肯定,形成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诚邀各地客商来我社区参观考察、投资经商,热情好客的杜集人民真诚的欢迎您!联系电话 0561-4011228。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602002 235000 -- 查看 杜集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杜集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杜集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六和社区

  六和社区原名朱北社区,位于杜集区矿山集办事处最北部,与朔里镇官庄相连,成立于2007年10月,由原柳园村、朱北村合并而成,全社区总面积8.2平方公里,下辖9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人口1787户,居民6256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党员105名。    2011年3月份朱北社区投资2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6800平方米的休闲娱乐广场和1658平方米的开放式村部。同年11月,朱北社区失地农民整体搬迁安置在六和新村小区,小区是由采煤塌陷搬迁新建的六个自然村组合而成。六和,“和”取“和谐”、“祥和”之意,组合寓意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村组和谐、环境和谐、地企和谐、干群和谐。    六和新村小区占地面积265亩,规划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2万平方米,商业面积3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8亿元。工期份两期实施,一期建筑面积约为10.4万平方米,共48栋楼。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共计15栋楼。总投资约6000万元。    2011年11月6日六和新村708户共计2266人搬迁入住。小区公共活动设施丰富:全省首创的6000平方米开放式远教文化广场,配有LED大型显示屏;300平方米文艺演出舞台;5000平方米休闲广场;500平方米的休闲长廊。基础设施完善,配有全省领先水平的农民文化宫,该文化宫占地面积924平方米、建筑面积1419平方米,总投资300万元。室内设有多功能活动厅、娱乐厅、健身房、阅览室、培训室等。在让居民住上敞亮的楼房的同时,也为党员群众搭建了一个加强组织学习、丰富文娱生活的平台。    下一步的工作中心主要是围绕探索现代社区与开放式村部的创新管理模式,把建设、管理、使用有机统一,打造新型美丽、文明、幸福、和谐新社区。   

徐庄社区

  矿山集办事处徐庄社区位于淮北市东郊,东接市开发区龙湖工业园,毗邻朱庄煤矿、双龙公司两座大型煤矿,距城区10公里,社区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5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已建成水泥路面9.8公里,建起水冲公厕16个,垃圾池16处。社区总人口4456人,1286户居民,辖有10个居民小组,现有社区“两委”成员7人。主要以纺织、经商、运输为支柱产业。 徐庄社区坚持“纺织为主,商业为辅”的工作思想,不断掀起全民创业的新热潮,促进了全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1、纺织业:原杭淮丝绸厂培养了大批熟练纺织工人,因区位优势和技术人才优势,举办全民创业培训班16期,培训群众800余人,引导他们在自己家中发展家庭作坊式纺织,培养经纪人张建和,成立了建恒纺织有限公司,自身拥有纺织机30台,在他的带动下,该村发展纺织户48户,纺织机386台,由其提供原材料供应,技术管理,产品销售等,为纺织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村里的纺织业走出了“公司加农户”的农村特色经济发展之路,年创产值26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800余户。   2、商业:依托临近矿山集中心商业区的优势,引导群众从事商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目前,全村有80余户居民开设小吃、服装、小商品等商铺,并发展养殖大户5户,个体运输户100余户,积极开发农副产品加工业,已有29户农户在家中泡起了豆芽,26户农户在家做起豆腐,延长大豆的加工链条,增加农产品的价值。  

柿元社区

  柿元社区成立于2007年10月,由原柿园村、和庄村合并而成,隶属矿山集办事处,坐落东湖东南侧,辖区面积2.13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电力充足,通讯便利。社区下辖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750人,其中0党员97人,村民代表45人。现有耕地面积117亩,鱼塘面积1300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养殖、纺织、运输业,全居有养殖户32户、个体纺织户8户、运输户65户。2009年度,社区人均纯收入6550元。   2009年5月,为了有效整合办公资源,方便群众文化生活,强化为民办事的服务功能,社区筹建了开放式村部。在学习借鉴高岳办事处双楼村开放式村部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后发优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先后投入资金120余万元用于开放式村部建设。现村部办公面积1100余平方米,休闲娱乐广场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功能齐全,服务规范有序,在全市属一流水平。设有办公议事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体娱乐中心等五个中心;设有村干部办公室、党员活动室、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信访调解室、计生服务室、警务室等8个室;设有党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信息发布栏、政策宣传栏等4栏;并建有以乡风文明、廉政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墙和文化长廊。开放式村部建设以来,受到各级领导和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杜集社区

  杜集社区概况    杜集社区隶属于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办事处,由原杜集村与马庄村于2007年合并而成,位于淮北市东部城区,西与淮北市矿业博览城一河之隔,东与东湖公园比邻;交通便捷,周边多厂矿,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公里;下辖杜集、梁庄、马庄、付洼四个自然庄,9个居民小组,人口4360人,耕地面积2700亩,水面1200亩;杜集新村,于1998年搬迁到此,搬迁人口1907人,计513户,常住人口2251人左右,全村南北长610米,东西340米,六米路三条半,长1920米,四米路计22条,长7500米;下设一个党总支,两个党支部,五个党小组,党员68人。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种植油菜、大豆为主,特色经济有水产、蓄禽养殖和蔬菜、莲藕种植。    杜集社区在矿山集街道办事处的积极领导、共建单位的大力扶持、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方针,充分发挥党总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0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光荣称号,优秀0员、“双培双带”先锋人员、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先进人员等多名,有效带动了杜集社区党员干部以及群众积极成长。自去年4月份以来,杜集社区紧紧追随我市文明创建工作的步伐,从社区硬件设施到居民人文素养,制定了具体的提升计划并逐步完成,建设修整村级道路10余里,清理修建所有的下水管道,粉刷主干道两侧墙壁,统一白色,并制作画廊,沿壁勾勒出优美的人文、风景画等,宣传文明创建风气,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卫生素质,不断提升社区群众的文明水平,同时,杜集社区还积极组织居民组成腰鼓队、锣鼓队,组织居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充分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引导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    几年来,杜集社区在矿山集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民、利民、帮民,尽心打造服务平台,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社区现有扶贫帮困队、为民服务队、治安巡逻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尊老小分队、爱幼小分队等志愿者200余人次,成立党员承诺制,只要是老百姓的事我们就当做是大事要事,积极想办法,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杜集社区实实在在的工作,提升了社区服务品味,提高了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在居民心中的地位,赢得了社区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得到了各级组织和领导的肯定,形成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诚邀各地客商来我社区参观考察、投资经商,热情好客的杜集人民真诚的欢迎您!联系电话 0561-4011228。   

南山村

  南山村隶属于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办事处,位于矿山集街道办事处最东部,共有11个村民小组,人口4032人,土地面积4100亩,全村有62名0党员,1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主要以生产小麦、大豆、玉米等经济作物为主,特色经济有大棚蔬菜,千亩核桃园,专业养殖羊、鸡等。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048人,出务工人员每年的总收入可达1千万元。    南山村蕴藏着较丰富的观光旅游资源,村头的大槐树据说是“唐槐”,树龄已有1400余年,叶茂枝繁,很有观赏价值。沿着时庄村主路向东行至庄东头转向东南行1000余米,就是抱元洞(亦名桃花洞)所在,此洞分北、西两洞,北洞为主洞,面南背壮,洞内有30余平方米,此洞冬暖夏凉。明、清时期都有僧众在此颂经念佛,煞是热闹,春季百花盛开,姹紫嫣红,鸟语花香,燕舞蝶飞,就是本村村民也留连忘返。宽3.5米,长2500米的环山公路,南达抱之洞,东至石盆峪山口,与北西行政村环山路贯通。  

北山村

  北山村概况    北山村位于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办事处最东部,依山而建,东西走向。东西长约1千米,南北长约0.5千米,面积0.7平方千米。村西部有闸河自北向南流过,夏季可在此垂钓休闲,东部为开阔的杂果林场,杏子成熟时节满树金黄。全村1个自然村,辖9个村民小组,人口3801人,全部为城镇户口。北山村党总支部现有两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64名党员。北山村耕地面积2198亩,山地林地面积4000亩,传统上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为主,特色经济主要是杂果种植和猪、羊、鸭养殖。    北山村是矿山集办事处党建先进示范村,距市区仅15公里,淮北市新东外环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依托独特的山区地理优势,全村经济正在向观光旅游型农业转型,已建成“村村通”公路及9000米环山水泥路,村内有长年小型菜市场1座,特色餐馆2个,小学校、中学及村卫生院各1座,各类基础设施完备,诚邀各地客商来我村参观考察、洽谈投资,热情好客的北西人民欢迎您。  

张院村

  矿山集办事处张院村位于人民路东端,淮北市龙湖开发区南部,境内有龙河、闸河两条河流,依山而建,全村人口5743人,有14个村民小组,六个自然村,党员104名,10个党小组,1个党支部,土地面积2190亩,荒山面积近4000亩。主要以节能温室(30栋),塑料大棚(70栋)生产反季节蔬菜为主。特色经济:全村内有企业15家(预制厂),大型采矿1个,餐饮12家,形成我村餐饮一条街,并成立餐饮协会。  


杜集社区特产大全




杜集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