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集街道办事处地处淮北市东部新城区,辖区有朱庄、双龙公司两对国有大型煤矿,淮北市省级龙湖开发区也坐落于此。总面积42平方公里,辖3个行政村和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9.1万人,是淮北市最为典型的城乡结合型办事处之一。2009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2118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9249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02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9元。
矿山集街道办事处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是集交通、能源、地矿、纺织、商贸、食品加工为一体的经济区。矿山集街道办事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现代城镇气息浓厚,拥有现代汉画像石百余块及市东湖公园旅游度假区。
近年来,矿山集办事处紧紧抓住市区东扩的战略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三大战略,认真贯彻“打造三大经济板块、建设淮北东部新城区”发展思路,即“启动东部乡村旅游、打造中部现代纺织基地、建设西部新城区”。通过全办上下努力,矿山集办事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推进,已高标准建设了康园一期、二期居民搬迁用房,三期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实施之中;现代纺织基地初步建立,被列入杜集区 “一体两翼” 经济发展的格局,形成了集纺纱、纺织、服装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拥有30万锭纺纱生产规模、纺织机1400台,年生产细纱2万吨、丝绵提花布800万米、服装800万件套;东部山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建立了7000亩山区杂果经济林,已高标准建设了一期4500米环山路,为2010年全面启动东部乡村旅游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加快肉鸭养殖、加工基地建设,实现年孵化鸭苗千万余只、加工肉鸭1500万只,建立了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一家。
办事处成立几年以来,成绩斐然。先后荣获“安徽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淮北市争创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淮北市文明单位标兵”、“全市农业系统先进单位”、“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市造林绿化先进集体”、“杜集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杜集区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杜集区民生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矿山集街道办事处政通人和、物产丰富,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沃土。矿山集人民以饱满的热情、宽阔的胸怀、优质的服务,笑纳四海宾朋来此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共绘美好蓝图。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9.1万人 | 42平方公里 | 340602002 | 235000 | -- | 查看 矿山集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六和社区 | ·杜集区旅游·杜集区特产·杜集区十大特产·杜集区十景·杜集区 | 0 |
---- |
查看 六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徐庄社区 | ·杜集区旅游·杜集区特产·杜集区十大特产·杜集区十景·杜集区 | 0 |
---- |
查看 徐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柿元社区 | ·杜集区旅游·杜集区特产·杜集区十大特产·杜集区十景·杜集区 | 0 |
---- |
查看 柿元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杜集社区 | ·杜集区旅游·杜集区特产·杜集区十大特产·杜集区十景·杜集区 | 0 |
---- |
查看 杜集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南山村 | ·杜集区旅游·杜集区特产·杜集区十大特产·杜集区十景·杜集区 | 0 |
---- |
查看 南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北山村 | ·杜集区旅游·杜集区特产·杜集区十大特产·杜集区十景·杜集区 | 0 |
---- |
查看 北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张院村 | ·杜集区旅游·杜集区特产·杜集区十大特产·杜集区十景·杜集区 | 0 |
---- |
查看 张院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高岳街道 |
淮北市杜集区高岳街道办事处位于淮北市东市区,是淮北市的东大门,总面积47平方公里。辖6个村委会,9个居委会(含6个企业居委会),总人口约6.9万人。 高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捷。铁路线西连京九,东接京沪,北靠陇海线;公路有311国道、202省道穿境而过,连霍、合徐高速公路近在咫尺;境内基础设施完善,电力供应十分充足。高岳办事处依托优势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优惠的政策、丰富的资源、优质的服务,抓住沿海城市资金梯度转移和国家黄金发展期的大好机遇,大力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战略,努力构建招商平台,初步形成了沿淮北市东山路、以滂汪工业园为中心的机械加工业制造区;以办事处所在地为中心、以淮北市高岳路和龙山路为轴线的三产商贸经济区;以无公害蔬菜产品生产保鲜和农副产品综合贸易市场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区。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办事处工作的透明度,与时俱进,构建和谐,促进办事处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持续、稳步发展,办事处实行了政务公开,真诚欢迎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 |
矿山集街道 |
矿山集街道办事处地处淮北市东部新城区,辖区有朱庄、双龙公司两对国有大型煤矿,淮北市省级龙湖开发区也坐落于此。总面积42平方公里,辖3个行政村和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9.1万人,是淮北市最为典型的城乡结合型办事处之一。2009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2118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9249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02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9元。 矿山集街道办事处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是集交通、能源、地矿、纺织、商贸、食品加工为一体的经济区。矿山集街道办事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现代城镇气息浓厚,拥有现代汉画像石百余块及市东湖公园旅游度假区。 近年来,矿山集办事处紧紧抓住市区东扩的战略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三大战略,认真贯彻“打造三大经济板块、建设淮北东部新城区”发展思路,即“启动东部乡村旅游、打造中部现代纺织基地、建设西部新城区”。通过全办上下努力,矿山集办事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推进,已高标准建设了康园一期、二期居民搬迁用房,三期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实施之中;现代纺织基地初步建立,被列入杜集区 “一体两翼” 经济发展的格局,形成了集纺纱、纺织、服装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拥有30万锭纺纱生产规模、纺织机1400台,年生产细纱2万吨、丝绵提花布800万米、服装800万件套;东部山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建立了7000亩山区杂果经济林,已高标准建设了一期4500米环山路,为2010年全面启动东部乡村旅游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加快肉鸭养殖、加工基地建设,实现年孵化鸭苗千万余只、加工肉鸭1500万只,建立了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一家。 办事处成立几年以来,成绩斐然。先后荣获“安徽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淮北市争创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淮北市文明单位标兵”、“全市农业系统先进单位”、“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市造林绿化先进集体”、“杜集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杜集区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杜集区民生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矿山集街道办事处政通人和、物产丰富,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沃土。矿山集人民以饱满的热情、宽阔的胸怀、优质的服务,笑纳四海宾朋来此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共绘美好蓝图。 |
朔里镇 |
朔里镇地处淮北东北郊,汉代文学家东方朔的故居,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的家乡。区域面积50.3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人。 朔里镇处在中纬度地区,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年均降雨量862.9mm,年平均无霜期202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1%,日照时数2315.8小时,自然条件优越。 朔里镇交通便捷,符-夹铁路,肖淮高等级公路纵贯南北,连霍高速公路、合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徐州观音机场近在咫尺。 朔里镇电讯通畅,全镇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2000门,移动电话基站3个。 朔里镇电力充沛,镇辖区内有变电所三座。 区位十分优越。 |
石台镇 |
石台镇位于淮北市东郊,连霍高速公路、省道萧淮公路、市东外环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辖区内有国家统配煤矿一对,区属煤矿一对,镇属煤矿二对。全镇辖14个村,121个村民组,镇区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5.1万人。199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批准为淮北市中心建制镇,副县级。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全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2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17.4元。镇党委、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2003年共有8家企业进驻我镇,引资2760万元。依托矿区搞共建,坚持矿镇共建、建管并举的原则,加强小城镇建设,使小城镇成为全市一流的精品小城镇。立足镇情,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品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市级龙头企业义勤鸭场,种鸭3万余只,全年孵化鸭苗500万只;华润牛业公司购进优质种牛600头,与安徽农科院合作进行奶牛胚胎移植,使之成为省农科院的科研基地,带动周边养殖业的大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几年来,该镇先后被评为全国和省土地“三无”乡镇,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稳定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先进镇,市级劳务输出先进镇,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等。 |
段圆镇 |
段园镇地处苏皖两省三县结合部,东接徐州,西邻萧县,311国道,萧桃公路、永马公路、徐阜铁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素有安徽"北大门"之称。始建于1984年5月,总面积43.2公里,辖24个行政村,135个村民不组,人口3.4万人。 段园葡萄(俗称大-庄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清朝乾隆时期已具有相当规模。现有葡萄种植面积2万亩,品种有5大系列、20多个品种,是国内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葡萄种植园区之一,年产鲜食葡萄6000万斤以上,产品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为"大-庄"牌葡萄。已被安徽省批准为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 段园葡萄现已建立了以园区为基地,以大-庄农贸市场为载体,以葡萄协会为龙头"市场+中介+农户"的种植和销售模式,还成立了葡萄研究所,先后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有力地促进了该镇葡萄产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