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钦州 >> 钦北区

钦北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钦北区谷歌卫星地图)


钦北区简介

   钦州市钦北区位于广西南部,辖11个镇,总面积2179平方公里,居住有汉、壮、瑶、苗、侗等10多个民族,总人口约69.4万。钦北区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临近北部湾,是大西南出海的关键地段,区位优越,交通方便。
  钦北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不仅处于环北部湾经济圈“金三角”的顶端,还处于东南亚与中国大西南两个辐射扇面的中心,是华南与西南经济圈、中国经济圈与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走向东南亚的桥头堡和东南亚进入中国的门户。钦北区在广西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属南北钦防沿海经济区范围,是广西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也将是西部地区对外经济交流和进入西部市场最重要的工业和外贸基地。
  钦北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钦北区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着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建设优质水稻、水果、甘蔗、香蕉、竹子、玉桂八角、茶油树、蚕桑、禽畜水产和冬菜生产等农业十大基地。近年来,钦北区着力发展资源型工业,逐步形成制糖、酒精、造纸、矿产品、松香、中成药等支柱工业企业。
  社会发展
  钦北区陆海空交通发达便捷,南防铁路、南北铁路、黎钦铁路以及南北高速公路、南北二级公路、钦陆一级公路、上大二级公路均贯穿境内,全区公路四通八达,柏油路、水泥路连接全区各镇乡村,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同时,钦北区由高速公路直达南宁、北海机场均在1个小时左右,直达越南国也在1个半小时左右。属地的钦州港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始建于1992年,目前已建成码头泊位7个,其中1-3万吨级码头 4 个,年吞吐能力 300 万吨;现在还有1个3万吨航道和2个3万吨级码头正在建设中。港口运输可直达国内外各港口。
  钦北区资源丰富,矿藏资源有石膏、煤、锰、钛铁、金、重晶石、花岗岩、稀土等20多个矿种。近年来钦北区资源型工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机制糖、酒精、造纸、矿产品、松香、中成药、羽绒、建材、烟花炮竹等支柱工业企业。
  钦北区的旅游资源正在开发中,鹰山温泉旅游度假村、王岗山、古窦岭等旅游区的山水资源和人文景观颇具地方特色,令人留连忘返。
  经济建设
  近年来,钦北区围绕"工业兴区"发展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兴企工程,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向深加工要效益之路。科技的引领,使该区工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钦北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在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的同时,认真抓好贵台镇八寨沟民族村和小董镇南蛇垌村两个区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在建设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并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办法,带动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蓬勃开展。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建设,钦北新城区完成了2.36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区行政信息中心综合办公大楼和区交通局、财政局、教育局、粮食局等区直单位的办公大楼已相继投入使用,其他10个区直部门办公楼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基本构建起了钦北新城区的北冀框架。随着新城区的崛起,钦北已逐渐成为客商投资的热土。
  钦北区陆海空交通发达便捷,南防铁路、南北铁路、黎钦铁路以及南北高速公路、南北二级公路、钦陆一级公路、上大二级公路均贯穿境内,全区公路四通八达,柏油路、水泥路连接全区各镇乡村,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同时,钦北区由高速公路直达南宁、北海机场均在1个小时左右,直达越南国也在1个半小时左右。
  旅游景点
  八寨沟风景区
  “九寨沟太远,八寨沟就在身边。”随着这句广告词风靡全广西,钦北区八寨沟旅游风景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04年以来,钦北区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方筹集资金,大力推进八寨沟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开发,使钦北区旅游实现了从小打小闹的"乡村旅游"到八寨沟的名声远播,特色旅游经济异军突起。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日趋完善的游乐休闲设施,使八寨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被打造成为一个旅游品牌,成为继三娘湾之后钦州市旅游的一大亮点。
  王岗山风景区
  王岗山属十万大山山脉,主体处于钦州市钦北区大直镇西境,面积1637公顷。王岗山山高坡陡,壁绝峰险,森林密布,云飘雾涌。险峻的山丘、丰富的森林和小巧玲珑的溪流是王岗山的特色。王岗山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5座,其中大龙山海拔999.6米,是钦州市第一高峰。海拔800多米的平圩,山顶平坦,两则绝壁,恰似高山平台,平台上岩石众多,矮林密布,就像天然盆景。登上王岗山高峰眺望,可望见远处茫茫大海,近处的钦州城也隐约可见。山中到处是淙淙溪流,溪水清滢碧透,游鱼可数。溪旁绿树成荫,遮天蔽日。
  乡镇简介
  大寺镇
  位于钦北市西北部,人口81278人,属国家经济综合开发项目示范镇、广西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和广西乡镇企业示范镇。
  小董镇
  小董工业园是钦北区三大工业园之一,重点发展食品、日用品、羽绒、饮料、皮革、禽畜加工、果蔬深加工等,主要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
  大垌镇
  该镇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是钦州市最大的红砖生产基地,大垌工业园为钦北区三大工业园之一,是重点发展如制药、皮革、塑料加工等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园区。
  大直镇
  境内锰矿资源丰富,钦州市王岗山风景区坐落在该镇西部。盛产水稻、甘蔗、香蕉、龙眼、黄榄、杨梅等经济作物,玉桂、八角等经济林形成规模发展。
  那蒙镇
  位于钦北区北部,人口45767人,为广西生态农业示范镇,南北二级公路贯穿境内,主要盛产水稻、荔枝、龙眼、芒果、香蕉、糖蔗、茶油树等经济作物。
  平吉镇
  该镇以甘蔗、荔枝、龙眼、芒果、油茶树等为主要支柱产业,境内有6万亩名优水果基地,3万亩甘蔗生产基地和1个轻工业生产基地。
  新棠镇
  位于钦州市最北端,人口40000多人,镇内矿藏资源以重晶石、硫磺矿最为丰富。新棠镇是荔枝生产重镇。
  历史沿革
  1994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62号):(1)撤销钦州地区、钦州市,设立地级钦州市。(2)钦州市新设钦北区、钦南区。钦北区辖新棠、板城、小董、大垌、长滩、那蒙、大寺、贵台、大直、青塘、平吉11个镇和那香乡,区人民政府驻钦州湾大道。
  2000年,钦北区辖12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2658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大垌镇 36073 平吉镇 56587 青塘镇 31051 小董镇 69445 板城镇 46959 那香镇 20856 那蒙镇 38985 长滩镇 40996 新棠镇 35943 大直镇 58517 大寺镇 66813 贵台镇 24357 
  2003年钦北区行政区划一览 辖12个镇:大垌镇、平吉镇、青塘镇、小董镇、板城镇、那香镇、那蒙镇、长滩镇、新棠镇、大直镇、大寺镇、贵台镇。
  100 大垌镇 辖:大垌镇社区;大垌、平山、良田、米家、大塘、歌标、大片、平辽、马皇、江表、横岭11个村委会。
  101 平吉镇 辖:平吉镇社区;平吉、古秀、八仙、榃兰、平沙、新胜、古隆、榃标、牛江、白鹤垌、贤架、广平、平里、大田、永隆、湴塘、彭良、朱林、三冬19个村委会。
  102 青塘镇 辖:青塘社区;红村、高峰、华岭、青塘、青全、榃山、青华、新村、榃铺、大岐、决竹、青苏、那路13个村委会。
  103 小董镇 辖:小董社区;那兰、多隆、中花、那料、那道、那学、榃头、东联、吉水、逍遥、板董、奇陵、榃楼、龙眼、西陵、那陵16个村委会。
  104 板城镇 辖:板城社区;众仁、厚孟、中心、新城、朝阳、板中、牛寮、屯车、板城、竹山、三联、屯茂、六虾、宁家14个村委会。
  105 那香镇 辖:那香社区;飞跃、红华、那觅、那芳、高龙5个村委会。
  106 那蒙镇 辖:那蒙社区;四维、平福、六马、湴山、那桂、板选、屯周、陂角、竹山、那蒙、屯里、岳马、朱砂13个村委会。
  107 长滩镇 辖:长滩镇社区;古勉、新勤、榃袅、那袅、胜利、新铺、屯六、荣庆、马朝、屯巷、谈读、连丰、上汶、那谷14个村委会。
  108 新棠镇 辖:新棠镇社区;南局、屯林、平况、那黎、屯楼、屯王、榃忠、南忠8个村委会。
  109 大直镇 辖:大直社区;那天、屯蒙、大利、富雄、英雄、那光、胜利、充文、大直、彭久、那泮、派亩、双那、屯笔、义和、那桃、天岩、米拱、屯品、那么、屯宽、王岗22个村委会。
  110 大寺镇 辖:大寺社区;屯强、新晓、四联、宿禾、天安、屯妙、广琅、百庆、屯首、敦民、五宁、南间、那桑、大寺、那葛、那河、三益、三门滩18个村委会。
  111 贵台镇 辖:贵台社区;那逻、爱国、屯良、百美、大路、那美、那朴、洞利、那桃、那略10个村委会。
  2005年,那香镇并入板城镇。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70万人 2179平方公里 450703 535000 0777 查看 钦北区谷歌卫星地图

钦北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长田街道 约721万人 4.29平方公里

----

查看 长田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大垌镇 约3.34万人 155平方公里

----

查看 大垌镇谷歌卫星地图
平吉镇 0 259.6平方公里

----

查看 平吉镇谷歌卫星地图
青塘镇 约4.18万人 ·钦北区旅游·钦北区特产·钦北区十大特产·钦北区十景·钦北区

----

查看 青塘镇谷歌卫星地图
小董镇 约8.1万人 150.31平方公里

----

查看 小董镇谷歌卫星地图
板城镇 约4.7万人 119平方公里

----

查看 板城镇谷歌卫星地图
那蒙镇 约4.7万人 137.7平方公里

----

查看 那蒙镇谷歌卫星地图
长滩镇 约5.21万人 118平方公里

----

查看 长滩镇谷歌卫星地图
新棠镇 约3.99万人 112平方公里

----

查看 新棠镇谷歌卫星地图
大直镇 约8万人 370.5平方公里

----

查看 大直镇谷歌卫星地图
大寺镇 约8.3万人 271.82平方公里

----

查看 大寺镇谷歌卫星地图
贵台镇 约3.28万人 206平方公里

----

查看 贵台镇谷歌卫星地图

钦北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钦南区

  美丽的滨海城区钦南区位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是一个集临海工业园区、滨海文化旅游胜地、广西沿海交通枢纽、大西南最近接海点等众多功能与优势于一身的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中心区。钦南区地处亚热带,受海洋性季风气候调节,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天蓝水清,风光秀丽。   全区总面积2255平方公里,人口56万,现辖12个镇、1个华侨农场和4个街道办事处,其中有8个镇地处沿海,海岸线长达520.8公里。享有“中国大蚝之乡”、“全国优秀郊县(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等美誉。   钦南区是钦州市重大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区。钦南区是钦州市的主城区,是钦州市党、政、机关和市直单位办公和生活区,广西沿海惟一高校—钦州学院和广西沿海地区知名院校钦州二中等名校都坐落在这里;钦南区传承了旧钦州千年古城、千年古陶、千年文化、千年海疆、千年名龟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生生不息、开拓创新的钦州精神,并不断地把它们发扬光大。   钦南区是北部湾地区设备完善的旅游休闲中心。拥有三娘湾、刘冯故居两个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区内生态环境清新宜人、自然风光旖旎、渔家风俗浓郁独特,海滩、海岛、海珍、海豚、海上森林、海洋文化等海洋旅游资源在这里富集,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海上活化石(红树林)等自然、生态景观令旅人流连忘返;钦南区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是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故里,滨海风光与人文景观在这里交相辉映;这里有白海豚国际大酒店、金湾大酒店等五星、三星级酒店,有广西首批工业、农业旅游示范点——钦州坭兴陶艺公司、火龙果生产基地,有铭德山庄、绿海山庄等城郊休闲胜地。   经济发展   钦南区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濒临北部湾,拥抱钦州港,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水陆交通枢纽,南(宁)钦(州)等五大铁路干线和桂海、钦防五条高等级公路在这些交汇,海陆空交通便捷;有众多条件优越的小港口。突出的交通优势并加上广西临海工业的强劲带动,一批辐射珠三角、大西南和东盟的物流公司和园区正这里逐渐形成。   随着广西大型临海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钦南区已成为北部湾(广西)临海工业配套产业加工基地,发展临海工业前景广阔。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制糖、制革、制药、制陶、食品加工、修造船、林浆纸为主的门类比较齐全的临港工业休系,产业格局已逐渐形成多元化,黎合江、大田、西郊等工业集中区已初具规模;钦南区汇集了钦州市各大超市和购物中心,是钦州的商贸中心,是北部湾地区农产品、海产品交易中心,是中国四大名陶----钦州坭兴陶的生产基地,是享誉海内外的北部湾四大名产:青蟹、对虾、大蚝、石斑鱼的主要出产、加工、交易基地,黄瓜皮、海鸭蛋、龟鳖等特产也畅销全国。   旅游景点   麻蓝岛 :钦州新八景之一的麻篮仙岛,包括钦南区犀水脚镇的麻篮岛和大环的范围。麻篮岛(又名麻篮头)是钦州湾上的一个海岛,发总面积29.5万平方米(含西北一片沙滩1.5万平方米),位于犀牛脚镇的西北面,所在地4.3公里,水从钦州港到该2海里,乘坐旅游船半小时即可抵达,水陆交通便捷。麻篮岛的外形酷似一个牛轭,呈现长弯形。该岛最宽处400米,最窄处200米,有一个面积8万平方米的小山,海拔21.8米,登上山顶可饱览大海的奇观异彩。碧波荡漾,天水一色,沙鸥翱翔,锦鳞游泳,风帆点点,渔歌互唱,轻风指面,心旷神怡。岛上的完好,马尾松、木麻黄、竹簧、美国湿地松等生长密茂、整齐、是人工所造的林地,绿树成荫,经地覆盖率80%。麻篮岛四面环海,大环三面是海,它们拥有一大片沙滩一,宽阔平坦,沙质金黄,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海滨浴场;礁石林立,千资百态,?奇形怪状,乃为一大奇景;这地方还有一片极为壮观的红树林带。麻篮仙岛山清水秀,树密林茂,环境幽雅,是人们度假、观光、旅游的理想胜地。岛的西北面为一大片沙滩,宽阔平坦,沙质金黄,是天然海滨浴场,西南面为礁石群,礁石千姿百态,奇形怪状,东面则为一大片极为壮观的红树林。这一带还盛产“三沙”:沙虫、沙钻鱼、沙蟹,名扬海外。该岛是钦州新开发的旅游度假村、旅游配套设施正不断完善。   三娘湾旅游景区 :三娘湾位于钦州市南部犀牛脚镇境内,距钦州市区38公里、南宁168公里、北海100公里,南临北部湾,背倚乌雷岭,是中华白海豚之乡、电影《海霞》拍摄地。三娘湾以碧海、沙滩、奇石、绿林、渔村、海潮、椰林、中华白海豚而著称, 2005年被评为“广西十佳旅游景区”。   三娘湾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是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三娘湾的美不仅仅在于她动人的传说,而且在于她超凡脱俗的气质。她不但拥有金黄柔软的沙滩、清丽恬静凉爽宜人的海防林、千姿百态的礁石、古朴温馨独且特色的渔家村寨,而且还有海上精灵中华白海豚,其中三娘石、镇海石狗、“海霞姑娘”—三娘湾女子民兵队、渔家旅馆等景点常常令游客流连忘返。   三娘湾景区自2003年开发建设以来,投入资金近亿元,景区的旅游配套设施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景区内的三娘湾神石、观潮台、火车驿站、海豚门楼、沙滩浴场等一批旅游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大大丰富了旅游项目,三娘湾五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乌雷岭大佛等一批设施和景点正在准备开工建设,三娘湾正朝着国家4A旅游景区迈进。   三娘湾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滨海秀丽风光,是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随着三娘湾景区各项旅游设施和景点的丰富完善,三娘湾越来越受到区内外游客的青睐,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三娘湾景区共接待游客15.21万人次,如今三娘湾已成为南中国海最具魅力的新兴旅游景区。   龙门群岛:龙门群岛是位于广西钦州湾内的著名旅游景点,它的总面积约16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钦州内海一茅尾海及钦州湾内的龙门岛等130多座岛屿。   龙门群岛还有近万亩连片生长的,被誉为海底活化石的红树林,青翠的红树林与湛蓝的海水相辉映,景色非常别致,自古就是文人骚客流连游览之地,留下大量吟咏之作。龙门群岛的入口处仙岛公园内还立有目前全国最大的逸仙铜像和钦县各界人士于1926年敬立的“孙总理逝世纪念碑”。龙门群岛是一处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行政区划   钦南区辖4个街道、12个镇:向阳街道、水东街道、文峰街道、南珠街道、沙埠镇、康熙岭镇、黄屋屯镇、尖山镇、大番坡镇、龙门港镇、犀牛脚镇、久隆镇、东场镇、那丽镇、那彭镇、那思镇。共有22个居委会、142个村委会,1976个村民小组。   历史沿革   1994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62号):(1)撤销钦州地区、钦州市,设立地级钦州市。(2)钦州市新设钦北区、钦南区。钦南区辖钦州、沙埠、康熙岭、尖山、久隆、黄屋屯、东场、犀牛脚、大番坡、龙门港13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钦州镇。   2000年,钦南区辖4个街道、12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0892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向阳街道 36761 水东街道 25308 文峰街道 48198 南珠街道 54502 沙埠镇 26799 康熙岭镇 35289 黄屋屯镇 38997 尖山镇 19353 大番坡镇 14304 龙门港镇 8412 犀牛脚镇 55985 久隆镇 28531 东场镇 14795 那丽镇 37605 那彭镇 32178 那思镇 21406 钦州港虚拟镇 10499    2003年钦南区行政区划一览:   001 向阳街道 辖:沙坡、永福、新兴、城中南4个社区。   002 水东街道 辖:东南、五里桥、小江、山塘4个社区。   003 文峰街道 辖:东风、江滨、中山、三宣堂、文昌、新隆6个社区。   004 南珠街道 辖:城西、北营、白水塘、高岭4个社区。   100 沙埠镇 辖:高岭社区;大石古、下南山、大岭、沙寮、油路、桥坪、海棠、沙埠、田寮、分界、坭桥、望埠、平银、油埠、明天移民新村15个村委会。   101 康熙岭镇 辖:傍钦、高沙、西围、新平、诗家、白鸡、板坪、横山、长坡、团和、新营、新南12个村委会。   102 黄屋屯镇 辖:黄屋屯镇社区委会;一屯西、一屯安、一屯胜、一屯利、加其、一屯北、大冲、一屯光、一屯南、金竹、圩埠、田寮、塘营、一屯显、西显、料连16个村委会。   103 尖山镇 辖:尖山镇村委会;西沟、黄波豕、谷仓、九鸦、黎头咀、排榜6个村委会。   104 大番坡镇 辖:沙坡、葵子、大番坡、青龙、板桥、大窝口、六村、深坪、茅坡、辣椒槌、亚路江、水井坑12个村委会。   105 龙门港镇 辖:东村、南村、西村、北村、果子山5个村委会。   106 犀牛脚镇 辖:大环、犀牛脚、乌雷、三娘湾、联民、白路、船厂、岭脚、西寮、炮台、岭门、埠头、西坑、大灶、平山、鹿耳环、鸡墩头、金鼓、新联、大坪、丹寮、沙角22个村委会。   107 久隆镇 辖:久隆镇社区;久隆、黎屋、沙田、丁屋、高桥、水铺、新明、平新、那庆、白鹤、青草、大岭、高明、新圩、石安、细岭头、荷木17个村委会。   108 东场镇 辖:关塘、六加、高塘、东场、英窝、白木、上寮7个村委会。   109 那丽镇 辖:那丽镇社区;那丽、充包、殿艮、芦荻竹、嫦娥垌、马鞍岭、崩塘、那雾塘、土地田、三兜竹10个村委会。   110 那彭镇 辖:那彭镇社区;那彭、担坳、那蒟、白沙、六湖、彭新、清湖、那勉、凤凰岗、那里、后立、英学、屋背13个村委会。   111 那思镇 辖:合江、禄宦塘、米子、那京、那思、塘底、定蒙、茶蓝垌、牛寮水、扁陂10个村委会。   

钦北区

   钦州市钦北区位于广西南部,辖11个镇,总面积2179平方公里,居住有汉、壮、瑶、苗、侗等10多个民族,总人口约69.4万。钦北区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临近北部湾,是大西南出海的关键地段,区位优越,交通方便。   钦北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不仅处于环北部湾经济圈“金三角”的顶端,还处于东南亚与中国大西南两个辐射扇面的中心,是华南与西南经济圈、中国经济圈与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走向东南亚的桥头堡和东南亚进入中国的门户。钦北区在广西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属南北钦防沿海经济区范围,是广西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也将是西部地区对外经济交流和进入西部市场最重要的工业和外贸基地。   钦北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钦北区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着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建设优质水稻、水果、甘蔗、香蕉、竹子、玉桂八角、茶油树、蚕桑、禽畜水产和冬菜生产等农业十大基地。近年来,钦北区着力发展资源型工业,逐步形成制糖、酒精、造纸、矿产品、松香、中成药等支柱工业企业。   社会发展   钦北区陆海空交通发达便捷,南防铁路、南北铁路、黎钦铁路以及南北高速公路、南北二级公路、钦陆一级公路、上大二级公路均贯穿境内,全区公路四通八达,柏油路、水泥路连接全区各镇乡村,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同时,钦北区由高速公路直达南宁、北海机场均在1个小时左右,直达越南国也在1个半小时左右。属地的钦州港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始建于1992年,目前已建成码头泊位7个,其中1-3万吨级码头 4 个,年吞吐能力 300 万吨;现在还有1个3万吨航道和2个3万吨级码头正在建设中。港口运输可直达国内外各港口。   钦北区资源丰富,矿藏资源有石膏、煤、锰、钛铁、金、重晶石、花岗岩、稀土等20多个矿种。近年来钦北区资源型工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机制糖、酒精、造纸、矿产品、松香、中成药、羽绒、建材、烟花炮竹等支柱工业企业。   钦北区的旅游资源正在开发中,鹰山温泉旅游度假村、王岗山、古窦岭等旅游区的山水资源和人文景观颇具地方特色,令人留连忘返。   经济建设   近年来,钦北区围绕"工业兴区"发展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兴企工程,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向深加工要效益之路。科技的引领,使该区工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钦北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在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的同时,认真抓好贵台镇八寨沟民族村和小董镇南蛇垌村两个区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在建设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并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办法,带动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蓬勃开展。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建设,钦北新城区完成了2.36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区行政信息中心综合办公大楼和区交通局、财政局、教育局、粮食局等区直单位的办公大楼已相继投入使用,其他10个区直部门办公楼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基本构建起了钦北新城区的北冀框架。随着新城区的崛起,钦北已逐渐成为客商投资的热土。   钦北区陆海空交通发达便捷,南防铁路、南北铁路、黎钦铁路以及南北高速公路、南北二级公路、钦陆一级公路、上大二级公路均贯穿境内,全区公路四通八达,柏油路、水泥路连接全区各镇乡村,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同时,钦北区由高速公路直达南宁、北海机场均在1个小时左右,直达越南国也在1个半小时左右。   旅游景点   八寨沟风景区   “九寨沟太远,八寨沟就在身边。”随着这句广告词风靡全广西,钦北区八寨沟旅游风景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04年以来,钦北区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方筹集资金,大力推进八寨沟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开发,使钦北区旅游实现了从小打小闹的"乡村旅游"到八寨沟的名声远播,特色旅游经济异军突起。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日趋完善的游乐休闲设施,使八寨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被打造成为一个旅游品牌,成为继三娘湾之后钦州市旅游的一大亮点。   王岗山风景区   王岗山属十万大山山脉,主体处于钦州市钦北区大直镇西境,面积1637公顷。王岗山山高坡陡,壁绝峰险,森林密布,云飘雾涌。险峻的山丘、丰富的森林和小巧玲珑的溪流是王岗山的特色。王岗山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5座,其中大龙山海拔999.6米,是钦州市第一高峰。海拔800多米的平圩,山顶平坦,两则绝壁,恰似高山平台,平台上岩石众多,矮林密布,就像天然盆景。登上王岗山高峰眺望,可望见远处茫茫大海,近处的钦州城也隐约可见。山中到处是淙淙溪流,溪水清滢碧透,游鱼可数。溪旁绿树成荫,遮天蔽日。   乡镇简介   大寺镇   位于钦北市西北部,人口81278人,属国家经济综合开发项目示范镇、广西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和广西乡镇企业示范镇。   小董镇   小董工业园是钦北区三大工业园之一,重点发展食品、日用品、羽绒、饮料、皮革、禽畜加工、果蔬深加工等,主要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   大垌镇   该镇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是钦州市最大的红砖生产基地,大垌工业园为钦北区三大工业园之一,是重点发展如制药、皮革、塑料加工等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园区。   大直镇   境内锰矿资源丰富,钦州市王岗山风景区坐落在该镇西部。盛产水稻、甘蔗、香蕉、龙眼、黄榄、杨梅等经济作物,玉桂、八角等经济林形成规模发展。   那蒙镇   位于钦北区北部,人口45767人,为广西生态农业示范镇,南北二级公路贯穿境内,主要盛产水稻、荔枝、龙眼、芒果、香蕉、糖蔗、茶油树等经济作物。   平吉镇   该镇以甘蔗、荔枝、龙眼、芒果、油茶树等为主要支柱产业,境内有6万亩名优水果基地,3万亩甘蔗生产基地和1个轻工业生产基地。   新棠镇   位于钦州市最北端,人口40000多人,镇内矿藏资源以重晶石、硫磺矿最为丰富。新棠镇是荔枝生产重镇。   历史沿革   1994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62号):(1)撤销钦州地区、钦州市,设立地级钦州市。(2)钦州市新设钦北区、钦南区。钦北区辖新棠、板城、小董、大垌、长滩、那蒙、大寺、贵台、大直、青塘、平吉11个镇和那香乡,区人民政府驻钦州湾大道。   2000年,钦北区辖12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2658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大垌镇 36073 平吉镇 56587 青塘镇 31051 小董镇 69445 板城镇 46959 那香镇 20856 那蒙镇 38985 长滩镇 40996 新棠镇 35943 大直镇 58517 大寺镇 66813 贵台镇 24357    2003年钦北区行政区划一览 辖12个镇:大垌镇、平吉镇、青塘镇、小董镇、板城镇、那香镇、那蒙镇、长滩镇、新棠镇、大直镇、大寺镇、贵台镇。   100 大垌镇 辖:大垌镇社区;大垌、平山、良田、米家、大塘、歌标、大片、平辽、马皇、江表、横岭11个村委会。   101 平吉镇 辖:平吉镇社区;平吉、古秀、八仙、榃兰、平沙、新胜、古隆、榃标、牛江、白鹤垌、贤架、广平、平里、大田、永隆、湴塘、彭良、朱林、三冬19个村委会。   102 青塘镇 辖:青塘社区;红村、高峰、华岭、青塘、青全、榃山、青华、新村、榃铺、大岐、决竹、青苏、那路13个村委会。   103 小董镇 辖:小董社区;那兰、多隆、中花、那料、那道、那学、榃头、东联、吉水、逍遥、板董、奇陵、榃楼、龙眼、西陵、那陵16个村委会。   104 板城镇 辖:板城社区;众仁、厚孟、中心、新城、朝阳、板中、牛寮、屯车、板城、竹山、三联、屯茂、六虾、宁家14个村委会。   105 那香镇 辖:那香社区;飞跃、红华、那觅、那芳、高龙5个村委会。   106 那蒙镇 辖:那蒙社区;四维、平福、六马、湴山、那桂、板选、屯周、陂角、竹山、那蒙、屯里、岳马、朱砂13个村委会。   107 长滩镇 辖:长滩镇社区;古勉、新勤、榃袅、那袅、胜利、新铺、屯六、荣庆、马朝、屯巷、谈读、连丰、上汶、那谷14个村委会。   108 新棠镇 辖:新棠镇社区;南局、屯林、平况、那黎、屯楼、屯王、榃忠、南忠8个村委会。   109 大直镇 辖:大直社区;那天、屯蒙、大利、富雄、英雄、那光、胜利、充文、大直、彭久、那泮、派亩、双那、屯笔、义和、那桃、天岩、米拱、屯品、那么、屯宽、王岗22个村委会。   110 大寺镇 辖:大寺社区;屯强、新晓、四联、宿禾、天安、屯妙、广琅、百庆、屯首、敦民、五宁、南间、那桑、大寺、那葛、那河、三益、三门滩18个村委会。   111 贵台镇 辖:贵台社区;那逻、爱国、屯良、百美、大路、那美、那朴、洞利、那桃、那略10个村委会。   2005年,那香镇并入板城镇。   

灵山县

  灵山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所辖的一个县。灵山县历史悠久,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置南宾县,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易名灵山县,因县治有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原属广东省,1965年划入广西至今,现属钦州市。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县城距南宁市150公里,距钦州市100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距广州市500公里。全县辖18个镇,行政区域面积3558平方公里,总人口141万,为广西第三人口大县,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北临横县、邕宁县,南接合浦县,东邻浦北县,西连钦南、钦北区。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灵山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河流纵横,山川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有千年古荔,有省级名胜风景、国家3A级景区——六峰山,还有广西保存最完好的被誉为“广西楹联第一村”的明清建筑群落——大芦民俗风情村。   行政区划   灵山县辖18个镇:灵城镇、新圩镇、丰塘镇、平山镇、石塘镇、佛子镇、平南镇、烟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太平镇、沙坪镇、武利镇、文利镇、伯劳镇。   地理地貌   县内以丘陵、平原为主,年平均气温21.7℃,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67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649毫米,利于农作物生产。   政治经济   灵山县商贸、饮食、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不断扩大。市政公用设施、农副产品市场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工业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等倍受重视,发展迅速。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灵山县致力于发挥资源、政策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正日渐成为投资、合作的热点。是全国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和西部百强县,2004年被评为广西文明县,2005年县城灵城镇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称号。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78.3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大关。在第六届“中国西部百强县”评比中,该县再次入选。荣获了“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县”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灵山县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享受国家给予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并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地区的特殊政策。   旅游资源   话说灵山旅游   灵山县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具有蒙古大人种特征的“灵山人”就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开始设县,初名南宾;唐贞观十年(636年),改称灵山县。自古以来,灵山县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产资源,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此,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欣然题词盛赞:“灵山秀水,水秀灵山”。   旅游概况   灵山四季如春,风光旖旎。青山秀水之间,风景名胜星罗棋布,仅县城和城郊,就有自治区级管理的六峰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和一同列入滨海旅游的灵东水上游乐避暑风景区,以及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龙武鸣珂荔香生态观光旅游区;有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海岩摩崖石刻和原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鞍山“灵山人”遗址。   民俗风情   灵山的岭头调广为民间流传,有独特的传统唱本,唱调以跳灯、三师、跳大红、四师为主,用灵山话和官话演唱,没有乐器配衬,只是用长鼓、大锣配衬,主要唱法是唱一次上下句过一次锣鼓。   灵山县烟墩镇有“击鼓迎春”的风俗。春节期间,那深厚洪亮、极具震撼力的大鼓声如春雷阵阵——响彻云霄!烟墩镇现存最高的大鼓,有近3米之高,击鼓人要站在两层板凳之上,才能敲打到鼓面;最大的鼓鼓面直径达1.8米,重达350多公斤,要七八条大汉才能抬得动它。最古老的是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制造;这些“鼓中之王”,擂动时发出排山倒海般巨响,将“烟墩大鼓”的独步天下的气势发挥到极致。每年春节期间,烟墩镇都要举行大鼓比赛:数十乃至上百面大鼓列阵以待,一齐擂响,鼓声轰然震天动地,势如万马奔腾,极其壮观,上万名群众欢呼雀跃,在震耳欲聋的鼓声中如痴如醉……   大鼓,以及用来伴奏的铜锣、铜钹,是烟墩人崇敬的圣物。在过去,大鼓只有在春节期间才能打,其他时候和场合是万万不能随便打的,否则被视之为大逆不道,要受严厉惩罚的。这代代相传、约定俗成、神秘莫测的打鼓规矩,越发增加人们对烟墩大鼓的好奇。   烟墩大鼓及其大鼓风俗文化的又一奇特之处,就是它们仅仅存在于灵山县烟墩镇范围内。与烟墩镇相邻的灵山、横县的几个乡镇,都没有这一风俗。没有人能解释这一民俗现象,也没有任何文献记载过这一地域习俗。正因为如此,独特威武的大鼓,赋予了家乡人阳刚勇武的性格和特质,鼓声一响,大家便精神抖擞,不分老少赤膊上阵,人换鼓不停。这也是烟墩大鼓特别引人入胜的地方之一。   古老的风俗,总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向前发展的。灵山县十分重视发扬光大“烟墩大鼓”这一传统民俗,推陈出新,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现在,烟墩大鼓除了用于传统的春节喜庆之外,灵山县还将其应用到大型的文体活动及庆典中:在灵山县举行的钦州市“三运会”开幕式上,烟墩大鼓首次威风亮相,便轰动全场,给各地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了开幕式一大亮点。随后,烟墩大鼓又“现身”中央电视台,其英姿令人啧啧称奇。在电视剧《寒秋》中,烟墩大鼓也“应邀”登场。一时间,烟墩大鼓的威名迅速传播开来:中国北有山西“威风锣鼓”,南有广西“烟墩大鼓”!各地新闻文化旅游界人士闻讯蜂拥而来,慕名一睹烟墩大鼓雄风。   从此,神奇的烟墩大鼓走向了八桂,走向了全国。今后,它还将会走出国门,扬威海外,声震天下!   旅游商品   灵山地处亚热带,盛产荔枝、龙眼、芒果、香蕉、西瓜、桃、李、柑、橙等多种水果,一年四季都有鲜水果上市。灵山现有水果面积115万亩,其中被誉为“中华珍品”、“果中之王”的荔枝是灵山的特产,灵山荔枝品种多,生产期长,从每年五月上旬到七月下旬都有荔枝鲜果上市,其中优质品种主要有三月红、黑叶荔、灵山香荔、桂味、糯米糍等。   旅游设施   灵山地处沿海、沿江、沿边,交通便利,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121.84公里,18个乡镇、389个行政村均通汽车。209国道和20124、20221省道贯通全境,与众多的县道、乡道组成便利的公路运输网络。   旅游景点   六峰山风景名胜旅游区   六峰山风景区位于灵山县城之内,共有包括六峰山及其一脉承的花石山、凤凰山、翠壁峰,以及六峰公园、环秀公园、环秀桥等。   三海岩   三海岩位于六峰山西侧的灵山中学校园内,它由龟岩、钱岩、月岩三个洞组成,又取沧海桑田三变之意,故名。   灵东水上游乐避暑风景区   灵东水上游乐避暑风景区位于县城以东14公里处,主要以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灵东水库蓄水而成的灵东湖为中心,有“灵湖茜苑”、“天湖岛”等景点   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   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位于灵山县城以东8公里处,素以其规模恢宏的古民居建筑群、流传数百年楹联文化及其土特产“三月红”荔枝、“大芦”椪柑而享誉四方。   龙武鸣珂荔香生态观光旅游区   龙武鸣珂荔香生态观光旅游区位于灵山县城以西10公里处,主要由龙武农场和龙武庄建筑群组成。沿鸣珂江北畔的公路往西走,沿路可领略到灵山现代生态农业的气派。   

浦北区

  浦北概况   浦北县位于广西的南部,在开放城市钦州市东部,属其管辖,东靠玉林市的博白县,南邻北海市的合浦县,北与南宁市的横县、贵港市、玉林市的兴业县接壤。全县面积2517平方公里,辖16个镇,总人口80多万。浦北县的方言有:廉州话(也叫麻佬话)、客家话(自称新民话或崖话)、白话、壮话等。整个县境紧挨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南端,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前景良好。   浦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冬短夏长,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森林总积蓄量达20亿立方米,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11多万亩天然次生红椎林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林区,有20多万亩竹林和丰富的芒编资源。县内有南流江水系和西江水系,能开发利用的淡水养殖面积达10多万亩。地下矿藏40多种,现开发利用的有铅、锌、银矿、石灰石、花岗岩等10多种。全县已建成九大农业商品基地,其中香蕉、荔枝、龙眼等水果种植面积60多万亩,每年以70多万吨的产量远销国内外。浦北有"中国蕉乡"之美誉。   浦北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人文旅游资源有越州古城遗址、旧州唐城遗址、古立新石器时期山岗遗址、大朗书院等。自然旅游资源有五皇揽胜、椎林叠翠、越州天湖、葵岭飞瀑等八大景点,极具开发价值。   浦北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县内"三纵五横"的公路网络已形成,,通向县外的主要通道全部是二级公路。能源、通信设施完善。全县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移动、联通覆盖全县,村村通程控电话、数字电视。   浦北工业有一定的基础。目前全县有工业企业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有50家,涉及建材、制药、工艺编织、烟花爆竹、制糖、缫丝、轻工等方面,初步形成"一带三区八镇"工业发展格局,2005年被广西定为全区发展县域工业试点县,是钦州市目前唯一的县区。浦北县从2001年起,连续三年跻身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之列,2005年在广西县域经济排名前进了十位,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浦北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文化底蕴深厚,教育、文化、体育比较发达。人力资源充足,社会治安良好。先后荣获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县、全国先进文化县、全国体育达标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广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广西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旅游景点   旅游概况(蔡昭广 编辑)   “浦北八景”包括五皇山、越州天湖、越州古城、葵岭飞瀑、大图缀秀、六万圣   火、那进洞天、五峰毓秀等八大主要景点。 五皇山南阳石   五皇山原名叫“五皇岭”,浦北八景之一,五皇山是钦州市著名的森林公园,位于钦州市浦北县龙门、北通、白石水、大成、张黄五镇境内,距离县城30公里。它已被钦州市定为重点开发的森林公园,具有集高山草地风光、南亚热带雨林风光、山村农家风情和蕉田荔园风光于一体的梯级综合生态景观。   整个景区面积约90平方公里,五皇山山顶是高山草坪带;山腰是全国最大的连片天然红椎林带,并盛产珍稀的野生红椎菌;山脚是中国著名的香蕉生产区。景区周边五镇原始乡村风情犹存,水车、木对、石磨、手推木车以及古老的榨油工具、制糖工具、纺织工具、捕鱼工具保存完好。主要景观有:椎林叠翠、神峰公猪脊森林公园(蔡昭广 摄)云海、雾海日出、飞流成瀑、奇石林立、高山牧场等。景区周边五镇原始乡村风情犹存,每年还举行历时两个月的岭头节民俗活动。距浦北县城仅一公里的广西首家客家文化村,可以令人感受到浦北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五皇山森林公园首期硬件设施完工道路硬底化到山脚,亭台楼阁显山露水,名人字画刻录巨石,三十猴王大闹五皇山......   妩媚温柔 ,轻展舒缓,是五皇山的水流特色。玉女溪,清澈见底,弯弯曲曲,跳石过坎,叮咚而下,小溪中有瀑布、有鸣泉,却不急不躁。在“玉女瀑布”下,仰望瀑布,只见洁白的流水如练如带,如一条白色纱巾挂在山间,她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嚣张霸气。导游说,传说这“玉女瀑布”是当年玉皇大帝的七仙女到五皇岭游玩时掉下的纱巾所变。溪中有一“玉女浴池”,两米见方菱形的天然石池,注满清水,充满着让人欲跳下去泡个痛快的0力。传说这是七仙女洗浴过的地方,以前五皇山下住户人家的女儿,出嫁前一天都要到这里洗个澡,沾点灵气,好旺夫益子。由于整个小溪都与仙女有关,所以,小溪的水尽显着少女的温柔 、和顺与妩媚。就连溪旁的树木藤萝因受其感染都变得一样的婀娜多姿。这些藤树,为了生存都拼命地把自己的根须伸向小溪,而枝叶则迎着太阳拼命向上,表现出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溪旁长得最多的是树木是无花果和芭蕉树,特别是芭蕉树,从山脚到半山腰都有其影子,浦北县真不愧为芭蕉之乡。   五皇山的奇石有二:一奇是“树抓石”。在玉女溪旁突兀的岩石,看似危危欲倒,却又壁立不凡。原因全是被岩上之树牢牢抓住。这些花岗岩质的鹅卵石,有的高五六米、有的高十几二十米,大多层层破裂,而裂缝则大多被一根或多根树藤的根须伸入其间,看上去好似一条条藤绳有意无意有规则无规则地把这些石头-着,使那些破裂欲离开母体的岩石欲掉不能。就这样石*树抓着,树*石而高高在上吸吮着天露迎风生长,形成了“树抓石”奇观。虽然明知道这些岩石不会掉下来,但从这些岩石下走过,依然有一种怕被石头砸着的恐惧。   二奇是“雷辟石”。这是五皇山最具特色的景观。在五皇山主峰的岭顶上散落着十几块灰黑色的椭圆形花岗岩巨石,有高有矮,矮者人一跃即可站其上,高者非架梯不能上其顶。这些巨石令人称奇的地方有三处:一是不管大小,每块石都被风雨煅打得毫无棱角,远看或如鹅卵、或如圆柱、或如含苞欲放的花蕾。近看每块巨石的表面都没有一点光滑,犹如荔枝果皮一般。二是巨石不分大小都似被刀切斧劈一般,或一裂为二、或一裂为三,裂痕整齐,深至石底。巨石裂缝大的可容人进去,小的则似用锯锯开留下的小缝。三是巨石中有好几块实则是由两大块堆叠而成,上小下大,大小之间缝痕明显,正是这种结构,使这些巨石或如老人俯问大地、或如少妇远眺南海、或如巨蛋待孵,各具神态,栩栩如生。其中最为逼真者即“女子望海”:一大一小两石堆叠倚岭而立,上面小的如人头,下面大的似人身,极像一位女子正在不顾坡陡岭险远眺南边的大海,仿佛正在等待、正在企盼、正在呼唤远方的亲人早点归来,给人一种“遥遥盼君何时归,脉脉此情与谁诉”的感觉。   五皇山一直以石奇、山高、水清、木秀,以及云海、浓雾形成的变幻莫测的景观而著称,但长时间以来旅游配套设施一直无法适应日渐增加的旅游需求,只限于依靠个别景点的奇幻展示。最近,浦北县加大旅游投入,整合可用资源,聘请高校生态与旅游研究机构对整个五皇山自然风景区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规划,与有成功经验的包装策划公司联手,对五皇山自然风景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硬件与软件配套,旅游品位大大提升。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五一”旅游黄金周期间,“五大”新亮点将五皇山隆重推向全国游客。   这五大新亮点最值关注的是整个旅游功能区的扩展,由原来仅限于人头石景区扩展至往东十余公里的妹追寨,除了知名度远播的五皇阳石外,观音石、根石情缘、桃花源、高山古梯田、桃金娘花林、花石湖、客家文化广场等一批新景点将首次亮相,并沿途新建了青春亭、将军亭、祥云亭、清风阁等一批观景亭;第二大亮点是正在紧张铺设水泥中的长13公里的环山旅游公路,将绵延10余公里的景区有机地串起,曲径通幽,使游客足不下车就可以饱览五皇山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奇观;第三大亮点是妹追寨景区新添的配套完备的游客服务区,新增了大型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花石村餐饮点等服务区的功能设施;第四大亮点是观光游览项目,新铺设的总长约8公里的通幽石径,将各个景点便捷地链接起来,游客可溯径穿行于奇藤怪石、小溪小瀑、鸟语花香之中,同时,环山13公里的公路将由有关部门组织专门的观光浏览车接送游客;第五大亮点是客家文化的融入与展示,届时客家文化广场将每天定时演出客家民俗风情节目,游客不仅可以从客家傩舞中感受“活”的生殖崇拜,还可以参加傩舞傩歌表演。在完善的各种配套设施支撑下,游客可以穿越美丽的亚热带森林,登上南方少有的高山草坪,观看奇幻云雾与日出三合亭(蔡昭广 摄)日落,欣赏原始森林、流泉飞瀑、与顽猴嬉戏、品尝神秘的野生红椎菇。   越州天湖 浦北八景之一。位于浦北县樟家、张黄、安石、石冲四乡镇与博白县江宁镇之间,距离县城15公里。湖区面积79平方公里,湖区内1500余座小岛星罗棋布,形态各异。主要景点有:龟蛇夹鹰、日月潭、万鹤岛、盘古庙、三帝庙、人面树、天桥渡槽、伏波庙、越州古城遗址、香家花园、南流江翠竹等。   除“浦北八景”外,廉州古城遗址、古立新石器时期山岗遗址、古墓葬、六逢山洞穴化石遗址、古窑址、轿顶岭古城遗址、公猪脊森林公园等,亦为浦北县的名胜古迹。   公猪脊森林公园   公猪脊森林公园位于广西浦北县小江镇公猪脊山脉,公猪脊山脉属县城周围最高点,距县城有两公里,是人们旅游休闲和健身的好地方,公园目前主要包括:大门、观龙亭、三合亭、越州阁、北帝庙、莲花池、蝴蝶泉……   其中越州阁为全公园至高点,站在这公猪脊森林公园最高点的越州阁三楼,我们真正体会到了那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丽感觉。在越州阁上,可浏览整个浦北县城和周围的山光景色,观望林涛云海,真是参观游览、诗情畅意的好地方;北帝庙坐落于两山之麓,在树高林密、清泉流淌、环境清雅之处独显尊贵与典雅。据说,北帝是古代人们驱魔辟邪、保护人民平安和五谷丰登的勇士化身,后人为了颂扬他的功德,便建设了北帝庙来供养他、纪念他……   公猪脊森林公园,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创造了更多美丽生活和神奇的自然生态森林公园!(蔡昭广 编辑)      


钦北区特产大全




钦北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