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庄村简介
一、概况
张庄村位于百善镇政府南3公里处,省道202、203、青阜铁路横穿南北。村内主干道铺高了通往各自然庄的水泥路3公里,全村有人口4780人,1120户,耕地1万亩,辖9个自然庄15个村民组,1个党总支、10个党小组,有党员95名。
二、主要经济
张庄村有耕地1万亩,主要经济小麦大豆。从2002年村先后与县农科所联合搞小麦良种繁育,种植优质小麦,逐步向无公害小麦发展。
三、特色经济
我村每年种植无籽西瓜800亩,间套种大青豆辣椒蔬菜大棚20亩,双孢菇大棚20栋,地棚160亩。
四、村两委班子分工情况
陈 文:总支书记,负责党总支全面工作,包后陈自然庄,电话13966158522
訾公建:总支委员,第二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负责全村行政工作,包訾湖,联系检元,电话13965853683
谢祖卫:总总支委员,第一支部书记,村文书,负责文档、全程代理,包程孜湖,电话15077995751
刁华亭:总支委员,第三支部书记,负责治安调解工作,包刁楼自然村,电话13399610521
陈 芳:总支委员,计生专干,负责北片计生工作,包李楼自然村,电话13093528522
张守信:村委会副主任,负责民兵工作,包张庄自然村,电话15956161376
李海伦:村委会委员,负责共青团工作,包李乡村民组,电话13965874648
程 云:计生专干,负责南片计生工作,包寿庄村民组,电话13014047719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621108 | 235000 | -- | 查看 张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桥头村 |
桥头村基本概况 桥头村位于百善镇西部,东邻前营桥西邻宋庙村,南邻临涣镇地界,北邻柳湖林场,总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4561人,下辖6个自然庄19个村民小组,全村可耕地亩9000亩。 我村现有党员86人,村民代表78人,党小组个,党支部2个,总支1个,村两委人员总数5人,全村共有劳动力总数2150人,外出务工累计人数1471人,上年人均纯入3600元,全村总收入1642万元。全村育龄妇女总数933人,妇检对象392人。 现有村辖小学2所,再校学生500多人,教师16人,卫生防疫人员3人,卫生室1所。 村两委分工情况: 秦庆元书记:负责全面工作,秦庄自然庄各项工作。 陈钦田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周庄、张弓店自然庄各项工作。 徐凤平:支委,负责后李庄一、三、五村民组工作。 陈钦永:村委副主任,负责后李庄二、四村民组各项工作。 丁克华:支委,负责丁店庄各项工作。 |
前营村 |
前营村简介 前营村位于百善镇西南部,南与临涣镇接壤,东邻黄新庄、张庄,西邻桥头村,北靠柳湖林场,全村共有6个自然村、29个村民组,6783人,党员188人,25个党小组。本村系省级农业综合项目区内的一个大村,主产优质高产小麦、大豆,主要养殖猪和鸡,村内道路全部硬化,部分自然庄安装了自来水,新建了下水道和沼气池及太阳能路灯,治安善良好,村民能安居乐业。 村两委成员分工 陈若星,支书,主持全面工作,13965880877 刘夫平,主任,主持行政工作,18956109021 赵 宏,副书记,负责组纪工作,18956109030 赵世界,支委,负责宣教和民兵工作,18956109020 赵心亮,支委、文书,负责财务,18956109023 陈绪辉,支委,负责治安保卫调解,18956110717 许春雪,妇联主任,负责妇联青年工作,18956109022 |
宋庙村 |
宋庙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宋庙村位于百善镇本南部,南临临涣镇、本临铁佛镇。宋庙村辖10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本村共有人口5763人,耕地面积10678亩,南北长5公里,东西长3公里,一个党总支,两个分支部,党员121人,其中年轻党员占30%,年龄结构老年化。 宋庙村党总支人员4人,村委会人员6人,村级现有两所小学,学生约1000人,村共有卫生室3所,本村共有1600户,外出务工人员2870人。 二、村级特色和优势 我村地理位置优越,东西有百宋路,南北有铁白路,交通便利,依托集镇的优势,我村现有经商户80余户,餐饮户4户,手工作业16户,农资批发户8户,随着经济发展,我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养殖业、种植业及其它经济蓬勃发展,我村引进优良小麦品种“皖麦50”和“烟农19”现全村已有95%的面积种植。我村专门培训技术人员,推广麦套西瓜、棉花、花生,并学习外地大蒜套各技术。依据后许有丰富的种菜经验,他们开展大棚菜,反季节蔬菜,共有大棚10座,种植面积100亩。 我村大力发展养殖业,现有养鸡户26户,小型养猪户47户,上规模户有6家,商品猪年出榜在2000头以上,养鸡数量达到47万只,今年计划各自然村再10-20户发展养殖业,提高宋庙经济收入。 我村大力发展运输业建筑业,在今年组织运输专业队建筑专业队,培训技术人员,抓好小项目工程的承包工作,壮大集体经济美化家园,为宋庙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三、村两分工情况及联系电话 孙继英,负责村全面工作,并把庙李、前许组各项工作抓好,电话15956121085 王允江,负责村委会工作,并把王楼、后许组各项工作抓好,电话15556121000 宋德学,负责村治安工作,并把宋庙各各项工作抓好,电话15866899965 王化云,负责民兵工作,并把程庄各项工作抓好,电话13856156117 陈令义,负责村办公室工作,并把渊庄、土营各项工作抓好,电话15656195688 朱 芳,负责计生工作,并把裴营、小陈庄各项工作抓好,电话13966097265。 |
柳孜村 |
柳孜村简介 柳子村辖三个自然庄,其中柳子集、姚乡、高皇庙有村民组15 个,村民4600余人,土地6000 余亩。有党员96名,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柳子村历史由来已久,是隋唐大运河码头遗址所在地。柳子集无柳氏家族,传说是由柳斩雄把守运河码头柳江口而得名。相传柳子集有72座庙宇,72眼井,宋代建七级宝塔一座。运河码头被列入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姚乡自然庄以姚氏家族而得名,姚氏在本庄占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高皇庙以仰慕汉高祖皇帝所建的庙宇而得名。庙宇建于清代,现已无存。仅有庙牌一块。柳子村占地有12平方公里,西邻王司村,东邻道口村,南邻柳湖林场。柳子集素有蔬菜之乡的美誉。 |
王司村 |
王司村简介 王司村位于濉溪县百善镇最西部,距离百善镇9公里,距县城34公里,宿(州)-永(城)公路穿村而过,下辖枣园、何庄、王司等8个自然庄,22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人口5500余人,耕地将近11000亩,人均耕地2亩。境内现有小学3所,社区医疗服务站4个。目前全村共有党员133人,设有1个总支和3个支部。村班子和配套组织健全,各项工作开展扎实高效。 全村人均耕地2.2亩。经过70年代和90年代的大规模治理,以及2007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全村已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地势平整,机井分布均匀合理,基本上可以做到旱涝保收。小麦、大豆的优质良种播种率较高,良种率已基本上达到80%。优质小麦和无籽西瓜已成为全村的招牌产业,病成立了小麦协会和西瓜协会。 在“村干部致富”和“双培双带”致富先锋工程的带动下,全村一大批致富能人正在渐渐成长起来。目前,全村已形成以优质小麦种植、无籽西瓜种植、肉蛋鸡养殖和挖掘机工程承包为主,建材加工、粮食收购和运输以及其他特色种养殖为辅的产业经营格局,有效地调整了全村的产业结构并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
道口村 |
道口村位于百善西5公里处宿永公路两侧,有人口4100人,土地6681亩,7个自然庄,20个村民组,一个小学,1个卫生室,一个村委会,一个党支部,有正式党员71人,预备党员2人,10个党小组。 道口村辖区有中沟3条,1条柏油路,2条硬化水泥路,桥梁50座,机井80眼。 村两委4人,书记吕绳元兼调解主任,负责村里全面工作。主任刘德印,支委、民兵营长兼青年书记负责村务工作。 刘超任副书记,副主任刘道学、支委兼文书负责村里组织和财务工作。刘庆玲、王万侠二人为计生专干。 |
闫集村 |
闫集村行政概况 我村座落位于原徐楼东南侧,相离徐楼集镇1.5公里,原镇主道柏油路从我村经过,(龙岱路)濉阜铁路也跨越我村,新增扩建中国移动接收信号塔于今年建成既将使用,我村座落区位优势,村合并与1992年,现有原上报纳税土地6509亩,纳税人口3308人,计目前现有包括计生人口3770人,7个自然庄,18个村民组,8个党小组,全村两委成员7人,聘用1人,党支部一个,未设总支,支部交差任职5人,村委成员2人,村部建于2006年,村各室房10间,办公桌、椅配套齐全,电视机、vcd、音箱、扩大机具备完好,有二所小学,在不久将来闫集村未来新貌和前程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
郭屯村 |
郭屯村简介 郭屯村位于广袤的淮北平原上,地处濉溪县百善镇东北约5公里处,沱河徐楼大闸南岸,郭屯村下辖14个自然庄、2所6年制小学、1436农户、5250口人、耕地12236亩、人均耕地2.43亩,濉埠铁路穿村而过,有闫河、郭家沟、戚家沟,北边紧靠沱河。村党总支设4个党支部计151名党员,村“两委”班子现由9人组成。本村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小麦总产在5000吨之多,养殖业以养鸽出名。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上,剩余劳力主要从事养殖产业或外出务工居多。 村部门旁有一个小集市,基本满足农民的需求。本村共修建四条水泥路,各村庄基本上都通了晴雨路,全村人民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
龙沱村 |
龙沱村位于濉溪县百善镇的东北方,濉阜铁路以东,沱河以北。本村下辖十七个村民组。四千零八十六口人土地面积六千一百六十亩。一个党支部,十二个党小组,八十二名党员。村两委七人,计生专干一人。我村主要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主经经济作物以油菜、棉花、瓜、蔬菜等为主。特色经济主要以大棚反季节蔬菜600亩,年收入在700万元以上,其规模养殖户15家。7家养鸡大户年出售肉用仔鸡都在3—4万只,年收入在1500元以上。8家养猪户,现存栏仔猪460头,山羊存栏在630只。在村两委的帮扶下,今年人均收入加上外出务工,平均在4250左右。 其分工情况: 丁继良,男,现年61岁,龙沱村支部书记。 余良明,男,现年56岁,龙沱村村主任。 丁配杰,男,现年47岁,龙沱村支部副书记、文书。 马彬,女,现年39岁,龙沱村支部委员,为村主任。 孙中元,男,现年52岁,龙沱村支部委员,调解主任。 王雷,男,现年,35岁,龙沱村村委副主任,民兵营长。 丁继超,男,现年47岁,龙沱村村委委员,治安主任。 程红艳,女,现年32岁,龙沱村计划生育专干。 |
李庄村 |
李庄村简介 李庄村位于百善镇西北部,原属于百善镇的一个农业村,2011年划规濉溪县经济开发区。该现有人口3756人,耕地25123亩,党员63人。 |
龙北村 |
龙北村位于百善镇最北端,北接濉溪镇黄桥村,西连闫集村,南接龙桥村,东连赵集,紧邻城关镇、烈山区。全村辖张桥、张庄、陈庄、东李、西李等七个自然庄,分为9个村民小组,近800户家庭,2987人口。现有耕地面积4700多亩,人均耕地1.6亩,农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主要种植“一麦一豆”,人均年收入3200多元,因此龙北村急需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2009年龙北村成立了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肉鸭养殖。2010年6月龙北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又成立了濉溪县龙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近30人,流转土地近300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成员出资入股,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实行统一耕地、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五统一“一条龙”原则集中种植经济效益高、见效快的优质蔬菜。五统一“一条龙”把农户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种植,不仅节约了耕种成本,还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我村种植的近百亩优质萝卜有望今年10月下旬上市,亩产约5000公斤,预计上市批发价格1.0元/公斤,仅此项可为农民增收近200元。 |
茶安村 |
茶安村基本概况 茶安村位于百善街东0.5公里,泗永路纵窜其村。全村11个自然村,4221人口,6641亩耕地,12个党小组,85名党员。 特色经济发展,本村依拖百路物流坐落该村的优势,现有搬运装卸队、短途运输队。村委会座落位置,百善镇政府东侧,泗永路北侧,百惠饲料厂西侧。 本村两委干部分工情况: 书记 满志敏 负责本村全面工作。 主任 谢传宝 负责村委会全面工作。 支委 谢业宇 负责组织建设,村务财务公开作,并协助徐乡村民组的各项工作。 支委 谢 恩 负责企业管理工作并协助茶西茶北茶南村民组的各项工作。 支委 陈若华 负责东陈、西陈、赵庄村民组的各项工作。 支委 叶瑞平 负责暗西、暗东、暗南村民组的各项工作。 支委 满中节 负责治保调解民兵工作,并协助满东、满西、沈乡村民组的各项工作。 委员 陈 伟 负责村庄道路建设并协助王东、王西、黄庄村民组的各项工作。 村委 张宗荣 负责曹乡村民组的全面工作。 |
青卫村 |
青卫行政村位于百善南5公里处,淮六路西侧,辖7个自然庄,有14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2978人,78户,耕地面积8000亩。 全村共设有1 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共有54 名党员。村两委成员5人。 近年来青卫村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有养殖大3户,小型企业1个。小麦繁育为青卫村的特色,2008年发展小麦良种(连片种植)繁育5000亩。 村两委分工: 房传义:书记 负责村的全面工作 陈克运:支委委员、村主任 负责村级行政工作 叶志轩:支委委员、文书 负责党务工作、文秘 房传辉:村委委员 负责治安调解、民兵、青年 李学英:村委副主任、计生专干、妇联主任 联系电话 房传义:13665618289 陈克运:13635616407 叶志轩:13966132230 李学英:15856135910 |
叶刘湖村 |
叶刘湖村简介 叶刘湖村地处百善镇最南端,西边和南边分别与临焕镇、韩村镇搭界,东与四铺乡为邻。共有21个自然庄38个村民小组,人口6726人,土地1。75万亩。 叶刘湖村党总支下辖三个党支部21个党小组,党员110名,村里有小麦协会和蔬菜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小麦良种、繁育和种植绿色蔬菜。 |
张庄村 |
张庄村简介 一、概况 张庄村位于百善镇政府南3公里处,省道202、203、青阜铁路横穿南北。村内主干道铺高了通往各自然庄的水泥路3公里,全村有人口4780人,1120户,耕地1万亩,辖9个自然庄15个村民组,1个党总支、10个党小组,有党员95名。 二、主要经济 张庄村有耕地1万亩,主要经济小麦大豆。从2002年村先后与县农科所联合搞小麦良种繁育,种植优质小麦,逐步向无公害小麦发展。 三、特色经济 我村每年种植无籽西瓜800亩,间套种大青豆辣椒蔬菜大棚20亩,双孢菇大棚20栋,地棚160亩。 四、村两委班子分工情况 陈 文:总支书记,负责党总支全面工作,包后陈自然庄,电话13966158522 訾公建:总支委员,第二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负责全村行政工作,包訾湖,联系检元,电话13965853683 谢祖卫:总总支委员,第一支部书记,村文书,负责文档、全程代理,包程孜湖,电话15077995751 刁华亭:总支委员,第三支部书记,负责治安调解工作,包刁楼自然村,电话13399610521 陈 芳:总支委员,计生专干,负责北片计生工作,包李楼自然村,电话13093528522 张守信:村委会副主任,负责民兵工作,包张庄自然村,电话15956161376 李海伦:村委会委员,负责共青团工作,包李乡村民组,电话13965874648 程 云:计生专干,负责南片计生工作,包寿庄村民组,电话13014047719 |
黄新庄村 |
黄新庄村位于百善镇西2公里处,北依百善煤矿,省道303泗永公路穿境而过,全村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1100户,3986人,共有10个党小组,82名党员,耕地面积5540亩,煤矿塌陷面积3000亩。近年来,充分发挥近矿靠路的优势,先后组建了装卸队、加油站、钢窗厂等企业。全村拥有80多辆大中型货车从事运输,年收入可达100多万元。 近年来,黄新庄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体规划,成片开发”的思路,积极探索农民集中居住、土地集中经营、产业集中发展新模式。如今,一幢幢两层居民楼整齐排列,各类配套设施完善,远看俨然是一个相当规模的城市住宅小区。引进苏州宏基生态园,流转土地1000亩,投资5000万元,建设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家乐于一体的农业观光示范园;成立濉溪县农兴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200亩,种植黑糯玉米1000亩、黑土豆150亩、黑花生50亩,广大农户以土地经营和现金方式入股合作,带动广大农民就业。村致富能手带头流转1000亩土地种植胡萝卜等特色农作物,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民人均收入达5350余元,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城融乡、与城俱进、城乡一体”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
丁楼村 |
丁楼村简介 丁楼村与百善矿相邻,属采煤塌陷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9936亩,复垦鱼塘面积2053亩(水面)。16个自然庄,21个村民小组,共2100户,8250人,1个总支部,四个分支部,18个党小组,190名党员。两委干部6名,聘用干部三名,四个计生专干,已婚育龄妇女1500多人。全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
苇菠村 |
苇菠村简介 苇菠村坐落在濉溪县南10公里处,202省道贯穿全村,面积约20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540亩,人口6700余人,1700户。村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26个党小组,党员195人。瓜套棉种植结构是我村的特色,预计2009年新上两个蔬菜种植基地。 何秀英:总支书记,电话13965878155 谢晓东:总支委员、村委会主任,电话15956108288 杨 明:副书记,分管党建工作 李广存:总支委员,分管计生工作 张如平:总支委员,分管文教卫工作 程 彬:副主任,分管农业工作 李德义:村委委员,分管治安调解工作 |
马乡村 |
马乡村简介 马乡村地处百善镇中北部,肖淮路两侧,临近百善煤矿、百善村和百善火车站,交通十分便利。 马乡村共有11个自然庄,26个村民小组,4041人,7898亩土地,有党员86人,一个党总支两个党支部。 马乡村是百善镇的蔬菜基地,有大棚20座,露天蔬菜2000多亩。近几年来发挥交通优势,大力发展运输业、特色产业等,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
百善村 |
百善村简介 百善于村位于百善镇中部,历史悠久,特产丰富,交通便捷,省道泗永路、肖淮路、淮六路三条道纵横贯穿,东临濉阜铁路,西居百善于煤矿,素有濉溪南大门,淮北交通枢纽之美称,是百善镇政府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也是苏、鲁、皖交界的闻名遐迩的重要村镇,这对发展村经济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全村25个村民组,1035户、5326人、耢地4482亩,一个总支委员会,145名党员,下设三个支部,10个党小组,1个团总支,238名共青团员。村两委班子及社会团体组织健全,全村共有各类企业近六百余家。2006年又被列为濉溪县经济开发园区。目前已有南京雨润集团等数十家企业来我村投资建成厂,村合资投资近千万元开发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已基本峻工,村又合资二千多万元对农贸进行改建。目前全村社会秩序安宁,政治形势稳定,给我村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就以上的优越条件,二零零九年又被列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试点村。 |
鲁店村 |
鲁店村位于百善镇政府东3.5公里处,西邻茶安村,北至郭屯村,东到四铺乡,交通方便,泗永公路,陇海铁路穿村而过。新的鲁店村成立于2007年3月份,由原王桥村、龙王庙村、鲁店村合并而成立。全村共有26个村民组,人口4678人,土地面积11800亩,党员111人,一个总支部,三个支部,7个党小组,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为主,特色经济,麦、瓜、棉套种,村里有数个肉鸡养殖专业户和2个预制厂。 王思香 总支部书记主持本村全面工作。 孙家美 总支副书记负责村委会工作。 王道德 总支委员第三支部书记兼文书。 杨德贤 总支委员第一支部书记,分管组织发展。 张纯华 总支委员第二支部书记兼民兵营长。 丁良举 村副主任协助村委会全面工作。 周明学 2010年8月增补委员(支部)负责村治安调解。 孙仲峰 2010年8月增补委员(村委会) |
龙桥村 |
龙桥村简介 龙桥村位于百善镇东北部,东与淮北市古饶镇相邻,南和四铺乡接壤。濉漆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龙桥村辖15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承包土地8140亩,总人口4560人。一个党总支,两个党支部,95名党员。 龙桥村2009年成立皖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庄。至2010年流转土地1356亩,建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大棚170座,日光温室大棚10座,23个大型弓棚。种植黄瓜等反季节蔬菜,仅此一项使农民增收3500元左右。2010年新建规模养殖厂2个,小型养殖厂4个,特色养殖厂1个。村党总支书记肖德广,2010年被县评为十佳村干部致富带头人。 至2010年村村通工程,修建龙肖路全长5.6公里,建黄庄—郭庄水泥路1.7公里。兴建龙桥集两条水泥街道。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2009年村配置架设低压线路总长5.1公里。2010年兴修农田水利挖大沟1条,中沟5条,小沟70多条,新打机井152眼,使农田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