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是淮北市唯一市辖县,县城依市而建,全县辖11个乡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1987平方公里,人口106万。濉溪承东启西,区位优越,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淮海经济区和徐州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区位
濉溪环境优越,交通便捷。市、县连为一体的城市建设格局,热、电、气一体化的能源供应,以及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为国内外客商提供了大展宏图的空间。举全县之力打造的省级开发区--濉溪经济开发区,“七通一平”全面实现,服务配套设施已经完成。一个以开发区为主体,乡镇工业集中区和创业园区为两翼的投资载体和开放平台已经构建。“一条龙”服务制度、“一站式”审批制度、县级领导联系协调制度、投诉举报监督制度和投资优惠政策日臻完善。
符夹、青阜、青芦三条铁路穿境而过,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大京九。公路交通国道、省道四通八达,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呈“十”字型在此交叉,驱车南下省会合肥、东进海滨城市连云港只需2小时左右。距徐州观音机场仅有50公里。内河航运入淮河、通长江,直达上海港。
历史人文
濉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代不乏俊才名士,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华元,秦相蹇叔,东汉哲学家桓谭的故里。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在此结庐,一曲《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唱。
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乾隆皇帝“惠我南黎”的御敕金匾折射出濉溪昔日的繁华。-、-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于临涣文昌宫运筹帷幄,指挥了淮海决战。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06万人 | 1987平方公里 | 340621 | 235000 | 0561 | 查看 濉溪县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杜集区 |
杜集区位于淮北市东郊,总面积230平方千米。总人口33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35047。代码:340602。区号:0561。拼音:Duji Qu。 行政区划 2006年3月,杜集区辖2个街道、3个镇:矿山集街道、高岳街道、朔里镇、石台镇、段圆镇。共20个居委会、92个行政村。 矿山集街道 人口8.74万人。辖5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东联社区居委会、南湖社区居委会、颐北社区居委会、新中社区居委会、杨湖社区居委会;北东村、北西村、南山村、下圩村、张院村、蒋台村、徐庄村、朱北村、柳园村、杜集村、马庄村、柿园村、和庄村、园艺村。 高岳街道 人口6.78万人。辖7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河西居委会、河东居委会、北村居委会、海孜留守处居委会?、水泥厂居委会、镇直居委会、三二五队居委会;高岳村、刘庄村、博庄村、徐西村、韩楼村、任庄村、双楼村、河洼村、李洼村、土楼村、王庄村、张庄村、周庄村、吴楼村、孙庄村、瓦房村、圩子村、钱楼村、程庄村、滂汪村。 朔里镇 人口6.6万人。辖1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朔里矿居委会;官庄村、矬楼村、黄湾村、蒋庄村、朔西村、朔北村、朔东村、葛塘村、葛洼村、段庄村、朱楼村、徐楼村、沈集村、孙土楼村、刘尧村、罗里村、坡里村、房武楼村、刘楼村、纵楼村。 石台镇 人口4.73万人。辖1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石台矿居委会;纵庄村、学田村、王圩村、豆庄村、刘庄村、张庄村、童台村、程台村、石台村、黄庄村、梧北村、梧南村、程村、白顶山村。 段园镇 人口7.18万人。辖6个居委会、24个行政村:袁庄矿工人村居委会、沈庄矿工人村居委会、沈庄矿一村居委会、孟庄矿河西居委会、孟庄矿河东居委会、毛郢孜矿居委会;南陈村、欧集村、王圩村、施庄村、油坊村、大庄村、徐台村、尖庄村、毛场村、冯庄村、张庄村、王姚村、周行村、牛眠村、蔡园村、北陈村、袁庄村、毛庄村、郝台村、段园村、沈庄村、路庄村、姚楼村、祁村。 历史沿革 2000年,杜集区辖5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93910人,其中: 高岳镇 66205 矿山集镇 71334 朔里镇 60067 石台镇 38986 段园镇 57318 2004年,杜集区乡镇由5个调整为4个。2004年底,杜集区辖4个街道(东黎、矿山集、朔里、袁庄)、4个镇(高岳、朔里、石台、段园)。总面积240平方千米,人口32.8万人。 高岳镇位于淮北市东区,杜集区政府所在地。总面积42平方千米,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4.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8万人。 朔里镇地处淮北市东北郊,总面积49万平方千米,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⒋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⒉95万人。 石台镇位于淮北市东郊,总面积50.3平方千米,辖14个村,总人口4.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7万人。199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批准为中心建制镇。 段园镇东与江苏省徐州市毗邻,西和萧县接壤,全镇总面积42平方千米,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1万人。 矿山集办事处地处淮北市东郊,于2004年9月由原矿山集镇和张庄街道办事处合并成立,总面积46.6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7.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万人。 2006年3月,杜集区将现有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3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即撤销高岳镇和东黎、朔里、袁庄3个街道办事处:将朔里街道办事处并入朔里镇;将袁庄街道办事处并入段园镇;以原高岳镇和东黎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新设高岳街道办事处。 |
相山区 |
相山区总面积83平方千米。总人口33万人(2004年)。(2006年,将濉溪县钟楼乡整建制划入相山区;本站尚无新的面积人口数据)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35000。代码:340603。区号:0561。拼音:Xiangshan Qu。 行政区划 2006年3月,相山区辖7个街道、1个镇:相南街道、相山东街道、相山西街道、三堤口街道、东山街道、刘桥街道、任圩街道、渠沟镇。共56个居委会、40个行政村。 任圩街道 辖7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李楼居委会、丁楼居委会、曙光居委会、康乐居委会、园林居委会、杈园居委会、(缺一个居委会名录);寇湾村、梁庄村、暗楼村、李桥村、陈庄村、余庄村、任圩村。 东山街道 辖8个居委会:博山居委会、祥和居委会、新村居委会、东山居委会、马庄居委会、方顶居委会、周庄居委会、建国居委会。 相山东街道 辖8个居委会:幸福居委会、民生居委会、供电居委会、机厂居委会、桃李居委会、闸河居委会、八号桥居委会、铁路居委会。 相山西街道 辖11个居委会:鹰山居委会、利民居委会、教育居委会、洪山居委会、永安居委会、花园居委会、新华居委会、建安居委会、体育居委会、鹰南居委会、安康居委会。 相南街道 辖10个居委会:春秋居委会、杏林居委会、启明居委会、西城居委会、中城居委会、相阳居委会、黎苑居委会、桓谭居委会、城里居委会、海宫居委会。 三堤口街道 辖8个居委会(原出处如此,但给出10个居委会名录):濉河居委会、董庄居委会、庆相桥居委会、纺织居委会、口子居委会、口南居委会、三堤口居委会、濉溪居委会、虎山北路居委会、庆相桥居委会。 刘桥街道 辖4个居委会:工人村北居委会、工人村东居委会、工人村西居委会、恒源居委会。 渠沟镇 人口7.1万人。辖33个行政村:大楼村、渠沟村、任井村、东王村、西王村、油坊村、河北村、前黄村、后黄村、土楼村、桥头村、田庄村、平楼村、刘庄村、高溪村、刘楼村、程阁村、小集村、张店村、梁楼村、张楼村、瓦房村、徐集村、郭王村、柳园村、司桥村、合众村、桃园村、孟庄村、青阳村、吕庄村、张集村、鲁楼村。 历史沿革 2000年,相山区辖7个街道、2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99663人,其中: 相南街道 48951 相山东街道 42568 相山西街道 50140 三堤口街道 40224 东山街道 25196 人民路街道 24406 刘桥街道 16834 渠沟镇 31844 任圩镇 19500 2004年,相山区1个镇改设为街道办事处,同时将濉溪县的3个自然村划归相山区。同年,将濉溪县濉溪镇的庆相桥、虎山北路居委会划入相山区三堤口街道办事处。2004年底,相山区辖7个街道(任圩、三堤口、东山、相山东、相南、相山西、刘桥)、1个镇(渠沟)。23个村53个社区,总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 2006年3月,将濉溪县钟楼乡整建制划入相山区渠沟镇。 |
烈山区 |
烈山区位于淮北市区南郊。总面积233.336平方千米。总人口25万人(2004年)。(2006年,将濉溪县古饶镇整建制划入烈山区;本站尚无新的面积人口数据)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35025。代码:340604。区号:0561。拼音:Lieshan Qu。 行政区划 2006年3月,烈山区辖5个街道、3个镇:临海童街道、前岭街道、百善街道、任楼街道、杨庄街道、烈山镇、宋疃镇、古饶镇。共43个居委会、84个行政村。 杨庄街道 人口5.21万人。辖17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杨庄矿一居委会、杨庄矿二居委会、杨庄矿三居委会、杨庄矿四居委会、杨庄矿五居委会、杨庄矿六居委会、杨庄矿七居委会、杨庄矿八居委会、留守处居委会、石选厂居委会、青龙山居委会、淮选厂居委会、焦化厂居委会、铁运处居委会、阳光居委会、水泥厂居委会、区直居委会;黄桥村、二郎庙村、洪庄村、杨庄村。 前岭街道 辖2个居委会:南村居委会、北村居委会。 百善街道 辖5个居委会:东村居委会、西村居委会、南村居委会、北村居委会、散居居委会。 临海童街道 辖16个居委会:海孜矿第一居委会、海孜矿第二居委会、海孜矿第三居委会、三十处海孜居委会、临涣矿第一居委会、临涣矿第二居委会、临涣矿第三居委会、二处居委会、童亭矿居委会、临选厂居委会、铁运处居委会、精神病院居委会、安装处居委会、西风井居委会、海孜二矿居委会、三十三处小湖孜居委会。 任楼街道 辖3个居委会:第一居委会、第二居委会、第三居委会。 烈山镇 人口7.42万人。辖19个行政村:宋庄村、烈山村、吴山口村、土楼村、塔山村、蒋疃村、宁山村、青谷村、蔡里村、化楼村、新南村、土型村、新北村、宋庄村、沟西村、花王村、尚高村、沟东村、王庄村。 宋疃镇 人口5.4万人。辖22个行政村:邵山村、仓里村、马桥村、古饶村、费寨村、黄营村、太山村、东风村、务山村、周圩村、赵庄村、军王村、王楼村、会楼村、和**村、马场村、宋疃村、董圩村、店孜村、雷山村、赵滩村、董楼村。 古饶镇 人口8.9万人。辖39个行政村:王店村、茅园村、南园村、秦楼村、太山村、半峭村、长沟村、辛庄村、双河村、大何村、双秦村、周庄村、草庙村、殷楼村、小李村、新**村、小赵村、张庄村、山后村、赵楼村、老楼村、侯沟村、况楼村、代庄村、赵集村、朱集村、新江村、山南村、山西村、单圩村、张庄村、土山村、孟庄村、平山村、谷山村、山前村、山北村、王家村、蔡山村。 历史沿革 2000年,烈山区辖5个街道、2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47622人,其中: 工人村街道 36129 任楼街道 6128 临海童街道 37753 前岭街道 2611 百善街道 10563 烈山镇 31610 宋疃镇 22828 2004年,将濉溪县的新蔡镇划入淮北市烈山区。2004年8月烈山区正式接管原濉溪县马桥乡、新蔡镇。区划调整后,下辖3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由原来的58.3平方千米增加到233.336平方千米,人口由原来的14.9万人增加到24.8301万,其中乡村人口由原来的4.3万人增加到11.72万人;行政村由原来的15个增加到45个。2004年底,烈山区辖4个街道(临海童、百善、任楼、前岭)、3个镇(烈山、宋疃、新蔡)。 烈山镇 2004年,总面积30.3平方千米,其中镇区面积4平方千米,辖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65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7.68万人。 宋疃镇 2004年区划调整后,原濉溪县马桥乡并入宋疃镇。新的宋疃镇东南与宿州市接壤,总面积101.8平方千米,辖22个行政村,总人口7.2万人。 新蔡镇 建制于1992年。2004年,全镇总人口4.5万人,辖15个村,总面积90平方千米。 2006年3月,将原有的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2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撤销烈山镇、新蔡镇。以原新蔡镇和原烈山镇的吴山口村、烈山村、宋庄村、土楼村的行政区域设立新的烈山镇。以原烈山镇的洪庄、杨庄、二郎庙、黄桥4个村和杨庄矿等17个居委会新设杨庄街道办事处。濉溪县原赵集乡与原古饶镇合并,成立新的古饶镇,同时划入烈山区。 地图 |
濉溪县 |
濉溪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是淮北市唯一市辖县,县城依市而建,全县辖11个乡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1987平方公里,人口106万。濉溪承东启西,区位优越,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淮海经济区和徐州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区位 濉溪环境优越,交通便捷。市、县连为一体的城市建设格局,热、电、气一体化的能源供应,以及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为国内外客商提供了大展宏图的空间。举全县之力打造的省级开发区--濉溪经济开发区,“七通一平”全面实现,服务配套设施已经完成。一个以开发区为主体,乡镇工业集中区和创业园区为两翼的投资载体和开放平台已经构建。“一条龙”服务制度、“一站式”审批制度、县级领导联系协调制度、投诉举报监督制度和投资优惠政策日臻完善。 符夹、青阜、青芦三条铁路穿境而过,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大京九。公路交通国道、省道四通八达,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呈“十”字型在此交叉,驱车南下省会合肥、东进海滨城市连云港只需2小时左右。距徐州观音机场仅有50公里。内河航运入淮河、通长江,直达上海港。 历史人文 濉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代不乏俊才名士,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华元,秦相蹇叔,东汉哲学家桓谭的故里。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在此结庐,一曲《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唱。 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乾隆皇帝“惠我南黎”的御敕金匾折射出濉溪昔日的繁华。-、-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于临涣文昌宫运筹帷幄,指挥了淮海决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