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来宾 >> 象州县

象州县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象州县谷歌卫星地图)


象州县简介

   象州县地处广西中部,辖7镇4乡,全县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聚居着壮、汉、苗等12个民族,总人口35万,其中70%为壮族,29%为汉族,其余为其它少数民族,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象州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汉朝置桂林县,三国置武安县,为当时之桂林郡治,隋朝置象州,民国改象县,建制历史长达2100多年。象州县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是清代"江南才子"、"两粤宗师"郑献甫和现代温画大师廖冰兄的故乡。
  象州县山川秀丽,名胜颇多。既有被誉为 "中南第一泉"的象州温泉、 堪称"桂中第一泉"的蕉林凉泉、扑朔迷离的石巷迷宫、婀娜多姿的七星古榕、雄奇壮观的大冲瀑布、蜚声海内外的泥盆纪"大乐剖面",又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小谷故居、古色古香的罗秀纳绿明代古建筑、寺村大力和百丈抱村清代古建筑。令游客流连忘返,娱得其所。
  象州县交通发达,国道209线,省道20134线贯通县境,有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贯通柳州、桂林、梧州、南宁和广州等城市,距柳州市70公里、桂林市200余公里、南宁市270多公里,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隶属珠江水系的柳江,横贯象州县运江、象州、马坪、石龙等4个乡镇,船舶一年四季可上通柳州,下通广州、深圳等地。
  象州县县域自然条件优越,优质俗、甘蔗、桑蚕和水产畜牧业已成支柱产业,土特产品主要有优质米、古琶茶、木薯淀粉、清水米粉、红瓜子等,是广西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县粮食种植面积54万亩,人均有粮和人均提供商品粮多年居广西第一,素有"桂中粮仓"和"广西优质米之乡"的美称。
  象州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重晶石、锰、铅等13种,其中,重晶石矿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储量为3000多万吨,占广西已探明储量的56%,目前年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重晶石之乡"。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5万人 1899平方公里 451322 542800 0772 查看 象州县谷歌卫星地图

象州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象州镇 约2.5万人 211平方公里

----

查看 象州镇谷歌卫星地图
石龙镇 约2.3万人 128.41平方公里

----

查看 石龙镇谷歌卫星地图
运江镇 约4.3万人 236.81平方公里

----

查看 运江镇谷歌卫星地图
寺村镇 约4.76万人 219.2平方公里

----

查看 寺村镇谷歌卫星地图
中平镇 约3.4万人 97.22平方公里

----

查看 中平镇谷歌卫星地图
罗秀镇 约3.1万人 133平方公里

----

查看 罗秀镇谷歌卫星地图
大乐镇 约2.8万人 118.18平方公里

----

查看 大乐镇谷歌卫星地图
马坪镇 约3.34万人 217平方公里

----

查看 马坪镇谷歌卫星地图
妙皇乡 约2.54万人 200平方公里

----

查看 妙皇乡谷歌卫星地图
百丈乡 约1.9万人 76平方公里

----

查看 百丈乡谷歌卫星地图
水晶乡 约2.18万人 138.23平方公里

----

查看 水晶乡谷歌卫星地图

象州县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兴宾区

    兴宾区位于广西中部,红水河下游,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土地肥沃。全区总面积4364.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万公顷。辖20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有壮、汉、瑶、苗等13个民族近100万人口。   兴宾区辖3个街道、6个镇、14个乡:城东街道、城北街道、河西街道、凤凰镇、良江镇、小平阳镇、迁江镇、石陵镇、平阳镇、三五乡、五山乡、陶邓乡、桥巩乡、良塘乡、七洞乡、城厢乡、蒙村乡、寺山乡、石牙乡、南泗乡、高安乡、大湾乡、正龙乡。   兴宾区即原来宾县,历史悠久。秦时属桂林郡,汉后属郁林郡,三国时期属吴国,晋统一南方后,来宾属桂林郡,隋朝时属象州。唐天宝二年(743年),设来宾县至今。2002年12月28日,撤县改区为来宾市兴宾区。   区位优势   兴宾区交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北距全国工业重镇柳州市仅69公里,南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52公里。湘桂铁路复线纵贯兴宾区境内6个乡镇长达105公里,北上直通北京,南下可达钦州、防城、北海等出海口,经南宁至凭祥可直达越南等东盟国家。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在兴宾境内长达78公里,并有3个出入口。322国道贯穿兴宾区南北。红水河流经兴宾区境内11个乡镇,西可通贵州、云南,东南可达广州、香港。境内有便利的陆路、水路交通网络,是连接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华中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大西南的出海通道要冲。   自然资源   兴宾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锰、煤、铁、铝、重晶石、大理石、滑石、石膏等20多种,其中尤以锰、煤、石膏闻名于世。矿产品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总藏量达16亿吨。农业盛产大米、玉米、甘蔗、花生、黄豆、龙眼、柑橙、茶叶等,优质黄豆产量居广西第一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水力、电力资源丰富,发展工业具有许多优越的条件。   兴宾区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地形奇特,人文自然景观众多。主要的名胜古迹有:“麒麟山人”遗址、昆仑山战役指挥部旧址、文辉塔、金峰山、鳌山、蓬莱洲等。兴宾区又是有名的奇石之乡,红水河驰名海外,旅游业和石文化都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农业发展   兴宾区是农业大区,全区农业结构合理优化,形成了以甘蔗、水产畜牧、水果等为主的几大支柱产业。2003年,农业总产值达16.39亿元,比上年增长9.8%。粮食总产量37.18万吨,比上年增长1.69%;甘蔗面积达92万亩,2003/2004年榨季共进厂料蔗438.6万吨,创兴宾区进厂料蔗最高历史纪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28元,比上年增加162元,比上年增长8.24%。在兴宾区境内的来宾冶炼厂、八一铁合金厂、来宾电厂是国家、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来宾市兴宾区兴建的大型工业企业。境内还有投资5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第一个BOT融资项目、广西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来宾电厂B厂。   历史沿革   来宾县原辖6个镇、18个乡:来宾镇、凤凰镇、小平阳镇、良江镇、迁江镇、平阳镇、城厢乡、大湾乡、高安乡、正龙乡、南泗乡、蒙村乡、寺山乡、石牙乡、五山乡、三五乡、陶邓乡、石陵乡、大里乡、桥巩乡、溯社乡、良塘乡、七洞乡、北五乡。   2000年,来宾县辖7个镇、1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3979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来宾镇 108951 凤凰镇 62002 良江镇 41081 小平阳镇 50837 迁江镇 47579 石陵镇 31087 平阳镇 37521 北五乡 17156 三五乡 40587 五山乡 24797 陶邓乡 32085 桥巩乡 30449 良塘乡 28762 七洞乡 16995 大里乡 19565 溯社乡 13451 城厢乡 30386 蒙村乡 43961 寺山乡 43883 石牙乡 30825 南泗乡 28208 高安乡 13215 大湾乡 28458 正龙乡 17949    2002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88号):(1)撤销柳州地区和来宾县,设立地级来宾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兴宾区建设大道。(2)来宾市设立兴宾区,以原来宾县的行政区域为兴宾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来宾镇前卫路。   2003年兴宾区行政区划一览(7个镇、17个乡:来宾镇、凤凰镇、良江镇、小平阳镇、迁江镇、石陵镇、平阳镇、北五乡、三五乡、五山乡、陶邓乡、桥巩乡、良塘乡、七洞乡、大里乡、溯社乡、城厢乡、蒙村乡、寺山乡、石牙乡、南泗乡、高安乡、大湾乡、正龙乡)   100 来宾镇 辖:镇北、镇东、镇西、河西、水落、古三、长梅7个社区;平西村委会。   101 凤凰镇 辖:凤凰、陈塘2个社区;大许、三凌、牛角、新安、新隆、富尧、那马、龙岩、维都、黄塘、龙头11个村委会。   102 良江镇 辖:良江社区;李村、罗村、中团、龙安、思贡、吉利、权村、塘圩、独女、草凌、塘权、松柏12个村委会。   103 小平阳镇 辖:刘平、长山2个社区;青岭、甘秦、木平、龙山、刘村、古梦、三联、和平、岭头、东南10个村委会。   104 迁江镇 辖:迁江社区;大黎、大村、中贤、高长、印山、龙盘、雅山、古欧、新桥、高龙、龙灵、迁江12个村委会。   105 石陵镇 辖:石陵社区;挂榜、三山、陆平、陈村、陈流、中兴、全来、天平、福山、感龙、上球、石陵12个村委会。   106 平阳镇 辖:平阳社区;欢怀、大龙、弄洛、弄桥、弄标、排山、石牌、高境、洛洞、洛春、同庆、中山12个村委会。   200 北五乡 辖:北五、麦村、白山、佳田、三里、古楼、武宜7个村委会。   201 三五乡 辖:三五、方村、太平、碑口、陶马、上李、大桥、榜山、莲塘、赛暖、古灯、平塘、群安、分界、军屯15个村委会。   202 五山乡 辖:施村、联兴、六贝、华岭、黄埠、周罗、马则、谷塘、止马9个村委会。   203 陶邓乡 辖:三育、大罗、陶邓、大邓、茶枭、六会、三洲、兴高、韦里、九合、贵岭、川山、五同13个村委会。   204 桥巩乡 辖:桥巩、葵花、毛塘、周山、吉林、东塘、岜山、木土、文武、高槐、彩村11个村委会。   205 良塘乡 辖:良塘、奇峰、北合、来国、龙林、新江、王瓜、大年、大英、里望10个村委会。   206 七洞乡 辖:七洞、桥勒、成凡、板力、社头、坡六、春归、古车8个村委会。   207 大里乡 辖:方庆、雷山、河村、兴仁、大里、乐英、阮云、阮回8个村委会。   208 溯社乡 辖:溯社、中许、囤兵、弄台、平巨、帽山、弄表、尖山、风口9个村委会。   209 城厢乡 辖:泗贯、格兰、马上、城厢、平安、莆田、林村、都满、平洞、福龙、五香11个村委会。   210 蒙村乡 辖:蒙村、龙南、碑头、长叨、歌朗、银峡、河敏、洪江、盘龙、桂枝、那碰、思畔、尧村、大步14个村委会。   211 寺山乡 辖:寺山、六力、石塘、王元、陈王、大河、大炉、贺山、乌慢、新步、上水、上团、大本、东陈、安村、独石、东瓜17个村委会。   212 石牙乡 辖:石牙、古炼、朝南、莲花、黄峡、峨山、牛角塘、顶伞、古本、潭蓬10个村委会。   213 南泗乡 辖:南泗、柳村、下莫、大宝、六五、古辣、陈寺、高岭、平田、读村9个村委会。   214 高安乡 辖:高安、翁尧、敖塘、高台、杨村、高连、依滩7个村委会。   215 大湾乡 辖:大湾、歪傍、凌仑、石山、兴安、密屋、那谷、东番7个村委会。   216 正龙乡 辖:正龙、力村、大安、东阳、囤口、新村5个村委会。   2005年,撤销来宾镇,设立城北、城东、河西3个街道办事处;撤销北五乡、大里乡、溯社乡,分别整建制并入凤凰镇、迁江镇、平阳镇。  

忻城县

   电话区号:0772 邮政编码:546200。   忻城县位于广西中部,红水河下游,东经108°24ˊ—109°7ˊ,北纬23°40ˊ—24°23ˊ,东临兴宾区,西依都安县,南接上林县,北连宜州市;东北与柳江县交界,东南与兴宾区、合山市接壤,西北与都安县相连,西南与马山县接靠,2003年属来宾市人民政府管辖。总面积为2541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为40万。城关镇为县政府所在地,人口大约为三万人。   忻城县属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具有发展林果、蔬菜生产的气候条件。耕地面积2.92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5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5万公顷,有林面积7.8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0.6%。   忻城县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电力资源,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锰、磷、硫磺、铝土页岩等,其中煤、锰储量较大,煤储量大约为3802万吨,锰储量约184万吨,境内大理石、花岗石、方解石藏量丰富。电力资源充足,全县已完成城乡电网改造工作。距县城14公里,位于红渡镇上游3公里处的广西乐滩水电站二期扩建工程正在实施,总投资40亿元。2004年11月底第一台机组发电后,将为忻城乃至广西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保证。   忻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忻城县境内风光怡人,已被列入来宾市旅游开发项目。位于县城内东南面的翠屏山,形似卧龙,山麓被誉为“壮乡故宫”的莫土司衙署占地38.9万平方米,是亚洲保存最完整的土司衙署,是元末明初土司制度文化的缩影,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乐滩水电站上游库区红水河沿岸,风光旖旎,有“小三峡”之称,可与桂林漓江媲美。另外还有周安八寨起义古战场、北更乡古朴栏杆具有壮民族特色的建筑群。   忻城盛产桑蚕、金银花、佛手瓜、珍珠糯玉米,是来宾市的“桑蚕之乡”、“佛手瓜之乡”、“金银花之乡”,无公害绿色食品──珍珠糯玉米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乳鸽酒、山羊、乳鸽、瘦肉型猪、肉肥牛生产颇具胜名,是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   忻城县具有完善的通信网络,程控电话、宽带网、移动通信网络已覆盖全县13个乡(镇),与全国联接,沟通全球,各种商业信息能够及时传往全国乃至全世界。   对外交通   忻城县具有通畅便捷的交通条件。国道322线、323线和省道20231线贯穿全境。红水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内,流程56公里,有9个停泊码头,150吨机船四季通航,沿水路南下可直达梧州、肇庆、广州、香港等地。忻城至合山二级公路全程53公里,已全线通车,忻城至宜州二级公路于2004年8月13日破土投入施工,忻城至都安、忻城至上林二级公路已进入测设阶段。县城所在地──城关镇位于忻城至合山、忻城至宜州二级公路的交汇处,北距广西重镇──柳州市117公里,南距广西首府南宁市206公里,西距黔桂铁路宜州站和宜柳高速公路起点站 55公里。目前忻城已成为联系广西首府南宁和贵州、四川等周边省(市)的交通枢纽,是西南通往沿海的主要通道。   行政区划   代码:451321   忻城县辖5个镇、8个乡:城关镇、大塘镇、思练镇、红渡镇、古蓬镇、宁江乡、马泗乡、欧洞乡、安东乡、果遂乡、新圩乡、遂意乡、北更乡。   历史沿革   2000年,忻城县辖5个镇、8个乡:城关镇、大塘镇、思练镇、古蓬镇、红渡镇、宁江乡、马泗乡、欧洞乡、安东乡、果遂乡、新圩乡、北更乡、遂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4355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32006 大塘镇 39688 思练镇 44000 红渡镇 31109 古蓬镇 28154 宁江乡 41555 马泗乡 16972 欧洞乡 13245 安东乡 15287 果遂乡 24302 新圩乡 12122 遂意乡 21200 北更乡 23916 2003年忻城县行政区划一览(5个镇、8个乡):(根据当年广西代码整理)   100 城关镇 辖:翠屏、城中、鞍山3个社区;板河、都乐、泮水3个村委会。   101 大塘镇 辖:大塘社区;大同、龙安、寨南、九龙、寨东、寨北、兴木、金山、六安、木兰、敬流、新村12个村委会。   102 思练镇 辖:思练社区;练江、新练、桥头、加毫、梅岭、皆洞、厂上、毛洞、南闷、宿邓、沦贡、石龙、龙东、里伴、古银15个村委会。   103 红渡镇 辖:红渡社区;西江、渡江、古钵、雷洞、三合、六蝶、六纳、马安、古房、马蹄、龙塘11个村委会。   104 古蓬镇 辖:古蓬社区;内联、上浪、板内、龙球、板梧、枝林、古稠、三浪、龙利、东河、凌头11个村委会。   200 宁江乡 辖:加仁、高塘、尚宁、黄金、黄宜、思耕、范团、江平、古尧、六华、龙头、加海、隆光、龙舞、弄洪、古麦、猫洞、木排18个村委会。   201 马泗乡 辖:马泗、联团、龙图、五龙、同古、塘岭6个村委会。   202 欧洞乡 辖:欧洞、林况、里苗、永合4个村委会。   203 安东乡 辖:安东、桃源、国辉、新桥、加益5个村委会。   204 果遂乡 辖:北丹、龙马、果遂、花红、古抗、古楼、同乐、加书8个村委会。   205 新圩乡 辖:隆礼、龙琴、新圩、丹灵4个村委会。   206 遂意乡 辖:朝公、板桐、联堡、遂意、琼古、兰甲、加龙、加北、南康、弄尧、弄江、增仰12个村委会。   207 北更乡 辖:北更、犀牙、凤凰、古利、内仁、弄兰、加乐、加猛、加兰、雅文、龙门、百福、加福、塘太14个村委会。   地方特色   【乳鸽酒】    乳鸽系高级营养品,素有“动物人参”之美称和“一鸽胜九鸡”的美誉,忻城县罗氏乳鸽酒厂生产的罗佳牌乳鸽酒是参照明朝末年壮族土司古方“雏凤汤”的配方制成的高级营养补酒,它以25日龄全乳鸽为主料,以杞子、千斤拔等名贵中药,取小锅熬大米酒,经过8个月的特定工艺浸泡制成,有明显的壮阳滋阴、提神健脑、润肺护肝、调节脾胃之特别效能,尤其是对多种胃毛病以及营养不良,神经衰弱、失眠健忘者饮用效果更佳,是体弱气虚者及中老年人补益健身的上品。   本产品荣获1993年国际名酒、香港博览会保健食品金奖。   地域风景   思练鸳鸯湖: 位于忻城县思练镇北方,因湖中有似两只鸳鸯的两座绿岛而得名,总面积110公顷,这里湖光山色,风光旖旎,四面青山连绵,湖水平静如镜。荡着小舟,随意划去,鸳鸯湖带给您心旷神怡的享受。这里是领略山水风光、垂钓的最佳去处。湖中小岛上设有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项目。   北更壮族杆栏式民居:忻城县北更乡古朴屯是一个三面环山的村庄,是典型的壮族风情杆栏式民居建筑村落,建筑物古朴典雅,结构独特,是开办壮族风情特色旅游的理想之地。   乐滩(恶滩)水电站库区,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的红水河源出于云南省沾益县的南盘江,经贵州流入广西,是广西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的母亲河、太阳河。红水河河水汹涌澎湃,奔腾于深山险谷之中,两岸陡峻,滚滚浊流冲击礁石,浊浪徘空,咆哮着向远山冲去。红水河是我国少有的水电资源。正在扩建中的乐滩(恶滩)水电站预算投资39.7亿元,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为35亿千瓦时,是红水河上的十个梯级水电站之一。   在乐滩水电站库区内,桀骜的红水河变得驯服。库区里山水相连,水波潋滟。河湾灵秀妩媚,水和岸相连之处,奇石神韵;两岸林木葱茏,青山奇形异状,变幻莫测;村庄倒影在水中;近山水色浓绿,被绿油油的桑园所浸润。纵览整个景区,河面或开阔、或弯曲,每每有“峰回路转疑无路,船到山开又一天”的感触,乘船置身于河面,仿佛处在与世隔绝的仙境,纯净的空气、宜人的风景,使人陶醉、让人释怀。   通天寺: 位于忻城县关镇麒麟山上,因寺中有一洞口可看见天而得名,该寺距土司衙署约800米,是目前来宾市唯一的经国家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来宾市最大的寺庙。该庙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于2003年扩建。   盘鹤岭森林公园 :位于忻城县县城北面,总面积约50公顷,森林覆盖面积约45公顷,以松树、大叶树、柠檬桉树等为主的混交林。树高大部分在5至15米之间。   三界庙: 原称三清阁,后改称三界庙。位于衙署右侧、翠屏山右山脚下,坐南朝北,由五座建筑物构成,雕工精美,这些建筑均为珍木构架。庙门廊檐以两根石柱支撑,石柱高5.6米,柱脚为青石盘,进入大门,便是戏台。戏台下为四方院落,可供观众看戏。院落南面是正堂大殿,建筑面积为168平方米。殿中央有神台,置三界公等神像。神台前面是行香祭祀场所,种植的松柏、石榴已经有300多岁。整座三界庙占地3亩。三界庙已于2003年重新对外开放,香客众多,香火极为兴旺。   

象州县

   象州县地处广西中部,辖7镇4乡,全县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聚居着壮、汉、苗等12个民族,总人口35万,其中70%为壮族,29%为汉族,其余为其它少数民族,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象州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汉朝置桂林县,三国置武安县,为当时之桂林郡治,隋朝置象州,民国改象县,建制历史长达2100多年。象州县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是清代"江南才子"、"两粤宗师"郑献甫和现代温画大师廖冰兄的故乡。   象州县山川秀丽,名胜颇多。既有被誉为 "中南第一泉"的象州温泉、 堪称"桂中第一泉"的蕉林凉泉、扑朔迷离的石巷迷宫、婀娜多姿的七星古榕、雄奇壮观的大冲瀑布、蜚声海内外的泥盆纪"大乐剖面",又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小谷故居、古色古香的罗秀纳绿明代古建筑、寺村大力和百丈抱村清代古建筑。令游客流连忘返,娱得其所。   象州县交通发达,国道209线,省道20134线贯通县境,有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贯通柳州、桂林、梧州、南宁和广州等城市,距柳州市70公里、桂林市200余公里、南宁市270多公里,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隶属珠江水系的柳江,横贯象州县运江、象州、马坪、石龙等4个乡镇,船舶一年四季可上通柳州,下通广州、深圳等地。   象州县县域自然条件优越,优质俗、甘蔗、桑蚕和水产畜牧业已成支柱产业,土特产品主要有优质米、古琶茶、木薯淀粉、清水米粉、红瓜子等,是广西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县粮食种植面积54万亩,人均有粮和人均提供商品粮多年居广西第一,素有"桂中粮仓"和"广西优质米之乡"的美称。   象州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重晶石、锰、铅等13种,其中,重晶石矿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储量为3000多万吨,占广西已探明储量的56%,目前年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重晶石之乡"。   

武宣县

金秀县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中东部的大瑶山,323国道过境。成立于1952年5月,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20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森林面积319.35万亩,森林覆盖率87.34%。耕地面积1.44万公顷。行政区划辖3镇8乡80个村民委(含街委),总人口14.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7万。有瑶、壮、苗、侗等少数民族11.45万人,瑶族占总人口的34.8%。人口自然增长率4.34‰。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0.6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6亿元。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4147万元(不变价)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元。主要旅游景点有莲花山、圣堂山、罗汉山、板显峡谷、花王山庄、原始森林度假村和银杉公园。重要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硅、花岗岩、彩色大理石、铜、金和铁。土特产品有灵香草、八角、绞股蓝、黄笋、甜茶、香菇、木耳等。   -   自然条件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桂中偏东大瑶山区,北纬23°24′~24°27′东109°60′~110°27′之间,北接荔浦,东邻蒙山,南连平南、桂平,西与象州、武宣交界,西北与鹿寨毗邻。地形地貌是由大瑶山山脉从东北至西面方向纵贯,山体庞大,南北长93公里,东面宽62.4公里,地势是中间高耸逐步向四倾斜,除西北部田村镇一带有些丘陵外,其余乡镇均处在崇山峻岭之中,山高、谷深、坡陡,地貌类型各异,海拔高度一般在700~1500米,最高的圣堂山主峰1979,米,为广西第五高峰。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山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日照时数为1209.2小时,年降雨量1860.2毫米,多集中在5~8月份(为1173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63.3%。   -   行政区域划分、人口   金秀瑶族自治县辖3个镇、7个乡:金秀镇桐木镇头排镇三角乡忠良乡罗香乡六巷乡 大樟乡 长垌乡三江乡 。   2009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54600人,其中男79874人,农业人口13362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4‰。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人口保持低速增长。  

合山市

   合山市是新兴的工矿城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能源生产基地,素有“光热城”的美称。合山市地处桂中腹地的红水河之滨,东、西、南和广西来宾县毗邻,北面与忻城县接壤。全市总面积为350平方公里。市区有目前广西最大的煤矿企业——合山矿务局和广西合山行政地图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合山电厂。   合山历史源远流长。秦属桂林郡地,汉为领方县地,三国属临浦县地,两晋至隋,复属领方县城地,唐属羁糜思刚州辖地,宋至民国属迁江县。解放后,迁江县并入来宾县。198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从来宾县划出设立合山市,辖两乡一镇,总人口14.3万,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近持平。有十三个民族,其中壮族占63%,汉族占35%,蒙、回、苗、瑶、彝、满、侗、水、仫佬、毛南、京等族占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0人,除藏、宁、疆、青、台等省区外,其余全国26个省、区、市籍均有,民族团结和睦。   建市以来,合山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县级医院由1所增至3所,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的市、乡(镇)、村三级医疗网已初步形成。医院病床由244张增至563张,平均每万人口有病床位35.57张,平均每万人口有医务人员20.35人。全市中学由5所增至15所,小学由24所增至43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小学生在校率达99.7%,巩固率达98.6%,毕业率达99.8%,青少年13至15周岁普及率达98%。电大、函大、业余学校等不同层次的成为教育相当普及。科技项目获全国奖88个,获自治区奖407个。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方面发展迅速。到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已提前翻两番,1994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农村电气化达标县(市)、自治区计划生育工作达标县(市)、造林灭荒工作达标县(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合山市是能源城。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卫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建市伊始,市委、市政府即着手建立大气监测机构,兴建城区主要街道,及时铺上沥青路面,购置洒水车,绿化城区。园林化房屋、道路建设同步进行。至1994年,城区先后种下各种林要木25.08万株,城区人均有绿化面积28平方米。路林、花草、喷泉、假山……嵌镶在城区主要街道和生活区。   合山市不仅是一块能源宝地,而且还是山清水秀的风景区。有玉屏山的清秀,仙掌山的突兀,寨山的多姿,天堂山的恢宏,司烟山的神秘;有潭洞相辉的马蹄洞,九曲十八弯的牛岩,南北贯通的仙岩,这些岩洞中,有钟乳、石幔、石柱、石台和石花奇观;有奔腾澎湃的红水河,清甜的龙王泉水,飞流直下的拉的瀑布;有千姿百态的佛山石林和马鞍彩陶石;有特辽王的美好的传说;还有素有“合山石玩天下奇”美称的瑰丽万千的合山奇石。合山奇石已漂洋过海传送友情,合山人更是以石待人,地久天长。   矿产资源   合山市地下资源非常丰富。主要矿产有煤炭、煤甘石、铁矿、大理石、方解石、石炭岩石等,尤以盛产煤炭而为广西“煤都”。合山市煤田地质储量约7亿多吨,煤田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占市境总面积的73%。大理石储量1649万立方米,是桂中大理石基地之一。碳酸钙含量大于90%的石灰石分布近万亩,方解石其白度在90%以上,这些都是生产水泥、石灰粉等建筑材料的重要原料。   工业发展   合山市的工业以发展煤、电为主,另外还有建筑材料、机械修造、电器设备、水泥、电石、氧气、陶瓷、食品加工、饲料加工等。合山煤矿的开采始于1905年,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合山矿务局1994年原煤产量达250多万吨,占广西煤炭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合山电厂始建于1967年,1986年全部建成,总装机容量为50.5万千瓦,单机最大容量为10万千瓦。年发电量由1971年的0.32亿度上升到1994年的33亿度,占广西总发电量的四分之一,占广西火电发电量的65%。该厂投产以来累计发电达360多亿千瓦时,创工业总产值30多亿元,相当于国家建厂投资的7倍多。   农业发展   农业是合山市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还有玉米、黄豆、甘蔗、花生等;合山市的大米以颗大而香名声远扬,尤以北泗乡、河里乡一带为甚,曾流传着“欲食香禾米,到北泗河里”的民谣佳话。近年来,合山市大力抓提水工程,全市提水工程总装机容量为2256千瓦,灌溉面积3.08万亩,占水田面积的61.76%。与此同时,在不影响国营大矿井生产的前提下,以小煤矿为主体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煤炭生产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当地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门路。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丰富   地理景观:   合山市地域是典型的卡斯特地形,山峰巍峨、嶙峋,大气磅礴,是观山旅游、解压排愁的好去处,现在尚未人工雕琢。悬崖陡峭、险峻,是室外攀岩项目首选地域。岩洞中,钟乳石造型瑰丽、变幻莫测、美不胜收(可惜保护不够、较多损坏迹象,但仍比一些评上高等级的岩洞景观好看。)   已发现具有开发价值的北泗玉屏山、思光寨山壮族文化遗址 等8个景点。此外,下地莲池、思光月亮洞、合山屯山田园风光等都有独特风格,红水河马安段发现奇石资源,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和收藏价值,已名闻遐迩,誉驰中外。   景观传说优美动人,例举:传说先人为躲避战乱,带领家眷邻里长途跋涉,来到思光山,在一个看似只有十来米的大山洞里休息。一个大人把骑在脖子上的四岁小孩放在洞壁突出来,将近两米高的岩基上,没想到,小孩刚要站起来,就“扑通”一声,没影了,大人赶紧爬上岩基,开到一个直径只有三十公分左右的小洞口,小孩的哭声从洞里传出来。孩子的父亲只好把脚探下去,踩到一个凸起的石钟乳,蹲下身,进入洞内,再跳下石钟乳,把小孩捡起,抱在怀中。正要爬上石钟乳,突然觉得,这个洞是一个很好的藏身之地,于是,伸开双臂,丈量洞的大小,竟然摸不到边。赶紧回报。外面的人一听,都很高兴,纷纷入洞,距离洞口一米开外已经伸手不见五指,点上火把前行,碰到岔路口,向左走一个岔路,下一个路口再向右走,不知道走过几个路口,发现前面有亮光,朝亮光处走去,出了洞口,豁然开朗,只见长着翅膀的仙女在水池上游玩,像蜻蜓点水一般。仙女们看到有人来,相视一笑,一同像远处飞去,不见踪影。再次“仙境”中,处处是食物,有香蕉、番石榴、红薯、木薯、芋头、玉米、艾菜、空心菜、苦卖菜等,河里还有大鲤鱼、塘角鱼、河虾、螃蟹。村民高兴万分,于是伐木造屋,打算在此仙境长住下来。但是,离家时太过匆忙,遗漏了很多生活必需品,大家商定,由年轻力壮的男丁和成年妇女趁夜色,回家把东西搬来。一群人回家搬东西到洞口集合后,再入洞中,怎知,洞中通道错综复杂,找不到出来时画的标记,转了很多圈,还是回到洞口。无奈,只好在山洞外撘房子住下,等恢复体力再做打算。之后定居于此,繁衍生息。   此后,洞外的村民时常因想念留在洞里的亲人,而冒险入洞,有些还能转到洞口,再回到村里,有些却进了死洞,找不到出来的路,饿死在里面。   小日本入侵的时候,听说洞里有宝藏,也曾经去试探过,结果有去无回。听说,后来去探险的人还发现了他们的遗体。反正,没人能再次进入传说中的仙境。   人文景观:   合山市的原壮族居民,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节日风俗:二月二要喝龙王庙的泉水、三月三,唱山歌,四月清明做五彩糯米饭祭拜先人,(很好吃,和普通的糯米饭绝对不是一个味道,而且,是用纯天然的彩色草染色,绝对健康),五月五,百草汤洗澡,驱除邪气和病气,每家都做鲜美的肉粽等;六月六,晒衣服,每家每户都把衣服和被褥拿出来晒晒,古老的消毒方式;七月七,情侣们在红河岸边放荷花灯,祈愿百年好合;七月十四,鬼节可谓是当地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杀鸡祭祖、门前挂桃叶等,很久以前,在农村还有唱大戏的。(很久没回去了,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八月十五灯节、九月九重阳登高等。   此外,合山市有几家柳州螺丝粉、桂林米粉绝对正中,(想起都流口水)大排档的卤菜、特色烧烤(跟北京的烧烤味道大相径庭,不尝一尝。损失惨重)烤老鼠肉、烤鸡翅、烤鱼、烤韭菜、烤黄花菜烤玉米等都是真的“烤”熟的,不像某些地方,先煮熟了,在假装烤一下。   在水库旁边烧叫花鸡、叫花兔、磊红薯窑、烧烤、划船是合山市人民比较喜欢的节假日消遣活动。   合山市夜景、合山公园观景亭 、新世纪广场、怀集水库、北泗渡槽 、瀑泉 、合山公园观景亭等亦是市民(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   交通      合山市交通方便,通讯发达。322国道线南(宁)柳(州)二级公路横穿市区,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65公里,北距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仅110公里之遥。市郊的公路与乡村公路密如蛛网。每天由合山市发往各地的客车达28个班次,过境客车也有30多个班次。火车通达两乡一镇和六矿一厂,每天还有客货混合列车往返于合山市与来宾市之间,在来宾市与湘桂线相接,通往全国各地。红水河自西向南绕市而过,沿岸码头港口与公路连接,水上运输一年四季均可通航。合山市邮电通讯发展迅速,1991年以来,相继开通了长途直拨电话和城乡程控电话,全市两乡一镇随时可与世界各地直拨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传真方便快捷,大大缩短了合山市与国内外交往的距离。   


象州县特产大全




象州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