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海南省 >>文昌市 >> 会文镇

会文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会文镇谷歌卫星地图)


会文镇简介

  会文镇位于文昌市东南部,面积135.6平方公里,23公里海岸线,是文昌市著名的侨乡,有华侨和港澳台同胞5万多人,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镇总人口3.1万人。
  该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全镇共筹资3000多万元,用于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有110千伏变电站一座,全镇村村通电、通汽车、通电话;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手机台信号覆盖全镇,会文圩还开通小灵通;镇上设有中行、工商行、农行、信用社等多家金融机构。
  该镇工农业生产及各行各业全面发展。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玉米;热带经济作物有胡椒、椰子、橡胶、荔枝、龙眼、人心果、石榴、香蕉、甘蔗等。
  该镇盛产鱼、虾、蟹,全镇有海滩涂养殖面积达9300亩,年产值3400万元,对虾育苗场230家,年产虾苗20多亿尾,产值5000多万元,是闻名岛内外的反季节瓜菜基地、水产品基地和对虾育苗基地。乡镇企业是该镇的半壁江山,在长300多米的企业街荟萃了一大批企业:椰子深加工、羽绒制品、轧钢、琼脂、彩印、美术工艺、佛珠等,产品不但销售全国各地还远销美国、荷兰、丹麦、新西兰和日本等国。
  该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风光秀丽的冯家湾、迷人的红树林、海底石头公园、别具一格的侨乡民居,有疗养价值很高的官新温泉,还有一望无际的万亩椰林等。
  侨乡会文竭诚欢迎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旅游、观光、兴办实业,共创美好未来。.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1万人 135.6平方公里 469005103 571300 0898 查看 会文镇谷歌卫星地图

会文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阳光村 0 0

----

查看 阳光村谷歌卫星地图
冠南村 0 0

----

查看 冠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坡村 0 0

----

查看 南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官新村 0 0

----

查看 官新村谷歌卫星地图
朝奎村 0 0

----

查看 朝奎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家村 0 0

----

查看 龙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文林村 0 0

----

查看 文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十八行村 0 0

----

查看 十八行村谷歌卫星地图
官公铺村 0 0

----

查看 官公铺村谷歌卫星地图
白延村 0 0

----

查看 白延村谷歌卫星地图
沙港村 0 0

----

查看 沙港村谷歌卫星地图
凤会村 0 0

----

查看 凤会村谷歌卫星地图
烟堆村 0 0

----

查看 烟堆村谷歌卫星地图
边海村 0 0

----

查看 边海村谷歌卫星地图
湖丰村 0 0

----

查看 湖丰村谷歌卫星地图
会文村 0 0

----

查看 会文村谷歌卫星地图
李桃村 0 0

----

查看 李桃村谷歌卫星地图

会文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文城镇

  文城镇位于文昌市中部,是文昌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面积341平方公里,总人口11.4万人,耕地面积85482亩。辖迈号、南阳、清澜、头苑四个办事处,121个党支部,55个村(居)委会,701个村民小组,是文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镇。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7.04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U.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18亿元,农业总产值3.47亿元,财政收入279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82元。   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迈号地区盛产大叶胡椒,驰名海内外。南阳地区是全市香蕉的主要生产基地,产量居全市之最。清澜地区的海洋捕捞业和对虾养殖业居全市第二位。头苑地区的文昌鸡育种和饲养发展迅猛。文城地区的瓜菜种植、热作种植发展很快。农业生产形成四大基地,即清澜地区形成海产品和海淡水养殖基地;迈号地区形成胡椒生产基地;南阳地区形成香蕉生产基地;头苑地区形成文城城区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据统计,全镇现有乡镇企业2483家。有酒家、旅馆200多家。文昌孔庙、-塑像景点、张云逸纪念馆、清澜高隆湾旅游胜地等景点吸引着广大的海内外游客。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该镇利用乡镇合并的有利契机,扩大规模,提高品位。招商引资的项目有文瑰新区和文苑商住小区,这里将建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备的新型小区。正在建设的五星级维嘉大酒店、凤凰城酒店,将改变文城镇乃至文昌市的商务环境。   交通通信,快捷便利。省东线公路贯穿文城镇全境,道路四通八达。海文高速公路的开通为文城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西延线路的建成将增加文城交通的容量。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等高科技通信手段构成多功能全方位的通信网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近期招商引进项目   一、凤凰城酒店:该酒店座落于文城水涯河道新区,于2003年2月动工兴建,计划投入建设资金2000万元,2004年春节前建成开业。   二、开发文瑰新区:该新区座落在文城镇文建路-图书馆北侧,计划投资1000万元,该项目已同海南谷鸿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争取在今年底动工。   三、水涯山良木瓜种植基地:该基地位于文城镇水涯山良横山桥旁,占地面积500亩,计划投资100万元。正与投资商就项目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洽谈,争取今年底或明年初建成。.  

重兴镇

  重兴镇位于文昌最南端,与琼海市长坡镇交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文城41公里,距琼海加积37公里,共有13个村委会,238个自然村,总人口32655人。土地面积119.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1万亩,其中水旱田面积2.1万亩,坡园地面积2万亩。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气候适宜,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是文昌粮食、热作、瓜菜的主产区。   为了尽快发展重兴的经济,重兴镇委、镇政府本着"让别人发财,求自己发展"的理念,以"创造一流的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为宗旨,热情欢迎客商前来经商和开发。.  

蓬莱镇

  蓬莱镇位于文昌市的西南部,东与南阳镇接壤,南与会文、重兴两镇相连,西与定安县的黄竹、永丰两镇交界,北与琼山市的甲子、大坡两镇毗邻,是三市一县的交界处,海榆东线贯穿蓬莱,文蓬公路又是文昌通往定安、屯昌、琼中等市县的必经之路,交通便利。   蓬莱镇土地总面积为121平方公里,有11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138个自然村,165个经济社,总人口16700人,其中农业人口15400人;蓬莱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大部分为低丘陵地,海拨150米;气候特点:雨量多,湿度大,温度高;土壤主要是红色壤土,棕色沙壤土,质地疏,含有机质中等,非常肥沃,是发展热带经济作物得天独厚的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1. 农业。   全镇现有耕地面积40000亩,其中胡椒种植面积11000亩,年产量达1100吨;橡胶种杆面积21000亩,年产干胶1800吨;热带水果种植面积8000多亩,其中菠萝面积4500亩,年产量6000吨;荔枝面积1500亩,另外还有菠萝蜜、香蕉、杨桃、青橄榄等。年种植冬季瓜菜1000多亩。全镇现有原竹面积3000多亩,年生产冬秀瓜菜包装筐等竹器600多万个,是我省冬季瓜菜包装筐的重要产区。全年饲养文昌鸡30万只。全镇2001年完成农业产值12700万元,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重要比重,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   2. 乡镇工业企业。   全镇共有工业企业60多家,产值1400万元。其中国有工业企业2家,集体工业企业1家,私营工业企业4家;生产的产品主要有黑刚玉吵、标准橡胶、浓缩胶、木炭;海南省蓬莱磨料磨具厂是我镇主要工业企业,年完成工业产值800万元。   3. 墟镇建设。   蓬莱镇是海南省百个、文昌市十个重点建设的小城镇之一,墟镇面积约1平方公里,集市日为隔一天一集,到蓬莱墟进行集市贸易的有琼山、琼海、定安等市县的群众,每集市日人口流量达7000人次左右,农贸市场繁荣,农产品购销兴旺。墟镇主要街道全面进行硬化、亮化、分清化建设,市政管网络完善,公共设施齐全,开通光缆程控电话、139、130移动电话。建设露天剧场及灯光球场两用式的农民文化宫一座。.  

会文镇

  会文镇位于文昌市东南部,面积135.6平方公里,23公里海岸线,是文昌市著名的侨乡,有华侨和港澳台同胞5万多人,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镇总人口3.1万人。   该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全镇共筹资3000多万元,用于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有110千伏变电站一座,全镇村村通电、通汽车、通电话;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手机台信号覆盖全镇,会文圩还开通小灵通;镇上设有中行、工商行、农行、信用社等多家金融机构。   该镇工农业生产及各行各业全面发展。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玉米;热带经济作物有胡椒、椰子、橡胶、荔枝、龙眼、人心果、石榴、香蕉、甘蔗等。   该镇盛产鱼、虾、蟹,全镇有海滩涂养殖面积达9300亩,年产值3400万元,对虾育苗场230家,年产虾苗20多亿尾,产值5000多万元,是闻名岛内外的反季节瓜菜基地、水产品基地和对虾育苗基地。乡镇企业是该镇的半壁江山,在长300多米的企业街荟萃了一大批企业:椰子深加工、羽绒制品、轧钢、琼脂、彩印、美术工艺、佛珠等,产品不但销售全国各地还远销美国、荷兰、丹麦、新西兰和日本等国。   该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风光秀丽的冯家湾、迷人的红树林、海底石头公园、别具一格的侨乡民居,有疗养价值很高的官新温泉,还有一望无际的万亩椰林等。   侨乡会文竭诚欢迎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旅游、观光、兴办实业,共创美好未来。.  

东路镇

  东路镇位于文昌市西北部,面积86平方公里,北傍海口郊区--大致坡镇,南临升谷坡农场。全镇有2个墟,13个村(居)委会,177个自然村,共有2.2万人,是文昌市的北大门。该镇地理得天独厚。一是距海口市中心40公里,距文城20公里;海文高速公路出入口在其境内。二是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是发展经济与热带高效农业的好地方。   1、土地资源。该镇共有耕地17881亩,其中红壤土9674亩,沙壤土8307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目前,椽胶、荔枝、胡椒等生产已形成规模,共有橡胶13000亩,荔枝11000亩,胡椒3。00亩。可用成片(100亩以上)开发种植热带高效作物的地块不少于58块,千亩以上田洋有4个。现还有2500亩有待开发。该镇境内有东路水库,蓄水3200万方;小二型山塘三个,蓄水78万方,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是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宝地。   2、旅游资源。该镇有可开发和旅游价值的名人山庄鸟类保护区、冯平纪念馆和东路水库水上公园。据专家考证,名人山庄鸟类保护区是省内最具有开发价值的集观光、生态和高效农作物三位一体的开发区。   3、交通网络。该镇交通发达,村村通车。从东路到海口市中心仅40公里,到文城仅20公里,是从海文高速公路进入文昌市的门户。   4、供电网络。该镇墟镇和乡村已构成供电网络,在全镇范围内的农网改造已经完成,生产和生活用电充足。.  

潭牛镇

  潭牛镇地处文昌市中部,海文高速公路纵贯其境,距海口市62公里。面积141.27平方公里,人口28026人,辖16个村(居)委会,244个经济社。社会总产值为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9元,财政收入465万元。   该镇是文昌市种养业的重点乡镇。有10000多亩的淡水养殖基地,产品有鱼、虾、鳖、蛙等,品质优良,全镇淡水养殖业年产值达4280万元,在海南省淡水产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该镇是文昌鸡的发源地,全镇现有文昌鸡饲养专业户400多户,有大型孵化场9家,肥鸡年出栏300多万只,创年产值4823万元。该镇也是热作种植基地,种有橡胶、胡椒、果蔗等达1860公顷。此外,台湾红杨桃、珍珠石榴和马来西亚杨蜜桃等一批优良热带水果种植也初具规模,是市内重点推广项目之一。该镇还是全市饲料行业的集散地,有饲料供应店30多家,是全市最大的饲料批发市场。另外,运输业和锯木业又是该镇的第二大特色产业。据统计,全镇各类运输车辆达70多辆,为该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该镇目前大大小小锯木厂42家,年创产值2000多万元。   该镇城镇建设步上快车道。三年来,共投入1140.2万元投入到城镇建设中,镇区建成面积已发展到1.5平方公里,主街道硬化率达100%,绿化覆盖率达35%,成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东阁镇

  镇位于文昌市的东部,面积109平方公里,东邻文教镇,西靠文城镇,北面与抱罗镇毗邻,南面连清澜港同东郊、清澜隔海相望。全镇有20个村(居)委会159个自然村,总人口2.5万人。   1、土地资源。该镇共有耕地2.5万亩,坡地面积广阔,大部分属于沙质土地,土地肥沃,境内有宝芳水库,水源充足,对种植瓜菜、热带水果、经济作物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部分坡地都可成片开发,可开发利用的空间很大。   2、水域资源。该镇有大面积的沿海岸和滩涂,出产的各种鱼、虾、蟹和螺类,肉味鲜美,享有盛名。"良丰"对虾是国宴佳肴,是该镇的品牌产品,驰名国内外。该镇利用滩涂和浅海,建成多个(100亩以上)以对虾、蟹、螺为主的海水养殖基地,充分利用宝芳水库的资源优势,已建成2000多亩淡水鱼养殖基地。   3、木材市场。该镇拥有全市规模最大的进口原木(黑盐)批发销售市场,其销售量全市第一。这里"黑盐"价格低惠,品质最优。该镇的德兴木材公司经理林尤强,个体木材经销商王康宜、曾昭干,以"诚信为本,信誉第一"为宗旨,经销的"黑盐"原木品质上乘,价格适宜,在文昌享有很高的声誉。   4、圩镇建设。该镇有2个圩,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不断优化圩镇建设,对其主要街道都进行了硬化、亮化、绿化、净化,并保证水电的供应。   5、交通网络。该镇距文城仅13公里,是文城通往铜鼓岭、宋氏祖居、东郊椰林的必经之地。文铜公路改造工程的完工,使该镇的交通更便利。   6、通讯网络。该镇通讯发达,有85%的村庄都安装了程控电话。全镇有四个移动电话接收基站,手机信号覆盖全镇。   7、供电网络。该镇已全部完成农网改造工程,完全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供电需求。   近期招商项目   1、商住小区开发。随着文铜公路的建成,新市场旁边的文铜公路过境段,已成为经商、居住的黄金宝地,该镇将开发一个约75亩的商住小区,土地增值快,是投资者购地经商、居住的首选地。   2、该镇良丰、群建等村委会具有上千亩海水养殖的开发潜力,海水水质良好,投资风险小。海南旺兵集团、海南成绿集团和海南东叶集团都已落户该镇,投资开发对虾养殖基地。   3、宝芳水库附近的淡水鱼养殖基地。由于宝芳水库水源充足,水质好,在此从事淡水鱼饲养,经济效益明显,前景非常可观。.  

文教镇

  文教镇位于文昌市东部,二面沿河,一面临海,是交通集贸重镇。人口2.3万人,面积71.5平方公里,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510万元。水源充沛的文教河和北水溪贯穿全镇,沿岸资源丰富,景色迷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旅游业得天独厚。反季节瓜菜、文昌鸡饲养和海淡水养殖初具规模,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交通电讯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迅速发展,镇华侨医院被卫生部授予一等甲级医院。我镇可持续发展前景广阔,是投资开发的理想之地。.  

东郊镇

  东郊镇是文昌市人口第一大镇,全镇辖16个村(居)委会,4.26万人,土地面积88平方公里。全镇三面环海,海岸线长32公里。国内外闻名遐迩的东郊椰林旅游风景区座落在本镇南部沿海。中古建交40周年联合发行的《海滨风光》邮票主图景摄于我镇椰林风景点椰林湾。   东郊镇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2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56万元。近几年连续被评为文昌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   东郊地杰人灵,资源丰富,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环境优美,椰风海韵风光独特。拥有椰子之乡、乡镇企业之乡、文化之乡、排球之乡、旅游之乡、养殖之乡等美称。   椰子是东郊的象征。素有"文昌椰子半海南,东郊椰子半文昌"美称。全镇种植椰子4.9万亩,约100万株,年产椰子1100多万个。以椰果为加工原料创办的乡镇企业74家。2002年椰子工业产值1.95亿元,缴交税金296万元,解决2000多人就业,是全省著名的椰子加工集散地。   东郊镇椰林环抱,三面环海,椰风海韵等各类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可供投资开发的旅游景点9个。国内外著名的东郊椰林风景区,旅游设施较为完善,拥有宾馆酒店20多家,接待床位1200多张,2002年接待国内外旅客19.2万人次。   东郊镇是文昌市的海洋大镇,海淡水养殖面积已达8500亩。拥有连片集中的"七O"洋养殖基地4600亩,水产品创产值近亿元。   东郊镇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欢迎您到东郊来投资、开发、旅游、观光。.  

龙楼镇

  该镇位于文昌市东部,距文城28公里,面积98平方公里,东、南、北三面环海,海岸线长22公里,西面与文教镇毗邻。全镇共有10个村(居)委会,72个自然村约2万人。   1、土地资源。该镇共有耕地1.5万亩,沿海沙地4万亩,适宜种植果瓜菜、热带经济作物和高低位池海水养殖等。成片开发种植的坡地100亩以上的不少于18块;沿海沙地现还有2500亩有待开发。   2、水域资源。该镇有22公里长的海岸线,无污染,水质好,水产品种丰富,有章雄,石斑、龙虾、鲍鱼等多种优质水产品,年产量约3000吨。可利用的滩涂和浅海面积还有6800多亩。根据有关专家考察分析,龙楼的海水水质对养殖鲍鱼是一流的。现到该镇境内落户养殖鲍鱼的有13家企业,年产鲍鱼20万斤,产值可达1200万元。   3、矿产资源。该镇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石英沙、钛矿等。经探明,境内石英沙蕴藏量约40万吨,含英度达90%。椐专家估算,如果对龙楼境内石英沙进行合理的开采和深加工,年产值可逾亿元。   4、海港及旅游资源。该镇有宝陵港、唐洪港二个自然良港,均具开发和旅游价值。有被列为国家级旅游景点的铜鼓岭、月亮湾、铜鼓佛光、石头公园和五光十色的海底珊瑚坪;还有设备齐全的海星度假村等。   5、交通网络。该镇交通发达,村村通汽车,60%的村级主公路实现水泥化、柏油化。现文铜公路正在施工兴建,预计2003年底可通车。   6、通讯网络。该镇的通讯相当发达,95%村庄都实现了程控电话,全镇有4个移动电话发射接收台,信号基本上覆盖全镇。   7、供电网络。该镇圩和乡村供电网络完善,全镇农网改造已经完成,完全可以满足投资和生活的供电需求。   近期招商项目   1、鲍鱼养殖和高位池海水养殖。该镇从淇水湾至石头公园沿海岸线可建鲍鱼养殖场(厂)和孵化场,两年内可收回投资成本并有盈利。另外,还具有1000亩高位池海水养殖的开发潜力。   2、林、瓜轮种式开发利用。该镇有4万亩的沿海沙池,可利用6000亩进行西瓜和木麻黄轮种。按正常年景每亩可有净利润约1500元。   3、利用坡地种植圣女果和椒、瓜类作物。该镇100亩以上的成块坡地不少于18块。宜圣女果、椒、瓜类种植。   4、龙楼圩新商住区开发。龙楼圩南星坡80亩新商住区已完成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便捷、空气新鲜,投资开发的前景可观。.  

昌洒镇

  昌洒镇位于文昌市东部沿海,处在203省道上,距离文昌市区约30公里,是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先生的故乡,是全省四大反季节瓜菜集散地之一。全镇土地总面积19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7公里,其中拥有坡地78900亩,林地165900亩,耕地18735亩(水田12178亩,旱田6557亩);辖有13个村(居)委会,116个自然村,157个经济社,常住人口16226人,其中农业人口14789人。   2014年,全年社会总产值5.25亿元,同比增长15.6%;财政收入12454.5万元,同比增长35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32亿元,同比增长2%;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920元,同比增长2%。   全年种植反季节瓜菜2.5万亩、蔬菜960亩、热带经济作物0.57万亩;抽检瓜菜样品2551个,检测合格率为98%,送检样品600个;配合市农技部门共发放有机肥料78吨,筹建沼气池18个;投入冬修水利建设资金528万元,实施水利工程60个,已竣工验收55个。   全镇有矿业企业10家,矿产品精选加工厂7家,木材加工企业2家,农产品包装、冷冻厂3家。2014年,三箭公司、龙马矿业公司完成投资350万元,总产值1670万元,工业经济提质提速,彰显活力。   坚持“项目强镇”思路不动摇,加强重点项目服务,优化投资环境,扎实有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14年月亮湾起步区计划投资31亿元,完成投资27亿元,楼房销售额11.1亿元,销售面积11600平方米。文昌历史文化园项目已启动,目前已完成征地106亩。    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稳增长、提质效,转方式、调结构,尚法治、强管理,抓改革、惠民生,推动昌洒经济社会大跨越大发展。  

翁田镇

  翁田镇位于文昌市东北部,面积276.95平方公里,东、北两面环海,全镇共15个村委会257个经济社,共有3.3万人,是文昌市著名的无公害瓜菜种植和海水养殖基地。    1、土地资源。该镇共有耕地面积3.1万亩,宜种植瓜菜土地3万亩;年造林面积8千亩以上。沿海沙地1.2万亩,可进行高低位池养殖,现已养殖2干亩,还有6000亩有待开发。    2、交通运输。正在兴建34公里的抱翁国防公路穿越该镇全境,连接海文高速公路,自翁田至文昌只需40分钟,至海口只需60分钟。海上交通快捷,共有四个港口;抱虎港、加丁港、灵产港、白平港。同时有国际航标站,为海上导航指定方位。过往安全。    3、电力通讯。该镇有2个3-5万千瓦变压站,可满足全镇的种养业和生活用电。全镇开通了全省联网长途电话光缆传输。同时开通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无线程控、自动传呼四结合的立体通讯,随时随地可拔通全国各地。   4、社会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对投资者在境内建设的项目,给予全方位安全保障,保护投资者的一切合法利益。.  

抱罗镇

  抱罗镇位于文昌市北部枢纽地带,毗邻湖山、潭牛、冯坡、昌洒、翁田等镇,与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接壤,面积206.7平方公里,19个村(居)委会,278个经济社,共有2.65万人,是著名的侨乡,海外乡亲有2.9万人,境内有由华侨捐资兴建的,已有120年校史的罗峰中学。该镇盛产花生、台湾莲雾、蜜枣、圣女果;还有淡水产品罗非鱼、白虾、甲鱼等。   1、土地资源。该镇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5.8万亩,坡地9万亩。500亩以上的田洋12个,500亩以上的荒坡20块,200亩以上的荒坡40块。有林木面积6.5万亩,有利成片开发。有山塘水库24宗,蓄水量4000万立方米,市内第三大水库龙虎山水库在本镇境内,蓄水1500万立方米,为淡水养殖,规模化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水源保证。   2、矿产资源。该镇蕴藏丰富的高岭土矿产资源,是省内含量高,蕴藏量最大的矿区,面积达3000亩,是生产瓷砖的优质原材料,可开采及加工,兴办瓷砖厂。   3、交通网络。该镇交通较发达,村村通公路,有3条省级公路,白海口至抱虎岭、铜鼓岭,文昌至铺前均需经过该镇。离美兰机场45公里,离文城镇25公里,距海文高速路只有8公里。   4、供电供水:该镇已在2000年实现村村通电,全镇农网改造工程已完成,境内建有一座11万伏变电站,可满足工业、农业及生活用电需求。抱罗圩建有一座日供水5D0吨以上的自来水塔,可保障全圩居民的正常生活。   5、通讯网络:该镇已有80%以上的村庄通了程控电话,争取年底实现村村通电话;有3座移动电话发射接收台,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镇。   6、投资软环境。该镇是一个文明镇,治安环境优良,村风民风纯朴,人情味浓,已在这里投资的15家外商,个个称赞: "人好、水好、空气好、人情好"。   近期招商项目   1、抱罗粉深加工。抱罗粉誉满东南亚各国,香滑清甜,酸辣可口,可制作成快食抱罗粉、方便抱罗粉等。   2、高岭土开发及加工。高岭土是生产瓷砖的主要原料,在抱罗镇境内有近3000亩,可采掘外运,也可建一座瓷砖厂就近生产。   3、淡水白虾、罗非鱼、甲鱼养殖。该镇有市内三大水库龙虎山水库及东路水库硬化东干渠,还有24宗山塘水库,水库周围及灌溉渠道两旁的低洼坡地均有5000亩,可供养殖白虾、罗非鱼、甲鱼,可搞大型养殖场。.  

冯坡镇

  冯坡镇位于文昌市北部,总面积105平方公里,东面临海,海岸线长8公里,南、北、西三面分别与翁田镇、锦山镇、抱罗镇接壤,全镇有2个墟,11个村(居)委会,76个自然村,126个经济社,总人口约1.3万人,华侨2.3万多人。是文昌市极具发展潜力的乡镇之一。   1、土地资源。该镇共有耕地32393万亩,坡地12240万亩,沿海沙地32000亩。适宜种植水稻、花生、果瓜菜,热带经济作物和高低位池海水养殖等。有可用于成片(100亩以上)开发种植的耕地和坡地不少于18块,干亩以上田洋有4个,著名的白茅洋就在其境内。有可用于淡水养殖的低洼田和沼泽地10000亩,100亩以上的有20块,现已开发3000亩,尚有7000亩有待开发。还有沿海沙地1000亩有待开发。境内有爱梅、石三、山崛、老村四宗水库,库容量达1694万立方米,为规模化农业开发提供水利保证。   2、矿产资源。该镇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钛矿的蕴藏量较大,属我市1号矿体范围内,具有很好的开采价值。   3、海产资源。该镇有8公里长的海岸线,水质良好。水产品十分丰富,有马友、马鲛、章雄、海立等优质鱼类,还有龙虾类等多种水产品,可利用的滩涂和浅海面积大。   4、海港。该镇有五龙港天然良好港,港湾水清、滩平沙白,是游泳和日光浴的好去处,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价值。   5、基础设施建设。该镇交通便利,距美兰机场约50公里,村村通公路。有4个移动电话接收台,信号基本覆盖仝镇。供电网络保障有效,全镇范围内的农网改造基本完成,境内3.5万伏变电站完全满足用电需求。   近期招商项目   1、海水养殖。该镇具有2000亩高低位池海水养殖的开发潜力,海水水质好,无污染,效益高,风险小。另外沿海岸线可建鲍鱼养殖场、孵化场和鲍鱼加工厂。   2、五龙港休闲度假旅游点。五龙港为天然港湾,海水清澈透明,风平浪静,沙滩平坦宽阔,沙质细白柔软,是休闲度假旅游的胜地。   3、淡水养殖。该镇具有5000亩以上可供成片开发淡水养殖的沼泽地和低洼田,可养殖罗非鱼、龟、鳖等品种,养殖效益十分可观。   4、锆钛矿精深加工厂。该镇的锆钛矿储藏量约32万吨,如对其合理的开采和进行深加工,产值可达3亿元,将大大提高资源的附加值。   5、利用沙地种植西瓜。该镇可利用土地32000亩进行瓜林轮作,每年可种植西瓜面积4。00亩。.  

锦山镇

  锦山镇是文昌北部重镇,土地总面积1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458亩,有1个办事处,29个村(居)委会,333个经济社,总人口36846人。锦山墟是全镇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市区向积将近4.2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1.3万人。   一、基础设施   交通:乡村实现村村通车,四通八达的公路与省、市和各乡镇连接,锦山镇至海口仅64公里,路面全都实现柏油硬化。   电力:全镇建设35KV的变压站2座,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   通讯:全镇92%的村庄都安装了程控电话。建有5个移动电话发射接收台,信号覆盖全镇。   水源:全镇有小(一)型水库3座,其中湖山水库是全市最大的水库,其正常蓄水量达4300万方,灌溉渠道3条,16座提水电灌站,一条流经20多村庄的珠溪河。   二、支柱产业   瓜菜:2002年该镇瓜菜种植29895亩,产量30260吨,产值510.38万元。   畜禽饲养业:2002年"三鸟"的出栏量达534.79万只,总产值6689.86万元;出栏肉猪2多万头,产值2064.25元。   矿产开采业:该镇长1O.8公里的海岸线上,蕴藏丰富的锆、钛和石英沙等矿产资源,面积约3万余亩,年开采加工产值达近亿元。   淡水养殖业:依托丰富的淡水资源,该镇发展起80多百家淡水鱼养殖专业户,其中干亩以上的有2家。   三、发展优势   锦山镇的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同该镇具备四大发展优势分不开的。一是侨乡资源优势。锦山镇是著名的侨乡,海外华侨有8万人,他们素有爱国爱乡的热情,如张光利、黄宏萱、吕先芙、韩连元先生等著名侨领,为家乡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二是自然资源优势。自然资源突出的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海淡水资源丰富。该镇有10.8公里的海岸线;有畜水量150万方以上的小型水库3座;有流域宽阔的珠溪河及众多支流,这都为发展海淡水养殖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是矿产资源丰富。该镇有蕴藏丰富的锆、钛矿,发展采矿深加工业,年产值可达近亿元。三是区位优势。该镇同海口、铺前、冯坡、抱罗和罗豆农场接壤,每逢集市日有1万多人到锦山镇圩上集贸,市场十分繁荣,目前有全国十多的省市的商贾云集锦山圩经商贸易。四是圩镇建设的优势。该镇去年招商引进海南广源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设锦山新区。.  

铺前镇

  铺前镇位于文昌市的最北部,面积134.7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环海,海岸线长38公里,南面与锦山镇、罗豆农场毗邻,同美兰机场隔海相望。全镇有4个圩,12个村(居)委会,154个自然村,共有3.8万人,华侨4.7万人,是文昌市的侨乡、鱼米之乡。   1、土地资源。该镇共有耕地3.8万亩,沿海沙地9万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宜种植水稻、果瓜菜、热带经济作物、高低位池海水养殖等。境内有隆丰小(一)型水库,蓄水514万方,珠溪河闸灌区蓄水量500万方,为规模化农业生产提供水利保证。    2、水产资源。该镇有38公里长的海岸线,可利用的滩涂和浅海面积有12000多亩。可开发利用的空间很大。水质很好,水产品种丰富,有马友、马鲛、章雄、海立,墨鱼等各种优质鱼类,还有龙虾、对虾、螃蟹、沙虫、贝类、鲍鱼等多种水产品。    3、矿产资源。该镇蕴藏丰富的钛矿、锆英、石英沙等,经探明,钛矿的蕴藏量约为94万吨。据专家估算,如果对铺前境内的钛矿进行合理的开采和深加工,产值可达27亿元。    4、港口和海滩。该镇有木兰港、铺前港、新埠港三个自然良港,其中木兰港最具开发和旅游价值。据国家派专家考证,它可建成15个3至5万吨级码头泊位。铺前的港湾水清潮稳,沙滩平坦宽阔,沙质细白柔软,是游泳、日光浴的好地方。   5、交通。该镇交通发达,村村通车。从铺前至美兰机场仅50公里,全程柏油道;水路交通,可供干吨轮船入港,至海口只有18海里。    6、通讯。该镇的通讯较为发达,90%村庄都通了程控电话,全镇有5个移动电话发射接收台,移动电话信号几乎覆盖全镇。   7、供电。该镇的圩镇和乡村已构成了供电网络,在全镇范围内的农网改造已经完成。境内11万伏和3.5万伏变电站完全可以满足全镇的用电需求。   8、旅游资源。该镇有木兰头风景区,有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有"海底村庄",有建于明朝万历年问的七星岭宝塔----"斗柄塔",有清朝修建的"七星岭表护国圣娘神庙","溪北书院",还有具有南洋风格的胜利街等.  

公坡镇

  公坡镇位于文昌市的东北部,东与昌洒镇相连,南与东阁镇宝芳办事处接壤,北与翁田镇龙马办事处毗邻,西与抱罗镇交界。土地面积为8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2406亩,其中水田9933亩、旱田12473亩。总人口为1.2万人,有6个村委会与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98个自然村、120个经济社。有初级中学1所,有完全小学4所和教学点3个。有镇级卫生院1所。   


会文镇特产大全




会文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