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辛庄乡位于任丘市城北2.5公里处,毗邻市区,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人,西邻华北明珠白洋淀,南临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06国道和长七公路贯穿全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市迎宾线北伸至该乡境内,更为全乡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近几年来,北辛庄乡逐渐发展形成了特色种植、蔬菜生产、林业育苗、肉鸡养殖、淀粉生产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格局。全乡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10000亩左右,为任丘市六大蔬菜种植基地之一,其中地膜茴香常年种植3000余亩。由于具有无公害、上市早的特点,产品销往京、津及周边许多县市,发展前景良好。完成了地膜茴香、西红柿两个品种的无公害认证,为全乡蔬菜种植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活力。全乡林地面积6500亩,其中冬枣、桃和香水梨等名优水果300余亩,新完成退耕还林3700亩,在106国道两侧形成宽200米、长8公里的绿色长廊;依托落户该乡北京大发正大饲料厂,全乡养殖业发展迅猛,年出栏合同肉鸡50万只、肉鸭10万只,小尾寒羊、肉牛的养殖十分普及。粉条加工是该乡的又一特色产业,加工摊点达75个,年生产粉条8000吨,产品质量、花色品种和规模不断得到提高,目前已注册了商标,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使该乡的民营企业取得长足发展。全乡民营企业达380个、从业人员4007人。产品涉及橡胶、五金工具、平织窗纱、无纺布、纤维布等传统产品和高分子絮凝剂、瓜尔胶等高科技环保产品。牛村工业园区位于106国道东1公里,紧邻长七公路,占地近千亩,园区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则、高标准引资,园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包括国家重点储备粮库、天时化工有限公司、北京大发正大饲料厂在内的10余家重点企业已入住园区,工业园区的长远发展前景良好。目前,该乡正在积极筹备占地139亩的邓河口工业园区,其紧靠106国道,北临城区,是投资置业的理想场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8万人 | 49平方公里 | 130982205 | 061000 | 0317 | 查看 北辛庄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南香城铺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南香城铺村谷歌卫星地图 |
北辛庄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北辛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小唐头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小唐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唐头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大唐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领军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领军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三浒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三浒村谷歌卫星地图 |
堤东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堤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
张河口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张河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
任河口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任河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
牛村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牛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北香城铺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北香城铺村谷歌卫星地图 |
司马前庄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司马前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苑临河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苑临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北姜临河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北姜临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姜临河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南姜临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代河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南代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北代河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北代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代河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东代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西李各庄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西李各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李各庄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东李各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司马庄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司马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邓河口村 | ·任丘旅游·任丘特产·任丘十大特产·任丘十景·任丘名人·沧州 | 0 |
---- |
查看 邓河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新华路街道 |
新华路街道(Xinhualu Jiedao)位于市区中部,市政府驻辖区内。办事处驻新华路12号。面积25.1平方千米,人口8.72万人(2002年)。 - 历史沿革 1958年建宏光公社,1961年更名城关公社,1986年改建新华路街道。 1997年,面积25.1平方千米,人口4.7万,京九铁路、106国道和津保公路过境。辖城关、前庄、陈场、安庄、东凉、北各庄、谢刘场、史家胡同、张桥、徐庄、西凉、北五里铺、卢各庄、八里屯、殷边、北小征、南小征17个行政村。 2002年辖13个社区(新华路、光明街、花园里、梅园里、南门里、红星里、光荣里、汽车站、明珠新村、裕华东路、建设东路、东方、站前)、26个行政村(城关一街、城关二街、城关三街、城关四街、城关五街、城关六街、北五里铺、史家胡同、八里屯、谢刘场、卢各庄、南小征、北小征、北各庄、殷边、安庄、南关、北关、东关、西关、前庄、东凉、西凉、陈场、徐庄、张桥)。 - 村名由来 前 庄:建村于明朝,因位于任丘南关的前面,故名前庄。 陈 场:建村于明朝,原为任丘城里姓陈的一个场,后成村,故名陈场。 东 凉:建村于五代,原名东火村。周世宗柴荣北征曾驻此地,为避“柴”“火”之克,改名为东凉。 卢各庄;据墓碑记载,建村于明朝,当时此村有水塘,水青芦绿,风景优美,故起名芦国庄,后改为卢各庄。 西 凉:建村于五代,原名西火村,周世宗柴荣北征驻此,为避“柴”“火”之克,改名为西凉。 张 桥:建村于清初。原名太平庄。有张秀才办一学校,很兴旺,故改名张家学,后把“学”音传讹为张桥。 史家胡同:建村于明朝。有史姓先居此,因庄小,故名史家胡同。 徐 庄:建村于明朝,由徐氏处村,故名徐庄。 北各庄:明朝由姓郭的建村,因在任丘城北,故名为北郭庄。清朝将村名叫移为北各庄。 谢刘场:建村于清朝。原为地主之场院,有谢刘两户看场居此,后成村,名为谢刘场。 安庄村:建村于清朝。由安姓建村,故名安庄村。 殷边村:建村于明永乐年间。由-市迁来殷、边两户在此定居,故名殷边村。 北小征:建村于明初。由-市移民至此,因位于南小征北面,古二名北小征。 南小征:建村于明初。因位于大征南面,故名南小征。 [1] |
西环路街道 |
任丘市西环路办事处位于任丘市城区西部,属城乡结合部,106国道横穿南北,毗邻津保路。全处行政区域面积2160公顷,共辖12个行政村,人口2万余人,耕地面积19688亩。几年来,办事处利用毗邻任丘市区,华北油田和106国道,津保路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2] 行政区划 长洋淀 白塔村 哑叭庄 小于庄 褚家庄 大于庄 后长洋 前长洋 南五里铺 肖楼村 思贤村 宋庄 [3] 村名由来 长洋淀:建村于宋初。当时该地为大片积水如洋淀,该村又建于水边,故名为长洋淀。该村南靠津保公路,位于任丘市人民政府驻地西偏南2.8公里处。 白塔村:建村于宋朝末年。因该地低洼盐碱,每逢春秋,四面皆白,加之村内房屋高低不平,远望如塔,故名白塔村。该村西邻西环城路,位于乡镇驻地东北偏北2.2公里处。 哑叭庄:建村于清乾隆年间。清朝皇帝乾隆南下江南夜过此村,鸡不叫狗不咬,皇帝说哑叭村,故得名哑叭庄。 小于庄:建村于元末明初。因靠近白塔村,故名前白塔村,后有于氏二兄弟迁居于此,因弟居此村,故名小于庄。 褚家庄:建村于清朝初年。囚褚姓为大族,以姓氏命名,故名褚家庄。该村位于乡镇驻地东1.5公里处,津保公路从村南穿过。 大于庄:建村于元末明初。因靠近白塔村,故名前白塔村。后有于氏兄弟二人迁此居留,兄留此村,故名大于庄。 后长洋:该村建于宋初。因位于前长洋西北面,故名后长洋。该村北靠津保公路。 前长洋:该村建于宋初。当时该地为大片积水如汪洋,村庄建于水边,并在长洋淀南面,故名前长洋。 南五里铺:该村建于明朝。当时为传递消息而设五里一铺,该村位于市城南五里处,故得名南五里铺。 肖楼村:建村于元末明初,有一姓肖的迁此居住,经营手饰行山巳家中盖有手饰楼,故取名肖楼村。该村位于乡镇驻地东南偏北2公里处,为华北石油基地中心,东邻会战道。 思贤村:建村于明朝初年。曾名沙村,清朝乾隆皇帝南下路宿此村时,问及村名沙村,因与杀同音,不吉利,皇帝当时想起古代贤人,即传旨改名为思贤村。 宋 庄:该村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以姓氏命名为水庄。[3] 经济发展 全处有6个村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其中思贤、白塔、宋庄已成为三个加工型工业小区,工业企业达到180多家,从业人员4036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51亿元。其中印刷配件、塑料制品、香油、家具、标准件、水泥制品,已形成拳头产品。商业、贸易、建筑、运输已成为全处的支柱产业。 目前,华油世纪商贸城、酒类批发市场、市建筑装饰材料市场二期工程、思贤村农产品集贸市场、后长洋集贸市场、小于庄集贸市场等六个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繁荣全处经济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处现正在大力发展蔬菜、蛋鸡、奶牛等种养业,并具备了一定规模。[2] |
永丰路街道 |
永丰路街道(Yongfenglu Jiedao)面积14.2平方千米,人口0.99万人(2002年)。辖12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季家铺村。华北石油管理局驻辖区内。 - 沿革 1958年建柿庄公社,1982年改柿庄乡,1986年划入市区改永丰路街道。1997年,面积14.2平方千米,人口1万,京九铁路过境。辖季家铺、柿庄、白鹅坟、荷花、郝家铺、蒋家庄、永丰村、林家庄、太平庄12个行政村。 - 重大在建项目 2007年永基公司进军光伏产业。永基光电与国内多所院校及科研部门联合,并与美国维易科公司、米亚索能公司、德国FHR等多家公司进行技术合作;从而加快了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CIGS)的研制和生产步伐。目前世界上美国、德国、日本都能生产以玻璃为基材的CIGS太阳能电池板;中国的研发基本与上述各国同步。 永基光电项目主要生产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单元和组件,并设计、研发、制造相关生产设备。CIGS太阳能电池和组件是太阳能行业最新最具有发展潜能的产品,生产过程环保、清洁、节能。光变电不但节能而且创能,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产品。太阳能行业是保护人类生存、提高生活水平、维持生态平衡、解决地球变暖、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利国利民的光彩事业。第一期计划生产200MW CIGS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第二期生产扩大到600MW。 - 代码 ~201柿庄南村~202柿庄中村~203柿庄北村~204柿庄东村~205白鹅坟村~206荷花村~207郝家铺村~208季家铺村~209蒋家庄村~210永丰村~211林家庄村~212太平庄村 |
中华路街道 |
中华路办事处所辖12个村、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即:三街村、五街村、六街村、史家胡同村、东凉村、东关村、北各庄村、谢刘场村、芦各庄村、西凉村、徐庄村、张桥村以及梅园社区居民委员会、新世纪社区居民委员会、裕华社区居民委员会、红星里社区居民委员会、明珠社区居民委员会。 |
出岸镇 |
出岸镇地处任丘市区西9公里,省级公路津保南线两侧。西与高阳、安新两县搭界,是任丘的西大门。区域面积54平方公里。共有24个行政村。耕地总面积44451亩,人口34713人。 全镇农业经济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粮食播种面积3156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1%,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杂粮等为主。棉花、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约12890亩。占耕地面积的29%。农作物以每年两收或两年三收为主,自然资源丰富,土壤地质条件优良,粮食作物年平均单产465公斤,总产24500吨。 全镇农业经济不断向效益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农业内部结构逐步趋向科学合理。以肉蛋鸡饲养运销、良种羊繁育、山羊集群放养、肉牛育肥为主的养殖业和小关菜山药种植、东良淀新品系果园、谢务枣苗园、刘家务作物良种繁育基地为主的种植业,已成为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柱。全镇2002年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12亿元。初步形成了以肉蛋鸡、肉奶牛、猪、羊为特色的养殖格局,特色养殖村、区达到7个,其中,规模养羊场2个,肉鸡小区3个,蛋鸡小区6个,生猪专业村1个,全年肉鸡出栏70万只,蛋鸡存栏34万只,羊出栏6780只,生猪出栏14000头,肉牛出栏120头;谢家务村梨枣种植300亩,存苗33万株;小关菜山药种植350亩,产量100万公斤。 该镇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塑料加工、橡胶制品、建筑材料、卫生洁具、农机配件六大产业为支柱的主导产业格局。规划建设了东良淀塑料工业小区,段家务印刷机械市场两个专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3000余万元。河北百事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永茂木工机械有限公司、瑞丰实业总公司等几家龙头企业,成为带动全镇经济腾飞的火车头。到目前为止,全镇各类企业总数达187家。. |
石门桥镇 |
任丘市石门桥镇位于任丘市城南8公里,京九铁路两侧,常德市南大门,紧临德山经济开发区,106国道贯穿南北,毗邻华北油田,全镇共有32个行政村,人口3.9万,耕地面积4951公顷。其主导产业是摩托车链轮及其他各种工业用轮业,产品型号已达130余种。石门桥镇链轮自一九六八年开始生产,现在链轮总销量占全国链轮市场销售额的90%以上,年产值达6亿多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链轮生产基地。 该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政府10千米。106国道纵贯境内。镇政府驻石门桥村。截止20 地理位置02年底,面积59.9平方千米,人口4.20万人,辖32个行政村。 鼎城区石门桥镇位于常德市南大门,紧临德山经济开发区,全镇共辖32个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4.8万元,其中耕地面积4.6万亩,山地面积2.3万亩。石门桥镇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处于太子庙、德山两个开发区的中间位置,全镇沿319国道涉及8个村,总面积28980亩,其中绝大部分为丘岗山地。 石门桥镇有很好的交通优势。常长、常张两条高速路经过交汇,319、207两条国道贯穿全镇,还有东常、常安2条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方圆15公里范围内,有飞机场1个、铁路货运站1个、沅江深水码头1座。石门桥镇有很好的产业基础。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石门桥镇现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亿元,入库税金600万元。特别是纺织企业已发展到7家,年产值达2亿元,已经成为全区乃至全市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 石门桥镇水源有保证。石门桥镇北抵沅水,河流众多,地下水丰富,工业用水十分充足,近千亩的大湖有2个。石门桥镇基础设施已基本形成配套。常德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已铺网已铺设到石门桥镇境内;规划中的市污水处理厂距该镇2.5公里;德山11万伏变电站距该镇2公里,德山火电厂座落该镇境内;全镇通村、通组公路已基本硬化;移动、联通手机信号已实现全镇覆盖。 |
吕公堡镇 |
吕公堡镇位于任丘市东部,毗邻津保路、吕卧路、大河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镇辖28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总面积53平方公里。 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加快发展作为执政兴镇的第一要务,民营经济呈现出超党规、跨越式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焊机焊枪、五金工具、包装、脚手架、摩托车、力车圈6大产业为主的工业结构。2003年,全镇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1.8亿元,营业收入10.6亿元,利润总额9663万元,上缴税金105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943万元。目前,全镇年产值300—500万元企业20个,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企业8个,涌现了颜村焊枪、西袁庄刀具、前李花包装、毕村卡子勾4个产业产品专业村。“迪普”摩托车、“超清”牌纯净水分别被评为“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和“国家绿色环保名牌产品”。 吕公堡镇具有多年生产焊接设备的历史,该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造船、飞机制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壮大/目前,全镇焊机焊枪生产企业达126摊,从业人员1500多人,年产值2.4亿元,利税2500万元。高益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永红焊枪厂等15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和3C认证。松源焊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与台商合作,建成了该镇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颜村CO2气体保护焊机焊枪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焊机、焊枪专业村,产品出口日本、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松源焊枪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焊枪及配件技术数据、质量标准来源于唐山松下,关键材料从日村进口,全部产品都能与纯正部品互换,品质优良。1992年首家通过ZBJ6140—89国际试验12项指标合格,并取得长城标志认证,2000年9月4日取得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二级重点企业。永红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是生产CO2气体保护焊接产品的专业厂家,中国焊接协会会员单位,中国工商业联合会成员,产品经国家商标局注册,已编入中国政府采购供应商目录。华星焊接设备有限公司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以优质原材料生产各种型号MIG/MAG气体保护焊枪、氩弧焊枪等离子切割枪及配件,并致力于新产品研发,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在国内形成连锁经营网络,为数家电焊机厂配套,多年来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
长丰镇 |
长丰镇位于任丘市东 30 公里,任丘、大城、文安、河间四县市的结合部,天津、保定、廊坊、沧州四市合围心点,境内有津保公路横贯东的中西,东邻廊泊公路与津保公路的交叉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镇共辖 32 个行政村,面积 78.6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47600 亩,总人口 41130 人。 经过长丰人民的辛勤耕耘,长丰镇农业生产实现了粮、棉、果、菜、禽全面发展。长丰境内有栽培面积达 2000 亩的黄庄桃树示范园,十余个品种的鲜桃从每年的 4 月份开始供应市场,供应期一直延续到每年的 9 月份,为周边地区供果期最长的鲜桃供应基地。袁庄、寇村、金元村、北张村、柳村等村梨树种植面积达 5000 余亩,是河北鸭梨的主产区之一,另有广梨、京白梨、苹果梨、墨香梨、苹顶香等品种。北张村、吴街、西杨屯建有无疫肉鸡养殖小区 3 个,存栏量 50 万只,年出栏 200 万只。大街、阜各庄等村蔬菜种植面积 2000 亩,大棚温室 130 个,蔬菜品种丰富多样;全镇棉花种植面积 6000 亩,百亩以上棉花种植方田 23 个,全国各地购棉客商云集长丰,满载而归。长丰东庄、南庄、北庄为远近闻名的屠宰专业村,年供应京津市场牛、羊肉 2000 吨,境内建有大型冷库 5 座,有效保证肉品的周转。韩国韩农营农组合法人在长丰王庄设立独资企业 —— 任丘长丰永利养殖有限公司,加快了长丰农业与世界农业的交流与合作。长丰天羽养殖场引进非洲鸵鸟 18 只,鸵鸟肉、蛋的生产供不应求。 在民营支撑战略的指导下,长丰镇工业形成了三大主导产业支撑,新、特、优产品快速发展的格局。摩托车行业已发展成为拥有 108 家零配件生产企业的庞大群体,每年面向全国销售三轮摩托车 28 万辆,另有轻骑、隆鑫、力帆、宗申、建设、三友、三峡云、-、吉隆等九个品牌的摩托车发动机生产厂家在长丰设立了办事处,年销售发动机 50 万台。重庆大江摩托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重庆隆鑫工业集团与任丘-新星摩托车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1亿元的北方摩托车工业基地项目在长丰破土动工,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三轮摩托车 10 万辆。. |
鄚州镇 |
鄚州镇位于京津腹地,美丽富饶的华北明珠白洋淀边。总面积58.96平方公里,人口2.4万人,106国道纵贯全镇,交通非常便利。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白洋淀内建有乾隆行宫和水上乐园,500亩野生荷花和沙滩浴场,每年接待上百万国内外游客,年创收3千万元。淀内设有10000亩特色水产养殖区,盛产鱼、虾、蟹、耦、菱角和莲子。鄚州镇水鬼子食品厂,以白洋淀特产为原料,生产的“水鬼子”系列品,连续四屇获河北省名优食品称号。目前围绕开发白洋淀旅游资源,正在建设106国道至白洋淀的专线公路和大型现代化的旅游专用码头。鄚州镇北2公里处建有扁鹊祠,镇内历史古迹有鄚州古城墙和颛顼城等遗址。 近年来,鄚州镇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发展民营经济一级乡镇。全镇共有工业企业244摊,企业职工3000人,年产值达5亿元,增加值1.4亿元,利润4000万元,上交税金600万元。镇内规模企业——津联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年出口玻纤布1200吨,创汇100万美元。 该镇工业主导产品有针刺毡和玻纤制品。针刺毡以106国道东侧杜家营为基地,年产针刺毡4500余吨,年产值5000万元,远销内蒙古、山西及东北三省;19家玻纤制品厂年产值达2亿元,利税2500万元,生产的阻燃防腐、防水、抗拉基布等十八个品种,畅销东欧及国内各大城市。 以新星养殖集团为龙头带动了肉鸭养殖业。全镇肉鸭养殖户达220户,从业人员600人,年产肉鸭300万只,产值6000万元,利税300万元。. |
苟各庄镇 |
苟各庄镇位于我市北大门,接三区,连四县,跨国道,西临白洋淀。辖23个行政村,2.7万人口,总面积60.3平方公里(含水面面积),耕地34935亩。传统农业发达,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企业众多。连续多年被沧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2003年又被命名为“发展乡镇企业明星乡镇”。 2003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9.5亿元,乡镇企业产值7.8亿元,增加值2.12万元,营业收入7.05亿元;农业总产值1亿元;财政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5元。现有企业摊点670个,涌现了京东实业公司、河北舒奇集团、桂园居食品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形成了该镇三大经济带(国道经济带、卡河北堤经济带、旅游区经济带)、五个工业区(苟各庄工业区、将庄工业区、任村工业区、里长工业区、旅游区工业区)、八大主导产业(酱菜生产、木器加工、橡胶化工、造纸、保温建材、塑料制品、面粉加工和旅游业)、二十四个相关产业门类(包装、彩印、运输等)的经济发展格局。年鸡出栏150万只,鸭出栏120万只,建有省批“无公害蔬菜基地”和“万亩生态林”。第三产业更是蓬勃发展,以餐饮服务和旅游业为主。拥有“京东”、“桂导”等河北省著名商标2个;橡胶、酱菜、家具等省名牌产品3个;通过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5家;京东公司无行政区域企业1家;华帝酒业、天兴油墨、桂园居、桂源斋、天顺酱业、京东纺织等冠“河北”名称企业6家。2003年完成项目共计37个,总投资1.1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两个,总投资5337万元。乡镇企业已成为该镇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塑料花生产,在该镇已有20多年的历史,现有生产摊点近300家。拥有注塑机200多台、吹塑机125台、注筋机50台、布花机600台、拉丝机35台。其中一街已成专业村,有生产摊点200多家,带动周边村插花加工户1000余户。年总产值在1亿元左右,中低档花占全国市场的40%左右,行销京津等全国各地,主要销售点有义务、成都、北京、天津、广州、长春、哈尔滨、内蒙等地。现在规划建设生产基地,形成集约优势,建立行业协会,创立统一品牌,遏制无序部分,开发新产品,提高质量,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利润率。. |
梁召镇 |
|
辛中驿镇 |
任丘市最南端有一个乡镇,该镇南与河间接壤,西与高阳毗临,有25个行政村,辖区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66570亩,人口38185人,境内106国道、京九铁路交叉通过,石卧路、辛惠路贯穿东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2003年该镇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5亿元,财政收入100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达1.2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任丘市名列前茅。这就是正在崛起的铝型材生产基地——辛中驿镇。 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围绕优化经济环境,加大开放市场力度,加快工农业园区建设,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立足本地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铝型材、电料和造纸三大支柱产业,其中铝型材产业已具北方最大生产基地雏形。该镇共有铝型材生产厂家248家,从业人员1800人。2003年完成总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4000万元。该镇铝型材产业发展早、时间长、规模大。张刘庄铝型材工业小区始建于1990年,现已成为华北最大的铝型材专业市场,小区以生产加工销售铝型材、卷帘门为主,商家多采用“前店后厂”的经营方式。自1997年以来逐渐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体系。经任丘市委、市政府批准在此地开展工业园区建设,小区占地面积2500亩,计划投资13亿元,分两期工程,一期工程已于4月6日动工兴建,共占地800亩,现已入住企业25家。总占地面积600亩,计划总投资3.8亿元。投资千万元以上企业22家,华北铝业有限公司、河北信达铝业有限公司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现已动工建设的21家,到2004年底,利用一年时间全部完工投产。为满足市场需要,该镇又拿出120亩地统一建设一个铝型材配件区,计划投资6000万元,2003年动工兴建,入住企业主要生产铝型材、不锈钢、塑钢防火卷帘门等产品,预计年创产值12亿元,利税2000万元,二期工程占地1700亩,计划2004年开工建设,基础设施投资5000万元,2005年完工。为实现任丘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推进城镇化的目标,园区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对入园企业都做了统一要求,园区建成后将为任丘的铝型材生产企业搭建一个平台,形成规模效益。同时也极大解决了铝型材生产企业的用电、用地和规范管理等储多问题,为企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
麻家坞乡 |
麻家坞镇位于任丘市东南部,距市区10公里,辖区面积70.2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人口36400人,区域内津保路横穿东西,大河路纵贯南北。任麻公路与火车站相连,交通便利。与白洋淀相通的古洋河流经该镇12个村,35KV变电站座落于古洋河畔,电力充足。 该镇企业起步于80年代,经过30余年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以电线电缆及通讯器材为特色主导产业的企业群体,生产电线电缆及通讯器材厂家已达240个,占全镇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三。2003年完成总产值8亿元,创利税9000万元,从业人数3800人。大型骨干企业主要有:第一电缆厂、天津电缆五分厂、鸿雁通讯器材厂、新华邮电器材厂。任丘市第一电缆厂始建于1986年,股份合作制企业,历经20余年的发展和壮大,该企业现拥有固定资产5600万元,企业占地面积35800平米,建筑面积15000平米,员工228人,具有国内较先进的专业生产设备42台(套),监视和计量设备120台(件),能满足生产不同型号电线电缆、通讯电缆的需要。2003年完成产值1.2亿元。利税1000万元。该厂生产的“泊龙”牌电缆曾获省级名牌产品称号。天津电缆五分厂,固定资产1300万元,员工100余人。2003年完成产值5000万元,利税600万元。鸿雁通讯器材厂拥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员工85人,2003年实现产值8000万元,利税900万元。新华邮电器材厂固定资产1500万元,员工90人,年总产值7000万元,利税650万元。在其骨干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尹村、刘泊两个电线电缆专业村和南马庄通讯器材生产专业村,其主导产品营业收入仅2002年就分别达到1亿元、1.3亿元和2.95亿元。北马庄、刘泊、北朗庄、麻家坞一、二、三村,一些以生产通讯器材为主的企业也相继建立,通讯器材产量占全国的65%以上,构成了区域特色产业群。该镇生产的电线电缆和通讯器材质地优良,已有多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多项技术指标填补了省内空白。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该镇结合实际制定了服务措施,对新建扩建项目,在土地使用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并协办有关手续。镇土地部门全程跟踪服务。. |
议论堡乡 |
议论堡乡以“发展大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新思路,先后谋划兴建了“肉鸡、肉牛、蛋鸡”等畜牧养殖基地、“热带鱼和四大家鱼孵化”等水产养殖基地、“蔬菜、食用菌”等设施蔬菜栽培基地、“西瓜、红薯、棉花”等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以及田庄粉条加工、邢村“白胖子”花生和三杰润青“肥厨”熟食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该乡肉鸡大棚达 120 个,累计出栏 100 万只;蛋鸡大棚 36 个,存栏 9 万只。占地 100 亩的田庄设施蔬菜基地,现已投资 90 万元,建成蔬菜大棚 19 个;投资 70 万元、占地 100 亩的陈村食用菌示范园区一期工程已动工。在棉花种植上,推广种植优质丝光棉 1000 亩,使今年的棉花种植面积达 3500 亩,实现收入 500 余万元。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任丘市润青食品有限公司与北京西通鲜鲜食品有限公司,投资 180 万元生产的“肥厨”系列熟食,在任丘农副产品展销会上受到广大客商的好评;邢村前进食品有限公司的省优名牌“白胖子”花生,在廊坊举办的北方农副新产品展销会上获优秀奖,现生产厂家增加到 3 家,产品已占领了东北及京、津、沪等地市场。 乡镇企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该乡共有 5 个工业小区、 2 个工业集团,以机电、小型农机具、通信电缆、砖瓦、拔管五大支柱产业为主,机械链轮、无纺布、建筑用脚手架也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形成了沿津保路工业带和沿京九铁路工业走廊。主要企业:大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变压器厂、焊接设备厂、线材厂为骨干企业,自主开发生产的 S9 、 S11 等电力变压器畅销华北各省、区、市,该集团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型二档企业;阁辛庄农机具集团有限公司下有大小企业摊点 106 个,生产的小型农机具畅销全国;正大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系河北省通讯器材定点生产企业,前期投资已完成 500 万元,鸿达通讯设备厂主要生产电缆充气设备,新开发生产的 FC 系列-产品是目前国际上实现自动化控制的高科技产品,省内仅此一家;永丰机械厂主要产品汽车支架出口日本、西班牙、澳大利亚,他们与韩国合资组建的鑫兴达有限公司生产的托架、丝杠等建筑用品全部销往韩国;群明电缆厂主要产品有电梯电缆、家用电缆、矿用电缆已打入日本市场,主要用户有:天津奥的斯电梯厂、沈阳东芳电梯厂、青岛澳柯玛、海尔、四川长虹、沈阳三洋、日本古河工业电缆公司等。. |
青塔乡 |
青塔乡位于任丘市西部,西邻“华北明珠”白洋淀,东距106国道7七公里,南邻107国道,雁翎公路贯穿全境,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全乡辖16个行政村,人口2.8万,耕地5万亩。卫生洁具和医疗器械为该乡工业的主导产业,卫生洁具在该乡有企业135家,从业人员1119人,年生产卫生洁具156万箱,产值达19875万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占据了全国卫生洁具市场份额的30%以上,部分产品实现了间接出口。华泰医疗器械厂和任丘市医疗器械厂年均生产总值210万元,“康尔乐”牌系列医疗床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 青塔乡卫生洁具生产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自身积累的不断增加,该乡卫生洁具生产由工艺简单、品种单位一的家庭小作坊式生产成长为产品多样、自动化生产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群体,其中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企业主要有:生峰卫生洁具厂、东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洁玉塑料厂、红峰塑料制品厂。其中洁玉厂生产的“墨玉“牌便盖已成为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品牌。 东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82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现该厂拥有大型全自动便盖生产流水线,总资产570万元,年生产能力7.4万箱,产值670万元,员工31人,法人代表:井双进。生峰洁具厂建有大型办公楼和高标准厂房,拥有各种先进机械、设备,总资产480万元,年销售产品5.2万箱,产值430万元,员工27人。向阳塑料厂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近两年进行搬迁、改造、扩建,其面积由原来的130平方米,增至960平方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有资产410万元,年生产销售产品4.3万箱,产值390万元,法人代表:边胜辉。骨干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卫生洁具行业的群聚式发展。在该乡境内形成一个总面积50亩,以边各庄为中心,幅射3个自然村的卫生洁具生产、加工、销售市场,构成了区域特色产业群,提升了行业知名度,也衍生了一批与特色产业相关联的企业,使产品在生产范围由卫生洁具扩大到与楼房水暖设施配套的各种上、下水管道、接头、配件以及各种胶垫、PVC管件等,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对本乡主导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积极引导企业走健康发展的道路,规范市场,帮销促销,为企业建设出谋划策,帮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使这一特色产业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
北辛庄乡 |
北辛庄乡位于任丘市城北2.5公里处,毗邻市区,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人,西邻华北明珠白洋淀,南临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06国道和长七公路贯穿全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市迎宾线北伸至该乡境内,更为全乡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近几年来,北辛庄乡逐渐发展形成了特色种植、蔬菜生产、林业育苗、肉鸡养殖、淀粉生产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格局。全乡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10000亩左右,为任丘市六大蔬菜种植基地之一,其中地膜茴香常年种植3000余亩。由于具有无公害、上市早的特点,产品销往京、津及周边许多县市,发展前景良好。完成了地膜茴香、西红柿两个品种的无公害认证,为全乡蔬菜种植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活力。全乡林地面积6500亩,其中冬枣、桃和香水梨等名优水果300余亩,新完成退耕还林3700亩,在106国道两侧形成宽200米、长8公里的绿色长廊;依托落户该乡北京大发正大饲料厂,全乡养殖业发展迅猛,年出栏合同肉鸡50万只、肉鸭10万只,小尾寒羊、肉牛的养殖十分普及。粉条加工是该乡的又一特色产业,加工摊点达75个,年生产粉条8000吨,产品质量、花色品种和规模不断得到提高,目前已注册了商标,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使该乡的民营企业取得长足发展。全乡民营企业达380个、从业人员4007人。产品涉及橡胶、五金工具、平织窗纱、无纺布、纤维布等传统产品和高分子絮凝剂、瓜尔胶等高科技环保产品。牛村工业园区位于106国道东1公里,紧邻长七公路,占地近千亩,园区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则、高标准引资,园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包括国家重点储备粮库、天时化工有限公司、北京大发正大饲料厂在内的10余家重点企业已入住园区,工业园区的长远发展前景良好。目前,该乡正在积极筹备占地139亩的邓河口工业园区,其紧靠106国道,北临城区,是投资置业的理想场地。. |
七间房乡 |
七间房乡(Qijianfang Xiang)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市境西北部,距市政府11.7千米。陵(城)七(间房)公路过境。乡政府驻七间房村。面积52.2平方千米,人口2.38万人(2002年)。辖14个行政村。 沿革 1961年建七间房公社,1982年改乡。 1997年,面积52.2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七间房、西大坞一村、西大坞二村、西大坞三村、西大坞四村、三冢、辛口子、三各庄、郝各庄、大树刘庄、梁沟村一、梁沟村二、梁沟村三、梁沟村四14个行政村。 |
北汉乡 |
北汉乡位于任丘市东南部,南与河间接壤,京九铁路纵贯南北,石大公路横贯东西,西距106国道5公里交通通畅便利。该乡辖28个行政自然村,总人口2.7万人,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万亩。模具加工是该乡的主导产业,主要产品为硬质合金模具加工。自1961年由及庄、许庄两个村进行小规模的生产,现已发展到加工专业村10个,分别为:及庄、许庄、范庄、毕庄、前桐梨、后桐梨、吴疙瘩、前解、张老虎庄、西吴、后解等。8家综合性模具厂,120家模具加工厂,主要有:任丘市硬质合金模具厂、任丘市硬质合金模具有限公司、任丘市盛利硬质合金粉沫有限公司、任丘市金鼎粉沫冶金有限公司、任丘市长城硬质合金模具厂、任丘市双丰硬质合金模具厂、金城轧辊模具有限公司、大华模具厂和200余户个体加工厂,现从业人员已达1.3万余人,年生产模具2000吨,产销量均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部分产品远销至港台及东南亚地区。成为该乡支柱产业,其生产总值年已达4亿元,上缴税金350万元,占全乡3/4强,并形成北汉、范庄、西吴村三个模具专业销售市场。 在其模具加工业带领下,自行车中轴系列,建材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其中任丘市金城轧辊模具有限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该乡党委、政府为落实任丘市委、市政府"商贸兴城,油田带动,民营支撑"战略,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方面用地、用电、通讯相继制定了优惠政策,予与支持和帮助。在其带动下,先进的彩色印刷生产线,宏达针织厂相继建成投产。内蒙古乌兰布和乳业有限公司投资7500万元的乳品厂业已开工建设,现已完成一期工程2600万元的基建项目。由河北国富投资350万元的奶牛养殖小区已签约,即将开工建设。. |
于村乡 |
于村乡全乡辖22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总面积81.4平方公里,位于任丘市区东北部,距市区20公里,西靠106国道,东有京广铁路和筹建中的阿深高速公路,从境内南北贯穿,地处大北京经济圈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改革开放以来,该乡党委、政府抢抓机遇,明确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群众致富的工作思路,带领全乡广大群众积极探索强乡富民之路。通过不懈努力,如今,培育形成了以民用采暖炉制造为主,卫星天线、电碳制品、图书馆设备以及白钢刀制造为辅的五大柱产业。尤其是近几年,该乡民采暖炉制造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年产、销民用采暖炉30万台左右,产品远销山东、内蒙、东北等20多个省市和地区,销售收入达到了1亿元,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用采暖炉生产基地。 为了将民用采暖炉这一产业做大做强,该乡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率先在全市创建了任丘市乐普民用采暖炉工业园区,现已有22家企业入驻,园区对入驻的企业实行统一商标、统一价位、统一管理的现代化、集约化管理模式,整合了企业资源,壮大了企业经济实力,避免了同行业之间恶性竞争而造成的市场秩序混乱,规范了全乡民用采暖制造行业的管理,促进了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乡拥有民用采暖炉生产企业102家,主要分布在西于村、前王约、东黄里、后王约等村,涌现出了任丘市乐普太阳能有限公司、任丘市冀威太阳能采暖工业有限公司、任丘市延伸采暖设备有限公司、任丘市创新采暖设备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投资在300—500万元的立乡立市的龙头企业,为全乡民用采暖炉制造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于村乡围绕全市经济实现大发展、快发展这一主基调,从优化投资环境、转变工作作风、完善改进政府职能等多方面入手,立足特色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力度。2003年全乡新建、扩建项目达到20个,其中投资在100万元以下项目4个,100—500万元项目13个,500—1000万元项目2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固定资产投资3920万元,新增企业9个,引进内资500万元,外资8.5万美元,人才12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资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民用采暖炉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2000万元,该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扩大了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提高了企业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为该乡创造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