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隶属辽宁省朝阳市,因大凌河发源地而得名,位于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是连接京沈两大都市群、沟通内蒙古腹地与沿海港的重要交通接点城市。北与建平县、内蒙古宁城县毗连,东北及东与喀左县接界,西及西北与河北省平泉县相邻,西南与河北省宽城县、平泉县接壤,南与建昌县、河北省青龙县相连,东南与建昌、喀左两县搭界。地理坐标为北纬40°35′50"~41°26′6",东经118°50′20"~119°37′40"。南北斜长93.3公里,东西宽66.1公里,总面积327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2%。距沈阳435公里,距北京371公里。全市现有8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11个乡、239个行政村。 全市现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宗教,宗教信徒4万多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
凌源矿产资源富集,现已探明矿藏50余种,其中石灰石、膨润土、铁、黄金等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采价值。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著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将中华民族文明史向前推进1000多年。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级旅游资源——热河古生物群化石产地的核心地域,许多珍稀古生物化石被称为“惊世大发现”,距城北十余公里的热水汤地热温泉,被誉为“关外第一泉”和全国八大名泉之一。森林覆盖率50.8%,域内南部青龙河流域是省内面积最大的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前景。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省支持辽西北加快发展和作为全省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县的历史机遇,立足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打造特色,以加快推进“一主四化”进程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富民”、“城市牵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环境优化力度,工业化发展大幅度提速,支撑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加快形成,城市化水平逐年攀升,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明显改善。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实现58亿元、2亿元和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了6200元、3650元。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凌原市境内山脉、丘陵、河流、盆地相间分布。地势中部隆起,西南、北部向东南倾斜,大体上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努鲁儿虎山脉与七老图山脉纵贯凌源市东西两侧。主要山峰有红石砬山、平项山等,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
气候特点
凌源市处于中温带亚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0℃。一月平均气温-11.2℃,最低气温-37.6℃,七月平均气温23.3℃,最高气温35℃。雨热同季,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
水文状况
凌源市主要河流有大凌河和青龙河。大凌河发于凌源市,东流入喀左县;青龙河源于市境西部和河北省抬头山一带,南流入河北省。
矿产资源
凌源境内矿产资源富集,现已探明矿藏50多种,石灰石、膨润土、铁、黄金等储量大、品位高,石灰石探明储量6000万吨、保有储量291万吨,膨润土探明储量700万吨、保有储量20.7万吨,铁保有储量280万吨,黄金保有储量78万吨,煤炭资源保有储量130万吨,这些丰富的矿藏资源,极具大规模工业开发价值。
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黄金、珍珠岩、膨润土、萤石、石灰石、重晶石、白云岩、硅石、理石等矿种。现有矿山企业205家,其中黄金生产企业2家,年产黄金超万两;煤炭企业18家,年产原煤10万吨;铁矿石加工企业5家,年产铁精粉40万吨;珍珠岩开发企业12家,年产珍珠岩粉5万吨;2家膨润土矿开采企业,1家膨润土深加工企业,深加工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生产白灰企业12家;白云岩开发企业7家,白云岩资源较丰富,主要分布在刀尔登镇;重晶石生产企业1家,保有储量大约在9万吨;硅石开采企业4家,规模较小。
现在尚未得到开发的矿产资源有,沟门子镇1.4亿吨储量的菱铁矿,已成为凌源钢铁集团后备资源基地。刘杖子乡、三十家子镇石英岩储量近1亿吨,该资源可以作为玻璃主要原材料。三家子乡石灰石、大王杖子乡六方理石及探明储量1.7亿吨的硅石,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乌兰白、四官营子、瓦房店的锰铁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地名由来
凌源县名始于民国三年(1914年)。据《凌源县志》载,“凌源县治在前清(乾隆)五年设塔子沟厅,乾隆四十三年改名为建昌县。民国三年春,省令准部咨,以江西省建昌府,故改建昌县以免雷同。凌源县知事孙廷弼以大凌河源出要路沟士金搭,谨援沁源洮源之例,呈请转咨准改凑源县,此定名之理由也。”由此可见,凌源县县名,是为避免原名建昌县与江西省建昌府重名,遂依大凌河发源地而命名。
历史沿革
据考古资料记载,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即在本县境内劳动、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城北15公里处的牛河梁,“曾存在一个具有国家雏型的原始文明社会”。
商代属孤竹国地。
周初为燕国疆域,燕昭王十二年置右北平郡,这里属右北平郡。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于今东城安杖子村置县,名平刚,仍隶右北平郡。
汉,公元前202年,右北平郡移至平刚,这里成为郡、县两级治所。
东汉建武后,右北平郡治迁土垠(今河北丰润东南),本境为乌桓地。
三国,为魏地。
晋,初属鲜卑段部,后并入慕容部,先后为前燕、前秦、后燕和北燕地。
南北朝时期,归北魏、北齐所辖。
隋,隶辽西郡柳城县。
唐,隶营州柳城县,后为厍莫奚、契丹地。
辽,为榆州(领和众、永和二县)、潭州龙山县(喀左白塔子)地,隶中京道大定府。
金,属和众、龙山二县地,隶北京路。
元,为和众县、龙山县和惠州地,隶大宁路。
明,为营州左屯卫和中屯地,隶大宁都指挥使司(治所今宁城黑城子)。永乐(1403年)后,大宁都司 南迁,此地被废弃。天顺(1457年)后,属兀良喻朵颜卫地。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为蒙古达颜汗后裔各部所辖。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为喀喇沁左翼旗地,隶卓索图盟。
清,乾隆三年(1738年),于今城关设塔子沟厅,隶直隶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撤厅置建昌县,隶承德府。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隶朝阳府。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江西建昌府重名,依大凌河发源于本境,改称凌源县,隶热河特别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隶热河省。
民国二十年(1931年),划出部分区牌,建凌南设治局。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日军侵入,建立伪政权,隶伪热河省公署。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凌源、凌南合并为建昌县,治所迁至今建昌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废县存旗,属伪喀喇沁左旗公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凌源光复后,建立县政府,隶属冀热辽区热东专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国民党军进占县城,建立县政府。
1947年6月,凌源县城解放。
1948年12月,热东专署被撤销,凌源县隶热河省。
1956年1月,热河省撤销,凌源县划归辽宁省锦州专区。
1959年1月,隶辽宁省朝阳市。
1992年2月14日,撤县设市,成立凌源市(县级市),仍隶属辽宁省朝阳市。
2007年5月10日,凌源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镇设街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凌政发[2007]16号),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凌源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辽政[2007]84号),将凌源市撤镇设街及行政区划调整情况通知如下:
一、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镇街道办事处,将原南街街道办事处康柠社区划入城关镇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城关街道办事处辖1个社区、7个村,分别是康柠社区、西五官村、马场村、东山村、凌河村、十五里堡村、八里堡村、安村子村,辖区面积66.3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地南大街,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二、红山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凌北街道办事处,原城关镇八间房村划入凌北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凌北街道办事处辖8个社区、1个村,分别是客车社区、鸿远社区、西一社区、西二社区、凌钢东社区、红山社区、鸿远社区、莫胡店社区、八间房村,辖区面积9.6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地光荣路56号,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三、撤销凌北镇,设立红山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红山街道办事处辖5个村,分别是牛河梁村、葛沟村、建昌沟村、凌北村、庙东村,辖区面积53.8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地庙东村,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四、工业园区办事处更名为兴源街道办事处,辖原红山街道办事处底盘社区、配件社区、轻工社区,原万元店镇祝家营子村、朝阳沟村,原凌北镇庙西村。区划调整后,兴源街道办事处辖3个社区、3个村,辖区面积28.88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地庙西村,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五、将原城关镇城北村划入北街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北街街道办事处辖8个社区、1个村,分别是光明社区、铁北社区、西街社区、粮市社区、金瑢多社区、天元社区、东环社区、铁西社区、城北村,辖区面积11.27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地北大街,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六、将原城关镇城南村划入南街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南街街道办事处辖8个社区、1个村,分别是兴隆社区、南门外社区、花墙子社区、文化社区、分局社区、红卫社区、馨王社区、站前社区、城南村,辖区面积7.21 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地市府路西段,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七、将原凌北镇瓦庙子村、五里堡村、东五官村、房申村、辛杖子村划入东城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东城街道办事处辖3个社区、7个村,分别是安居社区、仪表社区、鑫泰社区、单家丫村、高杖子村、瓦庙子村、五里堡村、东五官村、房申村、辛村子村、辖区面积49.13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地单家店村,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文物古迹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凌源与建平交界处、努鲁儿虎山谷间绵延十余公里的山梁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位置东经119°31′,北纬41°21′,为半山地、半丘陵地貌,海拔600—650米。
经考古调查与挖掘,在此先后发现红山文化遗址二十多处,包括祭祀址和积石墓群,地址分布以牛河梁〔Ⅰ〕地点(女神庙)大型山台为中心,周围众多积石墓群依山势布局,形成主体范围东西约5公里,南北2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加上有关遗址点,分布区域约为50平方公里上下的遗址群,目前已发掘的共有5处地点。在东西约10公里、南北约5公里连绵起伏的山岗上,有规律地分布着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群,组成一个独立于居住区以外、规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遗址群。同时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石器、玉器。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自1981年发现以来,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兴趣及有关方面高度重视。辽宁省专门在牛河梁建立考古工作站,中国考古学会一百余名专家会聚牛河梁进行研讨,英、美、法、日、印等国有关学者纷纷前来考察。他们一致认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不仅是中华民族史前圣地(将中华民族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也是世界文明中心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组织也多次派人评估,并委托英国剑桥大学的专家现场考察。专家、学者通过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综合科学研究认为,从神庙的女神塑像可以看出,红山先民已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进入到较高级的祖先崇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神权观念。从积石冢的大小和位置排序,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从积石冢中心大墓和随葬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人独尊”的王权观念。从祭坛和大型祭祀活动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观念。从玉葬之礼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观念和中国传统的礼制观念。考古界权威人士把牛河梁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联系起来,指出“黄帝时代的活动中心,只有红山文化时空框架可以与之相应”。因此,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遗址群和大量玉器的发现,以确凿而丰富的考古资料证明:她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的物证,对中国上古时代的社会发展史、传统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都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曾两次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新曙光”,被收进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清真寺
位于市区内北建昌街路西,建于乾隆初期,是境内建筑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为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场所。寺庙正门3间,左右侧门各1间,院中部有垂花门楼一座,正殿面阔5间,进深5间硬山式建筑,殿前抱厦,殿后有望月楼,殿前两侧有配殿,左侧有沐浴室,寺内存有清嘉庆二十一年记载喀喇沁左旗王府施舍地基银事的碑石一方。寺庙在“文革”期间遭到损坏,1982年得到全面修缮,恢复了原貌。寺内有诸如茶坛、掸瓶、鼻烟壶、头饰、金银器等传世和民间收集的文物,珍贵文物有文徵明的《行草书四季诗》,朱一樗的《草书千字文》、《土尔扈特归顺图》和乾隆御制《宝典福书》。
万祥寺
位于宋杖子镇康官营子村,建于乾隆四年。史料记载,乾隆八年,乾隆皇帝去盛京(沈阳)曾驻跸于此,赐名万祥寺。该寺建于山坡上,依山就势,呈阶梯式,在中轴线上建有五层殿堂及钟楼鼓楼、左右配殿等建筑物,首层为硬山式建筑天王殿,二层为歇山式建筑罗汉殿,内奉十八罗汉。第三层大雄宝殿为具有汉藏结合式建筑风格的两层殿堂,歇山重檐,呈方形,进深6间,面阔7楹,殿内有24根青石方柱,在殿中后部有进深1间面阔3楹的大佛龛,佛龛上部为木质云龙镂空雕饰,立柱为盘龙浮雕,原供有4米多高的释迦牟尼佛像,左右为其弟子可难、迦叶铜站像(现不存),上层有歇山顶佛殿和角楼。殿正中原供有宗喀巴大师铜像,四周为其他佛像,藻井天花的彩绘,至今仍清晰耀眼。第四层为面阔5楹进深3间两层硬山楼阁式建筑藏经殿。最后为面阔3楹进深6间硬山卷棚式建筑阎王殿。1982年省文化厅拨款对寺庙进行了维修,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凌云寺
凌云寺(俗称关帝庙或老爷庙)位于市府路东段,建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寺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整体布局采用纵轴对称式,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和大殿主体建筑,东西两侧有钟楼和鼓楼,大殿和天王殿两侧各有配房5间,共20间,天王殿配房是滚龙脊,大殿两侧配房是硬山式脊,山门是歇山翅脊式建筑,钟鼓二楼二层歇山四角主体大殿为硬山式,前为歇山卷棚式建筑,与主体紧密相连浑然一体,凌云寺后殿原供奉关羽、周仓和关平,两侧还供火神和药王,山门中间两侧供奉马童,二殿为过廊,屋内四壁饰以内容丰富的壁画。寺庙在凌源及周边地区曾名蜚一时,现游人香火不断,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寺院。
四官营子白塔
此塔位于四官营子镇魏杖子村西3华里的小塔沟大黑山麓。为辽代所建六角六级实心密檐式砖塔,塔外体喷以白灰浆,高约15米,每层出砖檐,檐坡用板瓦和筒瓦建筑,底层每面皆雕一菩萨像。为朝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八里堡古塔
此塔位于宋杖子镇境内,为八角七级密檐实心砖塔,顶部已残破,塔基座部有近代石砌保护工程,须弥座上部各面有砖雕菩萨坐像,两侧为胁侍立像,上有砖雕斗拱,此塔位于辽代榆州城址西方,从建造形制和用材推断,当系辽代所建。
天盛号金代石拱桥
位于三家子乡天盛号村,横跨古河床,为五柱头四栏板单孔石拱桥。桥身长5米,宽4.7米,高3.4米,桥孔跨度2.9米。桥有上下拱,上拱呈半圆形,下拱呈半椭圆形。桥身两侧砌出八字拦水翼墙。桥面以90多块条扇形石条彻成,白灰灌缝。束腰用铁链固定。桥拱两面有圆脸石,每段上面有直径28公分的浮雕大莲花一朵,花朵八瓣五蕊,外用30颗圆莲花圈在中间,上下各用5公分粗的弦纹衬托。桥拱中部嵌有修桥志石一方,楷书刻有:“唯大定十年,岁次庚寅,辛亥为朔已卯日,龙山县西50里狗河川刘百通亲笔记,非百通独立而成,赖二刘同心而建,二刘者刘五刘海”字迹。此桥特点采用了上下拱的砌筑方法,以加强桥梁稳固性,使上下拱成为一体,河水从孔道流出。设计独具一格,美观大方。
据考证,大定十年是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为公元1170年。狗河即渗津河,辽金时代称狗河,元以后至今称为渗津河。因此桥建在天盛号村东,故定名为天盛号金代石拱桥。天盛号金代石拱桥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关外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发现,对研究我国桥梁史、朝阳地貌变迁和塞外交通等情况都具有重要价值。已于1984年收入《中国名胜大辞典》,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生物化石
凌源地区自中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从地理上看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沉积岩面积达98%。其中中生代地层出露极为广泛,有极其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凌源古生物化石资源有以下特点:一是分布广。遍及11个乡镇,仅朝阳市级保护区面积就达200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地区则达200平方公里。二是种类多。目前已知有二十几个门类和几百个种类。其中: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类型的孔子鸟、娇小辽西鸟等鸟类化石;有凌源潜龙、神州龙、中华龙鸟、鹦鹉咀龙、翼龙、满洲鳄及东方喙龙等8属8种爬行类化石;有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对象的“攀援始祖兽”等哺乳类化石和中华古果等。三是价值高。凌源古生物化石已有10个世界之最。娇小辽西鸟,是目前世界上鸟类最古老的代表,是原始鸟类向反鸟类演化的中间环节类型,极具科研价值;凌源潜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陆相湖泊中的爬行类之一,为研究水中爬行类的演化、分支首次提供证据;刘氏原白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属于世界上首次发现的还有凌源东方叶肢介、凌源市额尔古纳蚌等,特别是一个全身披满羽毛的小型兽脚类恐龙的发现,再次轰动世界。曾有中美联合科研小组断言,这些化石为鸟类起源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凌源的古生物化石不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也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
历史名人
罗布桑却丹
罗布桑却丹(1875——1928),蒙古族人,蒙古名巴彦陶格涛,汉名白云峰,学名罗布桑却丹,俗称“白三喇嘛”,万元店热水汤村人。出身贫寒,自幼无钱读书,童年即被雇佣热水汤温泉当看门人,得机会到汇善寺下院学经诵典。由于勤奋好学,十七岁时,被喀喇沁左旗所萨克擢任“苏木章京”(乡级文官)。二十岁受命调查住喀喇沁旗的外地人口情况,走访了哲盟各旗,借此了解了不少社会知识,目睹了蒙古族的落后状态,产生了变革现实、振兴民族的进步思想。他历经四年刻苦钻研,掌握了汉、满、蒙、藏四种语言文字。回旗后,放弃“苏木章京”职赴藏求学,途中暂留北京雍和宫,拜师攻读经卷。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他挺身而出,与驻在那里的外国部队几经交涉,保护了雍和宫和附近市民的安全。罗布桑却丹1902年仲科,在理藩院应试,获四种语言固师(相当于翻译)职称。当时他想用发展民族文化教育来振兴蒙古民族。同年科,时值蒙古王公齐集北京之际,他将关于发展教育的呈文递交蒙古诸王公,希望得到支持,结果未能如愿。 1906年,在北京满蒙高等学堂任教。1907年应聘去日本东京外国语学堂任教。1911年7月回国,重新提出发展民族文化教育,由于蒙古王公的冷漠与反对再次失望。1912年8月,受聘任教日本东京都本原寺佛教学堂。1914年8月回国,从北京迁居奉天,在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从事有关蒙文方面的工作。此期间,他曾向当时掌权者提出用新方法发展畜牧业,饲养牛、马、羊的方案,仍未被采纳。罗布桑却丹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发愤著书,用3年多时间写成了全面反映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及其历史发展,被称为蒙古族“百科全书”的《蒙古风俗鉴》。在这部蒙古学研究的珍贵文献里,罗布桑却丹提出蒙古王公封建世袭制以及喇嘛教的传播,是蒙古民族“贫穷落后”的根源。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世界形成之时,分成水、土、木三类”。世界演化之道“日落星出”,“四时循环”,“旋转的太阳,交替的政权”,“贫与富,非永恒”,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等等。《蒙古风俗鉴》于1981年问世之后,引起国际学术界浓厚的研究兴趣,被许多国家翻译出版,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从事对罗布桑却丹及其著作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郭俊卿
郭俊卿是全国特等女战斗英雄。1931年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为了给被地主害死的父亲报仇,她隐瞒自己的真实性别,又将自己的年龄报大两岁,用假名郭富参军。先后当过通信员、警卫员、班长、连队文书和副指导员。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她女扮男装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样,冲锋陷阵,鏖战疆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屡建奇功,被誉为“现代花木兰”。
郭俊卿到部队后,政治思想觉悟提高很快,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她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为人民服务就要服务到底。为完成党的任务,就要不怕流血牺牲。”1947年6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次,班长让她在4个小时以内,将一个命令送到30公里外的部队。天黑路险,她骑着快马在大山沟里奔驰,提前完成了任务。在返回的路上,马已累死,她背着马鞍,走了三四公里路回到驻地。在部队这个大家庭,她以深厚的阶级感情,热心关怀着战友们。平时谁有病,她帮助做病号饭;行军途中,她帮助同志们扛枪、背背包,抢救伤病员。一次行军路过没腰深的河,她带头将病号一个个背过河,而自己因受凉落下了妇科病。
1948年初,她调到战斗班任班长。不久,平泉战斗打响。郭俊卿带领的四班作为突击班,担负夺取城东第二道山梁的重任。当时,全班只有十来支老式步枪和几十颗手榴弹,战士大都是初上战场的新兵,而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60多个敌人。战斗开始后,郭俊卿摇着红旗冲在最前面。突然,跑在她身边的副班长中弹牺牲。她高喊着“为副班长报仇”,带头冲上山梁。敌人发起了反冲锋,她带领战友同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郭俊卿因为指挥机智勇敢,带病坚持战斗,立了功。团里还给四班颁发了“战斗模范班”锦旗。
为了不暴露女儿身的秘密,5年中,她从不脱衣睡觉,也从不和大家一块上厕所、洗澡。1950年4月,劳累过度的郭俊卿生病住进医院,被医生发现了女儿身。同年9月,她作为特等女战斗英雄,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后来,根据组织的安排,郭俊卿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过山东省青岛第一服装厂厂长、山东省曹县民政局副局长等职。1981年离休后在江苏省常州市定居。1983年9月病逝于南京。
罗文
四官营子人,1913年生,中共党员。1933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中国留学生组织的“东北青年解放社”,以读书会形式学习马列主义。1938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34年后,历任冀中军区十七团参谋长,冀东十六军分区副参谋长,第三、四、五纵队副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检查局长、车管部副部长、运输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
行政区划
南街街道 办事处驻文化,人口3.23万人,辖9个社区居委会:兴隆、南门外、花墙子、文化、分局、红卫、馨王、站前、康宁。
北街街道 办事处驻金容多,人口3.1万人,辖8个社区居委会:铁西、光明、铁北、西街、粮市、金容多、天元、东环。
红山街道 办事处驻莫胡店,人口3.15万人,辖11个社区居委会:红山、莫胡店、鸿凌、凌钢东、凌钢西一、凌钢西二、鸿远、客车、轻工、配件、底盘。
东城街道 办事处驻单家店,人口1.34万人,面积17.7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仪表、新泰;2个村委会:单家店、高杖子。
热水汤街道 办事处驻热水汤村,人口0.29万人,面积25.3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热水汤;1个村委会:热水汤。
城关镇 镇政府驻城南,人口3.54万人,面积92.8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城南、城北、八间房、八里堡、安杖子、十五里堡、凌河、西五官、马场、东山、四间房。
三十家子镇 镇政府驻南街,人口3.73万人,面积196.00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龙泉;17个村委会:东坡子、北街、三道沟、北宫杖子、南街、北店、白家油坊、喇嘛洞、姜杖子、四道沟、八家、卧虎山、北宫、小孤山、裂山梁、头道沟、二道沟。
四官营子镇 镇政府驻四官营子,人口2.40万人,面积150.6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四官营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65万人 | 3278平方公里 | 211382 | 122000 | 0421 | 查看 凌源市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东城街道 | 0 | 0 |
---- |
查看 东城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北街街道 | 约3.1万人 | ·凌源旅游·凌源特产·凌源十大特产·凌源十景·凌源名人·朝阳 |
---- |
查看 北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南街街道 | 约5.1万人 | 3.8平方公里 |
---- |
查看 南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凌北街道 | 约1万人 | 50平方公里 |
---- |
查看 凌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热水汤街道 | 0 | 25.29平方公里 |
---- |
查看 热水汤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兴源街道 | 0 | 28.88平方公里 |
---- |
查看 兴源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红山街道 | 约1.04万人 | ·凌源旅游·凌源特产·凌源十大特产·凌源十景·凌源名人·朝阳 |
---- |
查看 红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城关街道 | 约1.3万人 | 37平方公里 |
---- |
查看 城关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万元店镇 | 约2.1万人 | 138平方公里 |
---- |
查看 万元店镇谷歌卫星地图 |
宋杖子镇 | 约3万人 | 173平方公里 |
---- |
查看 宋杖子镇谷歌卫星地图 |
三十家子镇 | 0 | 193平方公里 |
---- |
查看 三十家子镇谷歌卫星地图 |
杨杖子镇 | 约7000人 | 81平方公里 |
---- |
查看 杨杖子镇谷歌卫星地图 |
刀尔登镇 | 约2.3万人 | 166平方公里 |
---- |
查看 刀尔登镇谷歌卫星地图 |
松岭子镇 | 约2.3万人 | 166平方公里 |
---- |
查看 松岭子镇谷歌卫星地图 |
四官营子镇 | 约2.3万人 | 151平方公里 |
---- |
查看 四官营子镇谷歌卫星地图 |
沟门子镇 | 约2.9万人 | 195平方公里 |
---- |
查看 沟门子镇谷歌卫星地图 |
小城子镇 | 约1.7万人 | 75平方公里 |
---- |
查看 小城子镇谷歌卫星地图 |
四合当镇 | 约3.8万人 | 217.3平方公里 |
---- |
查看 四合当镇谷歌卫星地图 |
乌兰白镇 | 约1.35万人 | 84.96平方公里 |
---- |
查看 乌兰白镇谷歌卫星地图 |
三道河子镇 | 约2万人 | 71平方公里 |
---- |
查看 三道河子镇谷歌卫星地图 |
刘杖子镇 | 约1.2万人 | 81平方公里 |
---- |
查看 刘杖子镇谷歌卫星地图 |
大王杖子乡 | 约1.6万人 | 96平方公里 |
---- |
查看 大王杖子乡谷歌卫星地图 |
前进乡 | 约7800人 | 82平方公里 |
---- |
查看 前进乡谷歌卫星地图 |
大河北镇 | 约1.98万人 | 175.8平方公里 |
---- |
查看 大河北镇谷歌卫星地图 |
牛营子乡 | 约1.9万人 | 140平方公里 |
---- |
查看 牛营子乡谷歌卫星地图 |
北炉乡 | 约1.8万人 | 96平方公里 |
---- |
查看 北炉乡谷歌卫星地图 |
瓦房店镇 | 约1.6万人 | 101平方公里 |
---- |
查看 瓦房店镇谷歌卫星地图 |
三家子蒙古族乡 | 约2.2万人 | 149平方公里 |
---- |
查看 三家子蒙古族乡谷歌卫星地图 |
佛爷洞乡 | 约1.3万人 | 109平方公里 |
---- |
查看 佛爷洞乡谷歌卫星地图 |
河坎子乡 | 约1.45万人 | 137平方公里 |
---- |
查看 河坎子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双塔区 |
双塔区总面积211平方千米。总人口31万人(2003年)。(注:2006年行政区域调整后缺新的面积人口数据) 区人民政府驻文化路二段5号,邮编:122000。代码:211302。区号:0421。拼音:Shuangta Qu。 行政区划 双塔区辖10个街道、2个镇、2个乡:南塔街道、北塔街道、前进街道、凌河街道、光明街道、凌凤街道、龙山街道、站南街道、红旗街道、燕北街道、他拉皋镇、桃花吐镇、长宝营子乡、孙家湾乡。 历史沿革 ?年,双塔区辖:南塔街道、北塔街道、光明街道、凌河街道、前进街道、八里堡乡、长宝营子乡、孟克乡、他拉皋乡。 2000年,双塔区辖10个街道、2个乡。总人口321413人,各乡镇人口: 南塔街道 29122 北塔街道 20422 前进街道 31820 凌河街道 24588 光明街道 39654 凌风街道 12350 龙山街道 32740 站南街道 39598 红旗街道 35822 燕北街道 21237 他拉皋乡 27478 长宝营子乡 6582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6年4月1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辽宁省调整朝阳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6]9号):将北票市桃花吐镇、朝阳县孙家湾乡和柳城镇四家子村划归朝阳市双塔区管辖,将双塔区站南街道八里堡村划归龙城区管辖。 地图 旧图: 某年双塔区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区辖10个街道、1个镇、1个乡,57个社区居委会、30个村委会,面积211平方千米,人口32万: 光明街道 办事处驻柳城路三段25号,人口4.98万人,面积2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居委会:燕园、光明、珠北、柏山、坝南、红星、建设路、爱民。 南塔街道 办事处驻南大街2号,人口2.78万人,面积2.5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南塔、商业路、胜利桥、金元、双兴、文化、银河。 北塔街道 办事处驻北大街二段44号,人口2.26万人,面积1.12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北塔、三千米、五一、营州、大什字。 凌河街道 办事处驻朝阳大街三段,人口3.50万人,面积2.74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凌河、朝柴、东风、龙江、孟克、兴工、铁西;1个村委会:孟克。 站前街道 办事处驻友谊大街四段,人口3.48万人,面积10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珠南、和平、新华、铁路、北方;3个村委会:肖家、八里堡、榆树林。 龙山街道 办事处驻友谊大街四段48号,人口2.24万人,面积7.2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龙山、凤鸣、水利、机场、玫瑰;3个村委会:哨口、马场、中山。 燕北街道 办事处驻朝阳大街一段272号,人口1.36万人,面积4.4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燕北、燕南、扣北、燕东;1个村委会:扣北。 红旗街道 办事处驻朝阳大街一段272号,人口3.87万人,面积4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居委会:红旗、朝重、长青、西梁、井巷、辽河、朝工、朝纺;1个村委会:西上台。 凌凤街道 办事处驻八宝,人口1.35万人,面积21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凌东;1个村委会:八宝。 前进街道 办事处驻营州路三段70号,人口2.95万人,面积2.88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前进、电信、友谊、青山、云竹、铁北、振兴。 他拉皋镇 镇政府驻他拉皋,人口2.60万人,面积83.32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他拉皋、凌东、王家杖子、姜家窝铺、波珍沟、八里营子、褚杖子、路杖子、木营子、铁匠营子、金沟、新荒地、二其营子、三岔口。 长宝营子乡 乡政府驻长宝,人口0.63万人,面积69.84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长宝、海里、二道沟、驼山、平房、嘎岔。 |
龙城区 |
龙城区总面积346平方千米。总人口17万人(2003年)。(注:2006年行政区域调整后新的数据缺) 区人民政府驻中山大街二段8号,邮编:122000。代码:211303。区号:0421。拼音:Longcheng Qu。 行政区划 龙城区辖5个街道、4个镇、2个乡:向阳街道、半拉山街道、马山街道、新华街道、龙泉街道、七道泉子镇、西大营子镇、召都巴镇、大平房镇、边杖子乡、联合乡。 历史沿革 2000年,龙城区辖5个街道、2个镇、1个乡。总人口153625人,各乡镇人口: 七道泉子街道 52115 向阳街道 10421 马山街道 4072 半拉山街道 1310 新华街道 21984 西大营子镇 25378 召都巴镇 19936 边杖子乡 1840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6年4月1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辽宁省调整朝阳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6]9号):将朝阳市双塔区站南街道八里堡村、朝阳县大平房镇和联合乡划归朝阳市龙城区管辖。 地图 旧图: 某年龙城区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区辖4个街道、3个镇、1个乡,12个社区居委会、55个村委会,面积345.6平方千米,人口13.72万: 新华街道 办事处驻长江路5段29号,人口1.82万人,面积2.45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新北、竹林、海河、中山、长江、柳城。 半拉山街道 办事处驻中兴街,人口0.17万人,面积5.27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龙山;1个村委会:半拉山。 马山街道 办事处驻马山街,人口0.38万人,面积4.18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飞马、腾龙;1个村委会:大西山。 向阳街道 办事处驻向阳街,人口1.25万人,面积1.39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园东、西盛、南山、北联。 西大营子镇 镇政府驻西大营子,人口2.39万人,面积67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西涝、沟门子、北山、中涝、西沟、饥马池、郝家窑、西大营子、老窝铺、老杖子、河南。 七道泉子镇 镇政府驻七道泉子南村,人口4.08万人,面积65平方千米,辖17个村委会:公皋、下河首、七道泉子南村、北村、北三家、山咀、新地、铁匠炉、潘井、罗家沟、水泉、芹菜沟、西三家、上河首、吴家洼南、吴家洼北、东三家。 召都巴镇 镇政府驻召都巴,人口1.89万人,面积87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召都巴、杠头沟、瓦盆沟、厚杖子、泰安洲、黄酒馆、尹杖子、烧锅、宋杖子、土城子、刘杖子、李杖子。 边杖子乡 乡政府驻边杖子,人口1.73万人,面积111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大房身、火神庙、黄金店、辛杖子、边杖子、姑营子、朱杖子、椴木、卧龙、新房、马营子、林杖子、兴隆沟。 |
朝阳县 |
朝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0°55′-41°54′,东经119°52′-120°47′。总面积4215.8平方千米。总人口62万人(2003年)。(注:2006年行政区域调整后新的数据缺) 县人民政府驻朝阳市双塔区,邮编122000。代码:211321。区号:0421。拼音:Chaoyang Xian。 行政区划 朝阳县辖8个镇、15个乡、2个民族乡:波罗赤镇、木头城子镇、二十家子镇、羊山镇、六家子镇、瓦房子镇、大庙镇、柳城镇、南双庙乡、古山子乡、北沟门子乡、杨树湾乡、东大道乡、乌兰河硕蒙古族乡、台子乡、胜利乡、东大屯乡、松岭门蒙古族乡、根德营子乡、七道岭乡、北四家子乡、王营子乡、黑牛营子乡、尚志乡、长在营子乡。 历史沿革 朝阳县除伪满时期改称吐默特右旗外,其名近二百年来一直沿用,源于凤凰山上的朝阳洞。 朝阳县境春秋时期为东胡地。战国时属辽西郡,秦时不变。西汉时属柳城、孤苏县她。东汉时属辽西郡柳城县地,东汉末为鲜卑族慕容氏占据。西晋时属平州昌黎郡柳城县地。东晋咸康八年(342年)鲜卑慕容隍以柳城之北,龙山(今凤凰山)之西为福地。北燕时设昌黎尹。北魏时属营州昌黎郡。北齐时为龙城县。隋开皇元年(581年)设龙城县,后又改为柳城郡柳城县。唐武德初年(618年)为营州总管府柳城县。唐天保元年(742年)改为营州柳城县。五代十国时期为契丹人占据,设霸州彰武军,治霸城县。辽重熙十年(1041年)升霸州为兴中府、改霸城县为兴中县均属中京道。辽保大三年(1123年)兴中府归降于金,兴中府、建州仍沿用旧称,属北京路。元代属大宁路兴中州地。明朝时辟辽西地区为兀良哈三卫蒙古牧场,属营州前、后屯卫地。清乾隆五年(1704年)属塔子沟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改属三座塔厅,隶属热河省辖。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启置为朝阳县。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朝阳府地。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朝阳县。日本帝国主义者占领期间(1940年)改朝阳县为“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属锦州省管辖。 1947年10月朝阳解放,仍设朝阳县,隶属热河省。1948年划为朝南、朝北两县。朝北县治朝阳。朝南又称羊山县,治所羊山。1955年撤热河省,划归辽宁省。1958年属朝阳市。1964年朝阳市改朝阳行政公署,朝阳县隶属朝阳行署。现为朝阳市辖县。(以上摘自“辽宁地名信息网”) 2000年,辽政[2000]60号批复:撤销柳城乡,设立柳城镇。 2000年,朝阳县辖9个镇、17个乡。总人口584959人,各乡镇人口: 大平房镇 23627 波罗赤镇 17702 木头城子镇 26116 二十家子镇 43501 羊山镇 35720 六家子镇 24765 瓦房子镇 21916 大庙镇 17394 柳城镇 43080 南双庙乡 26142 孙家湾乡 16890 古山子乡 18559 联合乡 31763 北沟门子乡 7140 东大道乡 20702 乌兰河硕蒙古族乡 9742 台子乡 19848 胜利乡 33117 东大屯乡 14500 松岭门乡 9716 根德营子乡 15999 七道岭乡 24345 北四家子乡 23185 王营子乡 11507 黑牛营子乡 30196 尚志乡 10536 贾家店国营农场虚拟乡 7251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6年4月1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辽宁省调整朝阳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6]9号):将朝阳县孙家湾乡和柳城镇四家子村划归朝阳市双塔区管辖,将大平房镇和联合乡划归朝阳市龙城区管辖。 |
建平县 |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0′-120°2′,北纬40°17′-42°21′。东与朝阳县毗邻,南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凌源市接壤,西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喀喇沁旗、赤峰县、赤峰市隔老哈河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交界。全县东西长75千米,南北长125千米,略呈矩形。总面积4838平方千米。总人口58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地邮编:122400。代码:211322。区号:0421。拼音:Jianping Xian。 行政区划 建平县辖3个街道、16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叶柏寿街道、红山街道、铁南街道、朱碌科镇、建平镇、黑水镇、喀喇沁镇、北二十家子镇、沙海镇、万寿镇、哈拉道口镇、榆树林子镇、老官地镇、深井镇、奎德素镇、小塘镇、马场镇、昌隆镇、张家营子镇、太平庄乡、白山乡、三家蒙古族乡。 历史沿革 建平县名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旧属建昌(今凌源)和平泉(今河北省平泉县)两县辖境,设该县时遂取建昌、平泉两县首字而得“建平”一名。虽然县城住址已于1954年7月由原建平迁移到叶柏寿,但仍袭用建平县名。 建平县域春秋时属东胡地。战国属燕地。秦、汉时属辽西郡地。三国属鲜卑地。晋属鲜卑段氏、字文氏、慕容沃活动地带。东晋十六国为前燕、前秦、后燕、北燕辖区地。北魏、北齐时属营州建德郡。隋属柳城郡地。唐为营州柳城县。辽属中京道大定府惠州地。金属北京路大定府。元初属北京路,后改为大宁路。明朝属大宁卫,景太以后属诺音卫。清乾隆三年(1738年)设塔子沟厅后,属直隶省承德州塔子沟东北境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将塔子沟厅改制为建昌县,属承德府建昌县辖。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朝阳县升为朝阳府,增设建平县,属直隶省朝阳府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改县衙为建平县公署。民国三年(1914年)归热河省特别区所辖。民国十八年(1909年)改县公署为县政府,属热河省辖。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建平县,仍归热河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三月一日,将县北部即敖汉三旗划出另设新惠县,并将宁城县所辖西桥区的九个村和喀喇沁右旗所辖的七家区四个村(由原平泉划入的)划入建平,仍沿用建平县名。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1日,将七家区划归喀喇沁右旗管辖。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将建平县并喀喇沁右旗公署,旗址先在建平,民国三十年(1941年)迁至平庄,仍属热河省。 1945年“九·三”胜利后,成立建平县人民政府(驻地平庄)。1946年国民党进驻。1947年6月建平县重新解放,属热河省。1949年7月析叶柏寿县第一、第二、第三、第八区划归建平县,仍属热河省辖。1955年热河省撤销后,建平县划归辽宁省,隶属锦州专署。1959年设朝阳市,建平县属朝阳市辖。1964年归朝阳地区辖。现为朝阳市辖县。(以上摘自“辽宁地名信息网”) ?年,建平县辖15镇(叶柏寿、万寿、富山、沙海、深井、榆树林子、朱力科、喀喇沁、小塘、奎德素、建平、黑水、热水、老官地、哈拉道口)、13乡(青峰、三家蒙古族、青松岭、杨树岭、张家营子、白山、太平庄、八家、昌隆永、义成功、马场、罗福沟、烧锅营子)。 2000年,辽政[2000]60号批复:撤销昌隆永乡、马场乡,设立昌隆镇、马场镇。 2000年,建平县辖16个镇、5个乡。总人口543405人,各乡镇人口: 叶柏寿镇 74220 朱碌科镇 22885 建平镇 30859 黑水镇 29001 沙海镇 29289 喀喇沁镇 31527 万寿镇 29066 哈拉道口镇 22504 北二十家子镇 14264 榆树林子镇 31272 深井镇 15723 老官地镇 11236 奎德素镇 19264 小塘镇 17333 昌隆镇 15460 马场镇 25250 张家营子乡 15592 太平庄乡 18596 白山乡 13747 三家蒙古族乡 26534 青峰山乡 12941 八家国营农场虚拟乡 10090 热水国营畜牧农场虚拟乡 10245 富山虚拟乡 16507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4年,辽政[2004]173号批复,同意撤销叶柏寿镇,将其原所辖的镜湖、永和、长春、育才4个社区居委会和万寿镇的万寿东村、万寿西村2个村,合并设立叶柏寿街道办事处,区域面积19.2平方千米,街道办事处驻地京沈路;将原叶柏寿镇所辖的红山、爱华、利民、永康、水源5个社区居委会和蒙西营子、西街、勿素台沟3个村,设立红山街道办事处,区域面积17.5平方千米,街道办事处驻地兴工街;将原叶柏寿镇所辖的铁南、铁西、铁北3个社区居委会和顺治沟、南汤土沟2个村,设立铁南街道办事处,区域面积22.5平方千米,街道办事处驻地站前街。区划调整后,万寿镇辖8个村,区域面积145平方千米。 |
喀左县 |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总面积2240平方千米。总人口4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大城子镇,邮编:122300。代码:211324。区号:0421。拼音:Kalaqinzuoyi Mengguzu Zizhixian。 行政区划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辖10镇、7乡:大城子镇、南公营子镇、山咀子镇、南哨镇、公营子镇、白塔子镇、中三家镇、老爷庙镇、六官营子镇、平房子镇、十二德堡乡、东哨乡、羊角沟乡、草场乡、坤都营子乡、卧虎沟乡、水泉乡。 历史沿革 喀喇沁左翼之名始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据《蒙古游牧记》记载:“苏布地从叔父色楞,初为所部塔布囊,天聪九年(1635年)诏编佐领以色楞掌管左翼,授扎萨克,顺治五年(1648年)叙功封镇国公,世袭罔替。”“喀喇沁”,原为部落名称,蒙古语是“保卫”或“看守”之意。 喀喇沁县境,战国初为东胡地。魏、晋时属鲜卑她。十六国时属前燕地。北魏时属营州地。隋属柳城郡她。汉属右北平郡。唐属营州地。唐末被库莫奚所居。辽属中京道。统和四年(982年)置阜俗县。统和十六年(998年)置利州。南境为潭州龙山县,北境为富庶县。金属北京路利州。元属大宁路利州龙山县。明属大宁都指挥使司的营州中卫地,后改属诺音卫地。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置喀喇沁左翼旗(治所初在官大海,后迁至南公营子)。清乾隆五年(1740午)设塔子沟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塔子沟厅为建昌县。实行蒙汉分治:汉族归县管辖,蒙古族归旗管辖。一抉儿土地上有两套行政建制,旗县并立。民国三年(1914年)将建昌县又改为凌源县。民国二十年(1931年)分设凌南县。1937年凌源、凌南二县合并为建昌县。1940年撤销县。将喀喇沁左翼旗改为喀喇沁左旗,统归喀喇沁左旗管辖。 解放后成立喀喇沁左旗人民政府(驻地大城子镇)属热河省管辖。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后,划归辽宁省管辖。1958年4月1日,成立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归朝阳地区行政公署领导。现为朝阳市辖县。(以上摘自“辽宁地名信息网”) 2000年,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辖10个镇、7个乡。总人口397469人,各乡镇人口: 大城子镇 68491 南公营子镇 26217 山嘴子镇 19464 南哨镇 13805 公营子镇 30960 白塔子镇 27434 中三家镇 15658 老爷庙镇 22139 六官营子镇 22607 平房子镇 26962 十二德堡乡 28236 东哨乡 15873 羊角沟乡 17582 草场乡 7951 坤都营子乡 10974 卧虎沟乡 9697 水泉乡 30119 官大海农场虚拟乡 330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
北票市 |
北票是由于煤矿开发而得名。清光绪年间,有一杜姓者发现了小扎兰营子、兴隆沟、木多土鄂赖(北票工农村)、大梁岗子(今北票和尚沟煤矿二井)四处有煤层,经土默特旗报奏热河都统廷杰批准,于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准奏,并发给窑照四张(即龙票),准予开采,因四地皆在朝阳以北,故称“北四票”,后来简称北票。 北票市隶属于中国辽宁省辽西朝阳市,位于朝阳市的东北部,大凌河中游。东与阜新蒙古自治战县毗邻,南与锦州市义县、凌海市相邻,西、西南与朝阳市区、朝阳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区敖汉旗、奈曼旗交界。位于亚沿海地区,西、北与承德、赤峰两市,东、南与锦州、阜新两市构成两个经济三角区。地处东经120°15′至121°18′,北纬41°23′至42°17′之间。现辖5个镇,29个乡,5 个农林场。东西83.25公里,南北长129.5公里,面积4582平方千米 。光绪三十年(1904)属朝阳县。1946年设北票县,1985 年改为北票市。金属矿有金、铁、铝、钼、镍等,非金属矿有萤石、重晶石、白云石、大理石、玄武岩、硅石、花岗石、钾长石、方解石等。药用植物有柴胡、酸枣、车前子、防风 、桔梗等 。野生动物有狐、豹猫、蝮蛇等。土特产主要有山枣系列产品、龙王牌绿豆粉丝、杏仁。名胜古迹和纪念地主要有惠宁寺、北票温泉疗养所、平顶山、尹湛纳希纪念馆、北票南山公园、万人坑。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北票市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山区。境内四周高,中间低,西北绵亘大青山脉,南部为起伏的松岭山脉;中部为海拔200米左右的低丘。北票市西北绵亘大青山脉,主要山峰平顶山,海拔1074米。南部为起伏的松岭山脉;中部为海拔200米左右的低丘。 气候特点 北票市属中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积温高。年平均气温8.6℃。一月平均气温-11.1℃,最低气温-26.6℃;七月平均气温24.7℃,最高气温40.7℃。年平均降水量509毫米。无霜期153天左右。年平均日照2861小时。 水文状况 凌河及其支流贯穿中部形成了较宽阔的河谷平原。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全省第三大的库容16.5亿立方米的白石水库坐落北票。自来水日供水能力4万吨,水源取自地下水。 土壤类型 全市共有耕地177万亩,土壤分褐土、棕壤土、草甸土三类,其中褐土占81%。 矿产资源 1、煤炭:煤炭资源丰富,主要探明的煤矿有四处,其中中型煤田一处,小型煤矿有北票市和尚沟煤矿区、北票市桃花吐白腰煤矿区、北票市巴图营煤矿区三处。煤种为汽肥煤、焦煤、褐煤,发热量3000-6000大卡。北票市辖区内煤炭保有储量13285.3万吨,其中基础量(122b)3566.64万吨,资源量(333)9718.66万吨。未开发煤田有巴图营子煤田、白腰煤田、兴顺德煤矿,已探明该三处合计储量1889.5万吨。 2、铁矿:全市铁矿资源储量1.14亿吨,主要分布在龙潭、平房、娄家店、宝国老等乡镇。矿床属鞍山式贫磁铁矿,平均品位30%以上,年铁粉加工能力为150-200万吨,铁精粉品位在66%以上。 3、金矿:现探明储量的金矿床13处,主要分布于市内北部的9个乡镇(北四家、台吉营、北塔子、黑城子、宝国老、娄家店、东官营、西官营、龙潭)。累计探明储量C+D级13575.05Kg,现保有储量10448.53Kg,其中基础量(122b)3643.46Kg,资源量(333)6805.07Kg。岩金4821.34Kg,砂金1928.38Kg,年产黄金万两。矿床中伴生有银、铜等有益矿产。 4、沸石:主要分布于大凌河沿岸的上园、南八家、章吉营、下府、凉水河、巴图营、长皋、红石砬及西官营、东官营等10个乡镇。矿床属火山岩相沉积型斜发沸石,品种有灰绿色、灰白色、紫色等多种颜色,矿层产状平稳,厚度在5-50米之间,地表覆盖层薄,适合露天开采。目前主要用于水泥掺合剂、饲料填加剂、净化污水处理、离子交换剂和催化剂,还可作为农药的载体以延长药效。保有资源量(333)3609.9万吨,远景储量6亿吨。矿石的斜发沸石含量在60-80%之间。 5、膨润土:主要分布于北票市常河营、长皋、宝国老、东官营、西官营、蒙古营、泉巨永、哈尔脑、上园、三宝营、南八家等乡镇。膨润土又称膨土岩、斑脱土。保有资源量(333)1326.1万吨,估算远景储量1500万吨,矿石属钙基土,具有一定层次,一般厚度2-50米,含蒙脱石57-92%。经浙江省地矿所的初步评价,是适合制作高效活性白土及铸造型砂粘合剂的优良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油钻泥浆,铸造型砂粘结剂、净化、脱色剂等 6、高岭土:主要分布在三宝矿、宝国老镇,地质储量3118.56万吨,其中基础量(122b)294.77万吨,资源量(333)2823.79万吨。高岭土类型有两种,一是沉积型硬质高岭土,二是花岗岩构造破碎带中的风化高岭土,是陶瓷、搪瓷、化工、造纸等工业重要原料。 7、钾长石:主要产地为宝国老镇、常河营乡。该市钾长石资源相当丰富,经辽宁省地矿局勘探证明,远景储量63500万吨,其中C级储量为5500万吨,C+D级储量为58000万吨。矿床呈层状产出,层次较稳定,且地质条件简单,适宜露天开采。钾长石用途广,它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领域,其次钾长石可用于陶瓷、玻璃等工业;还可利用它生产钾镁肥及活化剂,开发前景可观。 8、珍珠岩:产于北票市长皋、上园等乡镇。估计储量在200-400万吨之间,保有资源量(333)272.5万吨,矿石为酸性火山玻璃质熔岩,可见少量点状、片状矿物,如斜长石、黑云母、石英等,但含量均较低,颜色有深灰色、灰绿色、褐色等,具有玻璃光泽。体松、无毒、无味、导热系数低,膨胀倍数为18-25,化学性能稳定,是保温、洗涤及土壤改良的理想材料。珍珠岩应用范围广,用途较大,主要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还可用于油田、电业、供热等保温。 9、麦饭石:分布于北票市东官乡一带。与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有过联合研究的历史,保有资源量(333)50万吨,含有34种元素,其中微量元素26种。所含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对人体都是有益的。可用于净化水质、药用治病、消除公害及环境污染。化学成分如下: SiO2 MnO Na2O TiO2 MgO P2O5 67.78% 0.07% 4.85% 0.5% 0.79% 0.21% Al2O3 CaO 烧失量 Fe2O3 K2O FeO 15.76% 1.48% 1.33% 2.00% 4.12% 1.17% 10、石灰石:分布在北票南山、骆驼营、台吉、兴隆沟、南八家、桃花吐、常河营、哈尔脑等地。估算储量1亿立方米,矿层厚度大,适合露天开采,是水泥、建材行业理想原料。建筑、白灰用保有资源量(333)1749.2万吨,氧化钙含量45-50%,氧化镁含量1-7%,二氧化硅含量4-6%。水泥用石灰石保有资源量(333)3136.67万吨,氧化钙含量48%,氧化镁含量2-5%,二氧化硅4-6%。化学成分: SiO2 K2O CaO MgO 4-6% 0.06% 45-52% 1-7% 11、花岗岩:分布于龙潭、小塔子等乡镇。主要为黑白花、粉红等颜色。经地质部门普查,岩体稳定,易开采、图案十分美观。龙潭乡保有资源量为(333)7441万立方米。小塔子乡保有资源量(333)1200万立方米,基本未开发。 12、建筑用砂板石:分布于下府、凉水河、大板、上园、长皋等乡镇。凝灰质砂岩型板岩,属沉积型砂岩石,颜色有绿色、白色、粉色。资源量9600万立方米,主要产品为各种建筑用规格石及园林工艺品。 13、水泥石:北票市水泥石由石灰石、石英砂岩、铝矾土三部分组成。石灰石矿层赋存于奥陶系统亮甲山组一段和二段之中,储量大。朝阳长宝营子石灰岩矿控制长度1200米,厚度66.13—104。29米,矿石岩性主要为泥晶含白云质灰岩,1989年经辽宁省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的储量为3.174万吨,另外还有南八乡平台村石灰石矿。北票三宝的石英砂岩赋存于震旦纪大红峪组。化学成分如下: L.O.I 0.29 SiO2 95.87 Al2O3 0.75 Fe2O3 0.67 CaO 0.82 MgO 0.16 K2O 0.60 Na2O 0.01 SO3 0.19 。北票市三宝铝矾土矿,粒度≤80mm,化学成分如下: L.O.I 14.43 SiO2 46.01 Al2O3 36.79 Fe2O3 0.86 CaO 0.36 MgO 0.15 Na2O 0.11 SM 1.22 AM 42.8这三部分都能满足生产水泥原材料的需要。 14、古生物化石资源:主要是上园四合屯鸟华石,产有中华龙鸟、圣贤孔子鸟、粗状原始祖鸟、长趾辽宁鸟以及鹦鹉嘴鸟,哺乳动物类五尖张和兽、金氏爬兽。除此之外沿有龟鳖类、兽角类恐龙、钱类(北票鲟、狼鳍鱼)、叶肢介、介形类、三尾拟蜉游、植物、昆虫等化石。1998年8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辽宁省北票四合屯为国家级鸟鱼化石地质遗迹资源自然保护区。 15、矽化木:产于北票市巴图营乡马大沟至锅顶山一带、长皋乡老窝村、兴顺德等地,矽化木直径0.1—0.4米,长0.2—6米不等。 地名由来 北票是由于煤矿开发而得名。清光绪年间,有人发现了小扎兰营子、兴隆沟、木多土鄂赖(北票工农村)、大梁岗子(现和尚沟煤矿工井),等处地下含煤,由当时的土默特旗长棍布扎布向热河都统廷杰报奏此事,都统遂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发下龙票四张(即窑照),许可开采,因四地皆在朝阳北,故称“北四票”,简称北票。 历史沿革 北票地域己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北票属东胡山戎之地。 秦属辽西郡。 西汉属幽州辽西郡。 东汉属幽州辽西郡柳城县。 魏晋属昌黎郡。 东晋十六国的前燕、前秦、后燕属昌黎郡 (治龙城今朝阳)。 北燕属昌黎尹龙城。 北魏属营州昌黎郡龙城(和龙城)。 东魏、北齐属营州。 隋属柳城郡柳城县。 唐属辽西郡。天宝元年 (公元七四二年)改营州治所柳城。 辽属中京道,在北票县境内。会同三年 (公元九四0年),设川州治所咸康,辖三县:咸康县(南八家子乡四吉板)、弘理县(土城子)、宜民县 (黑城子镇)。后又设置盛吉县(上园镇)。 金大定六年 (1166年)降川州为宜民县,属北京路兴中府。 元属大宁路川州。 明属营州前右卫屯 (朝阳),后又归泰宁卫 (朝阳至阜新辽河以西后为蒙古土默特所并称卓索图盟的土默特右翼旗)。 清属塔子沟厅东境。 光绪三十年 (1904年)属朝阳县辖。 历史名人 尹湛纳希 尹湛纳希(1837—1892)蒙古族小说家。汉名宝衡山,字润亭。出生于原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忠信府(今辽宁省北票市下府蒙古族乡中心府村)。其父是一位爱国将领和古籍收藏家﹑历史学者。 尹湛纳希自幼从塾师学会了蒙﹑汉﹑满﹑藏文字,对蒙﹑汉古典文学造诣颇深,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擅长丹青。他一生未出仕,青年时代常以文会友,饮酒赋诗,谈古论今。游历过内蒙古部分盟旗和国内一些名胜古迹,结识不少学者名流,这对他增长阅历,开拓视野,积累创作经验,起了积极的作用。 尹湛纳希30岁以后,社会陷入-,家道中落。社会﹑家庭急剧的变动,使他思想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一方面为生计奔波,另一方面发奋著书立说,对社会问题予以关注和探索。继续撰写其父未竟遗著《青史演义》,断断续续历经20年,终告完成,还创作了长篇小说《一层楼》﹑《泣红亭》和《红运泪》(未完成),以及杂文﹑诗歌等;并曾将《红楼梦》和《中庸》译成蒙文(已散佚)。 《青史演义》,又名《大元盛世青史演义》。计划写一百二十回﹐至元亡为止。现出版69回,前59回写成吉思汗及其祖先的历史,后10回为斡歌歹即位后的历史。1980年在检查鉴定尹湛纳希的抄本中,发现补充旧章回的新30回。该书目前所存仍为69回。尹湛纳希在书中对成吉思汗及其将领﹑部属倾注了满腔热情,描绘了成吉思汗率诸将领统一各部的英雄业绩,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展现出12﹑13世纪蒙古草原的历史风貌。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人物形像。《一层楼》是尹湛纳希学习《红楼梦》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题材写成的长篇小说。《泣红亭》是她的姊妹篇。 尹湛纳希的创作,为丰富民族文学宝库,促进蒙﹑汉文化交流以及丰富和发展蒙古族文学体裁和文学语言,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民族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行政区划 北票市辖6个街道、7个镇、18个乡、2个民族乡:城关街道、南山街道、冠山街道、桥北街道、三宝街道、台吉街道、西官营镇、大板镇、上园镇、宝国老镇、黑城子镇、五间房镇、台吉镇、长皋乡、小塔子乡、马友营蒙古族乡、蒙古营乡、泉巨永乡、大三家子乡、东官营乡、龙潭乡、哈尔脑乡、南八家子乡、章吉营乡、三宝营乡、巴图营乡、台吉营乡、北塔子乡、娄家店乡、北四家乡、凉水河蒙古族乡、三宝乡。 南山街道办事处驻文教,人口5.18万人,面积4平方千米,辖11个社区居委会:骆铁、北大路、电厂、孤岛、建设、花园、文教、体育场、舍宅、和平北、和平南。 台吉街道办事处驻金山,人口2.95万人,面积6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居委会:舍宅、二工村、金山、新兴、西部、兴台、大井、四井。 三宝街道办事处驻宝中,人口2.2万人,面积5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文化、舍宅、宝中、宝北、五工村、和尚沟。 桥北街道办事处驻北纺路东,人口1.11万人,面积4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纺化、北纺路东、北纺路西、金矿。 城关街道办事处驻振兴,人口3.01万人,面积3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居委会:西大桥、五工村、桃园、振兴、工会、川州、北大桥、站前、矿里。 冠山街道办事处驻冠山,人口2.92万人,面积3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居委会:冠山、冠山新村、三工村、东山、四工村、七彩虹、岳家沟、新工村。 东台吉街道办事处驻南山,人口1.86万人,面积48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郑家窝铺、宋杖子、东台吉、西台吉、南山、坤吐波罗、哈只海沟。 宝国老镇镇政府驻小城子,人口2.33万人,面积234平方千米,辖20个村委会:宝国老、扣卜营子、边家沟、韩古屯、波立吐、坎家杖子、丛家杖子、弥力营、马达营子、老西沟、三座店、金家杖子、马家沟、十八奤、太平沟、河南、西树林子、杜家杖子、苏家窑、下洼。 黑城子镇镇政府驻黑城子,人口2.13万人,面积176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黑城子、和尚沟、小城子、米家窝铺、冠山、平安地、四万贯、板达营、祥顺号、十二道营、东街、大庙、兴顺德、靠山屯、杨家窝铺。 西官营镇镇政府驻西官营,人口2.55万人,面积203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西官营、白家石场、馒头沟、梁家杖子、勿拉汗、扣卜营子、大巴里、松树台沟、唐杖子、韩杖子、尹杖子、好松沟、河北、杨树林子、西山嘴。 上园镇镇政府驻上园,人口1.72万人,面积250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朝阳寺、上园、靰鞡草沟、三巨兴、王道营、水口子、土宝营、靠山屯、胜利屯、小北沟、炒米甸子、沟口子、马代沟、四家子、前燕子沟。 五间房镇镇政府驻五间房,人口3.46万人,面积109平方千米,辖20个村委会:城子地、骆驼营子、五间房、大兰旗、庄头营子、王兰旗、岳家沟、黄杖子、四吉板、西牌楼沟、北山、刘家沟、西高楼、兴隆洼、东高楼、土城西街、前街、上油坊沟、下油坊沟、东牌楼沟。 大板镇镇政府驻金岭寺,人口0.75万人,面积155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孤家子、波台沟、金岭寺、敖宝营子、八九代沟、黄土坎子、下烧锅、康家屯。 东官营乡乡政府驻东官营,人口2.13万人,面积220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东官营、海丰、小三家、土洞、炮手营子、黄古屯、小巴沟、来存沟、汤泉子、东山嘴子、瓦房、西仓。 三宝乡乡政府驻三宝,人口2.12万人,面积143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三宝、扎兰营子、三家子、兰旗东沟、海丰沟、薛台子、铁营子、烧锅地、小苏营子、下河套、红石砬、大板沟、兰旗营子、瓦匠沟。 泉巨永乡乡政府驻泉巨永,人口1.39万人,面积162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存珠营子、大甲营子、巴里营子、娄家沟、下十八台、泉巨永、涌泉、黄家沟、十二吐默、双山子、狮子沟。 三宝营乡乡政府驻三宝营,人口0.8万人,面积102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三宝营、二道沟、房身沟、陈奎营、平房、南头道营、大岭、白侍郎沟。 北塔子乡乡政府驻翟家营子,人口1.26万人,面积154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房身、西山、三家窝铺、前梅林皋、后梅林皋、牛家店、勿苏吐鲁、白塔子、广富营子、陈家梁、北沟、翟家营子。 台吉营乡乡政府驻台吉营,人口1.26万人,面积162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画匠沟、南台子、生金、牤西沟、北梁、郎家窝铺、八里铺、台吉营、二色、四合成、生金窝铺。 娄家店乡乡政府驻吉祥沟,人口1.45万人,面积174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南四家子、上扎兰营子、北台子、洞子沟、他拉皋、生金皋、七家子、冯家营子、棒槌山、营房、汤沟、来其营子、吉祥沟、郭家营子。 北四家乡乡政府驻北四家,人口1.01万人,面积173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上台子、三道梁、克洛湾、北四家、陶家沟、东荒、王增店、水泉、大力虎。 凉水河蒙古族乡乡政府驻凉水河,人口1.13万人,面积215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万松山、水泉沟、凉水河、高台、艾树沟、下湾子、柳条沟、双庙、周家沟、台头沟、厚土沟、坤都龙沟、十二台沟、三府。 常河营乡乡政府驻常河营,人口1.08万人,面积180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常河营、旧烧锅、老爷庙、新建、马家窝铺、六家营子、马家营子、赵麻沟、新立屯、姜家店。 小塔子乡乡政府驻小塔子,人口1.04万人,面积147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上平房、黄花沟、西营子、石场、莲山、头道营、四家子、虎爪、小塔子、西街。 马友营蒙古族乡 乡政府驻马友营,人口1.67万人,面积210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马友营、新秋、小乌兰、乌兰山、郎中营、巴思营、大庙、郭家店、打草沟、北平房、东台子、大乌兰。 大三家子乡乡政府驻大三家,人口1.61万人,面积97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大三家、三家、乃林皋、庙下、兴隆沟、糖坊、四吉板、羊肠沟、小巴里、东房身。 蒙古营乡乡政府驻蒙古营,人口1.58万人,面积147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南荒、东山、蒙古营、朝阳沟、莱阳营、于杖子、塔营子、下榆树底、跃进、九龙山、前龙潭沟、大巴沟。 龙潭乡乡政府驻东四家子,人口1.73万人,面积206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榆树底下、董家湾、西马架、东四家子、三家梁、赵胡子沟、龙潭、正北沟、沟门子、万杖子、前井子、大杖子、三井子。 长皋乡乡政府驻长皋,人口1.18万人,面积215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长皋、-洞、下长皋、小四家、老窝铺、白相屯、扎兰沟、塔子沟、松树梁沟、下窑、东地。 南八家子乡乡政府驻南八家子,人口1.01万人,面积117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南八家子、四家板、大营子、西沟、-台沟、平台子、雹神庙、木匠沟、十家子、红村。 巴图营乡乡政府驻巴图营,人口1.41万人,面积161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巴图营、崔家杖子、油坊、古家子、龙王庙、下杖子、铁吉营、大夫营子、五家子、彩风沟、中屯、庙屯、辛店、白银沟。 哈尔脑乡乡政府驻哈尔脑,人口1.84万人,面积144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刘家杖子、哈尔恼、小官营子、铧子炉、河东、李杖子、水库、平洼、黄土梁、粉房、新亭、下杖子、张家店。 章吉营乡乡政府驻章吉营,人口1.14万人,面积140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章吉营、管草沟、徐四花营、偏石砬子、松树营、下甸、三官营、牛营子。 人口民族 全市共有人口619794人,其中城市人口173964人,农村人口445830人。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0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有5961人,技术种类涵盖各行各业。汉族为主,有汉、满、蒙、回、朝鲜、锡伯、达斡尔等15个民族。 交通运输 北票市境内有锦承铁路可直通北京、沈阳、大连、锦州、承德等城市,公路以贯通关内外的大动脉101国道和305线为轴心。形成了四通八达、连接城市的交通网络。距机场45公里,港口150公里。方便快捷的高速公路更使您畅行无阻,公路到沈阳3小时,北京5小时。 经济概况 工业 北票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形成了以机械、食品、轻纺、建材、冶金、化工为主的六大行业,创立了一批名优产品。 农业 北票市土地面积681.75万亩,粮食年总产量达27万吨。其中:主要粮食作物玉米、高粱年总产量达18万吨,籽粒饱满、品质优良,含淀粉60%以上,远销华南、西北、西南地区,年出口在2万吨以上。北票市还盛产以荞麦、红豆、绿豆、黑豆为主的小杂粮,质地纯净、营养丰富,年产量在千吨以上。年制种面积13.3万亩,年产优质种子2.75万吨。保护地蔬菜已初步形成产业化,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蔬菜30万吨,产值3亿元,拥有东北最大的以西红柿为主的批发市场,所产西红柿以个大、皮厚、色正味纯享誉东北三省,并出口俄罗斯。该市还是天鹰椒的主要产区,年产量达1000吨,产品具有皮厚、颜色深红、味道纯正的特点,深受日本、南韩、美国客商的欢迎。 全市有林面积2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0.9%,其中经济林70万亩,果园面积25.1万亩,品种有苹果、梨、葡萄、杏、枣、山楂等,年总产量2.15万吨,由于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产水果颜色鲜艳、酸甜适度、果香浓郁,便于储藏。 北票市还是野山杏和山枣的主要产地,年产优质杏仁2000吨,山枣900吨,此珍果均是野外自然生长,具有“三无”特点,有“轻身延年、健身益寿”之功效。100万亩天然草场,35万亩人工草场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全市黄牛存栏6.4万头,年出栏3.2万头,为全国商品牛基地县(市)之一,所产黄牛品种优良、肉质细嫩、脂肪少、出肉率高,深受客户欢迎。羊、禽、兔的饲养也有相当规模,年出口禽、兔各30万只以上。并正在向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 主要农副产品 玉米:年产量:118,150吨,水份14.5以下,异色粒6%以下,不完善粒8%以下,杂质2%以下。 红高梁:年产量:95,000吨,水份14.5%以下,杂质2%以下。 荞麦:纯粮率93%以上,水份17%以下,苦荞2%以下,杂质2%以下。 谷子:年产量:25,000吨,容重每公升668-680克,杂质4%以下,水份14.5%以下。 芸豆:红色、白色、花色三种。水份14%以下,杂质1%以下,不完善粒、不成熟粒3%以下。 小豆:红色、花色,水份12.5%以下,杂质1%以下。 绿豆:粒直径4mm以上,千粒重30-60克,纯粮率94%以上,水份14%以下,杂质1%以下,不完善粒、不成熟粒8%以下。 芝麻:含油52%,PH值4以下,水份8%以下,杂质1.5%以下,年产量:1370吨。 蓖麻籽:含油49%以上,水份8%以下,不完善粒、不成熟粒5%以下,杂质2%以下。 葵花籽:含油量29%以上,杂质3%以下。 蜂蜜:槐花蜜、荆条蜜、枣花蜜、荞麦蜜及杂花蜜。自然含水18%以下,浓度40%以上,含糖5%以下。 苦杏仁:成仁率78%以上。不成熟粒4%以下,破碎粒1.5%以下,异种粒2%以下,杂质1%以下。 辣椒:年产量20000公斤。 山枣:年产量500吨,天然野生,无公害、无污染。 苹果:年产量:4500吨,品种:国光、黄元帅、红元帅、红星。 梨:年产量:2800吨,品种:白梨、酸梨。 西红柿:年产量:1-2亿公斤,品种:美国大红、以色列101。 葡萄:年产量:150万公斤。 药材:甘草、黄苓、麻黄、柴胡、远志、苍术、玉术等。 牛:存栏:2.2万头 羊:存栏:19 |
凌源市 |
凌源市隶属辽宁省朝阳市,因大凌河发源地而得名,位于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是连接京沈两大都市群、沟通内蒙古腹地与沿海港的重要交通接点城市。北与建平县、内蒙古宁城县毗连,东北及东与喀左县接界,西及西北与河北省平泉县相邻,西南与河北省宽城县、平泉县接壤,南与建昌县、河北省青龙县相连,东南与建昌、喀左两县搭界。地理坐标为北纬40°35′50"~41°26′6",东经118°50′20"~119°37′40"。南北斜长93.3公里,东西宽66.1公里,总面积327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2%。距沈阳435公里,距北京371公里。全市现有8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11个乡、239个行政村。 全市现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宗教,宗教信徒4万多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 凌源矿产资源富集,现已探明矿藏50余种,其中石灰石、膨润土、铁、黄金等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采价值。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著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将中华民族文明史向前推进1000多年。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级旅游资源——热河古生物群化石产地的核心地域,许多珍稀古生物化石被称为“惊世大发现”,距城北十余公里的热水汤地热温泉,被誉为“关外第一泉”和全国八大名泉之一。森林覆盖率50.8%,域内南部青龙河流域是省内面积最大的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前景。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省支持辽西北加快发展和作为全省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县的历史机遇,立足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打造特色,以加快推进“一主四化”进程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富民”、“城市牵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环境优化力度,工业化发展大幅度提速,支撑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加快形成,城市化水平逐年攀升,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明显改善。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实现58亿元、2亿元和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了6200元、3650元。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凌原市境内山脉、丘陵、河流、盆地相间分布。地势中部隆起,西南、北部向东南倾斜,大体上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努鲁儿虎山脉与七老图山脉纵贯凌源市东西两侧。主要山峰有红石砬山、平项山等,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 气候特点 凌源市处于中温带亚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0℃。一月平均气温-11.2℃,最低气温-37.6℃,七月平均气温23.3℃,最高气温35℃。雨热同季,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 水文状况 凌源市主要河流有大凌河和青龙河。大凌河发于凌源市,东流入喀左县;青龙河源于市境西部和河北省抬头山一带,南流入河北省。 矿产资源 凌源境内矿产资源富集,现已探明矿藏50多种,石灰石、膨润土、铁、黄金等储量大、品位高,石灰石探明储量6000万吨、保有储量291万吨,膨润土探明储量700万吨、保有储量20.7万吨,铁保有储量280万吨,黄金保有储量78万吨,煤炭资源保有储量130万吨,这些丰富的矿藏资源,极具大规模工业开发价值。 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黄金、珍珠岩、膨润土、萤石、石灰石、重晶石、白云岩、硅石、理石等矿种。现有矿山企业205家,其中黄金生产企业2家,年产黄金超万两;煤炭企业18家,年产原煤10万吨;铁矿石加工企业5家,年产铁精粉40万吨;珍珠岩开发企业12家,年产珍珠岩粉5万吨;2家膨润土矿开采企业,1家膨润土深加工企业,深加工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生产白灰企业12家;白云岩开发企业7家,白云岩资源较丰富,主要分布在刀尔登镇;重晶石生产企业1家,保有储量大约在9万吨;硅石开采企业4家,规模较小。 现在尚未得到开发的矿产资源有,沟门子镇1.4亿吨储量的菱铁矿,已成为凌源钢铁集团后备资源基地。刘杖子乡、三十家子镇石英岩储量近1亿吨,该资源可以作为玻璃主要原材料。三家子乡石灰石、大王杖子乡六方理石及探明储量1.7亿吨的硅石,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乌兰白、四官营子、瓦房店的锰铁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地名由来 凌源县名始于民国三年(1914年)。据《凌源县志》载,“凌源县治在前清(乾隆)五年设塔子沟厅,乾隆四十三年改名为建昌县。民国三年春,省令准部咨,以江西省建昌府,故改建昌县以免雷同。凌源县知事孙廷弼以大凌河源出要路沟士金搭,谨援沁源洮源之例,呈请转咨准改凑源县,此定名之理由也。”由此可见,凌源县县名,是为避免原名建昌县与江西省建昌府重名,遂依大凌河发源地而命名。 历史沿革 据考古资料记载,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即在本县境内劳动、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城北15公里处的牛河梁,“曾存在一个具有国家雏型的原始文明社会”。 商代属孤竹国地。 周初为燕国疆域,燕昭王十二年置右北平郡,这里属右北平郡。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于今东城安杖子村置县,名平刚,仍隶右北平郡。 汉,公元前202年,右北平郡移至平刚,这里成为郡、县两级治所。 东汉建武后,右北平郡治迁土垠(今河北丰润东南),本境为乌桓地。 三国,为魏地。 晋,初属鲜卑段部,后并入慕容部,先后为前燕、前秦、后燕和北燕地。 南北朝时期,归北魏、北齐所辖。 隋,隶辽西郡柳城县。 唐,隶营州柳城县,后为厍莫奚、契丹地。 辽,为榆州(领和众、永和二县)、潭州龙山县(喀左白塔子)地,隶中京道大定府。 金,属和众、龙山二县地,隶北京路。 元,为和众县、龙山县和惠州地,隶大宁路。 明,为营州左屯卫和中屯地,隶大宁都指挥使司(治所今宁城黑城子)。永乐(1403年)后,大宁都司 南迁,此地被废弃。天顺(1457年)后,属兀良喻朵颜卫地。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为蒙古达颜汗后裔各部所辖。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为喀喇沁左翼旗地,隶卓索图盟。 清,乾隆三年(1738年),于今城关设塔子沟厅,隶直隶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撤厅置建昌县,隶承德府。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隶朝阳府。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江西建昌府重名,依大凌河发源于本境,改称凌源县,隶热河特别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隶热河省。 民国二十年(1931年),划出部分区牌,建凌南设治局。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日军侵入,建立伪政权,隶伪热河省公署。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凌源、凌南合并为建昌县,治所迁至今建昌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废县存旗,属伪喀喇沁左旗公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凌源光复后,建立县政府,隶属冀热辽区热东专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国民党军进占县城,建立县政府。 1947年6月,凌源县城解放。 1948年12月,热东专署被撤销,凌源县隶热河省。 1956年1月,热河省撤销,凌源县划归辽宁省锦州专区。 1959年1月,隶辽宁省朝阳市。 1992年2月14日,撤县设市,成立凌源市(县级市),仍隶属辽宁省朝阳市。 2007年5月10日,凌源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镇设街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凌政发[2007]16号),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凌源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辽政[2007]84号),将凌源市撤镇设街及行政区划调整情况通知如下: 一、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镇街道办事处,将原南街街道办事处康柠社区划入城关镇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城关街道办事处辖1个社区、7个村,分别是康柠社区、西五官村、马场村、东山村、凌河村、十五里堡村、八里堡村、安村子村,辖区面积66.3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地南大街,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二、红山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凌北街道办事处,原城关镇八间房村划入凌北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凌北街道办事处辖8个社区、1个村,分别是客车社区、鸿远社区、西一社区、西二社区、凌钢东社区、红山社区、鸿远社区、莫胡店社区、八间房村,辖区面积9.6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地光荣路56号,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三、撤销凌北镇,设立红山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红山街道办事处辖5个村,分别是牛河梁村、葛沟村、建昌沟村、凌北村、庙东村,辖区面积53.8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地庙东村,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四、工业园区办事处更名为兴源街道办事处,辖原红山街道办事处底盘社区、配件社区、轻工社区,原万元店镇祝家营子村、朝阳沟村,原凌北镇庙西村。区划调整后,兴源街道办事处辖3个社区、3个村,辖区面积28.88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地庙西村,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五、将原城关镇城北村划入北街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北街街道办事处辖8个社区、1个村,分别是光明社区、铁北社区、西街社区、粮市社区、金瑢多社区、天元社区、东环社区、铁西社区、城北村,辖区面积11.27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地北大街,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六、将原城关镇城南村划入南街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南街街道办事处辖8个社区、1个村,分别是兴隆社区、南门外社区、花墙子社区、文化社区、分局社区、红卫社区、馨王社区、站前社区、城南村,辖区面积7.21 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地市府路西段,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七、将原凌北镇瓦庙子村、五里堡村、东五官村、房申村、辛杖子村划入东城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东城街道办事处辖3个社区、7个村,分别是安居社区、仪表社区、鑫泰社区、单家丫村、高杖子村、瓦庙子村、五里堡村、东五官村、房申村、辛村子村、辖区面积49.13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地单家店村,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文物古迹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凌源与建平交界处、努鲁儿虎山谷间绵延十余公里的山梁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位置东经119°31′,北纬41°21′,为半山地、半丘陵地貌,海拔600—650米。 经考古调查与挖掘,在此先后发现红山文化遗址二十多处,包括祭祀址和积石墓群,地址分布以牛河梁〔Ⅰ〕地点(女神庙)大型山台为中心,周围众多积石墓群依山势布局,形成主体范围东西约5公里,南北2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加上有关遗址点,分布区域约为50平方公里上下的遗址群,目前已发掘的共有5处地点。在东西约10公里、南北约5公里连绵起伏的山岗上,有规律地分布着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群,组成一个独立于居住区以外、规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遗址群。同时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石器、玉器。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自1981年发现以来,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兴趣及有关方面高度重视。辽宁省专门在牛河梁建立考古工作站,中国考古学会一百余名专家会聚牛河梁进行研讨,英、美、法、日、印等国有关学者纷纷前来考察。他们一致认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不仅是中华民族史前圣地(将中华民族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也是世界文明中心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组织也多次派人评估,并委托英国剑桥大学的专家现场考察。专家、学者通过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综合科学研究认为,从神庙的女神塑像可以看出,红山先民已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进入到较高级的祖先崇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神权观念。从积石冢的大小和位置排序,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从积石冢中心大墓和随葬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人独尊”的王权观念。从祭坛和大型祭祀活动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观念。从玉葬之礼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观念和中国传统的礼制观念。考古界权威人士把牛河梁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联系起来,指出“黄帝时代的活动中心,只有红山文化时空框架可以与之相应”。因此,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遗址群和大量玉器的发现,以确凿而丰富的考古资料证明:她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的物证,对中国上古时代的社会发展史、传统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都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曾两次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新曙光”,被收进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清真寺 位于市区内北建昌街路西,建于乾隆初期,是境内建筑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为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场所。寺庙正门3间,左右侧门各1间,院中部有垂花门楼一座,正殿面阔5间,进深5间硬山式建筑,殿前抱厦,殿后有望月楼,殿前两侧有配殿,左侧有沐浴室,寺内存有清嘉庆二十一年记载喀喇沁左旗王府施舍地基银事的碑石一方。寺庙在“文革”期间遭到损坏,1982年得到全面修缮,恢复了原貌。寺内有诸如茶坛、掸瓶、鼻烟壶、头饰、金银器等传世和民间收集的文物,珍贵文物有文徵明的《行草书四季诗》,朱一樗的《草书千字文》、《土尔扈特归顺图》和乾隆御制《宝典福书》。 万祥寺 位于宋杖子镇康官营子村,建于乾隆四年。史料记载,乾隆八年,乾隆皇帝去盛京(沈阳)曾驻跸于此,赐名万祥寺。该寺建于山坡上,依山就势,呈阶梯式,在中轴线上建有五层殿堂及钟楼鼓楼、左右配殿等建筑物,首层为硬山式建筑天王殿,二层为歇山式建筑罗汉殿,内奉十八罗汉。第三层大雄宝殿为具有汉藏结合式建筑风格的两层殿堂,歇山重檐,呈方形,进深6间,面阔7楹,殿内有24根青石方柱,在殿中后部有进深1间面阔3楹的大佛龛,佛龛上部为木质云龙镂空雕饰,立柱为盘龙浮雕,原供有4米多高的释迦牟尼佛像,左右为其弟子可难、迦叶铜站像(现不存),上层有歇山顶佛殿和角楼。殿正中原供有宗喀巴大师铜像,四周为其他佛像,藻井天花的彩绘,至今仍清晰耀眼。第四层为面阔5楹进深3间两层硬山楼阁式建筑藏经殿。最后为面阔3楹进深6间硬山卷棚式建筑阎王殿。1982年省文化厅拨款对寺庙进行了维修,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凌云寺 凌云寺(俗称关帝庙或老爷庙)位于市府路东段,建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寺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整体布局采用纵轴对称式,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和大殿主体建筑,东西两侧有钟楼和鼓楼,大殿和天王殿两侧各有配房5间,共20间,天王殿配房是滚龙脊,大殿两侧配房是硬山式脊,山门是歇山翅脊式建筑,钟鼓二楼二层歇山四角主体大殿为硬山式,前为歇山卷棚式建筑,与主体紧密相连浑然一体,凌云寺后殿原供奉关羽、周仓和关平,两侧还供火神和药王,山门中间两侧供奉马童,二殿为过廊,屋内四壁饰以内容丰富的壁画。寺庙在凌源及周边地区曾名蜚一时,现游人香火不断,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寺院。 四官营子白塔 此塔位于四官营子镇魏杖子村西3华里的小塔沟大黑山麓。为辽代所建六角六级实心密檐式砖塔,塔外体喷以白灰浆,高约15米,每层出砖檐,檐坡用板瓦和筒瓦建筑,底层每面皆雕一菩萨像。为朝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八里堡古塔 此塔位于宋杖子镇境内,为八角七级密檐实心砖塔,顶部已残破,塔基座部有近代石砌保护工程,须弥座上部各面有砖雕菩萨坐像,两侧为胁侍立像,上有砖雕斗拱,此塔位于辽代榆州城址西方,从建造形制和用材推断,当系辽代所建。 天盛号金代石拱桥 位于三家子乡天盛号村,横跨古河床,为五柱头四栏板单孔石拱桥。桥身长5米,宽4.7米,高3.4米,桥孔跨度2.9米。桥有上下拱,上拱呈半圆形,下拱呈半椭圆形。桥身两侧砌出八字拦水翼墙。桥面以90多块条扇形石条彻成,白灰灌缝。束腰用铁链固定。桥拱两面有圆脸石,每段上面有直径28公分的浮雕大莲花一朵,花朵八瓣五蕊,外用30颗圆莲花圈在中间,上下各用5公分粗的弦纹衬托。桥拱中部嵌有修桥志石一方,楷书刻有:“唯大定十年,岁次庚寅,辛亥为朔已卯日,龙山县西50里狗河川刘百通亲笔记,非百通独立而成,赖二刘同心而建,二刘者刘五刘海”字迹。此桥特点采用了上下拱的砌筑方法,以加强桥梁稳固性,使上下拱成为一体,河水从孔道流出。设计独具一格,美观大方。 据考证,大定十年是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为公元1170年。狗河即渗津河,辽金时代称狗河,元以后至今称为渗津河。因此桥建在天盛号村东,故定名为天盛号金代石拱桥。天盛号金代石拱桥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关外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发现,对研究我国桥梁史、朝阳地貌变迁和塞外交通等情况都具有重要价值。已于1984年收入《中国名胜大辞典》,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生物化石 凌源地区自中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从地理上看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沉积岩面积达98%。其中中生代地层出露极为广泛,有极其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凌源古生物化石资源有以下特点:一是分布广。遍及11个乡镇,仅朝阳市级保护区面积就达200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地区则达200平方公里。二是种类多。目前已知有二十几个门类和几百个种类。其中: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类型的孔子鸟、娇小辽西鸟等鸟类化石;有凌源潜龙、神州龙、中华龙鸟、鹦鹉咀龙、翼龙、满洲鳄及东方喙龙等8属8种爬行类化石;有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对象的“攀援始祖兽”等哺乳类化石和中华古果等。三是价值高。凌源古生物化石已有10个世界之最。娇小辽西鸟,是目前世界上鸟类最古老的代表,是原始鸟类向反鸟类演化的中间环节类型,极具科研价值;凌源潜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陆相湖泊中的爬行类之一,为研究水中爬行类的演化、分支首次提供证据;刘氏原白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属于世界上首次发现的还有凌源东方叶肢介、凌源市额尔古纳蚌等,特别是一个全身披满羽毛的小型兽脚类恐龙的发现,再次轰动世界。曾有中美联合科研小组断言,这些化石为鸟类起源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凌源的古生物化石不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也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 历史名人 罗布桑却丹 罗布桑却丹(1875——1928),蒙古族人,蒙古名巴彦陶格涛,汉名白云峰,学名罗布桑却丹,俗称“白三喇嘛”,万元店热水汤村人。出身贫寒,自幼无钱读书,童年即被雇佣热水汤温泉当看门人,得机会到汇善寺下院学经诵典。由于勤奋好学,十七岁时,被喀喇沁左旗所萨克擢任“苏木章京”(乡级文官)。二十岁受命调查住喀喇沁旗的外地人口情况,走访了哲盟各旗,借此了解了不少社会知识,目睹了蒙古族的落后状态,产生了变革现实、振兴民族的进步思想。他历经四年刻苦钻研,掌握了汉、满、蒙、藏四种语言文字。回旗后,放弃“苏木章京”职赴藏求学,途中暂留北京雍和宫,拜师攻读经卷。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他挺身而出,与驻在那里的外国部队几经交涉,保护了雍和宫和附近市民的安全。罗布桑却丹1902年仲科,在理藩院应试,获四种语言固师(相当于翻译)职称。当时他想用发展民族文化教育来振兴蒙古民族。同年科,时值蒙古王公齐集北京之际,他将关于发展教育的呈文递交蒙古诸王公,希望得到支持,结果未能如愿。 1906年,在北京满蒙高等学堂任教。1907年应聘去日本东京外国语学堂任教。1911年7月回国,重新提出发展民族文化教育,由于蒙古王公的冷漠与反对再次失望。1912年8月,受聘任教日本东京都本原寺佛教学堂。1914年8月回国,从北京迁居奉天,在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从事有关蒙文方面的工作。此期间,他曾向当时掌权者提出用新方法发展畜牧业,饲养牛、马、羊的方案,仍未被采纳。罗布桑却丹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发愤著书,用3年多时间写成了全面反映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及其历史发展,被称为蒙古族“百科全书”的《蒙古风俗鉴》。在这部蒙古学研究的珍贵文献里,罗布桑却丹提出蒙古王公封建世袭制以及喇嘛教的传播,是蒙古民族“贫穷落后”的根源。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世界形成之时,分成水、土、木三类”。世界演化之道“日落星出”,“四时循环”,“旋转的太阳,交替的政权”,“贫与富,非永恒”,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等等。《蒙古风俗鉴》于1981年问世之后,引起国际学术界浓厚的研究兴趣,被许多国家翻译出版,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从事对罗布桑却丹及其著作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郭俊卿 郭俊卿是全国特等女战斗英雄。1931年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为了给被地主害死的父亲报仇,她隐瞒自己的真实性别,又将自己的年龄报大两岁,用假名郭富参军。先后当过通信员、警卫员、班长、连队文书和副指导员。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她女扮男装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样,冲锋陷阵,鏖战疆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屡建奇功,被誉为“现代花木兰”。 郭俊卿到部队后,政治思想觉悟提高很快,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她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为人民服务就要服务到底。为完成党的任务,就要不怕流血牺牲。”1947年6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次,班长让她在4个小时以内,将一个命令送到30公里外的部队。天黑路险,她骑着快马在大山沟里奔驰,提前完成了任务。在返回的路上,马已累死,她背着马鞍,走了三四公里路回到驻地。在部队这个大家庭,她以深厚的阶级感情,热心关怀着战友们。平时谁有病,她帮助做病号饭;行军途中,她帮助同志们扛枪、背背包,抢救伤病员。一次行军路过没腰深的河,她带头将病号一个个背过河,而自己因受凉落下了妇科病。 1948年初,她调到战斗班任班长。不久,平泉战斗打响。郭俊卿带领的四班作为突击班,担负夺取城东第二道山梁的重任。当时,全班只有十来支老式步枪和几十颗手榴弹,战士大都是初上战场的新兵,而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60多个敌人。战斗开始后,郭俊卿摇着红旗冲在最前面。突然,跑在她身边的副班长中弹牺牲。她高喊着“为副班长报仇”,带头冲上山梁。敌人发起了反冲锋,她带领战友同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郭俊卿因为指挥机智勇敢,带病坚持战斗,立了功。团里还给四班颁发了“战斗模范班”锦旗。 为了不暴露女儿身的秘密,5年中,她从不脱衣睡觉,也从不和大家一块上厕所、洗澡。1950年4月,劳累过度的郭俊卿生病住进医院,被医生发现了女儿身。同年9月,她作为特等女战斗英雄,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后来,根据组织的安排,郭俊卿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过山东省青岛第一服装厂厂长、山东省曹县民政局副局长等职。1981年离休后在江苏省常州市定居。1983年9月病逝于南京。 罗文 四官营子人,1913年生,中共党员。1933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中国留学生组织的“东北青年解放社”,以读书会形式学习马列主义。1938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34年后,历任冀中军区十七团参谋长,冀东十六军分区副参谋长,第三、四、五纵队副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检查局长、车管部副部长、运输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 行政区划 南街街道 办事处驻文化,人口3.23万人,辖9个社区居委会:兴隆、南门外、花墙子、文化、分局、红卫、馨王、站前、康宁。 北街街道 办事处驻金容多,人口3.1万人,辖8个社区居委会:铁西、光明、铁北、西街、粮市、金容多、天元、东环。 红山街道 办事处驻莫胡店,人口3.15万人,辖11个社区居委会:红山、莫胡店、鸿凌、凌钢东、凌钢西一、凌钢西二、鸿远、客车、轻工、配件、底盘。 东城街道 办事处驻单家店,人口1.34万人,面积17.7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仪表、新泰;2个村委会:单家店、高杖子。 热水汤街道 办事处驻热水汤村,人口0.29万人,面积25.3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热水汤;1个村委会:热水汤。 城关镇 镇政府驻城南,人口3.54万人,面积92.8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城南、城北、八间房、八里堡、安杖子、十五里堡、凌河、西五官、马场、东山、四间房。 三十家子镇 镇政府驻南街,人口3.73万人,面积196.00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龙泉;17个村委会:东坡子、北街、三道沟、北宫杖子、南街、北店、白家油坊、喇嘛洞、姜杖子、四道沟、八家、卧虎山、北宫、小孤山、裂山梁、头道沟、二道沟。 四官营子镇 镇政府驻四官营子,人口2.40万人,面积150.6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四官营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