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嘎镇位于嘉荫县西南部,总面积1100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8704人。乌拉嘎,传说系鄂伦春语,大河的尽头之意。是原佛山县的旧址,也是伊春市唯一的鄂伦春少数民族聚居地。境内有一中直企业——黑龙江乌拉嘎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素有“黄金之乡”之美誉。乌拉嘎镇地处寒温带,自然环境优美,蕴藏了积山盈果的奇草异果、珍禽野兽,尤以鸡腿蘑闻名遐迩。境内有乌拉嘎国家矿山公园和晚白垩纪恐龙埋葬群两个地质遗迹景观。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的领导下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结合本地实际,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发展油豆角种植和鄂伦春族民族风情旅游等特色经济,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建设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乌拉嘎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1100平方公里 | 230722102 | 153000 | 0458 | 查看 乌拉嘎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立志村 | ·嘉荫县旅游·嘉荫县特产·嘉荫县十大特产·嘉荫县十景·伊春品 | 0 |
---- |
查看 立志村谷歌卫星地图 |
金水村 | ·嘉荫县旅游·嘉荫县特产·嘉荫县十大特产·嘉荫县十景·伊春品 | 0 |
---- |
查看 金水村谷歌卫星地图 |
金丰村 | ·嘉荫县旅游·嘉荫县特产·嘉荫县十大特产·嘉荫县十景·伊春品 | 0 |
---- |
查看 金丰村谷歌卫星地图 |
胜利村 | ·嘉荫县旅游·嘉荫县特产·嘉荫县十大特产·嘉荫县十景·伊春品 | 0 |
---- |
查看 胜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朝阳镇 |
自然概况:朝阳镇位于小兴安岭北麓,黑龙江南岸,地处嘉荫县中北部,东、西和南面与红光乡接壤,北面与俄罗斯萨基博沃军营隔江相望,地理坐标北纬48°53′,东经130°23′。全镇辖区总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450亩,辖三个社区和四个行政村,总人口20525人,其中四个行政村共有691户2232口人。朝阳镇是嘉荫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由来:朝阳镇原名“库布特林”,始见于1825年清朝统编《历史地图集》,朝阳镇一名最早见于民国四年《中华民国省区全志》萝北项下。1930年3月黑龙江省批准将佛山县(既现嘉荫县)县治设在朝阳镇,1952年佛山县划属黑龙江省黑河行署,1955年改佛山县为嘉荫县,1970年嘉荫县改隶伊春地区。 党的建设情况:镇党委下设3个社区党总支,11个党支部,包括机关支部、佛山社区江山支部、佛山社区联合支部,朝阳社区新城支部、朝阳社区联合支部,尚志社区育新支部、尚志社区联合支部,尚志村党支部、佛山村党支部、新发村党支部、永安村党支部,全镇现有党员501名,其中机关支部党员28名,农村党员70名。共有积极分子40名。 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201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38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08元;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职工自营经济完成7207.25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08。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5%。 |
乌云镇 |
乌云镇建于1917年,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北麓,黑龙江南岸,位于嘉荫县城西部,座落在嘉荫至黑河公路线上,东距嘉荫县朝阳镇102公里,西邻逊克县116公里,东南与嘉荫农场相邻,北与俄罗斯隔相望,周边辐射乌伊岭、汤旺河等林区,是三乡一镇(常胜乡、向阳乡、沪嘉乡)的经济、文化中心。 乌云镇辖12个行政村,29个自然屯,2个社区(乌云社区、河沿社区)。辖区总面积349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总户数3006户,总人口10,574人,其中农业人口2640户,9332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15832.5元。 乌云镇地貌可概括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城镇西南部属丘陵地带,东部为黑龙江冲击平原。境内有白山头和六大谷山脉,平均海拔150米左右,有林地面积109066.5亩,其中灌木林面积1200亩,疏林地面积945亩,生态林面积63616.5亩,林木资源有柞树、桦树、杨树,还有少量落叶松。现有耕地17.72万亩,农业以种植大豆为主,2010年大豆种植面积172455亩,玉米22800亩,水稻1455亩。有草原面积1.2万亩。 |
乌拉嘎镇 |
乌拉嘎镇位于嘉荫县西南部,总面积1100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8704人。乌拉嘎,传说系鄂伦春语,大河的尽头之意。是原佛山县的旧址,也是伊春市唯一的鄂伦春少数民族聚居地。境内有一中直企业——黑龙江乌拉嘎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素有“黄金之乡”之美誉。乌拉嘎镇地处寒温带,自然环境优美,蕴藏了积山盈果的奇草异果、珍禽野兽,尤以鸡腿蘑闻名遐迩。境内有乌拉嘎国家矿山公园和晚白垩纪恐龙埋葬群两个地质遗迹景观。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的领导下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结合本地实际,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发展油豆角种植和鄂伦春族民族风情旅游等特色经济,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建设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乌拉嘎镇。 |
常胜乡 |
常胜乡位于嘉荫县西北部,黑龙江西岸,西与逊克县毗邻,东南与乌云镇相邻,南与沪嘉乡接壤,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39公里,全乡行政辖区面积483.3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耕地116190亩,总人口3705人,共1132户,其中农业人口3585人,1186户,劳动力2259人。其中常家、勤俭、桦树林村为俄罗斯民族村。 常胜乡党委下辖12个党支部,其中9个农村党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1个乡直联合党支部,1个文教党支部。共有党员237名, 其中农村党员191名,积极分子57人,预备队伍42人。 常胜乡土地肥沃,多分布在沿江一带,年降雨量450—550毫米左右,无霜期115天左右,有效积温2100°C,属第四、第五积温过渡带,常胜乡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干燥;夏季短促,温热多雨;春季少雨干旱;因受西伯利亚季风影响,秋季降温迅速,常有早霜发生。 常胜乡林木资源丰富,树种多为白桦、黑桦、柞树、杨树等,森林覆盖率76.5%,宜牧荒原荒地5.5万亩,非常适合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山特产品资源丰富,以蕨菜、薇菜、五味子的产量最大,还有都柿、榛子等特产。 常胜乡岛屿共有8个,主要有布拉罕岛、常胜岛、刘淑珍岛、葡萄岛和罗锅岛等,岛上水草丰茂,土质肥沃,遍生野五味子、山葡萄、山樱桃、臭李子、山丁子等。此外,岛上还有水曲柳等珍贵树种。乡域内有大小泡沼7处,分布于常家村、勤俭村、江南村、通河村等村,总面积2100亩,目前大部分已开发为鱼塘,养殖鱼类品种主要为鲤、鲫、草鱼等,适宜垂钓,每年夏季都有爱好者光顾。 |
向阳乡 |
向阳乡位于嘉荫县西部,东南以乌云河为界连嘉荫农场、青山乡,西南邻沪嘉乡,西北以泉石河为界连乌云镇,全乡行政辖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总人口7372人,其中农业人口6543人,现有耕地面积21.1万亩,全乡辖10个行政村,1个良种场。乡党委下设1个党总支和13个党支部,有党员257人。曾先后获得省级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省级文明乡镇、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奖以及市级“五个好”先进乡镇党委等诸多荣誉。2008年曾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五个好”先进乡镇党委;2009年被省、市授予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农村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优秀组织奖、伊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10年,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省级先进集体、嘉荫县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先进乡镇;2011年被授予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兵单位、全县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几年来,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乡坚持以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为根本目标,稳步推进新农村各项建设工作,目前呈现出良好势头。全乡累计新建农村住房337栋392户35008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7%;硬化村内道路163条34.81公里,124581平方米,村内主巷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完成改厕1355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90户,新建村级活动场所4个360平方米,全乡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有线电视入户率、电话入户率均达到100%。 向阳乡在县委、县政府正确的领导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打造富民产业新亮点,寻求常规工作新突破,构筑城乡建设新格局,推动基层党建新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深入开展“四创一评”工程和“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快速发展。 |
沪嘉乡 |
沪嘉乡位于嘉荫县西北部,小兴安岭余脉沿伸全乡,行政区划面积687.5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福民村距县城135公里。全乡现辖8个行政村13个自然屯,居民总户数1207户,总人口2973人,现有耕地面积113820亩,草场25万亩,后备土地资源47000亩,林地总面积527平方公里。属第五积温带,年降雨量450---500毫升,年气温≥10℃的有效积温1800℃-2000℃,无霜期为90-105天,是典型的高寒林区气候,被称为嘉荫的“青藏高原”。 近年来,沪嘉乡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城镇提升、民生改善、党建保障”这条主线,按照“稳步发展强农业,完善基础美环境,关注民生促和谐,强化党建有保障”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乡情特色,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沪嘉乡已流转土地3.52万亩,是我县种植业调整比较好的乡镇;全面推广种植业保险,力争全乡耕地参保面积达到6万亩,进一步降低农业种植风险;继续推进福蕈食用菌厂自动化生产线发展,积极引进优良食用菌品种,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发展食用菌种植,使其成为促农增收主渠道之一。持续稳定生猪发展,推动蛋鸡养殖产业规模化、现代化、自动化,充分发挥特色养殖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沪嘉乡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的1300㎡商业服务综合楼已正式投入运营,总投资达400万元,将服务业整体提档升级;同时在县扶贫办的帮扶下,整合40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推进福民村基础设施建设,新修硬化村内巷道1380延长米、4830㎡,改造泥草房81户4927㎡,使该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9%;新建晾晒场2000㎡,缓解了农民秋收后粮食堆储的需求;新建450㎡电业所,有效的改善了电业工作人员的办公环境;新建五保家园3栋20户693㎡,使五保户等贫困群体的生活充分得到保障;新修农田路31.5公里,使村内道路通行得到安全、畅通。 以持续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为方向,积极对上争取政策、争取支持,让更多的民生政策惠及沪嘉百姓。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完成沪嘉乡中心幼儿园内部装修,计划新建塑胶运动场,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推动我乡幼儿教育规范健康发展;认真做好农村、城镇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救助政策,减少因重大疾病给群众带来的经济困难。加强改善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等困难-的生活环境,不断完善五保家园巷道等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使全乡的五保人员从过去的低层次“五保”转变到物质、精神生活的全面保障;认真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医疗保险政策,让沪嘉乡每名百姓正确认识政策的可靠性,做到应保尽保。切实做到公民权利有保障,社会安全能实现,社会风气能纠正,经济与社会保持平衡发展和良性互动,为建设幸福沪嘉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
红光乡 |
红光乡政府位于嘉伊公路13公里处,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东、南两面与保兴乡接壤,西与嘉荫农场接壤,素有“卫星乡”之称。辖区面积1320平方公里,耕地104943亩。辖8个行政村,16个自然屯,2个林场,总户数1320户,人口5200人,农业户988户,农业人口3638人。农业主要以种植大豆、玉米、水稻为主,铺以经济作物杂粮红小豆、白瓜子和北药等,特色产业主要以黑木耳为主,畜牧业主要以绒山羊、肉黄牛、本地猪和肉蛋鸡为主,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14089元。 几年来,红光乡为充分利用毗邻嘉荫县城、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靠近汤嘉公路等地域优势,采取“把农民搬到楼上居住,空出平房发展食用菌产业及建设龙乡新区发展农家旅游餐饮服务业,进一步开辟经济增长点”的工作思路。于2011年,着手对龙乡新区进行了全方位的建设,先后完成8栋居民住宅楼、街道硬化及各种管网和绿化、亮化等项工程建设。该工程于2012年秋竣工,农户搬进新区居住,空出住房从事食用菌业生产,使本地的食用菌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多年来,由于夏季嘉荫县旅游旺季游客住宿一床难求,为提高接待能力。以农民自筹和招商引资方式,建设6栋农家庄园。同时,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嘉荫后花园的设想,进一步丰富“龙乡新区”的内容,红光按照“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现代农业观光区、民俗风情体验区、休闲旅游度假区”四区同创的建设理念,积极对上争取资金,于2013年,在新区建设占地2万平方米民俗风情广场1处。为提高新区知名度和吸引力,与县农委积极协调建设6万平方米农业观光采摘园1处。为凸显本地民俗特色,增加外在引力,以招商引资形式,建设具有鄂伦春民族特色撮罗子5栋。为强化辽原新老居住区的整体功能,争取县政府扶持资金300余万元,开展辽原村老居住区、餐饮服务区仿古式风貌改造工程,使辽原村旧貌换新颜。 下步工作中,红光乡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整体部署,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攻方向,在“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养殖推广、村屯建设、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开展工作。在种植结构调整方面,采取典型带动、政策扶持、科技引导、轮作调茬等方式,达到玉米45%、大豆45%、杂粮10%的种植比例,使农业结构调整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在特色产业扶持方面。以辽原食用菌生产基地为平台,辐射太平、长青、红边等村,发展食用菌1280万袋。在养殖业推广方面。以“一村一品”为发展思路,鼓励农民发展适合本地养殖项目。重点在太平肉蛋鸡、长青森林猪、新桥绒山羊、辽原肉黄牛、星火土笨猪等方面做文章,使全乡形成多品种发展良好格局。在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完成红边、星火村晾晒场建设;太平村国家堤防建设;东升村文化广场建设;红旗村村委会改址装修等项目工程。在打造旅游餐饮服务乡方面。不断完善龙乡新区各项附属设施建设,重点在明水渠闸门、停车场、宣传牌、池体护坡、荷花栽植和招商建设渔村、快捷宾馆装修等方面开展工作。同时,整合现有农家乐、农家庄园、快捷宾馆、撮罗子等旅游资源,进一步完善旅游、餐饮和服务一体化接待功能。 |
保兴镇 |
保兴镇位于嘉荫县东南部,北与本县红光乡接壤,南连鹤岗市萝北县太平沟乡,东与俄罗斯犹态自治州奥布卢其耶区隔黑龙江相望,西和本县青山乡、乌拉嘎镇为邻。地处东经130°2′-130°50′,北纬48°18′-48°51′之间。辖区面积1574平方公里,界江从无名沟至嘉荫河口全长79.96公里,边境线长86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和全丰农场3个连队,镇辖人口9930人,2425户。其中:农业人口8204人,2048户,非农人口1358人,377户,流动人口368人。全镇现有党支部18个,村党组织书记15人,其中被县委授予“优秀村党组织书记”7人;村主任14人,其中被县委授予“优秀村主任称号”1人;“一肩挑”3人;有村委18人,支委12人,村级后备干部28人;有党员365名,其中男党员323名,女党员42名。主要有汉、满、蒙等6个民族。现有耕地29.3万亩,人均耕地35亩,为嘉荫县较大的农业乡镇。保兴镇党委、政府先后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全省“六个好”建设先进乡镇党委、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全市“五个好”先进乡镇党委、全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全县先进基层乡镇党委、全县小城镇建设先进乡镇、全县文明村建设先进乡镇、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
青山乡 |
青山乡位于嘉荫县城西南50公里处,是嘉荫县南大门。辖区面积940平方公里,与伊春市汤旺河林业局、新青林业局、嘉荫县红光乡、沪嘉乡、保兴镇及乌拉嘎镇接壤,内有汤旺河林业局守虎山林场、泉石林场、育林林场、团结经营所和新青林业局柳树河林场、结源林场等6个林场所。下辖大砬子村、建业村、建华村、结烈河村、建边村、上马村6个行政村,13个自然屯。全乡共1301户,3027人,其中,常住户708户,1552人。耕地总面积为71040亩。2014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10698元。 近年来,青山乡村民依据青山乡昼夜温差大、积温低等气候特点及丰富的林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特别是200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出台发展食用菌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的提高了食用菌种植的积极性。几年间,由最初年种植几十万袋一下发展到年种植两千多万袋,除上马村外的5个行政村,几乎家家都进行食用菌种植。目前,全乡共建设了全光下袋栽木耳摆放基地6处,占地46.5万平方米,可摆放袋栽木耳900万袋;引进了食用菌生产龙头企业2家;购入食用菌菌包生产线2套,生产效益比传统方式提高8倍,在全县尚属首例;购入挂袋木耳食用菌钢架大棚和新建香菇摆放钢架大棚64栋;注册完成了“青河山”商标品牌和绿色产品标识,通过分类、分档包装销售,增加了食用菌附加值。如今,食用菌也由单一的黑木耳发展到香菇、榆黄蘑、平菇、灵芝等多个种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 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全乡新建砖房189栋,273户,面积1.9万平方米,住房砖瓦化率达78%;硬化道路1.8万延长米,硬化率达83%;修建水泥边沟3.2万延长米;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9个,路灯57盏,彩钢栅栏2.4万延长米,改厕253个;新建村委会6个865平方米,休闲广场6处1万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35套,篮球场5个2420平方米。 |
太平林场 |
太平林场位于黑龙江伊春嘉荫县。下辖: 230722400598 123 太平林场虚拟生活区 |
清河林场 |
清河林场位于黑龙江伊春嘉荫县。下辖: 230722402598 123 清河林场虚拟生活区 |
马连林场 |
马连林场位于黑龙江伊春嘉荫县。下辖: 230722404598 123 马连林场虚拟生活区 |
嘉荫农场 |
嘉荫农场位于黑龙江伊春嘉荫县。下辖: 230722500402 123 嘉荫场直社区 230722500501 220 嘉荫农场振兴管理区 230722500502 220 嘉荫农场安阳管理区 230722500503 220 嘉荫农场大岗管理区 230722500504 220 嘉荫农场稻田管理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