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丹东 >> 振兴区

振兴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振兴区谷歌卫星地图)


振兴区简介

   振兴区总面积80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118002。代码:210603。区号:0415。拼音:Zhenxing Qu。
  
  行政区划
  
  振兴区辖6个街道、2个镇:头道桥街道、站前街道、临江街道、六道沟街道、帽盔山街道、纤维街道、浪头镇、安民镇。
  历史沿革
  
  
  2000年,振兴区辖8个街道、2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8637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头道桥街道 41340 站前街道 31519 临江街道 48014 六道沟街道 36601 帽盔山街道 39007 纤维街道 42225 永昌街道 37280 花园街道 33665 浪头镇 58698 安民镇 18021 
  
  
  地图
  
  某年振兴区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区辖8个街道、2个镇,70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面积79.88平方千米,人口38.64万:
  头道桥街道 办事处驻一经街60号,人口4.13万人,面积1.03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居委会:宝石花、电业、一街一、一街二、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
  站前街道 办事处驻三纬路119号,人口3.15万人,面积1.4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居委会:华夏村、海华、金桥、青年广场、东晨、站前二、站前三、站前七、站前九。
  临江街道 办事处驻振四街36号,人口4.8万人,面积1.75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居委会:清华园、科达、新福民、青年湖、港湾、滨江、福民、锦绣、南桥、八千坪。
  永昌街道 办事处驻振五街70-6号,人口3.73万人,面积2.1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居委会:振八、北桥、华祥、体育、宾馆、阳光、永昌一、永昌二。
  六道沟街道 办事处驻福春街20号,人口3.66万人,面积1.04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工业、六合、新村、工人村、六道西、鸿安。
  帽盔山街道 办事处驻春三路22号,人口3.9万人,面积2.16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铁矿沟、红房一、红房二、红房三、红房四、白房一、白房二;1个村委会:白房。
  纤维街道 办事处驻福春街70号,人口4.22万人,面积2.67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居委会:军楼、福春二、福春三、海燕一、海燕二、海燕三、海燕四、福春六、福春七、一中。
  花园街道 办事处驻花园路26号,人口3.37万人,面积4.8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昆源、桃铁一、桃铁二、桃源、花园、表厂;2个村委会:花园、宏升。
  浪头镇 镇政府驻北环路1024号,人口5.87万人,面积33.7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黄海、新开岭、浪头、瓦房、四道;7个村委会:中和、忠杰、瓦房、顺天、浪头、文安、滨江。
  安民镇 镇政府驻金安,人口1.8万人,面积29.23平方千米,辖7个村委会:金板、金安、群英、北安民、西安民、东安民、文斌。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8万人 80平方公里 210603 118000 0415 查看 振兴区谷歌卫星地图

振兴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头道桥街道 约6.57万人 1.02平方公里

----

查看 头道桥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站前街道 约3.15万人 1.4平方公里

----

查看 站前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临江街道 约4.8万人 1.75平方公里

----

查看 临江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六道沟街道 约3.66万人 1.04平方公里

----

查看 六道沟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帽盔山街道 0 80平方公里

----

查看 帽盔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纤维街道 约4.22万人 2.67平方公里

----

查看 纤维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永昌街道 约4.25万人 2.1平方公里

----

查看 永昌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花园街道 约3.37万人 4.8平方公里

----

查看 花园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江海街道 约1.21万人 31.8平方公里

----

查看 江海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西城街道 0 0

----

查看 西城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浪头镇 约5.4万人 33.7平方公里

----

查看 浪头镇谷歌卫星地图
安民镇 约1.8万人 29.23平方公里

----

查看 安民镇谷歌卫星地图
汤池镇 约1400人 84.6平方公里

----

查看 汤池镇谷歌卫星地图

振兴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元宝区

  元宝区总面积81平方千米。总人口18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新柳街8号,邮编:118000。代码:210602。区号:0415。拼音:Yuanbao Qu。      行政区划      元宝区辖6个街道、1个镇:六道口街道、七道街道、八道街道、九道街道、广济街道、兴东街道、蛤蟆塘镇。   历史沿革         2000年,元宝区辖6个街道、1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9589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六道口街道 26405 七道街道 45892 八道街道 25362 九道街道 20283 广济街道 23299 兴东街道 23005 蛤蟆塘镇 31644          地图      某年元宝区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区辖6个街道、1个镇,39个社区居委会、10个村委会,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19.59万:   六道口街道 办事处驻兴隆街113号,人口2.64万人,面积0.65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永安、聚宝、金水湾、天增。   七道街道 办事处驻新华街12号,人口4.59万人,面积3.62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居委会:于家一、于家二、城隍庙一、城隍庙二、铁路新华、崇兴、仁忠、小东沟、秀山、爱民;1个村委会:七道。   八道街道 办事处驻宝山大街9-6号,人口2.54万人,面积2.86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解放、天后宫、八道、新丰、平安、中宝。   九道街道 办事处驻九道街14号,人口2.03万人,面积4.25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胜利、九道、东尧、新源;2个村委会:蔡家、九道。   广济街道 办事处驻县前街17号,人口2.33万人,面积0.46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县前一、县前二、财神庙、中富、朝凤、崇健、广济。   兴东街道 办事处驻虹桥路,人口2.3万人,面积1.05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茂生、泰美、虹桥、兴建、草市。   蛤蟆塘镇 镇政府驻蛤蟆塘大街710号,人口3.16万人,面积68.11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馨悦、派波、天泽;7个村委会:山城、古城、奶场、黑沟、偏坎、石桥、炮守营。   

振兴区

   振兴区总面积80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118002。代码:210603。区号:0415。拼音:Zhenxing Qu。      行政区划      振兴区辖6个街道、2个镇:头道桥街道、站前街道、临江街道、六道沟街道、帽盔山街道、纤维街道、浪头镇、安民镇。   历史沿革         2000年,振兴区辖8个街道、2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8637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头道桥街道 41340 站前街道 31519 临江街道 48014 六道沟街道 36601 帽盔山街道 39007 纤维街道 42225 永昌街道 37280 花园街道 33665 浪头镇 58698 安民镇 18021          地图      某年振兴区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区辖8个街道、2个镇,70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面积79.88平方千米,人口38.64万:   头道桥街道 办事处驻一经街60号,人口4.13万人,面积1.03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居委会:宝石花、电业、一街一、一街二、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   站前街道 办事处驻三纬路119号,人口3.15万人,面积1.4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居委会:华夏村、海华、金桥、青年广场、东晨、站前二、站前三、站前七、站前九。   临江街道 办事处驻振四街36号,人口4.8万人,面积1.75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居委会:清华园、科达、新福民、青年湖、港湾、滨江、福民、锦绣、南桥、八千坪。   永昌街道 办事处驻振五街70-6号,人口3.73万人,面积2.1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居委会:振八、北桥、华祥、体育、宾馆、阳光、永昌一、永昌二。   六道沟街道 办事处驻福春街20号,人口3.66万人,面积1.04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工业、六合、新村、工人村、六道西、鸿安。   帽盔山街道 办事处驻春三路22号,人口3.9万人,面积2.16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铁矿沟、红房一、红房二、红房三、红房四、白房一、白房二;1个村委会:白房。   纤维街道 办事处驻福春街70号,人口4.22万人,面积2.67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居委会:军楼、福春二、福春三、海燕一、海燕二、海燕三、海燕四、福春六、福春七、一中。   花园街道 办事处驻花园路26号,人口3.37万人,面积4.8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昆源、桃铁一、桃铁二、桃源、花园、表厂;2个村委会:花园、宏升。   浪头镇 镇政府驻北环路1024号,人口5.87万人,面积33.7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黄海、新开岭、浪头、瓦房、四道;7个村委会:中和、忠杰、瓦房、顺天、浪头、文安、滨江。   安民镇 镇政府驻金安,人口1.8万人,面积29.23平方千米,辖7个村委会:金板、金安、群英、北安民、西安民、东安民、文斌。  

振安区

     振安区总面积669平方千米。总人口19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珍珠街339号,邮编:118001。代码:210604。区号:0415。拼音:Zhen"an Qu。      行政区划      振安区辖4个街道、5个镇:鸭绿江街道、金矿街道、珍珠街道、太平湾街道、同兴镇、五龙背镇、楼房镇、九连城镇、汤山城镇。   历史沿革         2000年,振安区辖4个街道、5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9815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鸭绿江街道 39271 金矿街道 6900 珍珠街道 17589 太平湾街道 11542 五龙背镇 38613 九连城镇 28008 同兴镇 19287 楼房镇 16903 汤山城镇 20041        地图      图上“同兴街道”应为“同兴镇”   某年振安区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区辖4个街道、5个镇,21个社区居委会、60个村委会,面积669平方千米,人口19.49万:   鸭绿江街道 办事处驻东泰路39号,人口3.03万人,面积20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果园沟、东泰、太平、财专、八三、鸭纸;5个村委会:武营、果园、通天、燕窝、珍珠。   珍珠街道 办事处驻珍珠街198-21号,人口2.15万人,面积5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东升、振安、振山、临江;1个村委会:临江。   金矿街道 办事处驻金矿北路483号,人口0.66万人,面积39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金矿家属委;1个村委会:板石。   太平湾街道 办事处驻兴江路,人口1.64万人,面积15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太平湾家属委;1个村委会:望江。   五龙背镇 镇政府驻荒湾,人口3.71万人,面积120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金山、孟家沟、五龙背、半截沟、毛绢、毛毯、站前;11个村委会:金山、老古沟、新康、新建、五龙背、荒湾、胜利、孙家堡、和平、营台、双岭。   九连城镇 镇政府驻九连城,人口2.69万人,面积55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套外、九连城;11个村委会:九连城、套里、套外、龙头、上尖、下尖、河西甸子、马市、庙岭、马沟、窑沟。   同兴镇 镇政府驻新兴,人口1.71万人,面积74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新兴、同兴、变电、五道沟、龙母、郑家堡、三股流、前进、光明。   楼房镇 镇政府驻楼房,人口1.73万人,面积114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马家、孤山、星光、楼房、西民主、东民主、梨树、石城。   汤山城镇 镇政府驻汤山城,人口2.16万人,面积227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汤山城、龙泉、龙升、龙湖、石安、太平、寺院、沙沟、河湾、佛爷沟、陡水、榆树林、太平沟。   

宽甸满族自治县

   长白山麓,鸭绿江畔,镶嵌着一颗瑰丽的明珠---宽甸满族自治县。   这是美妙神奇的一方山水,生机盎然的一片热土,一块潜力深厚的宝地。   宽甸位于辽宁省东部,鸭绿江中下游右岸。东南与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东北与吉林省集安接壤,西接凤城,北邻桓仁,西北与本溪毗邻,西南与丹东相连。总面积6193.7平方公里,国境线长216.5公里:总人口43.4万。辖22个乡镇。   宽甸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6.5 ℃ ,积温3000 ℃ , 平均降雨1100毫米,空气湿度70%,无霜期140天。   境内鹤(岗)---大(连)国家级公路、铁(岭)---长(甸)省级公路,凤(城)----上(河口)铁路纵贯南北穿境而过。各乡镇之间黑色路面公路连接贯通。全县公路总里程已达1443公里。鸭绿江边设有太平湾、河口2个国家二类口岸。   宽甸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宽甸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矿产资源充裕。已探明矿产57种,储量达8亿多吨。已开发利用28种,可供开采储量5.7亿吨。主要有硼、镁、硅、铁、铅、锌、铜、金、钼、煤、石灰石、滑石、玄武岩、方解石等。其中硼矿石储量居全国40%以上,产量居全国60%以上。   现有板栗1100万株,居全国县级第6位,年产板栗11000吨,居全国第5位,被确定为国家板栗生产基地县。宽甸森林茂盛,林地面积730万亩,森林覆盖率76.1%木材蓄积量2200万立方米。山珍野果漫山遍野,山葡萄、山里红、山核桃、猕猴桃等野生干鲜果年产量达5万多吨,可以加工多种食品、饮料。山野菜中的珍品刺嫩芽、大叶芹、蕨菜等年产量可达800万公斤。名贵稀有的野生香菇、榛蘑、松伞蘑、黑木耳等产量可观,近年来人工栽培香菇、滑菇、木耳等食用菌产品年产达2万吨。境内药用植物122科,960多种约占东北地区药用植物种类的70%,素有“天然中草药库”之称。辽细辛、辽五味、人参等名贵药材,年总产量100多吨。驰名中外的“柱参”,产于县内振江镇石柱子村,至今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药效可与野山参相媲美。   宽甸水草丰茂,养殖草食动物条件优越。绒山羊被评定为国家优良品种,现已发展到年存栏达6万只。以省优良畜牧品种沿江牛为主的黄牛养殖存栏达7万头。澳大利亚良种奶牛---荷斯坦已落户宽甸,预计到2010年存栏可达5万头以上,年产鲜奶10万吨。优良野蜂“中华蜂”,现已养殖1万箱,年产优良蜂蜜20万公斤。传统优势产业---柞蚕,年放养量近万把,产茧700万公斤,为发展茧丝纺织业提供了资源保证。   全县有大小河流548条,水域面积41万亩。境内较大江河水量充沛、落差较大。国家和县乡先后在这里建成3座大型水电站和20多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25万千瓦,年发电50多亿度。据测量,还可修建小水电站10   余座。投资42.9亿元的蒲石河蓄能电站即将开工建设。电站库区形成可养鱼水面22.5万亩。水中有机物质丰富,没有工业污染,适合各种鱼类生长。现有鱼类89种,其中鲤、鲫、鲢等大中型经济鱼类20多种,宽甸特产“池沼公鱼”远销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网箱淡水养殖快速发展,年可提供商品鱼6万吨。药、补兼用的“中国林蛙”享誉中外,全县现已封沟养蛙2100多条,年产商品蛙2000多 万只,可加工林蛙原油1 .5万公斤。   宽甸地处边陲,山水风光以其独特、险峻、奇秀、幽艳而著称,现已成为闻名省内外的旅游胜地。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沿中朝界河鸭绿江入海口而上,有明代长城东端起点虎山长城、太平湾水库、河口断桥、水丰水库等景点,山光水色与异国风情融为一体,令人留连忘返。国家级青山沟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天桥沟森林公园、国家级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省级天华山风景名胜区、省级黄椅山火山公园等景区,景观神奇,各具特色,千姿百态,浑然天成,已引起中外游客和投资商的极大兴趣。目前,各景区规划建设初具雏形,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宽甸幅员辽阔;山清水秀,风和气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发展经济,得天独厚。宽甸人民诚望与海内外有识之士携手合作,共同建造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环境优美的边境生态旅游名城。宽甸——鸭绿江畔的明珠,必将更加绚丽多彩、璀璨夺目。   宽甸历史   宽甸之名源于宽甸子,始于渤海时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宜于耕种、狩猎而取其名。明时曾写作“宽佃”,后改为“宽奠”(堡)。取稳固内地与边疆联系,据膏腴,扼要害,边防永定之意。清光绪二年(1876年)设“宽甸”县,名称迄今未变。“甸”、“佃”、“奠”都是一字音转,是根据自然地理特征而命名。   清光绪二年(1876年)设宽甸县,隶属凤凰厅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仍为宽甸县,属奉天省辖县。1945年“九·三”胜利后,建立宽甸县人民政府,安东第四公暑和第四军分区设在宽甸。1946年,宽甸县一度被国民党占领。1947年6月,恢复建立县人民政府,属安东省辖县。1949年属辽东省辖县。1954年属辽宁省管辖。今为丹东市辖县。   交通状况   火车:4325、4326(沈阳始发----宽甸长甸)   客车:沈阳、大连等辽宁省内城市均有直通   航空:(降落)丹东机场   

东港市

   东港市地处辽东半岛西端,南临黄海,东依鸭绿江,隔江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地理位置特殊,属沿江、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地理坐标为东经东经123°22′-124°22′,北纬39°45′-40°15′。境内江岸线(边境线)23.85公里,海岸线93.5公里,全境东西极长83公里,南北极宽38公里,陆域面积24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   东港市始称安东县,设置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196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安东县改为东沟县。1993年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东沟县,设立东港市,为省辖县级市,由丹东市代管。东港市,下辖16个乡镇、3街道办事处,5个农场,2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64万。   东港市资源比较丰富,拥有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106万亩,滩涂面积36万亩。海产品140多种,是中国虾、贝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拥有耕地12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70万亩。粮食年产量40万吨,以水稻为主,是中国优质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各类水果、蔬菜100余种,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草莓生产基地:水资源丰富,境内主要河流12条,大小水库42座。地下矿藏富饶,现已探明可供开采的黄金、大理石、高岭土、滑石等地下矿产20余种,其中高岭土储量居全国第一。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地貌类型多样,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依次是:北部低山丘陵,中部低丘坡岗,南部为退海平原,沿海系潮间带滩涂。北部低山丘陵重叠,面积670平方公里,山脉呈东西走向。中部低丘坡岗起伏,面积520平方公里,低丘是南北走向,南部黄海之滨是大片的退海平源,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渠系成套,是东港市粮食、国家优质米基地。93公里长的海岸线近岸滩涂土质深厚、底栖生物丰富,现已成为东港市港湾养殖和滩涂养殖的基地。   气候特点   东港市属北温带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受黄海影响,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正常年景年平均气温8.4度,无霜期182天,结冻期147天,降雨量888毫米,日照时数2484.3小时。   水文状况   东港是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年平均降水900---1000毫米,鸭绿江和大洋河两大水系干流穿过市境,客水平均年约320多亿立方米,其它主要河流源出境内北部山区,为季节性直接入海河流。东港市水资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区域地表水资源即东港市版图面积产生的地表径流;二是区域地下水资源;三是过境客水资源。   地名由来   东港市原名东沟县,1993年立市时更名,市名的由来就是源自大东港港口。大东港坐落在中朝易河鸭绿江入海口处,现有4个万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务为400万吨,已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行。现已开通大东港—韩国仁川港的客货运输。   历史沿革   东港市历史悠久,1982年,对前阳镇山城山“前阳人”古洞穴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18亿年的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劳动。东港市(原安东县)境,唐尧时为青州。虞舜时属营州。战国时属燕国辽东郡。西汉时属西安平县和武次县。唐时归安东都护府。辽初隶东平郡。金为婆速路。元时属婆娑府路。明时为宣城卫既镇江堡地。清天命六年(1621年)属后金势力范围,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为岫岩厅辖。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廷析大东沟以东至爱河地设置安东县,隶属奉天府凤凰直隶厅。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安东县归奉天省东边兵备道辖。宣统元年(1909年)东边道改名兴凤道,又属兴凤兵备道辖。民国18年(1929年),奉天省改辽宁省属辽宁省辖。民国21年(1932年)2月,辽宁省复改奉天省,安东县属奉天省辖。民国23年(1934年)10月属安东省。民国26年(1937年)12月,设立安东市,从安东县中析出,1949年4月,安东县属辽东省。1954年8月属辽宁省。1959年1月安东县隶属辽宁省安东市。1965年1月20日,安东市更名为丹东市,安东县更名为东沟县。1993年6月18日,撤销东沟县建立东港市。归丹东市辖至今。   文物古迹   大孤山古建筑群      大孤山古建筑群大孤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朝,经历代修葺,建成合上庙(含圣水宫、药王庙、三霄娘娘殿、禅堂、钟楼、观海亭、通灵塔),下庙(含天王殿、十王殿、地藏殿、释迦殿、文昌宫、孔庙、财神殿、关帝殿、天后宫、吕祖庙、戏楼)为一体的古建筑群. 其楼 、阁、宫、殿、亭、台、布局紧凑,错落有致,工艺精湛;道,儒,佛三教共和,聚于一处 .登高远眺,黄海碧波浩淼, 天空海阔,环顾奇峰,钟灵毓秀,“紫液圣泉”、" 半覆神殿”、"祖孙银杏”、“无字古碑”、“梨园孤楼”、“第一神宫“、”无双砖雕”、鸽洞云深”八大奇观,异彩纷呈,堪称“八绝”。千余年来,盛名远播海内外,实为旅游胜地。   自然资源   渔业资源   渔业生产基本状况:东港市渔业生产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落实党的渔业方针政策,使渔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2年底,全市海淡水养殖总面积达到8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1.1万吨,实现水产品总产值13.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占全市农业总收入的55.7%。成为全市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   1、港湾养殖基地   东港市的港湾养殖是从1980年开始,最初是纯养对虾,最好年份是1992年,年产对虾13830吨,产值2.7亿元。1993年遭到虾病袭击,使养虾业跌入低谷。由于对虾养殖业不景气,开始进行以混养为主的养殖模式的探索。到2002年底,港湾养殖面积为11.8万亩,其中混养面积为11.4万亩,占港养总面积的96.4%。总产量为25358吨,实现总产值28854万元。其中对虾产量3731吨,产值11670万元;混养产量21627吨,产值17184万元。主要养殖品种有中国对虾,产量3600吨。南美白对虾,产量200吨、混养品种有文蛤,产量8500吨,吨价1.1万元、菲律宾蛤仔产量6300吨,吨价0.7万元、红鳍东方豚产量520吨,吨价9万元、三疣梭子蟹产量500吨,吨价6万元、牙鲆产量200吨,吨价7万元、海蜇产量1500吨,吨价1万元等。   2、滩涂贝类养殖基地   东港市的滩涂贝类养殖生产始于六十年代。近几年,由于0加大了对滩涂贝类养殖业的领导力度,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东港市滩涂贝类管理站,加大了滩涂开发和管理的力度,使全市的滩涂贝类养殖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到2002年底,全市开发滩涂面积18.6万亩,实现产量42710吨,实现产值 25126万元。活贝出口19902吨,出口供货额达14538万元,养殖品种有菲律宾蛤仔杂色蛤2.3万吨,吨价0.7万元、文蛤3000吨,吨价1.1万元。还有四角蛤蜊、泥螺、青蛤、滩栖螺、缢蛏等小品种。   3、浅海养殖基地   浅海养殖是一项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东港市是从1993年开始开发浅海养殖,到2002年底,全市浅海开发面积为34万亩,实现产量36257吨,实现产值14101万元。出口贝类3050吨,出口供货额1872万元,养殖方式以底播为主,目前正在开发浅海筏式养殖。主要养殖品种有菲律宾蛤仔产量8000吨,吨价7000元、毛蚶产量1800吨,吨价6000元、魁蚶产量2000吨,吨价8000元。   4、稻田渔业基地   稻田渔业是1992年才兴起的一项产业,它得到了市委、市0的高度重视,仅几年时间就使稻田渔业从无到有,一跃成为水产养殖的主导产业之一。到2002年,全市稻田渔业面积为141790亩,实现产量8557吨,实现产值14247万元。其中稻田养蟹面积为102490亩,产量5824吨,产值12395万元,稻田养鱼面积为33165亩,产量2424吨,产值1226万元,稻田养虾面积6135亩,产量309吨,产值626万元。稻田养殖的品种主要有河蟹、泥鳅、鲫鱼、鲶鱼、黄鳝以及四大家鱼等。   5、淡水鱼养殖基地   淡水鱼养殖是东港市的一项传统产业,具有一套成熟的养殖技术和生产模式,到2002年底,全市淡水鱼养殖面积达92442亩,实现产量15708吨,实现产值8981万元。为了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加强了对淡水鱼养殖生产的管理,逐渐使淡水鱼养殖生产从传统的粗放养殖方式向集约化养殖方式发展,使养殖品种从传统的四大家鱼向名优特品种发展,除现有鲤、草、鲢、鳙、鲫、鲶、团头鲂、德国镜鲤等十几个养殖品种,还新开发引进了南美白对虾、美国沟鲶、梭鲈等新品种。   6、海洋捕捞业   海洋捕捞业在保护好渔业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近海渔业资源,加强和完善伏季休渔制度,积极发展外海作业,严格控制新增海洋捕捞渔船,坚决取缔“三无”渔船,同时搞好增殖放流工作,增加近海资源量。今年我们组织首批渔船进入韩国经济专属区进行捕捞作业,捕捞产量达到2000吨。2002年海洋捕捞产量为82051吨,实现产值46047万元。其中,鱼类产量24835吨,虾蟹类产量26844吨,贝类产量28933吨,海蜇产量1439吨,河豚400吨,牙鲆200吨。   7、设施渔业   设施渔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集约化养殖方式,它是渔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根据该市的生产情况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指导方针,在养殖方式上采取室内外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降低了养殖成本,促进了该市设施渔业的发展。到2002年底,全市实际养殖面积58300平方米,实现产量647吨。主要品种有牙鲆240吨、河豚200吨,实现产值2260万元。   8、水产品加工   全市有水产冷冻加工厂120多家,冷藏能力3.6万吨/次,冷冻能力2400吨/日。分布在全市沿海各乡镇,较为集中的地区有大东、前阳、椅圈、孤山、菩萨庙等乡镇。   林业资源   林业用地面积 52989.6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1.7%,森林总面积49855.2公顷,森林总蓄积量87.1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30.1%,森林资源主要集中于北部,中南部以农田防护林网为主。   森林按林种划分为:用材林面积 3909.4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4%,防护林面积19444.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6.7%,特种用途林面积2592公顷,占林业有地面积的5.9%,经济林面积24139.1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5.6%。   人工林面积(不包括疏林) 19790公顷,蓄积量404797立方米;天然林面积(不包括疏林)16918.5公顷,蓄积量318901立方米。   该市生态公益林面积35022.1公顷。其中:水源涵养林面积13765.2公顷,国防林面积7739.4公顷,农田牧场防护林面积698.4公顷,环境保护林面积436公顷,风景林面积526.3公顷,护岸林面积468.4公顷,水土保持林面积635公顷。区划界定商品林面积17967.5公顷。   封山育林35万亩,其中封育水源涵养林25万亩,绿色通道封山5万亩,封育沙化蚕场5万亩。   从2002年开始正式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两年间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37500亩,按规划要求,到2005年,将把该市现有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使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累计达到14万亩。   农业资源   全市粮食总播种面积106万亩,,比去年减少3.1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6.3万亩,预计产量为29.835万吨;玉米播种面积30.5万亩,预计产量为12.81万吨;大豆播种面积4.1万亩,产量可达3460吨;薯类及杂粮播种面积5.1万亩,产量1.3万吨,预计粮食作物总产量为44.291万吨。   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22.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7%,其中保护地蔬菜面积14.5万亩,年总产量60万吨,年总产值达8.64亿元。   全市水果生产总面积为28.3万亩,其中:草莓面积为8.6万亩,苹果8.9万亩,梨2.05 万亩,桃4.27万亩,李子0.5万亩,山楂0.41万亩,葡萄0.49万亩,杏 0.08 万亩,西、甜瓜为3万亩,年总产值已达到6.2亿元,已成为振兴东港市农村经济和全面奔小康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草莓在东港有8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当地传统的优势种植业品种,九十年代以来﹐草莓作为东港农业开发重点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到2004年春,生产面积达11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5亿元,全市有11万户农民从事草莓生产,上百家工贸企业从事草莓贸易和加工,草莓生产已经成为东港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东港草莓生产科技含量高,单产与果品品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东港草莓生产以日光温室,早春大棚﹑露地生产三种栽培形式为主,从10月至第二年7月期间均有鲜果草莓上市。目前﹐在东港草莓品种的布局中,日光温室以西班牙杜克拉、图得拉、日本丰香、章姬为主载,早春大棚以荷兰卡尔特一号为主栽,露地生产主要用于深加工,以美国的哈尼为主栽。现在,东港草莓已经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东港草莓”商标。是农业部命名的唯一一家优质草莓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   该市矿种有金、铜、铅、锌、高岭土、大理岩、石灰岩、滑石、硅石、花岗岩、地热、矿泉水等20种。其中金矿、“丹东绿”大理石及高岭土、石灰岩储量较大,质量较好为优势矿产,锰矿为丹东地区独有。现已发放采矿许可证136个,其中丹东市发证15个,省发证14个。   (一)黑色金属矿产   锰矿:   其一为黄土坎锰矿,1958年工作求得C2级富矿储量1972.5吨,贫矿储量11616.67吨,总计13589.17吨,现已停采。   其二为龙王庙锰矿点。   (二)贵重金属和有色金属   金矿:主要分布于长安镇,规模不大,属五龙外围卫星矿,其中红石金矿经冶金107队工作,发现47条含金石英脉。油盘沟附近有含金石英脉数十条,是本区重点产金区。   铜矿:接梨树铜矿已知7条矿脉,估算铜储量2000吨,该矿很早曾开采。   (三)高岭土矿: 东港市优势矿产,大型矿床一处,中型矿床二处,主要分布在汤池镇、十字街镇、前阳镇。   汤池万宝高岭土矿探明D级以上储量1196.4万吨。   (四)滑石矿: 已知矿产地五处,分布在合隆、十字街、黄土坎、长安等地,估算储量20万吨。   (五)石灰岩: 已知矿产地4处,分布在黄土坎、马家岗、长安、新城、长山,保有储量400万吨,估算储量600万吨。   (六)大理石矿: 区内大理岩矿产地四处,分布在合隆、长安、黄土坎、前阳,保有储量60万立方米。   (七)硅石矿: 已知产地二处,产于长安镇及汤池镇,估算储量20万吨。   海洋资源   东港市海岸线93.3公里,有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106万亩,有滩涂36.3万亩,有虾池11.8万亩。近海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多种鱼虾蟹贝的繁衍、栖息、越冬、索饵的场所,也是辽宁省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著名的鸭绿江口渔场、园山渔场就分布在东港市海域。   淡水资源   东港市淡水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市大、中、小型水库42座,有河流12条,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有可利用的淡水养殖面积近10万亩。   水田资源   全市有稻田67万亩,其中可利用养殖的稻田30余万亩。      0世纪广场  

凤城市

     凤城市位于辽宁省东部。东经123°32′-124°32′、北纬40°02′-41°06′。北邻本溪满族自治县,南与丹东市振安区和东港市接壤,东靠宽甸满族自治县,西与辽阳县、岫岩满族自治县毗连。南距丹东市区60千米,北距沈阳217千米。总面积5518平方千米。总人口58万人(2004年)。   邮编:118100。代码:210682。区号:0415。拼音:Fengcheng Shi。      行政区划      凤城市辖3个街道、18个镇:凤凰城街道、凤山街道、草河街道、宝山镇、白旗镇、沙里寨镇、红旗镇、蓝旗镇、边门镇、大堡镇、东汤镇、石城镇、大兴镇、爱阳镇、赛马镇、弟兄山镇、鸡冠山镇、刘家河镇、通远堡镇、四门子镇、青城子镇。   历史沿革      凤城之名源于明代凤凰城堡。据《明史·地理志》记载,“定辽中卫……,东有凤凰城,在凤凰城山东南(南似误,应为北),成化十七年筑”。清置凤凰厅,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置县,均以凤凰冠之。后因与湖南省凤凰县重名,于1914年去“凰”添“城”,故名凤城县,沿用至今。   凤城县自战国末期至秦统一六国后,一直为辽东郡地。两汉、西晋时,在凤城境内置武次县。高句丽割据时期的隋代,置乌骨城。唐置安东都护府,凤城在其辖境内。唐圣历元年(698年)建渤海国时,凤城属东京龙原府。属东京道开州开远县。1125年金灭辽后,凤城属东京路(辽阳)来远州。元属辽阳行省辽阳路。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筑城于凤凰山北,称凤凰城堡,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设凤凰城巡检司,隶岫岩通判。光绪二年(1876年)改置凤凰直隶厅。民国二年(1913年),改凤凰直隶厅为凤凰县。1914年因与湖南省凤凰县重名,改为凤城县,属奉天省。1945年“九·三”胜利后,成立凤城县人民政府。1946年国民党进驻。1947年5月,恢复建立凤城县人民政府,属辽东省管辖。1954年归辽宁省管辖。今为丹东市辖县。(以上摘自“辽宁地名信息网”)   2000年,凤城市辖3个街道、19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56038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凤凰城街道 102563 凤山街道 53192 草河街道 17195 青城子镇 30265 通远堡镇 29334 鸡冠山镇 24284 红旗镇 17881 边门镇 20719 东汤镇 22800 大堡蒙古族镇 22087 (云爱)阳镇 37639 赛马镇 31841 弟兄山镇 15084 刘家河镇 22697 四门子镇 14160 宝山镇 19302 白旗镇 12188 沙里寨镇 12751 蓝旗镇 16926 玉龙镇 7068 石城镇 20633 大兴镇 9775    2002年2月4日辽政[2002]35号文件批复:撤销玉龙镇,将其原所辖的7个村划入边门镇;将原玉龙镇的台沟村划入红旗镇;撤销大堡蒙古族镇,设立大堡镇;将(云爱)阳镇更名为爱阳镇,所辖行政区域不变。      地图      2001年:   某年凤城市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市辖3个街道、18镇,256个村委会、35个居民委员会,2150个村民组。面积5518.15平方千米。人口57.69万。   


振兴区特产大全




振兴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