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振安区辖镇。1959年设公社,1983年改镇。位于区境南部,距市中心10公里,面积33.7平方公里,人口5.4万。辖滨江、瓦房、浪头、中和、忠杰、文安、胜天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兼产玉米、豆类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5.4万人 | 33.7平方公里 | 210603101 | 118000 | 0415 | 查看 浪头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头道桥街道 |
头道桥街道办事处是振兴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是丹东市的中心区中的中心:她南起美丽的鸭绿江,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北至繁华的七经街,西界丹东站广场,东至元宝区坝岗街,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65721人,多为汉族,还有满、回、朝鲜、蒙古、锡伯等少数民族。 辖区内工商业、旅游业、餐饮服务业、房地产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市场体系健全,发展迅速。逐步建起了以移动、联通及五经路上经营通讯器材的商家为主的通讯电子一条街;以丹东口岸物流、丹东华联为主的对朝贸易一条街;以三马路家具装饰城、鸿利家具城、欧亚家具城为主的家具市场一条街;以泰白、杨树林为主的风味涮烤一条街;以随缘商厦、乐美商场为主的精品购物一条街,以及在二街六纬到十纬之间建立起的朝韩风情街。辖区内还拥有乐购超市、客来多大市场等大型生活购物中心,以及文化宫、罗曼、安东大世界、樱花大酒店、银杏园、阿里郎酒店等著名餐饮娱乐企业,从而构成了辖区内商业经济的总体框架。 街道位于振兴区城建小区20号楼,办公电话:2305955,传真:2185506。 |
站前街道 |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站前街道 站前街道 办事处驻三纬路119号,人口3.15万人,面积1.4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居委会:华夏村、海华、金桥、青年广场、东晨、站前二、站前三、站前七、站前九。 |
临江街道 |
街道简介 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办事处驻振四街36号,人口4.8万人,面积1.75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居委会:清华园、科达、新福民、青年湖、港湾、滨江、福民、锦绣、南桥、八千坪。 - 二、街道概况 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办事处位于丹东市中心西侧,东起中朝边境口岸,距丹东市政府1公里,丹东铁路客运站、边境物流中心0.5公里;西至体育馆路与振兴区六道沟街道办事处相连;北接振五街与振兴区永昌街道办事处接壤;南连丹东市边境经济合作区与朝鲜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辖区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总数6.5万,现有福民、清花园、锦绣、东升、南桥五个社区。 临江街道办事处系丹东市振兴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前身是1956年4月成立的镇江街道办事处。1960年4月取消街道办事处建制,改为镇江人民公社。1965年3月镇兴区更名为“振兴”区的同时镇江人民公社更名为“临江”人民公社。1979年1月改为临江街道办事处至今。 临江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着超常规、跨越式的精神,埋头苦干、超越自我,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党建工作成效显著的奋斗目标,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市委、市政府授予 “社区建设示范街道”、“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再就业工作竞赛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红旗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锦绣社区获“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国体育先进社区”、“全国商业示范社区”,计生协会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协会等殊荣。 - 三、街道经济 临江街道办事处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历届领导的团结协作和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五”期间,地税收入平均每年以46%的速度递增,全地区全口径税收共完成14115万元,比“九五”期间增长255%;国内生产总值共完成22970万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87%;招商引资共完成内资26742万元,外资438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2441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共完成10043万元;出口创汇共完成3413万美元;高新技术产值共完成6415万元。 按照区委、区政府“六八八”发展思路,“十五”期间形成了振五街建材、钢材市场一条街,带动地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锦绣家居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建设面积20000平方米,总投资额近一亿元人民币,成为丹东第一个商场化经营超市化管理的建材经营项目,也为建材一条街的打造增添了新的亮点。 由无锡中南置业有限公司投资的丹东国泰国际特产城占地6047平方米,是丹东地区唯一经营地工产品与土特产品的商城,与我市4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合作协议,为我街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临江街道办事处建安业基础雄厚,锦绣集团、国泰房地产、振泰房地产、金叶房地产、现代房地产等近20家房地产公司在辖区内注册,占据了丹东市房地产业的“半壁江山”。锦绣花园、清花园小区、东升丽园等丹东市知名小区坐落于辖区内,随着鸿景园小区、东升佳园二期、江滨丽园、香江佳园的相继落成,已成为最佳人居之地。临街商铺必将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成为临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辖区内共有企事业单位1200余户,由内蒙古投资的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的霍煤伟豪铝业有限公司新近落户,为我街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此外丹东市供电局、丹东市自来水公司、丹东燃气总公司、-振兴分局、振兴区国家税务局、地税振兴分局、工商银行永昌支行、边境经济合作区信用社、太平湾电厂、射线集团、市青少年宫、滨江小学、福民小学等单位坐落于此,为促进临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为广大客商到临江发展提供方便。 辖区内的丹东市青年湖公园位于市中心地段,与边境开发区相邻,占地面积为11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为7万平方米,是丹东市唯一的拥有水、陆两用的青少年游乐场所。丹东市青少年宫始建于1985年4月,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是我市最大的校外教育活动阵地,连续七年被团中央、文化部授予先进青少年宫光荣称号。 |
六道沟街道 |
六道沟街道办事处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办事处驻福春街20号,人口3.66万人,面积1.04平方千米。六道沟街道辖6个社区居委会:工业、六合、新村、工人村、六道西、鸿安。 - 街道概况 六道沟办事处位于丹东市振兴区中部,北接帽盔山办事处,南临沿江开发区,东靠临江办事处,西至纤维办事处,区域面积0.96平方公里,距丹东市政府5公里。辖区内有鸿利社区、新村社区、工业社区、六合社区、六道西社区、工人村社区6个社区居委会,全地区总户数14065户,总人口34788人,其中男性18555人,女性18933人;居民多为汉族,还有满、回、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 六道沟办事处地势平坦,花园河贯穿南北,河道六道段长0.6公里。地区内交通十分方便,锦山大街、福春大街、青年大街东西向穿境而过,体育馆路、大众路、春三路贯通南北,是我市至东港、大连的必经之地。 - 历史沿革 六道沟街道办事处前身是安东市镇兴区六道沟办事处,成立于1956年4月。1960年4月,取消街道办事处建制,成立六道沟人民公社。1979年1月,六道沟公社撤销,成立六道沟街道办事处,隶属振兴区人民政府领导,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政府职能。1979年以来,六道办事处的机构设置为党群组织(含党委,共青团,妇联、工会,青教办,文化站,司法,武装,综合治理,退管)行政组织(含街政,民政,计划生育,城管,劳动保障)经济工作(1990年以前含工业总厂,企业公司,民政企业公司,三产办,劳动服务公司,1990年以后改为经济管理委员会)。 - 经济发展 2000年区划调整以后,六道沟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四大战略”和“大发展、争一流,创和谐”总体要求,积极调动辖区各方面力量,坚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聚精会神抓经济,立足服务求发展,街居联动创和谐,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工作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截至2006年末,全地区工业企业24家,商贸企业34家,餐饮娱乐物业服务业32家。2006年,我地区实现税收760万元,比上年增长48%。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建筑安装业占总量的53%,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稍占主导地位。商品流通业、餐饮娱乐业及相关服务业占总量的47%,个体工商业户有40%以上属于窗口经济。随着鸿利河畔花园、韩国城、金叶东方明珠相继落成,有力地拉动地区房地产开发业的持续上升,同时也为六道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韩国购物广场中央商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正在招商之中,70多个临街商铺等待开发;东方明珠200多个临街门市即将竣工;工人村新建小区即将开发,这些都必将成为六道经济发展的亮点。 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加快,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会进一步稳定,平安创建工作扎实开展,着力构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构建。城市卫生进一步整治,人居环境更加舒适。小区庭院、街港路巷不断绿化美化,乱贴乱画、乱堆乱放得到清除,广大居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净化。社会保障得到进一步完善,扶贫帮困得到有效落实。截至2006年底,全地区共有低保户1071户,2355人。全年共安置就业再就业人员2200人。全地区计划生育率达100%。[1] |
帽盔山街道 |
帽盔山街道是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市的中心区,是丹东市党政军机关所在地,也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商贸、旅游的中心。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38万,辖安民、浪头两镇和花园、头道桥、站前、临江、永昌、六道沟、纤维、帽盔山八个街道办事处。 振兴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东临鸭绿江与朝鲜隔江相望,雄伟的鸭绿江大桥飞架两岸,展示出江城独有的风姿;北靠景色旖旎的锦江山,登上锦江亭可鸟瞰江场面全貌;安民镇与朝鲜陆路接壤达7.5公里;西南经鸭绿江口与黄海相联。具有沿边、沿江、沿海、沿国际大通道的四沿优势。 - 自然环境 属于南温带湿润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寒适度,阳光雨露和谐。来自太平洋的温暖湿润的东南风沿地形抬升,带来丰沛雨泽。长白山——千山山脉横卧于北部和西北部边界,对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干燥的西北风构成一道天然屏障。四季分明,冬季时间最长,夏季次之,春秋过渡季节最短。春秋季节是南、北风交替的季节。春季冷空气开始衰弱北退,暖空气北进;秋季则反之。上述天气形势特点,形成我区为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时间最长,夏季次之,春秋过渡季节最短。振兴区北靠景色旖旎的锦江山,登上锦江亭可鸟瞰江场面全貌。锦江山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主峰海拔136.8米。 - 社会事业 为了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做大做强观赏鱼产业,丹东市振兴区水产局多方筹集资金20多万元,在帽盔山街道办事处白房村建成了一处占地1500平方米的观赏鱼科研示范基地,专门从大连聘请大学教授指导开口饵料振兴区帽盔山街道办事处白房二社区已被列入棚户区改造计划中。张文岳看望了贫困户张忠娟,给她送去了慰问金,并要求尽可能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低保金标准,减免孩子的学杂费。 |
纤维街道 |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纤维街道,办事处驻福春街70号,人口4.22万人,面积2.67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居委会:军楼、福春二、福春三、海燕一、海燕二、海燕三、海燕四、福春六、福春七、一中。 - 纤维概况 丹东市振兴区纤维街道办事处位于丹东市西部,毗邻北欧风情的月亮岛度假村,风光旖旎的帽盔山公园及风景秀丽的鸭绿江观光大道,与友好邻邦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辖区东起春三路西至帽盔山下,北起锦山大街(二院对过)南至开发区(月亮岛)。面积2.67平方公里,居民1.8万户,人口逾52917人。纤维街道办事处辖军楼、福春三、福春六、福春七、纤维一、纤维二6个社区。地处繁华地段、交通枢纽、人口密集、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教育设施配套、医疗保障功能齐全、楼宇资源丰富。辖区内汇集了全市多家技术研发中心,这里有餐饮、娱乐、休闲的商贸街。独特的社区文化和人文环境吸引了众多的外商、华侨和国内有识之士,是投资办实业的风水宝地。 - 街道办事处经济情况 纤维经济是依靠“示范街”优势,率先成为全市产值利润突破“双一”大关的街道,曾被誉为“龙头”街道,荣获省“发展经济先进街道”和“百万元利润街道”称号。纤维地区企业和事业单位近500户,其中驻街事业单位20户、工业企业65户。商贸企业25户,房地产开发业3户,规模企业4户,其余为个体工商,具有法人资格企业127户,年上缴税收超过10万元以上企业16户,年上缴税收超过50万元以上的企业7户。目前我们将美化、改造经营场所,开拓新市场,引进各地特色小吃、商贸企业、餐饮服务业。把通春街、春五路打造成为集商贸、文化、餐饮、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商贸街。近年来加大了辖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了通电、通讯、供水、排水排污、道路、绿化等“七通一平”工作,为外来企业落户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纤维人始终相信“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正以更加高昂的精神风貌放眼未来,开拓进取,谱写纤维的新篇章。[1] |
永昌街道 |
一、地理概况 永昌街道地处丹东市中心西侧,东起兴一路与站前街道办事处辖区相邻,西至兴八路与六道沟街道办事处辖区相邻,南起振五街与临江街道办事处辖区相邻,北至园林苗圃与花园街道办事处辖区相邻。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区,44个党支部,总户数15617户,人口42478人。 域内共分“五街、十一路”:振五街、锦山大街、振七街、振八街、山上街、兴一路至兴八路、宾馆路、人防路、表长路。其中还有2条与丹大、丹沈高速公路相连,构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有公交车线路12条。 辖区内共有学校7所,其中省属高中1所、区属中学1所。部队4支:65735部队、65151部队、省军区第一干休所、省军区第二干休所。 - 二、地区特色、招商引资优势及发展前景 永昌街道受地区的限制,工业集中在山上街,相对较少,与商业发展的比例为1:10,因此,永昌街道结合自身的特点,重点打造锦山大街、振五街、振八街区域。 一是打造机电一条街,二是打造建材一条街,三是打造餐饮服务一条街,四是打造健身娱乐一中心,五是打造超市、办公、住宅一体的楼宇经济。 永昌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即重点围绕大项目、工业项目牵动税源项目为主,以丹东对黑吉两省的港口优势、对朝贸易优势和资源优势,做好工业项目和楼宇经济的招商工作。努力形成开放、进取的发展环境,打造出一个振兴区中部商贸中心。 - 三、街道经济 多年来,永昌街道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强街富民的重要举措来抓,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审时度势,整合优势,适时提出发挥地域优势,努力打造“三街、二市、一中心”的格局,使永昌成为各种行业为一体的物流中心,不断加大企业改革的工作力度,对市转属企业进行了改制,为招商引资腾出空间,为地区发展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全街共引进项目16个,其中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有5个,500万元以上的有6个,1000万元以上的有2个,2000万元的有3个,项目总投资1.68亿。 |
花园街道 |
丹东市振兴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东临鸭绿江与朝鲜隔江相望,雄伟的鸭绿江大桥飞架两岸,展示出江城独有的风姿;北靠景色旖旎的锦江山,登上锦江亭可鸟瞰江场面全貌;安民镇与朝鲜陆路接壤达7.5公里;西南经鸭绿江口与黄海相联。具有沿边、沿江、沿海、沿国际大通道的四沿优势。花园街道办事处驻花园路26号,人口3.37万人,面积4.8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昆源、桃铁一、桃铁二、桃源、花园、表厂;2个村委会:花园、宏升。 镇街概况 花园街道位于丹东市城区中部,南临鸭绿江与朝鲜隔江相望;东靠景色旖旎的锦江山,登锦江亭可鸟瞰江城全貌;西经鸭绿江口与黄海相联。丹沈、丹大两条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贯通,形成雄伟壮观的出入城口。纵横交错的花园东路和四号干线,使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寸土寸金的经商宝地。世世代代生活在花园街道5个社区、1个村的37000多名花园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在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播洒着希望,演绎着神奇,创造着辉煌。 花园街道因花而名,是丹东杜鹃花的主产区,尤以争奇斗艳的杜鹃花享誉华夏,并成为了丹东市的市花,丹东遂有鹃城之名。漫步花园街道,恍若进入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这里的自然、人文风光,犹如璀璨的群星镶嵌在都市之中,使人胸怀激荡、心驰神往,让人享受大自然的和谐和花团锦簇的快乐。 优越的区位、宜人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为花园街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和难得的机遇。随着丹东市大开放、大项目、大旅游、大环境战略的实施,花园街道迎来了新一轮的超常规跨越式大发展,到丹东投资创业,在花园安家落户,已成为中外客商的共识,一个崭新的实力花园、品牌花园、特色花园、和谐花园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镇街经济 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投资者,用诚心诚信赢来投资者,用优质的服务留住投资者,是花园街道党委、办事处抓项目建设的三0宝。办事处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公开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手续,承诺办事期限,街道党政领导全心全意为企业提供跟踪服务,对企业做到扶上马、送全程,让企业在花园做强做大。2008年,花园街道预计引进200万元以上的项目19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8个。招商引资预计完成3亿元,比上年增长25%,税收预计完成5421万元,比上年增长25.1%。 防爆电机生产项目。该项目由温州客商孙哲昌投资5000万元,选址花园路西侧,预计该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9000万元,利税300万 手表零件生产项目。 该项目由沈阳客商王世平投资1221万元建设,选址在振兴区表厂路138号,建筑面积2600㎡,以手表元件加工为主,目前已完工投产。预计当年可实现销售额800万元,利税50万元。 丹东交通物流驾校项目。该项目由丹东交通物流有限公司投资1120万元建设,选址在振兴区花园路,占地15亩,建筑面积8000㎡,以培训优秀汽车驾驶员为主,目前已正式营业。 表厂沟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由丹东保利天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人民币10亿元,分三期投入,投资期为5年,占地57公顷,拟建商行、办公会馆、别墅、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丹东市大型多功能建筑群。 新力农民住宅楼开发项目。该项目由丹东众盟置业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地址在纤维厂医院后侧,占地25亩,建筑面积40000㎡,拟建具有多功能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楼宇小区。预计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700万元。 御花园酒店改建项目。该项目由沈阳客商王德军投资1200万元,选址在花园路西侧,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是一家集餐饮、客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务酒店,建成后年可实现营业额1000万元,利税80万元。 民营经济唱主角 花园街道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促进就业、增加财力的有效举措,采取典型带动、政策驱动、环境促动、责任推动的“四轮齐转”战略,百倍呵护、精心培育民营企业在辖区发展壮大。全街民营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目前已拥有民营企业335家,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8.14亿元,吸纳就业3000多人。 规模企业挑大梁 肥沃的土壤盛开鲜艳夺目的花朵,良好的投资环境催生一大批规模企业快速成长。全街现有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22家,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6家,拥有11个高新技术产品和8项专利,科技企业的税收贡献份额达到38%以上。 汽贸物流经营品牌 闻名遐迩的花园路是丹东市的汽贸物流一条街,在这条街上,拥有汽车4S店、汽车维修、汽车配件等各种汽车企业50多家,占丹东市汽车行业比重达95%以上。2007年,汽贸销售额5.1亿元,纳税430万元。一汽大众、金杯、解放、东风等大的汽车集团和奥迪、别克、雪佛兰等著名品牌企业都在花园路亮相经营,上通别克、弘泰奥迪等一些汽贸汽配企业也即将入驻,以谋求更大发展,汽车行业的品牌效应在花园路放大。 7.5万平方米的丹东交通物流中心,一辆辆满载着货物的大卡车川流不息,工作人员理货、装货,一派繁忙景象。目前,进驻中心从事物流业务和信息配载的业户达近百家,日均进出场车辆近千台,日均集散货物上万吨,已成为全市集普通货运、国际国内集装箱运输、货物联运、仓储理货、搬运装卸、货物包装、货运站经营、报关报验、客运出租、车辆存放、汽车总成修理、车辆托、代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 旅游观光带 花园街道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林资源,景色异常秀丽,拟在与元宝区、振安区、市园林交界处的林地修建一条景观路,沿丹东市入城口迎宾岭连接到锦江山后,成为进入丹东市区的黄金路线。结合景观路建设,综合治理花园河,通过对花园河的维护改造以及两岸生态林、休闲公园的修建,赋予花园河生动、优美、富于生态特色的水路城市空间形象,使之成为水清岸绿堤美的城区大景观。满足喜爱生态旅游活动人群需求,提高城市生态旅游的品位,形成以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景观为一体的旅游长廊。 |
江海街道 |
江海街道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最南部,鸭绿江入海口处,与朝鲜隔江相望,是一个沿江、沿海、沿边、美丽富饶的地方。行政管辖范围为浪东城际公路以东、安民河以南、大东港区以北地区,东面临江与朝鲜毗邻,西靠前阳镇,南连新兴街道办事处,北依安民镇,辖区面积31.8平方公里,共有耕地16,585亩,总户数3,936户,总人口12,061人,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以满、朝鲜族居多。 - 行政区划 经省政府批准,振兴区江海街道办事处于2007年6月8日正式成立,由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代管,街道下辖海龙、胜利、新友、安康四个居委会,其中海龙、安康为渔业村,新政府办公驻地位于胜利居委会。从组团、园区区位分布上来看,江海街道北起新区组团、中有前阳组团、南有东港组团,内有装备制造园、京阪神工业园、台湾工业园、环保工业园以及港口工业园五个园区。面前,各大组团、园区建设蓬勃开展、如火如荼。 - 自然资源 江海街道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4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928.7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495.45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优质稻米种植万余亩,盛产鱼、虾、蟹、蛰、贝多种海产品,其中梭子蟹、黄蚬子、对虾远近闻名,是远近有名的“鱼米之乡”、生活居住佳地。 - 交通运输 江海街道地处丹港同城化的连接点,又处在临港产业园开发建设阵地的前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北距丹东市区28公里,西距东港市8公里,离丹东浪东机场18公里,北靠浪东城际公路,滨海公路穿境而过,距201国道1公里;边境线总长约24.5公里,辖区有国家二类对外开放港口大台子港,一撮毛、海龙、安康三个民用渔业码头,新港、110、于洋等35个自然停泊点。 - 前景展望 江海街道以丹东沿江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为契机,团结奋进,同心协力,积极探索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谐发展的新路子,依托“新区”、“前阳”、“东港”三大组团优势,创新思路,加快发展,推动辖区各工业园区、生活区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努力把江海街道建成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美、文明高尚的城区。[1] |
西城街道 |
西城街道位于辽宁丹东振兴区。下辖: 210603010001 111 四道社区 210603010002 111 瓦房社区 210603010003 111 黄海社区 210603010004 111 桥头区 210603010201 111 滨江村 210603010202 112 瓦房村 |
浪头镇 |
丹东市振安区辖镇。1959年设公社,1983年改镇。位于区境南部,距市中心10公里,面积33.7平方公里,人口5.4万。辖滨江、瓦房、浪头、中和、忠杰、文安、胜天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兼产玉米、豆类等。. |
安民镇 |
安民镇镇政府驻金安,人口1.8万人,面积29.23平方千米,辖7个村委会:金板、金安、群英、北安民、西安民、东安民、文斌。其北临浪头镇,西靠东港市,南靠黄海与鸭绿江的入海口处,地理位置优越,开往大东港的铁路经过此处。 历史沿革 1961年设安民公社,1964年更名东方红公社,1970年复改安民公社,1983年置乡,1993年建镇。1997年,位于东港市东北部,距市中心25千米,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东安民、西安民、全安、金板、文斌、群英、北安7个村委会。?年划归振兴区管辖。2008年8月,将浪头镇的中和村、瓦房村、滨江村和东港市汤池镇的接梨树村(接梨树村包括丹东机场,人口0.35万人,面积12.32平方千米)划归振兴区安民镇管辖;将安民镇的北安民村、东安民村、文斌村划归浪头镇管辖。调整后安民镇辖群英村、西安民村、金板村、金安村、中和村、瓦房村、滨江村、接梨树村共8个村,人口5.17万人,面积42.11平方千米。2009年将滨江村和瓦房村(人口3.01万人,面积7.4平方千米)划出设立西城街道。[2] |
汤池镇 |
汤池镇位于振兴区西南部,全镇区域面积84.6平方千米。非农业人口1367人。镇辖9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有79个村民组,8个居民组。有农户7191户,总人口24006人。其中男性12160人,女性1 1 8 4 6人,非农业人口1367人,占总人口的5.19%。居住人口中多为汉族,还有蒙古、朝鲜、满、回、布依等少数民族。全镇区域面积8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176公顷,山峦2740公顷,有丰富的高岭土矿藏资源和地下温泉资源。镇内交通便利,鹤大公路、集龙公路东西穿越,丹东外环公路、复兴至金固乡级公路南北贯通,到2002年末,完成了跨镇域集龙公路局部改线,全线拓宽的路基回填工程。区域内采用先进的数字程控自动交换机,连接程控电话5550部,有线电视发展到640户。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15亿元,其中,完成农业总产值5100力兀""工业总产值6.005亿元。外贸出0货值6 70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322万兀""农民人均纯收入3301元。 - 汤池镇概况 (一)、自然概况 汤池镇,原名汤池子,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唐总章元年,属安东都护府辖地。早在1834年前后,此地便有人发现天然温泉,用石块砌池而浴身。1959年,成立汤池人民公社。1983年,汤池人民公社改建为汤池乡。1993年,改乡设镇,成立汤池镇。汤池镇地处北纬43°03′,东经124°15′,位于东港市东北部,地处丹东市西郊。东与浪头镇接壤,南与安民镇相连,西与前阳镇毗邻,北与长安镇以萌芽山为界。全镇区域面积72.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5万亩,山峦积4.2万亩。境内属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2度,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0天左右。辖汤池村、集贤村、萌芽村、万宝村、水源村、金固村、洋子泡村、河深沟村、复兴村、石岱村共计10个行政村,其中村民委员会9个,居委会1个,村民组80个。辖区总人口20467人,6160户,其中农业人口19228人,非农业人口1239人。有汉、满、蒙古、回、朝鲜、布依6个民族。2007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43.6亿元,工业总产值21.5亿元,农业总产值1.67亿元,招商引资完成1.75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406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95万元,人均收入达到 5832元。 (二)、自然资源 汤池镇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水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农业生产以板栗、草莓、无公害蔬菜为主,其中汤池板栗更始是独具特色,以果实个头大、色泽好、口感细腻而闻名。水资源丰富,汤池河、萌芽河、石浪河经境内汇入鸭绿江,铁甲水库、萌芽水库位于境内,萌芽水库蓄水量达150万立方米。矿产资源丰富,高岭土、理石、石灰石、石棉、云母、金、硫化铁等矿藏资源储量丰富,其中万宝高岭土矿区,储量达1200万吨,较为突出的是境内拥有丰富的温泉和冷泉资源,汤池地下矿泉水清澈透明,水质甘甜爽口,经鉴定属低矿化、重碳酸钙偏硅酸型优质矿泉水,内含20余种微量元素。 (三)、交通情况 汤池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有省、市、县级公路6条,东南部201国道东西贯通,中南部有接三公路穿过,北部有集龙公路横贯,丹东市环城公路斜穿集贤而过。丹东民航站位于原接梨树村,丹大高速公路西站位于汤池村,镇政府距浪头港5公里,即将开工建设的东边道铁路穿过境内。几年来。为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汤池镇大力加强镇村公路建设,先后筹措资金完成了对汤赫线、陶石线、接佛线、河庙线等镇村级公路修建,目前,汤池镇内镇、村级公路总里程28.8公里,全部为柏油路面,镇村公路网络化逐步形成,在东港率先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为汤池镇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