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路村地处唐闸北首、陈桥街办东南,由原来长路头村和谢店村行政合并而来。南有通启高速、通城路和通宁大道,北有团结河,亭平路横穿而过,地理条件优越。
长路村概况:
全村设有22个村民小组,居住村民720户,常住人口2284人,暂住人口47人。全村占地面积3000余亩,其中可耕地面积2200亩,拥有各类大小企业15家,定报企业3家,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489万元,工业销售10513万元,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312元。村公共服务中心于2007年11月施工建设,建筑面积420平方米,总造价29.5295万元。建有党组织和村委会办公室、警务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资料室;社区服务站、农资农技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残疾人康复站;村务公开栏;村民学校;健身活动场所。村总支部下设4个支部,现共有党员68人,全村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达100%,参加新农保的人数70人,实现自来水入户率达98%,数字电视入户率70%以上,全村改厕达98%。
长路村荣誉:
江苏省卫生村、南通市文明村、区社会治安安全村、区村民自治模范村、村先进基层党组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611005 | 226000 | -- | 查看 长路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五里树村 |
五里树村是江苏省南通港闸区陈桥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1100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11。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河口村、长路村、陈桥北村、育爱村、树北村、葆华村、集成社区、陈桥村相邻。 |
河口村 |
河口村地处南通市陈桥乡南首,唐闸镇北边,全村占地2.33平方公里,由原河口村,帅桥村和褚桥村三村合并而来。陈桥乡农民集居点——天玺花园、陈桥乡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办公楼、党建工作站均落住于河口村,长泰路、通启高速、通城公路、城北大道、新204国道及复式互通立交穿越而过,北城公园也将近日动工。村公共服务中心设在陈桥乡新镇区,南临长泰路,西倚天玺花苑,东靠新204国道。新村部建设于2007年8月,于2008年元月竣工,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占地面积5.8亩。 河口村超市、银行、电信等配套设施齐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现全村耕地面积2800亩,共有30个村民小组,1268户村民,常住人口3860人,暂住人口1000余人。河口村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2人。 河口村现致力于村向社区转型,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和经济增长格局,把发展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科学规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以路桥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村镇面貌大为改观,极大地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
长路村 |
长路村地处唐闸北首、陈桥街办东南,由原来长路头村和谢店村行政合并而来。南有通启高速、通城路和通宁大道,北有团结河,亭平路横穿而过,地理条件优越。 长路村概况: 全村设有22个村民小组,居住村民720户,常住人口2284人,暂住人口47人。全村占地面积3000余亩,其中可耕地面积2200亩,拥有各类大小企业15家,定报企业3家,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489万元,工业销售10513万元,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312元。村公共服务中心于2007年11月施工建设,建筑面积420平方米,总造价29.5295万元。建有党组织和村委会办公室、警务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资料室;社区服务站、农资农技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残疾人康复站;村务公开栏;村民学校;健身活动场所。村总支部下设4个支部,现共有党员68人,全村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达100%,参加新农保的人数70人,实现自来水入户率达98%,数字电视入户率70%以上,全村改厕达98%。 长路村荣誉: 江苏省卫生村、南通市文明村、区社会治安安全村、区村民自治模范村、村先进基层党组织 |
陈桥北村 |
陈桥北村地处港闸区的北边,东与通州区接壤,北临九圩港,有2.5公里九圩港岸线,西与树北村毗邻,全村现有24个村民小组,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人口2861人,其中农业人口2558人,下设五个党支部,共有在册党员78名。 近几年来在陈桥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建成了村公共服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室、阅览室、农家书屋、活动健身等场所一应俱全。 陈桥北村先后荣获民主法制村、社会治安安全村、先进调解委员会、计生先进集体、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科普示范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巾帼示范岗、省级先进计生协会等荣誉称号。 |
育爱村 |
育爱村由原藕荷池村、育爱村、孩儿桥村合并而成。位于陈桥街道北部,南接刘陈河,东临团结河,北靠九圩港,西近孩儿港。交通便利,通启高速、204国道、集美路均从育爱村穿村而过。荣和路已建成通车,距通启高速出口、火车站仅5-10分钟的车程。全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拥有九圩港岸线近2公里,是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的起步区,分为27个村民小组,育爱村共有村民1219户,常住人口3719人,暂住人口816人,共有党员83名。 近年来,村党总支不断加大党建工作创新力度,通过远程教育、文化宣传、文明户评比等载体,使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村党总支和村委会一班人,积极强化社会发展的使命意识,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实现了育爱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全村现有各类企业18家,其中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0家。 |
树北村 |
南通市港闸区陈桥街道树北村于2001年5月由原树北村和朱店村合并而成,与通州区平东镇隔九圩港相望,新长铁路、亭平公路贯村而过,共22个村民小组,910户,耕地面积1899亩,村民2706人。树北村铁路北侧于2012年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建设,撤组改居13个,现辖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约900亩,常住人口1104人,党员41名,辖区内企事业单位16家。近年来,在陈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树北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开拓创新、顽强拼搏,2014年完成村级经营性收入59.52万元,工业销售收入2.37亿元,工业应税收入1.4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为19980元。树北村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村、江苏省档案二星级单位、南通市民主法治村、南通市全民创业先进村、南通市农村集体三资三化示范村、南通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市级达标社区、南通市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工作最佳二级网格、港闸区十佳农家书屋、港闸区人口计划生育先进集体、港闸区网上村村通优秀站点、港闸区安全生产先进村、港闸区社会治安安全村、港闸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社区、港闸区十一五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村、港闸区民主法治村、港闸区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随着万顷良田、新长铁路复线、沪通铁路、沿港路南侧规划路等工程的建设,树北村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树北村两委将时刻牢记根本宗旨,积极发扬“敢为人先、创先创业”的陈桥精神,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
葆华村 |
葆华村地处南通城区北郊,东与幸福乡相邻,南与长路村相连,西与树北和五里村相接,北临刘陈河。面积约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60亩,占全村总面积的66%,是以农业为主导的一个村.全村22个村民小组,776户,人口2350人。 根据全街道统一规划,葆华村是农业保护区,农田受到严格保护。葆华村党支部书记从环境入手,整治卫生,形成了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久发休闲农庄成了葆华村的一张名片。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葆华村现有通达阀门厂、法宝线带帮、大利服装厂等四家企业,通讯条件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葆华村地处南通城区北郊,东与幸福乡相邻,南与长路村相连,西与树北和五里村相接,北临刘陈河。面积约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60亩,占全村总面积的66%,是以农业为主导的一个村.全村22个村民小组,776户,人口2350人。 根据全街道统一规划,葆华村是农业保护区,农田受到严格保护。葆华村党支部书记从环境入手,整治卫生,形成了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久发休闲农庄成了葆华村的一张名片。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葆华村现有通达阀门厂、法宝线带帮、大利服装厂等四家企业,通讯条件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
集成社区 |
集成社区建立于2001年5月,由原先的马躺路村与集成村合并而来。集成社区地处陈桥街道西北部,西临通扬运河,背靠九圩港,长泰路、集美路、沿港路等交通要道穿村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捷。社区现有住户580户,人口1750人,面积1800亩。社区办公用房15间,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社区设有1个党总支部,4个分支,党员人数78名,党总书记1名,副书记2名,支委2名;村委会成员3名,村主任1名,委员2名。随着全国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坐落于此,整个社区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蓬勃上升期,今年社区主要经济指标为:无地招商2500万元,工业销售产值1.4亿元。集成社区党总支、村委会正借助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带领群众致富。 |
陈桥村 |
陈桥村与陈北村相邻,西与葆华村相接,东与刘桥镇接壤,通刘公路贯穿,全村耕地面积2800亩,有27个村民小组,共有1223户,总人口3150人,共有党员96名。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陈桥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村工作,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