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辽阳 >> 辽阳县 >> 穆家镇

穆家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穆家镇谷歌卫星地图)


穆家镇简介

  穆家镇地处辽阳县西南部,为杨柳河、太子河、运粮河所环抱,区域面积122平方公里,全镇有17个村,87个居民组,10088户,34000口人,有耕地10万亩。素有""南大洋""之称。四周分别与鞍山市、海城市、唐马寨镇、刘二堡镇相邻。发展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穆家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和-同志""-""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各条占线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变化,全镇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事业兴旺的大好局面。
  一、经济建设成果显著
  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15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900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450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8000万元;人均收入实现3513元。
  1、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镇粮经作物种植比例已达到55:45。6个万亩高效农业基地、6个千亩高效示范基地、6个高效示范小区等示范工程建设收到良好效益,其中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和苜蓿草种植基地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大力发展养殖业,在稳定猪、牛、羊鸡生产基础上,新上了一批有特色的养殖项目,如绿壳鸡蛋、鹧鸪、鹌鹑、蝎子、观赏鱼等。
  2、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2003年全镇共上项目8个,其中:新建项目5个,技改项目2个,续建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达4000万元。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镇现有民营企业60多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的企业10家,辽阳兴鞍异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辽阳市远东轧钢厂、辽阳县兴达焊管厂、西穆轧钢厂、穆家机械厂等一批民营企业已成为全镇的优秀骨干企业,穆家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民营经济进步奖""。
  3、在第三产业上重点发展了餐饮娱乐和交通运输两大支柱产业。完善了镇内蔬菜综合批发市场。落虎村的青玉米批发市场、曹家村的肉牛批发市场、曾家村的牛奶批发市场、横道村的西红柿批发市场已初具规模。全镇交通运输车辆、各类服务网点、三产从业人中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镇内房地产开发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替力。.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4万人 122平方公里 211021107 111000 0419 查看 穆家镇谷歌卫星地图

穆家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落虎庄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落虎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穆家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东穆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穆家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南穆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接官堡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接官堡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台子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新台子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台口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南台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胜利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胜利村谷歌卫星地图
郑家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郑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黎起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黎起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青堆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黄青堆村谷歌卫星地图
曾家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曾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鲁家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鲁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六间房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六间房村谷歌卫星地图
横道子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横道子村谷歌卫星地图
古树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古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曹家村 ·辽阳县旅游·辽阳县特产·辽阳县十大特产·辽阳县十景·辽阳县 0

----

查看 曹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穆家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首山镇

  首山镇位于辽阳市南部,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镇域总面积27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6个行政村,总人口8.1万人,为辽阳县县城所在地。   首山镇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4.5亿元,同比增长22.9%;财政一般预算实现850万元,同比增长45%;全口径税收实现1亿元,同比增长23.4%;农民人均收入实现5300元,同比增长8%。农业实现了由传统型种植业向"精、优、细、特"型农业转型。全镇绿色蔬菜大棚已发展到1000亩。在养殖业上求新、求变,传统养殖业规模化,新兴养殖业产业化,农业经济由"一村一品"发展成为"一村多品"。   工业经济异军突起,形成了"两路"(辽鞍路、三新东路)、"四区"(铁西冶金工业园区、向阳高科技工业园区、马-汇工业园区、黑牛型钢工业园区)的工业发展格局。有色金属加工业和黑色冶金业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2003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0亿元。辽宁中天铜业集团、辽宁新风企业集团、辽宁长通板材加工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享誉全省。   首山镇人杰地灵,文化丰富。始建于明代的著名古刹--清风寺座落于首山南麓,为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市"十大藏书家"之一的李广仁,闻名全国。全镇经济发达,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形似晓日腾云起,势如春潮带雨来"。首山镇将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紧紧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完善新思路,确立新目标,再鼓新干劲,实现新跨跃,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努力绘就一幅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美好画卷。.  

刘二堡镇

  刘二堡镇位于沈大经济带与环勃海经济圈的交叉点上,是被辽阳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的经济特区(副县团建制),全区总面积119.6平方公里,耕地12.6万亩,近9万口人(含流动人口是心非万人),已被列入全国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全国乡镇企业百强镇。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300多年的文明底蕴,奠定了刘二堡的产业基础。成立开发区以来,刘二堡的经济与社会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截止2003年末,已建立起拥有20多个门类640家企业的工业体系,并形成了冶金、机械、建材、塑胶、制鞋、农产品深加工等六大支柱畜牧业,是国家级科技星火技术密集区,东北最大皮鞋产地,全国塑胶制品生产基地,中国模板之乡。辽阳钢铁有限公司、辽阳市轧钢厂、辽阳碳素厂、辽宁福泰石油机械集团、辽宁德田木业有限公司、辽宁博丰集团、中环冶金东北分公司等30多家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电子脉冲除尘器、大豆功能因子产品、碳素电极、环保餐车、普碳长材、有机蔬菜等产品行销海内,部分产品已进入欧美以及东南亚市场。2003年全区实现总产值23亿元,税收3100万元。刘二堡将借助东北大振兴,继续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努力在“打造冶金大县”进程中再创辉煌!.  

小屯镇

  小屯镇位于辽阳县东部,南与辽化彼邻,东与弓长冷接壤,西与辽阳市相依。全镇共辖18个行政村,12个街道居民委,5万人口,6.25万亩耕地,总面积164平方公里。沈环公路、辽溪铁路穿越全境,汤、太两河滚经全镇,是-个交通便利、物丰矿博、土质肥沃、经济比较繁荣的半山半平原乡镇。1992年小电镇被省政府确定为辽东半岛经济开发区卫星镇;1995年至1997年连续三年被市政房评为农村工作先进镇;199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全文明镇;2002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委。   近年来。小屯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没为中心,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全镇经济有了很快发展。农业经济以葡萄、大枣、西甜瓜、育种、速生丰产林为主导产业的五大国区建设正在由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004年,农业重点项目的千头养猪场、百万只林蛙场、百头奶牛场、万只养鸡场、四大农事龙头企业已经建成。万亩造地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预计今年全镇农业产值可达1亿元。工业经济一改过去单一建材为主的结构,正在向着门类齐全、产品多样化方向发展。现在全镇除原有的8家水泥厂,18家采石场、白灰厂外,又投资8000多万元新上了5家持钢厂,一家PCCP钢筋混凝管厂和一家皮革制品加工厂。颈计今年全镇工业产值可达64亿元,人均收入可达3800元。   小屯镇不仅是块物富源丰,发展经济的理想宝地,更是今外客商投资开发,创办实业的理想宝地。小屯人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勤劳善良的小屯人民将为各界来投资的客商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佳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镇党委、政府竭诚欢迎有识之士光临考察,投资兴业,贸易经商,携手共绘小屯美好蓝图。.  

小北河镇

  辽阳县辖镇。1960年设公社,后建镇。位于县府西北部,距县府25公里,面积129平方公里,人口5万,有满、壮、锡伯等少数民族。沈环公路和小高、小东、小三、小佟公路过境。辖小北河、东月河、西月河、小林子、前铺、张家窝棚、兴胜台、通气湾、长沟沿、高台子、房身泡、三棵树、郭家、相家坨、马家堡子、淤泥湖、牛心坨、杏树坨、将军房、蒲河、三龙湾、树林子、头龙湾2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电机、炼油、运输、木材、服装、针织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豆类、蔬菜。.  

黄泥洼镇

  黄泥洼镇位于辽阳市西北部,太子河南岸,属平原乡镇。沈环线从中穿过,交通比较便利。2000年被省确定为经济发达的中心镇和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镇所辖14个行政村,民营企业59家,事业单位12家,总户数11820户,人口38000人,土地面积8万亩。   近年来,黄泥洼镇党委、政府在辽阳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精神为指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着力实施了订单农业、出口创汇和小城镇建设三个示范镇建设,确定了全镇经济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长远目标。通过扎实动作,有力推动了镇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我镇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多次受到上级政府的表彰。先后荣获县红旗单位和明星乡镇;九九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小康镇"";同年,我镇荣获省级文明镇称号。几年来,在工业生产夺杯竞赛中,获得明星杯3个、振兴杯和效益杯各一个。2004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计划实现7900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305万元,同比增长16%,农民纯收入可实现3700万元,同比增长5%。能过突出重点、有步骤、分阶段的组织实施,实现了全镇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   在第一产业的发展上,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块状经济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全镇耕地面积8万亩,播种面积10万亩,粮经作物比例达到57:43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以六弓台子村为中心的鲜姜种植基地发展到3000亩;以二台子村为中心的旱黄瓜种植基地达3000亩。积极开拓市场,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与铁西粮库签订玉米订单1万亩、水稻1万亩、大豆1.5万亩。在井灌区开发绿色水稻1万亩、无公害蔬菜1万亩。突出抓了龙头农事企业建设,重点扶持了兴大综合养殖场和禧鹅种鹅基地建设。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镇工业生产总值实现36748万元,同比增长42.6%。突出了外向型经济发展,重点扶持了春光、海狮服装集团公司的发展。全镇出口创汇额达660万美元,全镇共完成招商引资额3545万元,使我镇成为全县出口创汇第一镇,2003年我镇荣获市民营经济发展进步奖、县民营经济先进单位和外贸先进镇。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强。加快了市场改造步伐,新建福民大市场和兴隆大市场,取缔了占道经营的马路市场,第三产业出现效益型和服务型并举的良好势头。.  

唐马寨镇

  辽阳县辖镇。县重点产粮地之一。1958年建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28公里,面积137平方公里,人口4.2万。镇政府驻唐马寨。辖运粮河、刘家、南坨子、唐马寨、鱼窖子、乔坨子、大背、老背河、蒲口子、吕塘坊、刘坨子、翟家、康明、三块石、刁家、沙岗子、蚂蜂泡、长林子、黄坨子、西泗2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渔业资源亦较丰富。.  

穆家镇

  穆家镇地处辽阳县西南部,为杨柳河、太子河、运粮河所环抱,区域面积122平方公里,全镇有17个村,87个居民组,10088户,34000口人,有耕地10万亩。素有""南大洋""之称。四周分别与鞍山市、海城市、唐马寨镇、刘二堡镇相邻。发展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穆家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和-同志""-""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各条占线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变化,全镇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事业兴旺的大好局面。   一、经济建设成果显著   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15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900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450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8000万元;人均收入实现3513元。   1、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镇粮经作物种植比例已达到55:45。6个万亩高效农业基地、6个千亩高效示范基地、6个高效示范小区等示范工程建设收到良好效益,其中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和苜蓿草种植基地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大力发展养殖业,在稳定猪、牛、羊鸡生产基础上,新上了一批有特色的养殖项目,如绿壳鸡蛋、鹧鸪、鹌鹑、蝎子、观赏鱼等。   2、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2003年全镇共上项目8个,其中:新建项目5个,技改项目2个,续建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达4000万元。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镇现有民营企业60多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的企业10家,辽阳兴鞍异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辽阳市远东轧钢厂、辽阳县兴达焊管厂、西穆轧钢厂、穆家机械厂等一批民营企业已成为全镇的优秀骨干企业,穆家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民营经济进步奖""。   3、在第三产业上重点发展了餐饮娱乐和交通运输两大支柱产业。完善了镇内蔬菜综合批发市场。落虎村的青玉米批发市场、曹家村的肉牛批发市场、曾家村的牛奶批发市场、横道村的西红柿批发市场已初具规模。全镇交通运输车辆、各类服务网点、三产从业人中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镇内房地产开发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替力。.  

柳壕镇

  柳壕镇地处辽阳市的西部,流经我镇的河流有太子河、柳壕河、南沙河、北地河,全镇有14个村,69个村民组,29000口人,83000多亩耕地,是个以粮食、蔬菜和畜牧业为主的纯农业镇。   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化显现新的发展格局。05年是全镇农业丰产丰收之年,粮食及农副产品价格实现了近年来的最好水平,粮经作物比达到6:4。清水稻米、芸豆、棚菜及“四青”作物成为我镇农业的特色产品。南、北、中、西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农产品向无公害食品方向发展。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镇肉蛋鸡饲养量突破300万只,生猪出栏8万头,牛、羊的饲养量得到较快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兴起,延伸了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了饲料加工,鸡雏孵化,蛋鸡饲料,禽产品销售,鸡粪加工还原成饲料、肥料等一体化,循环式的环保型生产模式。并带动了养殖基地的发展,蛤蜊村、柳壕村等养殖小区初具规模,蛤蜊村被市政府授予养殖小区建设先进单位。农田水利建设取得较好成果,去年获得“大禹杯”竞赛优胜单位。今年的农建工程黄套排水站清淤,罗套排水站清淤,完成土方60万立方米,总投资120万元,被市政府评为“精品工程”。   交通、通信事业全面发展,新修沙石路5公里,新增运输车辆200台。信用社扩股改革后运行良好,全年吸收存款6000万元,投入农村信贷资金1100万元,专项贷款300万元,为我镇农村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镇财税运行平稳,税改中直补、粮补及时下摆,土地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成果,并在做大量细致的群众工作后,成功化解债成务80万元。   城镇建设水平逐步提高,第三产业有所发展。镇政府投资400万元,建成4000平米的封闭综合农贸大厅,结束了我镇马路市场的历史,并带动餐饮、服装等商业网点兴旺发达起来,也极大方便了居民的生产生活,镇容镇貌大为改观。".  

河栏镇

  河栏镇地处辽阳县东南50公里,汤河水库上游。东与甜水乡毗邻,西与下达河、八会镇、隆昌镇接壤,南靠岫岩县、吉洞峪乡,北依弓长岭区。全镇土地面积418.2平方公里,16个行政村,25000口人,其中农业人口24000人。   矿藏资源:镇内有铁、硅长石、铜、硫化铁、滑石、重晶石、铅、石灰石、黄金等矿藏资源,其中以铁矿、石灰石矿储量较为丰富,据资料表明铁矿储藏在500万吨以上的铁矿1处,石灰石矿储藏量在亿吨以上2处。   森林面积48.5万亩,木材蓄积量75.5万立米,其中人工林13万亩,木材蓄积量700--800mm,境内有汤河东支、大西河、骆驼石河、大东河、上卜河、后台河五条支流,年流量624万立米,利用水资源现已开发水田5000亩,尚可开发水田绕汤河水库岸线长达十余公里,周围山峰绵延起伏,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两岸有唐朝暑期征东大将军薛仁贵兴建鸡鸣寺遗址。距水库3公里处下麻屯村境内千山庙分院普贤寺,4公里处的河栏村境内的满清初期兴建的普贤寺(现已重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观音寺(俗称东庙),张家村境内的青峰寺五座寺庙座落有至,互为依托,构成一个绝佳的人文景观。除此之外,还有北大东沟山巅上天鹅泡,据说泡内有稀世珍奇动物娃娃鱼,界内有十余处天然溶洞,这些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与千山风景区、龙峰寺风景区相毗邻,等待于有识之士开发这块热土。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你来发财,我发展,充分利用这块宝贵的自然资源。   ".  

隆昌镇

  隆昌镇位于辽阳县东南部,北与八会镇接壤,东与吉洞乡相邻,西与鞍山市一岭之隔。全镇总面积为120平方公里,所辖7个村,70个居民组,全镇3869户,总人口13487人,耕地面积15188亩,境内县级柏油公路贯穿南北,村村通柏油路,距鞍山市内30公里,距辽阳市60公里。    这里拥有5万亩无公害绿色南果梨生产基地,“南果梨”畅销大江南北。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0.4亿元,农业产值0.69亿元,第三产业产值0.41亿元。财政收入总额2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50元,形成了乡镇企业、南果梨、畜牧、林业、蚕业、五大支柱产业。    水果产业:隆昌镇是辽阳市南果梨生产乡镇之一。我镇南果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资源丰富,全镇现在南果梨120万株,果树面积50000亩,水果产量可达5000万斤,其中南果梨产量3000万斤,年产值5000万元。全镇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占有100株果树,全镇水果专业户300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77.5%,从事水果生产的劳力占全镇农业劳动力的60%,水果收入占人均收入的80%,现在水果生产以真正成为隆昌镇主导产业,也是我镇农民的主要产业。    南果梨系隆昌镇特产,果色纯正、果实色泽夺目、香气诱人、肉质细腻易溶、味美多汁可口 、纯属无公害绿色食品,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为适应入世的需要实现-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水果生产的优势,把水果生产尽快转入到绿色无公害商品基地上来,向科学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把我镇水果生产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创出我们的品牌,以适应入世需要,同时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使水果生产真正成为永不言败的主导产业。    乡镇企业:利用交通便利、优惠措施,优化环境,加大招商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建设力度。目前,全镇工、商、运、建、服有各类企业150家,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百万元以上的10家,50万元以上的15家。2004年,乡镇企业产值达0.4亿元。    畜牧业发展:我镇肉食鸡养殖户120户,年饲养量100万只,分别在得胜村和邱家村建立两个肉食鸡养殖“小区”,实现了人畜分离。我镇又在郭家村大力投入养殖庄河“大骨鸡”5万只,现已经初步形成规模。我镇生猪饲养量2.8万头,黄牛0.6万头,家禽饲养量3万只,仅畜牧业一项可创产值1500万元。.  

八会镇

  辽阳县辖镇。1958年属隆昌公社,1961年析建下八会公社,1983年置乡,1995年建八会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175.5平方公里,人口1.7万。辖上华、西庄、八盘、宽厂、通明、八会、中八股、上八股、东榆、西榆、徐家、长沟、连河、下华、文官计15个村委会。矿藏有铜、硫化铁、石灰石、莹石、滑石、硅石等。农业主产玉米、高粱、豆类,特产苹果。.  

寒岭镇

  "  寒岭镇地处辽阳市东部,东邻本溪,西接弓长岭,南望甜水乡,北靠深窝水库,蓝河由南到北流经境内,沈环公路,辽溪铁路横贯东西。全镇有8个村,95个村民组,4940户,17091人,其中,非农人口1285人。全镇总面积171.7平方公里,土地面积1737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17公顷,有林地10670公顷,人工林2100公顷,果园面积692公顷。寒岭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纯山区乡镇。   寒岭镇人均土地1.2亩,粮食自给自足。但本镇素以矿产资源丰富著称。主要矿种有铁、硅、石灰石、粘土、煤、大理石等。其中铁矿石储量最为丰富,可达4亿吨。目前,全镇矿山、选矿等各类民营个体企业达60多家,其中上规模的骨干企业有16家。全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产达亿元以上,年产铁矿石150万吨,生产精矿粉40万吨。   预计到年末,全镇本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可实现6.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可实现8000万元,工业总产值可实现5个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可实现7000万元;实现税收可达4500万元;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可实现7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可实现2600元,全镇的经济实现了可持续跨跃式发展。 寒岭镇的发展,首先得益于本镇特有的三大优势:一是资源优势。资源优势包括丰富的矿产优势,尚有相当大的开发空间。10月初镇政府又同本钢矿业公司签定年产铁矿石300万吨,精矿粉100万吨,年创税收1亿元的大型开发协议。此外寒岭还有核伙沟自然风景区和邱家一担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核伙沟风景区已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这里的自然景观是辽阳东部山区的一颗明珠,人称""一步有八景,满目皆0。""素以奇松、怪石、峭壁、溪水、瀑布、幽谷和保存良好的森林植被而闻名遐迩,多年来自沈阳、鞍山、本溪、辽阳的游客络绎不绝。核伙沟和一担山两个风景区在开发上仍然属于处女地。开发潜力巨大,商机无限。二是区位优势。寒岭镇地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地带,距重工业城市本溪仅20公里,距特大型国有企业北台钢厂仅一岭之隔,距辽阳40公里,距鞍钢弓长岭矿区10公里。周边大型国有企业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源源不断地引进本镇。矿产品可就地就近低成本高效益地销售。三是交通优势。镇内省级公路沈环线和辽溪铁路横贯东西,境内有2座铁路车站,其中寒岭车站既可发送旅客,又有站台、货场、货位,通过这里可以直接向全国各地发送货物。.  

兴隆镇

  辽阳县兴隆镇原名首山乡。   -   地理   兴隆镇地处辽阳县政府所在地西部,距县政府3.2公里。位于东经123°03′,北纬41°13′,辽阳、鞍山两市交界处,距两辽阳市城区中心10公里,为城市近郊,又在辽阳县城规划区内,为县城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兴隆镇属平原地区,东接辽阳县城区,南临钢都鞍山,西连刘二堡镇,北倚沙岭镇、太子河区。   -   行政划分   兴隆镇辖西王庄、立开堡、小赵台、兴隆台、下洼子、大赵台、齐尔台、常庄、前杠、后杠、青堆子、白老窝、王罗屯、刘三家子、夏家台、郎二屯、腰老窝、朱家堡子、红光19个行政村。   -   人口   辖区内居民汉族占多数,另有满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蒙古族共六个少数民族。全乡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287亩。全乡总人口25487人,其中农业人口24347人,非农业人口1140人。   -   气候   兴隆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2℃,平均降水量706.5毫米。本地及周边地区物产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工农业生产。   -   交通   兴隆镇交通便利。长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本辽高速公路、辽鞍公路、兰唐公路等交通干线都从境内穿过,距沈阳桃仙机场和营口港分别为65公里和100公里。   -   经济   兴隆镇特色 农副产品及水果有葡萄、棚桃、苹果及五味子等药材。养殖有兰狐、貂等。冶金行业一直是首山乡的支柱产业,包括有色金属加工、轧钢线材、型钢、冷轧金属、金属建材等。   农业经济 兴隆镇被誉为"辽南葡萄第一乡",首山乡的"辽红牌"葡萄被评为"中华名果"。有"巨玫瑰、美国红提、白鸡心、奥左斯特"等新品种,现有 3000平方米的葡萄鲜贮库。经国家注册认定的"辽红一号"棚桃出自   兴隆镇。   养殖业已成为兴隆镇农民增收的主业。蓝狐养殖繁育园区以夏台、青堆村为核心,以徐清伟、夏有泰等20户专业大户为重点,兴建蓝狐繁育科研基地2处,充分发挥养狐协会的作用,引进"芬兰原种狐"开发1代、2代新品种,推广"人工授精"、"饲料新配方"等新技术,扩大养殖基地规模,使本地区成为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最大的蓝狐养殖繁育区。   生猪饲养繁育园区。以腰老村许志永和王罗村王连明等40户养殖大户为重点,充分发挥养猪协会的作用,引进"杜洛克"、"比利时长白"和"英系大白"等新品种,推广"人工授精"、"饲料新配方"和"立体养殖"等新技术。   -   工业   兴隆镇有辽宁万兴达集团、辽宁冷弯型钢有限公司、辽宁通达建材实业有限公司、辽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辽阳县北方钢铁有限公司和辽阳腾龙冷轧有限公司等6家重点企业并均设有科研场所,部分企业已成为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美国卡特彼勒公司、CRP公司及BMD公司的合作伙伴。万兴达集团是其中最大规模的企业,所生产的漆包线已通过美国UL安全标准认证,通过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产品在东北市场占有50%的份额,为兴隆镇工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商机。小轧钢企业通过滚雪团的方法从小到大,逐步走向了联合办企业的途径,开始创办大型钢铁集团。  

下达河乡

  下达河乡位于北纬40度59分,东经123度16分。坐落于辽阳县东南千山脚下汤河水库西支上游,东和南与河栏镇上麻屯接壤,西与八会镇隔沙相望,西和西北与鞍山市一岭之隔,北和西北与兰家镇,弓长岭区毗邻,距辽阳县城首山镇约30公里,总面积为147平方公里,是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乡镇。鞍连线、辽凤线两条省级路贯穿我乡境内,是辽阳市通往东部山区乡镇的重要门户。下达河乡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委风气候,冬寒长夏热短,温差较大,最高气温38度,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26度,年平均气温7度,最大冻结深度1.1米,无霜期164天,(下达河是一个八山一水一田的自然地形)。境内有一条河流。它属于汤河流域太子河水系,横穿境内河沟河两支河流。   主要自然资源有耕地面积1240公顷,林地面积113万公顷,占87%。森林总蓄积量近20万立方米,林种以薪炭林为主。   全乡矿山企业已达到16家,总投资1800万元,年产石灰石总量已达200万吨。实现产值6353万元,10月份止,已完成计划的91%。利税498万元。   旅游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05年共接待游客25万多人次,外国客人450人次,今年景区门票和停车费收入31万元。全乡具有一定规模的餐饮服务项目达到36家,300多富余劳动人员加入到服务行业之中。   随着粮食直补,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我乡农民种粮的积极性。05年粮食总产量为5266吨,其中玉米4943吨,高粱128吨,大豆109吨,西甜瓜50吨。圈养绒山羊、黄牛、养鸡等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富民的重要项目。   05年我乡继续开展小康文明示范带活动,全乡共有市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村3个,文明户80户,花园式村部6个,花园式学校7所,我乡连续三年被评为文明乡镇。   全乡05年完成老高线7.4公里村通油路,路基及水稳工程;完成东新堡村、下柳林子村、下涧村3 座桥涵工程;完成下达河村0.5公里村路排水及路面修整工程;完成下涧村老君塘路0.5公里排水工程;完成炮手村0.5公里村路修整工程。今年乡敬老院新建一座240平方米的院舍,投资15万元,乡政府门前路完成绿化工程,栽国槐80棵。.  

吉洞峪满族乡

  吉洞峪满族乡地处我县东南 65 公里处,西南部与岫岩、海城接壤,东北部与八会镇、隆昌镇相连。全乡总面积为 282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8 万亩,是一个 "" 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庭院 "" 的纯山区。全乡有 12 个村, 141 个居民组, 20 , 995 口人,其中非农人口 1 , 144 人, 6200 户居民。全乡矿藏资源十分丰富,金、铁、镁等 18 种矿藏,果园面积近 1 万亩,林业面积 29 万亩,柞蚕放养 1 , 200 把。   2005 年全乡农业喜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 6,720 吨,绿色无公害面积扩大到 1.5 万亩,订单农业面积 1.5 万亩。绿色猪、牛、羊、家禽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全年黄牛饲养量达到 2 万头,生猪 2.2 万头,绒山羊 6,000 只,家禽 25 万只,畜牧业收入实现 3,000 万元,人均 850 元。柞蚕稳定在 1,200 把,收入实现 700 万元。绿色果品生态园 2 万亩,总产量达到 3,000 吨,收入实现 500 万元。粮食、畜牧、柞蚕、水果四个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农田基本建设取得新成果。通过对毁林开荒集中整治,确保毁林开荒现象不返弹,今年春季共购置果树苗 6 万株,落叶松 72 万株,全部用于毁林开荒地块。全年人工造林 2,300 亩,栽果 1,000 亩。秋季在礼备村流域毁林开荒地块修果梯 1,500 亩,作业路 2,000 米,得到市、县领导的好评。   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协调扶贫资金 153.98 万元,开发扶贫项目 3 个,为 48 户贫困户投入扶贫款 3 万元。通过开展整体推进式扶贫,我乡粉城墙村发展生猪户已达到 40 户。兴隆沟村 300 亩五味子药材园正在建设中,两个村成功的致富经验,为全乡各村开展一村一品整体脱贫树立了典范。   政府通过转变职能,为投资者创造了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全年共引进外域投资 5,000 万元。投资 3,000 万元的辽宁长寿山泉水有限公司的主体工程已建成,投资近亿元大安年选矿石 40 万吨的选矿厂,环评已经通过,基础工作正在运行中,预计明年上旬即可建成投产。大安口村滑石矿的产品全部出口日、韩等国。仅矿山企业安排剩余劳动力就达 3,000 余人。   ".  

甜水满族乡

  一、自然状况   甜水满族乡,地处辽阳市区东南76公里,是辽阳市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东与本溪市下马塘、连山关以摩天岭相隔,南与岫岩县以大黑山接壤,西与河栏镇毗邻;北与寒岭镇相望。南北狭长近百里,东西横跨25华里,全乡总面积为328平方公里,合并后的甜水乡,全乡下辖14个行政村,165个村民小组,2.3万人。前鸡线公路纵横全乡南北,一条兰河泉于大黑山,海拔984米,也座落在乡内东南侧,乡内峰峦叠翠,连绵起伏。总体自然面积结构比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乡内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较多,历史悠久,是一部历史百科全书。   其中自然景观中较为突出的有大黑山,摩天岭、老砬子、娘娘宫、白云山、钓鱼台等。   大黑山是辽东第一高峰,海拔1186米,睛天里你站在山巅远眺,可远望辽阳白塔。大黑山上有天然的无底洞,相传唐朝著名少帅薛丁山就于师傅王禅老祖学艺在此洞八年,该山方圆近四十公里,山上各种植物上千种,古老柞树、槐树、曲莲、桦树、楸树等,还有做家具最好的树木,刺楸树,樟松、翠柏。   山上有中外名贵的中药材,人参、灵芝、北五味,细辛、黄芪、山红萝卜等上百种。还有希少的马蹄莲花、芍药花等。辽东仅有的原始森林也在大黑山内,天桥沟纵深20华里,悬崖峭壁,直插云天,古树阴森,蔗云弊日,天上有盘旋游翔的雄鹰,地上有野猪、土豹子等各种野兽,将大黑山点缀得更加神秘。   摩天岭,是古今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其海拔984米。通往山峰仅有一条高数丈的石级可攀,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远近游人想攀而多者莫及,望而生畏之感。摩天岭有东北最为名贵的天女木兰花,让你见到即生天女下凡之美感。   二、2004年经济建设情况   2004年我乡经济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明确发展思路,以民营经济为主发展工业经济。   年初以来,乡党委政府为实现工业上项目,提升产业水平,实现我乡工经济跨越式发展宏伟目标,狠抓龙头企业,拉动中小型企业。主要采取以民营经济为主力军,积极引导,鼓励扶持,凝聚联合民营资本,让民营经济做强做大。总投资6600万元,创建成了""六小三大""的矿山企业。   六个中小型企业是:以刘斌、韩有柱等为主的总投资3100万元创建的六座铁选厂。.  


穆家镇特产大全




穆家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