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丹镇地处伊通满族自治县东25华里,东与双阳县毗邻,西与伊通镇相邻,南与伊通二道镇,北与伊通新兴乡相接。全镇幅员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72公顷,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人。鹿业发展迅猛,砂石储量居全县之道,蔬菜特产丰富。到目前为止,全镇黄牛存栏达到20000头。鹿存栏达到24000只,养禽存栏180万只,温室大棚800栋,占地面积80公顷。伊丹镇优久历史远近闻名。.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9万人 | 150平方公里 | 220323102 | 136000 | 0434 | 查看 伊丹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伊通镇 |
伊通镇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中心腹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幅员面积263.6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156个自然屯,5个社区,32个居民委,16个站、办、所,全镇总人口125,818人,其中农业人口55,849人。有耕地面积12732公顷。其中水田3141公顷。矿产资源有天然气、石油和莹石等。镇内交通发达,有伊通至公主岭、辽源、范家屯、盘石等五条主要公路。长营高速公路、九开公路均由镇内通过,使伊通镇与周边市县畅通无阻。 现在全镇蔬菜面积达到1900公顷,其中新增温室60栋,新增大棚90栋,集中连片蔬菜园已发展到12个,蔬菜总产量突破10万吨,被省里命名为吉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在牧业发展上有了可喜的成绩,现在全镇养牛专业户发展到150户,其中规模养牛大户发展到35户,黄牛发展到4.2万头,新建牧业小区1个,养鸡专业户达160户,禽类发展到300万只,梅花鹿发展到7000只,牧业收入小区已达到2500万元。. |
二道镇 |
伊通满族自治县辖乡。1962年置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15公里,面积156平方公里,人口1.8万。乡府驻大庙屯。辖宏明、石场、新林、福安、万德、吉兴、石门、马家、二道、中心、黄家、后山、黑顶子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修配厂。农业主产稻谷、玉米、大豆。. |
伊丹镇 |
伊丹镇地处伊通满族自治县东25华里,东与双阳县毗邻,西与伊通镇相邻,南与伊通二道镇,北与伊通新兴乡相接。全镇幅员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72公顷,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人。鹿业发展迅猛,砂石储量居全县之道,蔬菜特产丰富。到目前为止,全镇黄牛存栏达到20000头。鹿存栏达到24000只,养禽存栏180万只,温室大棚800栋,占地面积80公顷。伊丹镇优久历史远近闻名。. |
马鞍山镇 |
伊通满族自治县辖镇。1956年置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3公里,面积144平方公里,人口2.8万。镇府驻马鞍街。伊(通)范(家屯)公路过境。辖马鞍、东风、友联、红旗、前进、新发、合作、幸福、富强、新农、街里、岗阳、北岗子、三棵树、陈家岗子、天德合、铁炉17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修配厂、采石场等。农业主产玉米、高粱、谷子。. |
景台镇 |
景台镇地处伊通满族自治县北60华里。东与长春市毗邻,西与伊通县黄岭子镇莫里乡相邻,北与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相望,南与伊通马安镇相连。景台镇共有耕地面积7931公顷,35,000人,人均收入3,100元。近年来,景台镇按照县委“五兴”工程要求,加大对“五兴”工程的领导和服务,使“五兴”工程发展较快,涌现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和重点大户。. |
靠山镇 |
伊通满族自治县辖镇。1958年设公社,1983年置乡,1985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149平方公里,人口2.5万。乡府驻靠山街。公(主岭)伊(通)公路过境。辖靠山、向阳、太平、九龙、尖山子、周户、河沿、庄家、下沟、姜家、护山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电机厂、酿酒厂。农业主产玉米、稻谷。是县西部农副产品集散地。. |
大孤山镇 |
大孤山镇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南17公里处,幅员面积214.12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在东京124°49′,北纬43°34′,海拔高度184米,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5.1℃,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30mm,无霜期为135天到140天左右。 大孤山镇下辖17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1个直属社,84个自然屯,126个村民自治小组,全镇9063户,42284口人。 大孤山镇境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全镇地处松辽平原中南部农业区,土质肥沃,土地资源丰富,现有耕地8880公顷,是国家首批确定的大型商品粮示范基地,境内有孤山河、新开河等大小河流4条,总水域面积730公顷,有欢欣岭水库1座,总库容量可达1800万立方米。全镇有林地面积4063公顷,荒山荒坡4840公顷,荒滩荒沟440公顷,水库、塘坝307公顷,镇内野生植物41科,3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上百种,工业原料类36种,全镇已探明矿藏有煤、大理石、天然气、麦饭石、玄武岩、硅灰石、石灰石、纯净矿泉水等。其中麦饭石,天然气储量丰富。. |
小孤山镇 |
小孤山镇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南部,幅员面积168.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60公顷,全镇辖13个行政村,104个屯,近3万人口,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人文景观奇特,是著名的七星“宝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小孤山镇民族经济和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2.6亿,其中农业产值7000万元,畜牧业产值7200万元,多种经营收入4800万元,工业经济产值9800万元,财政收入385万元。人均收入场2981元,年饲养生猪1.2万头、牛3.2万头、羊1万只、鹿3500头、禽173万只,全镇可饲养水面6000亩,水产品400吨。 小孤山镇个体私营经济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有大型无纺布厂、机砖厂、SMC玻璃钢厂等,个体私营经济星罗棋布。小孤山镇城镇建设是全市的样板镇之一,新建楼房6万平方米,改造和新铺装供水管线22800米,地下排水管道1860米,拓宽铺装七条街道路,基本上实现了“二横四竖两场‘的网状格局,新建和扩建轻工业品市场和以黄牛为主的牲畜交易市场和农贸市场。教育事业多年来一直是省市县的先进学校,镇卫生院已普升为甲等卫生院,镇村屯已形成三段文化网络,街道和部分村屯安装了有线电视,收视率达2800余户。 小孤山镇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电源充足,与附近大中城市都有客运班车开通,有千门程控交换机,电信传真已与国际、国内联网,城镇建设焕然一新,总体功能全面,旅店、饭店、歌舞厅为建设者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各项服务。小孤山镇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鼓舞下,各级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同心同德,把富民裕民作为第一要务,带领全镇人民,不断加快小康进程,各项事业正朝着新的目标迈进,它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
营城子镇 |
营城子镇地处伊通满族自治县南部半山区。位于长营高速公路南端出口与营白二级路的衔接处。东与二道镇接壤,南与河源镇毗邻,西与东丰县那丹伯镇仅一河之隔,北靠伊通镇。是省城长春通往辽源、通化、白山、梅河、浑江、抚松、靖宇、辉南、磐石等18个市、县、区的必经之路,是主要的交通枢纽。 全镇幅员面积2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65公顷,下辖14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5264人,其中农业人口29719人,总户数为9658户,其中农业户8012户。镇内有一占地面积22500平方米的东北非牧区最大黄牛交易市场,每集上量可达1000头之多,成交量在500头左右。镇内有一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和800平方米的轻工商场,是周边六个乡镇的货物集散地。本镇有一处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寿山水库旅游区,每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季节,便吸引长春、辽源、东丰、磐石、东辽等地游客前来这里观光、度假、游玩。全镇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有两所中学,18所小学和一所镇办中心幼儿园。全镇一线在岗教职工373人,在校学生4024名。群众文化生活十分活跃,有容纳600人的影剧院一处,歌舞、网吧、电子游戏厅5处。有两所卫生院,其中一所为县级医院,22所村级卫生所,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小城镇建设给这里带来无限生机,主街道两侧楼房林立,样式各异,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200多处。2003年又对主街道进行了拓宽改造,建绿岛5000平方米,铺彩砖13000平方米,安装彩虹桥式路灯18架,真正让营城子镇街道宽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现已成为吉林省改革发展试点镇之一。. |
西苇镇 |
西苇镇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20华里西南部,东与伊通县伊通镇毗邻,西与小孤山镇相邻,北与伊通镇相连,南于辽宁省西丰县相望。西苇镇共有8个行政村,土地面积3592公顷,总户数3249户,人口13881人。人均收入2,500元。地理环境优越,自然风光秀丽,景观神韵别具,历史传说动人,满族文化悠久。五兴工程发展迅猛。全镇养鹿户13户,存栏55万只,果园4处,共有各种果树2.2万株。禽存栏8万只。规模养牛大户5户,牛存栏4,280头。现有温室大棚152栋,面积42,560平方米,蔬菜面积150公顷。目前各项事业正朝着新的目标迈进,它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
河源镇 |
河源镇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东南部。与三市(东丰、磐石、长春),六乡镇(沙河镇、朝阳山、吉昌、土顶子镇、二道镇、营城子镇)接壤。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2公里。幅员面积2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67公顷。其中,水田755公顷,山林面积12,880公顷,森林覆盖率53%。辖12个行政村,68个自然屯,91个社,5,765户,总人口22,057人,有汉、满、回、朝、锡伯族五个民族。其中,联合村的信发城屯是我县老县政府所在地。距镇政府东南10.2公里处,有全市第一高峰__青顶峰,海拔611.4米。处于长白山余脉,哈达岭山西部,是伊通河的发源地。山高林密,树种繁多,有原始森林的痕迹。交通便利,营白路横穿境内14华里。通讯畅达,程控电话通户率达75%以上。资源丰富,伊通河蕴藏着丰富的可做建筑材料的沙子。保南村万宝山的硅灰石,储量丰富,闻名遐迩,远销日本。保南村石头泉眼屯含锌矿泉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对老人延年益寿,特别提高儿童智力效果明显,倍受青睐。每年还有大量白蘑、榛蘑、橡子、榛子等野菜,供人们采集加工或人工移植。天然林、人工林、灌木林储量丰富,是我县重点林区之一。其中天然林中的柞、椴、黄波萝、槐楸、曲柳、均为稀有林木。. |
黄岭子镇 |
黄岭子镇隶属伊通满族自治县,东临伊通景台镇,西临公主岭二十家镇,南临靠山镇,北临公主岭市果树农场,土地面积4348公顷,覆原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17588人。辖7个行政村,63个自然屯,5043户。境内有三条河流,分别是黄岭子河(起源于太阳岭),迎风河(起源于葫芦头沟)和平河(起源于横山屯),三条河流都流入辽河。地形属丘陵地带,森林有自然林,人工林。品种有落叶松、于尾松、樟子松。植被保护比较好,特产蘑茹蕨菜。在全国上下掀起改革的浪潮下,农村的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农村全面奔小康的目标下,涌现了一批促进经济发展的示范户和重点户。. |
新兴乡 |
新兴乡位于吉林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 新兴乡面积为63平方千米。乡政府驻胡家屯。辖7个村。 清雍正年间开发,民国时为乐山堡、胡家甲,伪满时期为榆树村、胡家甲。解放后为榆树区,设伊通县13区……1961年从伊丹镇划出设立新兴乡,意新兴起的意思。 新兴乡有耕地面积4327平方公里,8个行政村,57个生产合作社,经济发展较快,全乡人均年收入4800元,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现有大中型拖拉机90台,配套机具256件。种养业是主要产业,生活基础设施先进,公共事业齐备。是农机化带动了该乡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村技术进步。 - 新兴乡规划与发展 新兴乡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重点抓好“兴禽、兴鹿”工程,一是每年把发展规划列入乡村干部工作责任制,保证任务完成;二是扶持养殖户贷款2000万元,保证发展资金;三是优先批发地、串地,保证养殖户用地需求;四是建立养鸡、养鹿协会和各类公司,保证畜产品的购入、售出;五是建立防疫灭病队伍,保证牧业健康发展。全乡养鸡发展到100万只,收入可达1500万元,人均收入预计达到1000元左右,养鹿发展到26000只,预计收入3900万元,人均收入预计达到达2590元,两项人均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60%。初步形成个体向群体、专业户向规模养殖户方向发展,呈现生产、粗加工、购入销售服务一条龙的生产新格局。 |
莫里青乡 |
伊通满族自治县辖乡。1962年置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18公里,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1.6万。乡府驻刘家屯。辖刘家、丁家、老虎沟、司家、杨木、兴宏、劳动、八家子、莫里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硫铁矿和农具修配厂。农业主产玉米、大豆、高粱,特产蕨菜、蘑菇、榛子。. |
三道乡 |
三道乡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西55华里,东邻大孤山镇、西邻小孤山镇、南于东辽县足民乡相连、东北与靠山镇相邻、西北与二龙湖于辽宁省西丰县相望。三道乡现在11个行政村,65个自然屯,总户数5,500户,21,500人,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36公顷(其中水田60公顷),属农业大乡,常年粮食产量5万吨左右,由于连年遭受旱灾,去年粮食总产只实现3.8万吨,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695.9万元,农民实现人均收入2,860元。三道乡工业企业发展比较缓慢,较大一家企业是-厂,兴建于2000年,共投资2,000多万元,年产值600多万元,纯收入40万元左右。另有各类工商户85户,2003年实现产值1,600多万元,创利税8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