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吉林省 >>白山市 >> 抚松县 >> 仙人桥镇

仙人桥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仙人桥镇谷歌卫星地图)


仙人桥镇简介

  一、地理位置
  仙人桥镇位于中国长白山西北麓,东经127°,北纬42°,平均海拔530米。通白铁路、鹤大公路、临抚公路穿镇而过,可直达长春、沈阳、大连等地,素有中国“人参之乡”——抚松“南大门”之称,汤河、二道松花江流经该镇。
  二、资源概述
  全镇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2%;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东北虎、黑熊、林蛙等100多种名贵动物和人参、天麻、五味子、高山红景天等野生植物;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铜、麦饭石、高岭土等;水力资源丰沛,建有汤河电站、双河电站两座中小型电站;还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辖有温泉五家疗养院,是医疗、保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
  三、行政区划
  全镇幅员面积379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3个街道,总人口17,356人,以汉族为主,居住着朝鲜族、满族、回族等6个少数民族。
  四、经济概况
  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12068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296万元,比2004年增长10.8%;粮食产量达到3179吨,比2004年增长8%。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067元和4613元。
  五、政务公开
  仙人桥镇自2000年开始实行政务公开以来,政府各站所每年都按季度对本站所的工作进行公开,各村村务实行每半年公开一次、重大问题随时公开的制度。.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74万人 379平方公里 220621104 134300 0439 查看 仙人桥镇谷歌卫星地图

仙人桥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仙人桥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抚松镇

  抚松镇成立于1958年,是抚松县建制最早的镇,县委、政府所在地。地处吉林省抚松县西部,长白山西南麓,距长白山天池北坡170公里,距南坡100公里,是通往长白山天池的必经之路。交通便利,距通白铁路仙人桥站22公里,鹤大公路纵横穿镇区而过。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行政区域内水资源丰富,头道松花江、松江河从镇区南面、北侧流过,形成一面傍山,三面环水的城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抚松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之势。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充分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实施资源深度转换战略和二、三产业发展及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促进镇区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1993年创省级“工业小区”,1998年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1999年进入省综合改革“十强镇”,行列,2002年加入全省“中心镇”行列。   1、自然条件   抚松镇总面积15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21公顷,全镇辖6个行政村(南关村、西关村、东关村、西川村、城南村、马鹿村)、6个街道办事处(西关街道、南关街道、东北街道、城内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全镇共有居民13902户,总人口4324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75人。   2、地理位置   抚松镇是抚松县府驻地。位于头道松花江与松江河汇合处。西与靖宇县以头道松花江中心为界,东、南、北和松郊乡相连。具有中心服务型小城镇的区位优势。   3、自然资源   抚松镇区域内资源丰富,现有林地面积30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5%。野生植物有山参、五味子、月见草、红景天等40余种。辖区内有含偏硅酸、锶的重碳酸—钙、钠、镁碳酸水源,是珍贵的优质饮用天然水,其感官指标、限量指标、污染物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8537-87)的要求,可作瓶装矿泉水开发,出水量为1916.08吨/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抚松镇实施资源转换,发展第二产业提供了资源条件。.  

松江河镇

  松江河镇位于白山市抚松县东南部,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89.81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6个街道办事处,户籍人口67826人,其中农业人口1824人,常年流动人口1.5万人。辖区内有国、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30多家,省属大型林业企业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国属松江河发电厂的小山梯级电站、抚松长白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就座落在松江河镇区内。松江河镇距全国“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主峰仅61公里,世界闻名的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在辖区的东部。因此,松江河镇素有“长白山下第一镇”的美誉。    松江河镇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在森林资源方面,行政区域内有林地面积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9.2%,立木蓄积量4350万立方米。人参、党参、天麻等名贵药用植物300多种。在旅游资源方面,长白山西坡风景旅游区、长白山大峡谷距镇区仅68公里,旅游业正在成为镇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水资源方面,辖区内10公里以上的河流30多条,分为头道松花江、松江河两大水系,水域面积654平方公里。水电资源蕴藏量80万千瓦时。在矿产资源方面,主要有煤、铁、硅、火山渣、浮石、矿泉水等,其中已探明的矿泉水日涌量500吨,其品质在国家A级行列。依据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镇已经形成了以林木产品生产、加工为龙头,以人参等中小药材栽培、加工为主导,以长白山旅游和矿泉水生产为后续项目的经济支柱群体,龙头和主导产业更加成熟,后续产业也在加速发展,这种梯次的项目群体为全镇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托和保证。    松江河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使松江河镇成为生态旅游的重地,区域性的购物中心和吉林省东部山区重要的林特产品集散地。从2000年开始,松江河镇以建成国内一流的“长白山森林旅游城”为目标,开发以旅游业为牵导的第三产业,以此为标志,松江河镇第三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建成了“长白山旅游购物一条街”、“长白山漂流”等新景点6处,建成了松江河商贸中心、百货大楼、松林综合商场等综合性购物场所共19000平方米,新增个体工商户238户,达到1350户,依法规范完善了镇内旅游餐饮业、旅游服务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投资400万元建成生产旅游纪念品的“岳桦林雕刻园”,仅玉石雕刻纪念品就达6000多种。.  

泉阳镇

  泉阳镇自然概况:    泉阳镇位于长白山腹地,隶属抚松县,东与安图县相交,南与松江河镇毗邻,西与兴隆乡相连,北与北岗镇、露水河镇接壤,全镇幅员面积619.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42公顷,泉阳镇森林资源丰富,大多集中在泉阳林业局,林地面积83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85%。全镇辖10个行政村、6个街道、41个居民委。全镇总人口为4.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4.29万人,农业人口0.43万人。泉阳镇原为原始森林覆盖,自1958年开始对长白山林区开发,成立了泉阳林业局,至1962年正式成立了泉阳镇政府。    泉阳镇域河流密布,镇内有砬子河和泉阳河两条主要河流,为二道松江河水系,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矿泉水资源,有省属地方泉阳水电站一座和省属林业局泉阳湖水电站一座,有以矿泉水为原料的水制品---长白山啤酒厂、泉阳泉饮品公司、长白山天然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泉阳分公司等企业。    泉阳镇野生经济植物非常丰富,中草药有名贵的人参、天麻、木灵芝、党参、细参、贝母等,还盛产厥菜、薇菜、松子、葡萄、元枣等百余种野生食用植物,同时还盛产食用真菌,各种蘑菇以及人工栽培的人参、等,本地还出产熊胆、鹿茸等,是名符其实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天然宝库。    世界著名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泉阳镇东南部,与泉阳林业局抚安林场马鞍山接壤,享有天然动植物园之称,每年旅游旺季都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来此观光。在泉水林场有一风光秀丽的泉阳湖,湖水来自上游的地下天然泉水,湖内盛产虹鳟鱼、金鳟鱼、三纹鱼、昌鱼等名贵鱼种。湖的对岸建有长白山啤酒厂、泉阳泉矿泉水厂、长白山天然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泉阳分公司,盛夏季节可供游人划船垂钓、避暑观光。在镇区西南部有一风光亮丽的泉阳岛,面积约0.5平方公里,小岛内环山,山上小路徒险,树木密布,环境幽雅,小岛北部是泉阳电站库区,夏季可供游人划船垂钓游泳,冬季可供游人滑雪滑冰。具有广阔的开发建设潜力。.  

露水河镇

  露水河镇位于抚松县的东北部,距抚松县城87公里,东与安图县接壤,南与泉阳镇相邻,北以沿江乡相连,东西长40公里,南北长36公里,总面积855.7平方公里。   露水河始建于1965年,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抚松县的四大镇区之一,县直各局所属单位和省直林业局设在镇内,到2003年止,全镇区总人口数为41692人,主要有汉、满、锡伯、朝四个民族构成。    露水河地处中纬度内陆山区,位于长白山下,属北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多雨、气温潮热,春秋两季干燥,无霜期110天左右,属典型的长白山地带气候。    露水河镇区自然资源丰富,素以“立体自然宝库”著称,该地森林资源丰富,山峦叠嶂,绵延起伏,素有“长白林海”的美喻。全镇区林地面积2565公顷,森林覆盖率78.5%,木材蓄积量27776立方米,是吉林省主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另外,这里还是长白山野生动植物产地,比较著名的食用特产植物:蕨类、大叶芹、刺五茄、刺嫩芽、牛毛广、山葡萄、红松果仁;药用价值比较高的野山参 、五味子、猪苓、灵芝、龙胆草、细辛、这些特产被采集加工后,远销到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比较珍贵的野生动物有紫貂、黑熊、香獐、梅花鹿、中国林蛙。其中红松果仁和中国林蛙油被国家指定为一级特产资源。本地区矿产资源富饶,现已探明的有金、银、硅石、硅藻土,其中硅石产量占全县之首,现已开采。全镇区耕地面积1197.4公顷,水域面积694公顷,荒山896公顷。    群山钟灵,绿水毓秀。雄浑而秀丽的自然景象赋予露水河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有国际上闻名的露水河狩猎场,吸引着各地众多游客,还有松涛阵阵的红松林海,加上“红松王”、“小木屋”,有依山傍水的永青电站,都是不可错过的游览胜地。夏季林海云雾缭绕,若隐若现,湖光十色,独具神韵,冬季北国以林海雪原,更别有风情。.  

仙人桥镇

  一、地理位置   仙人桥镇位于中国长白山西北麓,东经127°,北纬42°,平均海拔530米。通白铁路、鹤大公路、临抚公路穿镇而过,可直达长春、沈阳、大连等地,素有中国“人参之乡”——抚松“南大门”之称,汤河、二道松花江流经该镇。   二、资源概述   全镇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2%;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东北虎、黑熊、林蛙等100多种名贵动物和人参、天麻、五味子、高山红景天等野生植物;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铜、麦饭石、高岭土等;水力资源丰沛,建有汤河电站、双河电站两座中小型电站;还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辖有温泉五家疗养院,是医疗、保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   三、行政区划   全镇幅员面积379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3个街道,总人口17,356人,以汉族为主,居住着朝鲜族、满族、回族等6个少数民族。   四、经济概况   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12068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296万元,比2004年增长10.8%;粮食产量达到3179吨,比2004年增长8%。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067元和4613元。   五、政务公开   仙人桥镇自2000年开始实行政务公开以来,政府各站所每年都按季度对本站所的工作进行公开,各村村务实行每半年公开一次、重大问题随时公开的制度。.  

万良镇

  一、地理位置及经济概况   万良镇位于长白山西麓,第二松花江畔,县城东北16公里处,201国道(鹤岗-大连)由镇中通过。闻名遐尔的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就座落于此。全镇幅员面积186.85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2万人,耕地面积3.2万亩,林地面积18.6万亩。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4,59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75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13元。财政收入实现113万元。   二、资源概述   万良镇地处长白山腹地,得天独厚的区位赋予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全镇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80%。活力木材蓄积量40万立方米,年产木材6000立方米,林下野生经济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有30科460种。   二、以人参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已经是支柱产业,抚松县是全国的""人参之乡""和国家100个特产县之一,人参产量占吉林省人参总产量的46.7%,占全国人参总产量的22.8%,万良镇人参栽培面积及产量居全县之首,被国内外誉为""参乡明珠""。现有镇、村参场23处,人参生产专业户1246户,占总户数的26%。人参以支头大、质量好而畅销国内外。   三、铁矿资源储量较大,据地质部门提供的报告,远景储量2000万T。C级储量1260万T,年设计生产能力为处理原矿11万T,年产铁精粉3万T,有效服务年限80年。   四、水资源比较丰富,镇区内有万良河、二道岔河、三道岔河从镇区内横穿而过,流入松花江。   三、行政区划   万良镇自1984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设镇,共辖21个行政村,24个自然屯。自2003年并村之后,万良镇共辖18个行政村。其中,镇区内共有6个村:万福村、万良村、万兴村、万才村、万民村、河东村。镇外12个村:苇芦村、仁义村、大方村、明水村、水洞村、高升村、小屯村、向阳村、朝阳村、庆升村、荒沟村、北山村。共2万人,汉族居多,朝鲜族61人,满族183人。.  

新屯子镇

  新屯子镇地处抚松县城以北三十公里处,位于北纬42度49分,至北纬42度38分,东经127度13分至东经127度23分。新屯子镇东,以头道砬子河为界,与北岗镇相邻,南与万良相邻,北以二道松花江与桦甸市毗邻,西以小黄泥河为界与榆树相邻,西南同兴参镇接壤,东西宽12.5公里,南北长16.5公里,总面积138.33平方公里。   新屯子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黄泥村,下辖五个行政村。五个行政村是黄泥村、大东村、新屯村、南岗村和靖宇岗村。新屯地区版图内有地方国营三参场,国营三参场下辖白石岗分场,西川分场和后台子分场。   新屯子镇全镇总人口7230人,其中农业人口4205人,非农业人口3025人,人均收入3272元,镇内水电、通讯、餐馆、旅店等基础设施齐全。.  

东岗镇

  东岗镇位于长白山西麓,抚松县城东南35公里处,东与安图县、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相接,边境线长2.4公里,南与漫江镇为邻,西与仙人桥镇、松江乡相连,北与松江河镇接壤,距松江河火车站四公里,松抚公路和302国道贯通镇区,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东岗镇行政区域面积1007.48平方公里,全镇有10个行政村,分为11个自然屯,有一个国营参场。全镇人口14686人,其中,农村总户数3073户,农村人口9818人。现有耕地1086公顷,其中果园20公顷,集体林面积1441公顷,人参留存面积80公顷。   几年来,我镇农业生产曾稳步发展,2000年末粮食产量达3540吨,农业总收入2000年达48077万元,比1998年递增1.75%。   财政收入逐年提高,2000年全镇完成税收120万元,比1999年增收15.88%。全镇农民人均收入3200元。   乡镇企业、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也迅速发展,截止2000年末,全镇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40户,其中集体企业14户,私营企业5户,个体企业121户。2000年末乡镇企业总产值6250万元,其中:集体企业2310万元;私营企业974万元;个体企业2966万元。   东岗镇区域辽阔,物种繁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综合开发前景诱人。主要资源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纯净无污染,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和矿泉水生产;有分布广阔的林地资源,有利于种养业的综合开发。   东岗镇是闻名遐迩的参乡明珠,几年来,除了人参主导产业外,还不断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作为特色产业,并建立了多种生产基地,如园参基地、山参基地、农田地栽参基地、林蛙养殖基地、食用菌基地、瓜果基地、蔬菜基地、红松果林基地、中药材基地等。初步形成了以人参生产加工,经济动植物种养为龙头,十余种特业、数十种产品构成了农业经济生态体系。强化了生态农业和市场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较快,2000年末全镇有线电视覆盖率已达100%,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程控电话安装率已达到80%以上。镇区内主要街道全部修成柏油路面,并实现村村通车。镇容镇貌日新月异,社会治安祥和稳定。   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漫江镇

  漫江镇地处抚松县东南部,长白山腹地幅员总面积1299.35平方公里,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接壤,人口8964人,有5个行政村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7000余公顷,原始森林覆盖率78%,是一个以农副参业,特产采集和加工业为主的边境镇,200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53元。       漫江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广阔林海中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据不完全统计,镇年可采集山野菜、薇菜、山芹菜、猴子腿、广东菜、刺龙芽、刺五加、山核桃、元蘑、榛蘑、木耳等近万吨。今年以来漫江镇牢牢抓住改革开放这一主线,通过多种途径,已同大连、香港以及域外客商广泛接触签订了山芹菜、水苔藓等土特产资源的订单并于2002年5月末同大连北光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建立漫江镇长白山绿色食品山野菜加工基地,一期工程投资860万元,建厂房31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还将深入开发利用本地区山珍绿色植物资源,逐步开发滑子蘑、北光一号、北光二号等食用菌产品,力争把漫江山野菜加工基地建成集山野菜保护基地建设产品精深加工,出口创汇为一体的大型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漫江镇有贝母等中小药材栽培历史和大量的野山参、天麻、党参、细辛、五味子、黄芪、龙胆草、柴胡、川龙骨等中草药材资源。       漫江是越橘、蓝靛果的主产区,越橘、蓝靛果的果汁是酿造果酒主要原料和果品饮料最佳配制原料,果实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食品色素加工的特殊原料。       漫江的锦江矿泉,水源周围植被丰厚,林木茂密,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并有偏硅酸型优质含锗矿泉水,日流量达5.9万吨,允许开采量3万吨,经国家省级鉴定偏硅酸含量在62.39-62.98千克/升,是国内罕见的优质矿泉水,目前镇委正同客商进行矿泉水开发的招商工作。       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用工业化的生产、经营、组织理念来抓好绿色食品加工业、科技型工业、矿产业、服务业、旅游业,进一步实施“招商、安商、活商、富商”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希望国内外客商到漫江来观光旅游,投资办厂,发展漫江,建设漫江,我们将提供一流的服务,全方位的承诺,逐步把漫江建设成为工为工业发达,产业布局合理,天然环保边境名镇。.  

北岗镇

  北岗镇总人口为:10600人,其中农业人口7555人, 200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504万元,比2004年增加312万元,增长6%;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345元,比2004年增加246元,增长6%,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县中上游水平。截至到2005年底,我镇村办企业发展到4家,民营企业发展到7家,个体户155个,民营经济总收入4100万元。   北岗镇乡镇企业概况:   北岗镇位于抚松县东北部,依靠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和壮大乡镇企业,目前,已有镇办企业三家,分别是林场、参场、人参加工厂。村办企业两家:抚北塑料厂;地方药材开发公司。.  

兴参镇

  一、地理位置   兴参镇位于抚松县北部,距县政府所在地25KM ,东经127。06/--127。17/,北纬42。25/--42。32/KM 。广约12.5公里,袤约10.5公里,总面积277.34平方公里。东与新屯子镇相接,南与万良镇相接,西与抽水乡相邻,辖兴参、兴华、东兴、平安、阳岔、兴盛、榆树、西南岔、丰收、顺兴、头道沟、二道沟十二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1711人,其中农村人口8453人。有林地2792公顷,耕地1551公顷。   二、森林资源   兴参镇辐员辽阔,多被森林所覆盖,以阔叶林为主,也有部分针叶林和少量灌木林。   三、物产资源   由于本地受丰富森林资源的影响,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珍奇的山参、名贵的天麻、少见的木灵芝、以及贝母、党参,五加参等中草药700余种,此外还盛产木耳、园蘑、松籽、蕨菜、猕猴桃等野生经济作物100余种。   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有熊、野猪、狍子、狐狸等多种动物。   四、招商引资情况   1、兴参“冬源”牌绿色农产品加工项目,深圳英俊实业有限公司计划投入该项目300万元,已到位100万元,用于新建2000立方米的速冻库。工程正在进行中。   2、居民楼开发项目,该项目施工地位于原兴参信用社旧址,以股份制形式进行开发,由辉南建筑商投资入股承建。工程总投资200万元。工程已竣工。   3、兴参镇居民乔锡江以原来的合兴木材加工厂为基础,于5月初开始组建新公司,现已注册为白山兴合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从深圳客商于连全处引入资金80万元,对原来设备进行更新改造,调整产品种类,生产适销对路的铅笔。年生产铅笔3000万支,可实现产值150万元。   五、政务公开情况   各站办所、村委会都制作了政务公开揭示板,对本单位的职能、财务等情况进行公开。实现透明化公开办公。.  

池西区

   池西区指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池西区。   池西区位于长白山西北麓、松花江上游,处在池北区和池南区的中心位置,距离长白山主峰仅68公里。根据省政府划定的管辖范围,池西区共由6个部分组成,辖区总面积729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中心城区、长白山机场周边、长白山西坡山门周边、旅游公路两侧区域以及白溪旅游交通枢纽、卧龙国际会议中心和槽子河休闲运动基地3个主题功能区。辖3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18825人。池西区主城区由原抚松县东岗镇的东岗村、东参村、西参村以及松江河镇拐角楼以南区域划出组成。因位于长白山天池西侧而得名池西区。   -   沿革   为了加大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理顺各方面关系,加快培育吉林省生态旅游优势产业,实现对长白山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保护和统一开发的战略目标,2005年6月2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成立了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2006年1月正式成立,更名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正厅级建制,按市州级政府对待。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辖区包括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安图长白山旅游经济开发区、长白山和平旅游度假区、白山市抚松县抚松长白山旅游经济开发区、长白县长白山南坡旅游经济园区。   原来的池西区是将抚松县松江河镇,即白山市抚松县抚松长白山旅游经济开发区。然而,由于松江河对抚松县经济的重要性,在将松江河划出一段时间后,抚松将松江河收回,转而将东岗镇的镇区以及松江河拐角楼南部地区划出,形成现在的池西区。   -   介绍   池西区位于长白山西北麓、松花江上游,处在池北区和池南区的中心位置,距离长白山主峰仅68公里。池西区主城区由原抚松县东岗镇的东岗村、东参村、西参村以及松江河镇拐角楼以南区域划出组成。因位于长白山天池西侧而得名池西区。根据省政府划定的管辖范围,池西区共由6个部分组成,辖区总面积729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中心城区、长白山机场周边、长白山西坡山门周边、旅游公路两侧区域以及白溪旅游交通枢纽、卧龙国际会议中心和槽子河休闲运动基地3个主题功能区。辖3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18825人。   池西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林产品加工、人参栽培与加工、旅游业是我区的主导产业。域内森林覆盖率占80%,以天然阔叶林为主,红松、落叶松、水曲柳等珍贵树种占有较大比例,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林木产品集散地;水资源极为丰富,是全省人均占有水量的6.5倍,适于开发水上旅游项目,尤其是卧龙社区的“稀世泉”矿泉水,含有较高的碳酸气成分,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区内盛产火山灰、浮石、石灰石等矿产,另有少量煤、铁矿石等矿产;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800多种,野生动物700多种,素有“立体绿色宝库”之称。   -   发展   池西区区位优势极为显著,,东北与池北区相连,东南与池南区为邻,随着长白山大街和天池大路的贯通,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中心城区将初具规模新建成了长白山机场,而靖松铁路、营松高速也正在紧张的施工过程中,这些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原有的交通加在一起,加上正在建设的东边道铁路、和大高速的过境规划,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齐备的交通网络,使池西区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池南区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池南区  

兴隆乡

  兴隆乡位于抚松县东南部,全乡行政区域面积101.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69.6%,全乡辖8个行政村、13个自然屯,总户数为1188户,其中农户1095户,总人口4294人,其中农业人口3933人、劳动力1712人,耕地面积8796亩。      兴隆乡的林下经济发展,紧紧围绕“11223”工程,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药则药、宜蛙则蛙的原则,大力发展拳头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发展项目如下:   1、 兴隆大甸子综合开发,已列为我县商品粮基地,可开发水田500亩。   2、 山葡萄基地建设:全乡已种植山葡萄400亩,三年内可发展到4000亩。   3、 林下野山参发展共23户,发展面积达900亩。发展时间长达20年之久的青年 村张广仁野山参基地    已初见成效。   4、 非林地栽参已达15000平方米。   5、 精优参业达到1万平方米。   6、 特产大户(年收入5万以上)达19户。   7、 市级特产生产示范基地1处(于忠国山葡萄示范基地)。   8、 生态综合立体开发示范园区1处(刘明玉示范区)。   9、 林下中药材生产基地1处(新丰村陈兆福中药材生产基地)。   10、林下山野菜生产基地1处(四季村吊打屯杜贞旗山野菜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山芹菜、牛毛广等)。   11、林蛙养殖:已封沟7条,总面积2567.6公顷。   12、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项目1个(山葡萄项目)。   13、特产经济强村1个(四季村特产收入占全村人均收入的81%,主要项目有人参、中小药材、山葡萄    生产)。   14、单项产业突破1个(山葡萄生产)。   采取主要措施:政策扶持、项目引进、热情指导、科学管理、立足资源、面向市场。.  

抽水乡

  抽水乡位于抚松县西北部,幅员面积119.7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粮、牧、林、参四业并举的农乡。   近年来,抽水乡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加速资源转换,坚持生态立乡。粮食生产和沿着“两高一优”方向健康发展,科学种田率达100%,良种普及率达100%。畜牧业方面在品种的改良和更新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有效地促进了粮、牧两业的良性循环。林地经济方面,实施了“万亩红核果林工程”,村村建起了村办林场,面积达1240公顷的沟系资源得到了深度的开发,正贫沟已发展成为以林蛙生产为主,集园参、西洋参、山参、中小药村、果园和林业等为一体的多种经营发展示范基地。抽水乡联办参场拥有人参绿色面积24万平方米,西洋参4000丈,加工的成品参深受国内外客户青睐..  

沿江乡

  一、地理位置   抚松县沿江乡位于抚松县东北部,二道松花江上游,地处长白山腹地,东经127°33″至127°53″,北纬42°33″至42°49″,距县城123公里。以二道松花江为界,东南与安图县接壤,东、北与敦化市、桦甸市隔江相望,南与露水河镇相接,南北长25.5公里,东西宽24.5公里,乡域幅员面积为394.7平方公里。全乡有4个行政村,6个自然屯,总户数1283户,人口总数3613人。林地面积2199公顷,森林覆盖率79%,有耕地面积6600亩,人均占有面积1.8亩。   二、资源概况   沿江乡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素有“立体宝库”之称。山林内有各类经济植物如:红松、落叶松、云杉、柞树、白桦、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楸、毛榛等几十种珍贵树种。   野生资源尤为丰富,盛产各类药材有:天麻、党参、细辛、贝母、五味子、黄芪、龙胆草等十几种,尤其盛产野山参著称东北各地;野生经济作物有蕨菜、刺龙芽、山芹菜、木耳、元蘑、榛蘑、香菇、松籽、葡萄、核桃、元枣、毛榛、橡子等百余种。   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主要有煤、浮石、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高品位硅藻土、页岩土等。   金属矿有金、银等矿藏,有待于勘测开采。   水资源:境内河流多,落差大,水流急,水利资源丰富。特别是二道松花江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金沟电站、长白山天池水电站已在我乡开工建设,。   三、行政区划   东北以二道松花江为界,与安图县、桦甸市、敦化市隔江相望,南与露水河林业局四道砬子河(即现在的黎明林场)为界。乡驻地位于偏东的二道松花江畔,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0.5公里,总面积0..75平方公里。   四、经济概况   沿江乡是以农、林、养殖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大豆、花生、红薯等。   过去沿江乡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实现资源深度转换的进程,农业不再占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林地立体开发和种养殖业。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为沿江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1、发展优势   一是地理位置重要,与四县三区交界,国防公路鹤大线穿过我乡,交通十分便利。.  


仙人桥镇特产大全




仙人桥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