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西镇肇村村位于妙西镇西北部,总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距中心城区21公里,辖陆家庄、牌明桥、肇村、王坞里等四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175户,648人,水田870亩,旱地178.2亩,毛竹林500亩,优质水蜜桃965亩,茶地490亩,山林面积11010亩。全村共有党员22名,支部成员3名,村两委会努力践行“-”重要思想,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保作为第一要素,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发挥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肇村白鹭谷有“天然氧吧”之称,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先后被评为省生态示范点、省级林业观光园,人文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村党支部及时挖掘优势,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寻求投资主体,发展现代观光农业,使传统的耕种农业向休闲农业转移。目前在编制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借助采桃节,大力推介白鹭谷。吸引外来投资者,现有湖东罗多林、青龙山水厂吴新明两位投资者在本村投资兴业。
发挥作用,积极壮大特色产业。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大力发展本地茶叶、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提升“三癸白茶”知名度,党员夏有贵不仅自己种植白茶,还带领群众发展白茶业,目前全村茶叶种植户达12户,茶叶面积达490亩,并实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茶叶销往杭州、江苏等地;打响“霞幕山”牌水蜜桃,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要求,加快建立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实施绿色农产品A级质量认证体系,加大了对全村965亩优质水蜜桃园的管理,加强水蜜桃生产基地建设,在成功举办采桃节的基础上,加大指导力度,实施优质品种改良,提高质量,开发新品种,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积极鼓励,发展提升农家乐。自04年推出第一家农家乐以来,村两委会加大引导,鼓励农户发展农家乐,现全村拥有农家乐4户,在建1户,在发展的过程中,农家乐也由原先的以吃为主逐步向休闲、娱乐、餐饮、观光等多元化发展,白鹭谷的美誉度也有了提高,特别在节假日来白鹭谷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502102 | 313000 | -- | 查看 肇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楂树坞村 |
楂树坞村位于妙西镇西北部,东与道场乡石泉村交界,西与弁南乡杨庄村接壤,南与王村接壤,辖漫头山、倪家店、楂树坞、前滋坞、后滋坞共5个自然村,九个村民小组,全村区域面积5.66平方公里,总户数343户,人口1118人,村党总支下辖3个支部,共有党员49名,村两委会成员5人。20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00元,村级集体收入达80.98万元。先后获得了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区级“文明村”、“卫生村”、“先锋工程”、“特色旅游村”创建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
杨湾村 |
杨湾村地处吴兴区妙西镇北部,村域面积2.27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杨湾、陈村、沈村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农户238户,人口679人。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27人。全村拥有水田911亩,旱地315亩,内塘130亩,桑地150亩,山林3000余亩,其中笋山近500亩。村内产业以种植花卉、苗木和养殖牛蛙为主,构成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其次是外出打工收入。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14837元,村集体收入43.66万元。历年来获得以下荣誉:市级文明村(2009年)、优秀党支部(2011)、市级生态村(2013年)、省级农家书屋(2013)、安全文化示范村、双强五好党支部、区级粮食功能区等。 |
王村村 |
王村位于湖州市的西部,东、西、北分别与开发区的石泉桥村、杨庄村、罗山村交界,南至政府所在地,全村辖三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64户,总人口789余人,山林面积2689余亩,基本农田890余亩,2014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56.96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00元。王村村现有3名支部成员,1名村委委员,34名党员,其中:8名女性党员,班子成员团结协作、综合素质比较高,凝聚力、战斗力较强。村内历年来获得以下荣誉:市级远程教学示范点(2010年);市农村文化“八有”保障工程达标村(2010年);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点(2011年);市级市级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2012年),市级生态村创建(2012年);省级便民服务中心(2012年)、区双强五好党支部(2013)。 |
石山村 |
石山村地处妙西镇南部,区域面积8.12平方公里。辖汤村、王部院、岭东、石山脚、凯歌山五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农户516户,人口1554人,党员46名。土地面积9542亩,其中水田面积968亩(已流转720亩)、茶叶309亩(石山村是三癸雨芽的发源地)、山林7994亩。村内产业以种植山蕗、茭白、白茶、花卉、苗木和养殖牛蛙等为主,构成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其次是外出打工收入。2014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72.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43元。村内历年来获得以下荣誉:市级殡葬改革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市级乡村康庄工程先进村(2006年)、市级文明村(2009年)、区级卫生村(2009年)、省级充分就业村(2011年)、市级农村信息化示范村(2011年)、市级村务监督示范村(2011年)、市级廉政文化6+1示范点(2011年)、市级生态村(2011年)、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2012年)、市级民主法制示范村(2012年)、市级档案规范村(2012年)、市级文化村(2012年)、市级气象信息服务站标准化村(2012年)、三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2012年)、市级森林村庄(2012年)、新农村电气化标准村(2012年)、市级巾帼示范村(2012年)、市级爱国卫生村(2012年)、市级科普示范村、省级卫生示范村、区级协会示范村、区级党风廉政示范村、区级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 |
妙山村 |
妙山村位于吴兴区妙西镇西南部,地处妙西镇霞幕山风景旅游规划区内,全村区域面积9.07平方公里,辖11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共有476户农户,1358人,村党总支共有党员56名,全村拥有耕地面积2252亩,其中水田1582亩,园地278亩,山林10992亩(其中毛竹林4568亩,笋山1963亩)。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竹笋产业,养殖业,(养鸡、养鸭,)种植业(白茶,果木,香菇等)。2014年度集体经济收入51.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37元。妙山村2009年市级文明村的验收,同时被授予吴兴区“十佳党组织”、湖州市健康教育示范村,湖州市科普示范村,吴兴区卫生村,吴兴区“八有”农村文化保障工程示范等到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被评为区级残联先进集体。 |
龙山村 |
龙山村地处妙西镇南部,区域面积5.48平方公里。辖柳佳村、方坞、陈村三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农户181户,人口616人,党员33名。土地面积7518亩,其中水田面积503亩、茶叶600余亩、山林面积6712亩。村内产业以毛竹、春笋、白茶、花卉、苗木和养殖牛蛙等为主,构成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其次是外出打工收入。2014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45.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37元。村内历年来获得以下荣誉:市级农村信息化示范村(2004年)、区级乡村文明村(2005年)、市级“村企共建心连心”先进单位(2008年)、省级充分就业村(2010年)、市级民主法治村(2010年)、市级“五、五”普法先进单位(2010年)、市级村务监督示范村(2011年)、市级文明村(2011年)、市级生态村(2011年)、市级绿化村(2011年)、市级文体俱乐部(2011年)、市级计生协会示范村(2011年)、区“五好”基层党组织(2011年)、省级森林村庄(2014)、镇先进党组织(2014)等。 |
关山村 |
关山村地处妙西镇西南部,区域面积7.47平方公里。辖上堡、下堡、岭西、管村、管坞、欧家村六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农户353户,人口1052人,党员41名。土地面积11324.72亩,其中水田面积900.79亩、茶叶720亩、山林8640亩。村内产业以笋山毛竹为主,另外种植白茶、花卉、苗木和养殖家禽猪、鸡等,构成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其次是外出打工收入。2014年度村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70.12万元。村内历年来获得以下荣誉:区级文明村(2004年)、省级兴林富民示范村(2006年)、市级农村文化“八有”保障工程先进村(2010年)、湖州市卫生村(2010年)、市级森林村庄(2013年)、市级文明村(2013年)、市级信息化示范村(2014)、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示范村(2014)。 |
潘村村 |
潘村村隶属于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是妙西镇十五个行政村之一,距离妙西镇7公里。潘村村位于湖州至和平、安吉的104国道旁边,交通便利。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潘村村分四个自然村,即聂家村、潘村村、施坞里村、殿脚下村,六个村民小组,共有188户人家,总人口586人,其中劳动力有331人。潘村村共有水田997亩,旱地426亩,桑地60亩,茶叶地50亩,桃园205亩,毛竹林601亩,笋山215亩。由此可见,潘村村自然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多。 近几年,潘村村民在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的领导、支持、帮助下,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地理环境优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潘村已有了自己的养鸡场,自己的果园,潘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的人均收入提高了。 当然,潘村村在提高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潘村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潘村村民委员会一楼,设有村民自己的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在村民委员会二楼,有几台电脑,可供村民空闲时学习娱乐,还有会议室,可以不定期地播放一些远程教育的片子;村委会门口,也新建了全民健身器材。村民业余时间,可以读书看报,看电影,或是锻炼下身体,大改了农村几十年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这种情况。 |
五星村 |
五星村位于妙西镇西北部,西与长兴县和平镇接壤,区域面积5.2平方公里,全村拥有水田1440多亩,山林4068亩,果地250亩,茶地380亩,旱地316亩。现辖何家埠、范坞、沈店、长远里、郎村等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257户809人。村内现有党员30名,村两委会成员5人,大学生村官1人。2012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62万元,人均集体经济收入766元,农民人均收入12724元。 |
肇村村 |
妙西镇肇村村位于妙西镇西北部,总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距中心城区21公里,辖陆家庄、牌明桥、肇村、王坞里等四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175户,648人,水田870亩,旱地178.2亩,毛竹林500亩,优质水蜜桃965亩,茶地490亩,山林面积11010亩。全村共有党员22名,支部成员3名,村两委会努力践行“-”重要思想,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保作为第一要素,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发挥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肇村白鹭谷有“天然氧吧”之称,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先后被评为省生态示范点、省级林业观光园,人文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村党支部及时挖掘优势,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寻求投资主体,发展现代观光农业,使传统的耕种农业向休闲农业转移。目前在编制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借助采桃节,大力推介白鹭谷。吸引外来投资者,现有湖东罗多林、青龙山水厂吴新明两位投资者在本村投资兴业。 发挥作用,积极壮大特色产业。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大力发展本地茶叶、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提升“三癸白茶”知名度,党员夏有贵不仅自己种植白茶,还带领群众发展白茶业,目前全村茶叶种植户达12户,茶叶面积达490亩,并实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茶叶销往杭州、江苏等地;打响“霞幕山”牌水蜜桃,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要求,加快建立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实施绿色农产品A级质量认证体系,加大了对全村965亩优质水蜜桃园的管理,加强水蜜桃生产基地建设,在成功举办采桃节的基础上,加大指导力度,实施优质品种改良,提高质量,开发新品种,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积极鼓励,发展提升农家乐。自04年推出第一家农家乐以来,村两委会加大引导,鼓励农户发展农家乐,现全村拥有农家乐4户,在建1户,在发展的过程中,农家乐也由原先的以吃为主逐步向休闲、娱乐、餐饮、观光等多元化发展,白鹭谷的美誉度也有了提高,特别在节假日来白鹭谷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 |
后沈埠村 |
后沈埠村隶属于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是妙西镇十五个行政村之一,距离妙西镇7公里。 后沈埠村区域面积10.31平方米,8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共有594户,总人口2000人,其中劳动力有1145人。后沈埠村共有水田2564.8亩,旱地240.58亩,桑地600亩,茶叶地75亩,果地460亩,山林15415亩,毛竹林6923亩,笋山2938亩。由此可见,后沈埠村自然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多。 几年来,后沈埠村民在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的领导、支持、帮助下,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地理环境优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后沈埠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的人均收入提高了。 |
东边村 |
东边村位于妙西镇西北部,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现有农户235户,人口735人,党员34名。村内耕地1029亩,2012年村级集体经济31万余元。美丽乡村的创建推动东边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居住环境,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加快推进东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渡善村 |
渡善村,位于妙西镇东部,有村民266户、871人;辖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12个;土地面积4262.7亩,水田1138.2亩,旱地276.5亩,桑地5亩,山林2843亩,笋山2777亩;2007年村民人均年收入6660元,集体经济总收入431839.32元;现有村干部7名,其中村“两委”班子6人,党员22名;2004年被评为区级文明村,2005年获得“五好村党组织”称号。 |
妙西村 |
妙西镇妙西村地处妙西镇中心,属低山丘陵,村内山水清远,佳木成荫,野芳幽香,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大山围绕着村庄,山上竹林遍布,满目郁郁葱葱。全村总面积9.2平方公里,由13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1495人。村内旅游资源丰富,沈家本墓、珍珠泉生态植物园等人文与生态两厢结合,充分彰显生态妙西,人文妙西,现代妙西的特色。 妙西村在村两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正逐步迈向小康社会。这也是该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带来的喜人变化。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要求,加快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产业。充分利用妙新线沿线苗圃、珍珠泉、饮马寺的自然、人文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生态旅游休闲资源,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目前珍珠泉生态植物观光园项目已启动建设。 |
稍康村 |
稍康村全村总农户360户,总人口1147人,其中0党员25人,辖12个村民小组,水田1100亩,旱地175亩,茶地495亩,毛竹林4072亩,笋山2065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