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湖州 >> 吴兴区

吴兴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吴兴区谷歌卫星地图)


吴兴区简介

  吴兴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总面积872平方千米。总人口58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湖东路,邮编:313000。代码:330502。区号:0572。拼音:Wuxing Qu。
  
  行政区划
  
  吴兴区辖7个街道、6个镇、3个乡:月河街道、朝阳街道、爱山街道、飞英街道、龙泉街道、凤凰街道、康山街道、织里镇、八里店镇、妙西镇、杨家埠镇、埭溪镇、东林镇、道场乡、环渚乡、白雀乡。其中,康山街道委托湖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管理。
  历史沿革
  
  
  2000年2月2日,浙政发[2000]21号批复同意湖州市旧馆镇3行政村划归织里镇:旧馆镇庙岐山、晒介兜、旧馆等3个行政村划归织里镇管辖。
  2000年,湖州市市辖区辖7个街道、16个镇、1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14541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月河街道 44500 朝阳街道 31178 爱山街道 17379 飞英街道 14017 龙泉街道 63500 扬家埠街道 1647 凤凰街道 47062 织里镇 130333 戴山镇 17471 八里店镇 39351 南浔镇 133911 练市镇 92093 善琏镇 31817 双林镇 76532 旧馆镇 20920 菱湖镇 72436 和孚镇 22405 长超镇 16548 重兆镇 14974 石淙镇 15727 千金镇 23238 东林镇 26641 埭溪镇 20485 道场乡 37892 环渚乡 16404 塘甸乡 19040 弁南乡 16831 南埠乡 8328 妙西乡 11091 白雀乡 20029 龙溪乡 19465 乔溪乡 7200 梅峰乡 8557 青山乡 6412 
  2001年6月22日,浙政函〔2001〕104号批复同意湖州市市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重兆镇、长超镇,并入和孚镇,辖52个村、2个居委会,驻地不变。撤销戴山镇,并入八里店镇,辖63个村,驻地不变。撤销塘甸乡,并入环渚乡,辖34个村,驻地不变。撤销弁南乡、龙溪乡,合并设立杨家埠镇,辖27个村,驻杨家埠村。撤销妙西乡、南埠乡,合并设立妙西镇,辖22个村,驻原妙西乡政府驻地。撤销乔溪乡、梅峰乡,并入埭溪镇,辖39个村、4个居委会,驻地不变。撤销青山乡,并入东林镇,辖32个村、3个居委会,驻地不变。
  2002年,湖州市市辖区辖7个街道、16个镇、3个乡,78个社区、86个居民区、446个行政村:月河街道、朝阳街道、爱山街道、飞英街道、龙泉街道、凤凰街道、杨家埠街道;湖州镇(虚拟)、织里镇、八里店镇、杨家埠镇、妙西镇、东林镇、埭溪镇、南浔镇、练市镇、双林镇、善琏镇、旧馆镇、菱湖镇、和孚镇、千金镇、石淙镇;道场乡、环渚乡、白雀乡。
  
  2003年1月1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2号):设立湖州市吴兴区。吴兴区辖织里、八里店、杨家埠、妙西、东林、埭溪6个镇和道场、环渚、白雀3个乡以及月河、朝阳、爱山、飞英、龙泉、凤凰6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湖东路。2003年9月23日,浙政函[2003]148号批复同意撤销湖州镇建制:有关市、区和乡镇(街道)的体制已明确,同意撤销湖州镇建制。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吴兴区辖6个街道、6个镇、3个乡:月河街道、朝阳街道、爱山街道、飞英街道、龙泉街道、凤凰街道;埭溪镇、织里镇、东林镇、妙西镇、八里店镇、杨家埠镇;环渚乡、道场乡、白雀乡。
  2006年,吴兴区新设立康山街道。将道场乡的道场村、双塘村、陆家兜村、黄墅村、石泉桥村、福山村、长西村、粮贸社区和妙西镇的东山村、沙家浜村、基山村等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划归康山街道管辖。经调整后,道场乡辖8个行政村,妙西镇辖15个行政村。
  2007年2月13日,浙政函[2007]18号批复同意湖州市吴兴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同意道场乡的道场村、双塘村、陆家兜村、黄墅村、石泉桥村、福山村、长西村等7个行政村和粮贸社区以及妙西镇的东山村、沙家浜村、基山村等3个行政村由吴兴区直辖。调整后,道场乡辖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地不变(杭长桥南路122号);妙西镇辖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不变(妙西村)。
  
  街道、乡镇简介
  康山街道
  2006年3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辖区包括原道场乡的道场村、双塘村、陆家兜村、黄墅村、石泉桥村、福山村、长西村、粮贸社区和原妙西镇的东山村、沙家浜村、基山村等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办事处驻七里亭路199号。康山街道委托湖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管理。
  地图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58万人 872平方公里 330502 313000 0572 查看 吴兴区谷歌卫星地图

吴兴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月河街道 0 3.6平方公里 文苑社区 马军巷社区 南园社区 浮星桥社区 二里桥社区 东湖家园社区 吉山二社区 吉山一社区 月河社区 查看 月河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朝阳街道 0 0 闻波社区 红丰社区 都市家园社区 定安一字桥社区 车站社区 潮音社区 碧浪湖社区 北齐巷社区 查看 朝阳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爱山街道 约2.43万人 ·吴兴区旅游·吴兴区特产·吴兴区十大特产·吴兴区十景·吴兴区 衣裳街社区 右营基社区 友谊社区 狮子巷社区 上下塘社区 利民社区 红丰西村社区 安定书院社区 查看 爱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飞英街道 0 0 余家漾社区 新华苑社区 塔下街社区 墙壕里社区 米行街社区 吉山四社区 吉山村社区 吉北社区 竹翠园社区 查看 飞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龙泉街道 0 0 华丰一、二社区 大通桥潘公桥社区 西白鱼潭社区 白鱼潭社区 市陌六社区 市陌河社区 市陌二社区 紫云社区 潜庄社区 米兰社区 查看 龙泉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凤凰街道 0 0 港湖社区 翠苑社区 阳光城社区 青塘社区 龙溪社区 美欣社区 滨河社区 金泉社区 凤凰二社区 凤凰一社区 陈板桥村 凤凰村 机南村 查看 凤凰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康山街道 0 0 巴黎春天社区 得力春江社区 西西那堤社区 星汇半岛社区 粮贸城社区 星汇阳光社区 道场村 陆家兜村 石泉桥村 黄墅村 福山村 长西村 双塘村 沙家浜村 基山村 东山村 查看 康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仁皇山街道 0 0 仁皇山一社区 仁皇山七社区 仁皇山六社区 仁皇山五社区 仁皇山四社区 仁皇山三社区 仁皇山二社区 仁皇山八社区 白雀村 建国村 沿圩湾村 垄山村 桥西村 桥东村 金家兜村 俞家田村 查看 仁皇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滨湖街道 0 0 小梅村 塘甸水产村 塘甸村 湖滨村 丘城社区 阳光假日社区 瑶阶坝村 红旗村 莫家田村 横塘桥村 新桥村 荣丰村 查看 滨湖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龙溪街道 约4.35万人 40平方公里 芦山村 赵湾村 杨家埠村 三天门社区 杨家埠社区 严家坟村 三天门村 霅水桥村 康山村 七里亭村 杨家庄村 九九桥村 罗师庄村 盛湾村 查看 龙溪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杨家埠街道 约4.2万人 39.64平方公里 潘店村 樊漾湖村 黄芝山村 瓜山村 塘口村 乌陵山村 戚家村 罗家浜村 钮店桥村 南潘村 后东村 杨庄村 茅柴园村 胡子兜村 施家门村 查看 杨家埠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环渚街道 约3万人 56平方公里 朱洪村 玉堂桥社区 香樟湾社区 水产村 邵家墩村 金锁村 大东村 北白鱼潭社区 金龙家苑社区 后庄村 万安村 华丰村 瑶台村 查看 环渚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湖东街道 0 0 湖东村社区 三里桥社区 铁路社区 东柿社区 蜀山社区 人和家园社区 怡和家园社区 富田家园社区 六合家园社区 谈家扇社区 湖东社区 南塘漾村 毗山村 章家埭村 北水产村 谈家扇村 陆旺村 陆家坝村 王家田村 查看 湖东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织里镇 约9.8万人 135.8平方公里 织里街道 振兴街道 晟舍街道 利济街道 漾西办事处 轧村办事处 查看 织里镇谷歌卫星地图
八里店镇 约5.5万人 90平方公里 曹报村 戴南村 永福村 西山村 计家湾村 乌山村 升山村 前村村 移沿山村 田庄村 小山村 汲道村 诸墓村 尹家圩村 路村村 紫金桥村 南水产村 宜船湾村 义山村 查看 八里店镇谷歌卫星地图
妙西镇 约1.8万人 115平方公里 楂树坞村 杨湾村 王村村 石山村 妙山村 龙山村 关山村 潘村村 五星村 肇村村 后沈埠村 东边村 渡善村 妙西村 稍康村 查看 妙西镇谷歌卫星地图
埭溪镇 约4.1万人 173平方公里 芳山村 上强村 山宕村 太平桥村 盛家坞村 庄上村 五石坞村 官泽村 贯边村 乔溪村 联山村 东红村 茅坞街社区 红旗村 茅坞村 莫家栅村 山背村 小羊山村 余山村 月映桥村 人民路社区 直街社区 大冲村 查看 埭溪镇谷歌卫星地图
东林镇 约1.6万人 26平方公里 东华村 星联村 星敏村 星火村 青联村 三合村 星华村 南山村 保丰村 保国村 保健村 星群村 东方村 东明村 保永村 泉庆村 东南村 东升村 青山村 泉心村 泉益村 胜利村 东林社区 后塘社区 保卫村 查看 东林镇谷歌卫星地图
道场乡 约2.1万人 75.56平方公里 南墩村 钱山下村 施家桥村 菰城村 城南村 红里山村 唐南村 道场浜村 查看 道场乡谷歌卫星地图
南太湖高新区 0 0 常溪村 水产村 大钱村 沈溇村 大港村 许溇村 幻溇村 戴北村 北塘桥村 戴山村 毛家桥村 后林村 杨溇村 欣安村 龙溪村 郑港村 五新村 东桥村 大溇村 双丰村 凌家汇村 联洋村 元通桥村 塘红村 查看 南太湖高新区谷歌卫星地图
长田漾管理处 0 0 水产村 太史湾村 渔山村 黄龙洞村 查看 长田漾管理处谷歌卫星地图

吴兴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吴兴区

  吴兴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总面积872平方千米。总人口58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湖东路,邮编:313000。代码:330502。区号:0572。拼音:Wuxing Qu。      行政区划      吴兴区辖7个街道、6个镇、3个乡:月河街道、朝阳街道、爱山街道、飞英街道、龙泉街道、凤凰街道、康山街道、织里镇、八里店镇、妙西镇、杨家埠镇、埭溪镇、东林镇、道场乡、环渚乡、白雀乡。其中,康山街道委托湖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管理。   历史沿革         2000年2月2日,浙政发[2000]21号批复同意湖州市旧馆镇3行政村划归织里镇:旧馆镇庙岐山、晒介兜、旧馆等3个行政村划归织里镇管辖。   2000年,湖州市市辖区辖7个街道、16个镇、1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14541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月河街道 44500 朝阳街道 31178 爱山街道 17379 飞英街道 14017 龙泉街道 63500 扬家埠街道 1647 凤凰街道 47062 织里镇 130333 戴山镇 17471 八里店镇 39351 南浔镇 133911 练市镇 92093 善琏镇 31817 双林镇 76532 旧馆镇 20920 菱湖镇 72436 和孚镇 22405 长超镇 16548 重兆镇 14974 石淙镇 15727 千金镇 23238 东林镇 26641 埭溪镇 20485 道场乡 37892 环渚乡 16404 塘甸乡 19040 弁南乡 16831 南埠乡 8328 妙西乡 11091 白雀乡 20029 龙溪乡 19465 乔溪乡 7200 梅峰乡 8557 青山乡 6412    2001年6月22日,浙政函〔2001〕104号批复同意湖州市市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重兆镇、长超镇,并入和孚镇,辖52个村、2个居委会,驻地不变。撤销戴山镇,并入八里店镇,辖63个村,驻地不变。撤销塘甸乡,并入环渚乡,辖34个村,驻地不变。撤销弁南乡、龙溪乡,合并设立杨家埠镇,辖27个村,驻杨家埠村。撤销妙西乡、南埠乡,合并设立妙西镇,辖22个村,驻原妙西乡政府驻地。撤销乔溪乡、梅峰乡,并入埭溪镇,辖39个村、4个居委会,驻地不变。撤销青山乡,并入东林镇,辖32个村、3个居委会,驻地不变。   2002年,湖州市市辖区辖7个街道、16个镇、3个乡,78个社区、86个居民区、446个行政村:月河街道、朝阳街道、爱山街道、飞英街道、龙泉街道、凤凰街道、杨家埠街道;湖州镇(虚拟)、织里镇、八里店镇、杨家埠镇、妙西镇、东林镇、埭溪镇、南浔镇、练市镇、双林镇、善琏镇、旧馆镇、菱湖镇、和孚镇、千金镇、石淙镇;道场乡、环渚乡、白雀乡。      2003年1月1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2号):设立湖州市吴兴区。吴兴区辖织里、八里店、杨家埠、妙西、东林、埭溪6个镇和道场、环渚、白雀3个乡以及月河、朝阳、爱山、飞英、龙泉、凤凰6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湖东路。2003年9月23日,浙政函[2003]148号批复同意撤销湖州镇建制:有关市、区和乡镇(街道)的体制已明确,同意撤销湖州镇建制。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吴兴区辖6个街道、6个镇、3个乡:月河街道、朝阳街道、爱山街道、飞英街道、龙泉街道、凤凰街道;埭溪镇、织里镇、东林镇、妙西镇、八里店镇、杨家埠镇;环渚乡、道场乡、白雀乡。   2006年,吴兴区新设立康山街道。将道场乡的道场村、双塘村、陆家兜村、黄墅村、石泉桥村、福山村、长西村、粮贸社区和妙西镇的东山村、沙家浜村、基山村等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划归康山街道管辖。经调整后,道场乡辖8个行政村,妙西镇辖15个行政村。   2007年2月13日,浙政函[2007]18号批复同意湖州市吴兴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同意道场乡的道场村、双塘村、陆家兜村、黄墅村、石泉桥村、福山村、长西村等7个行政村和粮贸社区以及妙西镇的东山村、沙家浜村、基山村等3个行政村由吴兴区直辖。调整后,道场乡辖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地不变(杭长桥南路122号);妙西镇辖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不变(妙西村)。      街道、乡镇简介   康山街道   2006年3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辖区包括原道场乡的道场村、双塘村、陆家兜村、黄墅村、石泉桥村、福山村、长西村、粮贸社区和原妙西镇的东山村、沙家浜村、基山村等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办事处驻七里亭路199号。康山街道委托湖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管理。   地图   

南浔区

  在中国长江三角洲的金三角沪苏杭嘉湖中心,有一颗锦绣明珠——她就是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区——南浔区,属浙北地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北部,南连省城杭州,北濒太湖,东接天堂苏州,隔湖望无锡。申苏浙皖、申嘉湖杭高速、318国道和湖盐(湖州--海盐)公路贯通全境,京杭运河和长湖申航道穿境而过,距上海、杭州、苏州三大城市均为100公里左右。   全区总面积716平方公里,辖一个省级开发区——南浔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华侨投资区)和菱湖镇、南浔镇、练市镇、双林镇、善琏镇、旧馆镇、和孚镇、千金镇、石淙镇9个镇,250个行政村,47个居民区。总人口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63万人。区域面积27.72万亩、桑地8.93万亩。   南浔区的历史可追溯其前身即东迁县,始建于西晋,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文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中心城区南浔镇是全国文明镇、国家级卫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魅力名镇 、中国十佳古镇 、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千强镇 、浙江省百强镇、 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科普示范镇、浙江省生态镇和 浙江省首批体育强镇。目前,南浔城区以打造临沪新城(南浔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华侨投资区)和南浔国际建材城为重点,全力保护和开发好浔东古镇景区;同时在老城区南部建设南浔南部新区,形成南浔新的行政、文化、人居中心;在老城区西面着力打造以江蒋漾为中心的江蒋漾新城,形成南浔经济开发区行政、商贸中心和南浔区科技孵化园北区。由此南浔镇正快马加鞭地从传统的旅游古镇逐渐向现代化县城转变,形成了拥有临沪新城(浔北分区) 、浔东古镇区、老城区、江蒋漾新城(浔西分区)、南部新区等北、东、中、西、南全方位的现代化新兴商贸型旅游城市格局。南浔区已经成为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大中城市的后花园,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疗养、观光游览的最佳胜地。   南浔区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帮”之称。有名甲天下的辑里湖丝;技艺精湛被誉为文房四宝的善琏湖笔;“朝如轻丝、薄似蝉羽”工艺之花的双林绫绢等传统名特产品。古镇南浔名园小莲庄、嘉业堂藏书嘉业堂楼、张石铭旧宅、张静江故居和双林三桥、含山笔塔与蚕花圣地等构成了江南旅游胜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南浔历代名人辈出,明代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现有全国有影响的南浔籍专家、学者80多人,其中"两院"院士8人。1991年南浔镇被浙江省政府列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列入预备清单。   近年来,南浔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以种养殖为主的优高农业开始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已日渐成为南浔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县已形成了一批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大户的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骨干农业龙头企业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品种达20多种。其中,以南浔适溪畜产品加工厂为代表的兔毛等畜产品年外贸出0货值达到2亿多元,占全国的6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兔毛加工出口基地。   南浔区以南浔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华侨投资区为龙头,带动练市、双林、菱湖、和孚四个市级工业集中区和5个工业园区加快发展。有8家省“五个一批”企业、有15家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100余家市、县重点骨干企业。200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42.8亿元。其中个私工业产值完成183.7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5.7%。已初步形成了以新型纺织、通信电缆、机械电子、建筑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为主的行业结构。   自然地理   南浔区位于杭州市东北部,地处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东南邻桐乡市,东北毗江苏吴江市,南连德清县,西接湖州市吴兴区,北濒太湖,区位优势独特,318国道和湖盐公路贯通全境,京杭运河和长湖申航道穿境而过,距离上海、苏州、杭州等大城市均为100公里左右。区域内范围内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湖乍铁路正在规划建设中。总面积716平方公里。 南浔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平原,地势较低,平均海拔在5米以下。境内河流纵横,湖漾密布,共有河道1035条,总长1674公里,总水域面积84.7平方公里,河网率为12%。地形平坦,仅有数座海拔百米以下的小山。长超山为全区最高峰,东部有一著名土丘,名为含山,矗立在京杭大运河畔。土壤主要为冲积土和水稻土。全区河网密布,属典型的水网平原。   苏南运河(镇江谏壁—常州—南浔),全长224千米,贯穿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常州、镇江、无锡、苏州等县市,沟通了长江、太湖水系,与上海、浙江等周边地区的省际河流相连。   浙江段(南浔—杭州),全长120多千米,沟通了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分为东、中、西三条路线,一般以东线代表运河的位置,河道狭窄、弯曲,终年可通机动船舶。   南浔区处于中低纬度,属东亚热带温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240天左右。一般年份初霜约在十一月中旬,终霜约在次年三月中旬。年平均气温15.7℃左右,历年来年平均温度最高为17.5℃,最低为15℃。气温以每年一月最低,平均气温为3℃左右,极端最低气温-9.5℃;每年七月最高,平均气温为33℃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9℃。年日照时间平均1838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41.4%。年平均降雨量为1231.5毫米,年降雨日为142—155天。通常情况下,一年中有两个较集中的降雨过程。在春末夏初,有长达一个月之久的霉雨季节;在夏秋之交受季风影响,常有大雨或暴雨,年降水量的70%集中在4—6月和8—9月之间。   南浔区土地总面积105.94万亩,其中耕地41.22万亩,占38.91%;内陆水域12.83万亩,占12.11%;林业用地16.22万亩,占15.31%;其它用地35.67万亩,占33.67%。   动植物资源丰富,栽培植物以水稻、大麦、小麦、豆类、油菜为主。桑品种资源丰富,有全国著名的桑树良种——湖桑。目前栽培的优良桑品种有农桑12号,农桑“号等。蔬菜作物水旱俱有,优良品种有南浔大头菜等。豆类作物以菱湖白扁豆著名。县内动物种类繁多,以盛产淡水鱼而闻名遐迩,主要经济鱼类除了号称“四大家鱼”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外,还有鲤鱼、鳊鱼、鳜鱼、鲈鱼、银鱼、鳗鲡等。近几年河蟹、甲鱼、黄鳝、河虾等名特优新产品的人工养殖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无脊柱动物主要是家蚕。家畜中优良品种有湖羊、獭兔等。家禽主要有鸡、鸭、鹅,优良品种有“温氏鸡”。  

德清县

   浙江省德清县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地处30°261′—30°421′,东经119°451′—120°211′,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靠环太湖经济圈、西枕天目山麓。德清历史悠久,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在县境内有大量遗存。公元222年在武康立县,公元691年(唐天授2年)析武康东境17乡立武源县,公元742年更名德清县。此后两县长期并存。1958年武德两县合并成德清县,县治在城关镇。1994年县治搬迁至武康镇。现全县总面积935.9平方公里,辖9镇、2个乡、总人口43万。   德清山水毓秀、人文荟萃、物华天宝,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德清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商品流通快捷。宣(宣城)杭(杭州)铁路、104国道、杭(杭州)宁(南京)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南北连接苏南和杭(杭州)宁(宁波)绍(绍兴)经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德清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先后进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浙江省首批小康县、浙江省首批信息化试点县、浙江省教育强县行列,并被省委、省0规划为全省首批基本实现现代化县(市)之一。   德清目前已形成了以生物(医药)化工、机械电子、粮油食品、新型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效益农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县农田发展多种经营面积已达16.5万亩,形成了特种水产、早园笋、畜禽、蚕桑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农业标准化和安全生产初见成效。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迅猛。随着经济的繁荣,全县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县城武康镇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貌日新月异。 德清县地势呈西高东低。西部为天目山余脉,群山连绵,林木葱郁,有中外闻名的旅游、休养、避署胜地莫干山,以生产毛竹、茶叶、高山蔬菜、水果为主;中部为丘陵、平原,主产粮、畜、笋、茶;东部为平原水乡,河渠似网,鱼塘棋布,为全县粮食、蚕茧、名特优水产品、畜禽的主要产区。   德清因古人一句“人若德行,如水至清”赞誉而得名。   德清县环境优越,经济发达,气候宜人。特别在县西部具有闻名遐迩的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莫干山,以竹、云、泉“三胜”和清、凉、景、静“四优”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山中现存二百余幢别墅,无一雷同,可谓古今中外建筑风格之锦,号称“中外别墅博物馆”,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毛泽东、陈毅、-等各个时期的名人都曾在莫干山驻足,为莫干山增光添彩。山麓不远处有莫干湖,又称“北湖”,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相呼应,湖光山色,风景秀丽。   德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防风文化的故里,至今防风庙地、碑碣等遗迹遗物尚存,颇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近年曾两次在此举行全国性的“防风”学术研讨会。特别是在1800多年的建县历史中,至今还保留着一批历史遗迹,有千年古刹云岫寺、文明塔、辉山塔、觉海禅寺、宋代水乡古桥等等,同时在德清的大地上也流传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骨肉亲情,期间还孕育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如沈约、孟郊、管道升、俞越、沈铨、俞平伯、戚寥生等。   自然地理   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为天目山余脉,群山连绵,林木葱郁,主要有中外闻名的旅游、避暑胜地莫干山等,东部为平原水乡,部为丘陵。   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杭嘉湖平原的德清县境内,是美丽富饶的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东南距杭州60公里,东北距上海200公里,距苏州145公里,距无锡180公里,因春秋末年,吴王派莫邪、干将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   莫干湖   莫干湖,面积3.7平方公里。此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登临大坝,观赏湖景,时而烟波浩渺,一望无限;时而,青山倒影,平展如镜;时而波光粼粼,遥接天色。眺望莫干山,云烟缭绕,崇楼华屋,时隐时现,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3—1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5℃热月(7月)平均气温28.5℃。无霜期220—236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379毫米。3-6月以偏东风为主,多雨水。6月为梅雨期,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地面盛行东南风,气候干热。8-9月常有台风过境,酿成灾害。10月秋高气爽,雨量稀少;11月至次年2月,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少雨。   主要矿藏有萤石、石煤、白云岩、石灰岩、花岗岩以及磁铁矿、铌铁矿、褐铁矿等18种。主要木本植物有竹、松、杉等500余种,动物有鱼、虾、蟹、猪、牛、羊、兔、豺、狼、豹、水獭等。德清山河毓秀,土地肥沃,特产富庶,素有“名山之乡、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竹茶之地”的美称。   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为天目山余脉,群山连绵,林木葱郁,主要有中外闻名的旅游、避暑胜地莫干山等,区内以早园竹、毛竹生产为主。东部为平原水乡,河渠似网,鱼塘棋布,为全县粮食、蚕茧、淡水鱼、畜禽的主要产区。中部为丘陵、平原区,主产粮、畜、林、茶。全县以粮桑生产为主,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风土人情   德清新市羊肉久负盛名,入冬初的10--11月,古运河畔的新市镇,以传统羊肉美食会友笑迎天下客。新市羊肉节由德清县人民0主办,新市镇人民0承办。主要活动有:民间庙会、各式羊肉宴及各种羊肉风味小吃,令游客流连往返,乐而忘归。  

长兴县

   长兴(930年二月-933年)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共计4年。   吴越世宗钱元瓘用此年号(932年四月-933年,长兴三年-四年)。马楚衡阳王马希声和文昭王马希范用此年号(930年十一月-933年);闽惠宗王延钧用此年号(930年二月-932年);荆南文献王高从诲亦用此年号(930年二月-933年)   二: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长兴县位于浙江省北部,它处于北纬30°43′-30°11′,东经119°33′-120°06′之间。总面积1430平方千米。总人口62万人(2004年)。县人民0驻雉长兴县0城镇县前街3号,邮编:313100。代码:330522。区号:0572。拼音:ChangxingXian。 长兴县辖10个镇、6个乡:雉城镇、洪桥镇、林城镇、泗安镇、小浦镇、和平镇、煤山镇、夹浦镇、虹星桥镇、李家巷镇;水口乡、吕山乡、吴山乡、白岘乡、槐坎乡、二界岭乡。 2000年,长兴县辖10个镇、10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1151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洪桥镇40683李家巷镇32399雉城镇161647夹浦镇29325林城镇38406泗安镇40109虹星桥镇36908和平镇36521小浦镇23774煤山镇22441新塘乡15468水口乡17422太傅乡13725二界岭乡14049长潮乡10605吕山乡20148吴山乡14539长桥乡16446白岘乡11361槐坎乡15542   长兴是浙江省湖州市的一个行政县。   长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长兴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处在号称“天堂”的苏州与杭州之间,位于因一曲“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而驰名中外的太湖西南岸,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东南望县”之美誉。长兴是上海经济区的交通枢纽,雄踞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结合部,故有“三省通衢”之称。长兴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距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芜湖等大中城市均在150公里左右。由两条国道(北京—福州的104国道、上海—拉萨的318国道)、三条高速(杭州—南京的杭宁高速、杭州—长兴的杭长高速、上海—合肥的申苏浙皖高速)、三条铁路(连结陇海线沟通东北与长江三角洲的陆海大通道江苏新沂—浙江长兴铁路、华东第二大通道宣州—杭州铁路、杭州—牛头山铁路)和一条年运量超过2000万吨、有“东方莱茵河”美称的“黄金水道”(长兴—湖州—上海)构成的水陆交通网,交叉汇聚于长兴,使长兴与周边大中城市通达便捷、联系紧密,为长兴物流畅通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越的便利条件。长兴已成为上海的物流副中心,分担上海物流中转的压力。   长兴,历史淀深远厚实。长兴建城于春秋吴越争霸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建县始于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隋唐初年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州为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长兴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故乡,至今还保留着他临世沐浴的圣井。茶圣陆羽在长兴写就了旷世巨作《茶经》,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长兴也因此成为茶文化的发祥地。明代中叶,散文大家归有光、小说家吴承恩同治长兴县,归撰文、吴书写的《圣井铭并序》、《梦鼎堂记》、《长兴知县题名记》三块碑至今保存完好,吴承恩在长兴县丞任上为写作《西游记》积累了大量素材。长兴还保存了元代大画家、大书法家赵孟兆页 等一代宗师的手写真迹。长兴的民间艺术也十分丰富,有代表国家出访东南亚各国、参加新西兰中国新年灯会的民间艺术奇葩“百叶龙”,有仙山宗教文化和被列为世界地质遗产、命名为“金钉子”的长兴灰岩保护区等文化遗址。长兴是革命老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江南小延安”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   长兴,物产资源丰富多样。长兴区域面积143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储备丰富,有耕地60万亩,可开发旱地10万亩,林地90万亩,水面10万亩,是国家的“粮油大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浙江省的产油大县。长兴名特优新产品十分丰富,有闻名海内外的“太湖四珍”:银鱼、白壳虾、鲚鱼、大闸蟹;有久负盛名的“长兴四宝”:银杏、板栗、青梅、栝楼;有令世人称绝的“品茗三绝”:紫笋茶、紫砂壶、金沙泉等。长兴西倚天目、东临太湖,形成了山水相间的优越自然环境,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别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特别是“金钉子”地质遗迹保护区、十里古银杏长廊和扬子鳄保护区这三个上亿年的珍稀自然遗产,为全球罕见;绵延34公里的太湖湖岸线,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已进行了160平方公里的环太湖旅游开发规划国际咨询,并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太湖西南岸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长兴,投资环境日趋优化。我们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修订完善了《长兴城市总体规划》,近期规划长兴中心城2005年目标为建成区25平方公里,20万人口。根据规划,我们以配套城市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路段和建筑,三年来有总投资57.2亿元的35个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重点项目开工或建成,城市框架已拓展到21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经济开发区、商贸区、文教区和住宅区,一座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雏型基本形成。特别是长兴(省级)经济开发区已成为投资创业的福地。我们按照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举全县之力办好开发区。县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5平方公里,已基本实现九通一平,区内主干道全部按照国家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宽66米,公共绿化率达到40%,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排水、排污、通讯管线均已一次性铺设到位。同时,我们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氛围,建立审批-中心、投资服务中心、外商投诉中心,致力于快捷、优质、守信,不断改善投资服务环境。到2003年为止,已有来自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外商投资企业进区落户,一批大项目陆续落户长兴。   长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致力扩大开放、加快体制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长兴经济活跃,社会安定,百业兴旺,人民富裕。进入新世纪,长兴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开拓的精神、更扎实的工作,更矫健的步伐,朝着建设山水园林型的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和提前实现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迈进,取得了新的业绩。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6亿元,年均增长15.9%,人均GDP 3300美元;财政总收入22.01亿元,年均增长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4亿元,年均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四年累计331亿元,年均增长23.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实现“双超百亿”,分别达到120亿元和10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由2002年的13.9:52.6:33.5调整到2006年的9.9:57.1:33。   

安吉县

江南天池 ■王飞庆摄  拼音:ānjí Xiàn。   北纬30°38",东经119°41",浙江省北部。   县人民政府驻地:递铺镇灵芝西路1号,邮政编码:313300。代码:330523。   长途电话区号:0572。   车牌号:浙EC、浙EF、浙EM、浙SE、浙EZ、   镇:递铺镇、孝丰镇、梅溪镇、报福镇、杭垓镇、良朋镇、高禹镇、章村镇、天荒坪镇、鄣吴镇、南湖林场虚拟镇。   乡:昆铜乡、溪龙乡、皈山乡、上墅乡、山川乡、缫舍乡、西亩乡、高禹乡、永和乡。   人口:全县总人口43213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递铺镇114247 ;梅溪镇50505 ;安城镇20264;良朋镇11898;鄣吴镇10615;杭垓镇12885;孝丰镇44831;报福镇17031;章村镇14414;天荒坪镇21590;昆铜乡15516;溪龙乡8567;西亩乡9443;高禹乡22960;永和乡12343;缫舍乡7876;皈山乡9014;上墅乡14097; 山川乡5221;南湖林场虚拟镇8822。   基本概况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迅速崛起的一个对外开放景区,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全县辖16个乡镇(开发区),人口45万,面积1886平方公里,建县于东汉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汉灵帝赐名“安吉”取之《诗经》“安且吉兮”。   安吉经济发展迅速,竹制品、转椅、茶叶、笋制品、农用机动车、建材等产品都有上规模生产,具有轻纺、造纸机械、食品、化工、矿产资源开发等门类齐全,上规模的基础工业,出口产品多种,涌现多种省优、部优产品、一批国优产品。   安吉物产丰富,品质优良。毛竹蓄积量和商品竹均名列全国第一,是著名的“中国竹乡”。特产有白茶、冬笋干、板栗、山核桃等。安吉又为全国闻名的“白茶之乡”,安吉白茶在2000年被评为中国国际茶博览会国际名茶金奖。安吉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金砂”的黄砂、石英石、花岗岩、膨润土等资源储量大,质量地好,开发前景广阔。安吉境内群峦叠嶂,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秀竹连绵,是新崛起的生态旅游县。位于灵峰山麓的竹子博览园,集旅游、娱乐、休闲、科研为一体,占地600余亩,各类竹种300余种,被誉为“世界一流的竹种园”。龙王山海拔1587.4米,是黄浦江的源头,奇峰怪石,古木异草,保存有1200亩的原始森林,为浙北第一峰,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有许多稀有动植物,被称为天然的物种园和基因库。世界级特大型电力企业——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天荒坪大溪山巅,电站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规模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电站与奇峰翠竹浑然一体,煞是壮观。附近有藏龙百瀑、九龙峡、龙庆园等景点。   安吉历史悠久,人文景观独特,古迹较多。是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的故乡,被誉为昌硕文化之乡。县内有其故居,衣冠冢和十年耕读的“芜园”,县城建有吴昌硕纪念馆和昌硕公园。灵峰山脚的灵峰山公园古木参天,始建于五代的灵峰寺在其景区内,是千年古刹,香火鼎盛。独松关、灵芝塔、运鸿塔、奉宪禁碑、安城古城墙、古城遗址等古迹均有源远历史。   安吉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属最佳人居环境。中国大竹海、白茶谷、九龙峡、芙蓉谷等景点,让游客领略独特的自然风光、竹海、奇峰,山林中建有多处避暑山庄和度假村。   安吉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迅速,位于县城的浙江省安吉经济开发区,占地442公顷,地理位置优越,投资政策优惠。安吉有上规模的经济工业园区多处,重点发展绿色工业。  


吴兴区特产大全




吴兴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