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溇村位于孙端镇东北部东邻上虞联浦村、北靠曹娥江,由三条溇、楝树下、穗丰、蛏南四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达3.1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314亩1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66户,人口4029人。现有党员142名,2014年度村级可支配收入279.96万元,经常性收入50.64万元,人均收入17440元。
村两委会下设治保、调解、妇女、计生协会、等组织、村便服务中心集中为村民办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社会养老保险,残疾困难救助、就业服务、银行代取款等多项便民服务。
村两委会紧紧围绕发展稳定这个工作主题,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村民,积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开展“五水共治”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村省全面小康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县级先进党组织、县奔小康百强村“五星级”党组织、县、市民主法治村等荣誉称号。
近三年来。三条溇村新农建设逐步推进,新做通村水泥硬化道路、停车场3万多平方米,共投入资金48万多元,新建危桥三座,共投入资金78万元,全村农田通过底产畈改造工程后,机耕路,桥进行全覆盖,方便了机械化耕作,该工程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为解决农民住房困难户,在一期农民公寓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废弃土地投资1120万元建造了二期农民公寓楼,安置38户住房困难农户,2015年将投入50万元对常头王自然村通村道路进行拓宽,对全村1500米村内河岸道路安装栏杆,为村民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三条溇村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做好新农建设,社会和谐稳定这一中心工作,做好为民惠民这篇文章。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621102 | 312000 | -- | 查看 三条溇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安桥头村 |
安桥头村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西部,孙马公路北面,杭甬高速南侧,是世界闻名的鲁迅先生外婆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安桥头村有西塘、里赵、安桥头三个自然村合并,全村村域面积1.4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275亩,全村现有农户726户,总人口2044人。近年来,村两委会团结带领全村广大村民,积极开拓,锐意进取,着力改造村庄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推进了新农村建设,2013年为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先后还获得了市级卫生村,省级卫生村,市级生态村,市级文明村,县级文明村,县级文化村,市级生态村,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五星级”村党组织、县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今年,开展新农村建设项目重建危桥一座、相关道路硬化2500平方米、绿化种植等,总投资53万元,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程项目也在井然有序的施工建设中。 |
塘殿村 |
塘殿村位于孙端镇西北的曹娥江畔,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全村区域面积1.4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804亩,8个居民小组,571户,人口1602人。村委会现有在编工作人员5名,现有党员52名,村民代表50名。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苦干实干,努力进取,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目前,全村共有公共厕所13座,路灯70余盏,垃圾箱16间,垃圾筒95只,全部加盖加门,结合“五水共治”,2015年度全村开展生活污水收集工程,全村基本实现道路硬化、路旁绿化、路灯亮化、空气净化。村先后获得“县计划生育合格村”、“县级文化村”、市级“环境整治合格村”、县级“绿色生态村”、市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
榆林村 |
榆林村位于孙端镇最南端,村庄四面环水,河流纵横,是典型的水乡农村。榆林村村域总面积为2.44平方公里,总户数773户,人口2357人,现有村民代表50人,党员78人,耕地总面积2174亩。2014年度村级可支配收入201.37万元,经常性收入54.96万元,人均收入16512元。自2012年以来,开展了全村村庄环境整治,先后投入资金100多万元,通过环境整治村庄面貌发生很大改变,近2年来,又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对村内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感硬化路面8600㎡,并新建了通往上浒村的富民桥,使38路公交车直达,2014年开展了集中回收处理农船198舟,并作为试点向全市推广,改建公厕8座,垃圾箱30只,同时还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使环境面貌及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几年的努力,先后荣获市先进党组织、市党风建设示范村、市级卫生村、县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县级五星级党组织和市级民主法治村等荣誉。 |
许家埭村 |
许家埭村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工业园区,属地企业60多家,东至吴融村,南靠杭甬高铁329国道,西至越城区马山镇陆家埭村,北依孙马公路、安桥头村,地域面积2.57公里,于2003年6月由原许家桥村、单家埭村、碧波潭村三个村合并为现许家埭村,目前人口2673人,1016户,外来人口980人,村级资产2438万元。许家埭村2003年荣获县级文化村、2006年获县级生育文化村、2007年分别获县级卫生村、县级绿色生态村、2010年分别获县级文明村、县级先进文化示范村、2011年获市级农业农村信息达标村、2012年分别获镇级环境整治优美村、“五星级村党组织”、社会实践学校实施“春泥计划”示范村、2014年获镇级洁净乡村竞赛优胜单位、2015年获袍江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总投入资金约7800万元,河道清淤15000立方米,河道砌砍7000米,安装沿河栏杆2500米,改造冲水式公厕17只,硬化村内道路和停车场8000平方米,建造农民公寓64套,建造面积10248平方米,建造乐杭空心村40套,占地面积1510平方米,新建、翻建桥梁5座,认真做好“五水共治”工作,对河道内及河岸10米内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清理,并且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进行宣传工作。 |
小库村 |
小库村位于孙端镇政府中南部,,全村现有1031户,总人数3129人,党员100名,共有12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5人,村域面积2.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3.6亩,全村现有未成人385人,占总人口13%左右,村设有关工委、工会、团、妇、民兵等组织配套齐全。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村两委会团结一致、奋力拼搏、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为新农村建设在不懈的努力。 在以巩固提升村庄品位的基础上,着力改造村庄整体环境,积极组织扶持村乡贤参事会运作,目前共投资152万元建造永福桥和乡贤路,大幅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完成省级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工程,通过每户分类投放、村级二级分拣进行集中处理,经“高温菌种发酵”,垃圾重量减轻70%、体积减轻50%,日处理量可达到每日1吨,减量效率高、分解工艺新,实际处理功效处于全市前列。 |
三条溇村 |
条溇村位于孙端镇东北部东邻上虞联浦村、北靠曹娥江,由三条溇、楝树下、穗丰、蛏南四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达3.1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314亩1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66户,人口4029人。现有党员142名,2014年度村级可支配收入279.96万元,经常性收入50.64万元,人均收入17440元。 村两委会下设治保、调解、妇女、计生协会、等组织、村便服务中心集中为村民办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社会养老保险,残疾困难救助、就业服务、银行代取款等多项便民服务。 村两委会紧紧围绕发展稳定这个工作主题,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村民,积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开展“五水共治”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村省全面小康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县级先进党组织、县奔小康百强村“五星级”党组织、县、市民主法治村等荣誉称号。 近三年来。三条溇村新农建设逐步推进,新做通村水泥硬化道路、停车场3万多平方米,共投入资金48万多元,新建危桥三座,共投入资金78万元,全村农田通过底产畈改造工程后,机耕路,桥进行全覆盖,方便了机械化耕作,该工程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为解决农民住房困难户,在一期农民公寓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废弃土地投资1120万元建造了二期农民公寓楼,安置38户住房困难农户,2015年将投入50万元对常头王自然村通村道路进行拓宽,对全村1500米村内河岸道路安装栏杆,为村民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三条溇村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做好新农建设,社会和谐稳定这一中心工作,做好为民惠民这篇文章。 |
皇甫庄村 |
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皇甫庄村是典型的水乡农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鲁迅先生幼时看社戏的包公殿、避难时住过的旗杆台门至今保存完好,村内的范氏是宋代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后人,出过不少名门望族。村内现有13个村民小组,共计1153户3423人,现有村民代表50名,共设有4个支部,党员115名,耕地面积1988亩,河塘面积747亩,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84.9万元,集体资产总额1600.9万元,人均收入15465元。皇甫庄村是绍兴市有名的文化名村、行政大村,在2005年4月,以村支书陈成松为首的新一届村领导班子上任后,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使村庄面貌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村庄变美丽了,干群关系变和谐了,各项事业也蒸蒸日上。2009年到至今,一期农民公寓共5幢、二期12层小高层1幢已建成,解决了农村困难住房户燃眉之急,现第三期农民公寓正在审批当中,村文化礼堂也正在建设中。这一切,凝聚了村领导班子多少的心血,拓宽并硬化村内道路、新增路灯,整治脏乱差、新增绿化,改造危桥、砌坎清淤,新建改建厕所、垃圾箱,新建生活污水处理池……,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无违建村、小康示范村等,近几年“五水共治”“百日攻坚”“农用船舶-”等活动开展以来,皇甫庄村累计打捞沉船3只;拆除船屋4只;清理河蚌7处,面积达300多亩;清理网箱5处,面积约15余亩;收回地笼1200只;清理河道垃圾61处,共计800多吨;拔除废弃箔桩262根;拆除沿河瓜棚32处;拆除沿河十米范围违章建筑4处,建筑面积100余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皇甫庄村是全镇率先完成河蚌清理工作。现新建集中停放码头5个,集中收管船舶120只,一个村容环境洁美、村民安居乐业、充满活力的新型农村社区——新皇甫庄村,将以崭新的姿态、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古越大地上。 |
红鲍村 |
红鲍村位于孙端镇西南部,北靠三二九国道,水陆交通便捷,2003年由红众、鲍家二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农户538户,总人口1488人,村域面积1.33平方公里,共有11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9人,党员60人,耕地面积1061.49亩,其中旱地51亩,水产养殖面积:外荡350亩,内塘300亩。村级经济主要以农业及养殖收入为主。村级经常性收入40万元左右,农民人均收入15450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赵仁法带领两委会成员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认真贯彻省委“五水共治、污水先行”的重大决策,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工作,目前已成功改建农户化粪池518户,充分提高了农民生活品质。全村共有长期保洁人10名,对保洁人员做到有制度、有合同、有检查、有考核、有报酬。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及村委会的带领下,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的改变,全村完成道路硬化,四周环境绿化,配备农民健身设备,河道清淤,河道沏坎,晚间路灯亮化的新面貌。 几年来被县、市级多次评为县级文明村、卫生村、环境优美村、市级绿色生态村、市科普村等荣誉称号。 |
樊浦村 |
樊浦村位于孙端镇最东侧,与上虞道墟相邻,南近329国道,北临沪杭甬高速公路,水陆交通便捷,樊浦村由原樊浦、王家溇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1.82平方公里,现有农户821户,总人口2312人,有耕地面积1512.21亩,水域面积205亩,七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94名。在以巩固提升村庄品位的基础上,着力改造村庄整体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先后被评为:市级卫生村、县级文化村、县级文明村、县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县绿化绿色生态村、县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县环境优美示范村、县生育文化示范村、省绿化示范村、创建“平安孙端”先进集体、农村合作银行信用村、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县人民调解先进集体等荣誉。 |
后双盆村 |
后双盆村 孙端镇后双盆村,地处绍兴县孙端镇东北部,杭甬高速公路北侧,紧邻曹娥江,下辖八个自然村,全村村域面积1.7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全村下辖8个自然村, 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 705户,总人口 1928人。现有耕地面积1038 亩。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110.9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4683元。近年来,后双盆村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会的带领下,经全村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社会和谐稳定。后双盆村先后获得“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省级示范村”、“绿色生态村”、“县级文明村”、“县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
张家沥村 |
张家沥村位于孙端镇的东侧,于2003年由张家沥、袁江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东与樊浦村紧密相连,南接村头村,西与前双盆相接壤,北靠三条溇村。本村原是皇甫乡政府所在地,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距镇中心仅3公里。全村村域面积1.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84亩(包括旱地12亩)。全村有住户599户,总人口1680人,0党员81名。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目前村内引进企业10家,主要以纺织、印染、造纸为主。全村有50%的劳动力从事工业和第三产业,农民人均收入14789元。 张家沥村交通十分发达,设有三个公交车站,规划中的杭甬高速铁路横穿全村;生活设施较为完善,电话、有线电视、光缆通讯、有线广播通到本村,家家户户都能吃上小舜江自来水。村内河流纵横,直通马山大闸,农业以种植单季稻和养殖业为主,旱劳保丰收。 |
吴融村 |
吴融村由原来的吴融、融洽合并而成,村域面积2.69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1047户,长住人口2548人,共有11个村民小组,现有0党员72名,村民代表35名,个私企业5家。2007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589.83万元,二、三产业收入2546.48万元,村集体可用资金8.1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466元。近几年来,我村以巩固提升“双改”、“双清”和双创、双建成果为基础,着力改造农村整体环境,扎实推进创造绿色生态村和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改变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孙端村 |
(一)村情简介 孙端村位于孙端镇东南侧,由原孙端村、建峰村、西沈埭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1.71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945亩,旱地49亩。全村户数713户,人口1983人,分为17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代表51人,党员71名,辖区有属地企业13家,工业主要以热电、建材、纺织、服装、喷塑、助剂、文教用品,机电、食品等行业为主,企业发展前景广阔。近几年来,我村先后获得县级卫生村、县级文明村、被列入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荣誉称号。 (二)目标任务 1、任期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 村级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0% 村级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20% 农民人均收入年递增12% (2)工作重点和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重点扩大种、养业规模,走依托农业,发展相关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 ②注重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开辟新的招商渠道,不断改进招商方式,创新招商理念和招商机制,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扩大利用外资。 (3)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①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以创建卫生村活动为载体,全面整治村内环境,提高村民讲卫生的意识,倡导文明新风。配合推动镇村联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②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③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注重于人性化、亲情化、规范化,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保障社会稳定。 (4)有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①逐年扩大养老保险范围,三年间做到100%的老人老有所养。 ②加强村民医疗保障,扩大村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③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贫困村民的衣、食、住、行等困难。 |
前双盆村 |
前双盆村坐落在孙端镇政府孙皇公路东北首,村域面积1.57平方千米。总户数773户,总人口2061人,总育龄人数506人。非农户50户,非农业人口116人。村民小组6个,村民代表35人,0党员53人。耕地面积1199亩,水田面积1173亩,旱地27亩,水面养殖面积208亩。村内垃圾箱29只,公共厕所25座,保洁人员3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村经济也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07年底村内主要有两个企业,年产值主要在1000万左右。村民有65%以外出打工为主,20%从事建筑、运输等。村级人均年收入呈增长趋势:2005年人均9034元;2006年9280元;2007年9647元。 08年村里又投入巨资兴办公益事业:村内直塘江河道砌坎、村主要道路两旁的绿化、村道路硬化。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