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村简介
新丰村位于东关街道西南部,距市区7.5公里、104国道1公里,沿萧曹运河东南两侧河岸。东接104国道、蒿庄村,南接本村凤凰山,西接马山村,北接曹娥街道金村村。其中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境内有马山、小牛、牛山、凤凰山,属平原丘陵相间地区,有一条萧曹运河南北交叉,水陆交通方便,又有江南水乡风貌。全村由王家、吕家、张家、外新桥、里新桥5个自然村组成,现分7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家庭户395户,总人口1184人,耕地面积987.2亩,山林面积1100亩,水域面积106亩,党员50人,村民代表35人,是新农村建设卫生村。
新丰村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地理位置优越。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家庭工业突飞猛进,农田基本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新丰村从2000年以来,实行了改水、改厕工程,全面覆盖,村民吃上了干净卫生的小舜江自来水,全面清除露天粪缸,统一建造公厕及垃圾箱,遍及全村,方便村民投放,并有专职清洁人员负责卫生清扫。今年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河道淤泥全面清除,卫生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682003 | 312000 | -- | 查看 新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越泉社区 |
越泉社区居民委员会组建于2002年4月,由原来的镇东居委和后澳居委合并而成,同年7月建立越泉社区党总支,现有党员73名,现任社区干部5名,居民小组23个,常住户1523户,常住人口3253人,外来暂住人口748人。社区内以农贸市场为龙头,各类服务业发育健全,金融、教育、百杂、电影院齐全,交通便捷,是一个拥有12万平方米面积的大区域,是一个人流物流的集散地,是一个农居混住的开放式社区。 |
担山村 |
东关街道担山村地处虞绍平原,上虞市西部,紧依104国道、杭甬运河,长塘江自南向北横穿全境,全村有400余户人家1420余人。地域面积1.1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165亩,其中有高档花卉基地500多亩,水产养殖400余亩,有水域面积200多亩。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600多万元,集体可用资金142万元,200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11600元。 近年来,担山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结合实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先后被评为绍兴市科普村,绍兴市卫生村,绍兴市生态村,绍兴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绍兴市农村“五好”基层党支部,绍兴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绍兴市绿色生态示范村,绍兴市“十佳”优美新村;浙江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浙江省科普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水利建设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五星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浙江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浙江省文明村。并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生态村。成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
马山村 |
东关街道马山村由原来的湖村、南横江和车村三村合并而成,东北面与104国道及曹娥街道相接,南面毗邻长塘镇,新广公路南北横贯其中,区位交通较为便捷。目前,全村区域面积1.72公里,总户数1164户,总人口3252人,其中劳动力270人,有党员133名,村民代表90名。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648亩,其中水田面积2421亩,旱地面积227亩,有山林991亩。2006年村民人均收入8846元,村级集体经济稳定收入75万元左右。行政村调整后被上虞市政府认命为第一批中心村之一。 马山村是发光二级管企业集聚村,是一个典型的发光二极管块状村,目前已有一定的规模的发光二级管企业24余家,从业人员已达564人。年生产发光二极管20亿只,总产值约1.2亿元。 |
保驾山村 |
保驾山村位于上虞市西侧,与绍兴县陶堰、富盛镇相接壤,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故乡。全村共有农户571户,人口1780人,耕地面积1475亩,地域面积约1.7平方公里,村辖建一个小集镇,卫生服务站、合作银行、学校、邮电所、供销社等社会功能基本俱全。村集体经济以长山农贸市场、银山公墓、长山轮窑厂土地租赁三快收入为主。近来年,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线,团结和带领全村村民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新业绩,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文化示范村、浙江省科普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绍兴市五好先锋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创建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
傅张村 |
傅张村位于东关街道东南首,2005年由原傅村村、张江村合并而成。耕地面积1288亩,人口1689人。农业主要有粮食、毛竹、水产养殖等。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新丰村 |
新丰村简介 新丰村位于东关街道西南部,距市区7.5公里、104国道1公里,沿萧曹运河东南两侧河岸。东接104国道、蒿庄村,南接本村凤凰山,西接马山村,北接曹娥街道金村村。其中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境内有马山、小牛、牛山、凤凰山,属平原丘陵相间地区,有一条萧曹运河南北交叉,水陆交通方便,又有江南水乡风貌。全村由王家、吕家、张家、外新桥、里新桥5个自然村组成,现分7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家庭户395户,总人口1184人,耕地面积987.2亩,山林面积1100亩,水域面积106亩,党员50人,村民代表35人,是新农村建设卫生村。 新丰村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地理位置优越。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家庭工业突飞猛进,农田基本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新丰村从2000年以来,实行了改水、改厕工程,全面覆盖,村民吃上了干净卫生的小舜江自来水,全面清除露天粪缸,统一建造公厕及垃圾箱,遍及全村,方便村民投放,并有专职清洁人员负责卫生清扫。今年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河道淤泥全面清除,卫生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
高泾村 |
高泾村坐落于东关街道西侧,104国道南侧,五长公路东侧,由高贡和王家泾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有户籍数780户,人口2320人,总面积3.2公顷。村党支部先后召开了支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提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思路,利用宅基地整治的契机等有利时机建造标准厂房五千多平方米,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30万元,200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50元。 根据群众的愿望,我们村以市、街道开展“清洁家园”集中整治为契机,高标准制定工作规划,大力推进村容村貌的整治,新建联村公路,积极开展了文明村创建工作。 高泾村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中央提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建设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充分发挥”团结拼搏,争创一流、抢抓机遇、发展创新“的开拓进取精神,并结合高泾村实际,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加强改进党的建设,切实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使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
联星村 |
上虞市东关街道联星村地处萧曹运河,104国道北萧甬铁路,本与绍兴县陶堰镇泾口村相邻,是一个拥有2342人、860户的大村。全村地域面积1.3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98亩,全村拥有劳动力1340个,有80%以上劳动力在从事二、三产业,其中有50%的劳动力常年外出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区做工,全村有个体、企业32家。2008年村民年收入人均8500元,全村已参加征地农民失土养老险保障工作的占全村总人口的 75%。 不进步即是退步。在“三农”问题成为全国关注重点之际,只有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才能为-提出的“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在基层贯彻落实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打铁先要自身硬”,我们联星村村支部、村民委两套班子在创建“市级文明村”以后,把加强自身建设和班子建设放在首位。每月一次召开党员会议,学习、宣传最新政策,并定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其次,村支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充分利用交通方便的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夯实村级经济基础,稳定粮食生产、发展效益农业、兴办个体企业。第三,切实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一方平安。村干部积极配合派出所搞好外来流动人口的查验工作和夜间治安巡逻工作,信访和社会不安定因素摸排工作及时处置得当。第四,做好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工作。做好本村育龄妇女登记工作,进行定期保健检查,并及时掌握外来育龄妇女的生育情况。积极做好适龄青年的征兵体检工作,及时完成征兵任务。妥善照顾好五保户、困难户,年终给他们送去照顾款。第五,改善村民生活设施,美化生活环境。做到保洁人员、制度、报酬三落实,垃圾有临时堆放点,河面路边无垃圾,保持村容村貌整洁;并且进行了大面积的河道整治工作,投入资金32万元。 通过 “文明村”创建活动,我村的经济实力有了进一步加强,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今后,我们将继续下功夫做发好探索完善工作,在党中央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大改革开放步伐,紧紧抓住机遇。 |
马家桥村 |
马家桥村地处上虞市东关街道中心,南临萧绍运河,北靠萧甬铁路,104国道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由杨水观、船舫河、墙沿、公路沿、四方桥5个自然村组成。现有村民407户,总人口1000人,耕地面积152亩。村党支部、村委在东关街道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努力改革创新,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 马家桥村有杨水观、船舫河、墙沿、公路沿、四方桥5个自然村组成。它东至曹娥街道的新沙村,南临东关集市,西接上虞水泥厂,北靠萧甬铁路,104国道穿插村而过,交通便捷。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长期以来一直以搬运、装卸为主要行业,是远近闻名的“运输专业村”。早在解放初期,祖祖辈辈的男人就以肩扛物抬的方式从事“脚夫”的工作,给附近的米行、店铺、进行货物搬运,后来以手拉车、拖拉机代替肩扛、手提到现在的用汽车进行运输,至目前全村约有1/3的男劳动力从事大大小小的运输业务(或三轮车、拖拉机或汽车),可以说全村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来自于运输业。 |
前村村 |
上虞市东关街道前村村地处104国道旁边,上三高速,杭甬运河横穿本村,交通便利,全村1521人口,共分10个村民小组,其中老年人口有255人。 |
东塘村 |
东塘村位于东关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由原来的东关村和樟塘村合并而成,共有19个生产组,2800多人口,是东关的第二大行政村。 |
高旺村 |
高旺村位于东关街道南面,距街道集镇及市区约3公里,东面与马山村(原车村)相接,南面与金鸡山村相接,其中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家庭户数441户,总人口1359人,耕地面积1108亩,山林面积42亩,水域面积80亩,党员55名,村民代表33名,是上虞市文明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