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内容,撤销县级上虞市,设立绍兴市上虞区,以原上虞市的行政区域为上虞区的行政区域,上虞区人民政府驻百官街道市民大道987号。
浙江省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杭州湾南岸、杭州市和宁波市之间,与上海市隔海相望。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7.31万(2008年),辖15个镇、3个乡、3个街道,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上虞过去是一个以生产粮棉为主的农业县,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滨江生态型中等城市。是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浙江省14个经济强县市之一,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8.3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3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59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433.84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榜中排名42位。
上虞是一个区位优势较为突出的县市。素有“九县通衢”之称,铁路、高速公路、国道、运河一应俱有。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机场、宁波北仑港仅45分钟车程。拥有杭州湾南岸唯一的出海港口——上虞港(5000吨级)。已建设完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与上虞相邻,只有10多分钟车程。规划位于该市、即将动工建设的钱塘江绍兴跨江大桥将使该市纳入上海2小时交通圈。
上虞是一个历史底蕴极为深厚的县市。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大舜的出生地,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是梁祝传说中的英台故里。公元前222年设县,1992年撤县设市。上虞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古时有提出唯物论断的王充,投江救父的孝女曹娥,在上虞隐居后东山再起的谢安;近代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当代茶圣吴觉农;现今又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奥运之子何振梁,著名导演谢晋等。创办于1921年的春晖中学,早年享有“北南开、南春晖”美誉,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李叔同、朱光潜、叶圣陶等一代名师名家都曾在这里任教或讲学,形成了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白马湖作家群”,“与时俱进”当年就是它的校训。
上虞是一个产业特色比较鲜明的县市。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形成了机电、化工、轻纺、建材、食品等五大行业,以及伞件、铜管、手套袜业、电光源、汽配等八大块状经济,现有规模以上企业732家,其中销售超亿元企业115家,上市企业8家,2007年工业总产值880亿元。建筑产业十分发达,共有建筑企业162家,其中特级和一级企业25家,2007年建筑安装产值590亿元,名列全国县级市首位,是著名的“建筑之乡”。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64亿元,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中排名38位。农业基础扎实、特色明显,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67万亩以上,是浙江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拥有茶叶、板栗、杨梅、葡萄、女儿红黄酒等一大批特色农副产品。
上虞是一个开明开放度比较高的县市。1999年,作为改革先行市的上虞,率先在全国进行了0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集中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便民服务中心”,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2004年又率先成立了经济发展投诉中心、招投标中心、机关财务结算中心和招投标监督办公室等一办三中心。近年来,上虞非常重视外向发展,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已有9家世界500强和著名跨国公司在虞投资落户,如日本松下、荷兰菲利浦、西班牙阿克希龙等。去年实现自营出口突破10亿美元,实到外资这几年每年均在1亿美元以上,外经业务拓展到近30个国家和地区。
上虞是一个发展活力(空间)极大的县市。上虞北部,拥有45公里海岸线,26.7万亩的海涂,这是一片得天独厚、未经开发的土地,储备量大、开发成本低。对此,市委、市0又规划建设杭州湾工业新区,将把打造它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型工业新城,成为浙江省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的主要区块。上虞中部,随着城北新区的开发建设,城市化加快推进,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市0所在的这一区块已成为上虞的政治、文化中心,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建项目相继建成投用,以曹娥江为轴心,“一江两岸”的城市水系景观初具雏形,面向公众开放,正成为融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现代文明为一体的绿色文化长廊和体育运动长廊。上虞南部,拥有800平方公里的好山好水、青山秀水,那里人文景观、历史遗迹众多,生态资源非常丰富,对此,市里正规划把它打造成为沪、杭、甬城市圈的“后花园”。
上虞是一个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县市。文化教体事业蓬勃发展。有14个乡镇、街道成为省教育强乡镇,先后获得“全国体育先进县(市)”、“省级教育强市”等荣誉称号。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质量位居全省前茅。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5家服务站。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的基础设施条件相比过去有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去年全市有55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市农业人口的87.2%。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目前,正朝着省级文明示范城市创建目标前进。
面对长三角一体化趋势,上虞把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两大主要任务,确立了“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商贸活市、文化强市、生态靓市”的发展战略。以浙江省第四大江、上虞的母亲河——曹娥江为轴心,上虞的城市发展正从曹娥江时代进迈向杭州湾时代,上虞正在构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特色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都市农业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随着大桥、大闸、大江、大运河、大码头、大干线、大滩涂的开发、建成和启用,上虞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将会更加凸现,上虞必将以更加开放、大气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77.31万人 | 1403平方公里 | 330682 | 312000 | 0575 | 查看 上虞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越城区 |
邮编:312000 代码:330602 区号:0575 拼音:Yuecheng Qu 越城区位于浙江省中部,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西部,会稽山北麓,是绍兴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区域四周与绍兴县相连,总面积336.91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人(2004年)。 行政区划 越城区辖7个街道、7个镇:塔山街道、府山街道、北海街道、蕺山街道、稽山街道、城南街道、迪荡街道;东湖镇、皋埠镇、马山镇、斗门镇、鉴湖镇、东浦镇、灵芝镇。共有238个行政村、137个社区(居委会)。其中,迪荡街道由浙江绍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代管。区人民政府驻延安路18号。 塔山街道 面积:5.45平方千米 代码:330602001 邮编:312000 位于区境东南部。全街道管理12个社区、1个行政村:五云社区、东双桥社区、西咸欢社区、百草园社区、燕甸园社区、花园社区、沈园社区、白衙弄社区、塔山社区、望花社区、罗门社区、罗北社区、塔山村。办事处驻若耶溪23号。 府山街道 面积:13.47平方千米 代码:330602002 邮编:312000 位于区境西南部。全街道管理11个社区、19个行政村:水沟营社区、和畅堂社区、严家潭社区、鉴湖新村社区、青藤社区、越都社区、府山社区、西园社区、偏门社区、快阁苑社区、鉴湖街社区、府山村、朱家岙村、亭山村、河山桥村、金鸡塘村、伟联村、鹿湖庄村、快阁村、吴家塔村、余家岸村、云栖村、钟堰村、树下王村、叶家堡村、鹅境村、凌江岸村、王家庄村、蒋家溇村、南溇底村。办事处驻鉴湖后街80号。 蕺山街道 面积:8.76平方千米 代码:330602003 邮编:312000 位于区境东北部。全街道管理15个社区、1个行政村:八字桥社区、广宁桥社区、日晖桥社区、团结社区、肖山街社区、书圣社区、白马社区、东大池社区、昌安街社区、永兴社区、洞桥社区、鞋子畈社区、昌安东村社区、乐苑社区、龙洲花园社区、蕺山村。办事处驻昌安街43号弄内。 2007年4月16日,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将蕺山街道都泗社区部分区域划归八字桥社区的通告》:同意将蕺山街道都泗社区104国道以西的部分区域,即:东至东池路、南至仓弄、西至金属材料仓库、北至都泗内河的区域划入八字桥社区,由蕺山街道管辖。 北海街道 面积:6.2平方千米 代码:330602004 邮编:312000 位于区境西北部。全街道管理10个社区,5个行政村:铁甲营社区、新河弄社区、下大路社区、北海社区、辕门社区、胜利社区、西小路社区、灵芝社区、水木清华社区、火车站社区、北海村、西郊村、青甸湖村、塘南村、寨下村。办事处驻霞西路139号。 城南街道 面积:12.51平方千米 代码:330602005 邮编:312000 位于区境南部。全街道管理10个社区,18个行政村:温馨社区、育才社区、南门社区、中成社区、翠苑社区、秦望社区、长城社区、华侨新村社区、城南社区、高立社区、外山村、凤凰村、和平村、南山头村、蔡家江村、横桥村、东光村、繁荣村、念亩头村、城郊村、任家塔村、江家溇村、九里村、九一村、新村村、庄里村、邹家葑村、劳家葑村。办事处驻朝阳路28号。 稽山街道 面积:15平方千米 代码:330602006 邮编:312000 位于区境东部。全街道管理32个社区:鹤池社区、渡东社区、美东社区、阳光社区、东方社区、鹤东社区、西畈社区、秀水社区、森海社区、越新社区、大众社区、新港社区、外汇头社区、姜梁社区、黄墩头社区、凌家山社区、江口凌社区、江沿金社区、金星社区、稽山社区、丁斗弄社区、涂山社区、禹陵社区、永丰社区、永胜社区、灯塔社区、龙舌嘴社区、大二房社区、六房社区、九缸社区、望仙桥社区、苗山社区。办事处驻舜江路680号。 迪荡街道 面积:7.0平方千米 邮编:312000 位于区境东部。全街道管理2个社区、1个居委会、6个行政村:五市门社区、都泗社区、瓦窑头居委会、罗家庄村、沈家庄村、五云村、西金村、革新村、塘湾村。办事处驻云东路226号。 2007年3月15日,《关于设立迪荡街道办事处的通告》:经研究,同意设立绍兴市越城区迪荡街道办事处,由浙江绍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代管。 东湖镇 面积:28.64平方千米 代码:330602100 邮编:312000 位于区境东北部。全镇辖3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则水牌居委会、新华居委会、东湖居委会,坝口村、坝内村、朱尉村、则水牌村、松陵村、永宁村、浪头湖村、柏舍村、独树村、五联村、塘下赵村、东湖村、龙山村、大湖头村、香山村、白莲岙村、凤鸣村、笄山村、薛家埭村、水产村。镇政府驻会龙。 2007年5月18日,《关于越城区东湖镇调整行政村规模的通告》:一、撤销翠湾村、同心村,合并设立新的坝口村,村委会驻原翠湾村;二、撤销岙底村、东陈村、桐梧村,合并设立新的坝内村,村委会驻原东陈村;三、撤销朱尉村、谢家岸头村,合并设立新的朱尉村,村委会驻原谢家岸头村;四、撤销会龙村、西庄村、则水牌村,合并设立新的则水牌村,村委会驻原则水牌村;五、撤销松陵村、樊家埭村,合并设立新的松陵村,村委会驻原樊家埭村;六、撤销永宁村、永仁村,合并设立新的永宁村,村委会驻原永仁村;七、撤销浪头湖村、前柏舍村,合并设立新的浪头湖村,村委会驻原前柏舍村;八、撤销柏舍村、横河村,合并设立新的柏舍村,村委会驻原横河村;九、五联村、水产村的规模、村名及村委办公地点保持不变。十、独树村、东湖村、东龙山村、凤鸣村、笄山村、薛家埭村、香山村、白莲岙村、塘下赵村、大湖头村、革新村、塘湾村等12个村由于列入园中村、城中村、东湖风景区规划范围及划入迪荡街道等原因不作调整。 灵芝镇 面积:22.8平方千米 代码:330602101 邮编:312021 位于区境北部。全镇辖1个居委会、41个行政村:阳嘉龙居委会、张市村、蛟里村、永太村、洛江村、西蚌潭村、白鱼潭村、大善村、小善村、水产村、灵芝村、大树江村、女迪村、墨庄村、梅东村、全心村、澄港村、横湖村、永兴村、安心村、肖港村、界树村、小观村、洋渎村、段家汇村、曲屯村、后墅村、嘉会村、青云村、大庆寺村、犭央 犭茶 湖村、西山头村、山泉村、后诸村、庄头村、七星江村、林头村、五峰村、潞阳村、潞庄村、前王村、立岱村。镇政府驻曲屯村。 lanweixing@163.com 东浦镇 面积:30.79平方千米 代码:330602102 邮编:312069 位于区境西部。全镇辖1个居委会、32个行政村:东浦居委会、光相村、赏祊村、舜豪村、青龙村、南村村、东浦村、王城寺村、袁川村、金家村、邵家村、杨川村、杨港村、大葛村、联盟村、庆丰村、湖口村、合心村、强头村、炬星村、群力村、向阳村、利华村、蔡江村、王家村村、清水闸村、壶殇村、行宫山村、鲁东村、鲁西村、鉴湖村、塘湾村、邵家岸村。镇政府驻锡麟路37号。 鉴湖镇 面积:50.3平方千米 代码:330602103 邮编:312000 位于区境西部。全镇辖11个行政村:谢墅、秦望、坡塘、骆家葑、南池、上谢墅、芳泉、栖凫、丰乐、王家葑、玉屏。镇政府驻栖埠村。 2007年5月18日,《关于越城区鉴湖镇调整行政村规模的通告》:一、撤销下谢墅村、官山岙村,合并设立新的谢墅村,村委会驻两村之间;二、撤销筠溪村、施家桥村、秦望山村、马园村、濮坞村,合并设立新的秦望村,村委会驻原施家桥村;三、撤销坡塘村、云松村,合并设立新的坡塘村,村委会驻原坡塘村;四、骆家葑村、南池村、上谢墅村、芳泉村、玉屏村、王家葑村、栖凫村、丰乐村的规模、村名及村委办公地点保持不变。 皋埠镇 面积:66.72平方千米 代码:330602104 邮编:312035 位于区境东部。全镇辖1个社区、2个居委会、34个行政村:银春社区、樊江居委会、皋埠居委会、皇埠村、下堡村、上蒋村、东杨湾村、胜利村、前孟葑村、后孟葑村、吼山村、藕泾村、新桥村、樊江村、五和村、后堡村、大皋埠村、小皋埠村、高于村、杨浜村、岑前村、攒宫村、牌口村、集体村、仁渎村、腰鼓山村、山前徐村、西湖岙村、坝头山村、漫池村、南坂溇村、东林村、朱家泾村、鲁家泾村、黄泾村、西鲁村、阮家湾村。镇政府驻皋埠银桥路。 2007年5月18日,《关于越城区皋埠镇调整行政村规模的通告》:一、撤销旧埠村、山皇村,合并设立新的皇埠村,村委会暂驻原旧埠村;二、撤销下皋村、西堡村,合并设立新的下堡村,村委会暂驻原西堡村; 三、撤销上蒋村、东横山村、唐家村、芝山村、澄江村,合并设立新的上蒋村,村委会驻原澄江村;四、撤销东堡村、任家湾村、杨梅山村,合并设立新的东杨湾村,村委会暂驻上蒋建材厂;五、撤销刁泥山村、章家娄村、大江沿村、甘山村,合并设立新的胜利村,村委会暂驻原章家娄村;六、撤销湾头江村、孟家葑村,合并设立新的前孟葑村,村委会暂驻原湾头江村;七、撤销纪六房村、陈家横村、东江沿村,合并设立新的后孟葑村,村委会暂驻原纪六房村;八、撤销五爪娄村、吼山村、小金村,合并设立新的吼山村,村委会暂驻原吼山村;九、撤销湖里泾村、藕塘头村,合并设立新的藕泾村,村委会暂驻原藕塘头村;十、撤销甫前孟村、大湖沿村,合并设立新的新桥村,村委会驻原大湖沿村;十一、撤销樊江村、塘花村、正平村,合并设立新的樊江村,村委会驻原塘花村;十二、撤销沈江村、枯桥村、郦家埭村、后横村、韩家娄村,合并设立新的五和村,村委会暂驻原沈江村;十三、撤销小南池村、孟井头村、后堡村,合并设立新的后堡村,村委会暂驻原孟井头村;十四、撤销石渎村、大皋埠村,合并设立新的大皋埠村,村委会暂驻原大皋埠村;十五、撤销皋北村、小皋埠村、建成村,合并设立新的小皋埠村,村委会驻原皋北村;十六、撤销民主村、丰光村,合并设立新的高于村,村委会驻原民主村;十七、撤销东庄村、工农村、杨浜村,合并设立新的杨浜村,村委会驻原杨浜村;十八、撤销岑圩村、前赵村,合并设立新的岑前村,村委会暂驻原前赵村;十九、牌口村、拈宫村、集体村、仁渎村的规模、村名及村委办公地点保持不变;二十、腰鼓山村、山前徐村、西湖岙村、坝头山村、漫池村、南畈娄村、东林村、朱家泾村、鲁家泾村、黄泾村、西鲁村、阮家湾村等12个绍兴生态产业园内土地全征的园中村不作调整。 马山镇 面积:42.18平方千米 代码:330602105 邮编:312027 位于区境东北部。全镇辖10个居委会、36个行政村:海南居委会、益民居委会、宣港居委会、姚家埭居委会、渔港居委会、王家埭居委会、高车头居委会、北里溇居委会、杨树溇居委会、高木居委会、马山村、徐潭村、海塘村、直乐施村、陆家埭村、赏余村、宁六村、东星村、宁桑村、陶家埭村、宋家溇村、嵩湾村、小潭村、兴塘村、丁墟村、西安村、东安村、东豆姜村、西豆姜村、西曹汇村、东曹汇村、恂北村、恂南村、永乐村、张念宅村、储墅村、储墅二村、亭渎村、红江村、西墅村、尚巷村、檀渎村、车一村、车二村、上许村、永兴村。镇政府驻马山村。 斗门镇 面积:42.01平方千米 代码:330602106 邮编:312029 位于区境北部。全镇辖26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斗门居委会、西堰居委会、东堰居委会、盐仓溇居委会、丁港居委会、桑港居委会、杨望居委会、寺东居委会、里谷社居委会、袍渎居委会、坝里金居委会、坝头丁居委会、赵墅居委会、外谷社居委会、石泗居委会、王家居委会、钟家甲居委会、南星居委会、菖中居委会、菖二居委会、新马山居委会、新孙端居委会、新皇甫居委会、新豆姜居委会、新斗门居委会、新合作居委会,百盛溇村、璜山北村、荷湖村、三江村、后璜村、前璜村、斗门村、凤村村、洋汪村、方徐村、上窑村、富陵村、褚家村、朱家潭村。镇政府驻洋汪村。 历史沿革 越城因2500年前曾是越国都城而得名。秦置会稽郡,唐置越州。1983年7月23日,国务院批准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绍兴地区,设立绍兴市(地级),撤县级市,恢复为绍兴县,驻市。是年9月20日,省府办公厅通知,析绍兴县城区和周边亭山、禹陵、灵芝、城东,梅山5乡和东湖1镇建越城区;越城区辖府山、塔山、蕺山、北海4街道和亭山、东湖、禹陵、灵芝、城东、梅山6公社。 1999年1月20日,越城区稽山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区域范围为:东至平水东江,南至延安东路,西至环城东路,北至浙东运河。下辖11个居委会、2个行政村(原禹陵乡大众村、新港村划归稽山街道),常住人口19500人。办事处行政隶属越城区人民政府,由绍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代管。 1999年末,全区辖5乡1镇6个街道(其中稽山街道、禹陵乡由市经济开发区代管),111个行政村和125个居委会,总人口3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万,面积101平方千米。其中,6个街道合计:117个居(村)委会,人口23.52万人,面积20.06平方千米;5乡1镇合计:110个村(居)委会,人口106166人,面积89.35平方千米。塔山街道:辖28个居(村)委会,人口6.90万人,面积5.60平方千米。府山街道:辖23个居(村)委会,人口4.84万人,面积3.91平方千米。蕺山街道:辖21个居(村)委会,人口3.70万人,面积2.75平方千米。北海街道:辖21个居(村)委会,人口4.95万人,面积3.20平方千米。昌安街道:辖11个居(村)委会,人口1.33万人,面积1.50平方千米。稽山街道:辖13个居(村)委会,人口1.80万人,面积3.10平方千米。东湖镇:辖16个村(居)委会,人口14699人,面积16.90平方千米。城东乡:辖24个村(居)委会,人口27000人,面积14.80平方千米。梅山乡:辖14个村(居)委会,人口14019人,面积12.00平方千米。灵芝乡:辖16个村(居)委会,人口18596人,面积15.00平方千米。亭山乡:辖19个村(居)委会,人口17231人,面积12.65平方千米。禹陵乡:辖21个村(居)委会,人口14621人,面积18.00平方千米。(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0》) 2000年5月29日,浙政发[2000]97号文拟扩大绍兴市市区行政区域:拟将绍兴县东浦镇、鉴湖镇、皋埠镇、马山镇、斗门镇(不含新豆姜、新斗门、新皇甫、新孙端、新合作、新马山等6行政村)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待国务院批复)。2000年12月16日,浙政发[2000]281号批复同意越城区禹陵乡2行政村划归稽山街道管辖:越城区禹陵乡大众、新港2行政村划归稽山街道管辖。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633118人,其中:塔山街道 68616人、府山街道 44360人、蕺山街道 28835人、北海街道 48240人、昌安街道 20639人、稽山街道 26586人、东湖镇 14937人、皋埠镇 57003人、马山镇 46891人、斗门镇 42817人、鉴湖镇 72403人、东浦镇 42587人、城东乡 34519人、梅山乡 18624人、灵芝乡 23495人、亭山乡 24379人、禹陵乡 18187人。 2000年末,全区辖6个街道、6个镇、5个乡(其中:稽山街道、禹陵乡由绍兴经济开发区,马山镇、斗门镇由袍江工业区代管),335个行政村、143个居委会,总人口5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2万人,总面积338.2平方千米。实际管辖的5个街道合计:113个居(村)委会,人口219890人,面积14.32平方千米。实际管辖的4镇4乡合计:252个村(居)委会,人口245687人,面积231.32平方千米。 塔山街道 人口70049人(6.9万),面积5.60平方千米。辖34个居(村)委会:绍钢新村 五云 东双桥 大坊口 新市场 人民路 缪家桥 金斗桥 建南 静宁巷 白衙弄 鲁迅路 延安路 塔山 花园桥 花园桥南 花园桥北 望花南区 望花北区 望花西区 桂园 沈园 惠日桥 东街 驸马池 罗门 西村第一 罗门西村第二 罗门西村第三 罗门西村第四 罗门北村 寺池 马弄 罗东 塔山村委会 府山街道 人口48732人(4.8万),面积1.47平方千米。辖24个居(村)委会:红旗路 大木桥 府横街 光明路 水沟营 凰仪桥 狮子街 耀应弄 惠兰桥 府直街 石门槛 府山 偏直 庞公池 古贡园 鉴湖新村 和畅堂 师专家属 祝家岸 天光桥 银都花园 严家谭第一 严家谭第二 府山村委会 蕺山街道 人口36038人(3.7万),面积2.75平方千米。辖21个居委会:安宁桥 西街 白马新村一 白马新村二 白马新村三 谢湾 蕺山街 萧山街 新光 劳动路 日晖桥 团结 广宁桥 三角道地 东大池 局弄 双井头 八字桥 新声 都泗 香桥 北海街道 人口50580人(4.9万),面积3.00平方千米。辖23个居(村)委会、2个家委会:下大路 大江桥 胜利路 新河弄 北海桥 铁甲营 西小路 光相桥 西郭 大通 辕门桥 火车站路 胜利西村 辕门南区 辕门北区 辕门西区 辕门东区 辕门中区 胜利桥 绍丝家属委员会 漓铁家属委员会 寨下村委会 塘南村委会 昌安街道 人口14491人(1.7万),面积1.50平方千米。辖11个居(村)委会:昌安街 昌安新村第一 昌安新村第二 昌安新村第三 昌安新村第四 昌安 新村第五 永兴桥 洞桥 上湖塘 洞桥南区 蕺山村 稽山街道 人口2.7万人,面积3平方千米。辖:鹤池苑第一 鹤池苑第二 鹤池苑第三 鹤池苑第四 鹤池苑第五 鹤池苑第六 鹤池苑第七 西畈 渡东 美东 平江 阳光 东方花园 大众村委会 新港村委会 东湖镇 人口14685人(1.5万),面积16.0平方千米。辖17个村(居)委会:五联 塘下赵 东湖 独树 东龙山 大湖头 香山 翠湾 白莲岙 同心 凤鸣 箕山 薛家埭 东陈 梧桐 岙底 东湖居委员会 城东乡 人口25780 人(2.6万),面积17.0平方千米。辖24个村(居)委会:横河 柏舍 前柏舍 浪头湖 樊家埭 西庄 则水牌 会龙 塘湾 水产 谢家岸头 朱尉 革新 罗家庄 沈家庄 西金 五云 松陵 永宁 永仁 则水牌居委会 朱尉居委会 五云居委会 新华居委会 梅山乡 人口14086人(1.3万),面积12.0平方千米。辖14个村(居)委会:墨庄 梅东 肖江 永兴 澄港 全心 横湖 安心 界树 段家汇 小观 洋渎 曲屯 后墅 灵芝乡 人口19029人(1.6万),面积14.0平方千米。辖16个村(居)委会:洛江 张市 大善 小善 水产 蛟里 永泰 西蚌潭 白渔潭 女迪 大树江 灵芝 北海 西郊 青甸湖 灵芝居委会 亭山乡 人口17395人(1.7万),面积12.0平方千米。辖19个村(居)委会:鹿湖庄 吴家塔 云栖 余家岸 钟堰 快阁 伟联 树下王 叶家堡 金鸡 塘 河山桥 亭山 鹅境 王家庄 南 褛底 蒋家溇 凌江岸 朱家岙 鉴湖街居委会 皋埠镇 人口60747人(6万),面积66.72平方千米。辖70个村(居)委会:沈江 韩家溇 孟井头 小南池 塘花 后堡 后横 枯桥 郦家埭 藕塘头 甫前孟 鲁家泾 小金 大湖沿 东林 黄泾 朱家泾 西鲁 吼山 西湖 岙 南坂溇 山前徐 湖里泾 樊江 漫池 正平 集体 坝头山 小皋埠 皋北 建成 大皋埠 石渎 民主 丰兴 仁渎 工农 杨浜 东庄 岑圩 上蒋 唐家 澄江 芝山 东横山 腰鼓山 刁泥山 阮家湾 杨梅山 任家湾 前赵 攒宫 旧埠 西堡 东堡 山皇 下皋 牌口 湾头江 孟家葑 五瓜溇 纪六房 东江沿 陈家横 章家溇 大江沿 甘山 樊江居委会 皋埠居委会 鉴湖镇 人口53362人(5.28万),面积62.81平方千米。辖56个村(居)委会:九里 新村 繁荣 东光 江家溇 任家塔 城郊 念亩头 外山 南山头 蔡家江 横桥 凤凰 和平 下伏山 南池 秦望山 濮坞 马园 筠溪 娄家 施家桥 官山岙 上谢墅 下谢墅 下埠东岸 下埠西岸 下埠 骆家葑 鉴葑 玉金 玉山 劳家葑 邹家葑 庄里 九一 坡塘 芳泉 栖凫 瓜山村 云松 盛塘 应家潭 王家葑 后岸 郑家塔 虞江 丰乐 南门居委会 东浦镇 人口40603人(4.1万),面积30.79平方千米。辖36个村(居)委会:光相 赏祊 舜豪 青龙 南村 东浦 王城寺 袁川 金家 邵家 杨川 杨港 大葛 联盟 庆丰 湖口 合心 强头 炬星 群力 向阳 利华 蔡江 王家村 清水闸 壶觞 行宫山 鲁东 鲁西 鉴湖 石堰塘湾 邵家岸 一居 二居 三居 四居 禹陵乡 人口1.5万人,面积12平方千米。辖:外汇头 姜梁 黄墩头 凌家山 江口岭 江沿金 金星 稽山 丁斗弄 陆家庄 直路 涂山 禹陵 永丰 永胜 灯塔 龙舌嘴 大二房 六房 九缸 望仙桥 马山镇 人口5.35万人,面积42.18平方千米。辖:马山 宣港 徐潭 海塘 姚家埭 直乐施 渔港 陆家埭 赏余 宁六 东星 宁桑 陶家埭 宋家溇 嵩湾 王家埭 高车头 小潭 北里溇 杨树溇 高木 兴塘 丁墟 西安 东安 东豆姜 西豆姜 西曹汇 东曹汇 恂北 恂南 永乐 永乐村 张念宅 储墅 储墅二 亭渎 红江 西墅 尚巷 檀渎 车一 车二 上许 马山居委会 斗门镇 人口4.7万人,面积92.01平方千米。辖:百盛溇 璜山北 荷湖 三江 后璜 前璜 西堰 东堰 斗门 风村 盐仓 溇 丁港 桑港 杨望 寺东 里谷社 洋江 方徐 袍渎 坝里金 坝头丁 赵墅 外谷社 石泗 王家 钟家甲 南星 菖中 菖二 上窑 富陵 褚家 朱家潭 斗门居委会 (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1》) 2001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将绍兴县的斗门镇(不含新马山村、新合作村、新黄甫村、新孙端村、新豆姜村和新斗门村)、东浦镇、鉴湖镇、皋埠镇和马山镇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越城区面积由原来的101平方千米扩大到336平方千米。 2001年7月23日,浙政函[2001]140号批复同意绍兴市越城区行政区划调整:(1)撤销城东乡建制,大部(不含罗家庄、沈家庄、西金、五云4个村)并入东湖镇,辖32村、4居,驻会龙村(原城东乡址)。(2)撤销灵芝乡、梅山乡建制,原灵芝乡大部(不含北海、西郭、青甸湖3个村)和原梅山乡合并设灵芝镇,辖26村,驻曲屯村(原梅山乡址)。(3)撤销亭山乡、禹陵乡建制,与原城东乡、原灵芝乡其余部分及鉴湖镇部分改由越城区政府直辖并调整设立若干街道。(4)鉴湖镇调整后辖30村,暂驻朝阳路(原址)。调整后,越城区辖鉴湖镇、东湖镇、东浦镇、皋埠镇、斗门镇、马山镇、灵芝镇7镇和若干街道。 2001年7月26日,绍政发[2001]94号批复:(1)扩大府山街道,原亭山乡并入,办事处设鉴湖后街(原亭山乡址)。(2)扩大北海街道,原灵芝乡部分(北海、西郭、青甸湖3个村)并入,办事处设霞西路139号(原灵芝乡址)。(3)扩大蕺山街道,原城东乡部分(罗家庄、沈家庄、西金、五云4个村)和昌安街道并入,办事处设鞋子畈16幢(原昌安街道址)。(4)扩大稽山街道,原禹陵乡并入,办事处设延安东路480号(原址)。(5)设立城南街道,管理原鉴湖镇部分(繁荣、东光、江家娄、任家塔、城郊、念亩头、外山、南山头、横桥、凤凰、和平、庄里、邹家葑、劳家葑、九里、新村、九一、蔡家江18个村和南门、长城、华侨新村、城南、翠苑、育才、中城、秦望一区8个居委会),办事处设朝阳路(原鉴湖镇址)。(6)塔山街道不变。调整后,越城区辖7镇、6街道。其中:稽山街道由绍兴经济开发区,马山镇、斗门镇由袍江工业区代管。同年,越城区对原有街道居委会进行了调整,把原有的114个居委会调整为46个社区。 塔山街道 人口69919人(6.50万),面积5.60平方千米。辖14:五云 东双桥 大坊口 燕甸园 百草园 西咸欢 沈园 白衙弄 罗北 塔山 花园 望花 罗门 府山街道 人口68308人(6.50万),面积16.60平方千米。辖30:越都 府山 西园 青藤 偏门 水沟营 严家谭 鉴湖新村 和畅堂 快阁苑 鹿湖庄 吴家塔 云栖 余家岸 钟堰 快阁 伟联 树下王 叶家堡 金鸡塘 |
柯桥区 |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内容,绍兴县被撤销,设立绍兴市柯桥区,以原绍兴县(不含孙端镇、陶堰镇、富盛镇)的行政区域为柯桥区的行政区域,柯桥区人民政府驻柯桥街道群贤路1661号。 邮编:312030 代码:330621 区号:0575 绍兴县位于浙江省中北部,绍兴市北部,杭州湾南岸,会稽山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29°42′02"-30°19′15"、东经120°46′39",中心北纬30°00′、东经120°35′。东与上虞市界,东南和西南分别与嵊州市、诸暨市为邻,西和西北部与萧山区接壤,北濒杭州湾,腹部横亘越城区。东西宽46.6千米,南北长68.5千米,周边长356.59千米,总面积1202.54平方千米。总人口70万人(2004年)。 地势呈西面高、东北低。西南部为低山丘陵河谷区,占全县总面积约51%,骆家尖海拨747米,为境内最高峰。中北部为水网平原区,占全县总面积约30%,平均海拨6~7米。东北部为滨海平原区,占全县总面积11%,海拨5米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5℃,日照2005小时,无霜期237天,降水量1447毫米。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为越国都城。秦时,山阴隶会稽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封异姓王韩信王楚,属楚;六年封同姓王刘贾为荆王,属荆;十二年刘濞为吴王,属吴;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吴国除,复会稽郡,属郡。晋太康二年(281年),改郡为国,属会稽国;永宁二年(301年)国除,属会稽郡;太宁二年(324年)去郡复国,属会稽国;永初二年(421年)复为郡,属之。南朝陈永定年间(557—559年),析山阴县东部地置会稽县,后时有废复。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会稽郡为吴洲,大业无年(605年)改越州,越二年复称郡,会稽县属之。唐武德四年(621年)去郡复越州,天宝无年(742年)去州复郡,乾元元年(758年)仍改越州,山、会属焉(直至北宋末年)。元和十年(815年)后,设山阴、会稽,以城河为界,东会稽,西山阴,且同城而治(直到清末)。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升越州为绍兴府,山、会属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府称路,山、会属绍兴路。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改路复府,自此由明及清,山、会属绍兴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并县,并山会两县设绍兴县,直属省。三年(1914年)6月,属会稽道。十六年(1927年)4月道废,直隶省。二十四年(1935年)6月设绍兴行政督察区,次年(1936年)4月改第三行政督察区,三十七年(1948年)4月改名第二行政督察区,绍兴县属区。 1949年5月绍兴解放;6月设第十专区,绍兴县属之际;10月,析绍兴县城区为绍兴市,驻城;析绍兴县东部为会稽县,驻皋埠;西部仍绍兴县,移驻柯桥,柯桥为县治始此。1950年5月9日,两县一市合并,仍绍兴县,治城区。9月15日又析城区复置绍兴市(县级),县、市同城而治。1952年1月撤绍兴专区,绍兴县直属省。1953年2月改属宁波专区。1958年2月21日,撤市并入绍兴县。1962年1月11日,再析城区置市(县属)。1963年1月3日又撤县属市建制,称绍兴县城关镇。1964年9月,复绍兴专区,1968年5月改名绍兴地区,1978年9月改名绍兴地区行政公署,绍兴县属之。1981年3月31日,撤绍兴县,建绍兴市,仍县级。 1983年7月23日,国务院批准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绍兴地区,设立绍兴市(地级),撤县级市,恢复为绍兴县,驻市。是年9月20日,省府办公厅通知,析绍兴县城区和周边亭山、禹陵、灵芝、城东,梅山5乡和东湖1镇建越城区(县级),隶绍兴市;市、县、区同城而治。2000年10月,绍兴县行政中心搬迁柯桥试运行。2001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遂于3月23日举行绍兴县人民0驻地迁至柯桥揭牌仪式。 1949年10月,绍兴城区改置绍兴市(县级)。绍兴市人民0成立。7日,析绍兴县东部置会稽县。绍兴县驻柯桥镇,辖城郊、柯桥、齐贤、进化、漓渚5个区。会稽县驻皋埠,辖皋埠、东湖、东关、汤浦、马山、越南6个区。 1950年3月,绍兴县增设钱清、东浦两区。5月9日,绍兴县、绍兴市(县级)、会稽县合并为绍兴县,市区称城区,县辖17区10镇199乡。9月15日,析出绍兴县之城区,复置绍兴市(县级)。27日,省人民0依照中央政务院统一编制标准划分县别,定绍兴县为特等县。10月,绍兴县进化区所属15个乡划归萧山县;萧山县钱清镇划入绍兴县;嵊县三界区之双江溪、孙岙、上王、喻宅4乡划入绍兴县。 1952年1月,绍兴专员公署撤销,绍兴县直属省。原绍兴专署所属萧绍虞盐特区(盐场管理处)及4个乡划归绍兴县。 1953年2月,绍兴县改属宁波专员公署。7月,齐贤区划分为齐贤、安昌两区,越南区划分为越南、稽东两区。 1954年4月,析汤浦区德政、八郑两乡给嵊县。7月,经省人民0批准,柯桥、安昌、东关3镇为县直属镇。10月,东关区15乡、镇,汤浦区及所属5乡,富盛区4乡划归上虞县。是年,盐特区发生坍江,撤赵湾、荣十两乡。 1956年3月,安昌区及所属11乡划归萧山县,萧山县莲东、莲西、夏履3乡划归绍兴县,合建成夏履乡。3~5月,撤区并乡,撤销14个区建制(保留4个山区、半山区区委班子),将原8镇、155乡合并为7镇50乡。 1958年2月21日,0浙江省委决定,绍兴县、市合并;4月,县、市委合并结束;7月,县委决定,市人委机构并入县人委。同时建立市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10月,全县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15个公社,下设137个管理区(大队)。 1959年1月1日,盐特区头蓬乡划归萧山县,南汇乡划归上虞县,撤销盐特区建制。 1960年8月,成立绍兴县绍兴市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根据“队为基础,三级所有”原则,调整农村人民公社规模,以原乡、镇建社,恢复区建制。全县设67个农村人民公社,10个区委、区公所。 1962年1月11日,析绍兴县城区筹置绍兴市(县属)。市区设塔山、蕺山、北海、府山及城郊5个公社,同时撤销绍兴县绍兴市人民公社。 1963年1月3日,国务院决定撤销绍兴市建制,改建为绍兴县城关镇。4月23日,绍兴县委决定撤销0绍兴市委,组建城关镇委和绍兴县城关镇人民委员会。 1964年9月5日,复置绍兴专员公署,绍兴县隶之。 1966年,不少公社、街道更名,如敢闯镇、群英镇、跃进乡、五星乡及红旗、红卫、红星、大庆街道。 1972年4月,原东湖区与鉴湖区合并为城郊区。翌年8月复建。 1975年11月,恢复安昌镇、富盛、棠棣3公社建制。 1978年1月,新建新二公社。建立海涂区(后改越北区),辖新围、马海、新二3个公社。至此,全县共设11区、69公社、城关镇及4街道。 1981年3月31日,撤销绍兴县,建立绍兴市(县级)。绍兴县革命委员会改为绍兴市人民0。6月,撤销各区革命领导小组,恢复区公所。8月,撤销城关镇建制,设城镇工作办公室。9月,柯桥、安昌改为建制镇,恢复人民0名称。10月,各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准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绍兴专员公署,设绍兴市(地级),恢复绍兴县,驻市。9月20日,省府办公厅通知,绍兴县辖鉴湖、皋埠、马山、齐贤、钱清、柯桥、漓渚、平水、越南、海涂(1986年10月改越北区)10区,安昌、柯桥两镇和61公社(乡);撤销东湖区;绍兴市设越城区(县级),辖府山、塔山、蕺山、北海4街道和亭山、东湖、禹陵、灵芝、城东、梅山6公社。10月,恢复乡、镇人民0。 1984年8月,钱清、华舍、漓渚、孙端、平水、东浦6乡改为建制镇;下方桥乡改为齐贤建制镇。 1985年9月,马鞍、嘉会、斗门、马山4乡改为建制镇。 1986年8月,富盛、王坛2乡改为建制镇。 1987年4月,合作乡改名安城乡。10月,樊江乡改为皋埠建制镇。 1988年,撤销安昌乡,划归安昌镇;新围乡、江桥乡、陶堰乡改为建制镇。 1989年,柯岩、袍谷乡改为建制镇,解放乡改为娄宫建制镇。 1991年,湖塘乡、稽东乡改为建制镇。 1992年5月13日,县府公布撤区、扩镇、并乡行政区划;撤销10区,并62乡镇为22镇3乡。夏履乡于是年秋改为建制镇。 1996年11月25日,稽江乡改为建制镇。至此,全县均为镇建置。 1999年全县辖25个镇,1002个行政村、86个居委会,人口97.2920万人,面积1392.00平方千米。柯桥镇:辖90个村(居)委会,人口91195人,面积61.24平方千米。齐贤镇:辖54个村(居)委会,人口70101人,面积50.69平方千米。皋埠镇:辖70个村(居)委会,人口60754人,面积66.72平方千米。钱清镇:辖51个村(居)委会,人口56795人,面积54.46平方千米。马山镇:辖45个村(居)委会,人口51503人,面积42.18平方千米。斗门镇:辖40个村(居)委会,人口46919人,面积42.01平方千米。鉴湖镇:辖53个村(居)委会,人口52522人,面积62.81平方千米。东浦镇:辖36个村(居)委会,人口40696人,面积30.78平方千米。孙端镇:辖42个村(居)委会,人口39540人,面积31.28平方千米。福全镇:辖50个村(居)委会,人口39014人,面积39.83平方千米。马鞍镇:辖53个村(居)委会,人口36858人,面积53.10平方千米。平水镇:辖42个村(居)委会,人口34071人,面积95.97平方千米。安昌镇:辖37个村(居)委会,人口36381人,面积24.12平方千米。王坛镇:辖45个村(居)委会,人口29638人,面积103.19平方千米。华舍镇:辖27个村(居)委会,人口35620人,面积23.05平方千米。湖塘镇:辖41个村(居)委会,人口33443人,面积66.31平方千米。兰亭镇:辖51个村(居)委会,人口31509人,面积82.85平方千米。稽东镇:辖62个村(居)委会,人口28092人,面积88.74平方千米。杨汛桥镇:辖38个村(居)委会,人口31816人,面积37.85平方千米。漓渚镇:辖25个村(居)委会,人口23512人,面积36.62平方千米。富盛镇:辖30个村(居)委会,人口24951人,面积73.90平方千米。陶堰镇:辖35个村(居)委会,人口23774人,面积25.11平方千米。夏履镇:辖22个村(居)委会,人口18202人,面积51.04平方千米。平江镇:辖32个村(居)委会,人口21754人,面积77.26平方千米。稽江镇:辖19个村(居)委会,人口14260人,面积57.34平方千米。 (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0》) 2000年6月16日,浙政发[2000]121号批复同意绍兴县斗门镇新豆姜等6行政村划归马鞍镇管辖:斗门镇新豆姜、新斗门、新皇甫、新孙端、新合作、新马山等6行政村划归马鞍镇管辖。2000年5月29日,浙政发[2000]97号文拟扩大绍兴市市区行政区域:拟将绍兴县东浦镇、鉴湖镇、皋埠镇、马山镇、斗门镇(不含新豆姜、新斗门、新皇甫、新孙端、新合作、新马山等6行政村)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原斗门镇新豆姜、新斗门、新皇甫、新孙端、新合作、新马山等6行政村拟仍由绍兴县管辖(待国务院批复)。2000年6月12日浙政发[2000]115号文拟绍兴县0迁址:拟将绍兴县人民0驻地由绍兴市区迁至柯桥镇(待国务院批复)。 2000年,绍兴县辖20个镇:柯桥、钱清、夏履、杨汛桥、华舍、湖塘、齐贤、马鞍、安昌、孙端、富盛、陶堰、漓渚、福全、兰亭、平水、平江、王坛、稽东、稽江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91797人,其中:柯桥镇 132727人、齐贤镇 71194人、钱清镇 70489人、孙端镇 31865人、福全镇 42357人、马鞍镇 42390人、平水镇 32974人、安昌镇 39695人、王坛镇 23064人、华舍镇 50016人、湖塘镇 32853人、兰亭镇 33757人、稽东镇 24193人、杨汛桥镇 45178人、漓渚镇 24264人、富盛镇 23380人、陶堰镇 20377人、夏履镇 20747人、平江镇 18110人、稽江镇 12167人。 2000年,全县辖20个镇,782个行政村、72个居委会,人口72.4183万人,面积1255平方千米。柯桥镇:辖88个村(居)委会,人口92035人,面积61.25平方千米。齐贤镇:辖54个村(居)委会,人口70147人,面积50.69平方千米。钱清镇:辖51个村(居)委会,人口57031人,面积54.45平方千米。孙端镇:辖42个村(居)委会,人口39349人,面积31.28平方千米。福全镇:辖50个村(居)委会,人口39185人,面积39.83平方千米。马鞍镇:辖59个村(居)委会,人口40399人,面积60.52平方千米。平水镇:辖41个村(居)委会,人口33777人,面积95.96平方千米。安昌镇:辖37个村(居)委会,人口36426人,面积24.12平方千米。王坛镇:辖42个村(居)委会,人口29572人,面积103.18平方千米。华舍镇:辖27个村(居)委会,人口35774人,面积23.05平方千米。湖塘镇:辖41个村(居)委会,人口33323人,面积66.31平方千米。兰亭镇:辖53个村(居)委会,人口31263人,面积82.86平方千米。稽东镇:辖62个村(居)委会,人口27882人,面积88.74平方千米。杨汛桥镇:辖38个村(居)委会,人口32052人,面积37.85平方千米。漓渚镇:辖25个村(居)委会,人口23356人,面积36.62平方千米。富盛镇:辖30个村(居)委会,人口24941人,面积73.90平方千米。陶堰镇:辖35个村(居)委会,人口23669人,面积25.11平方千米。夏履镇:辖22个村(居)委会,人口18290人,面积51.04平方千米。平江镇:辖32个村(居)委会,人口21607人,面积77.26平方千米。稽江镇:辖19个村(居)委会,人口14105人,面积57.37平方千米。 (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1》) 2001年1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及绍兴县人民0驻地迁移的批复》(国函【2001】5号):(1)同意将绍兴县的斗门镇(不含新马山村、新合作村、新黄甫村、新孙端村、新豆姜村和新斗门村)、东浦镇、鉴湖镇、皋埠镇和马山镇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2)绍兴县人民0驻地由绍兴市越城区迁至柯桥镇。3月23日举行县0驻地迁至柯桥揭牌仪式。 2001年8月15日,浙政函[2001]161号同意绍兴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1)撤销平江镇建制,与平水镇合并。平水镇辖72村、1居,驻平水街(原址)。(2)撤销稽江镇建制,部分(青坛等9个村)并入王坛镇。王坛镇辖50村、1居,驻王坛村(原址)。(3)原稽江镇其余部分(车头等10个村)并入稽东镇。稽东镇辖71村、1居,驻竹田头村(原址)。(4)撤销柯桥镇、华舍镇、湖塘镇建制,改由绍兴县0直辖并调整设立若干街道。 2001年8月21日,绍政发[2001]107号批复同意绍兴县设立柯桥、柯岩、华舍、湖塘4个街道办事处。(1)柯桥街道办事处:管理原柯桥镇萧绍铁路以北28居、17村,驻鉴湖路(原柯桥镇址)。(2)柯岩街道办事处:管理原柯桥镇萧绍铁路以南2居、42村,驻柯岩居民区。(3)华舍街道办事处:管理原华舍镇3居、24村,驻华舍村(原华舍镇址)。(4)湖塘街道办事处:管理原湖塘镇2居、39村,驻湖塘村(原湖塘镇址)。 2001年末,绍兴县辖19个镇街,851个行政村(居委会),面积1203平方千米,总人口72.4191万,其中非农业107005人;年末总户数为238041户。柯桥街道:辖45个村(居)委会,人口42657人,面积16.23平方千米。柯岩街道:辖44个村(居)委会,人口50787人,面积45.02平方千米。华舍街道:辖27个村(居)委会,人口36198人,面积23.05平方千米。湖塘街道:辖41个村(居)委会,人口33104人,面积66.31平方千米。齐贤镇:辖54个村(居)委会,人口70238人,面积50.69平方千米。钱清镇:辖51个村(居)委会,人口57277人,面积54.45平方千米。孙端镇:辖42个村(居)委会,人口39151人,面积31.28平方千米。福全镇:辖50个村(居)委会,人口39202人,面积39.83平方千米。马鞍镇:辖59个村(居)委会,人口40434人,面积60.52平方千米。平水镇:辖73个村(居)委会,人口54741人,面积173.22平方千米。安昌镇:辖37个村(居)委会,人口36480人,面积24.12平方千米。王坛镇:辖51个村(居)委会,人口36161人,面积137.88平方千米。兰亭镇:辖51个村(居)委会,人口31029人,面积82.86平方千米。稽东镇:辖71个村(居)委会,人口34592人,面积111.41平方千米。杨汛桥镇:辖41个村(居)委会,人口32425人,面积37.95平方千米。漓渚镇:辖25个村(居)委会,人口23064人,面积36.62平方千米。富盛镇:辖30个村(居)委会,人口24786人,面积73.90平方千米。陶堰镇:辖35个村(居)委会,人口 23595人,面积25.11平方千米。夏履镇:辖22个村(居)委会,人口18270人,面积51.04平方千米。 (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2》) 2002年,绍兴县辖4个街道、15个镇,19个社区、41个居民区、754个行政村:柯桥街道、柯岩街道、华舍街道、湖塘街道、齐贤镇、钱清镇、孙端镇、福全镇、马鞍镇、平水镇、安昌镇、王坛镇、兰亭镇、稽东镇、杨汛桥镇、 漓渚镇、富盛镇、陶堰镇、夏履镇。县人民0驻柯桥街道鉴湖路129号。 2002年末,绍兴县辖4个街道、15个镇,754个行政村、59个居委会,总人口71.9976万人,面积1195平方千米。柯桥街道:辖16个村(居)委会,人口43157人,面积14.77平方千米。柯岩街道:辖42个村(居)委会,人口51085人,面积46.46平方千米。华舍街道:辖24个村(居)委会,人口36474人,面积23.05平方千米。湖塘街道:辖39个村(居)委会,人口32848人,面积66.31平方千米。齐贤镇:辖48个村(居)委会,人口70408人,面积50.69平方千米。钱清镇:辖48个村(居)委会,人口57508人,面积54.46平方千米。孙端镇:辖39个村(居)委会,人口38881人,面积31.28平方千米。福全镇:辖49个村(居)委会,人口39200人,面积39.83平方千米。马鞍镇:辖50个村(居)委会,人口37125人,面积53.1平方千米。平水镇:辖68个村(居)委会,人口54147人,面积173.23平方千米。安昌镇:辖3l个村(居)委会,人口36480人,面积24.12平方千米。王坛镇:辖48个村(居)委会,人口35713人,面积137.84平方千米。兰亭镇:辖48个村(居)委会,人口31003人,面积82.85平方千米。稽东镇:辖71个村(居)委会,人口34108人,面积111.42平方千米。杨汛桥镇:辖25个村(居)委会,人口32713人,面积37.85平方千米。漓渚镇:辖24个村(居)委会,人口22859人,面积36.62平方千米。富盛镇:辖29个村(居)委会,人口24509人,面积73.90平方千米。陶堰镇:辖34个村(居)委会,人口23493人,面积25.11平方千米。夏履镇:辖21个村(居)委会,人口18265人,面积51.04平方千米。(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3》) 2003年1月30日,浙政函[2003]12号批复,同意绍兴县齐贤镇七里江等15个村划归越城区灵芝镇管辖:将绍兴县齐贤镇七里江、庄头、林头、五峰、前王、潞阳、潞庄、后诸、犭央犭茶湖、山泉、西山头、青云、立岱、大庆寺、嘉会15个村划归越城区灵芝镇管辖。调整以后,绍兴县齐贤镇辖33个村、6个居委会,镇0驻地不变(前进村)。从5月中旬起,全县行政村从738个调整为359个,减幅达51.4%;村平均人口规模从856人增至1761人;村平均区域面积从1.5平方千米增至3.1平方千米。 2003年,绍兴县辖15个镇、4个街道,12个社区、51个居委会、359个行政村。总人口70.16万人,面积1177平方千米。柯桥街道:辖14个村(居)委会,人口42578人,面积14.77平方千米。柯岩街道:辖37个村(居)委会,人口53028人,面积46.48平方千米。华舍街道:辖16个村(居)委会,人口37389人,面积23.05平方千米。湖塘街道:辖15个村(居)委会,人口32823人,面积66.31平方千米。齐贤镇:辖18个村(居)委会,人口51393人,面积32.48平方千米。钱清镇:辖22个村(居)委会,人口57750人,面积54.46平方千米。孙端镇:辖16个村(居)委会,人口38807人,面积31.28平方千米。福全镇:辖22个村(居)委会,人口39324人,面积39.83平方千米。马鞍镇:辖12个村(居)委会,人口37552人,面积53.10平方千米。平水镇:辖28个村(居)委会,人口53695人,面积173.23平方千米。安昌镇:辖12个村(居)委会,人口36344人,面积24.12平方千米。王坛镇:辖24个村(居)委会,人口35150人,面积137.84平方千米。兰亭镇:辖20个村(居)委会,人口30873人,面积82.85平方千米。稽东镇:辖24个村(居)委会,人口33553人,面积111.42平方千米。杨汛桥镇:辖14个村(居)委会,人口32983人,面积37.85平方千米。漓渚镇:辖12个村(居)委会,人口22532人,面积36.62平方千米。富盛镇:辖14个村(居)委会,人口24204人,面积73.90平方千米。陶堰镇:辖11个村(居)委会,人口23414人,面积25.11平方千米。夏履镇:辖11个村(居)委会,人口18183人,面积51.04平方千米。 (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4》,面积采用国土详查数公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绍兴县辖4个街道、15个镇:柯桥街道、柯岩街道、华舍街道、湖塘街道;齐贤镇、钱清镇、孙端镇、福全镇、马鞍镇、平水镇、安昌镇、王坛镇、兰亭镇、稽东镇、漓渚镇、富盛镇、陶堰镇、夏履镇、杨汛桥镇。 |
新昌县 |
新昌县古称剡东,又名南明,在绍兴市管辖区,位于浙江省东部。唐代以前属剡县,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建县。现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地区,属上海经济区域,随着宁波国际性“东方大港”的建成和对外开放,新昌区域优势更为显著。县境东邻宁海、奉化,南接天台,西南毗连磐安、东阳,自西至北与嵊州市接壤。东西相距52.3公里,南北间隔36.9公里。 全县总面积为1213平方公里,折合181.95万亩,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1.2%。其中耕地面积22.8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2.6%;山林面积为131.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1.7%,是一个以山林、旱地为主的山区丘陵县,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 新昌县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古迹众多,素有“东南眉目”之称。境内有大佛寺、穿岩十九峰、沃洲湖-天姥山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大佛寺,系南朝古刹,以拥有江南第一大佛--石窟弥勒像和1075尊小石佛而名扬海内外。近年来加大开发力度,相继建成了般若谷、射雕村、佛心广场、木化石林、露天弥勒、罗汉洞、白云湖、卧佛、新入口、城隍庙等特色景观。穿岩十九峰的峰峦幽谷、飞瀑流泉、小溪碧潭,展示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山水神韵。沃洲、天姥的湖光山色为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栖止之地。从东晋、南朝的佛教文化到唐代的诗文化,新昌承载了两座文化高峰(《人民日报》2001年10月9日)。多年来,新昌山水和名胜古迹,吸引了央视《西游记》、《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少林武王》、《天龙八部》、《凤求凰》、《宝莲灯》《白蛇传》等众多,成为闻名全国的外景基地,唱响了影视文化。当前,“佛教之旅”、“唐诗之路”、“山水之韵”、“影视外景”等众多特色旅游线路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2002年,新昌游客量达到142.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05亿元,旅游业已成为新昌的一项支柱产业。 新昌县建置于公元908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烟、茶、丝、术”为四大传统特产,今有“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桂花之乡”、“长毛兔之乡”、“小水电之乡”等美称。名品名点众多,小京生、春饼、芋饺等风味小吃声名在外。 自然地理 新昌县境东邻宁海、奉化,南接天台,西南毗连磐安、东阳,自西至北与嵊州市接壤,东西相距52.3公里,南北间隔36.9公里。 全县总面积为1213平方公里,折合181.95万亩,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1.2%。其中耕地面积22.8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2.6%;山林面积为131.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1.7%,是一个以山林、旱地为主的山区丘陵县,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 新昌县主要山峰海拔均在600米以上,最高峰为小将菩提峰,海拔996米。四明山脉自东北入境,构在小将至沙溪山地。天台山脉两支自中南部入境,古称“一邑主山”的天姥山区逶迤绵亘至鞍顶山,构成儒岙至回山东部山地。会稽、大盘山脉自西南入境,盘亘于镜屏乡的安山和镜岭镇的西坑一带,构成镜岭南部山地。中部为丘陵台地,一般为海拔250米至500米玄武岩台地,范围较大的有回山、大市聚、孟家塘、遁山等,边缘为陡坡峻岭。 新昌县有三大主要溪流,县境流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有大小支流73条,部长455.6公里,河网密度0.38公里/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支流多,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最主要的河流是澄潭江、新昌江、黄泽江。 澄潭江 澄潭-曹娥江干流,源于磐安县尖公岭(海拔870米),始称藤(腾)溪,过五丈岩水库称夹溪,于本县回山镇石年坑西北1公里处入境,由南向北流经镜屏、镜岭、澄潭、梅渚等乡镇,在田东的白渡溪流入嵊州市,全长91公里。新昌境内44.1公里,流域面积388.6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1.8%,上游、下游河宽分别为80至140米左右。两岸集中着全县60%以上的耕地和70%以上的人口。解放后,该县在上游兴建了石门水库和门溪水库,为控制和减轻沿江地区洪涝灾害提供了保障。 新昌江 新昌-曹娥江支流。源出于天台华顶山,经石梁瀑布、石桥乡慈圣至大竹园入境,经小将镇上海村称茅洋江、黄坛江,向西北斜贯县境中部,经大市聚镇、拔茅镇、城关镇至后溪村西北半公里处入嵊州市境内,全长67.3公里。新昌境内48.9公里,流域面积43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6.3%,河宽平均60米左右,自然落差173米,中游有长诏长库又称沃洲湖,系省级风景名胜区。 黄泽江 黄泽江旧称王泽溪,源于今巧英乡耐烦岭(中溪村东南3公里),始称莒根溪。经大市聚镇,至新林乡竹岸后称广溪,经大明市镇钦村后称横溪,经长山村后称黄泽江,入嵊州至黄泽浦口入曹娥江,全长70.6公里。新昌境内50.6公里。流域面积37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0.9%,河宽平均70米左右,自然落差257米,其上游有巧英水库。 新昌属亚热带气候,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夏初雨热同步而盛夏多晴热,秋冬光温互补,灾害性天气较多。同时具有典型山地气候特征,水平、垂直方向差异明显。 四季分布为冬夏长、春秋短。春季,冷暖空气团在县境进退交锋,骤冷骤热,天气多变,阴雨连绵。降水量多,占全年26%~35%。3、4月份出现“倒春寒”。初夏,常有“梅雨”,降水量大,有时5月下旬提早出现“梅雨”。盛夏7~8月间,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入境,天气晴热,形成“伏旱”,常有台风、-致灾,亦伴降水解旱。午后常有地方性雷阵雨,间有冰雹、大风、暴雨成灾。降水量占全年37%左右。初秋,冷暖空气团交锋,多低温阴雨天,仲秋后受长江下游小高压影响,秋高气爽,常见“秋旱”,十月间出现“-春”。降水量占14%。冬季,热潮通过西北河谷平原(盆地)进入三江河谷,气温骤降,降水量占全年23%。 新昌县地表环境多样,资源丰富。主要有土地资源、水力资源、矿山资源、劳动力资源和生物资源。为工农业的发展开创了美好前景。 新昌县是浙闽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东部以低山兵陵为主,主要高峰均在海拔800米以上,中部多为3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自南向北梯级下降,西北部为河谷与低丘地相间分布,海拔在150米以下,最低处海拔才28米。据统计全县山地面积为382.4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1.7%,丘陵台地面积为765.48平方米,占总面积的62.25%,盆地面积73.5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58%。根据1989--1992年土地资源调查,全县土地总面积182.08万亩,其中耕地50.17万亩(含田埂地埂),占27.56%;园地17.8万亩,占7.03%;林地90.41万亩,占1.08%;水域8.11万亩,占4.45%;未利用地11.72万亩,占6.44%。 新昌水资源丰富,从整体上看供需基本平衡。县境内溪江支流纵横密布,河段山高坡陡,河道弯曲落差大,水流湍急,不利航利,却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年均自产径流总量9.47亿立主米,每平方公里产水77.1万立方米,人均2370立方米,接近省平均水平。解放以来,新昌县人民兴修水利,建成了大、中、小水库600余座,和大小山塘5200余处,1997年总蓄水量达3.17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均总储量有1.64亿立方米。这得天独厚的水力资源优势,为发展小水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潜力极大。经有关单位调测:理论蕴藏量达7.28万千瓦,可开发总量6.15万千瓦。新昌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达59.6千瓦,为绍兴市之首。1986年新昌县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电气化,到1998年底全县水电站发展到108座,总装机容量4.37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全县100%的镇压乡村通了电。被誉为“小水电之乡”,小水电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新昌县内矿山资源种类较多,主要有萤石、花岗石、褐煤、油页石、银矿,还有被称为“江南碧石”的青条石,是国内著名风景点的装饰建材。萤石矿(砩石),开发已有70年以上历史。花岗石远景储量1多立方米,居绍兴市首位。 |
诸暨市 |
|
上虞区 |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内容,撤销县级上虞市,设立绍兴市上虞区,以原上虞市的行政区域为上虞区的行政区域,上虞区人民政府驻百官街道市民大道987号。 浙江省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杭州湾南岸、杭州市和宁波市之间,与上海市隔海相望。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7.31万(2008年),辖15个镇、3个乡、3个街道,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上虞过去是一个以生产粮棉为主的农业县,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滨江生态型中等城市。是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浙江省14个经济强县市之一,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8.3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3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59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433.84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榜中排名42位。 上虞是一个区位优势较为突出的县市。素有“九县通衢”之称,铁路、高速公路、国道、运河一应俱有。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机场、宁波北仑港仅45分钟车程。拥有杭州湾南岸唯一的出海港口——上虞港(5000吨级)。已建设完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与上虞相邻,只有10多分钟车程。规划位于该市、即将动工建设的钱塘江绍兴跨江大桥将使该市纳入上海2小时交通圈。 上虞是一个历史底蕴极为深厚的县市。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大舜的出生地,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是梁祝传说中的英台故里。公元前222年设县,1992年撤县设市。上虞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古时有提出唯物论断的王充,投江救父的孝女曹娥,在上虞隐居后东山再起的谢安;近代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当代茶圣吴觉农;现今又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奥运之子何振梁,著名导演谢晋等。创办于1921年的春晖中学,早年享有“北南开、南春晖”美誉,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李叔同、朱光潜、叶圣陶等一代名师名家都曾在这里任教或讲学,形成了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白马湖作家群”,“与时俱进”当年就是它的校训。 上虞是一个产业特色比较鲜明的县市。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形成了机电、化工、轻纺、建材、食品等五大行业,以及伞件、铜管、手套袜业、电光源、汽配等八大块状经济,现有规模以上企业732家,其中销售超亿元企业115家,上市企业8家,2007年工业总产值880亿元。建筑产业十分发达,共有建筑企业162家,其中特级和一级企业25家,2007年建筑安装产值590亿元,名列全国县级市首位,是著名的“建筑之乡”。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64亿元,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中排名38位。农业基础扎实、特色明显,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67万亩以上,是浙江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拥有茶叶、板栗、杨梅、葡萄、女儿红黄酒等一大批特色农副产品。 上虞是一个开明开放度比较高的县市。1999年,作为改革先行市的上虞,率先在全国进行了0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集中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便民服务中心”,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2004年又率先成立了经济发展投诉中心、招投标中心、机关财务结算中心和招投标监督办公室等一办三中心。近年来,上虞非常重视外向发展,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已有9家世界500强和著名跨国公司在虞投资落户,如日本松下、荷兰菲利浦、西班牙阿克希龙等。去年实现自营出口突破10亿美元,实到外资这几年每年均在1亿美元以上,外经业务拓展到近30个国家和地区。 上虞是一个发展活力(空间)极大的县市。上虞北部,拥有45公里海岸线,26.7万亩的海涂,这是一片得天独厚、未经开发的土地,储备量大、开发成本低。对此,市委、市0又规划建设杭州湾工业新区,将把打造它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型工业新城,成为浙江省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的主要区块。上虞中部,随着城北新区的开发建设,城市化加快推进,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市0所在的这一区块已成为上虞的政治、文化中心,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建项目相继建成投用,以曹娥江为轴心,“一江两岸”的城市水系景观初具雏形,面向公众开放,正成为融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现代文明为一体的绿色文化长廊和体育运动长廊。上虞南部,拥有800平方公里的好山好水、青山秀水,那里人文景观、历史遗迹众多,生态资源非常丰富,对此,市里正规划把它打造成为沪、杭、甬城市圈的“后花园”。 上虞是一个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县市。文化教体事业蓬勃发展。有14个乡镇、街道成为省教育强乡镇,先后获得“全国体育先进县(市)”、“省级教育强市”等荣誉称号。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质量位居全省前茅。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5家服务站。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的基础设施条件相比过去有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去年全市有55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市农业人口的87.2%。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目前,正朝着省级文明示范城市创建目标前进。 面对长三角一体化趋势,上虞把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两大主要任务,确立了“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商贸活市、文化强市、生态靓市”的发展战略。以浙江省第四大江、上虞的母亲河——曹娥江为轴心,上虞的城市发展正从曹娥江时代进迈向杭州湾时代,上虞正在构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特色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都市农业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随着大桥、大闸、大江、大运河、大码头、大干线、大滩涂的开发、建成和启用,上虞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将会更加凸现,上虞必将以更加开放、大气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
嵊州市 |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