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泽村位于崧厦镇最南端,出村距200米与百崧公路相接。丁泽村由原丁家埠村和华泽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拥有人口2407人,农户854户,地域面积1.8平方公里,可耕土地1852亩。村建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共有党员64名。
全村6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建筑及伞业,依托建筑、伞业能人多、信息灵、资金足等优势,成为了虞北平原有建筑及伞业特色的乡村之一。
全村致力于巩固和提高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业生产设施,优化村环境,从整治环境着手,努力改善村容村貌,村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丁家埠村曾被授予绍兴市文明村,绿市科普示范村,上虞市卫生村。
展望未来,丁泽村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强村富民为目标,解放思想,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为全面建设新农村而共同努力。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682113 | 312000 | -- | 查看 丁泽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跃进桥社区 |
跃进桥社区成立于1996年1月,由原来的七居委(跃进桥)、六居委(牛市街)、九居委(镇南新村)组成,后又新增了紫景苑、镇南新村、崧厦商城、六建商城、镇西新村、后史新村、供销社集资楼(菜市场对面)、老区委镇委集资楼(邮局后面)、桃园新村、城市花苑这十个小区,辖区范围东至环城路,南至百崧公路煤气站,西至崧镇南路,北至牛市街,总人口达2千2百余人,共935户。社区现有在册党员63名,并于2006年1月成立了党总支部。 社区现有文明楼院8个,文明家庭86户,社区工作者4人。社区现有支部党员56名,其中女党员9名,在职党员40名。现配有公厕2只,垃圾箱40只,保洁员6名,自来水普及率为100%,卫生户厕入户率为93%。社区内有宣传长廊一只,绿色环保科普窗一只,健康宣传栏一只,办公用房120平方米,包括文体活动室、社区俱乐部、图书阅览室。 |
新光村 |
上虞市崧厦镇新光村位于上虞市崧厦镇新光村位于崧厦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投资的好去处! 我们村由原来的余光村,先锋村,镇中村合并而成,总人口2000余人. |
港联村 |
港联村位于上虞市崧厦镇西部,与沥海镇相邻。居住分散,生态环境优越。 该村由前朱村、下洋村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地域面积0.6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18亩。 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491户住户,总人口1244人。年收入为2万元左右,2011年人均收入6200元。全村计划生育符合率达100%,农民合作医疗参保率、自来水入户率均达95%以上,农户卫生厕所改厕率达98%,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全面普及。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内主要产业以农业和种植业为主以及村民外出打工。 我村各项事业发展良好,村级公共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连续两年被评为崧厦镇“五好”基层党组织、上虞市级“文明村”、 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省级劳动模范集体、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化示范村等。 在积极争创新农村建设的劲头下,村两委干部努力工作,村民积极配合,在上级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带领全体党员、村民群策群力,以“创先争优建设新港联,科技创新发展新农业”为口号,努力实现农村环境大改善、文明素质大提升、公共服务大覆盖、生活质量大提高,经济与生态坏境协调发展的工作目标,为全面建设新三联而努力奋斗。 我村将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努力把村庄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
东上湖村 |
东上湖村由原上湖和东湖合并而成,地理位置优越,处于联胜和万湖之间,交通发达,拥有独立的老年活动室,经常能够看到许多退休者来老年活动室活动,极大的丰富了乡村文化。新村委即将完工,这将方便看小病小痛跑医院的麻烦,新村委集村委与卫生服务站一体,而且村委桥梁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因并村带来的后遗症,更方便了一些年纪大的人。在生产建设上,东上湖村是以伞业为主,在村级领导的负责和上级领导的帮助下,东上湖村在交通上面已经日趋完善,由此将带动本村经济的发展。希望广大有眼光的商界人士来本村投资建设,共同发展。 |
万湖村 |
崧厦镇万湖村地处崧厦镇的东南部,南接百官街道,东临谢糖镇,由原湖光、万丰二村合并而成的,三委会成员7名,党员44名,村民代表45名,共有村民小组8个,总户数467户,总人数1583人,耕地面积1515亩,海涂面积160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为9818元。 村三委班子按照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村级班子动作顺畅,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为“强村、富村、建村、兴村、治村”的基本观念,认真落实和执行中央“三农”政策的精神,开拓进取,积极发展,创建文明新农村。 注意加强村支部建设,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从完善工作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加强团结等方面入手,着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在支部党员、群众的支持下,村里各项工作都能顺利进行。村党支部威信得到增强,村民群众的积极性得以发挥。 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促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素质明显提高,从而进一步加快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根据我村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科技领先,总结经验,增强信心,抓住机遇,寻求发展,村三委会人员针对我们部分群众对种粮有消极思想,积极宣传关于中央“三农”政策的有关优惠政策,使农民吃了定心丸,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
共何村 |
共何村是由原何家、大江、西洋湖三村于2006年4月合并而成位于崧厦镇北面,老崧沥线、长海大道和即将新建的镇环城北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总户数961户,总人口2802人,下属21个村民小组。党总支下设农工商、老年支部,有党员87名(其中:预党3名)。村民代表60名,耕地975亩。村级集体年收入70万元。2012年农民年人均收入1.54万元。 共何村曾受表彰情况 2010、2011年荣获上虞市“五好基层党组织”、2011年上虞市“平安村”和“民主法治村”、2010年“上虞市卫生村”、09年度 “上虞市文明村”、2012年绍兴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
时华村 |
时华村位于崧厦镇南端,出村即与百崧公路相接,交通位置十分优越。时华村由原东华、三朋桥、裴家合并而成。全村现拥有人口2623人(其中非农1083人),农户995户,辖15个村民小组,可耕土地1005亩。村建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共有党员78名。二00七年度被评为上虞市文明村。全村外来人口较多(有3000多人,占全镇外来人口的1/6),村民主要从事建筑及伞业,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12300元,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我村今后的奋斗目标是: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规范村里的各项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0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同心同德,把三个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发台阶。 |
丁泽村 |
丁泽村位于崧厦镇最南端,出村距200米与百崧公路相接。丁泽村由原丁家埠村和华泽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拥有人口2407人,农户854户,地域面积1.8平方公里,可耕土地1852亩。村建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共有党员64名。 全村6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建筑及伞业,依托建筑、伞业能人多、信息灵、资金足等优势,成为了虞北平原有建筑及伞业特色的乡村之一。 全村致力于巩固和提高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业生产设施,优化村环境,从整治环境着手,努力改善村容村貌,村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丁家埠村曾被授予绍兴市文明村,绿市科普示范村,上虞市卫生村。 展望未来,丁泽村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强村富民为目标,解放思想,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为全面建设新农村而共同努力。 |
严巷头村 |
严巷头村位于崧厦镇镇东建城区,东与联胜村相邻,西与潘韩村接壤,南与丁泽村交界,北至百崧公路,浙东引水百沥河穿村而过。距崧厦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离上虞市15公里,交通运输便捷,是一个工业集聚的伞业专业村。严巷头村由原严巷头村、伟民村、朱家村、唐嘉桥村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1670户,人口44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6人,有25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60人,低保39人,残疾72人。建有党总支一个,设4个党支部,有党员152人,全村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128亩,其中海涂田350亩,河塘面积250亩。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个体经济以家庭制伞业为主,建筑业和伞业制作是本村的主导产业,全村共有个体私营企业128家,给本村的经济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村内环境良好,人文和谐,交通便利,水电方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大部分企业家投资创业的理想场所之一。 |
金中村 |
绍兴市上虞市崧厦镇金中村位于崧厦镇北,百沥公路边界,原钟家达浦两村合拼,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24户,总人口2061人,其中党员69人,09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总耕地面积1560亩。近几年来我们以党的-会议精神为指导,密切联系群众,我们村按照平安村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长期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政策方针,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力量,扎实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 |
杭郭村 |
杭郭村地处浙江虞北杭州湾区域,并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在建钟的跨江、跨海大桥属于亚洲之最。我村在两桥相隔的中间,到上海仅需要90分钟,交通十分便捷,是江南经商旅游的一块宝地。 村现有750户,人口1986个,其中居民78个,农业人口1908人,村域面积0.79平方千米,现有耕地1171亩,有杭家和郭家两个自然村落组成。村内道路硬化,用水净化,照明亮化,河道砌石绿化,建有老年活动中心1000余平方米,设有棋牌、阅览、电视、健身康复设施等。 村有条古河,两岸有多处台门豪宅,官人停泊的马鞍埠头,有着传统文化的遗址,完美的生态环境,有新一代国际奥委会申奥会会徽设计师陈绍华、中国特级建筑师杭飞龙等。 村主要经济来源是承包土地基础上,依托华升建设集团主靠建筑业工程分布全国各地,并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家设有办事机构,被誉为“建筑之村”。其次发展个体伞业制造及加工业。 杭郭村的人,是勤劳的人,是文明的人,是幸福的人。 |
东凌湖村 |
东凌湖村,位于上虞市崧厦镇的西端,原属于沥东镇,北靠崧沥线,东面浙东引水河穿村而过,交通便捷。东凌湖村由原来的后凌湖村、东联村合并而成,全村地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864人。全村实有土地1120亩,其中内田816亩,六九丘海涂84亩,七六丘海涂220亩。 村内有三联钢球厂,奥科塑料球厂,钩花厂等9家小厂,村民多以外出务工或本地务工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以海涂田承包收入为主,现增加了厂房出租收入(2008年投资166万元新建了东凌湖村家庭工业集聚点,09年年初已投标出租;2010年投资88万元改建了原东凌湖村拉丝厂,2011年已投标出租)。 在新农村建设上,2008年投资了50万元修建了东联片村道2500米,村民出入更显方便;2009年投资了10万元修建了星光老年之家,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08年、10年共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两个物业项目,通过招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10年、11年投资126万元完成全村河道清淤及部分河岸砌石,12年投资78万元改造了全村35只垃圾箱及4只公厕,美化了村内环境。在镇领导的指导下,在全部村干部的努力下,我村多次被评为崧厦镇“五好”基层党组织,10年被评为上虞市文明村,12年被评为绍兴市文明村。 |
祝温村 |
祝温村位于上虞市崧厦镇西北部,现有12个村民小组,人口1825人,耕地1446亩。全村有党员91人,村民代表38人。 近年来,村总投入1600余万元以“生态花园”、“创业乐园”、“文化公园”、“人和家园”四个园为载体,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五好’村党组织”、“浙江省青少年活动基地”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一、打造生态花园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村高度重视环境文明建设。近几年来,以“生态祝温”为目标,新建生活污水处理池、改建全村公厕和垃圾箱,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努力营造卫生、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对村内河道进行砌石、清淤整治,并定期、定人进行河道日常保洁;开展村内道路硬化、油化建设,做好自来水及三网建设;创建了省森林村庄,并开辟农村休闲小公园多处,成为村民纳凉、休闲的好去处。如今,村内实现了道路硬化、河道净化、村庄绿化、环境优化。 二、强化创业乐园 村一直将发展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为村民开辟创业渠道作为创建的重点。为了提高土地增值,增加农民收入,村党总支、村委会积极作好富农工作,引进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户发展猕猴桃和果桑种植,建立了20亩的猕猴桃种植基地。为确保粮食丰产丰收,村近两年中投入资金近290万元开展单季晚稻高产示范方建设,达到了农民增产增收目的,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确保了创建的实效。 三、营建文化公园 为回顾总结村建设发展的历史,展示全村村民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创业精神,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爱村、爱家教育,进一步掀起守村、建村、富村、荣村的工作热潮,村于2007年建造了设施完善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又在2009年建立了全市首个“创业文化陈列室”,陈列室自建成开放以来,接待了7000余人次的参观,激发了全体村民的关爱家乡、乐于奉献的热情。 2010年,村建设了“人和文化长廊”,并连续三年开展“五十佳”评选表彰展示活动。 村建立了“农家书屋”,目前藏书已达8000余册,并长期开放,使青少年有一个学习、增长知识的好场所。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结合“文化创意村”工作,进一步促进村风、民风改善,村于2012年7月开始村居墙体改造及墙绘工程。项目共分三期实施,总面积达70000多平方米,其中一期项目墙体改造已完成35000平方米,墙绘2500平方米,二期建设正在进行之中。墙绘内容涉及政策宣传、文明标语、环境卫生、风俗民情、新农村建设成果展示等。墙绘与周围环境和谐融为一体,将祝温村装点得分外美丽,深受村民喜爱和欢迎。 四、致力“人和家园” 近年来,村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积极组建腰鼓队、健身舞队、文艺演唱队等多支文体队伍,并自编自演村歌,参与各类文化体育比赛活动,如参加全国村歌评比活动、崧厦镇各类节日庆典活动等。同时,本村也积极组织开展多项文体活动,如“迎新春茶话会”以及“三八”、“六一”、“七一”、 “中秋”、“国庆”等节日的文艺演出,组织青少年和妇女开展篮球、乒乓球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与此同时,村积极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引导企业家累计捐款达300万元,其中于2008年成立46万元的“村级关爱基金”,专项用于社会公益救助和救济贫困学生。到目前止,已发放资金12万元,累计受益人数达600余人次。 对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祝温村还有很大差距。在创建“省文明村”基础上,村积极做好争创“全国文明村”工作,继续不断创新,为实现文明、富裕、美丽的祝温梦而努力! |
章黎村 |
章黎村由原章家沥村、黎兴村合并而成。全村总人口1587人,拥有耕地728亩,北沿百红公路,南北中心大道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 章黎村是一个有着建设业文化特色的虞北平原,一路发展的制伞业更是一个亮点,数家伞业企业在本市有较高知名度,产品销往国内外,人均收入10782 元,呈现一派村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景象。 近年来,章黎村的新粗沙村建设初见成效,文化体育设施逐年增加,老年活动室及健身场所的设立,成为村民平时消遣健身的好去处。村主干道路全面硬化,社会环境良好,服务功能超前,是投资创业者的风水宝地。 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章黎村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强村富民为目标,依靠全体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解放思想、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携手共进。 |
内五甲村 |
内五甲村位于崧厦镇镇南面,村交通便捷,几条马路贯穿东西。村自然环境优美,湖泊星罗棋布,树木林立,村内大棚蔬菜基地,绿化养殖公司遍布,村民纯朴,生活和谐美满,是休闲、旅游的最佳首选地之一。 本村由原来的内五甲村和曙兴村合并而成,占地面积1平方千米,地广人稀,现有人口793人,其中党员40人,占总人口的4%左右,党员发展情况良好。本村有60%的村民外出就业,主要以建筑业为主,外出村民人均收入较高。村以农、林业生产为主,也有大型养猪场,又有印刷厂、塑料加工厂、酒厂等手工业。 内五甲村正以稳健的步伐迎接明天的太阳。 |
勤联村 |
崧厦镇勤联村,地处崧厦镇中心地段,经济发达,条件优越。先后被评为“绍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绍兴市文明建设示范村”、“上虞市为生村”、“上虞市2004年度农村综合实力廿强村”、“绍兴市文明村”。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724户,1955人。现有土地1018亩,其中内地540.5亩,海涂477.5亩。村建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共有党员53名。勤联村现有个体私营企业28家,如上虞市雨中乐制伞有限公司,上虞市崧厦镇荣翔塑胶制品厂,上虞市崧厦成祥纸板加工厂,上虞市平安伞业等等。 |
三友村 |
三友村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村民们安居乐业。 金秋时节,作物丰收,田间地头一派金色好风光。 三友村与新光村、港联村、东上湖村、万湖村、共何村、时华村、丁泽村、严巷头村、金中村、跃进桥社区、杭郭村、东凌湖村、祝温村、章黎村、内五甲村、勤联村、联胜村相邻。 |
联胜村 |
联胜村是一个专业伞业村,由张湖,曹江两个村合并而成的。总人口750户约2350人。总面积1300多亩。 几年来,联胜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依靠广大党员和全体群众的全面配合,大力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