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府墩社区在金华城区一环线内,大多数耕地已被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浙江财大等单位征用,现仅有耕地30亩,大多居民已改变过去拿种从地里刨食谋生方式,依托浙江交通技师学院、上海财大、浙中建材市场等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居民基本以经营餐饮,住宿,烟酒杂货第三产业为主。2009年,居民人均收入约7000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703001 | 321000 | -- | 查看 望府墩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西盛村 |
新农村建设的春风遍及大江南北。西盛村,这块面积460亩,有着611人口的金华市东二环边际村,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扬新农村建设之帆,绘农村和谐发展美景。两年来,全村结合“村民富、村庄美、风尚好、班子强”的总体要求,抢发展之机,谋创新之策,大力开展和谐村庄创建活动,促进农村稳定快速发展。 本村以苗木种植、珍珠养殖为主导产业,农民们收入逐年提高。如何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使其完全融入到文化的氛围中,历来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道难题。面对已经习惯了依靠“瓦片经济”生活的村民,村两委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思路:第一步,采取增加投入、动员宣传等方式,逐步提高村民素质;第二步,依托村内已有的文化产业优势,引导村民住宅向文化产业过渡,进村的一排洋房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亮点;第三步,结合新的村庄规划新编,整合资源,力争将本村建设成一个以养殖产业为主导的文化亮点村。 西盛村的新农村建设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个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文化特色村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着新时期新农村的和谐风采。 |
潭头滩村 |
多湖街道潭头滩村位于环城南路边,与金华江南城区仅一江之隔,多湖街道东湄工业园区所在地,现有农户277户652人,耕地面积350亩。2005年,全村投入120多万元实施了村庄整治工程,使村庄面貌和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村两委积极发挥本村的地理优势,引导和扶持村民发展第三产业,并新建标准厂房26000平方米,引进了数家企业,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潭头滩村先后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村”、“农村示范党支部”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
东龙口村 |
多湖街道东龙口村位于二环南路以北,现有农户209户468人,耕地面积304亩。2007年人均年收入达到5615元,农民以蔬菜、苗木等种植业为主。在2005年,村两委筹集并投入资金200余万元进行村庄“示范整治”后,村庄面貌达到路面硬化、路灯亮化等六化要求,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加强。2005年被金东区政府授予“农民饮用水建设先进村”2006年被授予金华市绿化示范村、区级文明单位,2006年被金华市人民政府授予“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的荣誉。 |
社坛头村 |
多湖街道社坛头村位于二环南路以南,现有农户117户344人,耕地面积156亩。2007年人均年收入达到5683元,农民以蔬菜、苗木等种植业为主。在2006年进行村庄“示范整治”后,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风气和治安状况良好,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加强,2006年被金东区委、区政府授予先进党组织、区级文明单位,2007年被金华市人民政府授予“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的荣誉 |
孟宅村 |
孟宅共有四个村民小组,270人,其中党员16人,是比较小的村集体,更以农业生产为主,盛产粮食,毛芋,并有养蚕副业,近年来。随着经济开放大潮,现以外出打工,创业办厂为主,在多个省份均有药品,商品批零等营销队伍,家中部分势力也该种蔬菜及原理苗木,村民蔬菜大都用电动车去金华市场批发或零售,多户养奶牛及母猪,村民多为老实朴实,初极个别外,均能守法爱家。 |
缸窑村 |
多湖街道缸窑村位于美丽的武义江畔,南二环边,现有农户191户,总人口507人,耕地520亩。2004年,本村共投资135万元全面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并达到了金华市示范整治村的“六化”要求,其中本村的“外墙粉刷”和“通透式铁栅栏”整治经验已形成了“缸窑模式”,成为金东区村庄整治工作的特色之一和推广模式之一。本村坚持以人为本,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大力巩固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实施“经济强村”工程。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勤劳致富,大力扶持和引导农户发展草莓种植业、蚕桑业、畜禽养殖业等特色产业,其中建康蛋鸡养殖场已发展成为金华地区最大的蛋鸡养殖场—,2004年被认证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缸窑村建成的“农民信息网络服务中心”是金东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第一个试点村。 |
厅上村 |
多湖街道厅上村辖厅上、旧屋、前园、湖登里4个自然村,共有农户251户,人口573人。厅上村多年来以珍珠养殖、苗木种植为主要产业,是当地有名的苗木种植专业村。 |
牛皮塘村 |
多湖街道牛皮塘村辖牛皮塘、西吴、赵村3个自然村,共有农户806户,人口1992人。牛皮塘村盛产草莓、葡萄等水果,是当地有名的葡萄专业村,“牛皮葡萄”享誉整个上海市场该村同时是全国首个村级卫生室农村合作医疗网络直报点 |
望府墩社区 |
望府墩社区在金华城区一环线内,大多数耕地已被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浙江财大等单位征用,现仅有耕地30亩,大多居民已改变过去拿种从地里刨食谋生方式,依托浙江交通技师学院、上海财大、浙中建材市场等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居民基本以经营餐饮,住宿,烟酒杂货第三产业为主。2009年,居民人均收入约7000元。 |
东盛村 |
多湖街道东盛村辖东盛、湖沿2个自然村,共有农户396户,人口947人,是全国首个在农村开展合作医疗的试点村。 |
新屋村 |
多湖街道新屋村共有农户219户,人口505人,村内湖水环村,绿树成荫,已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 |
林头社区 |
多湖街道林头社区辖林头、赤山、赤山殿、社塘角4个自然村,社区共有居民140户,人口326人。 |
叶宅社区 |
多湖街道叶宅社区位于美丽的婺江畔,辖下张、叶宅、雷塘后3个自然村,社区共有居民251户,人口573人。近几年来,该社区紧紧依靠金华江南城区的飞速发展,积极开展旧村改造工程,并对社区的饮水、排污、卫生、绿化、休闲广场等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改造。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谐的社区面貌,吸引了众多的外来人士在这里投资兴业 |
七里畈社区 |
七里畈社区位于金华市区东郊,飞机场附近,商业望府街穿社区而过,是多湖街道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地理便利,地理位置德天独厚。所辖下铺和七里畈两个自然村,总面积大约一平方公里,社区两委7人,居民代表13人,党员12人,居民住户92户,在籍人口252人,外来人口约800人。 |
庄头社区 |
多湖街道庄头社区位于李渔路和环城东路交叉口,共有居民140户,人口326人。庄头村民勤劳朴素,多年来一直以发展城郊型蔬菜为支柱产业,曾经是金华城郊有名的蔬菜基地。近几年来,因金东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庄头居民已逐渐过上了白天上班,晚上到广场跳舞健身的城里人生活。 |
泉源社区 |
多湖街道泉源社区辖泉源、前王、上陈3个自然村,共有居民345户,人口886人。因金东新城区的开发建设,泉源社区已全面实施整体搬迁安置工程,现已完成前两期的安置工作 |
大项村 |
大项村位于多湖街道东北角,东面紧靠金华最好的中学-------金华一中、南临光南路、西临康济街、北靠婺江与东孝街道相望。区域内有广润瀚城、金地艺境、高恒东方明珠等一批高档小区,是金东新城区高档居住区和区政府行政副中心。现有303户、在册人口800多人。 2010年根据金东区规划要求,大项村规划整体搬迁。现已签订拆迁合同有183户。拆除42048平方。已完成171幢房屋的基础工程建设,并以同步完成了室外排水、供水、电力管线及配电房、有线电视管线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已完成投资6000余万元 |
近宅村 |
近宅村概况 多湖街道近宅村位于环城南路以南,金华警校对面,毗邻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辖有近宅、郭毛塘、上姜村、下姜村等四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近宅村共有228户,总人口586人,其中党员26人。多次被上级部门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先进村、创卫工作先进村、法制建设文明村、宜居社区先进村等荣誉。 近年来,我村遵循上级部门的领导,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先后投入了几百万元,建造了社区办公大楼,浇筑了水泥路面,完善了主路旁的绿化及对饮用水和生活污水进行了改造。使我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
上古井村 |
上古井概况 上古井村位于环城东路十字路口,是金华市区的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村西面有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分院,东面有浙中建材市场为依托,据有丰富的商业环境,有良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上古井村共有农户212户,人口526人,村集体收入200多万,村集体一直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而努力,自2009年起就为了提高村民的居住环境、解决村民的住房困难要求,村集体自筹资金向政府提交村统一规划建房方案,现已建成100多户桩基规模,新村批基工作在稳步的推进中。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以便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务,村集体群策群力,合法利用优势土地,建设了简易出租房,为村集体增加了经济收入。通过全村人的不懈努力,村民的素质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
十二里村 |
十二里概况 金东区多湖街道十二里村位于金华市环城东路延伸段,毗邻江东镇,交通便利。现有人口近1400人,党员71人。十二里村村便民服务中心有村干部值班办事,方便村民办事;村文化礼堂,满足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展现了十二里村村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村居家养老中心,很大程度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十二里村民以饱满的热情走在奔小康之路上。 十二里村与西盛村、潭头滩村、东龙口村、社坛头村、孟宅村、缸窑村、厅上村、牛皮塘村、望府墩社区、东盛村、新屋村、林头社区、叶宅社区、七里畈社区、庄头社区、泉源社区、大项村、近宅村、上古井村、毛草山村、下渎口村、永红村、潭头村、里央田村、横塘沿社区、杨宅村、雅地村、道汀村、王坦社区、驿头社区、黄泥山村、王宅埠村相邻。 |
毛草山村 |
毛草山概况 毛草山行政村由东泥塘和毛草山两个自然村组成,毛草村行政村东靠新安村,北到近宅社区,西边与潭头社区为邻,南到330国道。 毛草山行政村有人口500人,村民主要以种养殖为主,一年四季都有蔬菜出售,养殖业主要以猪和奶牛为主。 毛草山村与西盛村、潭头滩村、东龙口村、社坛头村、孟宅村、缸窑村、厅上村、牛皮塘村、望府墩社区、东盛村、新屋村、林头社区、叶宅社区、七里畈社区、庄头社区、泉源社区、大项村、近宅村、上古井村、十二里村、下渎口村、永红村、潭头村、里央田村、横塘沿社区、杨宅村、雅地村、道汀村、王坦社区、驿头社区、黄泥山村、王宅埠村相邻。 |
下渎口村 |
下渎口村概况 多湖街道下渎口村位于金东新区李渔路以南,东华家园住宅小区以东,全村5个村民小组,156户,共428人,。现有党员16人,村民代表17人,三委班子8人。 下渎口村自2006年3月启动旧村改造以来,共拆除旧房171户,建筑面积约34000平方米,老村面积为44亩,新村占地面积90亩,新村范围内的排水、排污、道路硬化、电力等基础设施全部完成,安置采用一户一宅和公寓式相结合的安置方式,自建房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基础施工、统一立面,公寓楼由村集体统一建造。到目前为止,共安置192户。 下渎口社区通过整村拆迁安置,房屋外观统一整齐,村容整洁,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村有便民果蔬交易市场一个,1万多平方店铺出租经营等,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0多万元,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市场承包经营等,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560元。 |
永红村 |
永红村概况 金东区多湖街道永红村位于多湖街道东南方向南,东临牛皮塘村,南靠金华建材市场,西邻上古井村,北连王坦村,千年古寺法明寺就坐落在正中。离金华市区不到4公里,全村共现有农户18户,总人口46;村域面积0.075平方公里,现拥有耕地面积50亩,荒山面积120亩。村民主要以种植苗木、蔬菜为主,以打工为辅。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9800元,村级集体年收入10.20万元(山地承包款)。 |
潭头村 |
多湖街道潭头村位于330国道边,西与武义江相邻,现有农户277户652人,耕地面积429亩。2004年,潭头村投入资金150万元全面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同时开展了潭头新村的建设,对新建农房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使村庄面貌和农民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近几年来,村两委积极探索,因地制宜,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现建有标准厂房 |
里央田村 |
里央田村位于汀村南,与汀村毗邻,里央田村村祖张山,在清朝光绪元年(1875),从今曹宅镇潘村析出,择地建村于此。村南有田一畈,分里外两片,外面一片田水源较差,里面一片田水源较好,用作育秧的秧田。因村靠近里面一片的秧田,村名遂称里央田,一直沿用至今。 2015年.里央田全村共计农户160户,405人。土地面积480亩,主要以蔬菜大棚,苗木经营为主,人均纯收入18000元 |
横塘沿社区 |
横塘沿社区为多湖街道2005年第二批村改居的社区之一,由横塘沿和八石角两个自然村组成.横塘沿社区位于金东区多湖街道西北边,李渔路两侧,总面积大约3平方公里,截至2007年底,社区居民住户210户,在籍人口501人,外来人口约300人; 社区有两委成员6名,党员12名. |
杨宅村 |
杨宅村概况、金东区多湖街道杨宅村位于离金华市区不到3公里。330国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东邻江东方塘村,南东龙口村,西雅地村,北毛草山村,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全年无霜期290天。全村现共有农户194户,人口508人;村域面积0.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600亩,山面积300亩。村民主要以种蔬菜、苗木、养殖业为主,大力发展种养业为相关产业,农民经济收入得到逐年提高,2012年度全村人均纯收入8500元、村集体年收入35万元、主要是厂房出租等承包款。 |
雅地村 |
金东区多湖街道雅地村位于金华市330国道旁,东邻多湖街道杨宅村,西边与多湖街道汀村村相邻,南边与二环南路相近交通便利。现有人口330人,党员18名。雅地村村庄环境整洁,民风淳朴,村民以种植苗木、蔬菜、务工为主。 雅地村与西盛村、潭头滩村、东龙口村、社坛头村、孟宅村、缸窑村、厅上村、牛皮塘村、望府墩社区、东盛村、新屋村、林头社区、叶宅社区、七里畈社区、庄头社区、泉源社区、大项村、近宅村、上古井村、十二里村、毛草山村、下渎口村、永红村、潭头村、里央田村、横塘沿社区、杨宅村、道汀村、王坦社区、驿头社区、黄泥山村、王宅埠村相邻。 |
道汀村 |
金东区多湖街道汀村位于市区以南,武义江东侧,曾为东湄乡政府驻地,330国道、金雅公路从村前而过,交通极为便利。东邻雅地村,南连里央田村,北毗330国道,全村共有农户406户,人口1020人,流动人口3000人,现有耕地面积400亩,村民主要以种植苗木、蔬菜为主,全村人均收入11091元,村集体年收入5万元。 道汀村与西盛村、潭头滩村、东龙口村、社坛头村、孟宅村、缸窑村、厅上村、牛皮塘村、望府墩社区、东盛村、新屋村、林头社区、叶宅社区、七里畈社区、庄头社区、泉源社区、大项村、近宅村、上古井村、十二里村、毛草山村、下渎口村、永红村、潭头村、里央田村、横塘沿社区、杨宅村、雅地村、王坦社区、驿头社区、黄泥山村、王宅埠村相邻。 |
王坦社区 |
王坦社区位于金东区政府东南一公里,李渔东路以南,隶属于金华市金东区多湖街道管辖。王坦社区现分为A区.B区.C区三个居住区块,全社区共有住户445户,人口1099人,其中男性居民590人,共有九个居民小组组成,其中党员40人,居民代表37人,社区东邻四季荣城住宅小区和康济南街,南毗丹溪东路和艾青中学,西连大堰河街和泉源社区,北接李渔东路。 王坦社区由原来王坦村,腊塔山自然村及水机铺自然村组成,行政村驻地王坦村。王坦村祖始于清朝顺治初年(即1646年)从金东区曹宅镇小黄村析出,折地于义乌江南侧平原,田其地势平坦,四周良田密布,湖,溪,渠,沟,塘纵横交错,水源丰富,灌溉既方便遂定居于此。由于村庄座落在平坦的田畈中,村姓以往为主,村名遂称王坦,起名一直沿用至今。 腊塔山自然村,村祖始于清朝乾隆末年(即1795年)也从金东区曹宅镇小黄村析出,折地于村东为丘陵,地势较高,南,西,北三面,地势较平的土民腊塔山外建村定居,村民也遂称腊塔山村,一直沿用至今,距王坦村1.3公里。 水机铺自然村位于义乌江以南,民国29年(即1940年)吴姓村祖始原在金华城里开有酥饼店,在此定居发族后,仍以做酥饼为生,所做酥饼又脆又香名播一方。水机铺虽居住户不多,但地处陆地交通要道来往客商及行人到金华城里的主要通道。但店铺较多,水机铺自然村原有一个水机埠头,遂称其水机铺。 在民国26年(即1937年)11月浙江省教育厅随省政府一同从杭州迁出,省教育厅曾迁在王坦村办公居住,解放后人民公社成立王坦村曾是驻所地,从2001年金东区新城成立王坦,腊塔山,水机铺自然村列入整体搬迁异地安置,并于2008年10月后3个自然村合并迁移到现在的安置居住区块。 |
驿头社区 |
驿头社区位置优越,紧邻金东区政府环境优秀的事光南音乐广场,隶属驿头,高畈,何塘,三里桥四个自然村,社区总人口1064人,总户数457户,九个居民小组,43名0员,27名居民代表,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2009年人均收入6987元。 驿头社区与西盛村、潭头滩村、东龙口村、社坛头村、孟宅村、缸窑村、厅上村、牛皮塘村、望府墩社区、东盛村、新屋村、林头社区、叶宅社区、七里畈社区、庄头社区、泉源社区、大项村、近宅村、上古井村、十二里村、毛草山村、下渎口村、永红村、潭头村、里央田村、横塘沿社区、杨宅村、雅地村、道汀村、王坦社区、黄泥山村、王宅埠村相邻。 |
黄泥山村 |
黄泥山概况 黄泥山村位于多湖街道南面,由黄泥山和张家两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约一平方公里。村民住户220户,在籍人口570人;村两委成员7名。 村庄硬件设施完备,拥有110平米的办公场地,并设有老年活动室、休闲广场等场所,配备有电视机,电脑,电话机等办公设备。 黄泥山村邻近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村内有多家企业,村民基本以种养业为主,如养奶牛、养猪和种蔬菜等。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约1.18万元。但只部分土地被征用,村集体经济匮乏,目前,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仍成为近年来领导考虑的重中之重问题。2013年预计村集体收入为8万元,人均纯收入为12600元。 |
王宅埠村 |
王宅埠村位于多湖街道西南面,是多湖街道第三大行政村,总面积大约2.5平方公里,村民住户525户,户籍人口1293人,村两委成员9名,党员53名。村硬件设施完备,拥有约300平米的办公场地,并设有老年活动室休闲广场等场所,配备有投影机,电脑,电话机等办公设备。位于南二环线以北,330国道以南,村西边王宅工业区内有多家企业,村民基本以种养业为主。 王宅埠村与西盛村、潭头滩村、东龙口村、社坛头村、孟宅村、缸窑村、厅上村、牛皮塘村、望府墩社区、东盛村、新屋村、林头社区、叶宅社区、七里畈社区、庄头社区、泉源社区、大项村、近宅村、上古井村、十二里村、毛草山村、下渎口村、永红村、潭头村、里央田村、横塘沿社区、杨宅村、雅地村、道汀村、王坦社区、驿头社区、黄泥山村相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