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湖街道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东南郊,是金东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积32.7平方千米,人口2.17万,街道办 街道一角事处驻望府街。内辖七里畈(七理畈、下铺) 新屋(新屋) 厅上(厅上、旧屋、前园、旧屋、前园统称片村四大门) 湖登里(东盛、湖沿) 西盛(西盛、沈宅) 樟新(樟村) 牛皮塘(牛皮塘、西吴、赵村) 下渎口(下渎口、上屋) 大项(大项村、小项村) 永红(法明寺) 十二里(十二里) 新安(新安) 王坦(王坦、腊塔山、水机铺) 上古井(上古井) 望府墩(望府墩) 泉源(泉源、前王、上陈) 庄头(庄头)驿头、高畈、三里桥、荷塘) 横塘沿(横塘沿、八石角) 叶宅(叶宅、下张、雷塘后) 林头(林头、社塘角、赤山) 黄泥山(黄泥山、张家) 近宅(近宅、郭毛塘、上姜村、下姜村) 潭头滩(潭头滩、山脚下) 毛草山(毛草山、东泥塘) 潭头(潭头) 汀村(汀村) 杨宅(杨宅、胡宅) 雅地(雅地) 里秧田(里秧田) 东龙口(龙口、上屋) 社坛头(社坛头) 缸窑(缸窑、董宅) 王宅埠(王宅) 孟宅(孟宅)24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
-
街道工作
1950年分属多湖、东湄两乡,后称人民公社,1983年复称多湖乡、东湄乡,1985年属金华婺城区,1992年两乡 多湖文化合并为多湖镇,2000年划归金东区。2002年改置多湖街道,以境内多牛轭湖得名。 地处城乡结合部,中南和中东部有小片海拔70米以下低丘散布,北、西、南沿义乌江和武义江为冲积平原。境内溪流交错,湖塘密布,并建有小型水库4座,总库容146万立方米。区内蔬菜、葡萄、柑桔、苗木、奶牛、生猪、珍珠养殖等特色效益农业蓬勃发展,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13家,2002年被命名为“中国南方奶牛之乡”。工业有工量具、乳制品、建材、服装、机械、食品加工等。 区内交通便利,环城东路与环城南路组成东南入城口,南有330国道穿境而过,北与老城区隔江相望。新区东西、南北主干道路全线贯通,与金华江北、江南区块全面融为一体。作为金华市区东翼的“绿水、文化、活力”的金东新城区已经羽翼渐丰,是我市宜人的生态型高级居住新区;文化积淀浓厚,有施光南音乐广场、艾青文化公园、建筑艺术公园;百年名校金华一中及艾青中学、外国语学校、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等相继迁入。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17万人 | 32.7平方公里 | 330703001 | 321000 | -- | 查看 多湖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西盛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西盛村谷歌卫星地图 |
潭头滩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潭头滩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龙口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东龙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
社坛头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社坛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孟宅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孟宅村谷歌卫星地图 |
缸窑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缸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厅上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厅上村谷歌卫星地图 |
牛皮塘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牛皮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
望府墩社区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望府墩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东盛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东盛村谷歌卫星地图 |
新屋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新屋村谷歌卫星地图 |
林头社区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林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叶宅社区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叶宅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七里畈社区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七里畈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庄头社区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庄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泉源社区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泉源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大项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大项村谷歌卫星地图 |
近宅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近宅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上古井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上古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十二里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十二里村谷歌卫星地图 |
毛草山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毛草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下渎口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下渎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
永红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永红村谷歌卫星地图 |
潭头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潭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里央田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里央田村谷歌卫星地图 |
横塘沿社区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横塘沿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杨宅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杨宅村谷歌卫星地图 |
雅地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雅地村谷歌卫星地图 |
道汀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道汀村谷歌卫星地图 |
王坦社区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王坦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驿头社区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驿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黄泥山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黄泥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王宅埠村 | ·金东区旅游·金东区特产·金东区十大特产·金东区十景·金东区 | 0 |
---- |
查看 王宅埠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多湖街道 |
多湖街道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东南郊,是金东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积32.7平方千米,人口2.17万,街道办 街道一角事处驻望府街。内辖七里畈(七理畈、下铺) 新屋(新屋) 厅上(厅上、旧屋、前园、旧屋、前园统称片村四大门) 湖登里(东盛、湖沿) 西盛(西盛、沈宅) 樟新(樟村) 牛皮塘(牛皮塘、西吴、赵村) 下渎口(下渎口、上屋) 大项(大项村、小项村) 永红(法明寺) 十二里(十二里) 新安(新安) 王坦(王坦、腊塔山、水机铺) 上古井(上古井) 望府墩(望府墩) 泉源(泉源、前王、上陈) 庄头(庄头)驿头、高畈、三里桥、荷塘) 横塘沿(横塘沿、八石角) 叶宅(叶宅、下张、雷塘后) 林头(林头、社塘角、赤山) 黄泥山(黄泥山、张家) 近宅(近宅、郭毛塘、上姜村、下姜村) 潭头滩(潭头滩、山脚下) 毛草山(毛草山、东泥塘) 潭头(潭头) 汀村(汀村) 杨宅(杨宅、胡宅) 雅地(雅地) 里秧田(里秧田) 东龙口(龙口、上屋) 社坛头(社坛头) 缸窑(缸窑、董宅) 王宅埠(王宅) 孟宅(孟宅)24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 - 街道工作 1950年分属多湖、东湄两乡,后称人民公社,1983年复称多湖乡、东湄乡,1985年属金华婺城区,1992年两乡 多湖文化合并为多湖镇,2000年划归金东区。2002年改置多湖街道,以境内多牛轭湖得名。 地处城乡结合部,中南和中东部有小片海拔70米以下低丘散布,北、西、南沿义乌江和武义江为冲积平原。境内溪流交错,湖塘密布,并建有小型水库4座,总库容146万立方米。区内蔬菜、葡萄、柑桔、苗木、奶牛、生猪、珍珠养殖等特色效益农业蓬勃发展,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13家,2002年被命名为“中国南方奶牛之乡”。工业有工量具、乳制品、建材、服装、机械、食品加工等。 区内交通便利,环城东路与环城南路组成东南入城口,南有330国道穿境而过,北与老城区隔江相望。新区东西、南北主干道路全线贯通,与金华江北、江南区块全面融为一体。作为金华市区东翼的“绿水、文化、活力”的金东新城区已经羽翼渐丰,是我市宜人的生态型高级居住新区;文化积淀浓厚,有施光南音乐广场、艾青文化公园、建筑艺术公园;百年名校金华一中及艾青中学、外国语学校、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等相继迁入。 |
东孝街道 |
位于金东区西部,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2.08万,街道办事处驻金瓯路。 村委会(自然村) 戴店(戴店、仙地、西头村) 前田(前田、徐村) 施村(施村、青菜塘) 黄沙塘(黄沙塘) 毛竹园(毛竹园、小安村、 杨梅塘、麻车圩、下堰) 湖菱桥(湖菱桥、前花园) 麻车塘(麻车塘、后方塘) 叶明(叶村、方村) 杨溪(杨里) 雅芳埠(雅芳埠、金高山) 东藕塘(东藕塘、后房、项店、新屋头) 桥头(桥头) 楼店(楼店)凤凰庵(凤凰庵、瓦灶头、白田畈、上周村、坟头屋、下周村、钱店、周村片村) 金东(车门里) 山垄头(三垄头、上山垄、尖头塘) 经堂头(经堂头、破塘、王衙头) 下王(下王) 王牌(王牌) 下于(下于、廊下、林衙头) 陶朱路(陶朱路、项牌) 东关(东关) |
孝顺镇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是个千年古镇。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署长山县,县治即孝顺。距今已有1380余年了。唐懿宗咸通年间称孝顺乡,北宋在此驻军, 名孝顺镇。元代建驿,又称孝顺驿。明万历时称孝顺市,清代又称孝顺街。孝顺历史悠久,为历代交通要道,商贸繁荣之地。 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12月设孝顺乡人民政府,隶属金华县孝顺区公所。1958年11月以区建公社,孝顺乡政府改称孝顺人民公社孝顺管理区管理委员会。1961年6月,恢复区公所,以原乡为基础建人民公社,改称孝顺人民公社,政企分设。1987年,孝顺设建制镇,为孝顺镇人民政府。1992年6月撤区、扩镇、并乡,原江沿、低田、金轮三个乡并入孝顺镇。2000年7月,根据省、县批复,孝顺、鞋塘两镇合并,成立新孝顺镇人民政府。孝顺镇驻地一直在孝顺集镇上,1999年2月迁至铁路北面新办公大楼。目前,全镇设孝顺、鞋塘、低田、江沿、金轮五个管理处,115个行政村,911个村民小组,一个居委会,共25984户,71549人。耕地面积52020亩,山林丘陵35000多亩。全镇区域面积128.76平方公里。 孝顺镇地处金东义西结合部,距金华中心城市和义乌中等城市各23公里,是两市经济发展轴上的联结点。这里村多,人多,集市多,浙赣铁路横贯境内,每天有2对快车在孝顺火车站停靠。公路四通八达,北有杭金衢高速公路和03省道在鞋塘管理处门前通过。东有金甬高速公路到鞋塘与杭金高速公路连接,并有通义乌的公路。西通金华、兰溪、衢州。南通武义、永康、温州。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全镇地势北高南低,镇内为义乌江冲积平原,镇北自北山脚下起。系平坦的河谷盆地,镇南义乌江边南山林木茂盛。南北之前的平原地带溪流湖塘交错,有小Ⅰ、Ⅱ水库五处,盆地外缘是已开发的红土丘陵,是个宜农、林、牧、渔、水果的复合产区。. |
傅村镇 |
傅村镇位于金东区东北,距金华市区30公里,与义乌交界,距义乌小商品市场20公里。傅村镇东北与义乌上溪镇毗邻,西与源东乡相交,南与孝顺镇接壤,镇域总面积35.22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有傅一、傅二、傅三、向阳、杨家、山头下、凤塘、后祖、六石、石塘、祝家、后徐、畈田蒋、上柳家、下柳家、上姜、石思塘、西周、田塘背、溪口、江沿山、水阁、后傅、何家、洪塘畈、苍头、下溪、上何、寿昌市、后畈、上沈、徐家、大路沈、深塘坞、上叶家。全镇总人口23364人,耕地面积20522亩。傅村镇交通便利,03省道、杭金衢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并设有杭金衢高速公路服务区及甬金高速互通口。金三角经济开发区设在傅村镇辖区内。2004年底,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1亿元,实现财政税收1928万元。现有企业206家,其中规模企业15家,是金华市金东区的工业强镇。傅村古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在中国文化史上孕育出明初文臣之首宋濂、现代诗坛泰斗艾青两位杰出人物。 傅村镇地处金三角开发区内,在“立足园区,接轨义乌,扶优扶强、开发带动建设金三角工业城”的思路下积极发展工业。全镇支柱产业有服装、针织、食品、电器、五金、包装、印刷、饮料加工等一条龙工业体系,其中华丰、长弓、洁灵、帅达四家骨干企业出口保持良好势头,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在我镇农业产业中有浙江省千亩马铃薯无公害生产基地、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花之海”花卉有限公司。傅村镇作为金东区的东大门,始终站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镇党委、政府根据天时地利的优势和全镇的实际,进行了全面布局,搞好了总体规划。. |
曹宅镇 |
有“柑桔之乡”、 “建材基地”和“小吐鲁番盆地”之称的曹宅镇位于金华市区以东1 0公里,离义乌市区30公里,距新兴金三角工业城5公里。03省道、杭金衢高速 公路穿镇而过,其东西设置的两个互通口距镇区不到1 0分种车程。全镇辖64个行政村,4.3万人口,镇域面积92平方公里。为省级历史著名镇,金华市中心镇,市级东海明珠镇。近年来,曹宅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旅游兴镇、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构思,大手笔描绘,大动作建设,经济和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工业以乳制品、酿造、仿红木家俱、建材等为主导行业的特色更加明显。农业以柑桔、葡萄、特种养殖为 特色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2.42亿元,上交国家税收1 9 0 6万元。小城镇面积已拓展到2.5 2平方公里。曹宅镇依山而驻,景色怡人,北山余脉伸入辖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形成这里独特的旅游资源。建于梁大同年间(公元504年)的省级风景名胜一一大佛寺,就座落在镇北,每年吸纳中外游客20万人次。曹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境内大批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文人辈出,宋朝著名爱国将领郑刚中、明朝著名文人杜恒等都是曹宅的象征。曹宅是一方风水宝地,更是一方投资热土。欢迎有识之士来曹宅投资兴业。. |
澧浦镇 |
澧浦镇位于金华市区以东。东北与义乌市、武义县交界,西接江东镇、多湖街道,南毗岭下镇,西北频义乌江隔江与塘雅镇、东孝街道相望。镇政府驻地澧浦村,距市区中心15公里(距金东区政府10公里),全镇总面积98.5平方公里,有农户13770户,人口34160人,辖63个行政村,91个自然村,人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46.8人。 澧浦系古老集镇,1992年前曾是澧浦区公所驻地。早在南宋时,村祖李铺随宋室南渡,迁于此定居。村名袭用人名,叫李铺村。尔后方姓、蒋姓、杜姓、汪姓等相继入迁于此,村落逐渐扩大,人口随之增多,子孙繁衍,人丁兴旺,店铺商贾也逐渐兴旺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村集市,南北走向的老街更富有气派,至清朝中期成为义乌江江南的主要集市,到清康熙年间称李铺市、光绪年间更名为澧浦市,因李铺和“澧浦”谐音,民间称“澧浦街”由此得名一直沿用至今未变。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将澧浦区的澧浦乡、灵岳乡、长庚乡、石桥乡、江东乡、岭下乡、东湖乡等合并为“澧浦镇(由澧浦、灵岳、长庚和东湖乡组成)”、“岭下镇(由岭下、石桥乡组成)”、江东镇。澧浦属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为东山所绵亘,与义乌市界上的凉帽尖海拨725米为境内最高点;中部的低冈丘陵;西北部沿义乌江为冲积平原。境内最低海拨为42米。主要溪流:东溪、西溪、山河溪及八仙溪支流分别注入义乌江和武义江。建有东溪水库、寺口垅水库和山河溪等小㈠型水库3座,小㈡、㈢型水库53座,总蓄水87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883公顷,并建有 座小型水电站。境内有“金华至佛堂”、孝顺至澧浦延伸至岭下、江东、澧浦至含香、曹宅,澧浦至新亭到武义、永康等县级公路,有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纵贯镇域西端,金华、义乌、东阳(简称金义南线)快速通道和330国道、金丽温高速公路接入口行成纵横交通网络。交通便捷的优势,离城市近的便利条件以及金东区卫星镇和金东区后花园的功能定位,将给澧浦今后的发展拓展空间、增添新的机遇。. |
岭下镇 |
岭下镇位于金东区南部,全镇辖34个行政村, 15216人口。境内山峦起伏,金华东山山脉西干支自武义龙潭入境,属半山区。镇政府驻地为岭下朱,距区政府驻地多湖9公里,西邻江东镇,北靠澧浦镇,东与永康市接壤,南与武义县相邻。全镇交通优势明显,330国道斜穿镇中,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纵贯镇境西部。 近年来,岭下镇以创建农业示范基地和无公害基地为抓手,积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快速稳定发展。它是中国著名的毛芋之乡,目前全镇已建立千亩毛芋示范基地,毛芋远销上海、南京等地,同时又是大葱、草莓、布朗李、密梨、白桃等的种植大区,目前这些果蔬种植规模都很大。现在正在申报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市级无公害水果基地;在推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岭下镇坚持走“工业强镇”的道路,重技改,抓龙头,目前工业功能区1000多亩土地开发状况良好,形成了一批以金岭造纸公司、东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骨干企业,工业经济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2004年实现工业产值4.4亿元。 岭下镇以规划促建设,城镇面貌日益改善,目前,《岭下镇城镇总体规划》、《岭下镇生态镇建设规划》及各村的规划都已经到位,城镇空间布局呈现“三轴、一线、四组团”的格局,城镇职能日益完善。集镇改造、示范整治、康庄工程、饮用水改造等工程都进展良好,老百姓生产生活设施有了极大改善,建成区面积已经达到0.99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0.5万人。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岭下镇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各项事业也都获得了长足发展。2004年该镇被评为市级教育强镇。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公共卫生示范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占农业人口的80.6%。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积道山、慧明岩、坡阳路老街等旅游景点。积道山海拔304米,为金华的山水之象征,景区内山峰俊俏、岩石怪异、森林繁茂、环境清幽、地域文化历史悠久,积道山巅的“天圣禅寺”是一座千年古寺,是金华历史最悠久的寺院之一,相传 “定光佛于此成道,为三佛地之一”。慧明岩为浙中名山,梵音禅寺为千年古刹,景区环境优美,景点丰富。坡阳路老街长500米,建筑保存完好,其商业、手工业及饮食活动极具特色。. |
江东镇 |
江东镇位于金华城区东南约10公里处,东与岭下镇相邻,东南与武义县交界,西与雅畈镇隔江相望,东北与澧浦镇接壤。金温铁路、金温公路、金武公路、330国道以及二环线穿镇而过,武义江流经我镇大部分地区。全镇总面积34.5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1.2万人,具有优越的交通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近年来,我镇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为主线,按照“发挥优势,接轨市区,开发新区,建设以工业、农业、商贸、旅游各具特色的综合性城郊乡镇”的工作思路,以“开发十八里为中心的工业区,发展焦岩为中心的休闲娱乐区,繁荣以横店为中心的集镇商贸区”三区并建,总体开发为战略目标,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抓工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2005年,江东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2.3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1.4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061万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347.6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40万元,完成出0货值9130万元(其中自营出口完成240万美元)。. |
塘雅镇 |
塘雅镇位于金东区东部,距金华城区15公里。东邻孝顺镇,西接东孝街道,东南临义乌江,隔江与澧浦镇相望,北和曹宅镇接壤。全镇辖48个行政村,2.9万人口,镇域面积53.13平方公里,为省级教育强镇、金东区“卫星镇”。近年来,塘雅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四大战略,经济和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工业以车圈、砖瓦、橡胶、坯布、染化、五金建材等为主导行业。农业主要有葡萄、柑桔、棉花、蜂蜜、花卉、苗木和珍珠养殖。葡萄是塘雅镇农业的主导产业,全镇种植面积达7000亩,产量14000吨,年收入2100万元,被誉为“中国葡萄之乡”,以果大质优享誉省内外,有“江南吐鲁番”之美誉,主要品种有巨峰、藤稔、美国提子等。2004年无公害葡萄基地通过省级验收。饲养业以猪、奶牛为主。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4.6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455.7万元。交通便捷。浙赣铁路自东至西横穿境内,设有金东区唯一的货运中转站。公路有自西向东横穿镇境的金华至孝顺公路,纵贯境西的曹宅至澧浦公路。今年将开工建设的曹塘澧四镇连接公路,北连杭金衢公路、南达金义南线快速通道、西南接330国道。塘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所辖的含香、下金山、金村3个村为抗日战争革0据地。含香村鹊尾桥、下仓村下仓总管殿、溪干村范仲淹纪念堂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塘雅位于金东区中心腹部地区,是一块天赐的福地,投资的热土,我们热忱欢迎各界客商、朋友来塘雅考察、访问、投资兴业!. |
赤松镇 |
赤松镇地处金华市区的东大门,距离中心城区仅6公里,03省道、杭金衢、金丽温高速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捷。全镇行政区域面积56.98平方公里,行政村40个,总人口2.85万人。赤松镇山水秀丽、物产丰富、文人荟萃、民风淳朴,是道教宗师黄大仙得道成仙之地。 赤松镇产业布局主要分为五大区块,经济建设也以五大区块的建设为主,一是工业经济区块,赤松镇工业经济区块位于东二环以西、北二环以南、纵三路以东、横二路两侧,用地面积为1.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汽配、食品加工和低能耗、少污染、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二是市场集聚区,赤松市场集聚区位于东二环东侧、北二环两侧、03省道两侧和仙桥互通口等地段,总用地面积为2.25平方公里。区块内主要有汽车城、花木城、汽摩配市场、旧机动车市场、建材市场、农贸综合市场、现代物流中心等。三是人口集聚区,赤松镇人口集聚区块,西起汽车城、东至花木城、北至杭金衢高速公路、南至景观大道,沿03省道两侧,原仙桥集镇周边9个行政村,总人口为7000人,总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按照仙桥集镇建设规划,着重抓好人口集聚区的开发。四是高效生态农业区,位于二条高速公路以外,除赤松山景区规划以外的37平方公里的范围,以花木城、森禾公司为依托发展花卉、盆景基地建设,与金华、义乌等大型农贸市场合作,拓宽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借助锦林佛手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先进技术,促进优质佛手基地建设,发展葡萄、翠冠梨、杨梅等为主的小水果基地建设。五是旅游休闲区,位于赤松山、卧羊山区块,是双龙风景区的六大景区之一,总规划面积14.55平方公里,景区资源丰厚,生态良好,仙迹遍地。在原有景区的基础上,推出了体育健身公园、游人中心、水上游乐园、健身路径、赤松涧等项目,使之成为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风景区。 |
源东乡 |
源东乡位于金东区东北部约35公里,东北与义乌市毗邻,西北与兰溪市为界,东南与傅村镇相连,西南与曹宅镇交界,南与孝顺镇接壤,乡辖区域面积47.8平房公里,全乡人口16534人,耕地面积10506亩,山林面积51728亩,2005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5亿元,农业产值0.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956元。本乡四周群山怀拱,林木葱郁,森林覆盖率72%,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美。是中国源东白桃之乡,施光南的故乡,金华市生态示范乡。 源东乡在清光绪年间分属东阳乡、金华乡,1947年11月称洞源乡,因群山环抱,旧时只有南边洞殿庙边的一个隘口出入。隘口以内,人称洞殿里。孝顺溪源于洞殿里,故后来把洞殿里称为洞源乡。洞源乡是革命老区,中国0在这一带活动较早,所以于1949年5月建立了由0领导的乡政府,属塘雅区。1949年11月归属鞋塘区。时全乡49个自然村,2412户,8909人,全乡耕地12674亩。1950年10月,洞源乡分为源东乡、源西乡。1956年1月又合并为一个乡,称源东乡,归属孝顺区。1958年冬建立孝顺公社源东管理区。1961年改称源东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3月又改称源东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改称源东乡人民政府至今。 源东乡是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成立过党组织,新中国成立初建立了3个村党支部。1952年源东乡建立党总支,源西乡建立党支部。1956年1月两乡合并后称源东乡党总支。1958年建立源东管理区党总支。1961年改称中国0源东公社委员会。1983年7月改称为中国0源东乡委员会。2001年2月撤除金华县,建立金东区源东乡隶属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属半山区乡,四周群山连绵,峰峦起伏,其中双尖山最高,海拔高度为822米;中间山的坡度平缓,整个形势近似盆地。境内数条小溪汇集至洞殿口流入孝顺溪,成为孝顺溪的源流。西有溪流,源于太阳岭、洞井、阳郑一垅山水注入麻堰水库,流经潘村,向西南注入王里源,东西一水经俩头塘、畈田洪汇入义乌江。 源东乡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在17摄氏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380至1750毫米之间;年光照在1053至1834小时之间。由于源东乡多山、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小二型、小三型水库74座,总蓄水量为3059万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