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晓社区(村)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虾峙岛上的东部,附近海域尚有1个无人小岛,14个礁。西与灵和社区相连,南隔条帚门水道与六横元山岛相邻,北与黄石社区相邻隔虾峙门与桃花岛相邻。东面海域为洋鞍渔场。陆地面积约5.8平方千米,辖河泥漕、长坑、凉湖、对岸4个经济合作社,设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919人(户籍),1511户。党员178人,积极分子5人。五保户4户,低保户34户(共48人),结对户9户,重点扶优对象5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1170人,其中60-70周岁370人,70-80周岁655人,80周岁以上145人。有渔业公司1家,拥有各类船舶27艘,是一个纯渔社区,社区西部山顶有一座清凉阉,环山筑围墙,环境幽静,是休养佳地。社区(村)以地处虾峙最东边,早晨见日早而得名。
该社区属海岛丘陵地带。一座主山峰从西向东延伸到东端分成两叉,中隔河泥漕港,呈金鱼形。东西长约5.5千米,南北宽约1.5千米。社区境内基本上是山丘,村落在山两侧,村民在山腰、岸边筑堤建房居住。因面临外海,长期受风浪冲击,社区境沿岸无泥涂滩,海岸较陡,多沙滩。北部有双黄沙、后黄沙;东部有河泥漕沙滩;南部有大凉湖、小凉湖、对岸、横头鼓等沙滩。东临河泥漕港,港湾狭长,南北两山对峙挡住大风巨浪,是泊船避风的良好港口。在港北侧建有雷达导航台一座,是宁波北仑港进出虾峙门的巨轮导航。有公路一条横贯全境。在双王沙、后王沙一带建有石砌堤塘和固定码头、埠头,可供舶船避风、人员上下。有小型水库5座,坑道水井15只,蓄水量34,500立方米,建有4个村办自来水供水系统供村民生活用水。
东晓社区是普陀区著名渔乡(纯渔社区)之一,村民历来从事捕鱼业。年产水产品一般在万吨左右。1985年产10,422吨,最高的1978年产18,665吨。以海洋拖虾捕捞、渔运为主。新发展深水围网5组,为渔业配套渔运船29艘,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440元,超历史新高。
有林业用地5,948亩,有林地5,800亩,森林覆盖率55.1%,以黑松为主,有杉木30亩、果木4亩。耕地较少,全社区有374亩(均为山地),种植番薯、玉米、蔬菜(个人种植,非商业)。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建立了社区家长学校和老年协会4支文体队伍,病床5张;社区医疗卫生室2个,从医人员6人。
社区内建有青少年海洋教育实验基地,设有乒乓室、渔技操作室、渔具陈列室、海洋知识阅览室、海洋生态教育室、工艺品陈列室、渔家艺术创作室、棋类室、球场等。设有能容纳100人的避灾所和能容纳60人的小宾馆和饭厅,设施齐全。
2012年初,社区根据老年人养老形式严峻这一突出问题,组织筹建了养老服务中心即东晓托老所,将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社会化服务。托老所现有用床位38个,可容纳38位老人入托生活。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全面开展集中托养、日常照料、家政服务、文体娱乐、医疗康复、法律援助等养老服务,建立老年人的“大家庭”,一定程度上先满足一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同时不断完善相应的服务制度和服务程序,促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
2015年初,我社区根据虾峙镇镇政府工作安排,组织并实施了长坑股份经济合作社“博爱家园”项目。该项目以为海岛留守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为核心,从生活基本配套设施入手,对我社原有空置房屋及老旧场所进行改建和翻新,建立“爱心超市”、“爱心菜场”、“爱心理发师”“爱心煤气供应点”等便民服务点,为村民提供便利服务。目前,河泥漕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其他3个合作社正有序的开展“博爱家园”项目的建设工作。
东晓社区(村)电话:6655555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903102 | 316000 | -- | 查看 东晓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东晓社区 |
东晓社区(村)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虾峙岛上的东部,附近海域尚有1个无人小岛,14个礁。西与灵和社区相连,南隔条帚门水道与六横元山岛相邻,北与黄石社区相邻隔虾峙门与桃花岛相邻。东面海域为洋鞍渔场。陆地面积约5.8平方千米,辖河泥漕、长坑、凉湖、对岸4个经济合作社,设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919人(户籍),1511户。党员178人,积极分子5人。五保户4户,低保户34户(共48人),结对户9户,重点扶优对象5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1170人,其中60-70周岁370人,70-80周岁655人,80周岁以上145人。有渔业公司1家,拥有各类船舶27艘,是一个纯渔社区,社区西部山顶有一座清凉阉,环山筑围墙,环境幽静,是休养佳地。社区(村)以地处虾峙最东边,早晨见日早而得名。 该社区属海岛丘陵地带。一座主山峰从西向东延伸到东端分成两叉,中隔河泥漕港,呈金鱼形。东西长约5.5千米,南北宽约1.5千米。社区境内基本上是山丘,村落在山两侧,村民在山腰、岸边筑堤建房居住。因面临外海,长期受风浪冲击,社区境沿岸无泥涂滩,海岸较陡,多沙滩。北部有双黄沙、后黄沙;东部有河泥漕沙滩;南部有大凉湖、小凉湖、对岸、横头鼓等沙滩。东临河泥漕港,港湾狭长,南北两山对峙挡住大风巨浪,是泊船避风的良好港口。在港北侧建有雷达导航台一座,是宁波北仑港进出虾峙门的巨轮导航。有公路一条横贯全境。在双王沙、后王沙一带建有石砌堤塘和固定码头、埠头,可供舶船避风、人员上下。有小型水库5座,坑道水井15只,蓄水量34,500立方米,建有4个村办自来水供水系统供村民生活用水。 东晓社区是普陀区著名渔乡(纯渔社区)之一,村民历来从事捕鱼业。年产水产品一般在万吨左右。1985年产10,422吨,最高的1978年产18,665吨。以海洋拖虾捕捞、渔运为主。新发展深水围网5组,为渔业配套渔运船29艘,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440元,超历史新高。 有林业用地5,948亩,有林地5,800亩,森林覆盖率55.1%,以黑松为主,有杉木30亩、果木4亩。耕地较少,全社区有374亩(均为山地),种植番薯、玉米、蔬菜(个人种植,非商业)。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建立了社区家长学校和老年协会4支文体队伍,病床5张;社区医疗卫生室2个,从医人员6人。 社区内建有青少年海洋教育实验基地,设有乒乓室、渔技操作室、渔具陈列室、海洋知识阅览室、海洋生态教育室、工艺品陈列室、渔家艺术创作室、棋类室、球场等。设有能容纳100人的避灾所和能容纳60人的小宾馆和饭厅,设施齐全。 2012年初,社区根据老年人养老形式严峻这一突出问题,组织筹建了养老服务中心即东晓托老所,将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社会化服务。托老所现有用床位38个,可容纳38位老人入托生活。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全面开展集中托养、日常照料、家政服务、文体娱乐、医疗康复、法律援助等养老服务,建立老年人的“大家庭”,一定程度上先满足一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同时不断完善相应的服务制度和服务程序,促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 2015年初,我社区根据虾峙镇镇政府工作安排,组织并实施了长坑股份经济合作社“博爱家园”项目。该项目以为海岛留守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为核心,从生活基本配套设施入手,对我社原有空置房屋及老旧场所进行改建和翻新,建立“爱心超市”、“爱心菜场”、“爱心理发师”“爱心煤气供应点”等便民服务点,为村民提供便利服务。目前,河泥漕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其他3个合作社正有序的开展“博爱家园”项目的建设工作。 东晓社区(村)电话:6655555 |
黄石社区 |
舟山市普陀区虾峙镇黄石社区(村)下辖黄石经济合作社,系一社区一村一经济合作社的模式,位于舟山群岛南部,距著名渔港沈家门,海天佛国普陀山12海里,处于虾峙门国际外轮航道南侧,与旅游金三角桃花岛隔海相望。全社区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399人,渔业户734户,总劳动力1427人,其中男劳动力772人,女劳动力658人。拥有各类生产作业钢质渔船78艘,村级所有的船舶修造厂、制冰厂集体企业2家。黄石社区下辖的黄石经济合作社是舟山市海岛渔村比较富裕,经济实力较强的率先奔小康的新型渔村之一。 黄石社区(村)原名乱石岙,流传的民谣“走出地无三尺平,乱石连片垒成堆,开门抬眼三条岗,渔民上落爬秃礁”是原黄石社区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但经过黄石社区广大干部群众历年来不懈的努力和艰苦奋斗已从根本上改变了黄石社区恶劣的自然环境。 黄石社区(村)电话:6656515 |
灵和社区 |
虾峙镇灵和社区位于舟山群岛东南虾峙岛上的中部,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5年6月由大岙、南岙、庙湾三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和一家海洋渔业捕捞公司组建而成,因清宣统年间在虾峙岛设灵和乡而取名。2008年5月,根据市区工作部署,将原三个行政村撤并为“虾峙镇灵和村”。附近海域尚有6个无人小岛、19个礁。东与黄石社区相连,西南隔条帚门水道与元山岛相邻,西北与栅棚社区相连,东北隔虾峙门国际航道与桃花岛相邻。陆地面积约6.57平方千米,总户数1613户,总人口5581人,有158名中-员,设一个党工会,4个党(总)支部。 社区村民历来从事海洋渔业捕捞,现投入渔业捕捞的船只106艘,有1100余名渔民从事海洋的双(单)拖网、帆涨网、灯光围网、拖虾、北太鱿钓等作业,年产值8000余万元,有100名渔民转为海洋运输业、采砂业和少量的第三产业。 在镇政府“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中,整个社区现被镇政府网格化管理划分为9格,其中南岙3格,大岙4格,庙湾2格。社区内交通方便,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我镇海水淡化厂就座落在社区内风景秀美的石棚港。 灵和社区(村)电话:6050121 |
兴港社区 |
舟山市普陀区虾峙镇兴港社区(村)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虾峙岛上的北部,附近海域尚有2个无人小岛,7个礁。北隔虾峙门国际航道与桃花岛相邻,西与晨港社区相连,南与灵和社区相连,。陆地面积约4.28平方千米,辖岙口、礁岙2个经济合作社,设5个村民小组,社区在册户数769户,其中岙口农户451户,礁岙318户。总人口2431人,其中岙口1412人,礁岙1021人,有0正式党员62人。 社区现有劳动力170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206人,占劳动力人数的33.5%,从事二、三产业的1226人,占劳动力人数的71.94%。兴港社区和晨港社区合并有渔业公司1家,即安泰渔业服务有限公司,拥有各类船舶21艘,是一个纯渔社区。社区内建有社区卫生院、渔民广场、篮球场和休闲公园等设施。社区海陆交通便捷,并有得天独厚的虾峙门国际航道。 兴港社区(村)电话:6650183 |
湖泥社区 |
虾峙镇湖泥社区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由湖泥山、东白莲、西白莲3个住人岛组成。附近海域尚有13个无人小岛、11个礁。东与虾峙西北部栅棚社区相邻,南隔港与六横岛相邻,西北为崎头洋,东北与桃花岛海域相连。陆地面积约4.31平方千米,辖3个经济合作社,户数726户,总人口2286人,有72名党员,设一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社区属丘陵地带,以3个住人岛为主体,岛、礁呈三角形散状分布。3个住人岛属内港岛屿,地势东南较平缓,西北较陡,四周都有海泥淤积,形成泥涂滩。共有海塘13条,围涂约700亩。 社区村民历来从事捕捞业,目前共有40只各类渔业船舶,其中近海船只10艘,远海渔船8艘,还有养殖面积约546亩。近几年来,部分渔民转产转业,已发展各类工程船、吸沙船22艘。社区拥有2万吨级船厂一座,港口条件好,适合发展临港产业。另外社区内山林茂密,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湖泥社区(村)电话:6658001 |
晨港村 |
晨港村位于虾峙岛西北部,2005年6月由栅棚、沙峧、枫树岙、双山四个经济合作社组建而成。辖区内有无人海岛24个,海礁24个,陆地面积约6.19平方公里。村总人口5712人,常住人口3250人,共2023户低保户17人,五保户19人,低保边缘户4人。设一个党总支,四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63名。社区有渔业、海上运输、船舶修造、采砂、海水养殖和商贸服务业等产业,其中渔业为支柱产业。社区海陆交通便捷,并有得天独厚的虾峙门国际航道,开发临港业的漫长海岸线,是现在及今后虾峙发展的聚集地。 晨港村有劳动力资源总数3515人,劳动年龄内人口3066人,外来劳动力98人。村年收入65万元,劳均收入36704.5元,人均收入12218元,户均收入35891元。社区的耕地面积是466.7亩。 晨港社区(村)电话:6050152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