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港镇垟心村位于清港镇中心地带,东、西分别与王家村,双郏塘村隔河相望,南与塘头村相连,北邻鹤新村,坦浦村。地处平原,清一塘水系穿村而过,是清港水稻,蔬菜的主产区,现有县级蔬菜基地240亩,全村水田450亩,大小企业42家,有375户,1268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021101 | 318000 | -- | 查看 垟心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下湫村 |
下湫村位于清港镇西面,东接清港村,南连上湫村,村耕地面积600亩,其中水田面积300亩,旱地面积300亩。全村共有人口2870人,1040户,共有党员63人,9个村民小组。至今为止已拥有500万上企业35家,规模下企业40家。多年来,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悉心指导下,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从事着村建设工作。村书记应云祥,村委主任高全信带领全村人民热诚邀请四方宾朋考察投资。 |
前路村 |
前路村 前路村耕地面积255.7亩,其中水田面积191亩,旱地面积64.7亩,水果面积41亩。全村人口848人,户数278户,劳动人口528人,党员26人。全村社会总产值2093万元,人均年纯收入5251元。村书记林相友,村委主任林国旺热诚邀请四方来宾考察投资。 |
盐业村 |
盐业村 盐业村耕地面积197亩,其中整地面积194亩,旱地面积3亩,水果面积168亩。全村人口702人,户数234户,劳动人口399人,党员23人。全村社会总产值16475万元,人均年纯收入9280元。村书记洪根友,村委书记金新富热诚邀请四方来宾考察投资。 |
下凡村 |
下凡村 下凡村耕地面积1202亩,其中水田面积865亩,旱地面积337亩,水果面积178亩。全村人口1971人,户数592户,劳动人口1220人,党员50人。全村社会总产值7829万元,人均年纯收入8700元。该村是水果种植专业村,主要种植甘蔗。村书记王华云,村委主任蒋祖福热诚邀请四方来宾考察投资。 |
上凡村 |
上凡村 上凡村社会总产值228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8060元。该村是水果种植专业村,主要种植甘蔗。村书记汪贤能,村委主任林桂亭热诚邀请四方来宾考察投资 |
上山村 |
上山村 上山村耕地面积240亩,其中水田面积150亩,旱地面积90亩,水果面积112亩。全村人口745人,户数232户,劳动人口465人,党员34人。全村社会总产值1122万元,人均年纯收入7170元。村书记蒋左正,村委主任赵记友热诚邀请四方来宾考察投资. |
中赵村 |
中赵村 中赵村耕地面积443.4亩,其中水田面积316亩,旱地面积127.4亩,水果面积422亩。全村人口1055人,户数323户,劳动人口627人,党员25人。全村社会总产值1372万元,人均年纯收入5664元。该村村道建设搞得比较好。村书记赵崇祖,村委主任王崇良热诚邀请四方来宾考察投资 中赵村与下湫村、前路村、盐业村、下凡村、上凡村、上山村、西林村、西岙村、朱家前村、芳斗村、樟岙村、王家村、塘头村、坦浦村、凡宏村、柏台村、徐都村、垟根村、扫帚山村、垟心村、台山村、双郏塘村、上湫村、清港村、鹤新村、后排村、礁西村、前赵村、凡海村、翻身村相邻。 |
西林村 |
西林村 西林村耕地面积76亩,其中水田面积65亩,旱地面积11亩,水果面积32亩。全村人口509人,户数168户,劳动人口311人,党员20人。全村社会总产值9125万元,人均年纯收入5028元。佛教胜地接山寺就位于西林村西面。村书记张云章,村委主任陈义平热诚邀请四方来宾考察投资 |
西岙村 |
西岙村 西岙村耕地面积88亩,其中水田面积85亩,旱地面积3亩,水果面积70亩。全村人口706人,户数219户,劳动人口433人,党员26人。全村社会总产值1724万元,人均年纯收入5300元。该村是水果种植专业村,杨梅是该村的特色产业。村书记章纪华热诚邀请四方来宾考察投资。 |
朱家前村 |
朱家前村 朱家前村耕地面积42亩,水田面积42亩,水果面积276亩。该村人口491人,户数168户,劳动人口325人,党员14人。全村社会总产值351万元,人均年纯收入3717元。村书记严才明,村委主任郑银云热诚邀请四方来宾考察投资 |
芳斗村 |
芳斗村 芳斗村耕地面积614亩,其中水田面积522亩,旱地面积92亩,水果面积638亩。全村人口1175人,户数380户,劳动人口684人,党员35人。全村社会总产值1999万元,人均年纯收入5916元。“芳斗垂钓园”就位于清芳公路侧。村书记应如江,村委主任章锦锋热诚邀请四方来宾考察投资。 |
樟岙村 |
樟岙村地处清港镇东部,大雷山南麓,南靠洋根村,西连扫帚山村,北接前赵村,三面群山环抱,杀龙坑溪水潺潺,每逢金秋季节,万棵文旦硕果累累,郁香四溢。园地景色美好,确实令人眷恋。土地土壤肥沃,山地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我村是玉环县重点文旦生产基地之一,全村共分四个自然片,2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72户,人口1638人,常住劳动力986人,耕地面积493亩,其中水田372亩,旱地121亩。水果园面积3270亩,其中文旦园地2120亩。200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6万元,人均纯收入7650元。 |
王家村 |
王家村地处清港镇中部,西邻塘头村,南接徐都村。该村耕地面积738.5 亩,其中水田面积688.5亩,旱地面积50亩,水果面积219亩。全村户数531户,人口1613人,外来人口1005人,劳动人口1026人,党员43人。全村社会总产值18248万元,人均年纯收入11476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4.8万元。王家中心菜场位于清芳公路旁。我村将以抓经济发展,抓环境整治入手,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建立村庄美、村民富、班子旺的王家村,提出十五字的目标,建立新农村、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 |
塘头村 |
清港镇塘头村地处清港镇中心辖区,东至王家村,南至徐斗村,西至烧瓦村,北至洋心村。全村土地面积403亩,分三个自然片,十四个村民小组,人口1056人,外来人口404人,人均收入10058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是个小康村。 |
坦浦村 |
坦浦村耕地面积458亩,其中水田面积445亩,旱地面积13亩,水果面积169亩。全村人口1141人,户数348户,劳动人口671人,党员35人。全村社会总产值4791万元,人均年纯收入7834元,村书记王领亨,村委主任陈春华带领全村的人民以高昂的斗志发展农村事业,热诚邀请四方来宾考察投资。 |
凡宏村 |
凡宏村位于清港镇西北部,东临双郏塘村,南接下湫村,西与苔山农场相连,北靠下凡村,共有四个自然片,3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数2332人,外来人口3000多人,是清港镇人口数众多的大村。全村耕地面积1000亩,个体企业65家,2008年度实现工农业产值47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6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7800元。 |
柏台村 |
柏台村位于清港镇东北面,东邻芳杜水库,北接小路村。该村水田面积123亩,水果面积222亩。全村人口800人,户数281户,劳动力人口472人,党员人数23人。全村社会总产值534万元,人均年纯收入5058元。该村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三十六计亭、柏树台门,村书记郑金清,村委会主任郑方明带领全村人民热诚邀请四方宾朋考察投资。 |
徐都村 |
徐都村位于清港镇东南面,北接王家村,东邻芳斗村,是清港最大一个村。该村耕地面积1268亩,其中水田面积1051亩,水果面积235亩。全村人口2448人,户数832户,劳动人口1431人,党员69人。全家大小企业60多家,年工业产值2亿多。人均年收入9261元。 徐都是浙江省五星级民主法治村,县综治示范村,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村内工业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特色农产品徐都荸荠远近闻名,享有小“西湖”之称的徐都塘风景秀丽。村书记郑子夫,村委会主任王通兆,热诚邀请四方来宾考察投资。 |
垟根村 |
垟根村地处清港镇东部,徐垟路终端,东依沙门镇,南靠楚门东西村,西连扫帚山村,北接樟岙村,三面群山环抱,风光迷人,广大村民生活在一片绿色的果园里。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山地资源丰富,是玉环县重点文旦生产基地。全村共分三大自然片,20个村民小组,625户,人口1896人,从事文旦生产的劳动力610人,文旦园地2100余亩,山林面积3800亩。2008年文旦园区总产量6000多吨,总产值1200余万元,人均收入8500多元。 垟根村凭借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入发展文旦产业,经过全村果农的努力,使垟根文旦闻名县内外,06、07年均获玉环文旦评比一等奖,07年在省农博会参展中获“优质农产品”称号,文旦生产已经成为村级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走上了具有垟根特色的文旦产业化道路。 |
扫帚山村 |
扫帚山村位清港镇东北面,东邻洋根,西接徐斗村,三面环山。该村耕地面积1293亩,其中水田880亩,旱地413亩,山林面积500亩,水果面积 1238亩。全村人口为2336人,户数725户,劳动力1579人,全村人均心入8000元。该村是水果种植专业村,是全县的长柿基地。村书记陈林德,村委会主任孙云萍带领全村人民以高昂的斗志,从事着村的建设,热恳邀请四方宾朋考察投资。 |
垟心村 |
清港镇垟心村位于清港镇中心地带,东、西分别与王家村,双郏塘村隔河相望,南与塘头村相连,北邻鹤新村,坦浦村。地处平原,清一塘水系穿村而过,是清港水稻,蔬菜的主产区,现有县级蔬菜基地240亩,全村水田450亩,大小企业42家,有375户,1268人。 |
台山村 |
台山村位于清港镇西部,紧邻乐清湾,是个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全村人口1800人,分五个自然片、13个小组。陆地面积450亩,滩涂面积2900亩。村民主要产业以养殖、种植为主。全村民营企业60多家,以生产汽摩配件为主。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将近10000元,村集体收入5万多元。本村旅游胜地有潘心元烈士陵园爱国教育基地、古塞城遗址、漩门湾生态示范区风光、世界名柚园等。 |
双郏塘村 |
双郏塘全村共有农户483户,人口1423人,其中外来人口达到了2341人,是本村人口的2倍多。改革开放以来,村工业经济持续增长,企业和各类工商个体户共110多家。多年来,村两委在上一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立足做强做大本村的主导产业,积极开拓新兴产业,努力加强体制创新,逐步推进技术革新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龙头,不断向高起点、多元化、外向型拓展。截止2008年底,村民人均收入达1.6万元。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步伐。经过几任班子的共同努力,我村卫生、绿化、治安等村容村貌得到有效的整治,村庄建设达到了城镇水平,文化、教育、卫生、医院及各项福利事业日趋完善,全村村民享有新兴医疗保险制度,老年人享有养老金,电话、有限电视、宽带网、轿车进村入户。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率先跨入小康村行列。先后被授予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十佳专业村、省亿元村、玉环县二十强村等荣誉称号。目前全村已形成了以铸造、阀门加工、塑料、建材等行业主导的产业链。 为了贯彻新精神、理清新思路、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村两套班子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已拟定出今后我村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主要是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完善村庄规划,纳入城镇城区发展规划;2)工业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3)调整产业结构,逐步走向现代化。 展望未来:宝山北路二桥的建设,城镇建设继续向北延伸,康灵路的开通,为双郏塘村二次腾飞带来契机。新一届的班子也必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为本村谋求更大更高更远发展宏伟蓝图。 |
上湫村 |
清港镇上湫村位于清港镇南面。全村共569户,1564人,劳动力1017人,党员60人。耕地面积662亩,其中水田面积375亩,旱地面积287亩,水果面积158亩。该村社会总产值36505万元,人均收入11087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6万元。 |
清港村 |
清港村东邻烧瓦村,南接上湫村,清港镇人民政府就座落在清港村。该村耕地面积143亩,其中水田面积123亩,旱地面积20亩,水果面积45亩。全村人口996人,户数320户,劳动人口550人,党员25人。全村社会总产值40309万元,人均年纯收入14610元。该村是清港镇的贸易中心,建有清港农贸市场,服装商场等。村书记吕华良,村委主任金良君带领全村人民热诚邀请四方宾朋考察投资。 |
鹤新村 |
鹤新村是原红十三军革0据地之一,清港镇中部,紧靠清一塘河。全村有5个自然片,11个村民小组,常住292户,982人,暂住480多户,1400多人。拥有耕地面积487多亩(其中水田365亩,旱地122亩),林地面积500多亩。全村大小企业50多个,农业以大棚蔬菜种植、粮食种植为主。工农业第三生产总值3.5亿元,人均年收入11000多元。全村拥有固定资产500多万元,村部办公室、会议室、综治值班室、文化中心、老年活动室。通村公路2000多米,环山路1000多米,路的硬化、标准田建设机耕路2000多米,建造公厕12座。 |
后排村 |
后排村位于清港镇南部,与楚门镇连接处,新规划清华路穿通本村中心至楚门镇,村两条水泥主道直连清华路与老泽坎公路。全村置于凌角型,四面环河以桥进出,居住集中。全村拥有660余人。其中党员40余人,60岁以上99人,设有文化中心、老年活动室,活动场地、器具齐全。外来暂住民工1000余人。本村拥有耕地210余亩,人均耕地0.3亩,是个人多地少劳力实余,耕地面积完整,很有发展前景,地理位置交通发达,人的素质良好。现有个体企业40余家 ,全村人均收入近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5万元,是四周环河在田园中环境优美之村庄。 |
礁西村 |
礁西村位于清港镇东部,原芳杜乡所在地,东与芳斗村相邻,南与翻身村相邻,西与西岙村相邻,北与西林村相邻,是原芳杜乡的中心。该村为工业、农业结合村,工业以家具、阀门、汽配主,农业以水稻、蔬菜主。全村共500户,1180人,党员34人,耕地面积450亩,山地面积100亩。年人均收入10834元,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工业年产值5000万元,农业年产值300万元。该村于2000年为县政府批准为集化中心村。随着新农村进程的不断推进,该村大力发展工农产业,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
前赵村 |
台州市市级生态村—前赵村,风景优美,山清水秀,位于清港镇东面,比邻芳斗村和九支田村,前赵村现有人口1070人,355户,共14个生产队,其中低保30人,残疾30人。另有水田330亩,旱地220亩,山林800亩,果园500亩。2008年工农业总产值683万,人均收入达7080元。 |
凡海村 |
凡海村位于清港镇西北面,与温岭市交界,南北跨度4公里,东北紧挨76省道,南面紧邻玉环县农业观光园区,西面紧靠世界名柚园,北面河流环绕,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全村分为三个自然片,24个村民小组,共1434人,485户,党员53人,从事葡萄种植的农户315户,劳动力610人,耕地面积87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250亩,葡萄园地1300多亩,2008年我村葡萄总产值达2669吨,产值达133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超万元. 自九十年代起,我村依靠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深入发展葡萄产业,经过全村果农的努力,使凡海村成为一个闻名县内外的绿色小康村,如今果园成片,生活日渐富裕。 凡海村是全县著名的葡萄专业村,果园成片、农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散发着现代气息。凡海村位于我县清港镇西北面,与温岭市交界,南北跨度4公里,东面紧挨76省道,南面紧邻玉环县农业观光园区,西面紧靠世界名柚园,北面河流环绕,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全村分三个自然片,有24个村民小组,共1390人,476户,党员42人,耕地面积870亩,葡萄园地1300多亩。2006年社会总收入8489万元,其中葡萄种植这一特色农业产业收入达662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9456元。 |
翻身村 |
翻身村位于清港镇东西,西邻王家村。本村拥有耕地面积511亩,其中水田面积382亩,旱地面积129亩,水果面积67亩,山地面积450多亩。全村人口923人,户数358户。劳动人口 539人,党员42人,该村是老革命基地。 几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治安防范,紧紧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要务,牢固树立综治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知道思想不动摇,认真按照上级综治部门的安排部署,不断深化“创安”工作,以“平安翻身”为目标,从 、防盗、防灾、防破坏、防矛盾纠纷激化等“五防”入手,加强村级综治工作站建设,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维护了全村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为全村加快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村书记陈加祥,村委主任王洪聪热情邀请四方来宾考察投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