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台州 >> 玉环市 >> 清港镇

清港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清港镇谷歌卫星地图)


清港镇简介

  清港是玉环县的北大门,先后被列为省级小康镇、省级首批新农村镇、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镇、市“一优二高”农业示范镇、市综合先进单位等。2005年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51.38亿元,农民人均收8425元。清港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工农、商贸等经济发展迅猛。工业有水暖洁具、铸造、铜球阀、家具等四大支柱产业。亿元以上产值企业增加4家;1 000万元以上产值企业66家;占地2000多亩的县科技工业园区清港开发区业已建成。农业初步形成了以文旦、葡萄、蔬菜、果蔗、花卉五大特色农业园区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格局。无公害农业建设全面启动,彬彬鸽业有限公司获得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省绿色农产品认定。以人文历史和休闲农业为依托的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农业观光园、世界名柚园、月山寺、三十六计亭、潘心元烈士陵园等景点初具规模,已纳入县级旅游网。城市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确立了建设生态型、工贸型、休闲型小城市的发展目标。迎宾公园已成为人们健身、休憩、赏景的新去处。清港大酒店、清港新客运中心、中国阀门城等一批标志性建筑不久将陆续在清港登台亮相。昂步知识经济大潮,勇立市场逐鹿前沿,清港将营造更加优越的环境,展现更加广阔的前景,显露更加雄厚的实力,向着建设繁荣、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小城市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并张开诚信的双臂,热忱欢迎中外客商前来经商、投资、旅游和考察。.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021101 318000 0576 查看 清港镇谷歌卫星地图

清港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下湫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下湫村谷歌卫星地图
前路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前路村谷歌卫星地图
盐业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盐业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凡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下凡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凡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上凡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山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上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赵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中赵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林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西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岙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西岙村谷歌卫星地图
朱家前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朱家前村谷歌卫星地图
芳斗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芳斗村谷歌卫星地图
樟岙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樟岙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家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王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塘头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塘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坦浦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坦浦村谷歌卫星地图
凡宏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凡宏村谷歌卫星地图
柏台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柏台村谷歌卫星地图
徐都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徐都村谷歌卫星地图
垟根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垟根村谷歌卫星地图
扫帚山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扫帚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垟心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垟心村谷歌卫星地图
台山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台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郏塘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双郏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湫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上湫村谷歌卫星地图
清港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清港村谷歌卫星地图
鹤新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鹤新村谷歌卫星地图
后排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后排村谷歌卫星地图
礁西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礁西村谷歌卫星地图
前赵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前赵村谷歌卫星地图
凡海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凡海村谷歌卫星地图
翻身村 ·玉环旅游·玉环特产·玉环十大特产·玉环十景·玉环名人·台州 0

----

查看 翻身村谷歌卫星地图

清港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玉城街道

   玉城街道位于玉环县域中心。东临漩门大海,与干江镇、鸡山乡隔水相望,东南接坎门街道,西南为大麦屿街道,西嵌乐清湾,北连芦浦镇,辖地面积65.92平方公里。办事处驻城关广陵路132号,下辖61个行政村、9个社区,8.6万人。   玉城街道清以前为乐清地。清雍正六年(1778)建玉环厅时,于境中筑城建厅治,俗称城里。民国元年(1912)改厅治为县治,县公署所在地改称朝珠镇,民国10年(1921)分置珠城、西青两镇,民国17年(1928),两镇并为环山镇。建国后,沿用环山镇名称。1980年1月,改称为城关镇。1992年5月,青马、沙鳝、环城3乡撤销,并入城关镇。2000年6月改为办事处。      工业经济增势迅猛   全年完成工业性投入5.474亿元,同比增2.69%,实现工业总产值154.47亿元,同比增25.48%,实现销售产值147.68亿元,产销率达95.6%;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71亿元,同比增32.24%,实现上亿元产值的企业14家,上5000万元产值的企业32家,上1000万元产值企业142家,分别比上年新增6家、9家和16家,新增规模上企业25家。全年累计实现出0货值28.29亿元,同比增52.63%。引进外资实现突破性进展,推介对外招商项目10个,协议利用外资11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31.86万美元,同比增208.09%。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完成专利授权108项,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实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5亿元;新引进中高级人才20人,人才总量为7169人。着力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机电产业功能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总投资1亿元,厂房竣工面积6.7亿平方米,新入园企业11家,新增产值7.15亿元。   农业经济巩固发展   实现农业总产值3.55亿元;依靠科技致力发展效益农业,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3万亩;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11家企业被评定为2006年农业龙头企业。抓好林业生产及森林防火,完成绿化造林1800亩,绿色屏障工程229亩,种植率、成活率分别达90%。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编制防台风预案,狠抓防灾能力普查和地质隐患点治理,筑牢农业支撑体系。积极开展动物疫情防治,促进畜禽养殖规范化、无害化。开展农业普查工作,集中普查员力量对全办事处进行逐户核实登记。   第三产业稳步提升   认真开展三产核查和商贸工作,完成三产企业及个体私营户的抽查和核查工作,新增限额以上三产企业或亿元市场6家。运用市场机制加快江岩岛、峦岩山的旅游景点开发,峦岩山开发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机电功能区的国际花园商厦和机电市场建设项目进入前期准备阶段。各类生产0、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及中介组织等发展迅猛,餐饮业持续火爆,交通运输业、传统商贸业等不断巩固壮大。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推进,切实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泰安路延伸及市民广场拆迁,上段、李家“城中村”改造,协助完成了上段李家190多户拆迁协议签订;完成了17号小区安置房桩基工程;西山、北山、南山旧村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四个“百日攻坚”活动为载体,加快建设便捷的综合性体系,环岛北路城关段全线路基回填已完成,9座桥梁已全面竣工,接线隧道即将贯通;着力推进“三线”整治,文旦大道整治接近尾声,玉陈线三合潭段、泽坎线城关段整治取得初步成效,杜绝了公路沿线“三乱现象”;积极配合做好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主体工程已结顶,配套设施正在安装;大力协助电力设施工程建设,500千伏输变电城关段已完成,220千伏港湾变进行顺利,110千伏汽摩变建设投运,协助做好了110千伏合潭变工程线路通道的政策处理工作;天开河拓浚工程进度超过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完成了3#桥梁的主体工程、河道疏浚720米,水泥搅拌桩1100根、6万立方米泥浆池一座;完成了刘家巷河、塘脚河的疏浚工作。  

坎门街道

   坎门街道办事处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港口中等城市玉环县的东 南端,陆域面积24.17平方千米,海岸线44千米,拥有大小港口10余个,辖12个社区、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6.9万人,外来人口5.2万人。坎门是全国人口密度很高的乡镇之一,也是方言最多的乡镇之一,闽南话、温州话、太平话,甚至兴化话、福州话都在坎门共用。 改革开放以来,坎门人民把闯大海的干劲化为建设美好家园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股份合作灵活、高效的机制优势,工、渔、贸多业并举,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该街道连续两届名列浙江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前茅,成为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100强、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先进乡镇、省级卫生镇,是全省著名的“鱼粉之乡”、“虾仁之乡”。2007年,实现工渔业总产值154亿元,财政总收入4.81亿元,人均年纯收入11762元。      工业经济坚持发展与提高并举方针,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为动力,科技为中心,创新为重点,形成了以非公企业经济为主体,汽摩配件、五金机械、家用电器、水产食品、鱼粉饲料、生物化工等六大支柱行业为龙头的工业体系。全街道有工业企业1300多家,产值 上1000万元企业142家,上5000万元企业35家,上亿企业12家。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5亿元。渔业经济坚持走生产现代化、结构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路子,形成了生产、运输、销售、加工成一线,远洋捕捞和水产品精深加工相衔接的产业格局。以甲壳素及其衍生物为重心的海洋化工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海”字文章的重要部分。全办事处有钢质渔轮200多艘,大型水产品交易市场1个,2007年实现渔业总产值8.89亿元。第三产业依托海洋优势,注重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以后沙滨海度假区为中心,坎门港、大鹿岛、南排山、外黄门为外弦的海岛旅游业。 坎门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独具特色,随着“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建设的推进,海洋文化显蓬勃发展之势。勤劳、智慧、勇敢、豪放的坎门人民,决心在办事处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创造条件抓发展,优化环境求发展,加强党建促发展”的要求,以创建“平安坎门”为载体,紧扣重点项目推进年和狠抓落实年这两条主线,全力实施“经济强镇”、“规划立镇”、“文明建镇”、“科技 兴镇”、“依法治镇”五大战略,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把坎门建设成为二十一世纪新型滨海强镇。   坎门街道办事处下辖12个社区:   红旗社区、灯塔社区、振兴社区、海城社区、坎中社区、胡沙头社区、后沙社区、海港社区、坎门社区、应-区、里澳社区、东沙社区   6个行政村:   水龙村、双龙村、双丰村、花岩礁村、东安村、黄门村  

大麦屿街道

    大麦屿街道位于玉环县西南部,濒临国家二类口岸——大麦屿天然深水良港。全区陆域面积70.93平方公里,人口5.37万,下辖6个社区、48个行政村。开发区建于1992年6月,1993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建区以来,开发区人在“港为城用、城以港兴”思路的指引下,锐意开拓,奋发进取,实现了港口开发、招商引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近年来大麦屿街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并相继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民政“全优”乡镇、省级科技星火示范镇、省级“东海文化明珠”集镇、省级卫生城镇、市级教育明星乡镇。   -   区域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大麦屿街道形成了现代炊具、工业缝纫机、眼镜配件和船舶制造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开发区的大部分企业都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一条龙服务的生产流水线和销售服务网络,这些企业正逐渐向现代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目前,全区拥有产值上千万元企业38家,上亿元企业5家。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67.01%。龙头企业中捷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先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苏泊尔压力锅和不粘锅还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和质量免检产品。招商引资形势喜人,实际利用外资1886万美元,引进多家大吨位船舶制造企业,成功修造5000吨级散装货轮。港口物流业发展迅速,大麦屿港年吞吐量突破400万吨大关。眼镜配件制造业结构继续优化,部分配件生产厂家逐步转向整镜生产,眼镜行业协会作用显著,“中国眼镜配件生产基地”称号正在积极申请之中。   -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效益农业有新起色,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化的生产方式不断凸现。大麦屿街道拥有各类养殖、种植大户数十户,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业科技进一步得到推广利用,大力开展“种子工程”和调整林木品种结构,不断实施品牌战略,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数十项农业科技项目、无公害产品、名优农产品通过各级认证。同时,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对区内河道进行清淤整治,对山塘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使全区一线海塘均达十年一遇以上标准。   -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效益农业有新起色,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化的生产方式不断凸现。全区拥有各类养殖、种植大户数十户,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业科技进一步得到推广利用,大力开展“种子工程”和调整林木品种结构,不断实施品牌战略,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数十项农业科技项目、无公害产品、名优农产品通过各级认证。同时,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对区内河道进行清淤整治,对山塘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使全区一线海塘均达十年一遇以上标准。  

清港镇

  清港是玉环县的北大门,先后被列为省级小康镇、省级首批新农村镇、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镇、市“一优二高”农业示范镇、市综合先进单位等。2005年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51.38亿元,农民人均收8425元。清港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工农、商贸等经济发展迅猛。工业有水暖洁具、铸造、铜球阀、家具等四大支柱产业。亿元以上产值企业增加4家;1 000万元以上产值企业66家;占地2000多亩的县科技工业园区清港开发区业已建成。农业初步形成了以文旦、葡萄、蔬菜、果蔗、花卉五大特色农业园区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格局。无公害农业建设全面启动,彬彬鸽业有限公司获得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省绿色农产品认定。以人文历史和休闲农业为依托的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农业观光园、世界名柚园、月山寺、三十六计亭、潘心元烈士陵园等景点初具规模,已纳入县级旅游网。城市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确立了建设生态型、工贸型、休闲型小城市的发展目标。迎宾公园已成为人们健身、休憩、赏景的新去处。清港大酒店、清港新客运中心、中国阀门城等一批标志性建筑不久将陆续在清港登台亮相。昂步知识经济大潮,勇立市场逐鹿前沿,清港将营造更加优越的环境,展现更加广阔的前景,显露更加雄厚的实力,向着建设繁荣、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小城市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并张开诚信的双臂,热忱欢迎中外客商前来经商、投资、旅游和考察。.  

楚门镇

  【概况】   楚门镇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位于玉环县北部、楚门半岛中心地带,北接温岭市,南接漩门湾,西濒乐清湾,是全国著名的文旦之乡、省级卫生镇和省级文明镇示范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省教育强镇、台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镇,也是玉环唯一的省域中心镇。全镇陆地面积3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980亩,基本为-原地区,建成区面积6.8平方公里。下辖行政村28个,居委会9个,人口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3.1万人。   楚门镇历史悠久,早于明洪武20年(1387)年就已设置楚门御倭水军千户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楚门文化底蕴深厚,从宋代戴明于1175年创建皆山书院,到现代涌现的著名作家叶文玲、叶鹏兄妹等,无不显示出文化古镇蓬勃的人文魅力。楚门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日照充足;陆路交通至台州市区、机场、甬台温高速公路仅40余公里,海上高速客轮至温州仅需70分钟,是玉环本岛陆上通道的必经之地,也是港北各镇乡的交通枢纽。   近几年,楚门的经济实力全面增强。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7.83亿元,比2003年增长28.5%;财政总收入2.3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370万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23.4%和7.3%。   【工业经济发展喜人】   工业产值持续增长,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6.89亿元,同比增长28.7%;实现销售产值55.25亿元,产销率达97.1%;规模企业发展迅猛,工业产值上千万企业达84家,比2003年增加11家,其中产值超五千万企业达27家,上亿企业达8家,分别比2003年增加8家和2家。同时,千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实现工业产值近42.22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74%。机械阀门和家具二大支柱行业继续保持强劲增势,分别实现工业产值45.5亿元和5.6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30.6%和70.3%,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9.8%;对外贸易再创新高,完成出0货值24.86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39.7%,居全县首位,全镇的县前20家重点出口企业和创汇企业数不断增多,分别达到10家和68家;科技投入加大,全年工业性投入达3.36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3项,专利授权65项。产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新竣工厂房面积12.86万m2,新增产值5.5亿元。.  

干江镇

  干江镇位于楚门半岛最南端,距县城13.5公里,东濒东海,南与鸡山乡隔海相望,西临漩门湾,北接龙溪乡,全镇总面积29.37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总人口23000人,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6.4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15.7万元,同比增长31%;农(渔)民人均纯收入5032元,同比增长8%。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工业经济稳中有升】   经济总量增长较快,2004年我镇实现工业总值5.3亿元,完成考核指标的112%;完成工业性投入1105万元;实现出0货值4134万元;外贸自营出口91万美元,完成考核指标的118.3%。规模企业达到89家,其中上千万元企业有5家,上5000万元企业1家。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县五金电镀工业产业功能区建设,功能区内电力、道路、自来水等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科技工作得到加强,完成省级项目申报1项,县级项目申报2项,专利授权6项。  【农(渔)业经济得到优化】   本届党委、政府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来抓,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努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局面。200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4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相继实施了万亩低产田改造工程、栈台渔港续建工程等一批农(渔)业基础设施工程。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以盘菜、葡萄为重点的效益农业发展较快,建成甸山头无公害蔬菜基地500亩,全镇钢架大棚葡萄累计达到650亩,“干-”系列盘菜先后两次获得省优质农产品金奖,葡萄产品并被评为省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另外,还认真开展县农产品产地编码试点工作,0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全年报废渔船12艘,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完成造林1700亩。第三产业健康发展。依托下栈头、下礁门、白马岙等码头发展货运、仓储业,为部分渔民的转产转业创造了条件。另外,以干江综合贸易市场为辐射中心的商贸业也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对经济总量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村镇建设稳步推进】  根据干江镇镇村建设总体规划,对小屿门等重点区块的规划进了适当调整。加强土地管理工作,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制止违法用地、违章建筑现象。加大土地整理开发力度,实施了垟岭村旧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沙门镇

  沙门镇位于浙江省玉环县东北部,东南濒海,南连龙溪、干江,西接楚门镇,北界温岭市。辖区总面积38.91平方公里,总人口2.39万,下辖23个村,拥有千年古樟、银杏等名树古木,有一座小(一)型水库以及国家二级群众渔港——灵门渔港。2004年,沙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03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712亿元,农业产值2.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87万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5038元。   近年来,沙门镇在加快五门工业功能区开发建设步伐,以蓬勃的姿态紧随时代潮流,正日益成为有识之士投资的热土和发展宝地。位于沙门镇的五门工业功能区成立于2003年,总规划用地面积10000多亩,一期规划用地3000多亩。功能区北接76省道复线,已规划的台州高速公路也穿境而过,具有交通便捷、地价低廉、发展空间大、区位优势明显等特点。功能区以科学化规划、公司化运作、产业化开发、社会化服务为原则,实行基础先行、适度负债、超前投入、出让土地、滚动开发的发展模式。区内实行“五通一平”,形成以阀门水暖、汽摩配、家具等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功能区。2005年,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开发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区内的110KV变电所已进入施工阶段,可较好地满足落户企业的电力需求。落户企业的各项手续报批工作也由功能区工作人员全程协助办理,实行“一条龙”服务,开辟“绿色通道”。2005年底,已有200多家企业报名要求落户区内,通过筛选首批安排了玉环县中通机械厂等20多家企业落户。   在发展农渔业经济上,沙门镇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五门海珍品养殖已成为一大特色农业产业,五门牌梭子蟹乃是沙门镇养殖中精品的精品,也是沙门镇近年来精心培植的一个绿色产品,目前已逐渐走上产业化的开发路子。该产品曾被省命名为“浙江省水产精品”、“浙江省优质绿色农产品”等荣誉称号。优质稻米等一些农产品的培育,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在县内外享有一定盛誉。现全镇已建成了五门海珍品养殖示范园区、立新塘无公害优质米基地、五门无公害蔬菜基地、双斗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路上长柿、杨梅基地、大岙里玉橙和玉环柚等特色农产品基地。.  

芦浦镇

  芦浦镇日前在乐清湾网箱养殖基地建立“蓝色工程”海上党支部,近百户网箱养殖户组成4个组分别由1名党员负责联系。该党支部的建立,使来自邻县温岭及本县城关、沙门、清港、芦浦等地的党员能够在海上过正常的组织生活。同时规范网箱养殖有序竞争,相互传播科技、提供市场信息,实现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使养殖业蓬勃发展。并增强了凝聚力,在防台救灾中心及时组织疏散、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发挥领导核心、骨干作用。  面对挑战,该县以芦浦现有医包企业为基础,利用该镇荒芜土地,规划建成3000余亩医药包装工业园区。该园区自2001年9月动工以来至今年9月,现已投入资金1.8亿元,开发面积已达930亩,入园企业19家,申请入园企业30多家,今年入园企业产值可达2亿多元。一个国家级医包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   园区的建设,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外地企业入园。温州一家纸箱厂落户园内,投资1500万元,今年4月动工,8月便投入生产,年产值达3000万元。该镇以园区建设为龙头,工业生产快速发展,1至8月,产值、税收均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0%。规模企业产值已占总量的33%。该县医包基地逐渐打响品牌,在上海全国医包产业说明会等全国性产品展销会、推介会上,产品-。.  

龙溪镇

  2013年,撤销龙溪乡建制,设立龙溪镇。   龙溪乡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楚门半岛南端,面临浩瀚东海,由原龙岩、密溪两乡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下辖20个行政村,陆地面积28.5平方公里,人口约1.8万,地形为群山环田半边开、五山一水四分田,境内山青水秀,风光旖旅,当地民风纯朴,民心求进,民富业强。   龙溪自古以来山海资源丰富,水果种植和海涂养殖是两大传统产业。名果玉环文旦的首植地山外张出产的文旦以果品味美色纯而闻名,全乡的杨梅、长柿、广柑量多质优也颇具优势。梅岙的蛏苗早年就已远销外省各地,泥螺、扇贝养殖也一直有相当规模。   改革开放后,勤劳智慧的龙溪人民走出了靠天吃饭的历史,从小打小闹的家庭作坊起步,努力发展以小五金为主的加工工业,逐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完成了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原始积累。进入90年代中期,龙溪的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农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1.3亿元,完成财政收入40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18元。   目前,工业已形成阀门、五金为主导产业,县阀门工业区为再发展平台的格局,将继续增大科技投入增强发展后劲;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促进各项社会事业进步营造良好投资软硬双环境。农业则把重点放在山海资源的深入开发上,走产业化、集约化之路,继续发挥“两水”优势,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东方的太阳冉冉升起,龙溪的明天更加璀灿明丽。乡党委、政府偕全乡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宾朋和有识之士前来商务考察,投资兴业,共创辉煌。.  

鸡山乡

  【概况】    鸡山乡位于玉环岛东面海洋中,由鸡山、洋屿、披山、大鹿等20余个岛屿组成,东、南为大海,西与珠港镇隔海相望,北与干江镇遥遥相对,距县城水陆兼程约14千米,鸡山乡辖区陆地面积8.81平方公里,海域1000多平方公里,靠近披山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全乡所辖6个行政村,总户数2609,总人口数为7464,总劳力3711,其中捕捞劳力1084人。全乡渔船总数170只,其中钢质渔船61只,所从事的捕捞作业有帆式张网、流动张网、单拖、双拖、拖虾等。   【渔工业经济】    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328.8万元,其中渔业产值6762.2万元,工业产值202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15.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20元。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结合鸡山实际,实施“思想发动,政策促动,项目带动,整体拉动”的渔民转产转业工作方针。   作为纯渔业乡,我们始终把发展渔业经济放在首位,着力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抓好渔民转产转业工作。加大对渔业结构调整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扶持渔业结构调整项目开发的扶持政策,具体包括养殖、加工、捕捞、科技等7方面的政策扶持,引导渔民开展结构调整。重点抓了一批项目。浙江中鹿岛海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的省级深水网乡养殖基地项目,规划的126只网乡制作完成,已在养殖海域安装完毕,准备投入试养。洋屿水产养殖场被确定为2004年度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开展舌鳎高位池养殖技术开发。鼓励渔民到国外从事捕捞作业,今年有11位渔民在缅甸生产,每年向缅甸输出价值300多万元的网具,解决了一批渔区劳力出路。.  

海山乡

  海山乡位于乐清湾中心,全乡由茅埏、横床、茅坦、大青、小青等九个岛屿组成,所辖区域面积81.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3平方公里,浅海面积47.5平方公里,滩涂面积25.44平方公里,分别占辖区的9%和32.5%和58.5%。下辖9个行政村,总人口7000余人,是玉环县海水养殖的重要乡镇之一。2004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2.667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467亿元,工业产值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78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   海山乡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浅海滩涂资源丰富,以海水养殖业为主的特色产业优势明显,拥有可养殖浅海滩涂面积3.2万。亩,已开发利用2.3万亩,全乡基本形成了以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的一乡一业一岛一品产业格局,建有贝、藻、虾、蟹、网箱等八大养殖基地。水产品精深加工渐具雏形,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今年新创建远海、鑫海两家水产品有限公司,小青岛水产加工基地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海良水产食品进驻加工基地并开工,重点开发以紫菜、礁膜为主的藻类精加工。大青紫菜加工实行生产线操作,规模不断拓展,礁膜人工栽培和育苗技术已列入省科技厅项目,并获突破,现已推广养殖100亩。新注册“宏大牌”、“玉绿牌”水产品家产品商标2个,鲜活水产品组合型小包装走俏市场。建有14家综合育苗场,育苗场水体达到40000立方,被台州市列为重点水产育苗基地。同时着力引进贝类加工企业,大力发展贝类养殖,努力形成“二贝一藻”产业格局。工业主要有鱼粉、纺织机械配件两大行业。水果种植则以文旦、长柿为主。海岛环境近年得到极大的改善。环岛路硬化已经完成,其亮化、绿化、硬化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各项重大工程进展顺利,海岛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茅埏岛供水工程进入前期实施阶段,海底电缆全面更新,校网合并步伐不断加快,新建五亩田水库,西方庵水库除险加固也已竣工。全乡共7000米长的海塘线是海岛人民的生命线,其中东塘西塘共有3200米的海塘线均按20年一遇标准修建。   海山风光秀丽,岛群星罗棋布,退潮为江涨潮为海,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建于1975年的海山潮汐电站是全国最早的双向潮汐电站,至今仍发挥着发电、科研作用。建于大青岛的乐清湾海上游击根据地纪念馆史刻浙中南革命事业艰辛历程。纪念馆成为革命老前辈回眸斗争、青少年瞻仰先辈的爱国教育场所,于今年被命名为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岛民风淳朴,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仍保留着路不拾遗之遗风,“科教兴乡”意识深入人心。有线电视、广播线路改造全面启动,群众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卫生改厕工程逐步推进,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清港镇特产大全




清港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