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坦村,距乡镇府1.5公里,有自然村3个,生产队7个,户数162户,人口576人。耕地面积有44亩,山林面积2308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121220 | 323000 | -- | 查看 下坦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黄山砻村 |
黄山砻村行政村以驻地黄山垄自然村得名。原为黄山垄大队,1983年改称黄山砻村。历属石溪乡,距乡政府驻地3.7公里。东邻国垟村,南邻石溪村,西、北两面邻船寮镇。常住人口189人,面积2.70平方公里。辖黄山砻、陈山头、门前垟、黄九、叶窟、黄炮头、龙头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
张山村 |
张山村,距乡镇府9公里,有自然村4个,生产队9个,户数205户,人口728。耕地面积有458亩,山林面积1948亩。 |
国垟村 |
国垟村,距乡镇府4公里,有自然村8个,生产队13个,户数267户,人口953人。耕地面积有477亩,山林面积4033亩。 |
下坦村 |
下坦村,距乡镇府1.5公里,有自然村3个,生产队7个,户数162户,人口576人。耕地面积有44亩,山林面积2308亩。 |
溪口村 |
溪口村是石溪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县城西北面,紧靠县城,330国道经过溪口村,距县城7公里。溪口村依山傍水,大溪与小溪汇合于溪口村,水陆交通便捷。溪口村有自然村7个,生产队15个,户数381户,人口1307人。耕地面积有287.4亩,山林面积4088亩,溪口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以及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相继创办了石雕工艺厂4个,砖厂1个,混凝土构件厂1个。1998年,在原有石雕厂的基础上,成立浙南雕塑市场。先后引进了远大建材厂、铜制品工艺厂、红光酿酒厂。 |
吴山村 |
吴山村位于青田县城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辖4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305户,总人口1058人,耕地面积400多亩,山林面积5000多亩。全村是一个纯农业经济村,农民以务农为主,民风纯朴,主要有稻谷、西瓜、杨梅、蓝莓等作物。吴山村是青田县革命老区。丽水到温州的古道也经过吴山村,村境内生态环境优越,有林茂山俊的高山峡谷,有特色的田园风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村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吴山村的村容村貌有了一定的改观,完成了康庄工程、停车场、一事一议工程等项目建设。 |
金泉村 |
青田县石溪乡金泉村地处瓯江石溪坑沿岸,村庄海拔285米的山区,共有178户618人,土地总面积7326亩,林地面积6848亩,全村仍然是一个纯农业经济村,农民依旧以务农为主,人均纯收入4810元。村内有名胜古迹石柱洞,又称石笋洞,圆形,直柱100米,屹立在山间,东有清水之泉,绿衣之林,蒲装空间花味之香;北有壁立高峰;西有奇峰怪石,怪石下面与石柱联合处生有一个神仙洞,洞底40余平方,建有一个佛殿,香火旺盛。境内生态环境优越,全乡50%以上的古树名木分布在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生态村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
石溪村 |
石溪村位于青田县城西北面,紧靠县城,距县城8公里,是县城居民菜篮子基地之一。石溪村现共有300余户1000余人,土地总面积5806亩,林地面积5279亩。 石溪村交通方便,地理、气候、环境优越。石溪村是传统的蔬菜生产基地,主要种植大棚苦蔴和芋艿等。苦蔴书名为苦麦菜,清凉、解毒、口感好,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我村近邻县城,种植苦蔴成为菜农的主要收入,而且苦蔴一年四季都可种植。我村种植大棚蔬菜(主要是苦蔴)也受到上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对种植规模大的农户给予资金补助。苦蔴种植给石溪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它使菜农们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路。据统计,2009年石溪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898元。石溪村的苦蔴被人誉为“摇钱树”,真是名不虚传啊! 石溪村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华侨村,全村有近五六百人现已走出国门,步入海外十几个国家,其中尤以西班牙、意大利、法属圭亚那居多。他们在国外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事业有成却不忘家乡。郭玉桓、郭胜华父子就是这些华侨中的杰出代表。他们鼎力支持家乡建设,石溪乡中心学校校园改造、石溪幼儿园的新组建、村委办公大楼的建造,他们都慷慨解囊。 石溪村在道路硬化、亮化和绿化“三化工程”,投入50万元,对全村路面进行了水泥硬化,在全村主要道路设置了路灯,实现道路亮化,为村民更好的生产、生活改善条件,在此基础上,准备再次投入10万元,对拆旧新建地段和主要道路两侧规划设计花坛,凉亭等,进行绿化。 石溪村十分重视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在绿化全村为村民提供一个舒适环境的同时,不忘清洁卫生,在空闲地段摆设垃圾箱20余只,落实专职清洁员,做到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并实现区域集中处理,同时制订了村民卫生公约,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卫生意识。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