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湾村距张村乡人民政府驻地13公里,海拔高度680米,分松柏湾、金山头二个自然村。2012年底在册农户78户,在册人口224人,其中外出劳动力有98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04亩,林地面积2148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为7085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50.49万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126204 | 323000 | -- | 查看 松柏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上吴坑村 |
上吴坑村坐落于张村乡西北方向,距张村乡政府约10公里,海拔高800多米,东面是本乡澄湖村、山丘村,南和本乡吴坑村比邻,西和贤良镇交界,北部属景宁县秋炉乡管辖。上吴坑村现有55户,171人,耕地78亩,林地1400亩;2010年开通康庄公路,2012才建有村委会办公场所,农民饮用水工程正在建设中;因为立地条件差,大多村民都外出到庆元县城、丽水市区、宁波等地务工经商,已经有部分村民在外买房买车安置下来,现在长年在村还有21人,都是老年人,主要种点稻谷蔬菜自己食用,个别家庭种植高山尖椒增加收入。 |
后溪村 |
张村乡后溪村位于庆元县张村乡偏远地区,距庆元县城58公里,离张村乡政府10.5公里,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8户494人,耕地面积198亩,林地面积6993亩,劳动力307人,后溪村是庆元最美古村落之一村,西管岚俯瞰后溪之远景,于一幅绝美而天然的田园画卷:夕阳炫照,层层梯田与弯弯小溪,泛出粼粼波光;暮霭笼罩,炊烟袅袅,古村落在真武山半山腰若隐若现。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水稻的种植和香菇的生产。村里的大多数青壮年以外出务工为主,这同时也是很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2008年后溪村实施康庄工程建设,水泥路面通到家门口,村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后溪村水利资源丰富,在乡党委政府坚持“两依法、两维护”的原则下做好后溪电站水电开发工作。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6533元。近几年来后溪村随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逐年增加,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后溪村在张村乡党委、政府提出的“固基础,建和谐,重技能,强服务,促发展,上台阶”的工作思路下,立足于后溪村实际,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强化项目建设促经济发展。 |
库山村 |
库山村是庆元县八个少数民族村之一,位于庆景公路沿线,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共112户,271人;耕地面积162亩;林地面积1063亩;劳动力174人,其中家庭劳动力109人,2011年人均收入为7358元,香菇和吊瓜生产为当前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库山村两委班子成员素质高,团结民主,廉洁勤政,求真务实,热心服务,领导能力强,得到群众一致好评和信任,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经济发展、普法活动等各方面成立相应组织,建立健全相应制度,有力地推进各项工作综合发展。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议事制度、财务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每季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提高村民的民主参政意识。加强党员干部学习,不断提-部素质,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全面发展。在上级有关单位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库山村近年来开通了有线电视;建设了自来水和防火消防工程;建设了村级办公楼、图书室、村民活动场所以及垃圾焚烧池等;全村主要村道得到了硬化,村主干道安装了13盏路灯;2008年修复建设被8号超强台风“桑美”摧毁的防洪堤,建立了15万袋以上规模的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2012年整村实施立面改造,村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库山村因工作成绩突出,曾多次获得县级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
岙头村 |
岙头村坐落于庆景公路沿线,沿南阳溪而建,毗邻库山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28户403人口,耕地面积249亩,林地面积2456亩,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037元。经过美丽乡村、村庄整治工程后,现村庄内已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防洪提修建工程及新建公厕项目已顺利竣工,并修建了沤肥房进行垃圾集中处理。一、自然条件: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二、交通条件:位于庆景公路沿线,生活便利;三、经济条件:开发扶持的产业较多,建有速生香榧基地、西瓜基地、百合基地等,收入来源丰富;四、人文条件:村民勤劳致富,乡风淳朴,都能安居乐业;拥有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可待于旅游开发;五、干部队伍条件:村两委团结一致,战斗力强,荣获乡级“好搭档”称号。 |
田头村 |
田头村位于庆元县张村乡南阳溪沿线,离乡所在地1公里,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3户299人,总耕地面积170亩,其中水田面积1678亩,主要种植水稻,2012年人均收入为8067元。主要通过发展食用菌、锥栗、山地西瓜等产业来提高农民收入,2006年8月受地质灾害及受“桑美”特大台风影响严重,全村已部分村民实施自愿搬迁计划,现部分农户以搬迁到庆元县同济新村、同德新村。留守农户2009年,通过旧村改造,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前后召开了连续45次会议,形成了“统一规划、统一抽签、统一拆房、统一建房、统一贷款、统一保险”的“六统一”危旧房改造程序,使得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
张村村 |
张村村是张村乡人民政府驻地,分张村、大岩坑、道堂基三个自然村。全村共有278户,共786人,其中外出劳动力有611人。全村有耕地面积361亩,林地面积9111亩,是地质灾害重灾区,后山滑坡体19万立方米,是省、市挂牌的A类地质灾害隐患点。2011年人均纯收入为574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766.46万元。一、支柱主业发展和闪源开发情况:以示范园区、示范户培育为抓手,建立锥栗园区和示范户;发动和鼓励村民以散种为主的方式,发展毛竹业;发展特色种植业,扩大特有品质的山地西瓜种植规模;运用套用、散种等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搞好特色中药材、香榧等新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培养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动员发动以妇女为主的农村闲余村民参与来料加工,来料加工产业初具规模。二、工作目标和项目:着眼生产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增收,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典型,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全体村民素质;加强村庄整治,保持村容整洁,改善人居环境;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克服村外出人口多、管理上带来的重重困难,将计划生育工作做好;根据庆元县水利局设计的疏浚方案实施南阳溪张村段河道疏浚工程,并按设计完成所有疏浚工程任务;完善公共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南阳村 |
张村乡南阳村位于庆元县张村乡公路沿线,距乡政府3公里。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辖坑头、上堂、南阳三个自然村,总人口319户907人,是张村乡最大的行政村,总耕地面积715亩,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香菇、黑木耳为主要经济支柱,是我乡香菇标准化生产和黑木耳规模最大的行政村,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主要发展高山蔬菜等产业来提高农民收入,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55元。林地面积12678亩。面积、人口等均居全乡第一,是张村乡可持续利用山地资源开发最丰富的行政村之一。2011年村两委干部按照乡党委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完成一、二期防洪堤建设,拟建大型公厕两座,村内道路扩建及硬化。村中有范氏祠堂、南阳大坟等被列为文物保护。从高处看,南阳村形如一弯月亮,非常美丽。 |
联合村 |
联合村位于张村乡西北面,与丰滩洋村、南阳村等为邻。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69户,总人口418人,耕地面积265余亩。交通便利,村里道路基本完成路面硬化。群众收入以农副业和庭院种养业为主,人均纯收入5106余元,虽发展相对滞后,但民风纯朴,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潜力和空间大,是我乡重点扶持村。 |
东川村 |
东川村是张村乡境内地势最为平坦的行政村,位于庆景公路旁,距庆元县城55公里,海拔570米,全村行政面积1200平方千米,是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八角殿的所在地。依山傍水,由南阳溪一分为二,山环水抱,地形奇特,与溪畔的平地、山体和东川村及岙后村形成了一个连环太极的图案,而八角殿正处其间,从高处观之,景观令人称绝,深感古人之智慧。 近年来,东川村以建设“太极山水、烟雨南阳”美丽东川的旅游示范村为目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发项目、环保项目落实,投入数千万元,用于房屋整修、改厕、村庄沿线整治、污水处理、特色景观打造等。 |
吴坑村 |
吴坑村位于张村乡北部偏西方向,海拔740多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温度19.5度,年降雨量1780.6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3至9月份,高温季节主要在6至8月份,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与澄湖村交界,南与东川村、西与西管岚、北与第五坑村上吴坑村比邻;吴坑村有8个村民小组,215户578人,下有黄垓洋、银掌岗、岚下等自然村,银掌岗自然村和岚下村自然村已经消失,黄垓洋村现在也无人居住。吴坑村村因子女上学,外出务工经商等原因,在村长期居住村民102人,在村村民主要收入有做食用菌类香菇木耳,栽培坚果类板粟、锥粟、香榧,种植高山辣椒;吴坑村南宋开始就有人居住,地理环境优美,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养生养老。 |
西管岚村 |
西管岚村地处张村乡高山地区,村民小组2个,全村共84户230人,其是个一个外出人口较多的村,耕地面积90亩,山林面积2170亩,2012年人均收入6355元。村两委干部紧紧围绕乡党委提出的“固基础、建和谐、重技能、强服务、促发展、上台阶”的发展思想性路,按“一菌、一果、一药、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适时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实际,引导农户走特色农业,高效种植业,全村发展锥栗300多亩、毛竹8亩、吊瓜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康庄工程建设项目已完成,给全村农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带来了便利。 |
第五坑村 |
第五坑村与景宁县的秋炉乡交界,与合湖乡的黄土洋村毗邻,位金元电站下游,村民小组2个,户数50户135人口的小村,其中在家人口只有12人,外出人口123个,耕地面积85亩,山林面积2403亩,2012年人均收入6537元。第五坑村是张村乡至今未通公路的行政村之一,在家农户生产的食用菌原材料主要依靠肩挑背扛,使得食用菌生产成本较高,从而制约了农民经济发展。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村两委班子成员素质高,团结民主,廉洁勤政,求真务实,热心服务,建了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解决了全村农民喝水难的问题。全村农户正积极筹措资金准备立项上竹林便道建设项目,让全村农民群众享受通路带来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的期盼之情。 |
澄湖村 |
澄湖村地处高山小盆地,海拔800米,距离乡政府所在地7.5公里,在册户籍人口311人,107户,计4个村民小组,其中外出人口243人;耕地面积132亩,林地面积1676亩;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6949元;近年来,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澄湖村先后完成了康庄公路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村尾廊桥修缮、村内电网改造、村庄整治、防洪堤建设等项目,村貌有了极大的改观。 |
山丘村 |
山丘村位于张村乡高山地区,距县城58公里,交通不便。全村有113户286人,党员10名(女党员1名),耕地面积174亩、林地面积1957亩。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5064元。主要种植水稻,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村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区域生态平衡,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种植,发展经济,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同步目标。高山蔬菜和吊瓜生产为当前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上级有关单位和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山丘村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和防火消防工程;通村康庄公路也将于今年完工,村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民主,廉洁勤政,求真务实,热心服务,得到群众一致好评和信任,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经济发展、普法活动等各方面成立相应组织,建立健全相应制度,有力地推进各项工作综合发展。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议事制度、财务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加强党员干部学习,不断提-部素质,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全面发展。 |
高阳村 |
高阳村位于张村乡东南面,山林覆盖率达100%,拥有丰富的毛竹、杉松木、锥栗等山林资源,村子四面环山,风光秀丽,村庄周围绿树成荫,是张村乡可利用资源最丰富的行政村。2012年底全村共有在册农户59户,153人口。离乡政府驻地6.5公里,在2010年底实现张伯坑到高阳的康庄公路道路硬化。全村拥有山地面积3793亩,耕地面积123亩,是张村乡预防小流域自然灾害的重点村,2012年人均经济收入6445元,主要经济来源是粮食、林业收入、锥栗和吊瓜收入。以示范园区抓手,建立锥栗园区建设,以毛竹示范园区和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展毛竹产业,同时发展特色种植业,扩大锥栗、吊瓜产业的种植规模。2011年,大力发展香榧产业,共种植香榧4255棵,实现种植面积230多亩,今年继续扩大种植力度,引进2+6香榧苗木300余株,有力的调整了香榧的层次和结构。 |
金丝岱村 |
金丝岱村是张村乡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海拔800多米,与合湖乡久住洋村、黄土洋村毗邻。离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2012年共有农户110户,在册人口322人,其中外出人口250人。在村两委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在2006年开始实施康庄工程,2008年底一条崭新的水泥路直通村中央,解决了道路的制约的瓶颈问题,有力的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和产业的全面发展。全村有耕地面积59亩,林地面积2580亩,是地质灾害重灾区,里塆山体滑坡是市、县挂牌的B类地质灾害隐患点。2012年人均纯收入为6419元,主要通过发展食用菌、锥栗、毛竹、高山蔬菜等产业来提高农民收入。 |
蔡川村 |
蔡川村距张村乡人民政府驻地18公里,海拔高度820米。2014年底在册农户121户,在册人口307人,其中外出劳动力有271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57亩,林地面积2819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为811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49万元。 1、为美化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做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2、以示范园区、示范户培育为抓手,加强对毛竹园区的扶肓。并对毛竹园区道路进行修建; 3、发动和鼓励村民以散种为主的方式,发展毛竹产业; 4、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扩大高山蔬菜——红椒的种植规模; 5、运用套种、散种等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搞好吊瓜、速生香榧等新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1、着眼生产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增收,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收入; 2、以和谐张村建设为载体,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3、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克服外出人口多、管理上带来的重重困难,将计划生育工作做好; 4、完善公共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加强村庄整治,保持村容整洁,建立农村农家书屋,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极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 5、以依法治村为主体,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改善农村社会环境,规范农村工作运行程序,加强“两公开、一监督”机制的落实,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关注群众来信来访,及时解决和调处民间纠纷,清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6、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筹资工作,完满完成任务,高度重视特困村民生活,落实农村特困户低保救助体系,稳定农村社会。 |
松柏湾村 |
松柏湾村距张村乡人民政府驻地13公里,海拔高度680米,分松柏湾、金山头二个自然村。2012年底在册农户78户,在册人口224人,其中外出劳动力有98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04亩,林地面积2148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为7085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50.49万元。 |
丰滩洋村 |
丰滩洋村位于张村乡西北面,距乡政府5公里,与联合村、南阳村等村为邻。全村共有2个村民小组,70户,总人口210人,耕地面积148余亩。交通便利,村里道路基本完成路面硬化。水稻种植、食用菌生产是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渠道,人均纯收入6155余元,虽发展相对滞后,但民风纯朴,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潜力和空间大,是我乡重点扶持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