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村基本情况:总人口1669人,共有566户,现有耕地面积276亩,山林面积约716亩,人均纯收入5104元,村级年集体收入57万元,村委办公场所用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每年参加农村新型保险人数100%。
为了配合市里的江滨南路西段拆迁工作,我村村民积极响应,被征农田390多亩。 南秦村与六村村、水南村、水南社区、和垄村、石退村、张家村、大沙社区、南大洋社区、翁仁村、南秦社区、周际村、宏山村、东岭村、吴处村、芳野村、茶坦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127003 | 323000 | -- | 查看 南秦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南秦社区 |
南秦社区位于龙泉市区南部,东至公园路,西到环城西路,南达南山下,北沿龙泉溪,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现有住房4027户,总人口数11889人,其中:居民1987户,5961人,农业548户,1648人,暂住1492户,4280人,有14个共建单位,35个居民小组;社区有在册党员124名,其中下岗党员93名,流动党员17名。于2007年10月升格为中共龙泉市剑池街道南秦社区党委委员会,下设四个党支部(目前是丽水市唯一设党委的社区)。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获得浙江省“城市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和“城市党建工作省级示范社区”、浙江省“示范社区居民委员会”、全省“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示范社区居民委员会”、“浙江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浙江省民主法治社区”、“浙江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基地”、浙江省“档案规范社区”、浙江省“体育先进社区”、浙江省“体育先进俱乐部”、浙江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丽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丽水市“文明社区”、丽水市“绿色社区”社区、丽水市“青春家园文明社区”、龙泉市“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
南大洋社区 |
南大洋社区是龙泉市的一个城乡结合部社区,东至环城西路、南至回归工程,西至兰巨交界,北至龙泉溪,社区内有住户2376户,7388人,其中居民1021户、2732人,有暂住户820户,2680人。有在职党员68人、支部党员44人,老年人多、下岗工人多、外来务工人员多,这“三多”是我们社区人员组成的一大特点。 |
水南社区 |
剑池街道水南社区坐落在龙泉溪以南,东达大沙麻车岭,南至“回归工程”工业园,西以公园南路为界,北沿龙泉溪。社区成立于2002年,现有总户数4478户15920人:其中居民2562户9476人,农业户口528户2116人,暂住人口1388户4328人。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74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水南社区有共建单位8个,分别是市委组织部、水利局、招商局、剑池街道、邮政局、中等职业学校、道路运输管理局、石油公司。 |
大沙社区 |
大沙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12年11月20日,大沙社区是龙泉市的一个城乡结合部社区,东起塔石隧道洞口,西至棋盘山路,南接53省道,北邻龙泉溪,占地面积约499公顷。社区内有住户1109户,5652人,其中外来人口2335人,社区支部党员9人,老年人多、下岗工人多、外来务工人员多,这“三多”是我们社区人员组成的一大特点。社区设居民小组,社区专职工作者4人。共建单位2家。社区现已先后成立了社区老年协会、社区调解委员会、社区党员巡逻队、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社区计生协会等各项组织,并成立了社区救助站、服务站、留守儿童俱乐部。社区自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与关心下,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创建新型文明社区为目标,以拓展服务为重点,积极地开展了社区治安、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计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等各项社区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社区居委会将致力于不断美化社区环境,不断加强居民卫生意识,使大沙社区呈现风尚良好、环境优美、居住安定、服务便捷的新气象。社区居委会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和健全社区建设工作运行机制为重点,积极动员社区单位和居民广泛参与,共同建设现代新型社区而努力。 |
茶坦村 |
剑池街道茶坦村位于城市规划区西南侧,东与周际村为邻,南靠山里村,西临宏山村,北贴松溪弄村,距城区5公里,离54省道3.3公里,规划中的环城路西南支线绕过村东。茶坦村辖11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农户224户733人,其中畲族人口89户312人,占43%;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20亩,林地面积2789亩,其中:毛竹山面积800亩、茶叶200亩、果蔬200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62万元,其中村级集体收入1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10元,以优质稻米和果蔬为主产业,兼有食用菌和畜禽养殖产业,是典型的农耕型村落,也是我市历来实施科学农业的先进村庄之一,也是我市14个少数民族村之一。 茶坦村风光迤俪,生态优越,其“狭口而入,谷地一番,豁然开朗”,“中为耕地、边为村居、形如荷叶”的地形特点犹如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境内有良田千亩,古祠古庙数处,古树名木参天,延绵群山绕村,有历史悠久的古代跑马场和古酒泉遗址,有纵深悠长、瀑布连连的东坑大峡谷,被誉为“剑川桃源”、“龙泉桃花源”,是我市近郊一座生态品质优良、休闲资源丰富、人文底蕴厚实的待开发型村落。 |
芳野村 |
剑池街道芳野村地处龙泉市东南方向的城乡结合部,距市中心4公里,龙丽高速和53省道贯穿全村,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全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316户,1108人,全村现有党员35名,村党支部、村委会及配套组织健全。全村现有耕地870亩,山林面积3811亩,农业生产以种粮种菜和养殖业为主,经济收入以务工经商和劳务输出为主,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6958元。芳野村是浙大龙泉分校的所在地,原校址“芳野大屋”已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市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根据市里的统一规划,在芳野村还要兴建“浙大主题公园”和“求是中学”,同时还有“得道仙”等名胜古迹,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
吴处村 |
剑池街道吴处村,距龙泉市区3公里,省道线、高速公路从村中过,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全村110户,总人口为436人,分3个村民小组。设党支部1个,党员20名。有耕地102亩,山林1388亩,以种植业为主。2009年人均收入7032元。2010年创建省级整治村,现在正向更高目标前进。 |
东岭村 |
东岭村 东岭村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剑池街道东北,地处正在蓬勃建设的浙江龙泉工业园区北侧,丽龙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将村庄划一为二,是高速入城的第一个村庄。全村分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04户655人,其中户籍在册人口138户425人,外来务工人口76户230人。随着工业开发和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村里原有的700多亩耕地仅剩102亩,还有林地面积1566亩。村民均以办厂创业和就近打工为主,村内有木制家具、泡沫包装、石材建材等作坊式小型工厂20多家,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22万元,村人均纯收入7442元。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接轨新高速,再创好龙泉”宏伟战略和“东拓西进,北居南工”英明决策推动下,在剑池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关心支持下,东岭村凭借工业开发和交通城市建设迅速推进的东风,集体土地征用工作全面推进,村民家庭生活有了较大改善。村两委积极带领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立足自然条件优势,保护生态资源,整治村庄环境。2009年通过省级整治村和高速沿线整治村验收,完成了旧村改造,通过了龙泉市级生态村验收,2010年被列为丽水市生态文明创建村和丽水市生态创建村。经过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东岭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村庄文明程度都有了显著提高。 |
宏山村 |
宏山村是本市剑池街道所属的一个行政村,离城区约3公里,总面积2.8平方公里,8个村民小组,分布于6个自然村,在2010年被市里列为旧村改造项目,通过分户有428户,总人口1229人,是畲、汉两族村民聚居村,自然村较分散,同时农户住宅业也较分散,多数农民以种粮、菜,种苗木为主要产业,也有部分村民在城里经商、运输、建筑业及服务业。 宏山村地理条件优越,坐落在瓯江边上,54省道穿村而过,龙庆高速也在经过,全市有村级最大的“天堂山水库”,积水总容量56万立方米,库内可养鱼,灌溉农田600余亩,同时也是垂钓休闲的好去处,上首还有天堂山望龙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宏山村在2010年被市列入市草莓基地,还有奶牛繁殖场,每年向市民提供纯鲜牛奶,同时也是笋竹林基地。 宏山村主要干道道路硬化,村容整洁,农村文化生活丰富,有妇女健身腰鼓队,健身广场舞体操,每逢节日都参加市里、街道的活动,深受好评。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聚居一起庆祝“九九”重阳节活动,气氛非法,生动活泼。几年来宏山村村干部立足实际,在旧村改造项目的同时,对村庄进行总体规划,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有决心把宏山村建设成集团经济雄厚,村庄环境优美,农民生活部断改善提高,更加富裕的新农村而努力。 |
周际村 |
周际村地处龙泉市剑池大道与53省道交汇及丽龙高速公路出口处,与市区相毗邻,交通便利,区域优势明显。全村270户,总人口1000多户,分11个村民小组,设党支部一个,党员27名。有水田540余亩,山村面积2987亩,村里现有私营工业8家,餐饮服务业7家(周际村鱼庄)。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6990元。 |
六村村 |
六村基本情况:总人口467人,159户。耕地面积202亩。林地面积105亩。人均收入4918元.固定资产100万元.村委办公场所800m2.剑池街道六村位于龙泉市区南片,东至金沙路,南至中职校,西至金狮路,北至剑池东路,是剑池街道所在村 六村主要产业为服务业,拥有40多家小宾馆,旅馆业收入近300万元.主要名胜古迹为五显庙,200多年前建造在龙泉最繁华的华楼街,现因拆迁,迁建在金沙中职校边. 我们的村民讲文明,讲礼貌,尊老爱幼,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村两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六村的明天会更美好. |
翁仁村 |
翁仁村位于龙泉市城东,距市区2公里,龙丽高速和53省道从村边路过,交通便捷。全村153户,人口553人,其中劳动力370人,分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77亩,山林面积883亩。村设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30人。位于工业园区,因此大多劳动力都在企业上班,村里有私营企业2家,餐饮服务3家,杂货店5家。2010年人均收入8448元,现正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
南秦村 |
南秦村基本情况:总人口1669人,共有566户,现有耕地面积276亩,山林面积约716亩,人均纯收入5104元,村级年集体收入57万元,村委办公场所用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每年参加农村新型保险人数100%。 为了配合市里的江滨南路西段拆迁工作,我村村民积极响应,被征农田390多亩。 南秦村与六村村、水南村、水南社区、和垄村、石退村、张家村、大沙社区、南大洋社区、翁仁村、南秦社区、周际村、宏山村、东岭村、吴处村、芳野村、茶坦村相邻。 |
张家村 |
剑池街道张家村位于龙泉的东面,东与东岭村相邻,南与吴处村相近,全村都位于工业园区范围之内,距市区3公里。全村共有山林面积358亩,耕地面积64亩。 本村有4个村民小组,161户,502人口,农民人均收入6059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4.58万元。金沙新区征地后,土地少,主要经济收入靠第二、第三产业及打工收入为主,现村内有农家乐“大沙家园”为村内示范点,为带动全村农家乐产业打下了基础。 今年7月份开始动工新建本村办公用房,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在11月全部装修竣工,配备全套办公用品,准备在本月底搬迁,改善了本村日常办公环境,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
石退村 |
石退村位于龙泉市东面,瓯江溪畔,是后靠移民村,距城区2.5公里,村民92户,287人。2009年村级集体经济4.96万元,农民人均5094元,村民以种植绿色蔬菜为主,以生产食用菌香菇、木耳为辅。近年来,夯实基础,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把发展村庄经济作为切入点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立志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政治民主,生活宽裕、服务配套的现代新型农村,且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
和垄村 |
和垄村是一个传统蔬菜种植村,全村90多户340多人,有一半村民从事种养业。种植蔬菜200多亩,以茄子、冬瓜、白葫芦、山地西瓜等应季蔬果为主,其中传统主打品牌“和垄茄”基地50多亩,全部采用传统种植方式。虽然“和垄茄”每年只产一季,但是产量高,每株产值可达40多元,亩均年收入最高可达2万7千元。 |
水南村 |
水南村这几年发展迅速,2006年以来新建村-建房 建筑面积达50000多平方米,解决了120户家庭住房问题,第二期198植村-建房正在进一步落实中。 水南村现有固定资产:龙泉市南国花园酒店、龙泉市(老)香菇市场、龙泉市水南村停车场、龙泉市水南村委楼、龙泉市针纺市场、龙泉市梨山出租房等,现水南村正在筹建水南村老年公寓、龙泉市水南汽车旅游宾馆、水南村仓储中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