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洒村位于屏南的均溪管理区,是屏南镇28个行政村之一,海拔450米,距离市区28公里。有农户89户,295人口,198个劳动力。全村有耕地面积340亩,其中水田319亩,山林面积6415亩。
里洒共有党员9人,流动党员1人,叶新明任支部书记。村民代表20人,村委成员4人,潘信锋为村委主任。
里洒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一是食用菌生产;二是高山农产业;三是劳务输出。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6.8万元,人均年收入8569元。目前,全村常住人口77人,外出人口228人,在村劳动力55人,外出劳动力143人。在家劳动力主要从事食用菌生产和发展黄秋葵、毛竹等,外出人员主要分布在龙泉市区进场打工为主。
里洒村是一个农业村,土地肥沃,海拔不高,特别适合种植蔬菜、毛竹等,去年抚育毛竹林200亩。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里洒积极尝试种植新品种,如黄秋葵、丹桂等,以新品种带动村经济发展。
2014年里洒村完成省级整治村建设各项工作,安装了路灯15盏。2015年计划完成实事:一是农田水渠浇筑;二是土地流转二百亩;三是种植经济苗木(丹桂)4万株。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基础设施投资金不足;二、农民创收渠道不多,农民生活比较困难。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181107 | 323000 | -- | 查看 里洒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坪田李村 |
坪田李村位于龙泉的西南方,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毗邻,是屏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所在地,距离市区54公里,海拔1080公尺,四面环山,小溪从村间纵过,村头立着一棵大柳衫,是高山的小盆地,气宇宣人,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全村202户673人,有劳动力361人,耕地面积610亩,其中水田557亩,山林面积9159亩(包括被凤阳山划去的部分)。 一、继续发展食用菌生产,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食用菌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优化质量;二、加强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大劳务输出;三、继续抓好粮食生产,推广优质品种;四、狠抓护林防火工作;五、扩大来料加工。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率达100%。 全村低保户4户4人,岭坤自然村全村搬迁38户121人,已下山脱贫35户115人。 村庄规划、产业规划、村级办公场所、村庄整治、康庄公路、通公交车、村道硬化、垃圾集中处理、有线电视、农民饮用水 |
干上村 |
干上村位于龙泉市西南方,是龙泉市瓯江闽江源头之一,又是唯一的凤阳山毗邻村之一,海拔800公尺,距市区75公里,全村共有三个生产队,一个自然村,总共101户333人口,劳动力246人,耕地面积178亩,其中水田159亩,山林面积21371亩,其中被凤阳山划去山林面积17097亩,占全村的90%。几年来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 干上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为:一是食用菌生产,二是林业生产,三是劳务输出。2014年全村经济收入为320万元,人均收入为9624元,明显低于我省的平均人均收入水平。 |
金林村 |
金林村地处龙泉市东南方,距离龙泉市区40余公里,海拔600米,全村分显溪、源头、高山畈、仁坑四个自然村,现有农户76户,255人。全村耕地面积472亩;山林面积9900亩,其中林业用地9468亩。 金林村共有党员16人,其中流动党员1人,党支部委员2人,徐建林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成员4人,徐火东为村委会主任。 金林村主要经济收入:一是劳务输出;二是高山蔬菜生产;三是食用菌生产。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人均收入7387元。目前,全村外出劳动力80人,外出务工依然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金林村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环境以推动快速发展,使整个村庄的主道硬化率达到100%,拆除“五破”200余处,种植各类绿化树苗1500余株,大大美化了村庄的环境,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提升;浇筑便利灌溉的水渠“三面光”200余米,为农民的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使得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善,为金林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金龙村 |
金龙村位于龙泉市南方,是屏南属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重点的毗邻村,海拔650米,距离市区36公里。全村有76户人家,253个人口,88个劳动力,206亩耕地,其中水田186亩,有山林面积16257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4865亩。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率达100%。全村低保户3户7人,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有23户79人。 主要经济收入为:一是劳务输出,二是食用菌生产,三是毛竹。 金龙村共有党员8名,其中流动党员1人,党支部委员3人。村委会成员3名。全村为四个村民小组,15名村民代表。 |
均何村 |
均何村位于龙泉市南方,是屏南镇人口最少的一个行政村,海拔720米,距离市区38公里,全村共有29户102人,劳动力65个,2014年人均收入7608元。耕地面积97亩,其中水田面积89亩,有山林面积4759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396亩(包括毛竹林)。 均何村共有党员8人,其中流动党员2人,何小平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成员3人,季加伟为村委会主任。 均何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为:一是劳务输出;二是食用菌生产;三是林业。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9万元。目前,全村常住人口50人,外出人口52人,外出人员大部分在龙泉市区,小数在市外从事主要是进厂打工。 均何村人口少,近几年来大部分劳动力劳务输出走下山脱贫之路,在村人员多数是年老体弱人员,加上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搞建设办实事难度极大。近年来,均何村已完成的实事有:一、毛竹林抚育200亩;二、硬化村内道路100米,大大改善村庄交通条件;三、发屏箬叶产业,实现箬叶年销售产值10万元,大大提高了村民经济收入。 2015年均何村规划办的实事是:一是铺村庄整治(整治村);二是修理水利;三是抚育毛竹林200亩。 存在困难和问题是:一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不足,在村人员小投工难度大;二是农民找不到发展致福好门路,生活较为困难。 |
库租坑村 |
库租坑村位于龙泉市西南方,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离市区54公里。全村共有141农户507人,283个劳动力。全村有耕地面积574亩,山林面积8025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822亩(包括毛竹林750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9375元。 库租坑共有党员18人,党支部委员3人,叶春伟任书记。村民代表30人,村委成员4人,叶逢赞为村委主任。 |
周岱村 |
周岱村简介 周岱村位于屏南镇西南方,是屏南镇最高的行政村,海拔1250米,距离市区64公里。全村共有109农户389人口,232个劳动力。全村有耕地面积504亩,其中水田461亩,2006年粮食产量180吨,山林面积25282亩,其中林用地面积24282亩(包括毛竹林500亩)。2006年本村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率达100%,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周岱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一是食用菌生产;二是林业生产;三是劳务输出。2008年度。周岱村大力发展四季豆产业,全村共发展四季豆近100亩,为了扶持好四季豆产业发展,走出发展的新路,村两委下大决心,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户进行种植。发展四季据统计为村民增收计60余万元。使农民看到了山村建设新农村的希望。 |
南垟村 |
南垟村基本情况 南垟村位处于龙泉市东南方;是瓯江源头最后一村;海拔高度村中心为1150米。是凤阳山自然保护区毗连的重点之一,离屏南镇人民政府7.5公里,距离龙泉市区64公里之远。南垟村共有109户,总人口390人,劳动力248人。有耕地面积317亩,其中水田294亩,人均0.75亩。全村共有山林面积14433亩,林业用地13598 |
瑞竹垟村 |
瑞竹垟简介 瑞竹垟村位于龙泉市西南方,是龙泉瑞垟电站移民村,村庄所在地海拨880公尺,距离市区75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32公里,全村农户117户,共有人口426人,瑞竹垟村的经济收入主要有:一是食用菌生产;二是劳务输出。瑞竹洋村农业发展目标:种好四季豆、花叶菜,积极发展食用菌—香菇、黑木耳生产。近几年,瑞竹洋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花椰菜,花椰菜产业在瑞竹洋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同时瑞竹洋大力发展高山四季豆产业,形成的“双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
石玄铺村 |
石玄铺村简介 石玄铺位于浙南海拔一千多公尺的自然村与凤阳山自然保护区毗邻。她上清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是高温避暑的好地方。村内有一座300余年的古庙来自各地的游客都要到那里烧香敬仰。山林面积18783亩,耕地面积水田382亩旱地29亩。现有农户121户,人口424人。2007年度,石玄铺村村两委干部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响应政府号召,发动群众试种四季豆60余亩,当年取得良好效益,群众反响良好,在全镇乃到全龙泉市引起高度重视。2008年度,镇党委政府加大力度,扶持高山四季豆产业,全镇共种植四季豆2000亩,石玄铺村发挥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全村共种植四季近200亩,是屏南镇2008年度最大的四季豆种植示范基地。据统计,石玄铺村的四季豆亩均达到5000以上,最高的亩产达到9000多元。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
坪田叶村 |
坪田叶村位于龙泉市西南方,是屏南镇政府所在地的两个行政村之一,海拔1080米,距离市区54公里。全村共有76农户、294人口,劳动力总数168人。 |
横坑头村 |
横坑头村位于屏南镇西南方,海拔1100米,距离市区88公里,距离屏南镇政府34公里。全村共有110农户,403人,劳动力238人,耕地面积282亩,其中水田218亩,2006年的粮食产量为49吨,山林面积18975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18081亩。2006年横坑头村农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率100%,全村低保户1户2人,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42户,192人。横坑头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为:一是食用菌生产,二是林业生产,三是劳务输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108万元,人均为3050元,明显低于我省的平均人均收入水平,全村常住人口146人,外出人口256人,在家的劳动力78人,外出劳动力160人,全村现有24家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共计17万袋。外出人员主要分布龙泉市区、杭州等地,从事的行业有进厂打工、拉黄包车及小本生意等。 |
地畲村 |
地畲村位于屏南镇西南方,距镇政府8公里,村住地海拔1050米。全村共有284户,500个劳动力,948人口,是屏南镇的唯一大型行政村。全村有耕地面积965亩,其中水田875亩,山林面积20335亩,其中林地18341亩。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率达95%,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75%。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102户282人,列入低保7户9人。 地畲村主要经济收入:一是食用菌生产;二是林业生产;三是劳务输出。上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食用菌为主)95万元,林业收入45万元,劳务输出收入105万元,其他收入10万元,人均年收入2932元。目前,全村在村劳动力230人,外出劳动力270人。全村共有105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共计84万袋。 地畲村共有党员21人,其中流动党员6人,党支部委员3人,郭起金任书记。村委成员5人,村民代表40人,郭传俊为村委主任。 近年来,地畲村已完成的实事有一、2.3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化工程,改善了交通条件;二、投资2.6万余元修建村活动场所;三、投资0.42万元建造了消防池。修复自来水工程老人活动室和村级活动场所。 |
南溪口村 |
南溪口村位于龙泉市西南方,隶属屏南镇。海拔680米,距离市区70公里,离镇政府19公里。全村共有135农户、502人口,劳动力总数290人。耕地面积465亩,其中水田386亩;山林面积11008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10645亩。红豆杉一枝,约500多年历史,高35米,胸径4.6米 南溪口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为:一是食用菌生产,二是劳务输出。目前,在村劳动力200人,外出人口230人,外出务工依然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在村农户中,食用菌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全村现有47户农户做食用菌,共计50万袋。 |
梧树垟村 |
梧树垟村位于龙泉市南方,距离市区31公里,距离屏南镇政府22公里,海拔620米,是屏南镇海拔较低的村庄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全村共有80农户,246人,劳动力总数133人。耕地面积291亩,其中水田266亩,山林面积17023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15864亩(包括毛竹林1350亩)。梧树垟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为食用菌生产、劳务输出、高山茶叶。 |
上畲村 |
上畲村位于龙泉市西南方,隶属屏南镇。海拔750米,距离市区30公里。全村共有98农户、371人口,劳动力总数221人。耕地面积250亩,其中水田233亩,山林面积8877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7900亩(包括毛竹林500亩)。 上畲村共有党员13人,其中流动党员2人。党支部委员1人,毛松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成员4人,村民代表20人,毛仁山为村委会主任。 上畲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为:一是食用菌生产,二是劳务输出。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14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人均收入为7412元。目前,全村常住人口290人,全村在家劳动力169人,外出劳动力78人。外出人员主要分布在龙泉市区、广州等地,从事的行业有进厂打工、经商、玉金配件等。 近年来,上畲村已完成的实事有:一、硬化农村道路长420米,宽3.5米;二、建设村水口道路长120米,宽5.5米;三、完成村委会会议室整修;四、开展村古树名木保护。 2015年上畲村计划完成的实事是:一、1、防洪提建设;二、建造风水桥;三、机耕路路面硬化。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二、农民创收渠道不多,农民生活比较困难。 |
竹篷后村 |
竹篷后村位于龙泉市西南方,是屏南镇最小最偏僻的山村之一。海拔550米,距离市区58公里。全村共有24农户、97人口,劳动力总数49人。耕地面积105亩,其中水田100亩;山林面积2300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2100亩。 竹篷后村共有党员7人,朱国辉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成员3人,村民代表18人,朱小李为村委会主任。 竹篷后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为:一是食用菌生产;二是劳务输出;三是林业生产。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77.9万元,人均收入为8561元。目前,全村劳动力38人,外出劳动力13人,其中市外8人。 去年,竹篷后村积极加强水利建设,完成了处门二期水坝建设,完成了处门防洪堤二期工程建设;新建村内公厕一座,扎实了公共设施基础。 2015年竹篷后村计划完成的实事是:一、环境卫生整治;二、会议室修缮; 三、防洪堤建设。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二、农民创收渠道不多,农民生活比较困难;三、地处偏僻、信息闭塞,部分劳动力想外出就业由于缺乏技能谋职困难。 |
车盘坑村 |
车盘坑村位于屏南镇西南方,距镇政府所在地越岭10公里,行政界和小梅镇相邻,海拔750米,距离市区48公里。全村共有49农户,80个劳动力,160人口,外出务工人员80余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76亩,其中水田276亩,山林面积8794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443亩。 车旁坑的由来。据县志记载,在古代,此村有一条古道是龙泉到庆元的通道之一,一个部队在行军过程中经过于此,并将武器、车辆停放在此,从此车盘坑这个名字叫散开来,并沿用至今。如今我们来探访这个小村庄,感受这座少山村的魅力和独特。 |
杉树根村 |
杉树根村位于龙泉市西南方,是龙泉与庆元县交界的村庄。村庄所在地海拔880公尺,距离市区78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35公里。全村农户129户,共有人口447人,劳动力253人,外出务工189人,耕地面积273亩,山林面积22150亩,201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率为90%,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118户,全村低保4户7人,1500元以下贫困户46户。 树根村支部书记王永辉,村支部委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16人,流动党员4人,村委主任全大维,村委成员4人,村民代表15人。 杉树根村主要经济收入有:一是食用菌生产;二是劳务输出。2010年全村经济纯收入131.5万元,其中劳务输出32万元,农业食用菌99.5万元,人均收入2900元,2010年有20户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共计16万袋。 |
东山头村 |
东山头村共有80户,296人口,劳动力总数160人。耕地面积309亩,其中水田306亩,荒田有206余亩,2006年粮食产量有15吨;山林面积11200亩,其中林业用地有11200亩。2010年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达99%,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76户,全村低保户4户,1500元以下困难户29户。 |
垟顺村 |
垟顺村位于龙泉市西南方,隶属屏南镇。村庄所在地海拔608公尺,距离市区69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50公里。全村农户100户,共有人口398人,其中劳动力208人;耕地面积348亩,其中水田343亩。 |
百步村 |
百步村基本情况 全村共有90户农户,330人,劳动力总数140人。分为两个自然村(百步、下畲村)下畲村离百步村4.5公里。耕地面积340亩,其中水田326亩,2006年粮食产量114吨。山林面积11466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8774亩 |
均益村 |
均益村位于屏南镇西南方,是屏南镇政府的一个行政村,也是凤阳山毗邻村之一,海拔560米,距离市区29公里。全村共有六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0户,300人口,194个劳动力。全村有耕地面积343亩,其中水田322亩,2006年粮食产量66吨,山林面积7506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965亩。2006年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率达100%,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6%。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31户57人。 均益共有党员13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流动党员2人。党支部委员3人,柳德跃任书记。村民代表16人,村委成员3人,潘世仁为村委主任。 均益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一是食用菌生产;二是林业生产;三是劳务输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食用菌为主)60万元,林业收入5万元,劳务输出收入18万元,其他收入8万元,人均年收入3100元,明显低于我省的平均人均收入水平。目前,全村常住人口186余人,外出人口114人,在村劳动力107人,外出劳动力87人。全村共有42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共计33万余袋。外出人员主要分布在龙泉市区、永康、广州等地从事的行业有进场打工、拉黄包车、经商还有做小本生意等。 近几年来,均益村完成的实事有:一、村内道路的水泥路面铺浇;二、村内的路灯工程;三、村内的有线电视安装;四、村活动室修建等。 |
南溪村 |
南溪村基本情况 龙泉市屏南镇南溪村位于龙泉市西南方,是凤阳山毗邻村之一,也是瓯江源头之一,海拔920米,距离市区80公里。全村共有25户,122人。耕地面积83亩,山林面积10460亩,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5475元。 近年来,在村书记叶贤根、村主任叶贤文等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积极发展以高山四季豆为特色的高山蔬菜产业,并通过龙泉市无公害认真,有效地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全村生态环境良好,并实现通自来水、通有线广播、电视、通电话,还建立起村庄卫生保洁制度,聘请保洁员开展日常的卫生和垃圾清理。全村文明风尚良好,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健全,群众对村级班子和两位主要干部的公认度高,还是龙泉市级的民主法治村和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 |
横溪村 |
横溪村基本情况 龙泉市屏南镇横溪村位于屏南镇西南方,是凤阳山毗邻村之一,海拔950米,距离市区38公里。全村共有98户,372人。耕地面积533亩,山林面积16147亩,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5430元。 近年来,在村书记何世寿、村主任何贵华等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积极发展以高山四季豆为特色的高山蔬菜产业,并通过龙泉市无公害认真,有效地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目前全村实现通自来水、通有线广播、电视、通电话,还建立起村庄卫生保洁制度,聘请保洁员开展日常的卫生和垃圾清理。全村文明风尚良好,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健全,群众对村级班子和两位主要干部的公认度高,还是龙泉市级的民主法治村和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 |
均山村 |
均山村位于龙泉市西南方,隶属屏南镇。村庄所在地海拔600公尺,距离市区32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全村农户98户,共有人口406人,其中劳动力190人;耕地面积364亩,其中水田325亩。山林面积2731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1977亩。 |
塘山村 |
塘山村基本情况 全村共有45户农户,178人,劳动力总数60人。离百步村有11.25公里,交通极为不便,是凤阳山毗邻村。耕地面积180亩,其中水田160亩,2006年粮食产量32吨。山林面积8879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7956亩。 |
里洒村 |
里洒村位于屏南的均溪管理区,是屏南镇28个行政村之一,海拔450米,距离市区28公里。有农户89户,295人口,198个劳动力。全村有耕地面积340亩,其中水田319亩,山林面积6415亩。 里洒共有党员9人,流动党员1人,叶新明任支部书记。村民代表20人,村委成员4人,潘信锋为村委主任。 里洒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一是食用菌生产;二是高山农产业;三是劳务输出。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6.8万元,人均年收入8569元。目前,全村常住人口77人,外出人口228人,在村劳动力55人,外出劳动力143人。在家劳动力主要从事食用菌生产和发展黄秋葵、毛竹等,外出人员主要分布在龙泉市区进场打工为主。 里洒村是一个农业村,土地肥沃,海拔不高,特别适合种植蔬菜、毛竹等,去年抚育毛竹林200亩。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里洒积极尝试种植新品种,如黄秋葵、丹桂等,以新品种带动村经济发展。 2014年里洒村完成省级整治村建设各项工作,安装了路灯15盏。2015年计划完成实事:一是农田水渠浇筑;二是土地流转二百亩;三是种植经济苗木(丹桂)4万株。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基础设施投资金不足;二、农民创收渠道不多,农民生活比较困难。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